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居士:《凈土十疑論》淺講 第一疑 舍離眾生疑

第一疑  舍離眾生

  問: 諸佛菩薩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只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途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凈土,自安其身?舍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專為自利,障菩提道。

  答:「菩薩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

  故《智度論》雲:「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途,焉能救眾生

  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用。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乘此惡業,一入三途,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識,還墮地獄。如此輪回,至於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難行道也。

  故《維摩經》雲: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

  又《智度論》雲: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力故彼此俱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脫水溺之難,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眾生。為此常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眾生,如得船者。

  又論雲,譬如嬰兒不得離母,若也離母,或墮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鳥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樹傍枝不能遠去。翅翮[1]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

  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臨終斂念[2]得生決定不疑。見彌陀佛證無生忍已,還來三界無生忍船救苦眾生,廣施佛事任意自在

  故論雲:「游戲地獄行者生彼國,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國,教化地獄救苦眾生。」

  以是因緣求生凈土,願識其教。故《十住婆沙論》名易行道也。

【譯】

第一疑  舍離眾生

  問:諸佛菩薩都很慈悲,他們以大悲拔苦為業,時刻不停地救度眾生。若要救度眾生,應該在三界之內,在五濁三途中救拔苦難眾生。為什麼卻要求生凈土,自安其身呢?離開眾生就無大慈悲心,專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就會障礙成佛菩提道,這樣還能成佛嗎?

  答:菩薩二種 :一種是修行很久、證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這樣的菩薩應當承擔起拯救苦難眾生責任,如果離開苦難眾生,可以受到指責。還有一種菩薩,是尚未證得無生忍及剛開始菩提心的凡夫這類凡夫菩薩要經常不離佛的身邊,等無生忍的力量成就之後,才有能力進入三界,在惡世中拯救苦難眾生

  所以《大智度論》中說:被貪嗔痴煩惱束縛的眾生,就算有很大的慈悲心,想要在五濁惡世中救度苦難眾生,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五濁惡世煩惱力量很強,如果沒有忍力的話,心就會隨著境界轉。被聲光色相一纏縛之後,自己就先墮落三惡道了,還有什麼能力可救眾生呢?

  假使來世又生在人間也不一定能遇到正法。或許因為布施持戒修得一些福報,因此生在人間當上國王大臣,而過著富貴自在日子。縱然遇到善知識也不肯相信了。這個時候就容易因貪欲而沈迷在放逸的享受里,於是就造了許多罪業。由於這些罪業,結果墮落三惡道里,經過無量劫時間之後,才能再從地獄裡面出來。這時投胎人間的是貧賤之身,若是又沒有遇到善知識的話,很可能又因為造罪而又墮落入地獄。我們每一個人,生生世世都是這樣輪回不已一直到今天。這種能力不足的發大心修行法,叫做難行道,就是很難修成之道

  所以在《維摩詰經中說自己的疾病都不能救了,還能夠去救其他的病人嗎?

  所以維摩經說:『自己病了都救不了自己,而』

  《大智度論》中還講到:譬如有兩個都有親屬掉入水中,其中一個情急之下直接入水相救,但因自己不會游泳,結果與親屬一起溺水而死。另一個人就聰明,知道找船然後乘船去救自己的親屬,這樣兩個人都安然無恙。剛剛發菩提心的菩薩也是這樣,因為沒有成就無生忍,所以不能去救眾生。因此須要常常親近佛,待證到無生忍之後,才能廣救眾生就像那個取船的人一樣。

  《大智度論》又這樣講:譬如剛出生的嬰兒不能離開母親,若是離開了母親,就極有可能會因墮入坑或井中,不跌死淹死也會因沒有母乳吃而死。又如翅膀羽毛未長成的小鳥,就只能依靠樹枝而不能去很遠地方。待翅膀羽毛都長好,身體健壯之後才能在天空中自在遨遊。

  我們凡夫無能為力,只能專念阿彌陀成就三昧,籍著念佛之因和堅定往生願力,臨命終必能往生西方凈土。到了極樂世界待花開見到阿彌陀佛之後,修行成就,證無生法忍。再憑藉著無生忍的保航之船,來三界惡世救濟苦惱眾生,這樣就有自在大智慧、大能力來承擔如來家業,廣作救度苦難眾生佛事

