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疏

  大清·欽賜雲南法界寺講經廣陵沙門·溥畹·述

  將釋此經,義啟十門:一教起因緣,二藏教分攝,三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顯示宗趣,七部類處會,八傳譯時代,九總釋名題,十別解經文

一、教起因緣

  蓋聖人設教,必有由致,非無故而然也。故曰:因緣若至,其理自彰,良有以焉。然則因緣亦有總別。一總者,謂佛聖教,無非酬因酬請,顯理度生,即我如來住世四十九年,始自鹿苑,終至金河,於其中間三百餘會,或時談性,或時論相,或時道有,或時說空。諸有所作,常為一事。故法華雲:諸佛出世,無非為一大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一大事者,即開示悟入一切眾生佛之知見者是,此諸教之總因緣也。二別者,謂諸教因緣各有不同,故名為別,若據本經,別有十種:(一)欲破外道邪見故。(二)欲回小乘令入大故。(三)令權位不迷空故。(四)令悟明二諦,證入中道,生正見故。(五)顯佛勝德,生凈信故。(六)欲令發大菩提心故。(七)令修菩薩深廣行故。(八)令斷一切深重障故。(九)令得菩提無上果故。(十)流傳後代,益眾生故。由此因緣,故起斯教也。

二、藏教分攝

  蓋佛之法,不出三藏二藏,四教五教,十二分以收攝之。言三藏者:(一)修多羅,此名契經。(二)毗柰耶,此名調伏。(三)阿毗曇,此名對治。言二藏者,(一)聲聞藏。(二)菩薩藏。若論所攝,此經於三藏,正屬經藏,兼通律論。以戒生凈信故,論詰辯析故。於二藏中,正屬菩薩,亦兼聲聞,以激小回心故。言教攝者,西竺東夏,古今高宿,判教多途。始自後魏菩提留支,判一音教;次後則有一十八家,各有理據。庄嚴聖教,難以枚舉。於今海內,唯有二宗:(一)天台四教,所謂藏通別圓,此正別攝,兼亦容三,不定回心故,揚大抑小故,離即俱非故;(二)賢首五教,所謂小始終頓圓。此經始教正攝,餘四亦通。以離相見佛,乃終頓義,餘二如前。十二分者,即九小三大通相,十二分教,兼正可知,故不繁述。

三、義理分齊

  如來接物,不無文言。既落文言,則有義理。義者,文之實也。理者,言之主也。又義者,相也。理者,體也。蓋聖人之言教也,義以析之,理以統之。理雖是一,而逐機遂有淺深;義固多方,而歸理則無別體。是則諸經義理既有淺深,而欲明經旨者,若不辯別,何以知其分齊所詣乎?然約法本末生起,顯分齊者,依起信論,有五重淺深,亦不前五教,但此則從深至淺,彼則自淺向深,故不同耳。

  (初)唯一心為本源,即一真法界。該四法界,此圓教分齊也。

  (二)依一心開二門,即該二教。一者心真如門,所謂心性不生不滅,即頓教分齊也;二者心生滅門,所謂如來藏,與生滅和合,名阿賴耶識,即終教分齊也。

  (三)者依此識明二義:1、覺義,謂心體離念等;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動等。

  (四)依後義生三細:1、依不覺故心動,名業相;2、依動故能見名轉相;3、依見故境界妄現,名現相。

  (五)依最後生六粗:1、智相;2、相續相,即始教分齊;3、執取相;4、計名字相;5、起業相;6、業系苦相。3、4,小教分齊;5、6,人天分齊也。

  若於此五中,定本經分齊者,正屬始教空門。空理,如離相見佛,大身非大身,色相色相等。然辭雖正演空門,而義實兼含終頓圓也。以始義初彰,一一空諸所有。終義許凡有心者,皆可作佛。頓義一念不生;圓義不可思議。而餘一一激小,令生恥慕,與大同途,此大【既/木】之分齊也。

四、教所被機

  教,乃聖人示下之言。機,即九法界所被之機。然則有通有局:通則普利三根;局則不無揀別。設以局論,此經正被菩薩,以經雲: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復有人,得聞此經,信心清凈,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之法。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此經唯被大機。然於義求,亦兼凡小,何謂?以此經雖屬大乘若不兼利,則是平等,無有高下,恐成虛語。而經中亦談胎卵濕化,十種類生,以及小乘四果名目,於結經處,且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以是故知兼被小也。

五、教體淺深

  所謂教體者,亦有能詮所詮:能詮體者,即音聲語言,名句文身。故楞嚴雲: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者是也。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身者,文即是字,能為名句,二所依故。若以本經而論,則首從如是,終至奉行,皆為能詮之教體也。所詮體者,即無住真心,實相般若是也。以眾生日用而不知,大覺悟而為說,能所並釋,合為教體。故知此經能詮所詮,皆深而非淺也。

六、顯示宗趣

  言宗趣者,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若據本經,顯宗示趣,則有總有別。總者以三種若為宗,三德秘藏為趣。別則有三:(一)教義,謂文字若為宗,實相、觀照為趣;(二)理智,以真空妙理為宗,實相般若為趣;(三)因果,以發菩提心為宗,證涅槃果為趣。斯則略示本經之宗趣也。

七、部類處會

  此般若經,名雖八部,約類有十:(一)大般若六百卷。(二)放光三十卷。(三)摩訶三十卷。(四)光贊十卷。(五)道行十卷。(六)小品十卷。(七)勝天王所說七卷。(八)仁王二卷。(九)實相一卷。(十)文殊所說一卷。皆本部之同類也。處會者,即四處十六會:(一)王舍城鷲峰山七會。(二)給孤園七會。(三)他化天摩尼寶藏殿一會。(四)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一會。此經乃第二處第三會也。然獨置金剛二字者,揀非餘九,以故本經在六百卷中,正當五百七十七卷,祇園七分中之第三分也。

八、傳譯時代

  此經自傳我國,凡有五代,六師翻譯。(一)羅什於姚秦時,居草堂寺,譯名金剛般若。(二)菩提留支,於元魏時,住永寧寺,譯與什同名。(三)真諦於陳朝,住廣州制止寺,譯名亦同上。(四)笈多於隋朝,住東都上林園,譯名金剛能斷般若。(五)玄奘,於唐貞觀十九年還國,文帝迎住西京弘福寺,譯名能斷金剛般若。(六)義凈於天後證聖乙未還國,至睿宗景雲二年,譯與奘師同。今所傳本,乃羅什弘始四年草堂寺譯者也

九、總釋名題

  分二:(一)經題;(二)人題。

  ﹝九、總釋名題﹞(一)經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語跋拆羅,此雲金剛。具有三義,謂堅、利、明也。以此寶其體最堅,一切物不能壞;其用極利,能壞一切物;其相光明。金中最剛,故名金剛。有謂色如紫石英,狀若蕎麥棱。即力士所執之杵也。

