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名,或稱《雜華經》。中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

大方廣佛華嚴經_卷5

  (2)行願功德殊勝

  1.校量聞經功德

  若有男子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初句是出能校量的人,包括比丘比丘尼、式又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佛弟子。次兩句是顯所校量物品之多而且勝。‘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是明受施者之多,‘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是供養福田勝,‘經爾所佛剎極微鹿數劫,相續不斷’,是顯布施時間之長。

  普賢菩薩說:七眾佛弟子中,假如有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如是眾多美妙而且殊勝供養具,於如是長時間布施供養殊勝福田所得功德,當然廣大難思。但若復另外有人,僅於短暫的時間聽聞此願王,一經歷其耳根所得功德,比前以眾多上妙七寶人天安樂,經無量劫布施無量眾生供養無量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此正顯聞法功德殊勝。因為七寶布施是有漏法,功德雖多仍然有盡;聞經功德,是無為法,能出生佛果菩提,故雖少而利益無窮無盡,其勝劣之分,不言可知。

  2.總明諸行勝用

  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

  前文已經簡單說明:得聞十大願王的功德難思,今再詳細說明受持,讀誦,書寫此十大願王的功德更勝。‘或復有人’,是明受持之人,‘以深信心’,明能受持之心勝,‘於此大願’是明所受持之法勝。

  受持十種

  一書寫:即是手抄經典,或出資印經,流通正法

  二供養:以香花等物供養經典

  三轉施:自己所寫所印的經典,轉贈他人閱讀,或以自己讀誦經典功德迴向施與法界眾生

  四聽聞:常往講經法會多聞佛法

  五披讀:披覽閱讀,大乘經典

  六受持:信解受持經中所詮的義理,恆不忘失。

  七開示:將自己所理解經中的義理開示教導,其他眾生

  八諷誦:記憶經文,常自背誦

  九思惟:聞教或讀誦經典,常自思惟,經中要義,求生慧解。

  十修習:依所了解的義理如法修行

  今經文中但舉受持,讀誦,書寫,兼前聽聞五種,‘乃至’二字,是該攝其餘五行。‘以深信心’,是以深刻而堅固清凈信心,‘受’是領受,‘持’是憶持,對經本曰讀,離經本背念名誦。書寫,是抄寫。古人慾想輾轉流布佛經,唯有抄寫,現代科技發達,由石刻木雕,鉛版印刷,演進為電腦打字,甚至影印;只要發心出資,便可以大量出版佛經,無需要自己抄寫了

  ‘四句偈’,明受持法之少,‘速能除滅’以下,顯得益之多。‘五無間業’,指弒父,弒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等五種惡行,是最重的罪業,能招致五無間地獄果報

  五無間獄是:

  一趣果無間:犯五逆罪的人,死即直趣地獄,無中陰身,亦無間隔他生的時間

  二壽命無間:從初墮入地獄起,至百千劫,日夜受罪,無有間斷。

  三身形無間:罪人看見自己的身形,遍滿整個地獄

  四受苦無間:地獄中種種刑具叉棒,日夜相加,苦楚相連,從年竟劫,無有間斷。

  五受報無間:日夜受罪,死已復生,生又復死,經無數劫,如是無時間斷。

  地藏經觀眾生業緣品中,地藏菩薩告摩耶夫人言:‘又五事所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熟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現在,普賢菩薩說:得聞十大願王的人,若能受持,讀誦,書寫,甚或少至一四句偈,所得功德,便能迅速除滅五無間的罪業,即得免墮五無間地獄受苦。

  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

  世間眾生,身有老、病、死,心有貪、嗔、痴,故說:‘身心等病’。依涅槃經說:人身致病的原因有五:謂因水,因風,因熱,四者雜病,五者客病。客病可分四類,一非分強作致病,二忘誤墮落致病,三刀杖瓦石所擊致病,四鬼魅所著致病。至於心發生,亦有四緣,一踴躍,二恐怖,三憂愁,四愚痴。無論任何因緣致病,無論患上任何病,皆由宿世惡業所感

  眾生由無始時來,所作惡業,多如佛剎極微塵數,是以招致身心重病,導致種種苦惱。今因聽聞,以及生深信心受持、讀誦、書寫十大願王的功德,即能迅速消除五無間業,與往昔所作多如佛剎極微塵數的一切惡業。可知離惡業功德,是可等的殊勝

