寬運法師:戒為無上菩提本 長養一切諸善根(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講戒開示)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一)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講戒開示

非常的高興!看見各位菩薩們來到西方寺,我們明天(6月22日)早上就會授「三皈、五戒菩薩戒」,所以,首先你們要給自己家人一點掌聲!你們有這個因緣來受菩薩戒(掌聲)!這實在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我記得自己出家的時候,那時洗塵長老還在世,在新界藍地的妙法寺,他給我們開示,他問我誰是菩薩?連著說了三聲,當時沒有一個人敢回答;他就拍拍胸脯說:「我是菩薩!」這以佛法來說,就是直下承擔!一個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的人他就菩薩。好像台灣慈航菩薩亦曾經說過:「願汝稱我為菩薩。」那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用菩薩的高度來要求自己──我今天受了這個戒就已經是菩薩這就是一種肯定與擔當。今天大家還不是,明天受戒圓滿就是菩薩了。

當然,菩薩可分為多種:有「名義菩薩」、「凡夫菩薩」,還有「登地菩薩」、「佛菩薩」等。名義菩薩凡夫菩薩三界菩薩,未開悟證果;登地菩薩(地上菩薩)(註)、佛菩薩三界菩薩開悟證果的菩薩三界以外就是已經出離生死了。我們都知道,菩薩有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覺、妙覺,層次是一層比一高,直至最後成佛。所謂「登地的菩薩」,就好觀音菩薩在因地修行之時,因持誦大悲咒》的功德,從初地的歡喜地超越到了第八地,這就叫做「登地的菩薩」。像我座位後面就有三位菩薩,中間的是觀音菩薩,左邊的是文殊菩薩,右邊的是普賢菩薩。而且菩薩又可分為在家菩薩出家菩薩,而剛才所說的這三位菩薩,他們現的都是居士身,都是頭發的,跟你們一樣,所以,在座的各位,你們明天受了菩薩戒以後,將來都會成為真正的菩薩

當然了,做菩薩就不能隨隨便便;出了三界菩薩,就是脫離了生死輪迴,像觀音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而我們是剛剛學著做菩薩,所以大家明天所受的戒條就有「六重、二十八輕」;我們都知道「戒、定、慧」,所謂「由戒生定,從定發慧」,有了戒就能生定;有了定以後才能生慧,這是佛教的「三無漏學」。而「戒」的目的何在呢?攝我們這個身體,攝我們這個色身,攝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古語雲「非禮莫視、非禮莫言、非禮莫聽」,不應該看的,你不要看不應該說的,你不要說;不應該聽的,你不要聽。這就是我們言、行的道德規範,限制我們去做一些不適合的行為。但是我們腦子的東西意念東西,是不受任何規範所約束的,必需要靠「定」來穩固,所以,我們要有禪定工夫也就是說,戒、定、慧三者是立體地相連的,這是我們學菩薩佛弟子所應該要理解、要懂得的。

在《華嚴經.離世間品》中提到菩薩十種戒:「何等為十?一、不舍菩提心戒;二、遠離二乘地戒;三、觀察利益一切眾生戒;四、令一切眾生佛法戒;五、修一切菩薩所學戒;六、於一切法無得戒;七、於一切善根迴向菩提戒;八、不著一切如來身戒;九、思惟一切法離取著戒;十、諸根律儀戒。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戒波羅蜜。」

一、不舍菩提心戒:如果我們舍離了菩提心,就不菩薩,因為只有大悲才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才能成正等正覺,所以修學菩薩道,必須從大悲心開始,今天如果我們發願要成為菩薩,就必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這個心,我們每一個人原本都具有的;佛在菩提樹成道的時候所說的第一句就是:「一切的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執著而不證得。」就是說,這個菩提心是我們本來就具足的,我們毋須向外尋覓。只是由於我們有太多妄想、分別、執著;種種愚痴無明的障蔽,以致無法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愚痴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令我們在身、口、意上作種種業,引起無窮的煩惱這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所以我們修行目的,就是要破除各種的無明,一品一品的去破,所謂「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菩薩修行從十信位開始,直至等覺、妙覺而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的漫長時間,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個菩薩必須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大願,必鬚生起無盡的悲心;如果沒有誓度一切眾生的悲願,就只是羅漢境界,只是聲聞、緣覺的境界;一個大乘菩薩必須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也就是精進不懈,勤求菩提,及利益一切眾生目的,所以,我們學菩薩,就必須以「不舍菩提心」為首要的戒。

注釋:

註:「地上」指初地以上。菩薩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斷一分之惑,證一分之理,稱為歡喜地,是為初地;初地以上有十地,若滿二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則可至佛果。故初地以上,稱為地上;初地以前,稱為地前。地上者稱為法身菩薩,地前者稱為凡夫菩薩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二)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說戒開示

(接6月24日文)

第二是「遠離二乘地戒」,所謂「二乘」,就是聲聞、緣覺,他們只偏於自利修行目的只是自了。而一位大乘菩薩道的行者,必須進入利他即他受用的範圍;當進入一佛乘之後,就會發現聲聞。緣覺的修法不究竟,所以才要遠離二乘地;所以才有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悲心大願;我們學修菩薩行,就是要把這個「悲心」擴大到所有的眾生,因為一個菩薩必須悲憫、愛護一切眾生,才稱得上是菩薩。因此如果我們想成為菩薩,首要的條件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大悲心,發菩提心;我們有了大悲心,才能發起真正的菩提心,如果沒有大悲心與菩提心,那我們就不夠資格做菩薩。是故《華嚴經.離世間品》中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如果我們忘失了菩提心的話,我們所做的一切,那怕是布施、行善,乃至是種種功德都不是正業,都變成了魔業。而且我們所受的戒,也會退失了。這一點大家必須要懂得。

三是要「觀察利益一切眾生」,我們要懂得觀察利益一切眾生假如不能夠觀察利益一切眾生,也是犯戒。所謂「眾生歡喜,則諸佛歡喜」,我們一定要做利益他人、幫助他人,才算是菩薩。我們為什麼尊敬觀音菩薩?就是因為他大慈大悲,沒有自己,不顧自己,完完全全的無我。「有我」是不是菩薩啊?「有我就不是完整的菩薩行,這一點大家要懂得。