  梵語般若,此雲妙智,亦翻妙慧。合而言之曰智慧,以智徹諸法實相,慧了諸法真空。然義有三,謂實相,觀照,文字也。設取金剛三義,以喻般若三種者:(一)堅,喻實相般若之體,雖經多劫,升沉三界,往返六道,未曾欠缺,故雲堅也。(二)利,喻觀照般若之用,謂此顯時,能照萬法,當體全空,故雲利也。(三)明,喻文字般若之相,以其能詮實相、觀照,令得顯現,故雲明也。由斯三義,故舉金剛以喻般若。則般若智慧梵音,金剛即般若之正喻,以故華梵雙彰,法喻並舉,曰金剛般若

  梵語波羅蜜,此翻彼岸到,乃順天竺之語。若依我國,當雲到彼岸。意謂此經是到彼岸智慧也。蓋彼岸者,指涅槃而言。即離二種生死之此岸,渡二障煩惱之中流,到二種轉依之彼岸也。

  經者,徑也。謂一切賢聖能依此修,即成佛作祖之捷徑也。

  梵語欲底修多羅,此雲契經。謂詮顯義理,契合人心,乃契理契機之教,揀非此方儒道等經。若據諸經論釋,其義實繁,要而言之,不出於四,所謂貫、攝、常、法,以能貫穿所說之義,攝持所化之機,三世不易為常,十界同遵曰法,具斯諸義,故稱為經。

  然上七字為所詮,屬別;下一字為能詮,屬通。此於七種立題,為喻法立題;二種立題,乃佛自立也。

  ﹝九、總釋名題﹞(二)人題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標代也。三藏,經律論也。所謂經契一心,律規三業,論甄邪正。法即軌則之義。師乃模範之稱。以三藏之法,自師而師人,故曰三藏法師梵語鳩摩羅,此雲童壽,謂童年而有耆德。什乃華言,即善識此方文字之稱,華梵合舉,故曰羅什。然師始末,備載本傳,茲不繁引。譯者易也。謂易天竺之語而為華夏之言。以周制有掌四方之官,北方名譯,今翻西語,而曰譯者,由漢世多事北方,而譯人兼善西語,因以稱焉。

十、別解經文

  分三:(此准道安,經無豐約,悉分為三,謂序、正、流通者是也。)

  (一)序 分二:

  將釋此序,義分為二:(1)明建立之因,(2)明建立之意。

  建立因者,正明如是等言,因何而立?蓋當金河顧命之初,鶴樹潛輝之際,阿難悲哀,時有無尊者,語阿難言:汝是持佛法人,且須裁抑,宜當往佛,請問後事。阿難曰:雲何後事?尊者答曰世尊在日,以佛為師世尊滅後,以誰為師世尊在日,依世尊住,世尊滅後,依何而住?惡性比丘,佛在之日,佛自調伏;佛滅度後,如何調伏?遐益當來,理宜結集,一切經首,應置何語?阿難承教,一一咨問。佛答之曰:我滅度後,依四念處住,以戒為師,默擯惡性比丘,一切經首,皆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眾若干,此正第四問也。

  建立之意者,亦有三:a、斷疑故,乃結集時,阿難升座欲宣佛語,感得相好同佛,爾時眾起三疑:一疑世尊重起說法;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故舉如是我聞等,則三疑頓斷。b、息諍故,若不推從於佛,言自製作,則諸羅漢,德業頗齊,未免諍論。今稱佛說,何諍之有?c、異邪故,不同外道,經初安阿歐二字。蓋阿者言無,歐者言有,彼謂萬法雖多,不出有無,置之經初,以之為吉,以初吉故,令中後亦吉,今則不爾,故雲異邪。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一)序﹞ 1、通序

  通序者,諸經通有,以證信故。然此如是,諸經不同,如是亦異,有謂諸佛說法,無非顯如,唯如為是,除如之外,了無片法可談。或曰:有無不二為如,如非有無為是。又雲不異為如,無非曰是,皆泛言之也。今據本經,當以實相、觀照為如,文字若為是,良以實相、觀照,二而不二,體用如如,故名為如。文字性空,不即文字不離文字故名曰是。

  我者,阿難自謂也。然有四種:(一)凡夫遍計我。(二)外道神我。(三)二乘假我。(四)法身真我。此於四種中,正屬第三假我。蓋阿難已達我空,實不計執,以隨世諦,假立賓主,乃稱於我。

  聞,謂耳根發識,名之曰聞。問:既耳根發識,合雲耳聞,何經不然?答:耳是六根之別,我乃一身之總,廢別從總,故曰我聞。

  一時者,即師資合會,說聽究竟,唯一無二之時。良以殊方紀歷不同,上下延促不定,橫則四洲差別,豎則三界懸殊。故但雲:說此經之一時也。

  梵語佛陀耶,此雲覺者,謂自覺、覺他、覺滿也。自覺,異凡夫之不覺。覺他,揀二乘之獨覺。覺滿,揀菩薩之未滿。是以三覺俱圓,萬德皆滿,故稱為佛。

  在者,如天子所至,即曰行在。故佛至處,亦名在也。

  舍衛梵語,此雲聞物,亦名豐德,又雲名稱。以具五欲、財寶多聞解脫、文彩風流、遠聞諸國故,乃波斯匿王之都也。

  祗,即祗陀。此雲戰勝。因波斯匿王於外國交兵,得勝之日,生此太子,因賜是名,以誌喜也。如此方叔孫勝敵,以名其子。樹乃所施也。

  梵語須達多,此雲樂施。今言給孤獨者。以能周給幼無父,而老無子者也。不言鰥寡者,以二該二故。蓋舍衛王臣,先未知佛,因須達多為兒聘婦入王舍城,寄止珊檀那家。時珊檀那中夜而起,庄嚴舍宅,營辦餚膳。須達聞已,即起問言:大士欲請國王,為婚姻之會耶?答言請佛無上法王。須達聞已,身毛皆豎。復問何以名佛?珊檀那遂廣為說佛功德。須達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無上,今在何所?珊檀那曰: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爾時達多,遂往見佛。佛為說法。達多聞已,獲須陀洹。因請佛曰:惟願臨顧,至舍衛國,受我微供。世尊受請。達多回國,布金買園,祗陀因而發心施樹,故雲祗樹給孤獨園也。然須達是正施主,祗陀為助成,今樹先園後者何也?以祗陀乃儲君,須達是臣佐,禮別尊卑之故耳。

  與者,同也。

  大謂名高德重,為天王大人之所敬也。

  比丘梵語。此雲乞士,亦雲怖魔,又雲破惡。梵語僧伽耶。此雲和合眾。蓋和有二:(一)理和,謂同證擇滅無為。(二)事和,有六: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悅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成道度陳如等五人,次度三迦葉,兼徒一千;復度舍利弗,目犍連,各徒一百;更度耶舍長者子五十人。今略五人者,舉大數耳。此等諸人,先事外道,勤勞無益,一見如來,便登聖果。以此感恩,誓常隨侍。所謂常隨眾也。正易所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者是也。

