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大作:續·我的佛教觀 七 天台智顗與三大部

七 天台智顗與三大部 

  法華經研究的碩學
  松 本 天台大師智顗在中國佛教史上同法華經的緣份最深。這一次我們來考察一下他的法華經觀。
  池 田 說起天台大師,他作為一個法華經的研究者,不僅在中國佛教界,就是在印度中國日本三個國家,可以說歷史上無人出其右。他以法華經為中心,廣泛而深入地闡明了佛法天台大師確實為了闡明法華經的偉大哲理而獻出了自己的一生。——我這麼說決不是言過其實。
  野 崎 讀一讀有關智顗的傳記,確實令人感到他這個就好像是專門為了從哲學上、論理上系統地闡明法華而來到人世的。
  松 本 從很多人評價也完全可以看出這一點
  例如同時代的吉藏[吉藏(549-623),出生於金陵祖先是安息人,故稱胡吉藏。又因住嘉祥寺,尊稱嘉祥大師年輕時為法朗的弟子,後來創立三論宗。隋、唐兩朝均受到帝室的厚遇,著作很多,為當時有代表性的學問僧。主要著作有《三論玄義》、《大乘玄論》、《法華玄論》、《法華義疏》等。灌頂編的《國清百錄》中有「吉藏法師講法華經疏」書,說他委託智顗講說法華經。]的著作中就認為天台大師是千年難出一人的人物。
  池 田 是這樣的。在《大學新報》連載的《天台及其思想》中,也舉出了一些這樣的例子。認為天台大師是研究法華經空前的碩學,從他的世時起在中國就已經成為常識。
  而且現在也是如此。上次訪華的時候,會見了中國佛教協會的負責人趙朴初先生。趙先生對天台學也造詣很深。據趙先生說,中國在解放後,佛教僧侶仍然在大力研究天台大部他還明確地說:「法華經是經中之王。」
  不過,天台大師畢竟是約1500年前的人。從現代來看,他所生活時代狀況也不一樣,現在歷史的主人公已變成人民。他的那個時代佛教可以說是貴族階級和知識分子的壟斷物,而現代是民眾佛教時代。因而在理解同樣的法華經上還是有差異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忘記。
  但是,法華經是大乘佛教的真髓。它的根本精神是在於覺知民眾(即自己)心中所具有的終極的實相,從而開發無限的英知,創造真正幸福的人生。這一點不論過去或現在乃至將來的任何時代,都具有不變的普遍的準確性。重要的是不要脫離這一根本精神,經常學習天台的三大部,並參照佛法3000年來聖哲對法華經的理解,使佛教在現代復活起來。
  松 本 所以我想首先讀一讀智顗——後來的天台大師——的生平,以及他和法華經的關系在這基礎上,是否可以根據三大部,具體地探討一下天台大師法華經觀。
  野 崎 據章安的《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以下略稱《別傳》說,天台大師最初接觸到法華經是智顗七歲的時候。他很喜歡寺廟,眾僧口授了法華經的普門品,他立即記住了。
  池 田 人們可能認為這只是舉一個例子,以表示天台大師從小就聰明過人。我看人不僅是如此,恐怕還暗示了某種不可思議緣分
  因為這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古以來就和方便品第二、如來壽量品第十六等一起被當作法華四要品[法華四要品,意思是全部法華經中主要的四品,即方便品第二、安樂品第十四、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之一,是宣說大乘菩薩濟渡眾生妙用經文佛教印度傳到中國以後,出現各種各樣解釋經文的人。但高舉以法華經濟眾生的旗幟的,可以說以前面的所談的南嶽慧思和現在的談的天台智顗的一生這一意義來說,法華經普門品中所說觀世音菩薩精神,早就在他幼小時生命中引起了共鳴,產生了作用
  野 崎 是這樣的。讀一讀天台大師後來所講說的三大部也可以了解,他的思想體系並不僅限於佛典,而是建立於非常廣泛的學術之上。我覺得他始終體現了「觀世音」這一大菩薩精神,總是和一般社會的實相相聯系的。
