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

《圓覺經》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的簡稱,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了義經》,佛教大乘之經典。內容是佛為文殊、普賢等十二位菩薩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觀行方法,全經分作序、正、流通三分,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台)、禪各宗盛行講習的經典。

廣超法師:《圓覺經》當離四種病

uploads/content/2022/june/6799ace6876546ba65dbee98cee22d72.jpg" />

  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雲何四病?

  此明依法。以答“依何等法”之問。彼善知識對圓覺法門的修證,應離以下四種病,方可依止。什麼是四病?

  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自此以下四節,個別解釋修證圓覺法門四種病。

  一者,作病:“作”是指起心造作。如果有人說這樣的話:我修種種的法門,要求證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圓覺性不是從修來、作來的。根據本經的說法,覺悟本來具有,並不是去修、去作才有。如果去修、去作才有,就是因緣所作出來的果報。如果覺悟因緣所作就是生滅法,有生滅覺悟終歸因生滅而失去覺悟。因此,覺悟絕對不可以是從因緣所作而得到。佛的圓滿覺悟絕對不是從有為法中造作修成無為,佛覺悟的圓覺妙心,不屬於佛,也不屬於眾生也不屬於因緣而有的生滅法。原來迷惑者所見業果的因緣離合的幻化相,全是覺性的顯現;所以覺悟時,不見迷惑時所見的一切幻化相,只見本來圓覺妙心本無一切相。

  覺悟非作得,但是,成佛是由作而得。成佛所具備的種種功德、跟眾生殊勝因緣,要成就庄嚴相好、種種國土那是作出來的。本經中說:彼圓覺性非作得故。修道者以為在迷惑中的各種修行能求得覺悟,如此修行就是作病。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二者,任病:此任病與前作病剛好相反。有任病的人認為:“不必斷生死求證涅槃,因為生死流轉和涅槃還滅都不實在,一切就隨因緣,反正因緣到了自然成佛就如此自動能證圓覺。”然而“彼圓覺性非任有故”,雖然本來圓覺而迷者執取為不覺,執取的行為不會自動隨因緣轉變成不執取。要覺悟佛法必須要有因緣時節,比如修行人證阿羅漢果,必須因緣具足才能夠完成,任隨因緣是無法成就的。

  說到生死因緣法——十二因緣是有生死和逆生死的不同,順生死因緣必定繼續生死,逆生死因緣才有機會覺悟。何謂逆生死因緣?在覺悟時只見心的顯現,在迷時執著所顯現的法,此時你唯有先認識煩惱,然後擺脫煩惱執著的行為。只有擺脫執迷的煩惱才有機會覺悟,你才知道煩惱所見皆非,原來一切就在覺悟中,所以覺悟並非迷惑時的身心所能修出來。比方說你去電影影片中的情節高潮起伏,演員的演藝精湛,使你著迷地全神貫注觀賞電影。看戲著迷時,只要動一念心不想看就可以不看戲了,因為清醒的心不曾消失,也不曾錯亂,雖然心念全部投入在劇情中,隨著情節而情緒波動,心還是清醒的,就是這么一回事而已。

  凡夫執迷世間有如觀眾執著銀幕上的劇情,期望隨著所執著的劇情轉、轉、轉……轉到覺悟那是不可能的!唯有看戲的人動個心念,想想劇情以外的事,他才猛然清醒,知道自心本來自在,與劇情無關。圓覺也是一樣,就在迷惑當下,圓覺不曾消失,只是迷者的心不觀察本來清凈無相的圓覺心,卻迷惑以為身心裡有能知的心,是無法自然覺悟的。因此說要證悟圓覺,不可以隨波逐流——任,任其自然的意思。隨波逐流只會讓心繼續執著身心世界裡轉來轉去,如此是不能覺悟的,是一種病。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三者,止病:止是停止、消滅的意思。有些人認為:“我今於自心降伏諸妄念,使妄念永息,只要妄念永息,則證得一切法性是寂靜平等,如此就能證圓覺。”佛家把停止妄念修法稱為止,止並非智慧,所以不能解脫外道修行人在修行過程中,覺悟到善念惡念都是生死,於是認為把心念停下來就不落入生死他不知道斷一切念是有為的造作心,會得到無想報的因果,最終是死後輪迴到無想天,如此修行是不對,這是一種病。圓覺妙心本來就在,不因妄想失去圓覺,降伏諸妄念與圓覺無關,所以說“彼圓覺性非止合故”,修道者把妄念止息並不能夠覺悟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四者,滅病:如果有人這樣說:“我現在永遠斷除一切煩惱,證悟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是根、塵所生虛妄境界?一旦證入身心皆空,就一切都滅了,如此就能證圓覺。”這是把個人的身心寂滅相當成圓覺。然而“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圓覺中所顯現的萬法,本無生死、本來寂滅,迷者不知反而執取有生滅相,於是尋求出生死及證入寂滅。認為可以斷生死入寂滅是一種斷滅見,所以是病。

  離四病者,則知清凈。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此總結。離四種修行人的通病,則圓覺知見清凈。作是觀者,即圓覺性非作得、非任有、非止合、非寂相,名為正觀;如果作他觀者,即以作、任、止、滅來證悟涅槃,名為邪觀。

  男子,末世眾生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驕慢,若復遠離,應斷嗔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此明行何等行的問題。末世眾生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奉善知識。彼善知識要來親近,應當斷除驕慢心。不要看到善知識有不如自己之處,就生起驕慢心,覺得自己了不起,善知識不行。如果善知識要遠離,應斷除嗔恨心,不要認為善知識對不起我。

  “現逆順境,猶如虛空”,當善知識對你示現順境逆境時,心應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修行親近任何善知識的時候,要知道身心畢竟平等,沒有所謂身心世間差別,乃至了知一切眾生與己同體無異,因為一切都在覺中,都是圓覺所流露出來。“如是修行,方入圓覺”,這樣的修行才能夠進入圓覺。

  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此明除去何病的問題。末世眾生沒辦法成道,皆由無始對自己、對他都有憎愛,這一切種種憎愛的種子,“種子”是比喻過去所種下的因。我們從無始以來有很多自他憎愛的病,所以不能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除病就是要除去自他憎愛諸病,必須以平等的心觀人。對待最可憎的怨家,有如對最敬愛的父母,一心平等無有二致,即知此人自他憎愛的種子已斷。觀人如此,觀法也是如此。若以平等心觀法,則生死涅槃沒有異樣,自他、憎愛亦復平等無異。

  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此明雲何發心的問題。末世眾生欲依圓覺的道理修行,應當發如是心:“盡於虛空界一切眾生,我都要令他們證入究竟圓覺,而且覺悟到於圓覺中沒有所謂證悟、覺悟者,以此除掉他人、我人一切諸相。”如此發上乘心修菩薩乘,不墮外道及下乘邪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