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

金剛經石注

  金剛經石注

  楊州·石成金天基·撰集

金剛經石注自序

  西天佛經甚多,惟金剛經如來微妙心法,乃禪宗之至寶也。予參悟多年,因著金剛經石注一部,愚注與眾不同,每節分注論講證四段,仿張居正四書直解例,先逐字破義,後以淺言直說,意在闡明佛旨,學者只須由此參悟,自得正果,而不錯矣。

  略曰:此經註解極多,大半隔靴撓癢,須要實悟真參,才得心明性朗。我今直說根源,不用狐思亂想,但能至誠受持,開卷了如指掌。書內文載讀法十條,辟妄十條,以及總旨辨異,極簡極明,但此書每部計一百二十頁,予發願印送一萬部,奉送二年,已足如願,自愧力薄,不能又送。倘有善信,隨意買紙,予出印板聽刷,分文不取,共勷勝舉,凡求如願,功德不亞於河沙寶施也。

  但願人人福壽長,此邵子語也。予於人情世事,無論大小雅俗,但有利益者,俱以淺言,刊書行世,正續共取,初集,二三四集,亦可聽便編定孝弟忠信字型大小,但此書若能正續全得,庶可盡悉,善體略者,自必心賞神怡,福壽綿長矣。賜教者,可至揚州府西,昇平街圈門內,便是小齋。

金剛經石注自敘

  西天經典甚多,惟金剛經是諸經之根,經中所說,悉成佛作祖之密旨。自唐宋元明以來,注此經者,何止數百餘家,各皆極意剖析,總為指引迷途開悟後學,功甚大而慧甚普矣。諸家講注語義,各有是否,欲求其詳明折衷,竟亦寥寥,良由以語傳語,大都紙上鑽研,未從實地,參悟而得,又何怪其然耶!殊不知,此經乃如來心法眾生性源。佛本無經,經亦無說,因一切有情,淚於外誘,昧其本靈,顛倒昏迷,輪回苦海,極可悲痛,是以如來作此真空無相之說,不過為眾生解粘釋縛,還其本來面目,何啻暗室明燈,冥空杲日。若能領悟,立證菩提,幸誠萬萬矣!今窮鄉委巷,但有善信之人皆知讀誦金剛尊經,及叩其義理雲何?則懵然不解其謂,雖有學者曾聽各師所講之論,常覽諸家所著之書,或屬言繁,或成義雜,徒令聞者見者,是非可否?茫然不知適從,豈不以如來至妙之心法,緣此而未即明傳,深可浩嘆哉!愧予一介書生,自知本靈半為外誘所淚然,而身雖在家,頗有出家之行,每於儒書之暇,最喜誦讀此經,是以究心於此者,已二十餘年,凡講此經之堂,無論遠近,予必先到;注此經之書,不拘深淺,予必悉觀。雖聞見甚多,奈異同不一,自尚未的,又何以曉示將來?獨有儒士王化隆所注,盡發如來精微,又且脈絡貫通,簡明確當,不繁不雜,功亦大矣!惜注中間有與經文未透者,亦有與經文相左者,是猶玉中之瑕,予不揣愚昧,重加較正,刪其偏背,補其遺漏,另自直解,名之曰石注,凡如來隻字片言,悉由予一己之愚見,參悟評定,期歲書成,因發願鏤傳,印送萬部,用廣如來慈悲,大啟眾生智慧。今而後得書諸善信,緣經求法,因法悟覺,令真宗了徹,密諦通明,出生死途,登菩提岸,滅無量罪過,獲最勝福田,證果人天,永臻快樂,始信金剛經所說,悉是佛祖最上之密旨,而予之所言,真實不虛也。在予此注,不過為人指引途路之方向,令行者不至錯入崎嶇迂迴之境,他日有幸,或於如來會,結一指引之因緣已耳。願諸善信,早悟本靈,同歸西天極樂,上不負如來垂示之盛心,下不負予一點指引之微念,誠大快也。