  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荼,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啖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

  此說離魔障功德勝用。焚語魔羅,譯名殺者,因為魔能殺害修行人的慧命,是生死的根本。‘一切魔軍’,是顯魔眾多,今略言有四:一煩惱魔,是生死因。二天魔,是生死緣。三五陰魔,四死魔,是生死果。又魔軍,指以下所說鬼神,皆屬天魔之軍眾。

  ‘夜叉’,譯名捷疾鬼,手執兵器,飛行於天空,到處擾亂修行人。‘羅剎’,譯名食人鬼,心地兇惡,專食眾生血肉,以養己性命。‘鳩槃荼’,譯名守宮神,亦名瓮形鬼,以其醜陋難看故名。‘毗舍闍’,譯名啖精氣鬼,專吸啖人身精氣,屬於餓鬼中稍勝的鬼類。‘部多’,譯為大身,亦名自生,此類若從父母生者名夜叉,自己化身名部多,此等鬼神,飲人血,食人肉,能禍害於人,屬於惡鬼之類。但對於聽聞十大願王,並能深心信受,受持讀誦書寫的人,此等諸惡鬼神,悉皆遠離,‘或時’受願王威力感化還會發心親近守護’受持讀誦書寫十大願王的人

  3.通明五果利益

  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贊,一切人天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

  由於受持讀誦書寫十大願王的功德,能滅五無間罪,能除身心等病,能使魔軍遠離,甚至有時或發心守護。以是之故,若果有人讀誦此普賢行願者,將獲得增上、等流、異熟,士用,以及離系等五果的利益

  ‘行於世間’以下,是明增上果勝。無所障礙諸佛所贊,人天禮敬,眾生供養對於行人是一種增上的助綠,故名增上果。

  ‘如空中月,出於雲翳’,是引用譬喻,以顯示功德殊勝。意思是說:若果有人讀誦此十大願王,則無論行於任何世間,皆可以通行無阻,將不會發生任何人事上的留難與糾紛,或發生其他意外的障礙與阻隔,猶如天空中的明月,透出於雲翳之外,無所遮障,其光皎潔明凈無所不照,同時為諸佛菩薩之所稱贊,為一切人天皆應禮敬,為一切眾生悉應供養

  因為受持十大願王的人,能擺脫一切煩惱病苦魔障,行願轉深,德業日隆,如麗日中天,如明月出翳,能成熟眾生,能趣向菩提,能成滿普賢菩薩行願海,不久當成佛道,是以諸佛歡喜稱贊,堪受人天禮敬,及一切眾生供養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此明得等流果勝。等是平等,流是流類。是指所得的結果,當與其修因平等流類。換言之:作如是因,必感如是果,因果同等流類,因之與果,其性質絕對相同。

  一般眾生心中充滿貪嗔痴等煩惱所作業因,染凈不等,故其感果,亦苦樂懸殊。今受持十大願王的人,以三業清凈之因,當得清凈之果,故言:‘此善男子,善得人身’,而且是三業清凈的人身。因為是人能以清凈的身語意三業,進修普賢行願,結果,能夠圓滿普賢菩薩,所有功德,而且在不久的將來,必獲得如普賢菩薩一樣,速得成就微妙色身。

  ‘微妙色身’,揀非凡夫粗俗污穢的四大色身,非二乘聖人的無漏色身,非地上菩薩所感的實報色身,而是如普賢菩薩一樣於十地後心,惑盡智圖,圓滿具足所有功德成就相好庄嚴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的微妙色身。三十二相,是大人之相,因言大丈夫相。具此相者,非限於佛,凡能一一各別修因,內德圓滿,外彰於身,便能具足此三十二種相好庄嚴

  涅槃經師子吼品言:‘如是三十二相,一一皆有別因’,今僅以讀誦受持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的一因,便能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一樣,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可見誦持願王功德殊勝

  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

  是說所得異熟果勝。異熟,是說果報將於異時成熟;一切眾生所作善惡業因,含藏於八識田中,異時成熟,當自受其果。今受持讀誦願王的人,乘其勝因當感勝果。將來生人道,或生天上,所在之處,無論是人間天上,皆居勝類種族,絕不墮於賤種,或居卑下之處