  松 本 在智顗的晚年,後來成為隋煬帝[隋煬帝(569-618),隋第二代皇帝(604-618在位),姓楊名廣,高祖文帝二子,據說施展計謀,取代史為皇太子年輕時皈依智顗,23歲時受菩薩戒深深尊崇智顗。智顗死後仍對天台教團給予很多庇護。因大興開鑿大運河等大規模土木工程和遠征高句麗失敗,國內接連發生叛亂,為叛軍所殺。]的楊廣對智顗十分傾倒。這也表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天台大師並不是封閉在講壇佛教的狹窄的框框之中,對社會也有著廣寬的見識,具備發自佛法哲理的英知。
  池 田 不過,在所謂「政治宗教」的關繫上,也有批評天台大師過於接近政治世界。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另找機會詳細討論。這里僅想糾正一下這樣的誤解——
  第一,並不是天台大師積極地去接近政治世界。儘管楊廣方面有著世俗野心,但智顗方面根本沒有希望從政治方面來提高宗教權威的想法。所以,對於楊廣的做法可以進行這樣那樣的指責,要批評天台大師是絲毫沒有道理的。
  第二,從後來的收錄在《國清百錄》[《國清百錄》,為有關於天台智顗的書文獻故稱「百錄」。其中最多的是隋煬帝給智顗和天台教團的書信,佔全書三分之一以上。最初由智寂集錄,未完成,而死去。由灌頂繼承編完。]中的書信等來看,儘管對方是政治世界中的當權者,智顗還是毫無顧慮地說出了該說的話。對於施加於江南佛教徒身上不正當的政治壓迫,他也代表佛教界,該諍諫的事都進行了諍諫。我希望能從這些地方體會到天台大師對待政治堅定態度
  野 崎 從智顗18歲時出家動機也可以看出他的這種態度
  池 田 是的。關於他出家的前後經過,我們在《天台及其思想》中已經詳細討論過。對於前途無量的青年智顗來說,當時也有可能循照一般名門貴族子弟的舊例,為謀取權勢而步入士大夫的道路。但他眼前看到是南北朝時代戰亂連綿的社會,肯定深知依靠武力的政治世界的局限。因而他果敢地不顧哥哥的反對,投身於比政治層次更高的宗教世界
  智顗的情況其他的家人不一樣,他並不只是感到世間無常出家。從他的哥哥陳鍼的談話的記錄也可以了解,他的出家的是想通過對三世佛法真理之道的鑽研,救度沉淪於悲嘆與苦惱之中的民眾,以此來報父母世間之恩。這種「報世間之恩」的態度,完全體現了大乘菩薩精神
  與南嶽慧思的相逢
  松 本 智顗出家之後,先跟湘洲果願寺的法緒學習佛教基礎,接著師事於慧曠。20歲受具足戒,終於成為一個獨立青年僧侶
  野 崎 智顗18歲出家,23歲時與南嶽慧思相遇。這五年期間的鑽研看來是很了不起的。據說他奔赴衡州的大賢山,兩旬期間讀誦無量義經、法華經、普賢經所謂法華三部經,精通了三部經。這一點是很值得注意的。
  池 田 可以認為智顗在這里獲得了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也就是說,他自身獲得了一種內證,堅信法華經是一切經中之王,位於佛典的最高峰。從這一意義來說,我希望能把這次在大賢山讀誦法華經看作是智顗的法華開悟中的第一件大事。
  野 崎 據《別傳》記載,這次智顗讀誦法華三部經、修方等懺法[方等懺法,根據《大方等陀羅尼經》的行法,《國清百錄》第六寫作「方等懺法」,並說到方等三昧,認為是《摩訶止觀》中四種三昧中的半行半坐三昧。這種行法是先準備好道場,然後口誦陀羅尼,繞壇數周;繞壇完畢,坐下思考;思考完畢再繞壇,再思考。如此反覆進行。]時,現出了一種「勝相」。
  具體是說智顗在各種經像紛雜的經堂中,一邊口中讀誦法華經,同時夢見自己坐在高座之上,正確整理經文的情景……另外還說:「是後心神融凈,爽利常日。」
  池 田 也有人說這是為了象徵後來天台大師確立法華最第一的教相判釋的事實,後來附加進去的一個插曲。但這恐怕不是毫無根據而創作的故事,恐怕還是天台晚年回顧自己的前半生,經常說給章安大師灌頂等弟子的話流傳了下來。
  松 本 不過,我覺得還存在一個問題,一般認為智顗是因為師事大蘇山的南嶽慧思才能夠開悟。但不知道應當怎樣理解這個「大蘇開悟」與這個大賢山的「勝相」相關系