  俱者,一時一住,皆同在也。

  若准古說六種成就者,如是乃信成就,以信者則是事如是,不信則是事不如是,所以五十聖位,十信居先;十一善法,信心為首。故華嚴經雲: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又曰佛法大海,非信莫能入。故知信心之前,別無勝法。縱能信如是經,聞根不利,信亦奚為。能信能聞,非時可說,徒生景仰。時可說法,無說法主,此道難聞。縱有法主,無處可居,亦難行道。雖有其處,設無聽眾,不成法會。必須六種輳集,佛事方興。故雲成就。則此六種為能成就,而向下經文,皆所成就也。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一)序﹞ 2、別序

  別序者,別序一經發起之由,為正宗之前導也。此佛就一切眾生日用尋常,去來動靜,行住坐卧,吃飯穿衣,直顯真心本體,以明無往而非無住真心妙用,無法不具實相般若之本體,所以假此乞食,發起斯經,不過要人向日用中,識得自己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則能事畢矣。

  爾時者,即當爾佛住祗園統眾行道之時也。

  世有三,謂情世,器世,至真覺世;又有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總之情無情,世出世間,靡不尊重,故曰世尊

  時者,日有十二,分為四食。(一)丑寅卯,諸天食時。(二)辰巳午,人間食時。(三)未申酉,畜生食時,(四)戍亥子,鬼神食時。佛制出家之士,應法人天過午不食。今食時者,即日初分也。

  衣者,佛有三衣:(一)安陀會,名作務衣。(二)郁多羅僧,名入眾衣。(三)僧伽黎,名福田衣,以其製法水田見生福故。著者,以入城乞食,即僧伽黎也。

  具雲缽多羅,此翻應量器,謂體色量三,皆應法故。即過去維衛佛所遺,紺琉璃寶缽,乃四天王取而獻者。

  自園進城名入,地廣人稠曰大,防非禦侮為城。

  乞食者,佛教比丘頭陀行,清凈活命,了寄殘生,離四邪命也。

  次第者,不揀貧富,無分凈穢,挨次而乞也。已者,不論有緣無緣,七家則已,又或不限人家,滿缽則已。

  還謂還出舍衛至本處,即歸到祗園也。將所化飯食之既訖,即收其衣缽,凈其手足,敷其所座而坐之也。此言世尊去來行住,吃飯穿衣,日用尋常,與人無異,一段本地風光,莫非全體大用,其柰諸人終日昏昏,只知穿街過巷,覓食求衣,要且不識他是阿誰?甘作飯囊衣架,走肉行屍,殊為可惜。是以如來即日用事而示之也。此為後文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我所說義之章本耳。

  有釋為戒定發起者,義固甚佳,然於下文氣似不貫,且空生希有之贊,似亦難於安插,何則?戒定行持,羅漢常事,何希之有?然空生之所以道希有者,非無故也。蓋空生平日,但念空無相無作;所以於菩薩法,遊戲神通,凈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將謂佛道常(編者註:「常」疑是「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忽然今日,見我世尊,恁么舉動,觸著鼻孔,始知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方信行住坐卧不離這個,於斯薦得無住妙用,實相本體,即在日用尋常,去來出入,動靜往還,吃飯穿衣處也。以故向下即從座起,走向佛前,無別可說,只得道個呀,希有世尊,此正冷灰里一聲豆爆也。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二)正宗分 分二:

  1、示降住其心,歷彰般若妙用 分二:

  (1)善吉請益 分二:

  a、請益之儀

  上序分者,即序如來眾生共有此金剛般若不離日用中也。此正宗者,乃當機窺見如來動靜,已知佛法無多,意欲普利今後,未免請問,形於言辭,以故有此正說也。時者,適當乞食還園,洗足安坐之時也。

  梵語須菩提,亦名蘇補底。此雲空生,或雲善現,又名善吉,有雲妙生,並善實者。以初生時,寶藏頓空,相者占之,此子善吉。七日之後,家珍復現,故雲善現。因含多義,存梵不翻。長老者,以其德臘俱高也。乃舍衛國人,鳩留長者之子。解空第一,在般若會上,轉教菩薩,故為當機發起此經。正窮子喻中,密遣二人者是矣。設以本論,則久證青龍陀果,久悟般若真空,乃為輔化權示。如此今在大眾之中,即從本座而起者,以師資之道,尊卑頗殊,欲有所請不可坐問。偏袒右肩者,乃彼方儀制,以表敬也,此中事釋可知。若以理釋,則袒肩以示權,膝地而顯實,合權實二邊之掌,印中道一味之心,修敬既畢,自合陳詞,故雲而白等。上之起座,即身業,恭敬乃意業;而白下,方是口業。此明三業虔誠,而請問也。

  然即之一字,正是描寫尊者絕無沾滯踴躍之狀,直出人天眾前,揚眉吐氣,自不同於如聾若啞,唯除糞穢,默受彈呵,去花拜座之時矣。所謂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1)善吉請益﹞b、請益之辭 分二:

  (a)贊益

  希有者,准古解則有四種,謂時希有,處希有,德希有,事希有,可謂詳矣。然在本經,似無交涉,茲亦不辯。且道尊者才來啟請,如來尚未開口,見個甚麼道理,便贊希有。聾!莫是世尊成道說法,度眾生希有么?不見道:未離兜率,已降皇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若待今日贊嘆,奚啻鷂子過新羅,是劍去許久,方才刻舟。要知今日之贊希有者,乃算空生具一隻眼,向世尊舉止動靜處窺見一班,故出海眾之前,而贊希有也。其意有二:首謂於庸言庸行處,示奇特事,可謂希世所有之者;次則自已向穿衣吃飯處,討得個下落。這段消息,從未知有,今始悟得。故曰:希有

  如來者,十號之一,即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善護念者,若據古解,依根熟未熟等釋,義亦甚佳,似無不可。但此經以五時設教而論,斯當轉教付財之時,與義推求,理或欠妥。今准法華經信解品,空生等呈解之詞,釋此護念付囑。言護者,即彼經雲:我雖年朽,猶故貪惜者是也。念者,即彼經雲: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即作是念者是也。付者,即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者是也。囑者,即彼經雲: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此者,當得作佛是也。而言善護善付者,即彼經雲:諸法之王,能為下劣忍於斯事,取相凡夫隨意為說者是也。問:設據此釋,菩薩二字,雲何消釋?答:菩薩聲聞,在發心大小,所以有此二名。今既舍小歸大,欲發阿耨菩提心者,豈可更以聲聞而目之哉!是以即聲聞菩薩也。如十六王子,未聞法華以前,止名沙彌,既聞法華之後,則曰菩薩,亦此意也。然此二句,正釋上之希有,所以言我世尊,自華嚴至今,數十年來,調護時機,深心愛念,欲人向動用處,識取家珍不離眉端足下。空生此際,一旦豁然,喜解非常,是故贊言:希有世尊,可謂加護愛念,委付叮囑,善而又善者也。正謂今在般若會上,轉教付財,將大付小,囑小化大之意耳。蓋將大付小,不過引小入大;囑小化大,無非以大激小,皆如來之方便護念也。以此觀之,則如來用心,誠可謂善矣。當機曰:善護念,善付囑者,良有以焉。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b、請益之辭﹞(b)正請