  所以《大智度論》說,大菩薩因為證得無生法忍,在地獄裡,其實是就像是在游戲,可以自在出入生死國,到地獄裡教化眾生使他們脫離苦海

  因為這個因緣,所以要求生凈土,願大家認清楚求生凈土的真正用意。所以《十住婆沙論》把求生凈土稱為易行道,也就是容易修成之道

【講】

第一個疑問:舍離眾生

  論中所有的問題都是智者大師眾生問的。第一個問我們稱它為「舍離眾生疑」。我們求往生凈土,是不是心中舍離了眾生呢?這個疑惑一定要破除。我們先來看提問。

  征問

  諸佛菩薩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祗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途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凈土?自安其身,舍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專為自利,障菩提道!】

   智者大師認為第一個要破的疑惑,是舍離眾生疑。我們懂得一些基本教理同修都知道,三世諸佛菩薩,他們都是大悲心為業用的。特別是要誓斷一切惡,菩薩剛開始清凈自己身口意罪障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和聲聞所修的差不多。

   那怎麼判定他是聲聞還是菩薩呢?主要是看他發心聲聞是為了自身的安樂,所以要斷除煩惱,要出離三界菩薩為了具備利益有情大悲心,才去清凈身口意。三世諸佛菩薩,表現在外的身口意雖有不同,但是他們的內心都是大悲心為業用的。

  菩薩既然具有大悲心,那就應該救度一切有情眾生。換句話說,我們學菩薩道就要生生世世留在三界在這五濁惡世之中、在三惡道中,救拔這些苦惱而顛倒的眾生菩薩道最具體的表現就是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四攝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同事。比如說有人沒有飯吃你把東西給他這是布施。這還不夠,你還應做他的同伴。這些都應該有大悲心,如果離開了眾生,那怎麼攝受他們呢?怎麼教化他們呢?所以說四攝法當中的重心是同事。既然我們有大悲心,我們就應該陪隨著眾生,做他的父母子女兄弟眷屬,這樣才有機會教化他。

  為什麼身為一個菩薩,反而要離開眾生自己去求生凈土呢?這樣做,不也是只顧自身,而舍棄了這些在苦惱當中、在顛倒當中的眾生於不顧嗎?豈不是喪失了大悲心嗎?因為菩提心是行菩薩道的根本,我們的菩提心失掉了,那整個菩薩都會失去。照這樣說要往生凈土,是不是有舍離眾生的問題呢? 為了成辦自利功德去求生凈土,那會障礙所求之無上菩提道的。所以,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現在我們看一下智者大師是怎麼回答的:

  釋疑回答可分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的總說:

  菩薩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

  智者大師菩薩的行為有二種什麼叫菩薩呢?蕅益大師曾說過:悲智相應是菩提心。身為一個菩薩內心當中要有二種想法:第一要上求佛道,第二要下化眾生也就是他必需要有慈悲智慧。到底是慈悲比較重要,還是智慧比較重要呢?那就看他修行程度

  久修行菩薩道的,他已經成就無生法忍,在他內心中我空、法空的智慧都已現前,早把心中我愛我執完全消滅。這樣的大菩薩,可以生生世世留在三界之中,陪伴眾生,度化眾生。如果他還想離開眾生,實當所責。

  第二種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凡位菩薩,就是還沒成就無生法忍的初心菩薩。凡位菩薩最大的問題,就是心中有很多無明妄想,這個無明妄想的根源,來於自我意識就像我們在心中有一自我。有自我就會眾生產生對立,有我就有我相、人相。有我相、人相,就會習慣性的保護自己。在保護自己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也就是說,我們雖然有大悲心,但是這個大悲心是建立在無明妄想基礎上的,這時的大悲心,不可付諸行動。此時要做的不是去親近眾生,而是要去親近十方諸佛也就是說,身為一個生死凡夫心中有很多很多的妄想,我們剛開始要做的不是下化眾生剛開始要做的是上求佛道,我們要親近十方諸佛聽聞正法,直到我們的忍力成就。到一定的時候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經成就了,才能夠三界火宅中、在五濁惡世中,救度眾生

  所以,初發心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只是個開始,是發願。我們不要把發願跟實踐搞在一起。初心菩薩發願,聖位的菩薩叫行動,這二個是有差別的。我們必須認清楚自己的身分

  實踐大悲心為什麼要有階位呢?以下就把這個道理詳細的加以說明,第二段當中有三小段,我們先看第一小段:

  【故《智度論》雲: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

  我們的心都被煩惱所系縛,所以說我都是具縛的凡夫。我們為什麼被煩惱所系縛呢?煩惱要我做什麼,我們沒有辦法去抗拒。我們凡夫的身口意都被煩惱所牽引,所以說是縛。雖然我們心中有要度化眾生的悲願,但是我們被煩惱所系縛,這樣的凡位菩薩發願生生世世留在五濁惡世救度眾生是做不到的。這不是要不要的問題,這是能力的問題。

  這里引用龍樹菩薩的《智度論》來說明,但只是把結果講出來,並沒有說明理由。以下就講凡夫菩薩不能留在五濁惡世的理由。我們看第二段:

  【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途,焉能救眾生!】

  為什麼一個凡夫菩薩,不能生生世世五濁惡世菩薩道呢?先看外在因緣: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五濁惡世世界。我們所面對的眾生,又都是煩惱特別剛強眾生都是習慣性的控制下隨順情緒的人

  另外我們的內因也有問題,因為自己還沒有我空、法空的忍力。要度化的對方又是情緒化的,我們自己也情緒化,結果心隨境轉,聲色所縛。也就是說我們沒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我們就容易受到外在人事干擾。那這個干擾就有二個結果:

  第一,我們被這個雜染的因緣干擾,就自墮三途,怎麼能救眾生!我們生生世世的流轉,如果哪一世中遇到惡因緣,我們就會心隨境轉,就造惡業了。

  第二,即使能遇到好因緣,但這個好因緣不會持久。比如說,你來生三界當中,你遇到的都是較好因緣,我們看會是什麼情況

  【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用,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乘此惡業,一入三途,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識,還墮地獄。】

  就是說我在三界當中,我也不一定會遇到怨家,有時候遇到的是因緣?是的,我們看第二種情況說你來生的時候,都是遇到一些清凈的好因緣三寶因緣;但是在人道當中,特別是末法時代,聖道難得。諸位可能會感覺得到,愈到末法時候,你修學聖道的機會愈難成就如果你學佛已有十年以上,就會有這種感覺。就是你剛學佛的時候,感覺修學聖道比較容易,愈到後來環境愈難滿足,不能修學聖道只好修些人天福報,因這個人天善福轉世生在人中。因為過去的善業,或者作大國王大臣,或者作大富長者富貴自在在這樣一種國王權勢名利現前的時候,你遇到善知識的教化,就很難信受。一個人有了權位與財富,在福報現前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貢高我慢,他的心被高慢心所蒙蔽時,對佛法很難產生謙卑之心,也就不再信受奉行了。

  不能信受佛法怎麼辦呢?

  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一個人不隨順佛法道理,只好隨順自己的感覺,跟著感覺走。跟著感覺走的結果,就是放逸。放逸的結果,就是廣造殺盜淫妄的罪業。這樣的惡業就會使一個人墮入三惡道中,經過無量劫時間,即使把罪業受完了,從刀山油鍋的地獄出來,得到人身,也是一個卑賤之身。假設在那個時候,還是不能遇到佛法,那又會繼續造業、墮落。所以說我們在三界當中,即使還有善業的力量,暫時不造罪業,但在福報現前的時候,也容易造罪。

  【如此輪回,至於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難行道也。】

  這就是在三界輪回中,最大的一個悲哀。我們在過去的生命中,我們的歷史不斷的重複。什麼叫歷史?就是二種情況:第一,我們罪業起現行,在苦惱當中,一般有善根的人在這個時候能起慚愧心,開始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是第一種情況

  在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罪業消了以後,福報現前。於是又開始放逸,把福報享盡,開始苦惱。又一次起慚愧心、又開始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過了一段時間福報現前,又開始迷失自己,又開始放逸。我們過去的人生就是這樣。哪一個人在富貴當中,能夠看得破的?很少!就是不斷的快樂痛苦痛苦快樂,不斷的在那個地方流轉。這個就是諸佛菩薩,不想我們在三界流轉的原因

  「此名難行道」,意思就是說發願三界修行這是一條很難走的路。我們沒有這種能力就不發願來生要來做人,還要來眾生,要趕緊求往生凈土。要廣度眾生,待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再來也不遲。

  為此,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人不可求來生人福報」。大師在《一函遍復》中說:「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嚮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凈土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來生人福報,與此無異」。

  【故《維摩經》雲: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

  所以《維摩詰經》說,你連自己的病都救不了,怎麼去救其他的病人呢?

