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經典,亦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其弟子法海集錄。是禪宗的主要經典之一。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uploads/content/2022/june/06282ae8adb6d093a7f9f14eed8ab180.jpg" />

  農曆八月初三,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圓寂紀念日。

  惠能大師,唐代高僧廣東新興人。大師出生時,有兩位梵僧專程來到他的家中為他取名“惠能”,並道出名字寓意:“惠,以佛法惠施眾生;能,能做佛事。”大師一生艱苦卓絕,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充滿智慧與傳奇。

  《六祖壇經》記載了六祖大師的重要人生經歷和思想言教,細膩地刻畫出大師的非凡行儀與度生功德。今天,我們就從《壇經》中擷取一二片段,共同瞻仰學習六祖大師嘉言懿行。

墜石舂米 敬順師教

  惠能大師北上求法,歷經艱辛來到黃梅,禮覲五祖弘忍大師

  五祖問:“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大師回答:“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五祖見惠能大師根性極利,擔心招致旁人的嫉妒障礙,便說道:“汝更勿言,著槽廠去。”

  惠能大師歡喜奉行,老老實實地依於善知識的教,做起了劈柴舂米等粗活兒。由於大師身材瘦小,舂米踏石的時候重量不夠,於是就在腰間掛了一塊三十多斤的大石頭來增加重量。他每日勤懇勞作,沒有絲毫懈怠

  從這段經文可以了知,惠能大師不折不扣地信受善知識的教,正是一種尊師重道的表現。作為佛弟子,無論出家在家,都應當認真借鑒學習。經中說:“善知識者,即是如來。”要知道,我們能夠值遇、了解佛法三寶,全賴善知識的引導。佛滅度後,善知識替補佛處教導眾生,因此,將善知識作佛想,就能得到佛的加持

懺其前愆 悔其後過

  《六祖壇經·懺悔品》中記載,六祖大師見眾人來集,便升座開示道:“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凈……各隨我語,一時道: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大師接著說:“雲何名懺?雲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已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以上大師傳授的無相懺悔法,對於凡夫修道來說,極為切要。我們不是聖者,不可能前一念都那麼正確,但是後一念,一定要給予自己提醒。慚愧是向上的妙道,懺悔是更新的法門。我們懂得了反省懺悔意義,就要堅持依於六祖大師所說的“無相懺悔法”來行。相信日久功深,定能更新自我,不斷進步。

  可謂:

舉眼向上學前賢,

忍辱負重受歷練。

經得一番寒徹骨,

留下清香滿人間。

  讓我們一起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十句)萬善同歸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願大家開心自在吉祥如意

原文標題:六祖惠能大師圓寂日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如瑞法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