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郁文教授:阿含道性(下)

阿含道性(下)

楊郁文 主講  

九、相須性

    第九,[相須性]。「相須」這 個 名 詞 本來都說是互為因緣,這樣不太好,相須比較好。為什麼呢?長阿含二三經說:「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有戒;戒能凈慧,慧能凈戒。‥‥‥如人洗手左右相須。」戒能助慧,慧能助戒。

像左右手一樣,兩只手不管哪一邊比較臟或兩邊都是臟,一開始在水中搓來搓去,互相使對方乾淨,這叩左右相須。大家都曉得要止觀等持,由止入觀,由觀入止,最後都要維持止觀等持,或者剛才七覺支的念覺支以外的三個、三個的覺支的調整,這一都是相須的,不能偏重,也不能不曉得有什麼變動,或者不能不清楚已經維持平衡。中阿含一○九經說道:修止可以得觀,修觀可以得止,止觀相須。我們信、進、念、定、慧五根的平衡發展也一樣的要求。信跟慧要取得平衡,若太有信仰,而忽略掉智慧就容易流於迷信;若太要求自己理智,而忽略掉因果信仰也不好。姦邪之輩、無惡不做的人你說他們頭腦好嗎?智慧型的犯罪者,頭腦好得不得了,可是他們有沒有信?沒有。有沒有因果觀念?沒有。做惡會受惡果不相信;善有善果,他也認為騙人,這樣的話,他會天不怕,地不怕,做盡壞事不好,所以,信跟慧要平衡。而進跟定也一樣要平衡,心太精進會掉舉;定過頭會昏沉懈怠,這等於拉弦一樣,綳得太緊,容易拉斷,放得太松,拉不出聲音,要緊緩適中。這也是下面所要平等所說的。

十、平等

    第十,[平等性]。二十億耳是一位佛陀弟子精進第一比丘,最努力用功的人,可是過分了,過分到沒有成就,眼看比他不努力的人都已成就,他拚命用功,一事無成,而家裡又是富有人家,他說我想還俗回家,我利用我的福報來造福就好了,不修行了。佛陀曉得就叫二十億耳過來。對他說你在俗時會什麼樂器嗎?二十億耳說:我以前拉琴。佛陀說:那你要拉出美好的琴音的話,把弦綳得很緊,好嗎?他說不好,容易拉斷,聲音不雅。佛陀說:那放鬆好了二十億耳說:太鬆了也不行,要緊緩適中。佛陀說:你都懂得這樣的道理你怎麼不應用到自己身上你就是琴弦綳得太緊了,所以,樣子在拉弦,也有聲音在發,聽起來都沒有什麼錯誤,其實是有問題的,現在你把精進程度稍微緩和下來就好了,緊緩適中。這就是佛陀說的:「精進太急,增其掉、悔。」掉就是掉舉,悔就是後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精進要恰到好處

十一、中道

    第十一,[中道性]。中道性,所謂離苦樂兩邊行中道,這也是修道的最高原則的一種。佛陀波羅捺鹿野苑向五比丘初轉*輪時候,就提到這一點。以前,身為太子過分的享樂,而修苦行六年過分的苦,由於一事無成才放棄苦行。現在所說的是極端的苦行,極端的享樂,我們會奇怪有這樣的人嗎?大家都好樂惡苦,大家喜歡愉悅,喜歡享受。可是有人會發現到享受也會構成另外一種負擔,一種苦的原因。另外有些人餓得沒有力氣,餓得發慌,吃下東西以後,精神來了,很舒服拍拍肚子,涅槃是也,我這解脫了。所以,有些人認為只要追求滿足慾望那就涅槃。這樣要求涅槃只是滿足慾望而已,這就是對著身體來滿足,實際上食色要使你滿足,永遠沒辦法,不但是沒有辦法,反而是最多苦的來源