  第四是「令一切眾生安住佛法戒」;我們都知道,佛法覺悟之法,但如何才能令一切眾生「安住在佛法」之中?其實用什麼辦法都可以,譬如說,這個人沒飯吃,你來救濟他,你給他飯吃,這也是慈悲心的一種,但卻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除了給飯吃,給予救濟以外,還要讓他覺知到生命的存在,讓他感受到苦的存在、無常的存在。那要如何轉化呢?就是令他安住在佛法當中。
   菩薩道的實踐無非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不但承事諸佛如來,而且更要承事所有的眾生,唯有令眾生歡喜諸佛才會歡喜,所以,我們承事眾生就如同承事如來一樣;對待眾生就如同對待佛一樣,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還有第五是「修一切菩薩所學戒」。「菩薩所學戒」,一般而言是「菩薩學處」,戒是學處、法是學處,也就是六度萬行」,而最基本的是六度」、「四攝」;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而「四攝」則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些都是菩薩應該要學的,都是菩薩所必須具備的。所以菩薩所學範圍很廣。但是這些菩薩所學的理論,不能只是停留在概念之中,必須付諸實踐。我們不要讓它停留在概念中,否則那是羅漢境界也就是說,一切菩薩應該學的,我們都要去學、去修。

接著第六是「於一切法無所得戒」這是從理上來講的。「於法無所得是因為空性本來就是如此。而「一切法」涵蓋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包含森羅萬象。一切法就好像海水中的波浪;波浪是假相假相就是幻化,幻化就無所得。因此菩薩要於一切法無所得,就必須看破波浪的本質,而進入性海的一真法界里,也就是進入一真法界。這種心性的體悟相當微細它是實際修行功夫。如果我們無法超越波浪的假相就會停留在概念上,無法進入實際的狀態。所以我們一定要破除概念的束縛,否則這就是「法執」。

第七是「以一切善根迴向菩提戒」。「菩提」是覺性覺知。因此,修學菩薩的人,必須將一切善根趨向於覺知的目標即是善根迴向菩提假如一切善根不是迴向菩提,而是把善根用在其它的地方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

迴向就是趨向於終極的目標,我們要把一切所作所為趨向於覺悟。離開這個目標就是犯戒。因此,迴向菩提就是趨向於覺性,並將一切善根都用於覺性的啟發上。隨著我們平日功課用功、所修的法門之深入,功夫的深淺,當然會有不同,但這些都是善根。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讓我們所有的惡都不作,一切的善都奉行,這就是基本的戒,亦是菩薩道的基本精神,如果我們能堅持這種精神,我們就具備了一個菩薩應有的資格。

還有,第八就是「不著一切如來身戒」。如來自性如來身是「自性的體相」,我們要能夠不執著,可是眾生很容易執著如來身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初學的時候是要有執著的,對於誦經、念佛、禮佛、持咒若不執著就無法進入狀態。但是當我們修到一定程度後,就必須放棄修持方法上的執著,這樣就叫做「不執著一切如來身戒」。否則一直執著於外相與形式,就永遠是初學者,永遠都不成就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三)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說戒開示

跟著,第九是「思惟一切法離取著戒」。「取著」就是「執著」。取有貪愛的意思,因為有貪愛,所以才會執著執著就會取,反之就不取。我們要知道,一切法都不過如幻,所謂佛如影,菩薩如幻,一切如響,轉瞬就消失;因為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一切都是沒有自性的,一切都是所得的,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以我們要思惟一切法,要知道法殊勝、法的效用、法的不可思議性,然後要放下它,不再貪愛它,如此便能慢慢地破除我執與法執,而且還得認真修學。
   也就是說,既修而又不執著於修,修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到了巧還能執著,才算是殊勝。那麼如何達到不執著呢?就要懂得觀因緣法。因緣具足就去修,不具足放下因緣著我們的心念力可以達成。
   但是,修此法要懂得應用,福報現前不必遠離。因為我們要修的是無漏性福德與無漏的福德性,所以要想離一切法而不取執,就要懂得觀因緣法──我們思惟一切法的殊勝,然後積極的去修行這是一個菩薩應該懂的。

最後,就是第十「諸根律儀戒」。「諸根律儀」是講我們的身相威儀。這個戒就是世間所說的戒。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律儀是要做到不違犯。也就是說,讓我們的諸根,攝受在一個向上、向善的、進取的方向──我們從十信位開始,精進修行努力不懈,逐步上升直至成佛這是一個菩薩應有的精神。為什麼呢?因為諸佛如來都是大悲心為體,因眾生而起大悲,由大悲心生菩提心,以菩提而成正覺。這在〈普賢菩薩行願品〉里頭說得非常的清楚,而且怎麼樣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行願乃盡;而虛空界不可盡,眾生界不可盡,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行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種向上的心,至虛空界、眾生界、眾生業界、眾生煩惱界,都盡了以後,我們的行願才會盡;但是如果這些界都未盡的時候,我們的行願就不窮盡,而且還要隨順眾生供養眾生,做到「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因為,做菩薩不能說:「我累了我要休息、休息!」菩薩是沒有休息的,而是要恆住在菩提心之中,念念之間都興大悲之心,這才是菩薩。否則的話,就不具備一個完整菩薩的資格,所以我們做菩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卻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因為「菩提心」是菩薩的生處,「深心」是菩薩的生處,「至誠心」是菩薩的生處;所以我們學菩薩道,修菩薩要有「深心」、「至誠心」、「迴向願心」,這也就是凈土裡頭所說的「三心」;具足三心就能達到「上品上生」的境界

還有,「諸地」是菩薩的生處,剛才已經說了菩薩修行要從初地起,而初地可分為十地,這些「諸地」都是菩薩要去地方。「大願」是菩薩生處,「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這個才是菩薩。「大悲」是菩薩生處,如果沒有生起大悲心,那就不是菩薩菩薩必須要大慈大悲,這個大家要懂得。「如理觀察」是菩薩生處,因為菩薩必須要有善巧方便,善於觀察眾生的根性,然後應機攝化,正如《維摩經.佛國品》所說:「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菩薩為降伏眾生而取佛土」,菩薩成就佛土的目的,就是為了攝化、降伏眾生這一點大家要明白。這就菩薩的善巧方便。

還有,「大乘」是菩薩的生處;大家受了菩薩戒後,如果心量仍然很窄,這就不是學大乘,我們很多人都是「說大乘,行小乘」;大家受菩薩戒以後,就不要停留在小乘里,一定要行大乘,這才是真正的菩薩道。「教化眾生」是菩薩生處;受了戒以後,我們就有教化的責任,我們要發願協助觀音文殊普賢菩薩,教化所有的眾生,這些都是一個菩薩的基本的條件。「智慧方便」是菩薩生處;智慧(般若)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神禪定般若)最高的精神智慧猶如人之眼目,引導前行,不會迷失;是故,如果沒有智慧如何攝受?如何降伏?所以「智慧」是菩薩的生處。當然,更重要的是修行是一切法」的生處,因為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如來都是經過艱辛努力修行,最終才得以成就的,而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錯誤,讓自己的身、口、意與諸佛菩薩相應,這才可稱得上是真正的修行。所以一個菩薩要如實的修行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四)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說戒開示

