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郁文教授:阿含道性(上)

阿含道性 (上)

楊郁文 主講

張慈田:各位同修,大家午安,今天很高興請到楊郁文教授來這邊做專題演講。今天講的題目是(阿含道性),就是要將佛陀所說的法,這個阿含道它到底有什麼樣的特性有什麼樣哲理,把它詳細的分析出來,現在我們就請楊教授來講解。(掌聲)

楊郁文:諸位法師、諸位大德我很少做專題的演講,因專題的演講不合乎原始佛教的學習方法,所以我比較喜歡討論式的,或者是對談式的。

上一次,我們談阿含道次第,是站在整個阿含道的學習過程做一個概略的說明。我覺得有一些要補充的,所以藉著這一機會,我們來談阿含道的道性。

道怎麼會有道性呢?我用簡單方式來講,人有人性,我們要做人,要曉得人性,我們要教別人,也要曉得人性。道擬人化,道也有道性。對於道性認識了,我們自己修行有很大的方便;要介紹別人認識道,也有助益。

我把道性分成十七種。事實上,阿含道的特性不只十七種,現在只是把重點挑出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透過道性的認識,你會發現到見道的要求(知[整體性]、[次第性]、[隨時性]、[因依性]、[緣起性]、[法性])。你要見道,你要對道性某些成分認識,才可以見道。修道也有修道的要求(依[相應性])、[對治性]、[相須性]、[平等性]、[中道性]),證道那更不用說(證道的要求:得[實踐性]、[實證性]、[漸次性],而對於道的肯定(是[同行性]、[必行性]、[可證性]),還是透過道性的認識,這是今天要講的整個內容

一、整體性

我們現在就來談道性的第一項[整體性]。它的內容有八「支」道聖(ariya attangi-ka magga)及三十七菩提「分」法(sattatijsa bodhipakkhiya dhama)。道是苦集滅道,八正道就是道。現在我們說八正道,在原文是聖八正道它是構成聖人的人格所需要的成分的一套充實方法。而這個支(avga)就是肢,就是我們的肢體。沒有四肢的人,是殘缺的人,非常的不方便。有四肢,不能好好用,或用來做壞事,有不如沒有。凡是健康的人,四肢的功能都維持好好的,四肢才能靈活地配合我們的需要而使用得上來。我們說「支」跟「部分」、「成分」都是一樣。我們說,表有許多零件部分壞了,可以替換,可是,雖然科學很發達,真正我們人的四肢能完全替換到跟原來的一樣,甚至於更好,還是不可能的。

我們對於道,像八正道是八個成分,這八個成分不是分開來的,不像表一樣的八個零件。它是跟我們的身體五臟六腑是一樣的,是一個整體,不能分開來,分開就失掉效用,失掉功能,我們的五臟六腑跟四肢配合得非常完美,而我們要了解它不只是有機的組合而已,我們是肉體精神的結合,特別是人類來談,有靈性,所以,對於正道,我們要從這個角度來看,八正道是為了說明方便,所以開展的過程正見乃至於正定,可是不要忘記這八個成分是互相的有機的組合,有靈性組合

為了說明方便,再用一個例子來做比方,像鋼纜,我們會奇怪,為什麼鋼纜會用細的鋼條捆在一起配成鋼纜?這樣會強化它的韌度,不容易斷。那麼,現在我們有八股的鋼條,這八股的鋼條繞在一起,上面有一個滑輪,這個滑輪怎麼樣靠都是在一點。不過,隨著滑輪在移動,所靠的點不一樣。同樣的,我們在道上行走,隨著時機的不同,有時隨著有正見,有時要有正志,有時要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不是永遠固定在一點,而沒有活動的作用我們現在對於正道不只是認識八個成分,也要認識到這八個成分有互動關系什麼時候該提起那一個道來面對當前。