    佛陀菩提樹來到鹿野苑,這五位比丘看到佛陀遠遠的來了,大家相約說,我們不要理他,那個人已經沒有用了不修苦行放棄修行,我們不理他,不過越來越近時,大家發現悉達多太子不一樣了,他們發現到容光煥發形之於外的佛陀來了,本來說不理他的人,現在拿椅子的拿椅子,打水的打水,拿臉盆的拿臉盆,在迎接他。佛陀曉得要解決他們的疑問,就開始說啦,過度極端的追求欲樂不好,不是修道的方法;過度極端的苦行也不好,離開這兩種極端,就有中道,這個中道不是中庸,不是苦與樂的加起來的二分之一,而是該苦的時候讓它苦,該樂的時候讓它樂,修行過程當中,身體精神都有苦樂的體會。中道,只是不極端採取苦樂的作為來修行,只要合乎正確方法,在修行過程障礙苦處在,也有超越障礙之後的喜悅在,身體也有某一段時間的違和,也有另一段時間的調整,而不能說苦就不好,現在坐下來會苦,是修苦行佛陀說要中道,那不要坐禪好啦,現在坐禪坐到某一種程度身心輕安會樂,那又不好,不是這樣,苦就讓它苦,樂就讓它樂,該苦、該樂、該不苦不樂,只要明明白白就好啦!這是要緊的。

    從相應性、對治性、相須性、平等性、中道性這幾個性是在修道過程當中,一直在應用,一直在活用的,也就是修道的要求。在我們修道之前,事先認識有這幾個特質,我們要記在我們的腦海裡面,而在應用時,就可以找相應的,找對治的,找相須的,維持平等,維持中道修行這是穩當的。

十二、實踐性 

    第十二,[實踐性]。我們剛才提到佛陀是非現實的人,不過現實不是勢利眼的現實,是所有事情在崇高的理想目標之下,都以真正可行的方法來進行,這樣的現實就是顧及到可行而來的實現。有許多人過份強調理想生活理想之中,而不顧實際,那是幻想。在雜阿含二六三經佛陀用三個隱喻來說出下面的內容:「不修方便隨順成就用心求: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不能漏盡解脫。」為什麼?因為他不切實際,只要求漏盡解脫,就是最高的理想,最高的目標。我們不能失去目標,失去理想,可是他不著手進行,為什麼?他不修行,不學習,不一再的來修改自己錯誤地方,開展好的成份,那是不可解脫的。那麼我們應該要怎麼樣?透過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正道也就是三十七菩提分。在整體性、次第性、隨時性、緣起性,順著法性,又按照行道的要求來推動,這樣才有漏盡解脫的一天。

    佛陀說了譬如孵雞,孵蛋的雞,生了好多雞蛋,它能隨時蔭餾、孵蛋,也能把蛋調整位置。等到小雞形成了,它的嘴巴能敲破蛋殼,爪也有一蹬的力量,這個雞蛋的設計,由內打破很容易,由外要壓破很難,它的機械構造就是這樣。所以只要母雞一直認真的來孵蛋、轉蛋,而不在那裡祈求土地公:我的雞子趕快成熟吧!它只是本能動作,已經合乎緣起使雞子形成,破殼而出,這種破殼而出就是開悟,從黑暗的局限的范圍打破了,而得到了自由自在。不能靠祈求,而是靠實行,靠孵雞蛋,靠轉雞蛋

    再一個比喻,像木工,使用木柄的工具。一天到晚在抓,最後他會驚訝怎麼都有凹痕,他拚命再摩擦看看,也不會立即凹下去,不過每天摸一摸,十年的時間就凹痕出來,去除漏也一樣,你在時間想把漏去除掉,等於要把木棍立即磨凹下去沒有辦法,只要天天順著給他把握使用,久而久之就會有凹痕下來,只用求不得,去除漏就是這樣,你不能要求去漏多少,只要認真的修行,漏就一直消失在無形當中。