  康熙四十一年歲在壬午仲陽月之吉旦良覺居士石成金天基撰並書

金剛經石注凡例十條

  此經流佈於世,傳本多誤,陰冥之間,惟以壽眷永慶寺南唐道顒法師石本為正,今予此著,悉照石本訂正,凡有增減錯誤,俱逐細更改,一字無偽。

  #此經,分三十二分,相傳自梁昭明太子,但天衣無縫,割裂為繁,且如推窮四果,漸至如來政緊關,昔在然燈,何單承莊嚴佛土,又色見聲求四句,原與下文一氣瀠泂,勢難以刀斷水。然而品節有序,讀者賴以記述,今予此著,止將各分標存細字於傍,可以不必雜於經文讀。

  #此經,他本前列開經啟請凈口諸文,是皆後人所添,亦可不讀,今予此著悉刪。

  #此經,世刻甚多,大都付諸梓人,予幻習宋字,雖未精工,略堪供寫,今予此著,一字一葉,俱系親筆書寫,較對明確,始付刊刻,讀者只照此本,可信無誤。

  #此經,世傳非高僧口授,不可擅讀,恐音韻舛誤,致獲罪過。予拜詢多僧音韻,各有異同,今予□加考訂,授是則從,授非則改,各將直音,用小字注,附每段之下,讀者只依此音,無誤。

  #此經,古今註解極多,今予此著,每段類分注論講證四字,蓋將正文字句,逐一破解,統以﹝注﹞字領之;凡議論正文之源流,或辨論他注之是非,則以﹝論﹞字領之;其﹝講﹞字,所雲悉體順如來菩提口氣,演發本文之妙義;若﹝證﹞字所領,則雜引古今成語,或儒書,或僧語,或偈頌,或詩歌,惟取剖明本文之精微而已,四類惟講字,每段俱有其注論證三類,若本文已明,或講中已有,則不重列。自刻經注以來,似未有如予之淺明分晰也。間有幾注,不從予之改定立正文者,取其通俗也。

  #此經,他注或另以正經,先刊全本於前,次復逐綱重注。試看儒家四書朱注,世有隻讀正文者,竟將有注之書讀之,何嘗另周正文。今予此著,將經文高列一字,讀者可以對讀,不必另本,亦不必梵本。

  #此經,今予所著,言雖淺近,悉皆演發如來心義,予既分晰註解,又復親筆書寫,又復獨力刊印,成書虔誠敬送,得書善信,務要時置案頭,或誦讀正文,或領略註解,或參悟旨趣,或為人演說,否則不妨轉送普利,最不可束之高擱塵封,更不可雜於小說曲本中,非獨負予苦心,亦且獲罪甚大。

金剛經辨異

  金剛經句字增減同異,從無畫一如。是名般若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是名凡夫三句;若非無想,若字;即非第一波羅蜜,即字;為利益一切眾生之下故字;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之下,世尊二字等,皆古本所無。如是故名阿那含故字,是微塵眾寧為多不之不,須菩提四字等,皆古本所有。如前文應雲何住,不同後文雲何應住,歷辨既詳,雲棲伸公鎞,刻尤加囑,蓋前問功夫下手,後問無我是為之?經意自別。又見舊本因避高麗諱,改即為則,凡即通作則。後見海虞嚴公諱微,折中諸辨,謂合兩之義為即,相仞之義為則,即可用之相仍,則不可用之合兩嘆,譯者復作不易其言,而即與則,兩字之從違遂定,大抵等閑應用則者,但隨文義,輕折庶全旨,即非之即,更得顯出玄微。既定一卷持誦,並佐同志參稽,聊引申學問中慎思明辨之意,若曉曉自詡辨真,則吾豈敢。

金剛經辟妄──一切佛經俱應作如是觀

  何必靜室

  世人誦經,多覓靜室,殊不知堅誠全在於心而不在於境也。本心若靜,雖居鬧市叢中,亦是深山僻地,試看吾儒善讀書者,蓬門圭竇,掛角而讀,帶經而鋤,竟以成功,何在書房之靜乎。