  【又《智度論》雲: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力故,彼此俱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脫水溺之難。】

  又像《大智度論》說:譬如有二個人,他們都有親朋好友掉入水裡去了,其中一人因為情急,看到之後就一下子跳入水中,加上他自己又不會游泳,也沒有拿救生的器件,結果兩人都被淹死了。另外一個人就比較聰明些,他借了船隻,劃著船再去救他上來,這樣才能救人水淹死之災難這就告訴我們

  【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眾生。為此常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眾生,如得船者。】

  初發心菩薩也同樣如此,如還沒有得到不生不滅的忍力,就無法救度眾生。為此,我們必須跟佛學習,跟隨善知識學習,等到證得無生忍之後,才能去救度眾生,這好比我們有了船就不怕沉沒了

  【又論雲:譬如嬰兒不得離母,若也離母,或墮坑井渴乳而死。】

  又《大智度論》說:猶如新生嬰兒不能離開母親,他若是離開母親,就有可能墮入坑洞、古井,掉進裡面沒有奶吃就會死亡。這里所說的「乳」是表法的,是法乳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初學佛的人,像嬰兒不能離開母親一樣,我們若是離開善知識,若是離開了佛法,那就會迷失,會繼續造惡業,迷迷糊糊地又在三惡道中流轉。

  【又如鳥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樹傍枝,不能遠去。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

  這段就是說小鳥的翅膀還未長硬,只能局限在樹木上,在各杈樹枝之間跳來跳去,不能飛得很遠。要待羽毛豐滿翅膀長齊全了,才可自在無礙地於空中飛行。小鳥不能離開母鳥,就好比我們初學佛的人,若是離開善知識,那就會走錯門路。

  看下一段的總結:

  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臨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見彌陀佛,證無生忍已,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救苦眾生,廣施佛事,任意自在。】

  我們身為一個沒有般若智慧的凡位菩薩,初學佛人的責任,不是在三界之中度眾生,因為這個事情不是我們現在能做的。我們現在該做的事是「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令成就一心不亂,把今生剩餘的時間好好的修持凈業,以便臨終正念現前往生,親見阿彌陀佛,乃至親近十方諸佛成就無生忍的聖道。到這個時候要度化眾生,就可乘無生忍之船再來三界在這生死大海當中,有了一艘船就不被生死大海所漂溺。到那時我們坐在船上,把這些過去有緣的,乃至無緣的眾生,全部救到船上,廣施佛事,任意自在。那時你就可用種種方便,想蓋一座佛寺弘揚佛法、蓋一個念佛堂帶人念佛,或廣作救災濟貧之事都會很方便。

  這個地方,有很多人疑惑:我們內心中有智慧慈悲,有時候這二個會產生矛盾,到底我們是智慧比較重要?還是慈悲比較重要?

  你看我們在讀經典時,也是這個樣子。讀《法華經》時,佛陀告訴我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這個三界是一個火坑你在三界當中即使有一美好的資具,但你還是沒有離開大火,會對三界害怕。但是讀《華嚴經就不同了:「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菩提是在眾生當中成就,所以你不能舍離眾生

  所以有時候,我們智慧慈悲經常會有矛盾。龍樹菩薩在《智度論》上說:「菩薩道有二種:一者般若波羅蜜道,二者方便道。」就是說如果你是初地之前的菩薩,要偏重般若道,般若道的重點是以智慧來引導慈悲這個時候偏重智慧。初地以後的菩薩,以慈悲來引導智慧。這樣你就知道我們的心怎麼調和。

  在清朝,有一個叫王鼎實的居士,這個公案是出自於《凈土三要》。王鼎實居士,他生長在一個士大夫家庭,他的父親是做官的、他的祖父也做官,在這種士大夫家族當中,也就苦讀聖賢之書。他十六歲的時候,參加一次重要的考試,他就離開家鄉,住在親戚家。這一次考試他考得非常好,張榜公布時榜上有名,十六歲就考上功名這是很難得的。考上功名以後,他的親戚為他辦一次宴會祝賀,大家一起喝酒非常的歡喜。到第二天,這個王居士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他就把親戚叫過來說:我的生命要結束了,我夢到前生。我前生是一個山寺的老和尚我還是一個當執事的法師,我平常除了自己用功拜佛以外,我對信眾也很慈悲,但是在我跟信眾的在互動當中,出現了問題,雖然我起了大悲心,但在大悲心裡有二種有漏的業力:第一,我看到那些考上功名人做了官,很高興的回到寺廟來還願,我心生愛慕。第二,我看到那些有錢的富貴人家、那些員外,坐好車子、穿好衣服,他們來寺廟上香的時候,我也心生愛慕。我的心二種的愛慕,我今生是來酬償這個業力的,第一生先投生求取功名,第二生將要投生在富貴家庭中。