  池 田 佛法說「自解佛乘」,意思是終極的開悟只能自己取得。所以天台大師悟達的原點應是大賢山的勝相。但那還是一種沒有確證、沒有明確形式內心的悟達。與此相對,給予明確的證實和形式的,可以說是與「師」的相遇。對天台大師來說,就是師事慧思。
  所謂「因果俱對」,意思是一旦種下根本的因,其中就已經包含了未來的果。在大賢山獲得了法華經是諸經之王的確信——這一事實就是「因」。這個因與作為「果」的大蘇山的慧思,也就是為了使他胸中所懷的種子能夠發芽,開花而去確認。
  野 崎 我也是這麼考慮的。在當時江南佛教界,涅槃第一的教判還相當根深蒂固。智顗為了去見慧思,特意從戰亂的大陸北上,來到光州的大蘇山,就是這個原因
  池 田 是的。正如《慧思傳》中所說的那樣,這個光州地方位於陳與齊交界處,是兵刃交加的戰場。而且南嶽大師慧思早已舉起法華最第一的旗幟,所以受到北方佛教徒的迫害,當然也為南方的佛教界所不容,不得不處於所謂光榮孤立的地位。據我推測,要拜訪大蘇山的慧思,那是要有相當大的決心和覺悟的。
  野 崎 就是說,智顗認為主張法華最第一的慧思可以作自己終生的導師,為了在這導師的指導下鑽研法華經的真髓,獲得自己心中悟達的確證,因而去了大蘇山。
  池 田 智顗一定是懷著死而無悔的決心去大蘇山的。但他的心中並無悲壯的陰影。在大賢山所獲得的堅定信念使他認識到自己對未來承擔的偉大的使命,在他的生命發現了明亮的光和力。看來智顗是以這樣朝氣勃勃、滿懷希望的面貌來面對孤立的老師慧思的。當時慧思46歲,智顗23歲,兩人之間相差23歲。
  松 本 確實是這樣的。正因為有這樣的背景,慧思才在迎接智顗時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
  池 田 慧思一定是從見面的那一瞬間起,就判斷智顗已獲得了法華的內證。這可能是出於生命深層的一種感應,在實際交流的一瞬間變成一種實際的感受。如果不是這樣,那就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
  而且,假定智顗當時還沒有得法華的內證,那就不可能理解南嶽的話的意思,就會很快忘掉。現在兩人在見面的一瞬間就說出這樣的話,而且智顗把南嶽大師當作終生的導師,把這些話永遠銘記在心。這完全是由兩人之間有著很深的宿緣,說這樣的話是極其自然的。
  從大蘇開悟到天台山
  松 本 關於智顗同他的導師南嶽大師見面的場面,在《天台及其思想》中已經作了戲劇性的描述,現在就談到這里。下面我想轉入大蘇山的法華開悟問題。
  野 崎 如果把在大賢山讀誦法華三部經而現在勝相看作是天台大師通向法華開悟第一個關口,那麼,所謂「大蘇開悟」就是第二大事。
  池 田 是這樣的。按這個順序來說,後來在天台山華頂峰的所謂「頭陀證悟」就是第三件大事。一般認為這個頭陀證悟是智顗的真正的悟達。但我希望毋寧重視「大蘇開悟」。
  其理由要逐漸地說明。如果僅是無說結論,那是因為智顗在下大蘇山時接受了南嶽大師的付囑。佛法重視面授口訣的繼承。從佛法這一規則來看,智顗通過在大蘇山的七年修行,肯定已經達到與導師等甚至更高的境界。而且應當看到這一點兩人第一次見面的一瞬間就已經基本上決定了。從佛法稱作「師弟不二」的原理來說,這是一次必然的會面,就是慧思所說的「靈山同聽法華,為宿緣所追……」中的「宿緣」的意思。
  松 本 所以慧思對這位弱冠二十三歲新來的弟子立即指示普賢道場教授自己所悟達的「法華三昧」。
  池 田 是這樣的。當時的大蘇山,估計慧思的門下起碼有70多位弟子。可以看出他對智顗寄予的期待之大。
  野 崎 據《別傳》說,當時慧思的名聲是「名高嵩嶺,行深伊洛」。所以這些敬重佛法的英才不畏危險,都奔赴大蘇山,齊集在這位孤高的導師門下。《慧思傳》中也說:「歸從如市。」其中年輕的智顗的修行和實踐尤其出眾。
  松 本 關於智顗在大蘇山修行過程,在《天台及其思想》中已經著重談過,詳細情況可參考這個對談。這里我想簡單地談談法華經有關的部分。
  智顗接受慧思指示的「法華三昧」行法後,首先遵照指示修行。據《別傳》說:「經二七日,誦至《藥王品》『諸佛同贊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到此一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靜發,照了法華,若高輝之臨幽谷,達諸法相,似長風之游太虛。」這就是所謂的「大蘇開悟」。