  何必出家

  出家原為脫離此掛礙,每見有等出家僧人,貪戀之心仍在,名雖出家,實則與在家之人無異,如此出家,反不如在家,而有出家之行者,轉為上等。試看古今在家善信,得悟菩提者甚多,如傅大士、龐居士諸公,俱有妻子塵累,於道無礙,可知全不在乎出家也。

  何必清晨

  清晨誦經,取其至誠,要知心至誠,雖午晚十二時,無一非誦經之時。意到即持,斯為得之。

  何必啟請

  經中雲: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可見此經,或是誦讀,或是解說,諸天神不召即至,何須啟請。即其開經文,凈口等咒,讀之不多,不讀不少。

  何必設像

  對佛像,意在起人敬畏。殊不知經中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雲: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乃知莊嚴以及佛相俱在心之誠否?心若不誠,雖時刻與聖像不離,亦何益矣。

  何必敲魚

  木魚鍾磬,取其音韻節奏,無亦不礙於道。

  何必急誦

  誦經至在口讀其文,心思其義,只要字句明朗微旨了徹,雖低默讀誦,俱為上乘。若是急急趕讀,含糊圖快,未免到口不到心,縱然讀過萬遍,經義不解,原與不讀者相同;又有高聲朗誦者,徒損其氣,亦甚無益。

  何必跪諷

  參悟經義,不拘行住坐卧,無有不可,何必專在於□。

  何必梵本

  佛法原不繫於文字,即此金剛菩提名字,亦是強立,何況拘其經之書本梵本耶!不論囊內之金珠瓦礫,只論外包之錦綉布帛,吾甚惑之。

  何必全部

  吾輩在家俗人,難免塵勞緊冗,非同出家閑人可比。假若正在誦經之際,忽有緊急事務,必俟此經誦完,豈不遲誤。果有緊事,但須記著經中分數,就此止住,俟事畢,再來補完,未為不可。至於此經註解,非細加參詳,則妙義不明,若人事匆忙之際,何能全讀,須知塵事稍閑,隨便看一段,可得一段之益,解一分即有一分之功。試看六祖,當日只聞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即證菩提,可見惟在學人心悟如何,豈計其語句多寡耶。

金剛經總論

  夫人自二五凝成以來,賦此虛靈不昧之良,莫不各有一卷真經;及其知誘物化之後,本真旋失,名雖為人,實無以異於禽獸。抱朴子有言:人生覆幬間,自幼而趨壯,自壯而趨老,一失一口,如牽牛羊以詣屠肆,每進一步,而去死轉近,可不畏哉!所以我佛不得已權誤(編者註:「誤」疑是「設」)方便,引提迷人,何者為性命,何者修行,強而名之曰經。若有豪傑丈夫,自悟本體,如何不假言詮,則真經露矣。這真經,人人本有,個個不無,不因聖而會(編者註:「會」疑是「增」),不因凡而減,不用文字,不必註解,不勞刊印誦讀,要知,即刻就知,一些不難,若或不知,萬般費力,到底不知。只要有此真經,一切經典,都無用處,雖列錦軸牙籤,只為供奉之具耳。如若真經不知,不得不請出環函,研窮蘊奧,晝夜參詳,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始為絕學無為大快樂之人也。無法可說之言,言不誣矣。

金剛經讀法十條

  金剛經,語句重迭,各有義理,奧妙甚深,非同法華楞嚴,詳明易曉之可比,讀者須細心參詳,始見精微

  金剛經,眷索愛語四菩薩,乃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吾身中之菩薩也。讀者須先有此等心,然後可入大道而悟金剛之義

  金剛經,善信男女誦者甚多,得證金剛者甚少,皆因恃口頭語不知會悟妙法。讀者須靜坐觀心,心無其心,然後取其注觀之,庶幾有進。

  金剛經,無全部演說不開,無後半部搜括不盡,自十七分中,復說雲何應住一段,收拾全旨無余,已後,先詳者略之,先略者詳之,節節相承,各有妙義。

  金剛經言語雖多,總是說真空無相妙理,以化度眾生,必眾生能安住降伏,不生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才出到涅槃地位。說布施者,不過令修行人易於入門,原不甚重。一經大義,俱盡於應住之義,自第五分之後,許多說話,不過反覆辨明無相之理,恐人一著有相,便不能安住降伏也。

