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經典,亦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其弟子法海集錄。是禪宗的主要經典之一。

《六祖壇經》全文及譯文_卷2

  般若品第

  【原文】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座,告大眾曰:總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雲: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於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

  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贊嘆,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

  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雲:我本元自性清凈。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凈名經》雲: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凈至無餘

  菩提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凈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卧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世間 不離世間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歡喜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譯文】

  第二天,韋刺史又來向六祖大師請求開示大師登上法座,對大眾說:‘大家先清凈自心,一起來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又說:‘善知識菩提智能世間眾 生本來人人有都有,只因一念心迷,不能自悟,必須藉助大善知識的指導,才能見到自己的本性。大家應當知道,不論愚人智人佛性本來沒有差別,只是因為有迷和悟的不同,所以才有愚人智人差異我現在為你們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法讓你們各自得以開發智能專心傾聽!我為你們說:

  善知識世人一天到晚口念般若,卻不能認識自心本性中的般若就如同飢餓的人,說食終不能飽。如果整天只是口裡說空,而不能實踐,雖歷萬劫,也不能得見自性,終究無法受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印度語,翻譯成中文就是用大智能度到彼岸。這必須要內心裡去實行,不是只在頭上稱念的。如果只是口說而心不行,那就如幻、化、露、電,終歸空過;如果口念而且心行,即能心口相應契合,這時清凈菩提自性就是人人本具的天真佛,離開自性之外並無別佛。甚麼叫做摩訶呢?摩訶 的譯義是‘大’,這是說菩提心量廣大,好像虛空一樣,沒有邊際,也沒有方圓大小、青黃赤白、上下長短、瞋怒喜樂是非善惡、頭尾等對待分別。一切諸佛國土,都如同虛空一樣。世人的靈妙真如本來是空,並無一法可得諸法自性本來空寂,也是如此。

  善知識!不要聽我說空,便又執著空。第一不要執著空!如果心裡空無所有的靜坐這就執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容萬物的種種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全都含藏在虛空之中。世人的妙性真空,含藏萬法也是如此。

  善知識自性能含藏萬法,這就是大,萬法就在每個人自性之中。如果見到任何人,無論是善是惡,全都能不取不舍,也不染著,心境朗照如同虛空,就稱之為大,所以梵語叫做摩訶

  善知識!迷而不的人只是口說,悟了的智者則能心行。又有一類迷而未悟的人,死心靜坐,甚麼也不想,自以為這就是大。這樣的人不足以和他說摩訶般若’之法,因為他們已經落入了邪見的謬誤。

  善知識自性心量廣大,周遍法界,用的時候歷歷分明,應用就了知一切。一切法即一法,一法即一切法,來去自由,心體沒有障礙這就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都是自性中出生,不是從外面得來,不要錯用了心思!這就叫作真性自用。一法真即一切法皆真。心要用於開發真如自性,轉迷為悟的大事,不要在空心靜坐等小道上用功,更不要整天口中說空,而心中不修真空之行這就好像一個平民百姓,自稱自己是國王,終究不是真。這種人不是我的弟子

  善知識!甚麼叫做般若呢?梵語般若中國話譯作智能。在日常的一切處、一切時中,如果能念念不無明愚痴,常用智能行事,這就般若行。如果一念愚妄,就盡失般若;一念離妄,就能出生般若世間凡夫,愚迷不悟,不能見到實相般若。雖然口說般若心中卻為愚迷所惑;雖然常常自己說‘我在修行般若’,念念說 空,卻不認識真空道理般若沒有形相可說智能心就是此無形無相又不落斷滅的般若實相。若能作如是理解,就稱為般若智。

  甚麼叫做波羅蜜呢?這是印度話,中國話譯為‘到彼岸’,從它的譯義來解釋,是斷絕生滅。心若執著外境,就有生滅現起,如同水中波浪起伏不定,這就叫做此岸;心如果不攀緣外境,好比流水經常暢通無礙,生滅便無由現起,就叫彼岸,所以稱為波羅蜜多。

