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成居士:雲門說寶鏡 之六 密不透風的曹洞綱宗

雲門說寶鏡 之六 密不透風的曹洞綱宗

1、周易卦象與曹洞綱宗

「重離六爻,偏正回互。迭而為三,變盡成五。」

這里畫了一個卦給大家看一看。此處大家可參考我在《棒喝截流》一書中對此段的講解。以下為《棒喝截流》中的部分引文

此洞山借周易離卦之象,而立偏正五位之說。先將離卦之六爻分為三疊,即「迭而為三」。初爻、二爻為一疊、是謂初疊。曹洞宗貴乎「回互」,初疊陽陰回互,以象「正中偏」,是為一變。二三兩爻陰陽回互,以象「偏中正」,是為二變。三四兩陽天為中疊,雖兩爻純陽無陰,然四爻陽居陰位,亦是回互,名「正中來」,是為三變。四爻五爻陽陰回互,且四爻陽居陰位,五爻陰居陽位,各又自成回互,故名「兼中至」,是為四變。五六陰陽兩爻為一疊,是為上疊。上疊亦陰陽回互,且陽居陽位,陰居陰位,故名「兼中到。」是為五變。

「偏正五位」之說與《寶鏡三昧》同為曹洞之根本。且「偏正五位」亦由《寶鏡三昧》所衍出,洞山祖師亦有「君臣五位頌」: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

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辯舌才。

兼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里蓮,宛然自有沖天志。

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摺合還歸炭里坐。

五位乃曹洞宗人自養之五層境界,亦為堪驗學人五種尺度。前三位為「自受用之昧」,即見性時所現的三種層次,或此或彼,用以自照。後兩位乃「他受用三昧」,乃入世度人之境界自覺覺他。何以然?因其能多一層回互。三則由漸入頓、五則由頓入漸,要在行者當體自用之際。

曹洞雖分五位,實則一位,乃至一位也無。若於五位妄生分別,私智卜度,則南轅北轍,永不到家。須知「物從因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之理,故正也、中也、偏也,皆對境之言,均非的旨。以故,正亦寓其中矣,偏亦寓其中矣,於中亦寓其中矣。曹洞五位盡皆回互,無一偏純之位。學者於此定須留心,今說五位者,歸攝一位;才涉一位者,五位全賅。非此不能盡五位回互之妙用。」

讀過《四書》的人都知道,《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重離」。離是火,是太陽。《周易》是重八卦,在這重八卦里偏正回互;曹洞宗的綱宗也是偏正回互,初變正中偏;二變偏中正;三變正中來;四變兼中至;五變兼中到,這也是曹洞宗的修行次第。

我們經常是處在「正中偏」之中,為什麼呢真如佛性本自具足,可是我們為什麼看不到呢?因為我隨時隨地都處在正中偏之中。有些破參的人,特別是初破參有些感覺的人,他明白了這個道理。哎呀!佛性本自具足,但是由於客塵所染,明白道理修行不到家,所以叫正中偏。第二個階段是偏中正,一個人有修行了,由偏歸正,由最初的執有,歸入於空了,歸正了。偏回歸於正了,但是這個還沒有到位,真正破參是三變「正中來」:回到了中,歸到了正位上,回到中正的位上。但是,到了「正中來也不夠,破參了以後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做

2、頓與圓的辨證關系

今天中午跟幾位法師聊天的時候,大家談到了「頓」和「圓」的道理菩薩證道以後還須勤修萬法,為什麼要勤修萬法呢?因為勤修萬法是在「圓」字上下功夫

有的人會問:有的祖師說頓悟以後就是直至佛地了,功德圓滿了,為什麼還要勤修萬法呢?圭峰宗密大師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說到有兩種頓悟,其一是「化儀頓」;其二是「逐機頓」。禪宗內的開悟屬於「逐機頓」,只釋迦佛在菩提樹下那一悟是「化儀頓」,一悟成佛。圭峰大師認為「逐機頓」是頓悟,但需要悟後起修。因為雖然開悟了,但成佛功德尚須積累;雖然見到了自性本自清凈,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不動搖,能生萬法,但一切都是因地上的,並不是在果位上與佛一樣了。有的師父由頓門而入,但頓悟之後,仍對一些經教很陌生,不熟悉,這在佛教禪宗上有很多例子

