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經典,亦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其弟子法海集錄。是禪宗的主要經典之一。

《壇經》中的為人之道

  《六祖壇經》中的為人之道

  《六祖壇經》也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是禪宗思想的重要經典,也是中國唯一一部稱為經的佛教經典。本經自問世以來,不僅是禪宗學徒必讀的經典,也是文人士大夫喜愛的佛教經典之一。《六祖壇經》不僅闡述了南宗禪的思想修行方法,還詳細闡述了為人之道。本文現擬對本經中的為人之道作簡要的解讀,希望能夠對我為人處世有所啟迪。

  《六祖壇經》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應韶州刺史的邀請而講說。在本經中,慧能大師除了向信徒介紹禪宗頓悟法門修行方法之外,還特別講述了為人處世應當具備的基本修養。他的為人處世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兩首《無相頌》中。在第二品《般若品》中,慧能大師大眾說了第一首《無相頌》。慧能大師告訴眾弟子,不論在家或出家弟子,都應當經常持誦這首《無相頌》,並按照頌文的要求去修行,才能得到般若智慧。如果不親自實修,僅僅記住這些頌文,對自己的修行沒有任何益處。這首《無相頌》雲: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在本首頌文中,慧能大師告訴眾信徒,一個真正的修道之人,應當經常反省自己的過錯,不見世間過錯,這樣才能與道相應,最終成就無上菩提慧能大師在頌文中所提出的“不見世間過”的主張,是對一個修行思想修養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修行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時,不從自身尋找原因,而是常常見到他人的種種過錯,他在道業上便永遠得不到進步,甚至還有可能成為一個是非之人

  歷代祖師大德都勸人在為人處世時,要“不見世間過”,不說人之長短是非宋代詩僧慈受禪師曾在《訓行童頌》一詩中教育初出家沙彌說:“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禪師告訴初入佛門弟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隨便評論別人的長短是非,如果口無遮攔,到處評論別人的是非長短,就會遭到別人的反感。如果你是非之語傳到當事人的耳朵中,還會惹出是非,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其實,由於每個人生活環境和教育程度的不同,對人對事的看法會有明顯的差別,導致人與人相處會有很多人我是非。當我們面對這些是非人與是非之事的時候,如果能夠以善巧的方法加以引導,當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夠改變他們,就避開他們。做到像百丈禪師那樣“是非以不辨為解脫”。無論有人與你談論別人的是非之事,還是說你本人的是非,你都不要去加以分辨。別人有過是非,我們看到後應當作為對自己的警示,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缺點,如果有盡快改正,如果沒有要加以防範。當聽到別人說自己的是非,也要檢點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佛陀歷代祖師都告誡佛教信徒,要時常守護自己的清凈心,遠離世間的人我是非。憨山大師曾說:“惹禍只因閑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大師人不要談論他人的是非長短,也不分辨人我是非。慧能大師則要求弟子做到“他非我不非,我非即有過”。別人有是非是別人的事,關鍵是自己不要去染指,如果你參與了世間是非之事,你自己成了是非之人

  第二首《無相頌》在《六祖壇經?決疑品》中。在本品中,韶州韋刺史慧能大師請問在家應當如何修行的問題,大師便以《無相頌》作為解答。慧能大師告誡大眾,如果按照偈頌的要求來修行,就像經常在他身邊一樣。如果不依照偈頌的要求來修行,雖然剃髮出家,對修道也沒有益處。這首《無相頌》全文如下: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這則《無相頌》從多方面論述了一個修行者為人處世之道,慧能大師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無相頌》中所要求的內容,他不僅能夠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而且也能成就菩提之果。歸結這則《無相頌》的為人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心底善良,行為正直

  慧能大師在《無相頌》起始兩句,首先告誡大眾,作為一個人,應當具備心底善良,行為正直的基本品格。頌文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看起來這短短的兩句話,卻包含著深刻的為人哲理。大師把一個人心善良,內心平靜提高到戒律的高度來論述。我們持戒目的是為了防非止惡,屬於被動的行為。而能夠做到心平氣和,心底善良,不僅不會造作各種惡業,而且自己的言行舉止都符合戒律的要求。所以,慧能大師認為,能夠做到心平就是最好的持戒。其實,佛陀最初制戒的目的,就是讓佛教信徒言行舉止都符合善的要求。讓世人學佛之人生起恭敬之心,贊嘆學佛人的嘉德懿行。