  野 崎 關於這些情景的描述,也已經談過。我想轉入下面的有關部分:接著智顗把自己開悟境界說給了師父慧思,二人一邊互相問答了四夜。《別傳》上是這麼寫的:「思師嘆曰:『非爾弗證,非我非識。所入定者,為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池 田 這一部分也已經詳細討論過。總而言之,慧思說智顗的開悟還只是「法華三昧」的前方便,是初旋陀羅尼的階段。所謂初旋陀羅尼,亦稱「旋假入空」,還沒達到法華經的真正的中道實相,但已到達其前階段。所以達到這樣的程度也可認為已經進入了終極悟達的軌道。
  所以慧思說「非爾弗證,非我莫識」。這表明一種師徒已融為一體的境界,甚至還讚揚智顗「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實際上當時智顗已經代替其師父在講說南嶽大師制定的金字般若經和法華經。
  松 本 據說說法上有智顗以前的老師慧曠,他為弟子的進步成長感到高興。
  池 田 這也為「青出於藍」這句話提供了生動的證明。而且慧曠和慧思都互相謙讓培育智顗的功績。這也是為師者謙虛、高尚的行為。南嶽師說:自己並沒有細績,完全因「法華力耳」,這體現佛法始終以「法」為中心的精神,是一般凡人所難以做到的。
  松 本 另外,關於智顗的這次講經說法,《別傳》上說:「是以智方日月,辯類懸河。」師父慧思讚歎說:「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這說明慧思早已下定了決心,要把自己悟達的法的一切都付囑給年輕的智顗。
  野 崎 智顗就是這樣在23歲至30歲的七年期間,在大蘇山學習、領悟了慧思掌握的全部佛法,接受了付囑,去了金陵
  松 本 金陵是陳的首都,即現在的南京。智顗在這里待了八年,指導和培育後進,同時進行弘通法華的教化活動。據說他還受了陳的大臣儀同沈君理的邀請[儀同沈君理(525-573),字仲倫,吳興人。學識淵博,為陳高祖陳霸先所賞識,娶高祖女會稽長公主為妻。沈君理的女兒為陳最後的皇帝陳後主的皇後他在陳朝歷任尚書右僕射等要職。太建五年死後,又賜翊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儀同是儀同三司的略稱,是優待元勛所授的官職名。沈君理曾皈依智顗,受菩薩戒。其請求開講法華經題的書信收錄於《國清百錄》第十八錄。],講說了法華經的經題。
  池 田 這次講經的內容成為後來構成天台大部之一的《法華玄義》的原型。這和留存到今天的《法華玄義》的體裁上當然有很大的差異。總之,智顗獲得大蘇開悟時還是一個三十一二歲的青年僧人。這樣的年輕人在陳的政治首都首次開講法華經題,肯定會有純真幼稚的一面,但應當說智顗在這里出了南嶽大師付囑的弘通大法的第一步。
  松 本 關於天台大師著作內容,留在後面討論。接著他從38歲起終於進入了浙江省的靈峰天台山,待了11年。
  池 田 在這里獲得了稱作「華頂頭陀」的第三次證悟。據說當時智顗在天台山中的銀地結草庵,登上北面華頂峰進行頭陀修行,到了後半夜,狂風大作,雷震山搖,群魔襲來。但他深念實相,體達本元,一切憂苦都相繼消滅。於是明星出現,來一神僧,授一實諦法門
  這雖然有些神秘的成分,但總的可以認為,智顗這次是悟達了法華圓頓的中道實相法門
  松 本 後來天台大師48歲受陳少主叔寶[陳少主叔寶(553-604),南朝陳第五代皇帝,宣帝的長子。太建元年(569年)立為皇太子,太建十四年(582年)因父皇去世而即位。在其在位期間,一切聽信寵臣,奢侈游宴無度,因勢衰落,禎明三年(589)為隋南征大軍所滅。另外,少主曾將當時住在天台山的智顗請到金陵。其招請詔書收錄《國清百錄》第十一、十二。]的邀請,再次來到金陵,由靈曜寺遷居光宅寺。這是一座與法華有緣的寺廟,著名的光宅寺法雲曾在這里講說過法華經。