  前既悟得此理,極口稱贊。茲復發問者何也?以前無言之道,自非上根利智,莫克領略,便作尋常錯過。故尊者恐負如來意旨,曲為時機,故興斯問。善男子女人,總該僧俗七眾八部三乘人等。發,謂發起。阿耨等梵語,此雲無上正等正覺。蓋空生意謂設有善男信女要發無上心者,不知可有個甚麼法?聾。然即此心欲契實相般若之理,先向那裡安住?聾。又且此心欲起觀照般若之時,其奈妄想多端,如狂猿升木,上下攀緣,似痴蠅逐穢,去來不舍,怎生降伏?聾。此中三問,以發菩提為主,故前半卷答二三兩問,後半卷答初問也。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1、示降住其心﹞(2)如來許示 分三:

  a、印贊許說

  蓋世尊出世,本為直示此心,奈無知音可語。故自華嚴以至今日,有懷未吐。茲向祗園會上,撞著空生,覿面問來,恰好抓著癢處,以故老漢通身暢快,所以滿口稱嘆曰:善哉善哉!言善會佛心,善為說辭,所謂善而又善者也。故仍呼其名而告之曰:須菩提,你適才贊這兩句,果為的當,即是啟請三問,亦甚要緊,可謂一字不差,皆合吾意。遂印之曰: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善付囑也。似你這樣人,始可與言斯道矣。故曰:汝今諦聽,吾當為爾分別解說。要發阿耨菩提心道理,然則亦不過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而已。

  此中如是二字,應通三釋,其義始足。一約理,二指前,三開後。且約理釋如是者,眾生諸佛,本自如如,所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設廓而論之,則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無非真如,咸是實相。故言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郁黃華,無非般若。此顯世出世間無一法不是,無一法不如,以明如是也。若約指前,則空生已解如來作用。蓋如來說,你也不必裁剪須眉,扭捏鼻孔,另尋住降方法就如我尋常穿衣吃飯,洗足敷座,一段光景,這就是了。以此而住,無非安住;即是而降,無往弗降。此明無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即真降伏。故雲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約開後者,即指後文廣略詳示也。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2)如來許示﹞b、領旨復請

  當機稱解空第一,慧命長老,以此觀之,名不虛傳,何則?一聞如是之旨,即便對曰:唯,乃信之極而無疑也。老子有言,唯之與阿,相去幾何?釋曰:禮對曰唯,野對曰阿。此禮對也。又儒雲: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亦此意也。然則至此當機始問雲何雲何如來竟答如是如是者,正所謂傍敲正打,將一卷無言般若,已向諸人重重發揮了也。故空生直對曰唯者,乃是一肩擔卻,全身負荷了也。所謂燒尾鼓浪成龍去,蝦蟹猶然努眼睛,然之一字,在尊者意,謂我則雖然如是,其奈諸人尚未薦取,伏願如來還要細說,我亦願聞,則是下一經文,無非為努眼者,重伸注腳而已。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2)如來許示﹞c、正為開示 分二:

  (a)明降住其心 分二:

  a、略示降住 分二:

  (a)略示降心離相

  此以言顯無言,而教降心之方法也。前來佛所印證當機者,以其見解不謬耳。然問發心住降,則曰善男子女人者。正見空生作略,借秦為喻,假人而成己也。意謂未發大心之時,則厭棄生死,趨向涅槃,是以生死涅槃為實,即住著於生死涅槃,不得解脫。設發大心,雲何應住?即如我住偏真,如何舍偏真而安住實相?聾。此正暗為自己安身立命處,乃自利之問也。又未發大心之時,唯求自度,不欲度人,知見偏枯,志意狹小,以故變易生死不斷,無明住地猶存;今設發大心,雲何令其斷除變易,降伏無明,上求佛果,下化眾生?聾。此問度生邊事,乃利他之問也。故佛呼名而告之曰: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諸者,其義有二:一約能發心男女等機,眾多不一故。二約四十位修心菩薩,類多不一故。

  梵語菩提薩埵。此雲覺有情,謂覺機分證,識情未盡故。摩訶言大,其義有七:(一)具大根。(二)有大智。(三)信大法。(四)解大理。(五)修大行。(六)經大時。(七)證大果。具斯七大,故名摩訶薩也。問:當機問時,止曰善男子等,如何答處,卻曰菩薩?答:大心未發,即是凡夫,既發大心,即名菩薩。在當機約未發心時問,如來約已發心後答。應者,當也,宜也。此中如是,於前稍異,乃承上指下之詞。往後經中凡言如是處,非有意於上,即有意於下,讀者須知。此一句正承前指後也。

  所有者,略舉十方三界處所,蓋處所,為能生能有眾生所生所有也。一切者,乃總該之詞。類即類趣,謂離趣同形,各從其類,即通指十類也。梵語仆呼善那,此雲眾生,以從五蘊和合中生故。今詳十種,且約橫豎發明。先橫詳類趣,准楞嚴經,皆以妄想建立。若卵生者,經雲:卵惟想生,略如魚鳥龜蛇之類,因飛沉亂想,和合氣成。若胎生者,經雲:胎因情有,略如人畜龍仙之類,因橫豎亂想,愛情滋染而有。若濕生者,經雲:濕因合感,略如含蠢蠕動之類,乃翻覆亂想所成。若化生者,經雲:化以離應,略如轉蛻飛行之類,此屬新故亂想所成。若有色者,經雲:休咎精明,有色可見者,乃精耀亂想所成。若無色者,經雲:空散消沉,無色之可見者,乃陰隱妄想所成。若有想者,經雲:神鬼精靈,乃罔象虛無妄想所成。若無想者,經雲:精神化為土木,為枯稿妄想所成。若非有想者,經雲:如蒲盧等,異質相成,因合妄而有。若非無想者,經雲:如土梟等,負塊為兒,子成,父母俱遭其食,此因怨害妄想而有。然此十種不出色心。約色,即有色無色;約心,即有想無想。弘法菩薩,若識得色從心現,心亦妄生,正覺現前,眾生界盡,更有何生之可度?何心之不可降哉?