  金剛經佛說無相,但去妄念不去天理,若並天理去了,未免行屍走肉,虛生世間,故於第十四分中,說出生實相三字,亦慮人之流於枯稿也。吾儒不去細究,反言佛氏虛無寂滅,豈不罪過

  金剛經中,佛言其大,則謂須彌山王;言其多,則謂如恆河沙等;言其久,則謂如無量阿僧祗劫,實因極大極多極久無盡之數也。非如來形容過當,亦非如來好為此等語,以駭世俗,讀者當求其理。

  金剛經,屢言布施,蓋有相布施,固修行之不廢,非可論金剛之妙義,若有善信,以身中至寶,不生不滅,乘香華雲,入無邊界,起光明台,供養十方,則為見性之功,勝此多矣。

  金剛經,依法出生分中,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持經之福;無為福勝分中,恆河世界七寶比大千又多矣,亦不如持經之福;如法受持分中,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又不七寶矣,較之受持解說,終不能勝;持經功德分中,以恆河沙等三廣身命布施,視前又甚矣,較之持經功德,自為無量;能盡業障分中,自敘供養無量諸佛之多,視七寶身命布施,大有間矣,亦不如持經解說之萬一;福智無比分中,以須彌山王之七寶比喻又大矣,亦不能及持經解說之福。言雖重迭,一步緊一步者,何也?蓋佛慈悲之大,先知末法劫中,多以布施修行,不知解說(編者註:「說」疑是「脫」),所以諄諄反復言之。但此經乃見性要旨,受持即得成佛,豈布施之福,所能比類哉!勿謂佛先已說,後為續聽法者重說,非理也。

  金剛經如來無相之義,即非即是,何去何來。如水清則月見,水濁則月隱;水有清濁,月無去來。且如人忽思念他州,則境界一時獨現,這心從何處來?少時心歇,從何處去?如此見徹,便知無去無來矣。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般若音缽惹,後凡又遇,同此。)

  ﹝注﹞金剛是金中之精堅者,剛生金中,百鍊不銷,質極堅利,不為物破,而無物不破。譬如智慧,能絕眾生貪嗔痴,一切顛倒執著之見也。般若者,梵語,華言智慧,性體虛融,照用自在,故雲般若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欲到彼岸,須憑般若。此岸者,眾生作業受苦,生死輪回之地彼岸者,謂諸佛菩薩,究竟超脫,清凈安樂之地。經者,徑也,如一超直入也。

  ﹝論﹞波羅蜜有六種布施度慳貪,持戒淫邪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退,禪定散亂智慧愚痴,各佔六度之一,惟一般若,能生八萬四千智慧,則六度兼該,萬行俱備,佛言多梵語,姚秦三藏鳩摩羅什,奉詔用中國語翻譯此經,指明後學,功誠大矣。

  ﹝講﹞人之真性,本是虛靈不昧,歷劫常存,惜為物慾昏蔽,所以沉淪於生死苦海,未能脫離。我佛慈悲,特說此經,猶乘筏渡津,以至彼岸也。所謂金剛者,蓋萬物難逃乎五行,而五行之中,惟金最堅利長久。木有時而朽,水有時而涸,火有時而熄,土有時而崩。以金試之於木,則能成器用;沉之於水,則光湛常新;投之於火,則百鍊愈精;埋之於土,則永劫不壞。其位在西北,能摧折一切萬物。人能用之於身,可以斬一己之邪魔,誅萬里之妖怪。儒有龍泉寶劍,安邦定國;道有青蛇寶劍,斷絕情慾;佛有金剛寶杵,降伏魔王。大易以干為首,玄門以金丹為首,此經以金剛為首。得此般若經者,證西方無量壽果。西方,金方也。金之為義,大矣哉!故以金剛為喻。般若者,智慧也。人生日用間,圖名貪利,奸偽百出,至死心尚不足,自以為乖巧伶俐,不知溺於輪回苦海,真痴愚人也。必以智慧,打破痴愚,獨稟乾剛,勇猛精進,明了自性,豈不到彼岸,與諸佛同享快樂哉!總之,金剛,喻也。般若,法也。波羅蜜,證果也。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只音奇;比音被。)