南宋時,廓庵禪師著了一組名為《十牛圖》的偈頌,成為禪門中的至寶。他繪制了禪宗的十牛圖,並以詩偈的形式加以評唱,形象地展現了由修行頓悟以至最後成佛悟道過程禪宗是講頓悟的,而《十牛圖》實際和曹洞宗《寶鏡三昧》里的偏正五位一樣,是講修行次第的,也就是在講頓和圓的關系。大家一定要留意頓和圓的關系。有人說禪宗顯得枯,為什麼顯得枯?顯得硬?就是圓字上不夠。有的學教理的,特別是學華嚴宗、天台宗的,他們在理論上很圓,但沒有破參,沒有在頓上下功夫,這個圓也是虛有其表,達不到究竟。

所以「正中來」以後還有「兼中至」、還有「兼中到」的過程。「正中來」可以說是破本參,「兼中至」可以說是破重關,「兼中到」可以說是破牢關。所以它說「重離六爻,偏正回互。」大家看到陽爻和陰爻,初六是陽爻,六二是陰爻,是陰陽回互;二爻和三爻,又是一個陰陽回互法。但是三和四之間那個正中來,它兩根陽爻,好像沒有回互,實際上也是有回互的。在《易經》裡邊四這個位屬於陰的正位,盡管它是九四,但是它是處於陰位。這裡邊仍然是有回互的。在第四爻和第五爻,它又是回互,是更高明地回互。四是陽爻居陰位,五是陰爻居陽位。它是回互中還有回互,兩重回互。第五和六又是陰陽回互。五是陰爻居陽位,六是陽爻居陰位,它又多了一重回互。所以它重疊回互,這個就是我們在教法裡邊需要明白的道理

什麼是回互?定慧雙修是回互;不二法門是回互;法報不二是回互;生死涅槃是回互;頓悟漸修是回互;頓教圓教是回互。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個一體的關系執著於一隅,就會瞎子摸象一樣的,摸到了象腿,說象是一根柱子;摸到了象耳,說象是一把大扇子;摸到象肚皮,說象是一堵牆。所以說面對佛法一定要有總體全面的認識,要教理行果全面地予以把握,對信、解、行、證全面地進行觀照,不能重此輕彼。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看到曹洞宗在功夫上的綿密

關於洞山祖師的「五位偏正」之說,我在以前所寫的《明月藏鷺——千首禪詩品析》里有比較詳細的說明,在《棒喝截流》那本書裡面也有所涉及。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看。

「偏正五位」的確是曹洞宗自己修養的無上秘訣。有人就說,前三位是自受用三昧,自受用的三昧是指見性時印證的三種層次;後兩位是他受用三昧自覺覺他,不然哪會多一層回互呀!只有兼中至、兼中到,它比前面三個多了一層回互。雖然曹洞宗的教法禪宗禪宗強調頓悟,但是這頓悟裡邊事情也很多,並不是像常人說的,悟了就能怎麼怎麼樣。悟後還需勤修萬法,大家要明白這個。

洞山祖師的《兼中到》歌訣裡邊說:「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摺合還歸炭里坐。」為什麼說「摺合還歸炭里坐」?即使達到最高境界,還是要布施,還是要在紅塵裡邊打轉。哪怕你大徹大悟神通廣大,紅塵里該你幹什麼還得幹什麼,就像雪峰祖師說的一樣「老僧住持事繁。」並不是說我悟了以後,丟下世間到佛地去享福了,不是。這不是真正道人的心胸,而是一般俗人的心胸。一個人沒有擔當精神害怕紅塵才會躲到極樂世界裡去享福。真正的祖師大德定會乘願再來普度眾生啊!

3、如何是行中道

「如荎草味,如金剛杵」,荎草是中葯裡邊的五味子,不知大家咀嚼過這種小草籽沒有?酸的?不像;甜的?不像;麻的?不像;辣的?也不像;還有點咸,可以說是五味俱足!金剛杵是韋馱菩薩手中的法器,有點像這個離卦,中間是實的,兩頭是虛的,中間是細,兩頭是大。這里用五味子、金剛杵來形容「重離六爻」,實際上是講曹洞宗的綱宗「偏正五位」。「偏正五位」在曹山洞山時變成「君臣五位」、「王子五位」等等,涉及到我們日常修行的一些功用對我們的一些提示

「正中妙挾,敲唱雙舉。通宗通途,挾帶挾路。」這個就是我修行當中一定要明白的。以前,像這樣的語句都是師父徒弟,絕不讓第二人聽到的語句,一人單傳,悄悄地說。現在大家看到這里,一定要知曉其中的妙處啊。再者,大家要知道行中道。以前有人問我,馮老師什麼是中道啊?我反問他,你平時是開汽車還是蹬腳踏車?他說平時騎腳踏車。我再問,蹬腳踏車的時候,你是怎麼行路的?他一時沒有答出來。其實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不論是蹬腳踏車還是走路都要中道。按常規,一個行人如果走路太靠左就走到機動車道上了,很危險;太靠右又要撞到牆邊上了。所以我們都會自然地向中行,給自己留夠安全的空間。