大家知不知道,佛涅槃以後,佛弟子以什麼為師啊?就是以「戒」為師。而在大乘菩薩戒法裡面,有「三聚凈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現在首先說(一)攝律儀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薩戒;是舍斷一切諸惡,含攝諸律儀的止惡門。為七眾所受之戒,隨其在家、出家之異而分別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條;亦可總歸為別解脫戒、定共戒、道共戒三種。又此戒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凈,由於惡覆,所以不得顯;今離斷諸惡,故而得以顯現。
   (二)攝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提道戒。此為修善門,是菩薩所修的律儀戒,以修身、口、意之善迴向無上菩提,如常勤精進供養三寶,心不放逸,守攝根門及行六波羅蜜等,若犯過,則如法懺除,長養諸善法。
  (三) 饒益有情戒,又作攝眾生戒、作眾生益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菩薩地持經》卷四舉出十一種,即:(1)眾生所作饒益事,悉與為伴。(2)眾生已起或未起之病等諸苦及看病者,悉與為伴。(3)為諸眾生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4)知恩報恩。(5)眾生種種恐怖,悉能救護。若有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為開解令離憂惱。(6)見有眾生貧窮睏乏,悉能給予所須之物。(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眾。(8)先語安慰,隨時往返,給施飲食,說世善語。進止非己,去來隨物。(9)對有實德者,稱揚歡悅。(10)對有過惡者,慈心呵責。折伏罰黜,令其悔改。(11)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彼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

  此三聚凈戒可以說是大乘僧、俗的通行戒,然大乘僧眾始受攝律儀戒,即受二百五十戒,此謂「別受」;後再總受三聚凈戒,稱為「通受」。

所以簡單地講,「攝律儀戒」是說,我們要「諸惡莫作」,不該做的就不能做,若做了就犯戒;「攝善法戒」,就是眾善奉行,也就是該做的才去做;而「饒益有情戒」,就是對眾生好處的、能夠幫助眾生的,我們才去做,若不做就是犯戒。這就菩薩戒的基本精神。如果不具備這三個條件,我們今天這個授戒就不圓滿

當然了,大乘佛教戒律有多種,有三皈、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還有比丘戒、沙彌戒、比丘尼戒、沙彌尼戒等很多種戒。我們今天是給在家的居士授在家菩薩戒,而我們出家人所的是出家菩薩戒戒條就比較多,相對來說你們所受的就比較少。但最重要的是,這里頭有一個叫做「開遮持犯」,什麼時候能開,什麼時候不能開,大家一定要懂得,否則的話呢,受了戒以後給自己增加了很多的煩惱,而且也不懂怎麼樣來持戒這就不正確了。所謂「遮」就是禁止,不能犯的;而「開」就是開緣,也就是行方便;但什麼時候才能開緣呢?就是在利益眾生、救護眾生的時候,他們有急難,必須予以救助,所以是非不得已的時候,我們才能犯戒。不過,在這情況的犯戒,不單沒有罪,而且還有功德

說到這里,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小的公案

佛住世時,舍衛國有一波斯匿王,他原本是一個暴君,嗜殺成性,經常殺人;他為什麼要殺人呢?就是因為他喜歡好吃的東西,只要那個廚師的飯菜煮得不好吃,他就把他給殺掉。但是他有一王妃,這個王妃就是茉莉夫人,她是一個受過三皈五戒的優婆夷,為守五戒戒行,平常絕對不陪國王喝酒。

一天,波斯匿王打獵回來以後喝得有點醉了,由於廚師准備的飯菜不好吃,他非常憤怒,實時下令要斬殺這個最後剩下來的廚師,這時茉莉夫人聽到這個消息,覺得殺掉這個廚師問題就嚴重了,因為其它人燒的菜都不國王的口味,唯獨這個廚師燒出來的菜國王才肯吃,若把廚師問斬,以後國王的三餐飲食就成問題,日子就會很難過,而且人命關天,也不能讓國王在酒醉中糊里胡塗的把一條人命給殺死。

所以,本來已受了五戒,還守了八關齋戒的她,卻打扮得非常漂亮來的趕到國王身邊,來安慰國王並陪伴國王飲酒,對國王說:「王上別生氣了,我來陪您喝酒,廚師我會代您下令斬殺掉。」然後馬上到外頭交待,叫人先把廚師藏起來,不可以處斬,因為這是國王酒醉中所下的命令,不可當真。茉莉夫人再回到國王身邊時,向國王騙說:「王上,請息怒,廚師已處斬了,我來陪您一起喝酒,不要生氣了!」

  國王聽到夫人要陪伴他喝酒,非常高興,因為平常人是從來不會這樣做的,今天有夫人陪酒,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於是就不知不覺的喝到醉得不省人事;當醉醒過來後,想起自己在酒醉中下令把廚師處斬的事情,此後沒有好菜可吃,覺得很苦惱,非常後悔,隨即問隨侍在身邊的茉莉夫人:「您昨天說要幫我下令把廚師處斬,您真的把他掉了嗎?」夫人說:「王上,您說要處斬,誰敢不遵旨?」國王聽茉莉夫人這樣說,非常後悔地說:「糟糕!我以後三餐的飲食怎麼辦?」

  這時茉莉夫人就試探國王想法,問國王說:「假如沒有殺掉他的話,您要如何處置他?」

  國王說:「那正是好事,我正在後悔把他殺掉哩。」

  茉莉夫人國王這么說,就放心的把真相說出來:「王上,當時您正酒醉中,我不能把您的話當真,所以先把廚師藏起來,騙您說處斬了,現在您要赦他無罪,我才可以把人放出來。」

  國王知道原來廚師未死,很高興的對夫人說:「那太好了,您救了他的命,助我解決了三餐飲食的問題,就赦他無罪算了。」

  茉莉夫人為了救廚師的命,陪著國王喝酒並打說了謊話,卻犯了五戒的不飲酒戒和不妄語戒,於是第二天中午時分,就趕去給孤獨園,求見佛陀,向佛懺悔

  「世尊弟子昨天國王喝酒並說了假話犯了酒戒和妄語戒,現在向佛陀您發露懺悔。」然後將自己為喝酒的經過一一向佛陀稟告。

  這時,佛陀對茉莉夫人說:「你為救人喝酒,不但沒有犯戒罪,而且還有大功德。」

這個故事中的對茉莉夫人就是為了饒益有情」而行方便,在這情況下才能說「開緣」,否則的話,不能說是「方便」;所以佛教不容許濫慈悲,所謂「方便出下流,慈悲出禍害」,不能隨便給自己一個借口,讓自己做壞事;一定要是利益眾生事情,我們才可以做,否則「犯」了還是有罪的。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五)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說戒開示