我們另外用三十七菩提分法來說明道的整體性,這菩提分法的「分」就是pakkha,pakkha實際上,就是鳥的雙翼。鳥要飛,一定要雙翼協調的活動,否則飛不起來。三十七菩提分法也是一樣,把三十七種道混合在一起,隨著名稱的不同,再提示不同的認識方法,不同的修行方法,不同的使用方法。這三十七個有些翻譯為品味的「品」,不如「分」字那麼好,「分」就是「部分」,離不開整體。沒有整體,哪來的部分?所以,認識一個東西,我們可以從整體來看,再又回到整體來觀察。同樣的,我們對三十七菩提分法仍然要這樣來看它。所以,不要把三十七種菩提把它割裂開來。為了表示這樣,所以,你們看錶(請參考《新雨月刊》第45期之《阿含學與阿含道》(二))

,可以看出來這三十七菩提分把互相牽連的關系由箭頭"→"可代表任何線路的推動,這正是代表三十七菩提分也是有靈性的,也是要整體認識的,它的過程可以分開來研究、來認識,可是真正用在修行用在生活那就要整體來活動了。

二、次第性

再來談第二項[次第性]。有一部有名的經叫「七車經」,以前車子不好都是木造的,也有鐵的部分,可是只是零件而已。所以,車子不能跑遠路。那麼,車子要走遠路的話,不得不在中間有替換的車子,換車,再換車,否則同一輛車達不到目的地。所以,由出發點到某一個地方換另一部車,這樣最後就可到達

目的地。像增一阿含三十九卷第十經說道:「戒清凈義者能使心清凈;心清凈義者能使見清凈;見清凈義者能使無猶豫清凈;無猶豫清凈義者能使行跡清凈;行跡清凈義者能使道清凈;道清凈義者能使知見清凈知見清凈義者能入涅槃義。」「戒清凈義者能使心清凈是說生活合乎道德規範,必定良心平安心理穩定,心能清凈;「心清凈義者能使見清凈」,心理維持穩定,會發出我們正確見解;「見清凈義者能使無猶豫清凈」,實際上,這裡說到的見清凈,實際上是相當於對蘊處界根諦的認識,就是見清凈,無猶豫清凈就是對緣起四聖諦的認識。對於我們名色,對於我們精神肉體組合體的種種前因後果都了解的透徹,沒有任何的懷疑憂慮,那麼,才進一步才能行道清凈,這行跡清凈應當是行道清凈。南傳的話是「道、非道清凈」,就是能時時刻刻來分別我們是在正道或者是在偏向邪道能有這樣,再進一步才能使行道清凈,這裡說的是清凈,真正是道清凈才會進入涅槃

那麼,這裡所說的七清凈,實際上是說戒定慧解脫的次第。非要進入涅槃前,不能越次。一定要順著一步一步像剛才所說的車子一樣,由第一部車子走到第二部車子,後者再換另一部車子,最後才進入涅槃。像中阿含一九六經佛陀說:「我不說一切諸比丘初(即)得究竟智;然漸漸習、學、趣跡,受教、受詞,然後,諸比丘得究竟智。」馬上即得到究竟智,這是不可能的。實際上,要逐漸、逐漸來學習,逐漸、逐漸往最好的目標前往,也要自己學習,也要人家教導,人家督促,最後終於圓滿了。究竟智也就是涅槃智。這部要了的是巴利文anupubbasikkha,是次第的意思。我們修道、學道都是按步就班。隨著自己的前生,乃至於今生的學習,有一些部分很容易走過,有一些部分很難爬過去。不過,一定是按照道的次序,一步一步往前推進,這也就是苦集滅道的道。苦集滅道的道有時也是道跡,所說的道跡,是前面聖人走過,留下來的腳印。我們對著腳印,一步一步前進,那是正確的走法,最穩當的走法。

在雜阿含七四九經就說道:「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我們有既生的智慧,理智名為「前相」,順著我們的良知引來的良心就會慚愧,乃至於不放逸。再來親近善士,聽聞正法,產生正見正見就帶動正志。這正志,我要特別說明一下,以後的八正道說是思惟,不如雜阿含、中阿含經的翻譯更為傳神。正志是透過種種的、妥善的思考之後來立下行為的目標、行為的模式,這種志,是透過思考的,不是別人指使、命令的。所以,要有正志,一定要有正見,沒有正見,哪來有正志?有正志,世俗的正志,就是三不害,不要有貪,不要有嗔,不要有殺,由這個再推動,我們生活上就正語,會說話有分寸;正業,行為按規矩;正命,用正當手段來謀生,謀求生命生活,這樣就是戒的范圍,這就最好的生活方式在進行。進一步要正方便,正方便就是正精進,種種的方法便利我們棄惡行善,我們就要了解它,否則的話,心有餘、力不足,曉得內心不好,要改,改不掉,明明這是不好的行為還是做下去,為什麼?因為沒有正方便,沒有好好的一套思考或鍛煉意志方法。所以我們要精進,要方便,也就是不要盲從,是要有理智、情感意志平衡的發展之下,來推動精進,做這個正方便。