  池 田 天台大師在這里說法華經,講說內容後來整理為《法華文句》。法雲的法華學始終是一種平板的注釋性的研究。天台大師對此進行了猛烈的批評。他始終以自己生命深層的悟達為根本,縱橫捭闔、自由自在、生動活潑地講說了法華經。
  野 崎 後來集成天台大部的章安大師,當時還是青年僧人灌頂。他始終參加了講法會。這時智顗50歲,灌頂27歲,兩人年齡也是相差23歲。
  松 本 第二年——開皇八年,隋向陳發出了征討令,以後來成為煬帝的晉王廣為統帥的隋朝大軍大舉南下。據說智顗為躲避戰亂而赴廬山。從這里去南嶽衡出拜訪了慧思終焉之地,以謝師恩。以後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荊州,創建玉泉寺。在這里說了出世本願的《摩訶止觀》。
  池 田 他雖然四處奔走,行色匆匆。但他晚年講說的三大部都非常重要。下面我希望連同其內容進一步詳細討論。
  野 崎 在討論天台大部形成過程及其內容之前,我希望能說明一下三大部天台大師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以及它在佛教史上具有什麼意義……
  池 田 天台的三大部分確實不單純是所謂天台教義核心,而且在約3000年的整個佛教史上,也具有最高的理論水平。如果比之為山,其位置可以稱之為「世界屋脊」的喜瑪拉雅山的高峰。正因為如此,初習者感到它難以接近,是一座危險的大山。要攀登其高峰,必須要有熟練的攀登技術、健壯的身體和豐富的經驗
  松 本 天台的三大部法華經各個方面的論疏。在有數的大乘經典中,法華經本身本來就處於最高峰的位置。三大部又登上它的頂峰。其高度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
  野 崎 所以日蓮大聖人在《撰時抄》中留下一段聖訓,準確地給三大部定下了位置。聖訓稍長一點,我讀誦一下:
  「在像法一千年之半時,天台智者大師出現,將妙法蓮華經的五字題目詳釋於《玄義》五卷一千頁中。《文句》十卷始於『如是我聞』,終於『作禮而去』,一字一句作出因緣、約教、本跡、觀心四種解釋,亦寫一千頁。以上《玄義》、《文句》二十卷,將一切經之心當作江河,將法華經比為大海,使十方界佛法之露一滴不漏地注入妙法蓮華經之大海。而且,天竺之大論諸義,一點不漏;漢土南北十師之義,該破者破之,該取者取而用之。又注《止觀》十卷,統一代之觀門於一念,縮十界之依正於三千。此書之文體,遠超月支一千年間之論師,邁勝屍那(中國)五百年人師之解釋。」
  以上說明,首先《玄義》和《文句》解釋了法華經的題名和經文的詞句,接著《摩訶止觀》提出了一念三千的觀門。
  池 田 也可以說,天台大部寫成以後,法華經由於《玄義》和《文句》而獲得理論上的明確的解釋;由於《摩訶止觀》而開創了對諸法實相進行觀心的實踐,中國佛教徒可以通過它在各自的心中來觀佛了。
  不過,這始終是一種觀念的觀法。日蓮大聖人指出事物的一念三千的法門之後,正如「受持即觀心」所說的那樣,受持法華經最高的三大秘法的御本尊在我們的生命中,佛界就會作為一種實相湧現出來。在明確掌握這一區別的基礎之上,讓我們來逐一地看一看天台大部
  《法華文句》與章安的功績
  松 本 三大部一般是按「玄、文、止觀」的順序。這里我想按講說時的順序,首先從《法華文句》入手。
  首先是《文句》在何時、何地講說的問題。灌頂(即後來的章安大師)在卷第一上的開頭。關於這個問題是這麼說:「佛出世難,佛說是難,傳譯此難,自開悟難,聽師講難,一遍記難,餘二十七金陵聽受,六十九於丹丘添列,留贈後賢,共期佛慧。」
  灌頂出生於陳天嘉二年(公元561年)。他虛歲27歲時應是陳禎明元年(公元587年)。這一天台大師50歲,在首都金陵說了妙法蓮華經》的文句。但在金陵的哪一座寺院不明。
  不過,當時智顗已經經歷了在天台山長達八年的隱居時期,住於首都金陵的光宅寺是明確的。所以可以認為是在這里說了法華經。
  野 崎 這一點已經成為一般的通說。天台應陳少主叔寶多次邀請,在那裡大講了法華經。這是完全可以想像的。