學法也是這樣,要給自己留夠空間。急不得,急了要出事;緩不得,緩了的話你追不上去。道教煉丹有用文火、武火的說法,這也是借用禪宗里的語言。有時候該笑的時候笑一下,該松緩時候松緩一下,用孔子的話來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這一張一弛,或急或緩,或左或右都是自然的事。如果你天天想要佛法,天天想天天想,比佛還佛,那麼你就未必是佛了。

以前有句話說「皇帝不談權,老和尚不談禪。」這個道理大家很容易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都當了皇帝的還說什麼權呢?老和尚不說禪,真正佛法不在說上,所以趙州老和尚說:「佛之一字,永不喜聞!」為什麼?一個人陷入佛法中,跨不出來,活不出來,就成了教條主義。真正會佛法的人他不跟你佛法,即心即佛,他的舉手投足,舉心動念全在法上,全在正道上。有的人一天到晚滿口佛法,而看他的行為舉止,是不是與佛法相應呢?未必是。

「正中妙挾」就是告訴我們一定要牢居中道,同時要左右兼顧,上下兼顧。有的人功夫不到家,執著於一念不生害怕煩惱,總是盯著自己:我怎麼又有煩惱了!如果這樣的話就完了。不起煩惱的人,沒有。菩薩成佛時,以菩提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菩提菩薩一樣有煩惱。所以起心動念的時候,我們千萬別光看到「這個」,一定要在看「這個」時候,把「那個」也要看到。學理的時候要看到行,行的時候要看到理,這樣才是「正中妙挾。」

那「敲唱雙舉」呢?什麼叫敲?棒喝是敲,畫龍點睛是敲,一劑猛葯下去是敲。唱是什麼呢?唱是指平常的講經說法,講道理,循循善誘。提倡八正道,提倡修行,提倡念佛都是唱。唱是普及性的,是日常性的,是日用性的。敲,是特殊的手段。正如《道德經》所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敲,可以喻為「以奇用兵」;而唱,可以喻為「以正治國」。我們看祖師大徹大悟公案里,好多都是出其不意而來的。「棒喝」——當你有準備了,「棒喝」就沒作用了。它往往都是措不及防,迅雷不及掩耳的那一下。雲門祖師所用的「截斷眾流」的方法,只有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情況下,才能截斷你的分別思維,使你進入言語道斷的狀態這就是敲。但是只敲不唱,沒有平時的功行,沒有平常的積累,敲能起作用嗎?在社會隨便遇到一個人,哪怕他是大學里的知識分子,一見面你就「喝」他一句、「棒」他一下,那人家肯定會說:這人精神病!所以「棒喝」一定是要面對那些真參禪用功上路的人

4、回互之中的深妙作用

「通宗通途,挾帶挾路」,大家都知道,這里的「宗」是特指禪宗天台華嚴唯識中觀一般都稱為教。我們的學修的根本目的最根本、最終的道理即是宗。「通途」這里的「途」,是指次第、方法。比如我們要到靈山去,出發之前肯定要買一張導游圖或是找一個導游,如果沒有這張地圖或是沒有人帶路,我們就會迷路。而我們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老佛爺,也需要有張地圖,要看清路線,有人帶路。

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等這一系列的東西都是指引我們達到最終目的地的指路標。漢傳佛教天台止觀華嚴法界觀,禪宗的各種教法等等,都是方法。我們不能只講目的不講手段方法。一個學生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很難成才。孔夫子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面對不同的學生要因人而異,採取恰當的方法,循循善誘,如此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學修佛法亦是如此,要明確目的,亦要有正確的、恰當的方法

我們平常心動念的時候,參禪用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挾帶挾路」。大家都知道進入考場,挾帶是違反紀律的。現代人「挾帶」的技術很高明啊,考試答案可以通過手機簡訊發過來,也發現過傳紙條、抄答案作弊的。有一年,某地發現幾十個學生同時有挾帶作弊的現象,全部取消他們的考試資格嗎?不行,那就一隻眼閉一隻眼吧,這也叫「挾帶挾路」,大開方便法門。當然,學修佛法的「挾帶挾路」,就不是指這種讓你違反規矩做法。既然是出家人,進入佛學院所學所得都是自己的衣食飯碗,平常就要用功,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僧人,優秀的法師,以後當家當住持都得從現在的用功開始。但是,自己一方面要有勇猛精進的干勁兒,另一方面,還要有點悠哉游哉的心態