正方便的內容包括正精進的成分。所以,我們取包容比較好,又比較正確的翻譯。這樣的話,現在我們在生活過程當中,就可以維持四念處分明。維持正念,這個正念或者四念處包羅萬象簡單說是正念正知,對於我們的身體的任何活動,我們都明明白白對於我們內心的任何念頭,我們都是掌握得十分清楚,說得詳細,也就是身、受、心、法的修行法門

佛陀在入涅槃前一年內提到一段故事舍利弗回到故鄉,死了,他的侍者把他衣缽骨灰也就是舍利,帶來佛陀這邊,阿難看到,就哭了,哭得非常傷心,佛陀就指正阿難尊者你不能這樣。就是舍利還在你不能靠舍利弗,舍利弗不在,舍利弗戒、定、慧的法也在同學們當中流行,也沒有消失啊!何況現在舍利弗一走,你就這樣難過了我不也要開了,那你怎麼辦呢?所以,佛陀提到「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異」就是他,我們要自己依靠自己,不能依靠別人。我們要怎樣才能依靠自己呢?用「法」來做為依靠,除了這兩種以外,沒有其他可依靠的。阿難尊者就問:那怎麼樣法依止?自依止,也要法依止,總之說來是法依止。佛陀說:所謂法依止,就是以身體,身體的任何活動都明明白白,沒有離開身體,這樣的話,身體有任何錯誤行為,必定會發現再來,六根對六境,可意就有樂受;不可意就有苦受;而凡有所受,也是正念、正知。苦的時候,大家一直懊惱,一直怨恨;樂的時候,大家一直追求快樂;不苦不樂時候,大家不太清楚,又失掉那段不苦不樂的狀態正是好修行。所以,凡有受,任何受,我們都清清楚楚,而六根對六境的時候,任何心的活動、意念,我們都要明白。實際上很難。讀過心理學的,有修過精神學的,都知道我們人類九分之八就像冰山一樣看不到,在海底;露出來的只有九分之一。而意識到的只有九分之一,而這九分之一裡面,又不能維持正念分明。許多內心的衝動會偽裝,會變形,浮現到意識來。沒有受過精神分析的人,或是在禪定不純熟的人,實際上就很難分析我們日常意識到的許多內容。而現在我所說的不管念頭內容好壞,現在在想什麼?在想所有的佛法,包括持戒、修定、開悟方法,我們都要清清楚楚。