  在行為方面,慧能大師主張學佛之人,應當做到行為正直每個人喜歡與我們交往的人能夠真誠待人,行為正直。沒有誰會喜歡那種華而不實,兩面三刀的人孔子曾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告訴我們,那種裝著善良的臉色,說著花言巧語的人,很少有對人仁慈的。

  明代高僧山大師認為,真正的君子之人應該是公平正直之人。一個正直的人,他們心清氣和,待人友善,從不會招惹是非,亦不爭強好勝,一生都會平安中度過。而那些心懷諂曲貪瞋之人,他們最終會為自己的惡毒之心付出沉重的代價。所以,大師在《勸世詠》中說:“諂曲貪瞋墮地獄,公平正直天堂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慧能大師則認為,一個學佛人,其行為正直了,就符合佛法的要求,當下就是禪定境界,用不著再刻意去參禪了。

  二、孝養父母,憐愛大眾

  佛教世俗一樣,特別重視孝道佛陀住世時,為奉行孝道,曾上忉利天為母說法。在父親凈飯王過世之後,他還親自為父親棺材送葬。佛陀在很多經典中論述了孝道的重要。佛陀還把“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作為凈業三福中的第一福。慧能大師是一個孝子,他在出家之前,依靠賣柴買米孝養母親。在到黃梅向五祖弘忍求法前,他還想方設法安排好母親生活慧能大師認為,孝養父母是一種最大的報恩善行在這則頌文中,大師特別強調:“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我們每個人生命都是父母給的,我們能夠長大成人,其中飽含了父母的心血。所以,回報父母恩德,是做子女的應盡的義務孔子特別提倡孝養父母,他認為對於父母的孝養,首先要有恭敬之心。他曾說:“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雖作犬馬之勞,也不能報父母之恩於萬一。唐代著名詩人孟郊在《遊子吟》中也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作為現代人,在父母年老之時,理當孝敬奉養他們,讓他們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不要等待父母過世後,給自己留下遺憾。

  慧能大師和先秦時期老子一樣,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在文中則告誡弟子應當做到“義則上下相憐”,這種上下相憐,就是對人要仁義,在家中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外面要做到對待老人自己的父母,對待平輩像自己的弟兄姐妹,對待年幼的像自己的子女。如果能夠這樣待人,不僅是一個好的佛教徒,也會受到世人尊敬

  三、謙恭禮讓,忍辱寬容

  對待別人謙恭禮讓,對於他人強加給自己的侮辱要做忍辱寬容,是慧能大師佛弟子的一個基本要求。他在無相頌》中說:“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謙恭禮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子就是謙恭禮讓的代表,他每到一個國家都會受到歡迎,就是以“溫、良、恭、儉、讓”的謙恭態度來贏得別人愛戴的。歷代高僧都是以謙恭有禮的人品而得到王室和廣大信徒尊敬的。

  我們在與人相處時,態度首先要謙虛。謙虛是一個人贏得別人尊敬基礎。不管你的地位多高,學問多深,對人一定要有謙恭的態度。我們都知道,凡是真正有修養的人,他一定也是一個謙虛的人古人言:“深水不響,響水不深。”那種盛氣凌人,到處炫耀自己的人,會處處受到別人的指責,他自己也永遠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在與人相處時,還應做到禮讓。禮讓是處處想到別人,處處幫助方便別人。就像三國時孔融讓梨一樣,把大的梨子留給弟弟吃,自己吃小的。禮讓的另一方面就是當有過錯時,自己敢於主動承擔責任。如果能夠處處做到謙恭禮讓,我們就能與人建立起和睦相處的關係

  慧能大師告誡眾弟子,除了做到謙恭禮讓之外,還要做忍辱寬容忍辱精神佛教的基本精神,彌勒菩薩佛教忍辱寬容代表彌勒菩薩忍辱中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他也力氣,我也煩惱。”對一般人來說,不要說唾面自乾,就是聽到別人說兩句難聽的話,也會大動肝火。要想做到像彌勒菩薩這樣忍辱可謂難上加難。修行人就是這樣,要想成就無上菩提,就應當做到“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如此才能見到自己的修養功夫

  彌勒菩薩告訴人們,人生在世所遇到的令人煩惱痛苦事情實在太多了。如果不能忍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痛苦,只有善於忍辱,才能使自己少了很多塵世紛爭。對此,彌勒菩薩在另一首《忍辱偈》中說: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常忍辱,放開笑聲暗消磨。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能使此心無掛礙,自然徵得六波羅