  在《凈土三要述義》後面,作者對這個王鼎實居士作一個評論說:一生的勤苦修學,只得二世的安樂,豈不哀哉!你看他一生的勤苦修學,結果因為心生愛慕,就流轉了。流轉以後,這二生的安樂福報享盡以後,後面就開始顛倒了,罪業就要起現行了。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上求佛道跟下化眾生,凡位的菩薩要偏重在親近十方諸佛剛開始不是要你去親近眾生。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往生凈土心中沒有舍離眾生,只是把度化眾生計劃往後些,這個地方要注意

   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凡夫沒有這種能力來度眾生,所以必須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三昧」就是正定,翻譯成我們漢語稱為正定什麼叫正定呢?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均等,名為三昧我們現在三昧未成,則「修行盡分,度眾隨緣就可以了。

  「以業成故,臨命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這幾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平時專念阿彌陀佛,使我們的定慧產生三昧,因為信願堅強,每天都能念佛,所以到臨命終時可收斂一切,念佛得生,對這絕對不要懷疑。

  要修成念佛三昧,不管是事一心還是理一心,都是相當困難的,不是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可修的。處於目前快節奏生活中的同修,只要具足真信切願,時時不忘念佛,到臨終就可仗佛願力得生凈土

  廬山東林寺大安法師在講《彌陀經》時說:那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條件在什麼地方

  就是信願執持名號。信願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多福德、無上因緣。信、願、行三者當中,而且特別的注重信、願。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中談到: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往生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那麼下面又有一段話——對前面那句判言的一種呼應、一種具體的展示。這段話給大家念一下。「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凈業者不可不知也。」信、願、行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信、願。我們了解這段話,對於破除我們很多不正解的見解具有重大的作用。因為我們一般人一上來就喜歡功夫:「我通過念佛得到功夫成片,得到事一心,得到理一心。」都是功夫,甚至:「我要伏滅煩惱,懺除業障,得開悟,得神通。」絕大多數人都是走向這個路向。走向這個路向都叫「以橫超法作豎出用」,把這個佛號作為功夫的實用去了,把這個名號目的價值成了一個手段、工具價值了。這完全不符合凈土宗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談信願,而且信願要像金剛般的堅固。你具足這個信願,臨終念十聲乃至一聲都能感通彌陀大悲願力,決定得以往生如果你沒有信願,縱然你把這個名號做功夫做到相當的程度——能夠把名號執持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念念都是佛號,如銀牆鐵壁那樣的相似,這樣功夫做得好嘛——非常綿密,但是能不能往生呢?不能往生——「亦無得生之理」。因為你沒有信願,感通不了彌陀的願力。要知道你靠功夫往生不了的。我們有什麼功夫?就是得到阿羅漢功夫你沒有信願也往生不了,更何況我們連得一個四禪八定——可能連得個初禪都很難得的末法眾生的根機。所以修凈土法門的人這一點必須要了解,而且建立堅定信心。在信願感通上解決橫超的問題,不是談功夫你看第十八願告訴我們「乃至十聲」。「十聲」通平時,它對於我們的功夫沒有提任何要求,只要你具足「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心態。那麼這種願一旦產生之後,阿彌陀佛那種巨大的大悲願力的攝受就能在我身上產生作用。我們只要建立一個讓阿彌陀佛大願進入的條件就可以,不要我們施設任何的動作