  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是明士用果勝。即是依自己修行功力勝用所得的結果;猶如修行人,由於努力修持的力用,而得證道果一樣。今受持讀誦十大願王的善男子,既善得人身,常居勝族,又能圓滿普賢菩薩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自然發生殊勝的力用,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以後永不再墮落三惡趣,永不再為惡友所誘惑,永不再為邪魔外道所蠱惑,常生善處,常親近知識,常受持佛的正法,勝解現前,不為邪說所動。

  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此明所得離系果勝。即是由智慧力,遠離煩惱系縛所得的結果。一切眾生煩惱系縛,困居三界,流轉生死,不得自在。今讀誦受持願王之人,能斷除煩惱,了脫生死,不再為煩惱所縛,不再為生死所纏,而得證涅槃聖果,是名離系果。

  ‘一切煩惱’,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根本煩惱有六,謂貪嗔痴慢邪見六種,若開邪見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及戒禁取見,則合名為十,是生死根本,又能生長其他枝末煩惱故名根本煩惱。隨煩惱是隨從根本煩惱生起,因名隨。有大隨、中隨、小隨之分。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等十種,名小隨煩惱。無慚無愧兩種,名中隨煩惱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等八種,名大隨煩惱。皆通於分別及俱生我執。由分別我執所起的煩惱,行相粗顯,見道位可斷;俱生我執所起的煩惱,行相微細,證果方盡。

  師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一吼,百獸潛伏,有摧伏群獸的威力。用以譬喻受持誦讀願王的人,既解脫一切煩惱的束縛,證得聖果,自然具足威德神力,降伏魔軍,制諸外道,如獅子之能摧伏群獸;既證解脫道,當然是人天福田,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4.願王導歸極樂

  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前文曾詳說受持讀誦願王的功德勝用,能滅惡生善,能斷惑證真,能獲五果利益,今復說明願王相隨,導歸極樂功德。此經屬於華嚴境界,重重無盡,修學十大願行,理應求生華藏世界,今言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意義何在?

  太虛大師提出兩種意見,一是從各種經論得知極樂世界,是初地菩薩所見凈土。因為凡登地菩薩,當有其往生凈土,如楞伽經言:龍樹菩薩,初登歡喜地,即往生極樂世界故知極樂世界,是初地菩薩所見凈土。梵網經所說,千佛台上所現凈土則是二地菩薩所見凈土,至於普賢菩薩凈土,該是十地菩薩所現的凈土。至於地前菩薩,及所有初發心菩薩,與初地菩薩位極鄰近,故地前及初發心菩薩,受初地菩薩感染,而隨之求生西方極樂凈土

  其次是阿彌陀佛因中,發四十八願,成就凈土攝受十方眾生,無需靠自力修證至初地,但憑願力,便可往生。今因願王之力成就往生凈生之果,故言‘願王導生極樂’。筆者認為,極樂世界,非離華藏世界,實是華藏重重無盡世界中的一個世界,然則往生極樂,即等如往生華藏世界

  ‘又復是人……無復相隨’,是明有漏果報,‘唯此願王’以下,是無漏因。‘臨命終時’人所難免,無論是壽終正寢,抑或是意外身亡,當人命終報盡,四大分散,六根停止活動時,有漏果報隨即散失,不但眷屬舍離,即是生前所擁有的名譽、地位、與財富等一切威勢,悉皆退失。就算是貴為國王,平日追隨的輔相大臣,及所享有的宮殿內外象馬車珍寶伏藏,亦因個人壽命終止而舍離,無復相隨,所謂:‘空手來時空手去’,人生至此,實在可悲!