四念處為首,修七覺支,才能得到三明八解脫,這正是四念處法門為首,而進一步透過七覺支的操作。所謂的念覺支,就是要我們能現念,還能憶念。現念就是現在腦子中的任何活動,或者是眼睛目標目標的相能呈現在我們的念頭之前,最簡單念頭,要正確的維持不懷疑,不欺之下,有時候就很難了。還要憶念,修行過程有許多方法、步驟,我們先分析當下的內心有什麼蠢動,針對當下我們內心的困擾,我們要憶念有那些方法可以對治,選擇好的方法就是念覺支。選擇好的方法,按照方法一步步來開展也需要念現前,也是要正念分明,然後交給擇法覺支,這個方法怎麼來修正,有好的心態維持開展,不好心態馬上排除。在這樣的心態,達到這樣的階段,我們內心非常的喜悅,有喜的話,身心就輕安了,全身輕飄飄的。我們的內心操作,使我們的精神穩定下來,使我們的精神集中,使我身體好的一面開始浮現,有身心的輕安,才會有樂、有樂才有定的可能,在苦的當下,絕對沒有辦法進入禪定。所以,我們透過這樣一連串的操作,才會打退五蓋。沒有五蓋,就有五禪支,就進入到初禪。進入初禪不是為了延年益壽,不是為了神通,不是為了感應,只是為了精神集中。精神集中做什麼用?是為了生活過程當中,所碰到的困難,不能解決的,或是已經解決的,但是我們還是認為解決的方法不好,我們就在精神集中的當下來思考,謀求改進。所以,入定之後,要作觀。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會有一想法,這些想法就是所謂的般若,超凡的能力。所謂的超凡,就是驅除煩惱能力。你所認識的內容,真正有驅除煩惱的,就是超凡,就是有所悟,有所突破。那麼,靠這樣的智慧,只要對同類事情有這麼樣的體會之下,以後就能解決所有同類事情。從今之後,在生活面對這類的問題,我們就不憂慮,不會有困難。而用這個正確方法來生活下去,那麼,就是正念正定,就是念覺支,就是定覺分。有所定,就有所舍。像初禪,沒有五蓋,沒有欲界的諸欲惡善法的心態。第二禪,沒有尋思的干擾;第三禪,沒有喜愛的干擾;第四禪,沒有樂受的干擾都有舍,所以,像禪定,隨禪定的提升,會左右、障礙我們般若開發的條件都一一超越,或者排除,那就是舍覺分。最高的舍是在第四禪,出定在這當下,沒有身體的苦受、樂受,沒有心情的喜愛、憂受,不過,還有不苦不樂舍受的明明白白,而沒有其他主觀的成見在。那麼,沒有任何干擾之下,甚至任何的主觀活動都不起,就能客觀的看待事物解決問題或者是深入法海

剛才說的七覺分,就是透過四念處為首,四念處變成念覺分而已。不只是發動,還在推動,不只是推動,一步一步都是正念涵蓋下在進行,終以七種成分具備之下,就有覺,就有菩提了。菩提也就是般若,就是有開發智慧,去除煩惱的這種智能的活動產生,那麼,才會有真正地正智、正解脫解脫知見。這樣我們也要透過七覺支一步一步的前進,也是要有次第性的,透過八正道,十正行也是一樣,都是有次第性,一步一步的。

三、隨時性

第三,是[隨時性])。隨時性,實際上是順著緣起,剛才的次第性,也是隨順緣起隨順條件;只是站在空間的架構上來看,有遠近的,有腳跡先後次序的,可是我們不要忘記時間上的把握,我們每一個人不是用一種佛法可以使用一生的,那就相當於醫學院的老師教導學生說,只有一秘方治萬病。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的心在變,我們的內心在反應外界,隨著生活過程,我們的心都在變動,你怎麼能使用一種方法來對治或者來順著或逆著增上?不可能。

雜阿含八二七經就說道:做田的人選擇好的時機開始耕田,開始灌溉,開始播種,假使時機用錯了,不是不可能收成,是難得收成。所以,這叫做隨時性,該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不要失掉機會,把握時機來進行。順著我內心的活動,不管是個人獨處,大家一起共聚在一起,我們有好的內心,好的行為要維持,我

都有最好的方法來照顧自己、照顧別人。

雜阿含一二四七經就用另外一個例子,用煉鐵來比喻,煉鐵就是煉鋼,煉鐵要鐵如火,然後急速的冷卻,然後,敲敲打打,雜質才會跳開,鐵才變成鋼。記得加火的時候,隨時要加火,不能加火不夠,不能過度,過度的話,就變成鐵水了,如火到恰到好處的時候,就不能再加火;拿起來浸水一下,也不能浸水太久,浸水太久等於沒有加火一樣,所以,好的鐵匠會曉得加火加到什麼時候不再加火,拿起來,浸水浸到什麼時候就要離開水,該敲打的時候,又曉得該敲打。止就是用水來冷卻,舍就是什麼時候加火、浸水、敲打,而舍棄雜質是隨時的。所謂隨時就是有最好的時機,這個時機不前不後,太早沒有用,過頭也沒有用。同樣的,我們修行過程一直在開始用精神來集中,這時候加火,你又思索過度,就掉舉了。所以,要冷卻下來,冷卻過度了,心不活動起來,又昏沉睡眠。所以,在修行過程,一直在加火、冷卻、加火、冷卻,敲敲打打而有時間性把握,也就是把握因緣,把握時機。