  次豎論三界,胎卵濕三,唯居欲界;化生三界通具。有色,止欲界四禪;無色,屬空無邊處;有想,即識無邊處;無想,乃無所有處。若非有想,若非無想,乃非非想處是也。

  我者,佛代菩薩而稱也。皆者,總前十類也。令謂使令,入謂證入,涅槃略梵,具雲摩訶波利昵【口+縛】喃,此雲大圓寂。以眾德皆圓,諸妄俱寂。亦雲大滅度,即大患永滅,超度四流也。又滅二障,度二死也。亦雲無為,離生滅故。又雲安隱,最寂靜故。總之一真法界,約聖與凡,而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此即實相真如之理,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不垢不凈,雖在生死煩惱,其性本自寂然。(二)、有餘依涅槃,是將慧焰燒煩惱薪,雖斷見思,尚余最後身智,為分斷生死苦依,故名有餘依也。(三)、無餘依涅槃,以煩惱既盡,余依亦滅,眾苦永寂,無有餘依,故名無餘依。今說無餘,正指此也。(四)、無住處涅槃,即生死涅槃,二俱不住。故雲無住。如上四種凡夫惟一,聲聞有二,菩薩獲三,唯佛具四。

  此如是,乃承上言也。實無者,即起信論雲: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又般若經雲:以諸有情本性凈故,彼從本來,無所有故,則平等法界,佛不度眾生,良可味焉,以眾生性空,生佛體同故也。又以一切眾生本性寂滅,無滅可滅,本來是佛,無佛新成。故雲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乃反顯征釋之詞,言菩薩若以我為能度,即著我相;彼為所度,即著人相;能度所度,歷然相對,即眾生相;有法授受,戀著不舍,猶如命根,即壽者相。故輔行雲:我以計內,人以計外,眾生以續前為義,壽者以趣後為能,如是四相不除,不惟所度不普,即能度者,心亦難降,故雲菩薩有我等相者,即非菩薩。問:當機啟請,先菩提,次安住,後降伏。如來答:則自後而前者何也?答:空生向來慣習,唯知慕果修因,故問亦急於證理,是以由菩提而住降也。如來因其發心向大,貴乎先歷事行,而住理自在其中,故反其問而答之,良有以焉。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a、略示降住﹞(b)略示住心無住

  此如來再召當機,於降心之後而示住心也。復,謂重複。次,謂次第。於法之法,即起信雲: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法則攝世出世間,染凈因果,有為無為,色心諸法也。應者,誡勉之詞。無所住者,正教不住一切有無等法也。以不住有,入塵勞而不生死之念;不住無,居寂滅而不涅槃之見。是則染凈色心,一切不住。不惟不住有,亦且不住無;不惟不住無,亦且不住無無。正是百華叢里過,片葉不沾身。故雲無所住也。所謂下,詳明六塵為所施之物,此由內不住我,外不住人,故中間不住所施之物。以故向下結歸則曰: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此相之一字,即上來有無諸相也。言不住者,正是無住行施,三輪體空也。

  何以故下征起,恐謂無住,雲何有福?因借虛空為喻,試問當機,令知虛空不可思量,則以法合雲: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所獲福德,亦復如是,猶若虛空之不可思量也。故結勸曰:須菩提,若是菩薩但欲住心者,當如我之所教,須識無住之住,乃真住也。

  以上二章,略答雲何應住,雲何降伏也。蓋前章是教諸菩薩應度眾生,行法布施,修人空觀,遣去我執;此章是教諸菩薩於塵無住,行清凈施,修法空觀,遣去法、非法執,自此至果報不可思議,無非展轉擴充,以顯離相無住之旨也。問:凡為菩薩,當廣行萬行,此中唯言布施何耶?答:不見道:「資生無畏法,檀義攝於六,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若以是推,則開一施為三檀,開三檀成六度,廣六度為萬行,設約而收之,則萬行不出六度六度不過三檀,三檀不出布施耳。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a)明降住其心﹞b、廣詳降住 分二:

  (a)約佛法廣釋降心離相 分三:

  子、佛身離相 分三:

  (子)正明離相

  以上善吉請益,如來許示。一往至此,理雖明了,未識當機解與不解,但恐說時似悟,對境還迷。故我世尊,換個話頭試他一試。正所謂水將竿探,人將語探也。所以將因中度生離相之事,卻以果上成佛身相勘驗者,正欲看伊道有道無。設或以身相為有,則伊降心離相之旨,尚未領略;若是說無,則渠降心之法,稍有相應。故此問雲:須菩提,於汝意地之下,作雲何曉解?你道即今如來果可以丈六之身,三十二相,即此就是見如來了么?蓋不之一字,正審問之詞,乃世尊之探竿也。向下可見空生是個細作,見我如來這一問有些古怪,就如水上葫蘆,捺著便轉,即對之曰:不也,世尊!此正領前開示離相之旨,故曰: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蓋如來身者,即法身也。以法身離相,所謂離生死相,離涅槃相,不住於有,亦不住無,故曰:法身清凈,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令人撈摸不得,捉拿不得。即口欲談而詞喪,雖心將緣而慮忘,豈可以現前的丈六之身,三十二相,而目之哉!良以三十二相,固雖超勝天人,然而未免生住異滅,四相遷流,尚屬生滅,不同乎法身不生不滅故也。何所以故,乃征釋之詞,蓋如來所說非身之身,乃清凈法身也;如來所說之相,乃非相之真相也。而現前如來所問之身相,不過隨機應現,丈六之身,三十二相,豈可即執是以為法身真相哉!意謂真實法身,即非身相之可見也。

  須知不可以三字,並即非二字,皆當機妙悟,正合離相之旨。故如來見當機所見不謬,喜其氣分相投,即推門落臼而就之曰:須菩提你要知道,不惟佛身是為如此,即世出世間,一切依正染凈色心,但凡所有之相,亦皆類此,虛而不實,妄而非真。故下二句,是令尊者,欲窮千里目,更上一重樓,以其當機雖則解事知音,然於夜明簾外,猶欠轉身一步,設以為是,未免墮無為坑,生斷滅見矣。故後文雲:若作是念,諸法斷滅。所以進之曰:若能見得諸相非相,亦不必離諸相,另尋法身真相,須知當體即是如來清凈法身真實之相也。此因空生已會離相之旨,恐能離有,未能離無。然舍有之無,如逃峰赴壑,二皆不免於患。故言即見等,即之一字,乃教尊者就中從事耳。意謂既能了得諸相非相,亦不必撥去諸相,不妨即諸相而見如來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子、佛身離相﹞(丑)兼示殊勝 分二:

  甲、善吉疑問

  蓋離相見佛尊者已知,今聞如來微妙開示,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語,當機到此,見其愈入愈深,湊泊不上,故發斯問。頗有者,輕可之辭,即可能有也。言者,直發其詞也。說者,細析其義也。章者,節取其篇也。句者,輳成其文也。實信者,乃中心誠服,諦了無疑。不之一字,正疑信關頭,意謂聞是上來世尊所談言說章句,還可有人真實生信也無?以實信非率爾泛泛者也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丑)兼示殊勝﹞乙、如來誡說 分二:

  (甲)誡答

  此如來直訶而誡勉之曰:須菩提,莫作是說。莫者,禁止之詞,即莫謂秦無人之莫也。是說,即指生實信不之說。所謂一言而喪,一言而興,高山流水,自有知音。雖然法固深微,要知豈無信者,不唯現前不無,乃至當來亦有。但非小根劣機而能領略。然有持戒修福慧者,自能信為真實也。

  五百歲者,*輪預記雲: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萬年。初五百歲解脫堅固;二五百歲禪定堅固;三五百歲多聞堅固;四五百歲塔寺堅固;五五百歲,斗諍堅固。今言後者,第五五百歲也。戒者,防非止惡為義,以外防七支之非,內止三毒之惡。又戒有三: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修福者,義亦兼慧,但文略耳。舉持戒,則三學通攝;言福慧,則六度全該,此中有持戒之有,能生信之信,此為實之實。正酬尊者頗有之有,生實之實,信不之信也。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乙、如來誡說﹞(乙)說勝 分二:

  ⅰ、能信人善根殊勝

  此當知下,正明能信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這個人,要知此人,非於一二佛邊,種得的善根,乃是從無量千萬佛所,種得來善根。正言事佛多,而善根深也。此善根二字,設依相宗,即無貪等三,為善根也。若准本經,即阿耨菩提之心,乃萬善之根也。聞是下,正言聞是上來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章句;乃至者,超略之辭,意謂不在值佛多,種善深,即一念凈信,獲福亦然。蓋一念者,正心空境寂,萬慮銷融,不雜余緣,唯觀實相,即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凈信者,不起有為見,不作無為解,真俗一齊捐,聖凡悉平等,方名凈信。苟能一念信佛所說,即諸相而顯實相之旨,此人行止動靜,則為如來三達洞照以盡知,五眼圓觀而盡見也。是諸眾生,即指此凈信之人。得如是無量福德者,指前事佛多種善深的一樣,同於虛空之不可量也。而此凈信之福,亦復如是。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法相。】

  ﹝(乙)說勝﹞ⅱ、所信義離相殊勝 分二:

  (ⅰ)順釋所以

  此正順釋。征明一念凈信,即同見佛多種善深者,此何以故?聾,蓋是菩薩已無四相,故能如是。言無復者,不更不再之義也。既無復我等四相,則我空也。法相者,若依本經而論,即上之言說章句也。今言無者,即文字性空,故雲無法相,乃法空也。亦無法相者,正凈名所謂,無離文字而說解脫,即俱空也。是知凈信一念,頓足三空,豈可輕率,而言頗有乎。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則著我眾生壽者。】

  ﹝ⅱ、所信義離相殊勝﹞(ⅱ)轉釋所以

  此因上章順釋能空我法等四相,始成一念凈信。故此節將我法等四相,一一轉釋。意謂以何意故,定要空去四相,方為一念凈信者何也?以諸眾生若無凈信,設生一念取著,則有許多葛藤。故雲若心取相,即著我等四相。此轉釋上無復我相等,正言若取因中度生離相,及取果上之佛身離相之相,雖是極好消息,未免猶有沾滯在,亦不能稱乎凈信也。何則?一有取著,何異世間凡夫外道著相者。是以若心有取,即著四相,則不得謂之凈信,仍屬我執未忘也。若取法相等者,此轉釋上無法相一句。謂佛滅度後,設有眾生雖不執我,然取法相,如本經以菩提心,將謂有法可發,於文字般若言說章句,而生希取之心,則墮在法執,於著我等無異。亦不得為凈信也。若取非法相等者,此轉釋上亦無法相一句。設此眾生雖不執取我、法,達得二空,然即坐在俱空境上,未免又落法身邊矣,亦墮非我人等相,不得謂之為凈信也。蓋此經以掃蹤滅跡,盪相除空,只要四相冰消,三輪瓦解,拂三執之浮雲,顯三空之寶月,所以不惟空我,亦且空法。不第無法相亦無法相,可謂層層洗剝,處處追窮,直使諸人執盡情忘而後已也。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子、佛身離相﹞(寅)結成離相

  此正結佛身離相也。是故者,正指不取法與非法也。以取法則我等四相,取非法亦墮我等四相。是故後五百歲持戒修福,一念凈信之者,不應取佛言說章句,為是阿耨菩提之法;不應不取言說章句,為非阿耨菩提之法。所謂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恁么得。蓋我尋常說者,汝等須知,即阿含方等,以至今日降心住心,種種之法,此如世間渡河用筏之喻。未渡者,定要取之;既濟者,則當舍之。意謂言說章句,雖是渡生死之寶筏。然未度生死者,當依之而修;既登彼岸者,應舍之而去。以此觀之,雖佛正法,尚應放下,何況世諦文辭,非佛之法,仍轉堅執而不舍耶!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a)約佛法廣釋降心離相﹞丑、果法離 分三:

  (子)如來雙審

  此以果法勘驗也。因前筏喻文中,法與非法,均不應取。恐當機意謂,既不可取,如何世尊三祗煉行,百劫修因,以取菩提之果。即今人間天上,一十六會,廣開般若之談。以此而論,是法有取有說,何為而不舍乎?故此世尊雙設問雲:須菩提,汝將謂我有菩提可得耶?有佛法可說耶?此正如來探問當機,會與不會也。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丑、果法離﹞(丑)善吉雙對

  蓋當機至此,所造已深,故能靈機脫穎,而出辭吐語,便覺活潑融通,不同前之率爾。意謂如來歷劫修行,自當得果,出世度生,自然說法。如我今者,解佛前來所說筏喻,無定之義,言未渡則取,既渡則舍。約是而推,取捨不定。故知有一定之法,名為菩提亦無一定之法,如來可說。蓋尋常如來說得果者,猶空拳誘子;說法可說者,似黃葉止啼。且如來所證之果,曰無上正等正覺者,不過對三賢十聖之有上而稱無上;正等者,不過對聲聞緣覺之偏枯而稱正等;正覺者,乃對凡夫外道之痴邪迷夢,假名正覺而已。即所說之法,如來不過因人而示,就事隨機,遇凡說凡,逢聖說聖。本來無有得與不得,說與不說,一定之法也。

  【「何以故?如來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丑、果法離﹞(寅)承上雙釋

  此下當機自釋,謂若有菩提可取,及法可說,即取法相,則墮於有,未出凡情。若道無菩提可得,無法可說,即取非法相,則墮於空;又落聖解。是知妙有不有,故將真空而遣有;真空不空,特假妙有以除空。若取果非果者,舉念即墮二邊;設說法非法者,開口便成兩橛。故菩提非相,不可相取;般若非言,不可言說。故雲皆不可取,不可說也。蓋非法者,即領上無法相也。非非法者,即領上亦無法相也。此正領前如來所示四無相也。