  你看這個信不容易喲!信就是對不可思議彌陀願力、對不可思議彌陀名號功德乃至於對不可思議的當下能念的心性的這種信心。你一定要建立!這就是難信之法——「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你有這一念的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無上菩提——你就生起這樣的信心一念,用這一念的功德你看信心功德很大的,信心雖然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東西,它超過有為的福德百千萬億倍!大家去看《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只要有一念相信釋迦牟尼佛壽命無量,不是成佛才幾十年,只要有這一信心,他都能超過八十萬億那由他劫修前五度[3]的功德的總和。現在我很多人往往對信心功德了解很少,好像覺得:「這是看不見摸不著東西。我要注意的就是功夫,就是事相上的東西。」實際上大乘經典圓頓教法非常重視信心功德凈土法門就是要從信心下手。這個信願問題解決了,你生死問題就解決了。信願問題解決不了,你就是一輩子做苦行,每天精進念佛你也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它凈土法門難和易是非常奇特的。你說容易,很容易——易如反掌,你只要信願感通就成功了。你說它難,確實很難,那難於上青天。還就是在這種感應道交方面——我們眾生彌陀互動方面,你能不能溝通上:你的「電阻」能不能撤掉,「電源」能不能過來,決定這個「光亮」能不能有凈土經典都要講發菩提願為先決前提。其實,具足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就等於發了菩薩的大願。厭離娑婆,就包含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欣求極樂,就包含著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那四宏誓願大乘菩薩大願的核心,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就包含在這個裡面。這就是發菩提心。

  我們念佛功夫上也一定要取法於上,爭取做到事一心不亂,爭取做到伏住煩憂,乃至滅除煩惱。取法於上,增上往生的品位。因為品位的高低全憑持名功夫的深淺嘛,我們還是要向上去要求。但是這里要注意:不能把這個作為往生的最低條件。我們還要找到一個往生的底限在什麼地方。我們要向高限努力,同時我們要守住往生底限。往生的底限不一定需要事一心和理一心。你具足信願,散亂也能往生。對這一點一定要非常明晰的了解。蕅益大師其他的著述裡面都談到這一點散亂具足信願可以往生,只不過是下品往生而已。這樣我們心就比較踏實了。

  要知道古代、過去是信願稱名萬修萬人去,現在仍然是信願持名萬修萬人去。乃至於未來到了刀兵劫的時候,佛法全都滅盡,留作《阿彌陀經》住世一百年的那麼一個最苦難的時候,你只要信願稱名,仍然還是萬修萬人去。彌陀的悲願就是這樣的不可思議

  因此我們就不要過多地從凡夫的角度,說我業障重無法往生,你為什麼不轉過來看,看看佛的同體慈悲心,佛的大不可思議的威神願力。佛是要令我們一切眾生全都往生,不留下一眾生。所以關注點一定要轉換,我們只要相信、願去,阿彌陀佛就有能力讓我們去。這是光明徹照十方願給我們的啟示。

  現在我們看最後一段:

  【故論雲:『游戲地獄行者生彼國,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國,教化地獄救苦眾生。』以是因緣求生凈土,願識其教。故《十住婆沙論》名易行道也。】

  所以《大智度論》這樣說:大菩薩因為已證得無生法忍,他想入地獄救度眾生,使地獄眾生脫離苦海,所以想入地獄就入地獄,想上來就能上來。因為他已經有神通三昧,所以能夠到地獄來去自如。我們希望像這許多有能力的大菩薩一樣,也能地獄這個最苦的地方去救度眾生,故應先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待證悟無生法忍之後,再回到生死六道輪回的三界中,去教化在地獄受苦的眾生,這不是更好嗎?因為我將來要去地獄教化受苦的眾生,所以要先求生凈土希望大家都能認識到這個道理。 故《十住婆沙論》把這個修行方法比較簡單,而比較容易得道的凈土法門,稱之為易行道。

  下面,我們再把這節的「舍離眾生疑」,作個簡單的小結:

  有人懷疑說:諸佛菩薩都是大慈大悲的,若是想救度眾生,就應該生生世世三界在這五濁惡世中救度眾生怎能自私自利念佛求生凈土,而舍離此界眾生於不顧呢?這樣只求自利,也太沒有慈悲心了,是會障礙菩提道的。

  智者大師回答:菩薩兩種:一種是久修菩薩有能力在此度生。第二種就是初修或修行不夠的菩薩修行不夠就會慾望束縛,若遇不到善知識就會繼續造業,會再次墮入地獄,所以這稱為難行道易行道就是說好好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之後,證得無生法忍,那時再回三界度化眾生,這樣就沒有障礙了!同樣是佛道,因為前者來生又有隔陰之迷,故比較困難;若是生到極樂世界證悟了,事情就好辦了。到因緣成熟時,再回來度眾生有能力了。

  第一個疑問解釋到此為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