既然今天大家來受戒,就要對所受的戒條有清楚的概念與認識,所以接下來要簡單地跟大家說一說菩薩戒裡面的「六重二十八輕」。

我們現在所用的《在家菩薩戒本》,是由《優婆塞戒經》中的〈受戒品〉節錄出來的,適用的對象,限於在家眾,不適合出家眾,所以叫做《在家菩薩戒本》。

我們都知道,在家菩薩戒,可分為六條重戒,與二十八條輕戒。

因為菩薩發願利益一切眾生眾生珍惜者,無過於保護自己的生命;我們護生、度生都來不及了,反而殺生,這實在大大地違背了慈悲心;而且眾生生命平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是未來的佛,所以我們殺眾生就等於殺未來的佛,又怎可以稱為善男子、善女人?而你們明天受完菩薩戒之後,也就是優婆塞、優婆夷居士,本來就應該維護所有眾生生命,甚至小到螞蟻都不會殺害,何況是其它眾生生命呢?可見殺生實在是非常嚴重的罪,所以佛陀制戒,將不殺生戒排在第一位。

  殺生實在是一個大的禁戒,我們受戒以後,不能輕易的去殺生。剛才已經說了,我們眾最愛惜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最願意保護的就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們不但要愛護、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也要愛護、珍惜他人的生命;我們寧捨生命都不能犯戒,如果我們故意殺生的話,這對我們的菩薩是有所違背的。

  戒文:善男子!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自身殺,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優婆塞〈夷〉,旃陀羅優婆塞〈夷〉,垢優婆塞〈夷〉,結優婆塞〈夷〉,是名初重。

  因此,如果我們受戒後又犯戒,就會如戒文中所說:「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

  什麼是「暖法」?什麼是「須陀洹至阿那含」?在佛教里,小乘四種果位,就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修行在得果之前,有四加行。四加行位就是:一、暖法位;二、頂法位;三、忍法位;四、世第一法位。


   暖法位:「初學佛的人,當無漏智慧火將生,心中光明啟發,名暖法位。如鑽木取火時,木鑽已開始生溫熱,但尚未達到生火境界。」

  頂法位:「修行進而智能增長,達到頂點,名為頂法位。『頂』比喻山頂,用功修習已到頂點,但這頂點可進可退,進就到忍法位,退就到暖法位。」

  忍法位:「用功修行到頂法位,若無退轉心,努力精進,道心不動,名忍法位。」修行到了忍法位,心地不容易動搖,墮落惡道的機會就很少。

  世第一位:「有漏智慧的最終點,在世間有情當中,最為殊勝,名為世第一位。」由世第一位再精進,就進入見道位,可到無漏智慧境界也就是轉凡入聖,證入初果阿羅漢

  因此,受了菩薩戒的優婆塞〈夷〉,若口教授他人殺生,或親自殺生,都是犯戒,就連最起碼的「暖法位」都不能得到,當然就更不用說其它更高的果位了。  

  而小乘四種果位是:一、須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羅漢

  須陀洹:「小乘初果,譯為『入流』,或『逆流』。」「入流」的意思是:「精進修行,舍離六道生死性,初獲聖性,入於聖行流的意思。就是由凡夫性漸入涅槃性。」而「逆流」是指:「精進修行,脫離自然生死之流的慣性作用,永不再受三途生死故稱『逆流』。

 須陀洹是小乘初果,可說見道位。有七番往還生死生死根已斷,如樹根拔起,雖然樹葉於數日內未枯萎,但決定是必死無疑。

  斯陀含:「小乘二果,譯為『一來』。修行已斷了欲界思惑中的前六品,尚余後三品。尚應在天界〈六欲天〉與欲界〈人間〉往來一次,故稱『一來』。」

  阿那含:「小乘三果,譯為『不還』,或『不來』,是已斷盡欲界的後三品思惑,不再來欲界投胎轉世,故稱不還』,或『不來』。在人間修行證成三果,命終往生色界凈居天,或者是不還天。」

  阿羅漢:「是小乘的極果,也稱四果阿羅漢。」具有三種意義

一、殺賊。二、應供。三、無生

以下再略作說明:

  殺賊:見思惑斷盡,殺盡一切煩惱煩惱如賊,故稱殺賊。

  應供:已出三界聖者人天供養能得無量福,故稱應供。

  無生生死果報業盡,永入涅槃,不再生三界故稱無生

  什麼是破戒優婆塞〈夷〉?所謂「破戒」是指已受過在家菩薩戒的優婆塞〈夷〉,其行為與戒法相違背,未能遵循戒法的規定行持,就稱為「破戒」。但原受的戒體仍存留在身上──「種在八識田中,直至成佛」。

所以我們不應輕易破戒,因為破戒有很多過失;有那些過失呢?破戒有五種過失:一、自害─斷了自己善根。二、為智所訶。三、惡名流布。四、臨終生悔。五、死墮惡趣。

  又破戒有五種衰耗:一、求財所願不遂。二、設有所得日當衰耗。三、所到之處眾所不敬。四、醜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身壞命終當入地獄

破了戒的優婆塞〈夷〉,可以說天龍鬼神生厭棄,善神不願守護,人天輕視,對佛聖戒不尊重。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六)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說戒開示

所以我們受了菩薩戒之後,就不應該再殺生,因為殺生果報實在非常的大,可以說是一個「性罪」;什麼是「性罪」呢?因為從犯罪的果報上說,譬如殺、盜、淫、妄,不論受戒不受戒,凡是造成事實,便是一種罪惡未來必定受報,因其本性就是罪行,就是業報的正因,所以稱為性罪。

不過我們受戒,如果不去犯戒的話,還是有很多的好處,例如:第一是「十方諸佛,愍念守護」,得到諸佛菩薩的憫愍、加持、守護。第二是「臨命終時,正見歡喜」,如果我們臨命終時,心不顛倒,這個時候就會生起正念內心就會充滿歡喜。第三是,「所生之處,諸菩薩為友」,就是將來受生的地方都會菩薩在一起,而且這些菩薩都不凡夫菩薩都是三界以外」的菩薩。第四是「功德多聚,戒度成就」,如果功德累積多了,戒度就自然成就你就會得到圓滿。第五種就是「今生後世,性戒福慧圓滿」,如果你受戒以後,持戒清凈,現在、將來你的福就會圓滿、慧也會圓滿。我們都知道,佛是最究竟的覺者,所以只有佛才能福慧圓滿,而大家明天受了菩薩戒將來也會像佛一樣福圓滿、慧圓滿;所以大家受戒以後必須堅持守戒,首先從不殺生開始──害傷其它眾生生命不可以的、是有慈悲心的,因為我都是男子、善女人,不是一般的人,所以要守護自己的心、守護好所受的戒。

