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確指》何為一心不亂
顧定成求教。菩薩曰:「汝來此庵,欲依凈業。可知道雲何得生極樂?」答曰:「念佛往生。」菩薩曰:「汝知雲何念佛,即得往生?」曰:「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菩薩曰:「如何是一心不亂?」定成不能對。菩薩曰:「吾知汝第能言之,未必能如法行之也。汝諦聽我語。善男子,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想虛妄,流轉生死。汝今當知此一句阿彌陀佛,不從想生,不從念有,不住內外,無有相貌,即是盡諸妄想。諸佛如來清凈微妙真實之身,非一非二,不可分別。如是念者,煩惱塵勞,無斷無縛,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為執持名號,方得名為一心不亂,凈業功成,直趨上品。」
定成再拜曰:「濁世凡夫,心智淺劣,未能深達至理,更求詳示。」菩薩曰:「汝今當發大願,願生極樂。然後至誠懇惻,稱於阿彌陀佛。必使聲緣於心,心緣於聲,聲心相依,如貓捕鼠,久久不失,則入正憶念三昧。更欲上進,當廣參知識,博詢高明,自悟即心是佛妙諦。汝今當具深信,慎毋學彼庸流,聞而不受。更莫學彼半真半假、半疑半信之徒,名雖受而無誠心奉行也。」
好,請看下面。第三十七段:何為一心不亂。弟子顧定成來請教誨,覺明妙行菩薩應他的根機來作開示,就問他:「你來到這個地方,想依凈土來修行,你可知道怎麼樣才能往生到極樂世界?」顧定成就回答:「念佛往生。」菩薩又問:「你知道怎麼樣念佛才能往生?」顧定成回答:「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這八個字是出在《阿彌陀經》裡面的——「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菩薩就問:「如何是一心不亂?」你看,句句緊逼。顧定成一聽這個問題,答不上來。下面菩薩就對這個問題,自己給出了回答。我們讀《阿彌陀經》,對「一心不亂」,歷來的注經家有種種的說法,那麼看看覺明妙行菩薩對這個經文是怎麼詮釋的。菩薩就說:「我知道你對我的問題一一都能回答,但是未必能夠如你說的如法行持。現在你認真的聽我的開示。善男子……」首先從自性本體——這些開示都是很玄妙的,都是指向那種實際理地去開顯的。那種無上的開示,有時候可能我們只是在事相上念,不一定會注意到這些,也很難去理解。但是我們理上了解一點,對我們事相上的功夫都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如果你能夠把這個理理解完全,又能落實到事相的行持上,理和事都能圓融,還真的就有往生上品的可能。
好,首先要了解「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我們介爾一念——這個妙真如性,就是真如妙心。這個心——本心——本覺之心,本來是無念的。這是一個概念:有念就是虛妄,無念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所以禪宗有時候這些開示都是指歸無念的心體。就好像六祖惠能對那個惠明開示,讓他坐下來:「不思善,不思惡,就在當下,什麼是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不思善,不思惡,打破善惡的對待,這就指向無念的心體。宗門這個樣子,他還是以般若的理念來施設的。那凈土法門其實它也有甚深的般若道理在裡面。你不了解般若的空性,就很難理解凈土的妙有。這個本心是無念的,有念就是妄想。那這個「想」——這個妄想,就是虛妄不真實,但往往這個虛妄的妄想牽著我們走。意識流,我們認為它很真實,舉心動念都被它牽著走了。妄想本來是一個賊——煩惱賊,但無量劫以來,我們把這個賊認為是很親熱的兒子:認賊為子。當認賊為子的時候,我們本有的主人翁往往就睡眠了,被忘記了。所以被這個虛妄的、六塵緣影的、攀緣的心來做主宰,就造作諸多的惡業,流轉三界,六道輪迴永無終期:這是我們凡夫眾生的可憐現象。