四、因依性

再來,我們看第四項[因依性])。在整個道次第上,整個七覺支的作為上,都是依靠來、依靠去。有許多先前的條件輔助之下,有一個新的成就;新的成就又做為以後成就條件基礎。在雜阿含、中阿含的法法相益,或者法法相因,我把它改為因依性或者因待性。這是讓大家了解在做任何的事情上,包括修行的過里,有許多條件一直在往好的目標來達成,而所有的條件有先後的次第,又有左右空間的關系也有時間條件,一個結果的產生需靠許多條件的互相依靠。

五、緣起

第五,[緣起性]。剛才說的,總說都是緣起性,只是我們現在讓大家注意到,像中阿含五五經說:緣無明而有行,這就是在說十二支緣起,從大苦聚集,一般凡夫有苦,更產生無明,一直在惡性循環。可是,同樣的,聖人身凡夫的那一段時間裡面,也是在一樣的跑,以前跑過的路程,可是到某一個時候,對於苦特別的認識,尋找到集苦之因,對苦以及苦之因的認識,肯定苦可滅,然後發現到滅苦的道路,最後,由苦為轉機,普通凡夫是像河流的漩渦,越漩越深。不過,旋轉的東西也有心力,會跳出來。聖人是這樣藉著離心力,不是往漩渦之中栽進去,而是甩出來,怎樣甩? 對苦集滅道的體會。而在這以前,有聽過佛法,有聽過八正道都是世俗心態,當有一天,你真正的體驗到苦,以及對苦因的確定,確定苦可滅,而想要求滅苦之道,終於肯定八正道。如中阿含五五經說:「緣老死苦;習苦便有信。」信就是對苦集滅道的確信也就是四不壞凈,也就是須陀洹果位,沒有憂郁。對於苦集滅道,對於緣起沒有懷疑,超越了,也能有身見斷的能力也有戒禁取斷的能力,那麼透過這樣信,就是正見,正信佛、法、僧、戒。再來,「習信便有思惟,習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習正念正智便有護諸根。」這正思惟就是正志,就有見賢思齊,也想要成賢成聖,那種正念、正智,然後就開始真正的無漏的戒增上學,護諸根,護戒,然後又不悔、歡悅、喜、止、樂、定,這就是增上信學;見如實、知如真,這就是增上慧學。厭、無欲解脫那就涅槃解脫智學。在阿含裡面有一個一個層次的提升,終於達到頂點,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都是緣起無明漩渦的漩入也是緣起,有條件,怨不得別人,是自己在走動的。從漩渦甩出來,也是有條件也不是別人把我們帶出來,是自己順勢跳出來的,都要靠自己由世俗的八正道轉成出世間的八正道,那就會達成。

六、法性

第六,[法性]。所說緣起,實際上就是法性,萬法所以能存在的根本,也就是法性,法爾如是,像中阿含四三經所說的,「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只要你持戒清凈你不用想,心都非常的輕鬆,沒有後悔只要你持戒清凈你不用求不悔,不悔自然成熟顯現。這是什麼?這是自然,這自然自然界的自然不一樣,自然界的自然是非人為的自然,人為就不算,現在說的自然事物所以形成的實態,我們順著,包括漩入漩渦也是實際的現象,也是有條件;從漩渦轉出來,也是有條件,也是實際的現象也就是法性。「性」就是狀態,最真實的,也就是實相。那麼,也就是人為不能左右,人的作為不能違反它。以上幾種道的性質,就是「見道的要求」,所謂見道,就是須陀洹果位,也就是四不壞凈的人,對佛、法、僧、戒有透澈認識的人,他對於道[整體性]、[次第性]、[隨時性]、[因依性]、[緣起性]、[法性]都該有某一程度的認識、體會、實證。而從第七開始,下面要談的,那是行道的要求」,就是真正在修道過程中,要合乎緣起,合乎修行的要求,對於下面幾個性質的了解,我認為是必須的。

七、相應性  第七,[相應性]。我們看別譯雜阿含二○九經,有一位梵志優陟問佛陀:「瞿曇!你怎麼教你學生?」,佛陀說:「我佛法中,童男、童女共相聚會,歡娛燕會,隨意舞戲,是名相應。」這一句話,假使給現在幼稚園的園長聽到了,馬上打廣告:我們這裡教幼稚園學生就是這樣:給他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合群的習慣教他唱歌游戲教他吃營養東西這是相應。什麼樣的階段,用最好的方法成就對方。佛教的要求就是在這裡,不說得很玄,不空理想,以實際能成就為准,那就是我們的佛法