不過,我們要知道,菩薩戒雖然犯了重戒而失戒,但只是受惡法陰影的遮沒,卻並未失去戒體的功能,因戒體不會從我們的本性理體上失去。所以說,菩薩戒是「有犯無失」的,我們一旦受持菩薩戒後,從生至生,直到成佛,戒體就會永遠不失,因為戒體是一種無形狀、無表像的無漏體用。當它一旦經過熏習在我們的本性理體之後,只有被遮沒的可能,卻沒有失去的可能。這一點大家必須要清楚、明白。

經典說,菩薩受持一戒,比小乘具足戒的功德還要大,因為菩薩戒的每一戒都是「無盡戒」,持一戒即在一眾生分上得到持戒功德;由於眾生之數無量,所以其持戒功德也就盡了,故受持菩薩戒功德之大,實在無可比喻形容。

如《瓔珞經》雲:「其受戒者,入諸佛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又:「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

因此大家發心受持菩薩戒,特別是「六重」戒,這實在是非常非常的難得,為什麼說難得呢?因為我們不容易有機緣,現在西方寺有這么一個殊勝因緣;我們誦完了廿一天的《華嚴經》,然後特別禮請三師和尚為大家授戒,這樣的機緣實在是不容易。

今天我們既然發心受戒要成為菩薩,就要利益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的眾生但是,如果我們犯了戒,就會成為臭優婆塞〈夷〉、旃陀羅優婆塞〈夷〉、垢優婆塞〈夷〉、結優婆塞〈夷〉。

什麼是臭優婆塞〈夷〉?「臭」就是臭氣,污穢的臭氣,能使人心生不悅。所以破了戒的優婆塞〈夷〉,因為心生惡、不善法,所以被視為污穢不凈,這種污穢,好像屍體的臭氣一般,無人敢聞。

是故祖師說:「清凈佛法,不容破戒四眾弟子清凈大海,不停留死屍。」所以,如果我們犯了戒,就好像把死屍掉進清凈大海之中;大海本來是很清凈的,如何容得下這個死屍?所以說,我們不應該犯這基本的戒。

什麼是旃陀羅優婆塞〈夷〉?旃陀羅優婆塞〈夷〉,「旃陀羅」是梵文。其有三義:一、屠者。二、執暴惡人。三、下姓。

屠者:就是以屠殺動物職業的人也就是屠夫

  執暴惡人:為非作歹,犯科累累的惡人

  下姓:下等階層的人,二等國民之類。

  男人叫「旃陀羅」,女人稱為「旃陀利」。

受了菩薩戒的優婆塞〈夷〉,本來具足無量善根,但若不遵守戒法,就會破戒,這樣的話,就會將無量善根一一屠殺掉;這與「屠夫」殺玳動物沒有兩樣,所以稱「破戒優婆塞〈夷〉」,為「旃陀羅」或「旃陀利」。

什麼是垢優婆塞〈夷〉?「垢」者,就是塵垢不清凈、煩惱的意思。有了煩惱不清凈的業因,就會結成生死苦果;有了煩惱塵垢的優婆塞〈夷〉,就難以解脫生死,出離三界

什麼是結優婆塞〈夷〉?「結」者,就是束縛的意思。因有煩惱才會集成生死,若無煩惱就不會產生生死的因。所以,受了菩薩戒的優婆塞〈夷〉,就是要解開煩惱束縛的結,而後出離生死。若不守戒法而行破戒,反而又再打成了煩惱結,所以稱為「結優婆塞〈夷〉」。

前面說到,「殺戒」是優婆塞〈夷〉的第一條重戒,破了這條戒的罪報就是第一重罪,所以稱為「初重」。為什麼殺業是第一重罪呢?殺戒可分為三等罪:一、五逆罪。二、重罪。三、輕罪。因為殺生里包含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所以它的罪跟五逆罪是一樣的;當然殺人是重罪,殺畜生相對是輕罪。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七)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說戒開示

剛才說了菩薩戒第一重戒就是「殺戒」。而第二重戒是「盜戒」。

戒文雲:「優婆塞〈夷〉,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二重。」

  何謂「偷盜」? 「偷盜」的定義是什麼?「偷盜」的定義是:「凡是有主物,不與而取,名為偷盜。」也就是說,別人沒有給你,而你不問自取,這就是偷盜。佛經里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我們身為佛弟子,不但不偷,而且還要結緣。

戒法上的「一錢」,是指佛陀制戒時印度的幣值,印度的「一錢」,相當於唐朝幣值的「十六錢」。印度幣五錢,即唐朝幣值八十錢;八十錢在當時可買長衫一件(大約相等於現代的一千元),可見佛在世時的一錢,其幣值是相當之高。

因此,以《在家菩薩戒本》為准則,偷盜「一錢」就犯了重戒。而在《沙彌律儀戒》中,偷盜「五錢」以上,才算是犯了重戒:「佛制盜戒,盜五錢以上犯重戒,失戒體,不通懺悔。四錢以下犯中罪。二錢一錢犯下罪,猶可懺悔。」

所以我們受了菩薩戒的人,偷盜一分一毫都是不可以的。

一般來說,偷盜對象六種:一、常住物。二、信施物。三、僧眾物。四、官物。五、民物。六、一切物。

而大家知不知道,什麼是「常住物」?「常住物」就是:「佛法常住之地,曰常住。此常住地上,屬十方三世常住三寶所共有之物,曰:常住物。如寺院房地,動不動產。」又什麼是「信施物」?「信施物」就是:信徒供養眾僧之物品,尚未交給僧眾接收者,稱信施物。

有什麼是「僧眾物」、「官物」、「民物」及「一切物」?以下略作說明:

僧眾物」:亦名現前僧物,凡是界內現前大眾僧皆有份本寺界外之僧,及不現前僧無份。盜取僧眾物其罪甚重,如《方等經》中華菩薩雲:「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僧物者,我不能救。」

「官物」:在古代是指皇帝物、文武百官物;現在是各級政府的公物,以及軍用物品等。

「民物」:平民老百姓,即世俗人家之物

「一切物」:泛指公共所有的一切公物,及屬鬼神畜牲所有之物,皆不可偷盜。

因此,大家受戒以後,就必須嚴格地要求自己一分錢,也就是一分一毫都不能偷,大家要具備這樣的精神

其實,偷盜的性質可分為五種:一、奪取。二、偷取。三、詐取(詭計騙取,耍詐欺騙)。四、偷渡冒稅。五、賭博。而犯偷盜戒的條件六種:一、是有主物。二、有主物想。三、起偷盜心。四、用偷盜法。五、值一錢。六、舉離本處。