    另外一個例子,像海邊木造的船或者木排、竹排也好,用藤捆綁著,濕的藤不用工具要弄斷不可能,乾的藤也一樣,用我們的雙手很難弄斷它,可是在海邊曬曬太陽,幹了,又下雨又吸收水份又膨脹了,又曬曬太陽,烘乾,這樣一縮一膨脹,逐漸把藤的細胞裂開來了,最後沒有人碰,藤條也會斷了。我們斷煩惱絲也一樣,只要風吹雨灑日曝,也就是順著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行過程時間一到條件具備,這些煩惱絲就斷了。而開悟、去除漏、斷煩惱絲,只用求的沒有用,有一人就是求菩薩要有煩惱使我斷除煩惱。真正的菩薩說我怎麼能替你斷?假使能替你斷,不用你求老早給你斷了,要透過求,才替你斷的菩薩那是世俗現實也不很好菩薩

十三、實證

   第十三,[實證性]。雜阿含四九九經提到有一位月子比丘,月子比丘就是提婆達多的學生有一天來看舍利弗,舍利弗就問他,你們老師怎麼教你們?月子比丘就說,我們老師說:「比丘心法修心,是比丘能自己說:我已離欲,解脫五欲功德。」舍利弗說,你們老師怎麼不這樣說:「比丘心法修心」?真正的離欲、離嗔恚心、離愚痴心而給自己體驗到真的沒有貪法,的心沒有恚法,沒有痴法,更可以肯定自己沒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在這成就之下方可以肯定自己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也就是真正的解脫五欲,乃至色慾無色慾的功德。我們在高速公路的起點,一動也不動,永遠到達不到高雄。若在高速公路的起點,車子已經開了,進一公尺就是接近一公尺,有人誤會以為到達高速公路都會到達高雄,不是的,只是比較有可能,最後終於有可能,不是一上高速公路就到達目的地。很顯然的,有些人中途或休息站下車,就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由此可看出來舍利弗要求什麼?任何道以實踐有所成就再來肯定,不能說我有修道就得道。見道還要修道,修道還要證道。

    雜阿含三五二經里有三位尊者,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那羅尊者就問,你除了信、欲、聞、行覺想、見審諦忍,然後如實有正自覺知見,有生故有者死,不異生有老死?茂師羅尊者說:我就是有。對方說那你就阿羅漢他不敢說,他曉得自己不是阿羅漢就沒有回答,旁邊的殊勝尊者替他回答:就比

喻口渴時要尋找井,到達井邊沒有舀水的工具,沒有罐,沒有繩,水面很深,看得見水喝不,所以見道不等於得道,在打水時也不一定能取到水,水打上來喝下水,口渴消失,才證明真正的喝到水,否則夢中打水越喝越渴,說不定有些人在幻覺中肯定自己,而越陷越深,有些人說這是走火入魔現象實證性表現出來的是見道就有修道的可能,修道就有得道的可能,得道才是證道,可以親自體驗肯定。

十四、漸次性

   第十四,[漸次性]。在四聖果有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成就你不能說,我證須陀洹果就等於阿羅漢果,因為得阿羅漢的人有斷三結,我現在斷三結,我跟阿羅漢一樣的成就,你只能說跟阿羅漢的斷三結一樣的成就

    現在師父徒弟之間,徒弟學了一招就要離開,認為所有能耐都有了,事實上,不見得。以禪宗來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開悟的悟有時候和誤會的誤是一樣,正確開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沒有錯,不過這是禪宗修法我不便談。

    現在我們就以雜阿含三六五經來說:這里提到須達長者他是早期貢獻精舍佛教界有名的長者,他問佛陀:「此四聖諦漸次無間等,或頓無間等?」佛陀說:「此四聖諦漸次無間等,非頓無間等。」也就是苦集滅道,不能在一下子都能現觀。無間等就是現觀(abhisamaya)。我們剛才已經曉得,對苦認識到一種

程度才會尋找苦的原因發現到有集苦之因,對苦跟集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你才能肯定苦可滅,否則的話你怎麼敢肯定?對苦集滅有某一種程度成就,你才放心求滅苦之道,行滅苦之法。苦集滅道是漸次無間等,沒有辦法一頓無間等,頓漸之爭另當別論,這是題外話。