佛陀跟著說:一個老頭子在做跟小孩一樣的玩耍,這樣就不相應。佛陀用這樣的比喻給梵志說明,他也頭腦很好的人,馬上可以意會到。相應是最要緊的教導與學習。對老師來說,指導學生,同相應的法門;對學生來說,從老師那裡得到相應的法門,就是第一要求。這相應有兩種對於壞的,去除的相應;對於好的,更好的發展的相應都包括在內。

我們再看雜阿含二○○經,羅睺羅,佛陀的親生的兒子,請佛陀給他指導增上法門,就是看看有沒有特別的秘方,馬上就能解決問題佛陀問他:「你有沒有跟同學們談過陰法門?」「沒有。」佛陀要他去跟人家討論,教教別人陰法門佛陀看他根還未熟,再叫他跟人談處法門。回來,根還沒熟。佛陀說:「你還是透過這樣的過程,教學相長的過程你還缺點,你還沒有抓到重心,你還要進一步的思考。」終於,他體會到有情身心,透過尼陀那法:因緣法),可以認識到種種身心活動的構造的前因後果,然後會發現緣起性。順著緣起有一種到達成就涅槃。所以,我們看羅睺羅最後想到佛陀的一切教法,包括這一次要求他跟同學們的互相的討論學習目的都是導引他往涅槃,就是順趣涅槃、流注涅槃、後住涅槃佛陀為他根已夠熟,就可以教導增上法門。教導什麼?就是一切無常,眼無常,六根無常,六識無常,‥‥‥六六法無常。不曉得大家有什麼感受?我真是非常感動,從這一經裡面,我們可以體會出好多佛陀用心佛法修行。教學相長,這是第一個要求,可以成就的。你學佛有沒有所成就你自己認為懂,你要介紹給別人根基相差太多,對方當然是沒有辦法認識。可是,根基跟你一樣的人,你就有辦法,把你懂的法讓他懂,這樣你才有真懂。或者是本來你在學佛過程,對某一個法門在體會的過程當中,沒有想到的,跟人家在談的當中,對方想到的,問一下,這一問,就啟發你的靈感,終又看出以前沒有想過的部分。所以,像我最近的幾年當中,在教學生過程當中,特別有好的學生再談一下,不但說得很高興,學生發問的時候,也給我很多的助緣。再來,我們要了佛陀要訣無常心念無常,飛花落葉無常,這個很簡單事情,怎樣透過層層的轉折,最後才說出非常淺顯的事情?我們要了解,要認識有情,要從陰處界根認識,進一步要透過四聖諦,十二支緣起,來認識身心種種活動的前因後果做為基礎,才能真正把握到增上法門也就是無常法門、苦無常法門無我法門。不透過緣起,不能把無常,不透過無常,不能體會苦,連苦都沒有正確的感受,不用談建立起無我正確概念。我們從二○○經里可看出這樣的訊息,值得大家再細心地體會一下。

八、對冶性

第八,[對治性]。剛才我們談相應,去惡的對治就是相應,增善的相應也是相應。以修七覺支來說,我們可以分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這是比較使心活潑的;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這是使我們的內心靜下來的。念覺支,要正念分明,看看天平哪一邊是比較低,比較高,隨時調整,天平的兩邊,

我們可以看出來比較沉下去的比較重,另外一邊加重,也會水平,或是比較重的一邊,減少一些份量也能維持水平,道理完全一樣。我們修七覺分,也是時時刻刻用正念正知來權衡我們心態的活動,謀求水平的穩定是在清醒狀態睡著了,也是很穩定不做夢了。昏沉睡眠,好像都沒有煩惱,那不算,在清醒狀態下,精神集中的狀態下,維持正念正知,維持安定集中,甚至於想辦法來處理人生的問題。(1991.8.11.講於《新雨》台北道場,完稿未經楊教授過目。本文由李冷雪芬整理)

(1991.8.《新雨月刊》第48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