要知道,偷盜的罪報是非常重的,如《律部》雲:「偷盜戒以盜常住物,及僧眾之罪極重,應墮地獄。」又《阿含經》雲:「一沙彌,盜常住果七枚;一沙彌盜眾僧餅數番;一沙彌盜眾僧石蜜少分,俱墮地獄。」「迦葉佛時,三沙彌犯偷盜,死墮地獄受無量苦。」

所以,大家受了菩薩戒後,要識得罪業果報,要時常自我警惕。

接著說「六重」之中的第三重:大妄語戒第三。

戒文雲:「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凈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三重。」

文中所謂的「不凈觀」,就是行者境界不凈之相,而停止貪欲的一種修行法門。依智者大師所說:凡修「不凈觀」厭離的行者就可以到達「四空處定」的境界。四空天,即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如《釋禪波羅蜜》卷一雲:「行者於第四禪中,厭患色如牢獄,滅前內外二種色,一心緣空,得度色難,獲得四空處定,是名無色界定。」

妄語又可分為「大妄語」和小妄語兩種。「大妄語」是:「以不清之心,作不實的言說,企圖欺騙、誑惑,覆隱事實而作出異言。」

也就是說,以不清之心說一些不實的言說,或為了某一個目的,而企圖欺騙,或是誑惑,或是隱覆事實,而做出與事實不符的種種言論,這些都是妄語受了菩薩戒行者,就必須要保持凈戒,不能妄語,因為佛菩薩是從妄語的。

而「小妄語」是除大妄語之外的一切不實的言說,稱小妄語

我們要明白,不妄語戒的意義乃在於:「行者修持境界,除了佛菩薩聲聞、緣覺可為別人證明以外,一般泛泛之輩絕對不能證明他人境界。修行人自我誇張炫耀,自言:我得不凈觀,我得阿那含等詞,是自欺欺人,故佛陀制此戒,若違反而破戒者,其所得惡果如第一重戒。」

此外,妄語有十罪:一、口臭。二、善神遠離,善神會慢慢離開你、遠離你。三、雖然有實話,別人已不再或難以相信。因為你經常說大話,你所說的話,已失去了信用。四、智人謀議,常不願與其參預。要商議、討論什麼大事,別人不會再找你參與,因為覺得你這個人不誠實。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由於你不誠實,漸漸就會失去了人緣就會遭人誹謗。六、人所不敬,雖有善言教,人不承用。由於別人不再敬重你,所以即使你說最好的話,別人都不會聽。七、常多憂愁。八、誹謗業之因緣。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若復出為人,當被誹謗。誹謗業的因緣,就是今生時常諸多憂愁;而身壞命終之後,必然會墮落地獄;如果再生而為人,將來還是受到別人誹謗,妄語的罪業何其深重

因此,戒文中警剔大家:若破了菩薩戒,尚且不能得四加行中的暖法,更何況是須陀洹乃至阿那含果?所以名為破戒優婆塞〈夷〉,名為臭、屠殺戒法、善法,名為污垢、煩惱束縛墮落之優婆塞〈夷〉,是名三重。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八)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說戒開示

著我們講第四重的的「邪淫戒」:

戒文雲:「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

出家人是不能淫慾的;對在家人而言,淫可分為「正淫」與「邪淫二種。「正淫」是指:合法正式夫妻可行淫,若受了菩薩戒的在家弟子雖仍可行淫,但在六日、八關齋或佛菩薩誕期中,都是不可以的,還有非時、非處行淫亦不可以

而「邪淫是指:若與夫妻以外之第三人行淫,名為邪淫丈夫不得與妻以外之女子,妻不得與丈夫以外之男子行淫,如果行淫就犯了邪淫戒。

其實佛教並不鼓勵淫慾;古德雲:「萬惡淫為首。」《楞嚴經》亦說:「縱得禪定智慧現前,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欲得菩提,終無是處。」就是說,如果你想了生脫死,而淫心不斷的話,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說,淫慾煩惱的根本,束縛我們不得出離生死。故佛制此戒。

所以,身為在家弟子,大家應該克己自守,在不應該非時、非處即不恰當的地方行淫,就是夫妻到了寺廟里頭也要分開住宿。凡受過菩薩戒佛弟子犯了此戒,其所受的惡果,與第一重戒相同。

而第五重就是「不說四眾過」:

戒文雲:「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夷〉所有罪過。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五重。」

什麼是比丘比丘尼比丘比丘尼具三義:一、怖魔。二、乞士。三、破惡法。

怖魔:一人出家具足戒,魔宮震動,魔王恐怖故名怖魔。

乞士:上乞諸佛正法,下乞眾生之色食。

破惡法:比丘比丘尼勤修戒定慧破貪嗔痴惡法,名破惡法。

是說,不管什麼理由,你都不可以出家比丘僧、比丘尼、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居士,這些四眾佛弟子的所有過失,你不能說,若說就就犯了四眾過罪,就不菩薩戒弟子。所以受了的人要做到口業清凈,守口如瓶,不說別人是非長短;改除造口業的習氣,因造口業會引致後患無窮,令人不敢信賴,心生恐懼,甚至與對方結惡緣,其果報是相當嚴重的。

正如古德所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個人他今天犯錯,不等於明天犯錯;他今天雖然犯了錯,但將來還是可以改過的。所以我們要防犯是非,就要做到以下四點:一、不說是非。二、不傳是非。三、不聽是非。四、不打妄語

古語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要擇善固執、我們要知錯能改;並且一定要與善知識為伍。

由於四眾弟子,時常來往,如果彼此宣說罪過就會破壞四眾的和合。故佛制此戒,若犯了此戒,其所得惡果與第一重戒相同。

接著第六重就是「不酤酒戒」:

戒文雲:「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六重。」

是說受了優婆塞、優婆夷戒以後,即使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命不可以買賣酒類,如果犯了這個戒,當下就失去所受的優婆塞、優婆夷戒,就不能得到煖法,何況是須陀洹乃至是阿那含果?所以這亦是六重戒之一。

而酤酒有兩種意義:一者買酒。二者賣酒。

  我們都知道, 飲酒會亂性,控制不了自己,前人都有飲了酒五戒齊犯的例子,所以身受戒菩薩戒弟子,應該停止飲酒;因為酒對身體有很多的壞處,而且可能會做出敗德、亂性、發狂、殺人、放火,破一切戒的事,所以如果學佛之人再買賣酒類,就會殘害到其它眾生;正如《梵網經》所說:「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是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惡果,與第一重戒相同。

六重戒結文雲:「善男子!若受如是優婆塞〈夷〉戒,能至心持,不令毀犯,則能得如是戒果。善男子!優婆塞〈夷〉戒,名為瓔珞,名為庄嚴。其香微妙,熏無不遍,遮不善,為善法律即是無上妙寶之藏,上族種姓,大寂靜處,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發是心,尚得如是無量利益,況復一心受持不毀?」

意思是說:如果受了這些優婆塞、優婆夷的在家菩薩戒,能存著至誠受持,不使令毀犯戒律就能獲得持守戒律的好果報。在家的優婆塞男居士或者是優婆夷女居士所受的這些戒律就像珠寶串成的瓔珞,名為最庄嚴清凈戒的香氣微妙,戒香的熏染沒有地方不遍滿,能遮擋不善的惡法,是善好的法律,更加是至高無上妙法寶的寶藏,是上等種族大姓,是最大寂靜處所,是如同靈丹妙葯甘露法味,能生一切善法的田地,能正直發起至誠心,尚且能得到這樣多得無法計量的利益,何況更加能專心一意受持戒而不毀犯呢?