    我們針對雜阿含四三五經來說,佛陀就用比喻,用鳳凰木的兩個葉片,或者鳳凰木的細葉連合起來盛水可以嗎?沾水可以,盛水沒有辦法。那為什麼?做事情不合乎實際。怎麼樣才可以佛陀另外用一個比喻,用草藤編成籃狀,再用嫩的如鳳凰葉的細葉墊底,上面再擺荷花葉,現在就是一個很好的盛水器了。荷花葉很大可以裝水,不過荷花葉裝水越多,從兩邊一提就破了,拿不到水,怎麼辦?下面有支撐的東西好了。用藤編就好了嗎?有刺或有比較突起來的地方就刺破了,怎麼辦?用草藤編成籃,用細葉墊底,上面再擺大的荷花葉後,是非穩當的盛水器。

    這一有我們需要相當了解的地方,包括漸次無間等,我們要修道,對苦集滅道沒有深刻的體會,不算修道,樣子有,實際沒有,真正走上道,那要有苦集滅道相應,才能在聖出世間上的八正道上前進。以上所說的是證道的要求,我們行道要證道,但是證道不是一見道就證道,一修道就得道,也不是一頓的道,就是逐漸逐漸來成熟自己,而接近涅槃,順著道跡一步一步前進,最後才入涅槃

十五、同行

  第十五,[同行性]。除了以上的了解以外,還有同行性的肯定,我們要了解過去一般說法,苦集滅道是小乘行者方法,十二支緣起是緣覺者的修法菩薩至少要修六波羅才行。阿含沒有這樣的分法,道就是道,唯一行道。同樣佛陀所走的路,佛陀完全沒有遺漏的介紹出來,是什麼道?就是八正道,就是四念處為首,開展出來的八正道或者是三十七菩提分,都是同一道,怎麼樣來證明呢?雜阿含六三五經說:「若比丘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我們不要忘記四念處為首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因為法念處是所有的法都包括在裡面。「未凈眾生令得清凈,已清凈眾生令增光澤。」同樣的說法:「四念處修習多修習,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未得阿羅漢者令得阿羅漢、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雜阿含三九三經也一樣說,透過四聖諦法門,三結盡,得須陀洹,他們都是有現觀四聖諦到某一種程度;三結盡,貪、恚、痴薄,得斯陀含果,一樣是透過四聖諦;五下分結盡,身為阿那含也是透過四聖諦;漏盡、心解脫、慧解脫阿羅漢,也是透過四聖諦;得到辟支佛道證也是透過四聖諦;而最後若得無上等正覺,也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人他是一切知悉四聖諦佛陀四聖諦有特別的四聖諦嗎?沒有,也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跟佛陀所走的或透過阿含來走的道是佛道,並不是小乘道,而因為我們聽法而行,我們就是聲聞道。聲聞者所走的道;也是佛道,只是自己的身份還沒成佛之前所走的路,就是聲聞道,成佛的時候,走過佛道而來,和我介紹出來的聲聞道完全一樣。

十六、必行性

第十六,[必行性]。佛陀在般涅槃之前,教導了最後一位成為阿羅漢比丘須跋陀,佛告訴他,除了八正道,聖出世間的道,沒有其他的道可以成就任何的沙門果,也就是成就沙門的人都是透過八正道成就,所以八正道佛道乃是賢聖或佛陀必行的道路。

十七、可證性

    第十七,[可證性]。佛陀在初轉*輪的時候就表現這樣了,初轉、勸轉、證轉,他所

介紹的方法是肯定可以成就的,他以自己為例子,在度化五比丘時,喬陳如馬上開法眼成就須陀洹果,而另外四位,隔一天一位,到第六天再透過「無我相經」的開導,五位比丘成就阿羅漢果。而世間上當時就有六位阿羅漢,包括佛陀,所以不懂得實情的人,罵阿羅漢小乘的話,罵到佛陀頭上阿羅漢是可以尊敬的人、可以贊嘆的人、可以服侍的人、可以供養的人。有斷德的人就值得這樣,有三菩提者成為三佛陀成就斯德,也就是成就阿羅漢,那麼佛陀阿羅漢、辟支佛陀所斷的德都是一模一樣,差別在什麼地方呢?辟支佛陀阿羅漢,一個是無師自悟,一個是聽聞師長的教導才成就。同樣無師自解的辟支佛陀佛陀,他們不一樣是佛陀除了斷德以外,對更多人事物的了解更透徹,而得到無上遍正覺,可是佛陀能得到無上遍正覺還是走四念處為首的八正道,透過四聖諦法門而得到最大的成就