  當機至是,猶恐俱空之義,人或難明,故用所以者何,重征復釋,以明之也。賢聖者,即三乘賢聖;無為者,即六種真如無為。以無所作為,故名無為。但有一法,即屬有為,非無作為。正顯一切俱空之理也。差別者,如三獸渡河,足分深淺,而水無深淺;三鳥飛空,跡有遠近,而空無遠近。秪因機有利鈍之殊,故成三乘賢聖之差別耳。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福德多。」】

  ﹝(a)約佛法廣釋降心離相﹞寅、引事況勝 分二:

  (子)引事

  此引外事較量也。蓋佛與當機,同一鼻孔,接物利生,酬唱至此,恐聞無為無法,不可取說。便欲毀廢言教,甘坐無為坑裡。是以引此非喻為喻,較量福勝,令其受持弘通。所謂欲會無為理,先從有事看。故假大千之寶施,而設問須菩提,於汝意地之下,是為雲何?設若有人,以七寶者,即金、銀、琉璃、硨磲、瑪瑙、赤珠、頗黎也。

  三千大千者,乃我釋迦一佛之化境也。如一欲界,一須彌山,鎮四部洲,其山之腰,兩輪日月。四大天王,各有八天。山頂為忉利所居,下統諸天,共為三十三天。自此而上,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至此皆欲界也。再上乃色界四禪天:第一初禪,統一欲界,集合一千初禪欲界,為二禪一統,名一小千界。又集合一千二禪梵釋,為三禪一統,名一中千界。更集合一千三禪梵釋,為四禪一統,名一大千界。以三次言千,故雲三千大千。滿,謂充滿,以顯寶施之勝,是人獲福,還多耶,不多耶?須菩提言:寶滿大千,而行檀度,自然福勝,故雲甚多。此就福德相而答也。

  須知如來之意,亦不在此,無非假此較量經勝而已。故當機自釋雲:何以故?佛以大千寶施見問,我亦就世間福德之相而答甚多,是約俗諦有相有為而言。若在勝義諦中,絕相無為,豈可言福不福,而曰多不多哉!是福德者,即指上寶施之福德。蓋就世諦之相,非勝義諦之性也。以此性即真如無為真實之性也,故不可以多少而論。今言多者,乃就有為俗諦而說。以是義故,如來見問:我所以約世諦而說福德之甚多也。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寅、引事況勝﹞(丑)況勝

  此中舉法較前財施也。意謂設若復有一人,於此般若經中隨便受持,或一卷半卷,乃至一句二句三句以至四句偈等。不但自持,又能為人演說其義,則其所福德,勝彼前來三千寶施之福德也。此中四句,諸家所說,議論紛紜,有謂夢幻泡影者,有謂色見聲求者,有謂無我相等者,有謂諸相非相者。有指一偈一句,一題一字等者,以上盡古人糟粕耳。若以為是,何異貧子讀豪家之券,與自己何干?要知此四句不離吾人日用,須向自己腳跟下薦取始得。設要依文字解釋者,正不必指定。何則?以楞伽雲:長頌及短偈。是知不論長短,凡成四句皆是。故本經雲: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此則原無定指也明矣。而善閱教者,應求活句,莫泥死句,則不被文字瞞也。故下征釋雲:此經四句,便能包括一切諸佛法身報身化身,並所證阿耨菩提之果法,莫不皆從此般若經而流出者。此何以故?縱前三千七寶之多,亦不及持說此經四句偈耳。

  須菩提下,結辭也。近結諸佛之佛字,菩提法之法字,即躡此二字而結之也。蓋如來之意說,吾所謂佛、法皆從此經出者,不過因其有迷有悟,有聖有凡,此約世諦有為而言。若在勝義諦中,即十方三世海中漚,一切聖凡如電拂,又何佛、法之可得哉?故雲:即非佛、法,此近結耳。若遠結者,自佛言,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起,乃至度生離相,佛身離相,果法離相,直至此中並佛、法也無,則離相之旨,可謂離而又離,此遠結也。(首約佛法廣釋降心離相竟。)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b、廣詳降住﹞(b)約聖果廣釋住心無住 分四:

  子、歷明無住 分三:

  (子)小乘聖果 分二:甲、泛論 分三:

  (甲)見道位

  此章廣釋前來菩薩應如是布施,所謂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也。蓋佛欲當機深解此住心無住之法,即將彼自所證果,一一指而探問。俾知菩薩聲聞雖有大小之別,然無住之道則一,但以根有利鈍,發心之大小不同耳。正所謂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也。蓋如來此問,無非借口傳言,只要當機自述無住而已。然住者,乃取著之意,即生心舉念,取相耽著也。故向下依次審問,皆雲能作是念不。正如來善用權智,捉賊追贓,令不打而自招也。當機俱答不也。即此二字觀之,是尊者將無住之理,明目張膽告白,諸人已定,而況其引人類己,以己方人。復曰:世尊我不作是念,則矢上加尖,而無住之理,益彰明者矣。

  須菩提於意雲何?我且問你,將謂初果之人,還作如是之念,說我得初果不么。不之一字,乃審問之意,言還作是念耶,是不作是念?聾。向下問答,皆如此釋。

  須陀洹,此雲入流,以根不入塵故。又名預流,以初預聖流故。亦名逆流,以逆生死流故。複名抵債,謂不受業債故。然此四果,復有四向,謂向於果故,即須陀洹向等。此四果中,初為見道。次二修道,後一無學道。且初修行得入見道,謂十六心,斷三界四諦下八十八使分別粗惑,方證初果,始名見道。

  然約三界,各有四諦。每諦下各有煩惱,即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所謂苦下具一切,寂滅各除三,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嗔。初句即欲界,苦諦下全具十使,次句即寂滅,二諦下各除三見。謂身、邊、戒禁取也。除此三者,以緣身是苦本,觀苦則斷身見,邊見依身見而起,故亦隨之而亡。無戒禁取者,以集諦不計非道為道,滅諦又非修位,是故皆無戒禁取。然道諦當修位,容或有之,故不除也。是以雲道除於二見,不除戒禁取耳。由是苦下具十,寂滅二諦下各七,通前即二十四,道諦下八,合為三十二。後句雲:上界不行嗔,即於二四諦下,各除一嗔,每界各有二十八,共成五十六。兼下欲界三十二,即總合為八十八也。

  雲何十六心,謂欲界四諦下,各一智一忍,以成八心,又合上二界為一,四諦類下欲界觀斷,亦各一智一忍,以成八心,二八即為十六心也。智,即無間道,乃斷惑時。忍,即解脫道,是斷了時。所謂苦法智忍,苦類智忍,乃至道法智忍,道類智忍。斷至十五心道類智,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心道類忍,名證初果,入於見道,為須陀洹,分別粗惑,一時頓斷,猶如劈竹,三節並開,即以見諦八智為初果體。此初果之行相,乃見道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甲、泛論﹞(乙)修道位 分二:

  ⅰ、二果

  梵語斯陀含,此雲一來。但於人間天上,一度往來,故名一來。不過一來人間,以斷欲界六品修惑,言欲界修惑者有四,即貪嗔痴慢,此是俱生細惑,任運起者,障於修道,以難斷故,分為九品。所謂上上乃至下下,此九品惑,二三果人斷之,斷至五品,名二果向;斷六品盡,名第二果。故俱舍雲: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一往等者,以九品修惑,能潤欲界七生。謂上上三品,各潤兩生,中中三品,各一生,下下三品,共一生,故雲獨也二,共也二,獨也一,共也一,獨也半,共也半。今斷六品,已損六生,猶有下三品殘惑未盡,還潤欲界一生,是故一往天上,還須一來人間受生,斷余惑也。此果即以見道八品無為,及修道六品無為,乃此果體。而實無往來者,以有往來,是有漏。如修戒善,或生天人,天福報盡,又轉人間,此是凡夫隨業牽引,上下往來。聲聞進修無為,前念稍著,後念即覺,無為法中,來無所從,往無所至,既達心空無我尚不可說無往來,何得更說有往來哉。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乙)修道位﹞ⅱ、三果

  梵語阿那含,此雲不來,亦雲不還,斷欲界九品修惑俱盡,從此寄位四禪,生凈居天,更不還來欲界,故曰不還,不來也。謂前九品惑中,餘下三品斷至八品,名三果向,斷九品盡,名第三果,故俱舍雲:斷惑七八品,名第三果向,九品全斷盡,即得不還果。不還者,欲界修惑但餘三品三品煩惱,共潤一生。今已斷之,更無惑潤,杜絕葛藤,故不還來。此第三果,即以見道八品無為,及修道九品無為,為此果體。而實無不來者,情執具超,智理並遣,三界之見已盡,下地之思將空,雖雲不來,以悟無我,故不妨無來而無不來也。以上二三果,俱修道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眾生壽者。】

  ﹝甲、泛論﹞(丙)無學位

  梵語阿羅漢,此雲無賊。以三界見修煩惱盡故。亦名不生,以不受後有故。又名應供,以應受人天供養故。此位斷上二界各有三種修惑,謂貪痴慢。此惑微細難除,故約八地分之,每地分成九品,合成七十二品。每品各有一無間,一解脫,斷至七十一品,名阿羅漢向。斷七十二品惑盡,成阿羅漢果。此果若以見修合論,兼欲界一地,總以八十九品無為,為此果體。

  實無有法者,言阿羅漢,不過無煩惱不受生,應受供,以是義故,名阿羅漢。除此之外,更無一法名阿羅漢也。

  世尊下,反釋雲:若一作念,我得此道,則四相宛然,何異凡夫。由此驗知,必無是念也。前三果人,研真斷惑,居有學位,故立果義,以酬其因。此阿羅漢,乃無學人也。具戒定慧道共定共,分段生死之果已盡,見思苦集之因已亡,三十七品已真修,有餘無餘而證得。正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已獲盡智無生智矣。至此惑盡真窮,無法可學,故名無學,即永嘉道:絕學無為閑道人也。此明無學道竟,又文中不言果而曰道者,以顯證極此理,而與覺道相近,故不言羅漢果,而曰羅漢道也。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子)小乘聖果﹞乙、確證

  此正當機以己方人,故將自己生平一一自供自招,顯出無住之義,以為四果確證。然雖如是,要知空生硬作主張,良有所以。首則暗合如來無住之旨,以助佛轉輪。次則明顯己說不謬,因前己說一切皆以無為有別,而上具答不也。實無往來,實無不來,實無有法,乃至自證則曰:我不作是念,實無所行者,此皆正顯因無為法,而有差別也。以此諦觀,則公私俱備,而當機之用心,噫,可謂精且細矣。世尊下,正是引己作證,即以佛所印許而證前四果無住之義,兼顯無為差別之旨也。

  無諍者,華嚴經雲: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即古雲: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今雲無諍,是無我無人,無彼無此,無高無下,無聖無凡,一相平等,無住真空。但有住著,即有對待;但有對待,即有諍端。長系生死,何由解脫涅槃經雲:須菩提虛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移處。是以一切法中不起一煩惱,不惱一眾生,故得無諍也。

  三昧者,此雲正定,亦名正受,又名正見。第一者,即諸大弟子中,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而稱無諍、第一,由解空故也。

  我不作是念者,言佛雖嘉贊,而我不萌一念有得之心,謂是無諍第一人也。梵語阿蘭那,此雲無諠,亦雲寂靜,皆無諍之義也。

  行者,即無諠寂靜,無諍之行也。實無所行者,此行之一字,正乃取著分別心也。今言實無所行者,即於一切法中,離其取著分別,而正顯此不住無為之義也。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子、歷明無住﹞(丑)佛所得法

  此乃世尊引己作證也。因當機泛引確證,一一不謬,說著老漢心事,不覺技癢起來,道:不唯汝等於我跟前,無法可得四果,即我昔日於燃燈佛所,亦無法得佛果菩提。故反問之曰:如來於燃燈佛處,有所得不?當機至此,心領神會。已知佛果性空,解得菩提非相,得而無得,無得而得。遂而答曰:實無所得,以實際理中,一塵不立。尚無能得之心,何有所得之法?故雲實無得也。

  燃燈佛者,乃我如來二僧祗劫受記之師也。即法華雲:燈明八子,妙光開化,所謂最後天中天,號曰燃燈佛者是也。本行集經雲:昔有大城,名蓮華國。有王名降怨,有一婆羅門,名曰日主。為王所重,分與半國,稱為埏主。夫人月上,所生一子,名釋提洹竭。出家成道,號曰燃燈,亦名錠光。以初生時,一切身邊如燈光故。復有名靈童者,瑞應經雲:儒童出家於雪山南,珍寶梵志會下,為五百弟子之首,法名善慧。仙法學盡,辭師還家。師曰:汝當以清凈傘蓋、革屣、金杖、金錢五百,報恩而還。慧乞放歸,適遇無遮大會,得金錢五百,躬奉師處。過蓮華國,聞有燃燈佛,欲往親近。時有婢女賣優缽羅華,即將金錢三百,買華五枝;女聞供佛,倩寄二枝,誓作因緣。時佛入城,善慧將華獻佛,散佛頂上,以願力故,結成傘蓋隨佛行住。佛以神力,地現有泥,善慧布發掩之,作念:願佛踏我身過,授我成佛之記。不蒙記莂,我終不起。燃燈即至履身而過,止眾莫踏,乃授記雲:此摩那婆,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十號具足,如我無異。佛授記已,即登八地。

  且道世尊將這陳爛葛藤,拈出何為?一則證盟當機,令眾生信。次則顯示無得,正明無住之旨,可謂一點水墨,兩處成龍矣。問:前在果法離相章中,則曰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已問過矣,此奚重問?答:前問是釋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以明度生離相之旨,乃就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