所以我們受菩薩戒弟子們,必須以至誠心來受戒,不要毀戒、犯戒,如果你守戒守得好,將來自然會有好的果報;如果守得不好將來就必定會得到壞的果報。而且,大家知不知道什麼東西可以遠播呢?可以逆風而走呢?很多的香都是順著風走的,只有一種香,就是戒香──唯有戒香才能逆風而走。我們守戒守得好,就會有戒香,就可以遠播,就可以逆風而走。所以大家一定要守好這個戒。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常一切諸善根(九)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說戒開示

接著,我們繼續講「二十八輕戒;雖然是輕戒,但是我們不要「以惡小而為之,以善小而不為」啊!所以我們輕戒也要把它當做重戒來想。

二十八條輕罪小戒的第一條──「不供養父母師長戒第一」

戒文雲:「善男子!如佛說言,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佛陀供養父母師長戒的用意:人倫之始,我們這個色身受之於父母也就是說,父母給我們色身,師長給我們法身慧命,他們對我都是恩重如山,百千劫報答父母師長恩德,猶不能盡,所以我們應盡心儘力供養,奉事父母師長。如果我們受戒後又犯戒,即是得失意罪,善法就不生起就會退步墮落,戒行不清凈,造下生死的業因,永劫沉淪。

凈業「三福」里頭,第一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指的是實踐世間善行。所以大家要知道在世間善之中,首先就是要供養父母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這是二十八輕中第一個的輕戒。

第二條:耽戀樂於飲酒的輕戒──「耽樂飲酒戒第二」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佛陀制飲酒戒的用意:因飲酒能傷身體,並能迷魂,麻醉神經線,使人失去理性,甚至發狂發癲,百病叢生,不但不能行道業,連正業亦不能為,所以受戒之人,不可飲酒,飲酒為惡業,自害害人,能破一切凈戒,所以飲酒屬於輕戒。

因此,大家受了菩薩戒就不能飲酒,不過如果飲酒是為了救度眾生的話,這個時候才能「開」緣,但一般不能隨便開,都要「遮」,遮就是不能犯,即使再輕的戒也不能犯。這個「開、遮、持、犯」前面已經說過了,大家必須要緊記。

第三條:不能瞻顧病苦的輕戒──「不瞻病苦戒第三」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惡心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是說,有人生病了,優婆塞、優婆夷應該怎麼樣呢?我們應該去看望他,要照顧他、關心他,可是卻因為「惡心」而不肯去。

所謂「惡心」,就是對一些事情不耐煩,譬如見到骯臟、糜爛的病苦之人,連想到不想見,這就叫做「惡心」。這里的「惡心」,含有憎惡、厭惡,不耐於心三種意義

而「瞻視」病苦即是看顧、關心的意思。

《梵網經》雲:「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令差。」

世間有八種福田:一、佛。二、聖人。三、僧。四、和尚。五、阿闍梨。六、父。七、母。八、病人

佛、聖人、僧,是敬田。

和尚(受業本師)、阿闍梨(教授威儀)、父、母,是恩田。

病人,是悲田。

如果有人能夠恭敬供養這八種人,就可得到無量福報,所以叫做福田

此外,瞻視病苦應具五德:一、應知病苦之人,什麼可食,什麼不可食。二、不嫌惡病人的大小便利、吐痰、膿血不凈。三、慈悲探病,不是私意去瞻視病苦。四、能為病苦者調理湯葯。五、能為病苦說法

我們前面說了,大慈和大悲都是菩薩的生處,所以當眾生有病時,都要去瞻視,而且瞻視的時候,要具備五德:第一要知道病苦的人有什麼可以吃、什麼可以不吃。第二不要嫌惡病人的大小的便利、吐痰、濃血不凈。第三要慈悲心探病,而不是私意的去探望、去關心他。第四還可以幫他調理湯葯。第五還能病苦說法。這些都是我們瞻視病人的應有的品德也就是說,我們要給病人啊多點關心、關懷、多點安慰。

佛制瞻視病苦戒的用意:生、老、病、死為四苦,而病苦尤為苦中之苦,最需要他人安慰、關懷、照顧;所以慈悲佛陀,為拔眾生病苦,特別制定此戒。若受了菩薩戒的優婆塞〈夷〉,犯了此戒,所得罪惡如第一輕戒。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常一切諸善根(十)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說戒開示

接著是第四條:見乞求不給與的輕戒──「見乞不與戒第四」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就是說你見到有乞丐來向你來求乞,你卻不願意隨分施予,令他空手而回,這就是犯戒。本來出家比丘也是乞士;這個「乞士」是什麼意思呢?

乞者有三種解釋:一、乞食。二、乞法。三、乞力。

乞食:貧窮者、受傷者、殘廢者、病患者、命苦者,無以自活,而以乞取食物財物以活命,這類人俗稱為「乞丐」或稱「乞食」。

乞法:根基鈍、愚痴、作惡懺悔之人,乞求佛法,請求開示法義,或者乞求經書佛像,以為讀誦、供養

乞力:自己力量不足,請求別人幫助一臂之力,以解其困。

凡有乞於我者,若是善事,都應慈悲心助之;若是惡事相乞,則不得助之,並應以勸止。

佛陀定見不與戒的用意:就是說,受過在家菩薩戒弟子應以慈悲為第一,很樂意施予;由於乞食者,多為貧、病、苦、無助之人,所以應該自動地給他們拔苦與樂,這樣才算是一個信佛子之所為。若乞而不與,令他空手遣還,實在有違背慈悲之心。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受之罪惡如第一輕戒。

接著第五條是:見四眾尊長不承迎禮拜的輕戒──「見四眾尊長不承禮拜戒」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什麼是長老、先宿?