  善知識!迷而不的人只知道口念;但是念的時候,心中有妄有非。若能念念心行,才是真實不虛的真如法性。悟得這個法的是般若法;修持這種行的是般若行。不能如是修行,就是凡夫;若能一念悟修,自身當體即與佛平等無異。

  善知識凡夫就是佛,煩惱就是菩提。前念迷惑,就是凡夫;後念覺悟,就是佛陀。前念執著境界,就是煩惱;後念不攀緣境界,就是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最尊貴、最高上、最第一的佛法,無住無往也無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都是般若法中出生。大家應當運用大智能,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是修行,必定能成就佛道,轉變貪、瞋、痴三毒,成為戒、定、慧三無漏學。

  善知識我這法門,從一實相般若能生出八萬四千種智能。為甚麼呢?因為世人有八萬四千種煩惱塵勞。如果沒有塵勞覆蓋,般若智能便能時常現起,念念不離菩提自性。悟得這個法門的人自然沒有妄念,沒有思量、執著,不起誑妄顛倒,隨緣應用真如自性,以般若智能來觀照事物對於一切諸法執著也不舍離,這 就是見性成佛

  善知識!如果想要進入甚深的一真法界般若正定的人,必須修持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能見到自性。大家應當知道,這部金剛經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在經文裡面已經很清楚地予以贊嘆,不能一一細說。這法門是最上乘的教法,專為有大智能,有上等根性的人說。小根性小智能的人聽聞此法,心裡會 生起疑惑不信。為甚麼呢?就好比天龍在閻浮提降下大雨,城市村落都順水漂流,如同漂流的棗葉一樣。如果雨是下在大海中,海水不見增加,也不見減少。大乘根性、最上乘根性的人聽聞人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能領悟理解,知道本性裡面自有般若智能這是經常運用智能觀照所得而不是假借語言文字而成。譬 如降雨,不是從天而有,原是龍能興雲致雨,讓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統統蒙受潤澤。百川眾流注入大海中,與海水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智能也是如此。

  善知識!小根性的人聽聞此頓教法門,猶如草木一樣,根性小的,如果被大雨一淋,就會全部倒下,不能繼續生長。小根性的人聽聞大法情形也是這樣,他們原有的般若智能,和大智的人並沒有差別,為甚麼聞此頓教法門不能開悟呢?因為他執著邪見所知障重,煩惱習氣根深柢固,好像密雲遮蔽了日光,沒有風 來把雲吹散,日光就不能透現出來。般若智能,人人本來具足,沒有大小之分,只因為一切眾生自心有迷悟的不同所致。心有迷惑,向外求法,離心覓佛,不能悟見自性這就是小根性的人。如果領悟頓教法門,不向心外執著修行只在自己心中經常生起正見自然一切煩惱塵勞不能染著,這就是見到自性

  善知識對於內外境界都不執著來去自由,能遣除執著的心,就能通達無我,沒有障礙。能如此修行,便和般若所說的沒有差別

  善知識!一切經典、所有文字、大小二乘教、十二部經,都是因人施設的,由於智能本性,才能建立。如果沒有世人自然也就有一切萬法。由此可知,一切萬法原是由人所興設,一切經書由於人說才會有。因為世人中有愚有智,愚昧的稱為小人,有智能的稱為大人愚昧的人向有智能的人請教,有智能人對愚昧 的人說法;庸愚的人如果忽然領悟理解、心地開朗,就和有智能的人沒有差別

  善知識!一念不覺悟,就是佛也成為眾生;一念覺悟時,眾生就是佛。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宇宙萬法都在自心之中。那麼為甚麼不從自己的心中直下真如本性呢?《菩薩戒經》中說:‘我人的自性本來是清凈無染的。若能識得自心,見到自性都能成就佛道。’《維摩詰經中說:‘當下豁然開朗,返見自己本心。’