「現在你應當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它的情況不一樣。它不是從妄想生起來的,也不是從念頭裡面去有的。」大家知道,這句阿彌陀佛它的本意是無量壽、無量光的。無量壽、無量光實際上就是一切眾生當下一念的佛性——實相。就是我們眾生有無量光、壽的性德,依據這個性德來建立阿彌陀佛名號。所以阿彌陀佛名號是有我們心性的依據,離開我們的心性——無量光、壽的性德,就沒有阿彌陀佛名號的施設。反過來說,沒有阿彌陀佛名號的施設,也就顯發不了我們本具的無量光、壽的性德。這里有點像法相唯識講本質境和影像境的互動關係。所以這句阿彌陀佛不是從我們虛妄的妄想生起來的,也不是從我們的念頭裡面有的。這句阿彌陀佛你尋找它的出處:不住在心內,不住在外面,也沒有相貌,也沒有顏色,也沒有形狀。來無所來,去無所去,所以這句阿彌陀佛的來源,你覓它的出處了不可得。這個「盡」,掃盡我們的妄想之處就是無量光、壽,阿彌陀佛就在當下。
這是從理性上去理解阿彌陀佛的本源,阿彌陀佛也就是一切諸佛如來清凈微妙的法身。那麼這樣的一個法身,你既不能說它是一,也不能說它是二。你很難去分別它到底是有還是無,是一還是二,它離開了我們思惟、分別的範疇。建立對阿彌陀佛這樣的一個認知,以這個心態去念這句名號,那在名號的這種孤明歷歷當下,我們一切虛妄的煩惱、塵勞——無斷無縛。你不需要去斷,也沒有人來系縛你。你孤明歷歷的這句名號,就是你「一心」的展示——心性的展示。所以孤明歷歷的一句佛號——一聲佛號一聲心,這個心「非一非二」,不在內,不在外,「不從想生,不從念有」,和盤托出了我們在煩惱淤泥當中隱藏了無量劫的那個心。這樣去執持這個名號,就叫「一心不亂」。能夠這樣去念,這樣一心不亂,這個凈業功夫一定成就,往生都是上品往生。這個都是在理性上談得比較玄妙。
顧定成聽了之後,他又頂禮來問——意思就是他可能聽這些也是似懂非懂。但怎麼下手?五濁惡世的凡夫眾生福報很淺,智慧很陋劣,不一定能夠深切地理解這樣至深的道理。有時候一談實相問題,真的覺得很難講,實相無相,不在內,不在外,沒有青黃赤白色,沒有長短方圓的形狀,覓之不可得,但又不能說它無——又存在它的功能作用。所以繞來繞去,還是很難理解。但不管怎麼說,我們聽這些,知道——就像前面說的——「無則決定無,有則決定有」。阿彌陀佛就是諸佛如來的法身,他在我們六根門頭放光動地,跟我們無量光、壽的性德耦合相連。理解不了這個道理,顧定成就想更求詳細的開示,就是把這個理又回歸到事上來請求。一般陋劣的眾生智慧不深,就應該從事相上去講,他才聽得懂,才覺得能夠下手。這個菩薩就說,那你在事相上就是發大願。
信、願、行裡面,願是紐帶中樞:你發往生願的時候,信心就在裡面,行也能夠帶起來。所以《阿彌陀經》就講,光是發願就能往生:若已願就若已生,若今願則今生,若當願則當生。為什麼發願就能往生?由於這個真誠的願往生心,跟阿彌陀佛攝受眾生往生的願,這兩願互動、溝通了。願和願像磁石吸那個針一樣的吸住了,那發願的眾生一定往生。所以凈土法門非常重視發願,有種種不同的發願文。上半年我在寧波居士林也講過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這個(願文)事理圓備。願一定要從自己內心真真切切地發起來;發了這個願之後,一定要落實在行動當中。這個行持就是至誠懇切地稱念阿彌陀佛名號。這就是由願導行。