  ﹝注﹞如是者,此也。我者,結集經者自謂也。言如此之法,我親從佛聞之,非臆說也。一時者,說此般若之一時。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名曰佛。舍衛國,波斯匿王之國;祇陀,王之太子也。樹是祇陀所施,故名祇樹。給孤獨園者,王之宰臣,名須達拿,常在此園賑濟貧人,故名孤獨園。梵語比丘,華言乞士,謂上乞法於佛,以明己之真性;下乞食於人,以為世人種福。蓋佛將說真空無相妙理,必得道之深者,方能領悟,豈小比丘所能與哉!千二百五十人,即孔門三千徒眾也。俱者,同處也。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著,俗作著;已音以;飯食音反四;敷音孚。)

  ﹝注﹞爾時者,彼一時也。世尊者舉世人所尊敬。食時,正當午時也。洗足,以佛行則跣足。敷者設也。

  ﹝論﹞佛是金輪王子,誰無供養之者,而猶如此乞食,欲使後世緇徒,不植資產,去此貪心,折其驕亢,以煉種性,正君子謀道不謀食也。

  ﹝講﹞爾時世尊,於午可以乞食之時,於是著會伽之衣,持四天王所獻之缽,因祇陀園在城外,自外而入舍衛城中,以次第而乞焉。不越貧以從富,不舍賤以從貴,大慈平等,無有選擇。乞食既畢,還歸給孤獨園。飯食已完,將入禪定,於是收拾其衣缽,使心無繫纍也。洗其足,以潔其身也。乃排布高座而坐,而說法原因起矣。

○善現起請分第二

  【時長老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著同著。)

  ﹝注﹞眾弟子中,惟德尊而年高者,謂之長老。此須菩提,即善現,又名空生尊者。希,少也。希有,贊佛之辭。即自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之義

  ﹝講﹞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自己座位起身,整頓威儀。袒其右肩,以示不敢倍乎師;屈其右膝,以示不敢左乎道;合掌,以示其皈依恭敬,以示其嚴肅。而啟白於佛,以伸問辭,先贊而後呼之曰:舉世所少有者,我世尊也。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注﹞如來,佛之總稱。如而不生,來而不滅,即我真性之體用。單修智慧,曰菩;單修福業曰薩;福慧雙修,曰菩薩。諸菩薩,指會下學道之人

  ﹝講﹞須菩提稱贊佛曰如來慈悲心,善能衛護眷念此會中之眾菩薩,使之信受。又善能以此佛法,付委囑托於人,使之奉行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阿,讀作倭;應音因。)

  ﹝注﹞阿訓無,耨多羅訓上,三訓正,藐訓等,菩提訓覺,乃無上正等正覺,即我之真性也。此真性包含太虛,孰得而上之,故雲無上。然上自諸佛,下至蠢動,此性正相平等,故雲正等。其覺圓明普照,無偏無虧,故雲正覺。應者當也。雲何者,如何也。住者,止也。降伏者,制御之謂也。

  ﹝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即是佛,即是如來即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只此九字,若能悟明,就得成佛

  ﹝講﹞須菩提佛曰世間若有善淑男子,並女人學道之初,先發此無上菩提佛心,當如何常住而使之不退轉?妄心一起,當如何降伏而使之不惑亂我真心也?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為音位。)

  ﹝注﹞諦聽,仔細聽也。

  ﹝講﹞佛因須菩提啟問,其言甚善,便重言善哉善哉,以嘆美之。汝以如來善護念,善付囑,只此兩句,善發我未發之言,汝當詳審而聽,吾當為汝說此住佛心,降妄心之道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唯音委;樂音要。)