  池 田 不過,比起這種對說法地點的考證,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了解誘發當時智顗為什麼要講說法華經的內在原因。智顗在天台山華頂峰上獲得那種不可思議覺悟之後,他要建立以法華經為核心教義體系。以這個巨大的轉機為界,他懷著堅定信心,走進當時南朝政治首都金陵
  野 崎 是這樣的。這麼說來,形式上雖是受到陳少主叔寶多達七次邀請,而智顗方面則早已為講說法華經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池 田 是的。聽講的章安大師後來為完成講說記錄花了42年時間。由此也可想像這是一次規模相當大的講經說法。當然,從要把這次講經說法永遠傳之於後世意義來說,灌頂一定是慎重而又慎重的。如果進一步發揮想像,當時他才27歲,僅就筆錄智顗極其高深的法華經講說來說,就已經竭盡全力,恐怕某些方面還不能理解其深遠的內容
  儘管如此,章安大師是非常傑出的。如果沒有灌頂這樣優秀的弟子天台大部的講說內容恐怕一點也不會留存下來。現存的三大部都是根據章安大師的筆錄整理的。
  松 本 確實是「聽師講難,一遍記難」。我想這些話里包含著章安大師的實際感受。
  特別是《玄義》和《止觀》更可以這麼說。在隋的大軍攻陷陳的首都金陵時,他們師徒曾因避亂而一度離別。在這次戰亂中,灌頂為追隨師父而在廬山師父重逢,並陪侍到荊州。這樣他才能參加了接著舉行的《玄義》和《止觀》的講說會。
  池 田 而且章安大師直到晚年69歲時才完成了《文句》的增刪潤色。從某種意義也可以說他是為了完美地完成天台大部、將其贈於後世遺賢而獻出了自己的一生。我感到從這里可以看到一種為把佛法弘傳後世而實踐「令法久住」的一念和「師弟不二」的精神
  野 崎 關於《法華文句》的內容,剛才引用的《撰時抄》已作了簡要的歸納。天台大師是以因緣、約教、本跡、觀心四種解釋方法解釋了鳩摩羅什譯的《妙華蓮華經》的一部八卷的文句。
  松 本 補充一點。《文句》中重要的是所謂天台的一經三段、二門六段的分科。首先把法華經分為序文、正宗分、流通分三類來解釋。上卷第一上的序品第中說:「天台智者分文為三。初品為序,方便品訖分別功德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從偈後盡經,凡十一品半名流通。」這就是所謂的一經三段。
  其次,所謂二門六段,是把一經分為兩部分,前十四品為跡門,後十四品為本門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分法。本、跡二門又分別分為序、正、流通,是為六段。
  池 田 詳細情況最好直接閱讀《法華文句》。這里我想只談一個重要的問題。自古以來法華經的注釋書汗牛充棟。但是,不管多麼嚴密的解釋,不知道法華經根底何在,不了解「法華之心」,就不能懂得其意思。法華經的解釋忽視了這一點,極端地說,只能認為是以徒勞而告終。
  在這一點上天台大師不一樣。就當時的情況來說,他是「內鑒冷然」,從其悟達的境地在理論上把法華經體系化了。特別在《文句》中,他嚴厲地破壞了光宅寺法雲對法華經的解釋。我想這不僅因為他是在光宅寺講釋的,還由於法雲沒有通過法華經而獲得像智顗那樣的悟達。

  《法華玄義》與五重玄

  松 本 我想接著轉入《法華玄義》。
  首先,《玄義是在何時、何地講說不明。在章安大師的《法華玄義》的私記緣起里僅說「次在江陵,奉蒙玄義。」並未說明是在哪座寺院什麼時候講說的。
  但是後來戒應的年譜[戒應的年譜宋朝戒應於淳熙十二年(1185年)編寫的智顗的年譜。該年譜按智顗的年歲順序,概略地記載了其事跡。全稱為《智者禪師年譜事跡》。]認為是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智顗56歲時講說的。別外,《佛祖統記》[《佛祖統記》,宋朝志磐著,54卷,1269年完成。志磐是天台僧人,生卒年月等不詳。本書根據天台宗相傳的道統,系統地編寫了印度中國天台宗有關的主要高僧的傳記,分「釋迦牟尼佛本紀」、「西土二十四祖紀」和「東土祖紀」等科目記述。]說:「開皇十三年夏四月,於玉泉說法玄義。」因而一般認為是開皇十三年——即講說《止觀》的前一年,在荊州的玉泉寺作《妙法蓮華經》的經題解釋。