  更可悲的是:一生所作善惡業緣,於臨命終時的一剎那間,悉皆現前,若惡多善少,將為惡業所牽,下墮三塗,受苦無量,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今因見聞信解受持,讀誦書寫十大願王,臨命終時,雖然諸根散壞,眷屬舍離,威勢退失,一切財寶無復相隨,但此十大願王,卻不舍離。

  ‘於一切時’,是指人臨命終舍本有時,死有現前時,及中有現前時。人臨命終,必歷三時一是第一剎那間,舍本有之時一是第二剎那,落於悶絕無心之位,即死有現前之時三是第三剎那,依善惡業,得中陰身,即中有現前時。今言於一切時,引導其前,總指本有,死有及中有現前三時,別指第三剎那中有現前時。

  當人死後中有現前,升沉未定之際,十大願王即於其前,領導此人中有身,往生極樂世界,不致墮落三塗,輪轉六道。雖然,極樂離此娑婆世界,相去十萬億佛土,但由於願王威力,於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5.極樂果殊勝

  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普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此是說明修普賢行願的人往生極樂世界後,所見境界所得果報,以及今後的行向。臨命終人,隨著願王於一剎那間,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海會圍繞。

  ‘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教主,譯名無量壽或無量光,由佛昔日願力所成就,不但壽命無量,光明無量,而且相好庄嚴文殊菩薩,實是古佛再來,久證極果,為諸佛師,今為助釋尊教化,示生舍衛國多羅聚落,為梵德婆羅門子,以其德妙,故十方普現,以其道尊,能為諸佛師。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主,與文殊菩薩,同輔釋尊,於娑婆世界,教化眾生

  觀自在菩薩即是觀世音菩薩,以其證得十種自在,因名觀自在,亦是古佛再來,以大願故,與大勢菩薩,同輔阿彌陀佛,教化眾生;將繼阿彌陀佛後,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彌勒菩薩譯名慈氏,又名阿逸多,譯無能勝,以其大慈善根力無能勝故,過去曾與釋尊,同在沙弗佛所共發菩提心,因常修慈定,自是以來,常稱彌勒,為輔助釋尊教化,示生婆羅奈國,為輔相子,身紫金色,有三十二相,補釋尊處,當來成佛,於龍華三會說法,盡度釋尊遺教弟子,凡於釋尊法中,曾出家皈依三寶的人,將於龍華三會得度。

  別行疏鈔問:‘生極樂世界,得見阿彌陀佛,觀自在菩薩,其事必爾,又普賢身即法界身,一切佛體,得見無妨,其文殊彌勒在此娑婆,今言往彼,又雲得見,為同異耶?答此有二義,一即體異名同,如佛說阿彌佛經時,西方亦有無量壽佛等同贊,故知但是名同體別異也,二雲是同非異,何以?如文殊師利,佛道父母,大權示現,助佛揚化,遍周法界,現種種身,利樂有情群品。如彌勒為善財說:‘文殊師利,最勝大願,非余無量百千那由他等菩薩之所能有。’又言:‘文殊師利,其行廣大,無量無邊,其願無際,相續不斷,常能出生一切菩薩,最勝功德,常為無量菩薩之師,令其勤修深證入故,普於十方常轉法輪,教化成熟一切眾生。常於十方一切世界說法師,常為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會眾中之所贊嘆也。’

  彌勒菩薩,如大經雲:‘成就一切遍趣行,故於諸生處而得自在’,又言:‘我身普生一切法界,一切眾生,顯示道相,殊異言音,種種名號,種種欲樂,種種威儀隨順世間,教化調伏,顯示眾生清凈受生,隨順趣入,一切眾生甚深勝解。一切菩薩大願受化,如是等無量所顯而現其身,種種相貌,種種威德,充滿法界,為欲成熟,往昔同行退失菩提者,示現於此閻浮提中;又為成熟兜率天中,同行天故,令知諸天,成必衰故;為欲示現降生瑞相,教化成熟釋迦如來,所遺來者,令知蓮華開悟故於此處,生兜率天等,故知是同非異也,或可名同體亦無妨也。’既文殊普賢彌勒法身大士,周遍法界無所不在,則於極樂世升界得見,實不足為怪。‘等’字,是等於極樂世界蓮池海會中,其他一切菩薩,無論是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以及蓮池海會中諸大菩薩,無不色相端嚴,功德具足

  ‘所共圍繞’是指海會菩薩,共同圍繞阿彌陀佛。讀誦受持普賢願王之人,臨命終時,由於普賢願王引導其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佛及菩薩相好庄嚴功德具足,同時自見生蓮華中,即蒙阿彌陀佛授記;蒙佛授記,必定是上品上生。