    我們從同行性、必行性、可證性可以肯定今天所談的,今天所了解的修行法門,我們有信心,只要不違反法性,順著條件,按步就班的在某一段時間,某一段范圍,某一段時刻,用最好的方法,去除我們身心壞的成份,來開展我們好的方面,最後,五根平衡的成長,知、情、意平衡的成熟成就人格圓滿如來(tathagata),人格圓滿者,所有的人的最高成就,他們這些人,就是如來,就是佛陀。所以我們透過阿含,所要學習的阿含道不是聲聞道,不過我們是聲聞身份,所走的就是聲聞道,可是,這條道就是佛道,也是要完成我們的人格。希望大家能透過阿含來充實自己,終於,大家成為如來人格圓滿者。謝謝大家!

    張慈田:很感謝楊教授給我們很精彩的講義及演講,關於阿含道性是阿含學的一部份,還有很大的部份還沒有講,以後有機會繼續請楊教授幫我們講課。這個阿含道性,楊教授把它開展分析出來總共有十七種道性,這樣的分析方法,以前研究阿含學的人還沒有這樣做過,算是一個很獨特、很有開創性的分析,讓我們更能清楚了解阿含的哲理,及做為修行上的指引。現在假使各位同修對於內容有一些問題,我們還有一時間,可以請楊教授為我們解答。

    李冷雪芬:請問楊教授阿含經講義有沒有出版?

    楊郁文:沒有,可能要兩三年以後,我現在重新整理。你們手上拿的也是其中的一部份,因為我事情很多,不能先從這邊著手,很對不起大家。

    某先生:我剛才看了老師上次的演講稿,這裡面有講到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表格,而這次的講義也有出來,從這裡面顯然可以看得出來,楊老師對這個表格相當的重視,這樣是不是希望大家在讀阿含經的時候把握這個結構?

    楊郁文:順著這架構,然後融會貫通。現在畫出來是平面的,實際上是立體的,也不見得是立體而已,機械構造是立體的,還有有機的活動,只從物質而來認識還不夠,我們是人 ,是身心互動的,身心相須、相應、相依的,所以在修道來說,我們像一個整體的有機體,既是有生機的個體,又是有靈性,就是有精神 ,非常復雜的精神活動在進行,不好心態,也是非常復雜互相牽制,好的也是這樣,修道也是這樣,那麼要讓家了解的是在道的次第上,次第相當於一個單一的受精卵,由開始分裂組合成為胚胎胎兒、健全的嬰兒,成長到成熟乃至於老化的過程。實際上是千變萬化,很難了解得非常透徹,不過,以胎生學來說,他有先後發展的次第,那順著這樣的發展,我們可以認識身體組織,透過精神的活動,也有許多生理學上的研究。而在這麼復雜的結構當中,我們要修道就是借著三十七菩提分法,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有靈性的發揮,實際上就是透過十幾種,或者分成四大類來體會、來應用,最後來實證。在阿含裡面,有時候單說四念處就是代表三十七菩提分;單說念覺支就是指四念處法門為首,依七覺支開發菩提目標的修心,不說修定而說修心的過程,實際上可以看出來,七菩提分法並不只是順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在開展,而是順著我內心的活動狀況作修改、調整,我們對於許多法門的了解,修行方法的認識,以及如何應用到真正的、實際上的日常生活當中,或者修定、或者念佛等等宗教生活的當下,都有最好的方式來進行。