長老:「德尊學博曰長,年富齒高曰老。長老者,有修有證,有學問,德高望重名之長老。」

長老五種:一、戒臘長老。二、法臘長老。三、法性長老。四、學德長老。五、生年長老

戒臘長老:結夏安居一年為一臘,年老為戒臘長老

法臘長老:接受各宗正法出家年久(臘即歲,出家一年為一臘)。

法性長老:道果高超,開悟證果。(聖僧類型)

學德長老:學理深博者。

生年長老:年紀老大。

先宿:對年事較高,而且先受戒的尊稱,並具有道德

長者:僅限年高有德之優婆塞(夷),對比丘比丘尼不可稱之。

佛制定見四眾尊長不承禮拜戒的用意:尊賢、敬老,是一種美德,是虛心求法的最佳利益因緣,凡優婆塞(夷)遇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蒞臨,應起身為禮,不得我行我素,坐卧不起,應歡迎接待,奉事四眾尊長,更加應該問訊,五體投地禮拜之。

如果你受了菩薩戒你很傲慢你不向這些大德長老禮拜也不向他請安,你就已經退步了,你就不具備這個菩薩精神。所以我們見到大德長老,就應該要讓座、要禮拜這是菩薩戒的基本要求。

而且這亦是一種威儀,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就會不生善法,而且還會墮落。為什麼呢?因為長老大德他們有些是戒臘很高,修行很久,而且各有所長;還有長幼有序,是我們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一點,我們務必要緊記。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常一切諸善根(十一)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說戒開示

而第六條就是: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的輕戒──「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是說,我們見到四眾犯戒,內心生起了憍慢的想法,覺得自己守戒守的很好,別人都不如我。這是一個受過菩薩戒的人不應該犯的過錯。所以,佛制定「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戒」的用意:就是要我們不要生起憍慢的心;佛說一切因果都是自作自受的,持戒自然會得到戒果。因此,我們看見四眾犯戒,應該自我警惕,或以慈悲心相待,希望他能改過遷善。若生憍慢心,即失戒法,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所得罪惡與第一輕戒者相同。

接著第七條是:不持守六齋戒日的輕戒──「不持六齋戒第七」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大家知不知道「六齋日」是哪六日呢?六齋日就是:農歷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小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在這齋日中,我們應該怎麼樣啊?就是「持戒」,如果你不持六齋日的戒,也算是犯戒。在家居受了菩薩戒後,可以在家裡八關齋戒;當然也可以到寺廟里頭,讓法師大德為授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所守的是「八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八、不坐臥高廣大床。

再加上「不非時食」,就是「齋」,也就是過午不食」。

供養三寶:「三寶」就是佛、法、僧,是傳承佛法慧命的法脈,若無三寶的存在,佛法早已在世間消失了。

佛陀制定不持六齋戒的用意:因為佛、法、僧三寶是最尊、最貴的,受完在家菩薩戒的優婆塞(夷),每月的六齋日,應該行持八戒,而且必須供養三寶,故佛制定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惡,如第一輕戒者同。

接著就是第八條:不前往聽講佛法的輕戒──「不往聽法戒第八」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是說你知道有講經法會,但是卻不去聽法;法會有多遠呢?就在十里之內;你受了戒之後就一定要去聽法,如果你知道了卻不去聽,就是犯了輕戒。

佛陀制定不往聽法戒的用意,是告訴我們:親近知識,聽法師講經說法,能使我們得到法義、法益,有利修行,早成道業,故佛制定此戒。所以說,若知道在四十里以內有講經說法,就必須去聽,若不去聽就是犯戒,其所得罪惡,與第一輕戒相同。

接著是第九條:受用佛寺僧用物品的輕戒──「受僧用物戒第九」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坐,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是說,如果優婆塞、優婆夷受持在家菩薩戒以後,未經佛寺的僧寶淮許,就受用十方施主供養僧寶的卧具、床坐,這就是犯戒。

所以,佛陀制定受僧用物戒的用意,是讓我們明白:招提僧卧具、床坐都是「凈物」,都是由十方信施喜舍,優婆塞(夷)若未獲同意而取而自用,就是不敬僧寶,並且使其為難,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罪惡,與第一輕戒同。

第十條是:飲用有蟲之水的輕戒──「飲蟲水戒第十」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疑水中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若因口渴難耐,卻沒有無之水可飲;但必須飲用此水,又疑水中有蟲的時候,應以布囊過濾,而後飲用,過濾後布囊中的水蟲,應放回原水中,不得拋棄在乾旱的地上。如果你明知道水裡頭有生命,你仍然把水喝下去,這就是犯戒。

佛陀制定飲蟲水戒的用意:飲用水中蟲,其實就等於殺生、食肉,有違慈悲心,而且對健康有害,對自己、對別人都沒有好處,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惡,與第一輕戒者同。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常一切諸善根(十二)

──西方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    

    寬運法師說戒開示

而第十一條是:險難處無伴獨行的輕戒──「險難獨行戒第十一」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什麼是「險難之處」?「險難之處」就是有虎狼猛獸,經常出入之處或者是土匪盜賊藏匿的地方,高山險道、急水深潭、溪流等等,都會有危害生命之虞,統稱為「險難之處」。一個受了菩薩戒的人不應該獨行,應該結伴,否則會引起危險,對自己完全沒有好處,所以這些險難的地方,都不應隨便去。

佛制定險難獨行戒的用意:受戒完之優婆塞(夷),應荷擔如來慧命,救度眾生若不顧自身安危,就會招致苦果對於自己是無益的,所以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惡,與第一輕戒者然。

接著是第十二條:獨宿尼庵僧寺的輕戒──「獨宿尼寺戒第十二」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是說一個若優婆塞跑到寺里去過夜,在原則上是不可以,當然這個優婆夷,單獨一人寺廟里頭住宿,也會有是非,也是不可以的。

佛陀制定獨宿尼寺戒的用意,就是要告誡大家:優婆塞如果獨宿尼寺,為他所見,易惹譏諷、嘲笑、毀謗而造口業;如果因經常交往而生感情,獨宿尼寺,就容易起淫心,或犯淫戒,故優婆塞不得獨宿尼寺。相反地,優婆夷亦因同樣理由,不得獨宿比丘寺院

所以獨宿尼庵、僧寺,都是犯了輕戒。大家都不這樣做,因為在戒法里頭是不允許的。

第十三條是:為錢財打罵人的輕戒──「為財打人戒第十三」

戒文雲:「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什麼是「奴婢」「僮僕」與「外人」?

奴婢」:是無給的奴隸,為本家作務,僅有衣食而無工資。

僮僕」:是以工資僱傭其作務。「僮」:為年幼的小孩。「仆」:是年長的男女

外人」:不屬於自己家族的人亦無親族關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