這里的「挾帶挾路」就是這種不松不緊的用功方法,也是曹洞宗重要的回互,在教和學上都很管用的。當然,如果天天悠哉游哉懶惰成性,也不行。

其實,回互這個提法還不是曹洞宗的發明,六祖在《壇經》裡面就已經有三十六處回互了。說到底,中觀裡邊講的也是回互。只不過呢,禪宗把這個理上的東西變成行上的東西這就叫知行合一,修和行不二,這樣才是我們自己的法身慧命。我們在修行之中應大得其樂,不要盲修瞎練,修得自己很清苦,身如枯木心如死灰,那不是一個真正修行人的形象

真正修行人的形象應該是人天之師。人天之師是什麼樣子,就是要有龍象之姿,給人一種生龍活虎的氣象。有的師父修行修得枯木死灰一樣,當然,能這樣死下一心來修行還是不錯的,但要把生機煥發出來就更好。這就是曹洞宗裡邊的「挾帶挾路」。回互之中就有這么一個深妙的作用

5、完全的光明與完全的陰暗是一樣的

「錯然則吉,不可犯忤」,實際上這幾句仍是對回互的反覆強調。從「重離六爻,偏正回互」到「正中妙挾,敲唱雙舉」再到「通宗通途,挾帶挾路」,其實都是在講「錯然則吉」。

「錯然則吉」,《易經》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錯卦,每一卦都有綜卦。「錯綜」是《易經》里的一個重要方法。像現在講辯證法辯證法核心就是對立和統一。對立與統一講矛盾,我們講對待,講不二。因為有個二,才有不二之說嘛。如果二都沒有,你拿什麼去講不二?所以我們所看到萬法都是在「錯然」之中啊!有成功、有失敗、有道法、有魔法、有錯有綜、有生有死,一切都是在相對應的關系之中運行。我們舉心動念,也是一個能,一個所,一個能知,一個所知。如果有什麼東西是完全正確的,百分之百正確的,那也可以說它是百分之百的妖怪了。

菜根譚中有句話說得妙,叫做「完名美節,不應全貪」——好的名聲不要全用在自己身上,分些與人,大家歡喜嘛!還有一句「辱行污名,不應全推」——錯誤缺點也別全扔了,分些歸己,這樣可以韜光,可以養德,這也是「錯然則吉」的體現啊。完全的光明與完全的陰暗是一樣的。一本書黑字白底分明,翻開之後我們才會看得清楚明白。說話是這樣,有惡語才有美言;走路是這樣,一隻腳在前,另一隻腳必然在後;時間也是這樣,有過去,有未來一切都在「錯然」之中。

所以我們在修行時候,一定要善於觀照,正反、前後、上下、得失利害,要善於分析這些,然後才是「錯然則吉」。你不要只站在一面,站在一面不是好事。你總是站在正確的那一面不是好事,總是站在錯誤一面也不好事要有差別兩頭蹦,這樣才真正地生機無窮。吃虧長智,沒有煩惱就沒有菩提,真正是這樣,沒有煩惱的話,智慧是談不出什麼的。有些人社會中混了幾十年,經驗豐富,飽經滄桑,慢慢融入道中,才會有更深的體悟。

以前在佛學院里有人問,什麼是大般若我說學歷史,看看中國曆史,讀讀世界歷史,世事變幻無常這就是真正的般若。只看《大般若經》不能有真正的感覺,要從理論到實踐,再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才能感覺出很深很深的法味。

「不可犯忤」,很多的人不知道錯然要回互,老是要走到一邊,盡在一個邊上轉,這不是好事。所以洞山祖師在《寶鏡三昧》里反覆強調「錯然」,要回互,而且要大家「不可犯忤」。那麼這個之後,我們的真如佛性是怎麼樣的呢?是什麼樣的風光呢?下邊就說「天真而妙,不屬迷悟。」