  野 崎 不過,有的學者認為,隋文帝[隋文帝(541-604),隋第一代皇帝。姓楊名堅。原為北周的外戚,職掌實權,581年受北周禪讓即位,定國號為隋。589年滅南朝陳,完成了中國的統一。文帝滅陳的第二年(590年)立即致書智顗(《國清百錄》第22),當荊州建立新寺時,賜寺號為「玉泉寺」(《國清百錄》第44)。]賜寺號「玉泉寺」是開皇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因而如在這之前講說《玄義》,那就不是玉泉寺,假定是在玉泉寺講說的,推測應是秋季或冬季。當然,這並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
  池 田 就《法華玄義》來說,重要的還是它的內容天台大師在這里用「名、體、宗、用、教」五重玄解釋了《妙沙蓮華經》的經題,展示了他的獨特的法華經觀。他運用這種可以稱之為獨創性的理論,終於在第二年講說了他出世本懷的圓頓止觀——即後來的《摩訶止觀》。
  所以在談論《玄義》時,必須要圍繞所謂天台五重玄這個中心。
  松 本 《法華玄義》首先提出:釋名第一,辯體第二,明宗第三,論用第四,判教第五,釋此五章,有通有別。認為「通則七番共解,別則五重各說」。這里所說的七番共解是:一標章,二引證,三生起,四開合,五料簡,六觀心,七會異。即通述五重玄的概要。其次是別釋五重玄義
  野 崎 在第一釋名章中,解釋了「妙法蓮華經」五個字。認為「妙法」是法,「蓮華」是比喻,「經」是通名。特別重點解釋了「妙法」二字。關於「法」,智顗認為是心、佛、眾三法。認為這三法差別,是十界互具、百界千如,如一即一切,則是一實相。即一切法都闡明平等圓融
  池 田 這里重要的問題是,在《玄義》中只談到百界千如為止,還未闡明一念三千的法門。據說在天台法門中,教相和觀心二門的關系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而三大部中《玄義》和《文句》是說教相,《止觀》才說觀心。它們之間的根本性差異是由於到《止觀》才闡述了一念三千。
  松 本 其次,在「妙」的釋名中設通、別二釋。通釋以相待妙和絕待妙闡明法華的絕妙。另外,別釋認為本、跡二門各有十種妙義,解說了所謂的跡門十妙和本門十妙。
  詳細內容從略。以後關於「蓮華」闡明了當體蓮華和譬喻蓮華。關於「經」字也舉出了有翻和無翻兩種意義。釋名章到此結束。
  野 崎 接著在第二辯體章中認為諸法實相為一經之體,指出一切萬法為三諦圓融的當體。
  在第三明宗章中,以一乘佛、師徒因果闡明經的妙宗。第四論用章認為斷疑生信、增道損生為經的力用。第五教相章中舉出南三北七的異解,破折後,闡明法華經為超八醍醐之經[超八醍醐之經,意思是說,在天台教義中,法華經,涅槃經是超越化法四教(藏、通、別、圓)和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的八教,一切經中最傑出的教義。醍醐是指涅槃經的五味(乳、酪、生蘇、熟蘇、醍醐)譬喻中最美味的醍醐味。]。
  池 田 據天台師說,一切經文不以五重玄約之,就不能了解其玄義。他舉出《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的結要付囑的文句作為依據,認為「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為名玄義,「如來一切自在神力」為用玄義,「如來一切秘要之藏」為體玄義,「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為宗玄義,注有「皆於此經宣示顯說」之經為教玄義
  他用這個五重玄講說了法華經,在當時的佛教界引起了轟動,連金陵佛教界很多領導人都成了天台大師弟子他對法華經的講說將名垂青史。

  《摩訶止觀》與一念三千

  松 本 那麼,下面我想進入關於天台大部最重要法門摩訶止觀》的討論。