  善知識我在弘忍和尚那裡,一聽聞說法,言下即便開悟,頓時見到真如本性,所以將此頓教法門流傳廣布,讓學道的人頓悟菩提,各自觀照自心,見到自己的本性。如果自己不能領悟,必須尋訪大善知識也就是理解最上乘法的人,直接指示正路。這善知識有大事因緣,就是所謂‘教化示導,令眾生得見自性’,因為 一切善法能夠由善知識發起的原故在我人的自性中,本來就具足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如果愚迷而不能自悟,必須請求善知識的指示方能得見。如果能自悟見性的人自然不須向心外求覓;如果一味執著‘必須靠善知識,以期得到解脫’,那是錯誤的。為甚麼呢?眾生自心內原有般若智能可以自悟。如果另起邪見,迷自本心,顛倒妄想,心外的善知識雖然給予教導,也是無法得救。如果能夠生起真正的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即能完全熄滅;如果能識得自性這一悟便可以直入佛 地。

  善知識!用智能觀照,就能里外光明澄徹,認識自己本來的真心。如果認識了自己本來的真心即是得到本來無礙的自在解脫,若得解脫自在即是入於般若正定般若正定就是一念不生也就是對於所知所見的一切諸法,心不染著。這個‘一念不生’,應用時能遍及一切處,卻又不滯著於一切處。只要清凈本心,使六識 出六根門頭,於六塵境中不起絲毫雜染妄念,出入來去自由自在,通暢自如,運用萬端,無滯無礙,這就般若三昧,就是自在解脫這就叫作無念行。如果一味執著甚麼都不去思考,當使心念斷絕,這就是法縛,也叫作邊見。

  善知識!悟得無念法的人,萬法都能通達,無有障礙;悟得無念法的人,即已親見諸佛境界;悟得無念法的人,已到達佛地的果位。

  善知識!後代得到我這法門的人,能將這個頓教法門,與見解相同、心行相同的人共同發願信受奉持,如同事佛陀,終生精進不退的人,必定能達到聖人的境地。但是,傳此法門必須傳授歷代祖師以來默傳心印的咐囑,不可隱匿宗門正法。如果不是同一見地、同一心行,而在其它宗派法門修行的人,不得妄傳, 以免有損他原修宗派的傳承,究竟是沒有益處的,尤其更怕有些愚痴人不能了解,誹謗這個法門,將使百劫千生斷絕佛的種性。

  善知識!我有一無相頌,你們每個人必須要記誦,無論在家出家,只要依照這首無相頌去修行好了。如果不能自己修行,只是記誦我的話,也是沒有甚麼益處的。

  聽我說偈:

  ‘說法通及自心通,猶如大日處虛空

  唯有傳授見性法,出世度眾破邪宗。

  法本不分頓與漸,迷悟時間快慢

  只有此見性法門,庸愚的人不能知。

  說法即使萬般異,合則理體仍歸一。

  煩惱黑暗住宅中,時常須要慧日照。

  邪念來時煩惱到,正念來時煩惱除。

  邪正二相都不用,清凈極至無餘境。

  菩提本是自性覺,若起心念就是妄。

  凈心處在妄心中,但正心念無三障。

  世人著要修佛道,一切法門都不妨。

  常見己過勤反省,就能與道相應和。

  眾生各自有其道,各自修行不相妨。

  自離其道別求道,終身無法得見道。

  風塵波波度一生,到頭還是自懊惱。

  想要得見真實道,行為正直就是道。

  自己如果無道心,暗行不能得見道。

  若是真正修道人,不見世間的過非。

  如果只見他人過,自己有過就是錯。

  他人有過我無過,我責怪人自有過

  只要自止責人心就能破除煩惱障。

  憎怒喜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自在卧。

  想要教導感化人,自己須有方便法。

  不使他人生疑惑,就是自性的顯現。

  佛法就在世間覺悟不離世間

  離開世間菩提,正如費心求兔角。

  正見名為出世智,邪見名為世間惑;

  邪正二見盡掃凈,菩提自性分明現。

  這首頌是頓教法,也稱做是大法船。

  迷人聞法歷多劫,頓悟只在剎那間。

  六祖又說:‘今天我在大梵寺說的這個頓教法門,普願世間所有的眾生聽了之後都能即時見性成佛。’

  當時,韋刺史與官僚、僧俗弟子聽了六祖所說的法後,都有所省悟。於是大家同時向六祖大師頂禮,並且贊歎道:‘太好了!想不到嶺南有佛出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