  這首偈語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應當不過分計較個人恩怨,做到“以責人之心責己,以寬容之心待人”。在面對人間的各種是非之時,我們應當小心謹慎地思考,還要讓自己放開心量寬容他人的過錯,忍受別人的侮辱當你不去計較之時,這些是非自然就消失了。

  四、善聽忠言,改過自勉

  中國古代有句名諺:“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兩句告訴我們,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應當經常聽取別人對自己中肯的建議,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不過,一般人都喜歡好聽的話,而對那些指出自己缺點過錯的話語則不願意聽。因為,這些話聽起來都不太順耳。但是,經常聽一些對自己歌功頌德的話,往往會使一個人得意忘形,放鬆警惕,最終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一個人能夠經常聽取別人的忠言,不僅能防止自己少犯錯誤,而且做事更加完美。特別是作為統治國家的一國之君,能夠聽取謀臣的建議顯得尤為重要。唐太宗在位時,善於聽取謀臣魏徵建議,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好。雖然有時魏徵建議讓他十分難堪,他甚至想殺掉魏徵,但冷靜下來後,他才感覺魏徵建議的重要。魏徵死後,唐太宗痛哭流涕,他對人說:“以銅為鏡子,可以端正衣冠;以歷史做鏡子,可以知道興亡,以人為鏡子,可以明白得失魏徵死,我失去一面鏡子。”

  慧能大師開示弟子時,特別強調“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要求弟子們,一定要虛心接受別人的忠言,使自己言行舉止更加完美

  慧能大師一方面勸人聽取忠言,另一方面還勸人要善於檢討自己,發現缺點過錯一定要及時改正,這樣才是一個有智慧的賢者。大師在《無相頌》中說:“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人的一生,任何人都會錯誤犯了過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大師說,一個人應當每天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沒有犯過錯,有了應當及時改正和懺悔,如果沒有應當警醒自己勿犯。同時,還要聽取別人的忠言,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的過錯往往自己看不到,經過別人指點後才能發現。只有自己改正過錯了,才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如果好面子,有了錯誤也不肯認錯,則會受到別人的指責。

  五、饒益他人,內證菩提

  慧能大師在《無相頌》中還說:“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慧能大師勸告弟子們廣行菩薩道,普度一切有情眾生這是一種“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精神大師認為,作為一個修行人,不能只為自己考慮,更多地要為別人考慮,要把別人的困難看作自己的困難,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大師告訴弟子們,饒益眾生方法很多,並不一定非要錢財布施佛教中的布施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等多種。面對眾生苦難,如果自己有錢財布施當然很好如果你財力不濟,若能在他人悲觀失望時,給人一些鼓勵的話語,使人擺脫悲觀情緒,從而重新振作精神,這無疑也是一種很好布施佛教四攝法中的愛語攝,就是讓我們以愛語使人生起歡喜心,這種精神布施有時候甚至比物質布施更重要。

  頌文“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則是慧能大師修行觀點慧能大師是南宗禪的創始人,南宗禪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佛教認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眾生之所以不能明心見性,是因為眾生被各種妄想煩惱所困擾,真如佛性不能顯現。只有破除各種“心外求法”的妄想,才能夠在觀照自心中明見自性。如果不能明白這個道理,總想著心向外求,則只會與頓悟法門背道而馳,縱然費盡心思,對悟道沒有任何助益。

  趙州禪師在八十歲時,一位學僧向他參學,問他:“宇宙有成住壞空,要是有一天,風吹初禪,水淹二禪,火燒三禪,世界毀壞時,我們的肉身會不會存在呢?”趙州禪師回答:“隨他去!”

  趙州自己的回答一直不滿意,但也一直沒有更好的悟解,就想出外尋師訪道,因此有“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的公案流傳下來。趙州禪師參訪了很多禪師,對禪法還沒有更好的體悟。白白耗費了很多大好時光。明代高僧蓮池大師根據這則公案作詩說:

  趙州八十仍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

  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心外求法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對證道沒有任何幫助。所以,慧能大師主張菩提只向內心中參究,用不著心向外求。大師還勉勵弟子們,如果能夠按照《無相頌》所說去做,證道也不是一件太難的事。

  《六祖壇經》中的這兩首《無相頌》分別從不同方面論述了佛弟子為人之道修行方法慧能大師開示為人之道,不僅對當時的佛弟子有指導作用,即便對現代的修行者而言,仍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如果我們能夠依照這兩首《無相頌》的要求來為人處世,就一定能成為既受人尊崇,又能夠成佛作祖的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