    朱紀忠:有些經典談到四禪和四果的關系,就您的了解四禪和四果是不是有關系

    楊郁文:有關系,但不是絕對的。我們只能說同樣一個人,他集中精神,而心活動的能力,反而因為過分的集中而不活潑了,因此不太適合,有些聖人還是嘗試自己集中精神能力,可以達到九次第等至(正受),不過出定還要作觀。我現在提供一個意見,佛陀菩提樹下,對十二緣起作逆順的觀察,是在第四禪出定的狀況下進行,我們透過這樣的訊息,可以了解到,能到達第四禪定的人,他集中精神解決問題能力,以他個人來說是最能發揮的時候。但是,阿羅漢一定是有身證八解脫的人嗎?不見得。所謂慧解脫阿羅漢就是這一生,他都沒有透過禪那(初禪以上)的體會而得到解脫能力也就是說單依慧根增上而不重定根增上,這樣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如智慧第一的舍利也不是這樣,他是定、慧並重增上。

不過真的也有解脫阿羅漢的存在,他不一定是有初禪的體會,所以不能說有怎麼樣的禪定就有怎麼樣的沙門果。我們從另一個方向來看,佛陀兩位老師:一位是成就無所有處,一位是成就非想非非想處的兩位仙人(聖人稱呼為仙,因為有太高的成就,不同凡夫)。他們並沒有斷除根本煩惱,這里所說煩惱並不是我現在事情不能解快的煩惱,kilesa(煩惱 )是指心性污染的成分。要掃掉它,掃到乾淨,這就是斷除煩惱能力,就是非想非非想處也是沒有辦法。不但如此,假如定力的提升,慧力不跟進,在這樣高的禪定之下,出定之後有錯誤想法,有錯誤經驗,像常見、我見、遍一切處、十遍處,地就是我我就是地,因為他有這樣親身的體會而落入我見、常見之中,所以定力一定能開發智慧嗎?因人而異。跟四沙門果有沒有絕對平行關系?對同一個人有平行關系,對其他所有的人就不構成平行啦!對同一個人,比如是你,你不禪定智慧能開發多少?可是你修了禪定,我可以肯定你一定會提升智慧你不能說因為我有非想非非想定,甚至於滅受想定,所以找有斷除煩惱能力,只能說有壓抑煩惱能力沒有辦法說有斷除煩惱能力沒辦法肯定這一點。從根性來看,剛才說知、情、意,如是慧根,情是信根,意是定根,有些人偏向發展,有些人均衡發展,所以有些人成就解脫有些人容易成就身證八解脫有些人成就解脫,有人成就解脫,即所有的都解脫了。

    釋照淳:剛剛講到四聖諦,談到無間等的問題,那有漸次性,為什麼佛陀當初開示四聖諦的時候,不是先講我們有什麼因而有什麼果,反而從苦果這方面來告訴我們這個次第性?

    楊郁文:這是對於緣起法門的了解問題,沒有緣起法的認識以前,就是以果推因,因為果是事實,從事實來尋找原因這是現實的問題;以因推果,是可能,是想像,不見得是事實,所以先由事實來認識人生實際的苦,八苦、三苦等,然後再追尋苦因,經過透澈了解之後知道,百分之因就有百分之果,百分之九十九的因絕對沒有果,只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還沒有結果。

    釋照淳:這邊提到的現觀是什麼意見?

    楊郁文:現觀是abhisamaya的翻譯。

  abhisamaya有兩種翻譯,一是無間等(a-,無,bhi- 間,sama 等),一是現觀(abhi-現、面對,samaya會合、接觸)。面對著實際的狀況來看它,中間沒有任何的間隔,也沒有任何會引起折射或有色眼鏡(即扭曲形象)的條件存在,也就是能真正地、平等地把握事物,非常正確的。

    釋照淳:那是一種正思惟、正觀嗎?

    楊郁文:這是一種結果,我們透過四預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得到的一個結果,那麼無間等、現觀也是這樣的意思。前者是雜阿含的說法,後者是玄裝的說法,各有好的引導,不過對這兩者都能把握的話,就更能體會 abhisamaya。(1991.8.11.講於《新雨》台北道場,完稿經楊教授過目訂正,感謝。本文由李冷雪芬整理    姚 玉 芝)  ※

(1991.9.《新雨月刊》第49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