你說我們的真如是迷嗎?它不是迷,它很清醒;是悟嗎?它也不以悟自居。前幾年佛學院上課,我都在講這個事——迷悟與真如無關。迷和悟只是我們心裡邊對一個具體事物感覺

個字我認識,那個字我不認識;這個道理我懂,那個道理我不懂。這個道理我懂,真如不會因為你懂而增加一點了;這個道理我不懂,真如也不會因此而減少一點點。因為懂和不懂之間有一定的因果關系,是我們能知和所知之間的因果關系,通過一定的因緣,我們可以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這個屬知識范疇,它是緣生緣起的,是真如自身顯現的幾個波浪而已,不是真如自身。可以說它跟真如有什麼關系你說有什麼關系吧,但這一切又都在真如的掌管之中。那真如是怎麼回事?洞山祖師說了它是「天真而妙」的。看見一個天真活潑的人大家都會覺得他很可愛。為什麼是天真?老天爺賦予我們的真性,本自具足,不假外緣。天作之真,沒有人為的成份。

莊子《馬蹄》裡邊說:「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吃草飲水,蹺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牛鼻子上本來沒有繩,人給它打了個洞,它就被人牽著走了;馬背上本來沒有鞍,人給它安了個鞍,它就被人騎在背上了。這都是人為的。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為的東西。人們想吃到純天然的食品很難了。農葯加多了,化肥用多了,對身體有害無益,還是純天然的好。人也是這樣,人性本然,都是赤條條的來去無牽掛,本來就是很天真、很純潔的。

6、明辨入微而後得體起用

「天真而妙,不屬迷悟。因緣時節,寂然昭著。細入無間,大絕方所。毫忽之差,不應律呂。」

在《寶鏡三昧筆參》中,對這幾句是這樣表述的,原文如下:知權則當明變,明變必先入微,入微而後得體,得體則妙用生矣。般若之性,如是而已,何勞修持,何須文飾。本天之真,純性之朴,若有絲毫附會,即屬污染而失其真矣。唯真而能妙,唯直乃能曲,否則偽也,離道遠矣。此真妙之性,不為迷,不為悟;不因迷而有減,不因悟而有加;不因迷而有染,不因悟而得凈。獨行獨來,即事而真,隨緣而明,遇機而顯。因緣時節,錯落而致,一一應酬,一一照了。何耶?因其直故,見了就做,做時亦不著於事理,已入理無礙事無礙矣。故寂然,故昭著。不舍一物,不著一物,寂然空寥而萬化順應。是順亦順、逆亦順,無細不入,無大不周,而入文殊普賢境界,緣華藏世界而卷舒自在若有毫忽之差,則宮商亂矣。此無相圓融也,學人自當省鑒,於己如是,於人亦如是。若有絲毫未安穩在,定須善自調伏。不爾功虧一簣,是為憾矣。古德雲:一翳在目,空花亂墜。又雲:「毫釐繫念,三途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當張商英初悟入,兜率悅曰:「參禪只為命根不斷,依語生解。如是之說,公已深悟,然至細微處,使人不知不覺,墮在區宇。」今人之習禪更應以此為戒,乾乾而惕歟!且看一代大師雪峰的歷程。

雪峰初與岩頭至澧州鰲山鎮阻雪,頭每日只是打睡,師一向坐禪。一日喚曰:「師兄師兄,且起來。」頭曰:「作什麼?」師曰:「今生不著便,共文邃個漢行腳,到處被他帶累。今日至此,又只管打睡。」頭喝曰:「噇!眠去。每日床上坐,恰似七村裡土地,他時後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師自點胸曰:「我這里未穩在,不敢自謾。」頭曰:「我將謂你他日向孤峰頂上盤結草庵,播揚大教,猶作這個語話?」師曰:「我實未安穩在。」頭曰:「你若實如此,據你見處一一通來。是處與你證明,不是處與你劃卻。」師曰:「我初至鹽官,見上堂舉色空義,得個入處。」頭曰:「此去三十年,切忌舉著」。曰:「又見洞山過水偈曰: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頭曰:「若么舉,自救也未徹在。」師又曰:「後問德山:『從上宗乘中事,學人還有分也無?』德山打一棒曰:『道什麼!』我當時如桶底脫落相似。」頭喝曰:「你不聞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師曰:「他後如何即是?」頭曰:「他後欲播揚大教,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將來與我蓋天蓋地去。」師於言下大悟,便作禮起,連聲叫曰:「師兄今日始是鰲山成道。」(《五燈會元.卷七》)

岩頭與雪峰劃卻了什麼?又證據了什麼?「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將來與我蓋天蓋地去。」此即「天真而妙」歟?此為迷、為悟歟?均不相涉。然其間時節因緣,卻也寂然昭著。雪峰安穩時,不敢自肯,不敢以少得為足,乃有鰲山成道之功。其後門人開雲門法眼二宗,其功亦偉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