那念這個佛號的時候,怎麼念得功夫上路、得力?這里教一種方法,一定要使你念出的聲音,跟你的心相依,要「聲緣於心,心緣於聲」。就是你的心在這個聲音上。緣聲是什麼?就是這個聲音你聽得清楚。如果這個聲音你聽不清楚,說明你的心跑了。這個心和聲相互互動,念清楚,聽清楚,這叫「聲心相依」。你能念佛的心跟所念出的聲音是相依的——依靠在一起的。這種相依就好像「如貓捕鼠,久久不失」。「如貓捕鼠」,禪宗他也強調——用這個比喻。比如你參話頭,參的這個話頭不讓它丟失,就好像貓捕那個老鼠。你看老鼠也很機靈,這個貓抓老鼠非常警覺。有時候這個老鼠躲到洞裡面去了,這個貓就在洞口等著,睜大眼睛,一眨都不眨。因為眨一下眼睛,說不定老鼠「哧溜」一下就跑了。它就盯著洞口,等這個老鼠要跑的時候,「啪」,它的爪子就上去了,把它按住——抓到了。你看,是這么高度警覺的一個情況。所以我們念佛也是這個樣子——如貓捕鼠,提起全副的精神。
這句佛號從內心非常明晰地、孤明歷歷地出來,然後非常清楚地聽進去,中間不能有絲毫的差錯。歷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昏沉,不散亂。這樣功夫用得久久不打失,就進入正憶念三昧。「正憶念三昧」,就是你心和佛相依了,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了。全心即佛,全佛即心,這就成為正憶念三昧。這是在事相上去做。如果你還進一步要明向上的心地法門,就得要廣參大善知識——明眼人,「博詢高明」。要透過念佛來覺悟「即心是佛」的玄妙道理。這就要了解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諸法的空相。《觀經》講上品中生,它的往生資格就是解第一義諦。解第一義諦相當於禪宗的開悟。你以開悟的資格迴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得上品中生。一個念佛人具有般若的氣氛,具有甚深般若的善根,他的往生品位是增上的。菩薩開示顧定成:「你現在要具足深切的信心。」有深信切願,老實稱名,如貓捕鼠、久久不失,這樣去做。
「謹慎,不要去學那些一般庸劣之流。」庸劣之流聞到了凈土法門不相信,還哈哈大笑,甚至生起輕慢之心。「啊!這個法門都是愚夫愚婦修的,我是上根利智,根本不需要修這個法門。」不去念佛,這是一類。還有一類就是也在念佛,但是他是「半真半假、半信半疑之徒」。這種人不少,說起來他也是修念佛法門的,但是他心不真誠。你說不真誠,又有點真,但是虛偽的心也有。比如說念佛求往生,他有時候也覺得應該念佛求往生,他往往是——「哎呀!這段時間身體生病了,各項事業做得不好了,冤家對頭碰面了,生活很潦倒了,覺得這個世界沒意思,啊!我念佛求往生。」過段時間境遇好起來了,又有錢賺了,又有官當了,身體也忽然好了,這時候他其它的妄想雜念又出來了——又要干這個事業、那個事業,說求往生極樂世界,「等一等,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做呢」。這就是半真半假。那有時候念佛,他又半信半疑。說不相信吧,看看大家都在念,好像是有;但真正要發心,要放下一切求往生吧,他又有懷疑。這種懷疑還會導致他不安,「你說我把世間的事情放下,這么多時間去念佛,到時候真的有極樂世界還好一點,如果萬一沒有,怎麼辦呢?我五欲沒享到,極樂世界又沒有,我這一生可不吃了大虧嗎?」這就是他的疑——懷疑,他不能決斷。這在念佛行人當中還是有相當比例的。這種人雖然也在修持凈土法門,他的真誠性還是有欠缺的,所以能否往生也是有風險的。因為往生還是要具足信願,你半真半假、半信半疑,就不是具足了。當然,阿彌陀佛非常慈悲,對那個半信半疑之徒——你還能夠相續念佛——也能攝受你往生。這就是有一類往生者,屬於邊地疑城往生——就是半信半疑之徒的這種往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