  它講說於何時、何地,在卷第一的開頭就明確地說:「止觀明靜,前代未聞。智者,大隋開皇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於荊州玉泉寺,一夏敷揚,二時慈霂。」
  這里所說開皇四年公元594年。當時智顗57歲,灌頂34歲。章安大師在「一夏九旬」(即三個月)的夏安居期間,從始到終聽了這次講說,反覆修改了他的聽講筆記,在天台大師死後完成。這就是現在的《摩訶止觀》10卷。
  野 崎 荊州的玉泉寺,據說是因山色青翠、泉水清冽的玉泉山而得名。智顗的遺書中說:「於荊州法集,聽眾一千餘僧,學禪三百。」在那裡會聚了這麼多聽眾,可以想像當時是在相當盛大的情況下舉行這次《止觀》講說的。
  松 本 這里寫著「學禪三百」,而最近有一種傾向,把《摩訶止觀》、《小止觀》等理解成坐禪的書。量我認為天台的「止觀」和現代的坐禪熱是根本不同的……
  池 田 完全不一樣。其理由在前面的《南嶽慧思與法華經》中已經說過。特別是智顗,他在講說《摩訶止觀》時,盡量使用「止觀」這個詞來代替「禪」字。我想這一點來看也是很清楚的。
  第一,智顗根本沒有提到被視為中國禪宗始祖達磨[達磨,生卒年月不詳。全名是菩提達磨(bodhidharma),略稱達磨。傳說是禪宗的開山祖師,但不明之處甚多。據說生於印度,由海路進入中國南部,北上去魏,在洛陽東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坐禪。]。一般認為達磨是6世紀初從印度來到中國。智顗是活躍在同世紀的中期至後期。看來他根本沒有把所謂達磨的禪放在眼裡。
  第二,天台大師所說的「止觀」,止是把念同法界相聯,觀是把念同法界而為一,完全是在自己的中觀十法界。所以它並不是像坐禪那樣單純的修行方法,完全是通過法華經來觀諸法實相和一念三千之理。
  野 崎 日蓮大聖人的御書中說:「若此止觀不依法華經,則天台止觀同於教外別傳之達磨之天魔邪法。」所謂達磨的禪法同天台止觀的根本區別,完全是來自依照不依照法華經的區別。
  池 田 是這樣的。從前面所談已經很清楚,天台大師是依照法華經的經文來講說一心三觀和一念三千的法門這就是圓融三帝的圓頓止觀,起名為「摩訶止觀」。
  《摩訶止觀》的正說由十章組成。日蓮大聖人在《十章抄》中明確地作了歸納概括。讀一讀這篇聖訓,天台止觀法華經的關系就一目瞭然了。這是一篇有名的御文。您能不能把這一段讀一讀。
  松 本 「止觀有十章,為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教、旨歸。聲稱前六重依據修多羅,大意至方便六重限前四卷。此述妙解跡門之心。今依妙解立正行,其第七之正觀,說十境、十乘之觀法本門之心。一念三千始於此。一念三千為跡門所不許,何況爾前絕無其分。一念三千之出處,雖為略開三顯一之十如實相,但義分限於本門。爾前為跡門之依義判文,跡門為本門之依義判文。但真實之依文判義應限於本門。」
  池 田 現在讀的「第七之正觀、十境、十乘之觀法」的第一,起名為觀不可思議境。其中說了一念三千的法門。從卷數來說,為《摩訶止觀》第五上中以下的一段: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意在於此。」
  這就是說,我們的一念的心中具足三千諸法,以空假中的圓融三諦來觀不可思議的妙境,這就是天台的圓頓止觀的實相。天台就是這樣地把自己心中所行的法門稱作止觀
  不過,如引文所表明的那樣,這完全是一種從理論上闡明一念三千的法門。與此相對照,日蓮大聖人在《觀心本尊抄》中把這段引文放在開頭,闡述了事相的一念三千的法門。其終極的本體就是我們所信仰的體現三大秘法的御本尊
  總的來說,天台大師自七歲聽法華經普門品到五十七歲講說《摩訶止觀》的50年期間,一直孜孜不倦地鑽研法華經。從幼小的時候起就和法華在一生活,學習和鑽研佛法奧義,在中國大地上種下了法華種子。雖然有時為躲避戰亂而南下北上,登上過南嶽。但他以後行動的足跡,都是弘通法華的遠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