  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而為利益

  此明士用果勝。‘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是明利他時間之長,‘普於十方不可說可說世界’,是明利生之處廣,‘以智慧力隨眾生而為利益’,正明利益眾生之相,亦即是利生的大用

  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

  此明增上緣勝。亦即是離系果勝。坐道場,降魔,成道,轉法輪,即概括八相成道華嚴經言:‘菩薩摩訶薩,有種種座,所謂:轉輪王座,十善道故;四天王座,於一切世間自在安立佛法故;帝釋座,與一切眾生,為勝主故;梵天座,於自他心得自在故;師子座,能為說法故;正法座,以總持辯才力而開示故;堅固座,誓願究竟故;大慈座,令惡眾生,悉歡喜故;大悲座,忍一切苦,不疲厭故;金剛座,降伏眾魔,及外道故;是為十座,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正覺坐。’

  今誦持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人,由願王引導往生極樂,見佛授記後,經無量劫,於十方界,以智慧力,隨眾生而為利益,該是以前九種坐,至於坐道場,降魔,成道,轉法輪,該是金剛坐。以其具足十坐功德,故能八相成道利益眾生

  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是明成佛後利生妙用眾生根性,是諸佛成道的增上緣,若眾生善根成熟,無論在此界他方,或現在未來,佛皆為之示現,八相成道,教示利喜,令眾生得益。

  ‘乃至盡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是說成佛後的工作與任務,修學普賢行願之人,雖然二利究竟,福慧圓滿,示現八相成道,但利生任務,卻永無終止,乃至盡未來際,一切劫海,隨眾生根機,坐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如是循環不已,輾轉教化,永無休息。

  準是可知,求生極樂世界,絕對不是逃避現實,更非消極厭世。只是為了求得一安靜良好助緣殊勝環境,使自己能夠精勤修行佛道而已。所以普賢行者往生極樂,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得授記已,並非立即成佛,亦非自此萬緣放下,不再教化眾生。反而要更積極負起弘法利生的責任,經無量劫,於無量世界,廣度無量眾生,直至八相成道後,才正式開始純為利益眾生工作,不但令一世界眾生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同時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不但於現在廣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且盡未來劫海,永無休止的利樂有情。然則,往生極樂世界,該是更積極於佛道,該是永遠教化成熟眾生的開始;誰說求生西方是消極,厭世,逃避現實呢?

  6.勸囑受持流通

  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無知者。

  此總結願王功德,並勸眾受持自利兼他,流通正法。‘彼諸眾生’,是能受持願王的人,‘若聞若信此大願王’,是出其所受持之法,‘受持讀誦’,是自利,‘廣為人說’,是利他,‘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無知者’,正顯功德殊勝

  意思是說:若果彼諸眾生,有機會聽聞而又信解前文所說十大願王,不但依解起行,自己受持讀誦以自利還能為他人宣說以利他,其人所得功德之大,唯佛能知,除諸佛外,其餘人天,或三乘聖眾,皆無能知者。

  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

  以下是勸誡受持。因為聽聞受持讀誦,及廣為人說此願王的功德,不可衡量,唯佛能知,以是之故,汝善財及所有發菩提心菩薩等,聞此十大願王之後,必須深心信解,切莫心生疑念,應當提高理智,審實諦觀,衷心接受。信受之後,能夠開始閱讀;閱讀之後,能夠背誦;熟誦之後,能憶持其義不失如法修行;同時將自己所受持讀誦的願王,書寫流通,廣為人說

  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此顯示其自利利他所得功德殊勝。‘是諸人等’,是指對願王深心信解,受持讀誦,廣為人說自利兼他的人。‘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是明自利獲福;‘能於煩惱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是明利他功德。凡對願王深心信解的人,必然於一念中,便可以圓滿具足十大願王所有功德,是以所獲福德無量無邊。憑此福德及願王威力,故能於煩惱生死苦海中,‘拔濟眾生’,令所有眾生,皆得出離生死苦海,共同‘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因為凡是能深心信解,讀誦受持願王的人,及被其所教化的眾生,皆得共同往生極樂,所以受持凈土法門的人,將此‘普賢行願品’,列為必誦的課本,成為凈土五經之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