  ﹝注﹞唯,領諾也。然,是其言也。既諾而然之,又稱世尊以表深願也。願樂欲聞,如蜂思好蜜渴想甘露,傾心側耳,莫可形容也。

  ﹝論﹞發此心者,究竟無上菩提之心也。凡人一心不昧,萬法皆通。但迷則順此心謂之無明;悟則逆此心謂之智慧。立大圓鏡,空如來藏,建大法幢,度無量眾,皆不出此。

  ﹝講﹞人之一心,明從往來,攻取日眾,最難發此菩提覺心。若善男善女,既發此一念,則滿腔中,純是天理真如本性自然顯露,自然常住不滅。吾見五蘊皆空,如是一切妄心,不待驅除而自降伏矣。所謂道心為主,人心退聽也。譬如日光一照,黑暗盡明。須菩提即領諾其言,稱世尊曰:弟子願聞佛之教。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眾生音中生。)

  ﹝注﹞摩訶者,廣大之稱。若者,或也。

  ﹝論﹞世法上說,胎卵濕化,指人與鳥獸魚蟲等物,為欲界、色界。色想無色想,指無色界非想等天,皆名曰眾生。且與降伏其心句義相悖。不知眾生者指人心眾生也。自性眾生誓願度,又何說之?六祖以眾生指心言,極妙。

  ﹝講﹞佛告須菩提,說諸大菩薩,以如是之妄心,欲其降伏,而使菩提真心頓然發現者,果何道以致之?蓋人一身,悉皆五陰六識,遮隔我之真性,故種種一切眾生妄心,極難降伏。何以見之?或有心易輕舉,飛揚遠適,謂之卵生;心常流轉,習氣深重謂之胎生;心隨邪見,沉淪不省,謂之濕生;心見景趣,遷變起幻,謂之化生;執相修因,頓起邪思,名為有色;內守頑空,不修福慧,名為無色;滯諸聞見,繫念染著,名為有想;靜沉死水,猶如木石,名為無想;起生滅見,落兩頭機,名非有想非無想,然此九種眾生心,皆非菩提真心,一或有之,死即隨類受生,墮於胎卵濕化之物虛空等神,天魔等鬼,所以輪回六道,難入涅槃者也

  【「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令,平聲;涅音年,入聲。)

  ﹝注﹞我者,佛自謂也。皆者,盡也。令者,使也。入者,行至於內也。無余,無滲漏也。梵語涅槃,此雲無為,無余涅槃,大涅槃也。滅,消滅也。度,化度也。

  ﹝論﹞人有虛靈之性,包括天地謂之真空又名法身,恆古恆今,所不能滅,即大禹見黃龍負舟,自言生寄也,死歸也。四大色身,原是假合,豈無毀壞之理,愚人不能明心見性,所以死歸陰趣,隨業受生,遷轉不已;聖人明覺瞭然,如虛空杲日,常天普照。或出應世,則為報身,化身隨緣;或不住世,則棄四大如棄敝屣,永證清靜法身,寂然常樂。是其來也,從體起用,無所從來;其去也,攝用歸體,亦無所去,豈非涅槃常住不滅哉!世人不知,誤以為死,非也。

  ﹝講﹞佛之意,蓋說如前,所謂一切眾生妄心,皆不是我菩提覺心,我皆令此受學諸大菩薩,將此妄心入於清凈為之鄉,消融其滓穢,度脫其染著,如紅爐點雪,必使人慾凈盡,纖毫不留,深造於玄默之境,所謂心外無余道,道外無余樂也。

  ﹝證﹞楞伽經雲:涅槃,乃清凈不死不生之地,一切修行者之所依歸。列子曰: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裴相國雲:寂靜常樂,故曰涅槃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講﹞佛說如是以前所言滅度之道,使般若智慧,打破種種邪見煩惱,故此無限量,無計數,無邊際,一切眾生之心今已滅度無余者,豈我真能使之令入涅槃而滅度之哉!蓋以凡人原有此無上菩提之心只為而不悟,今心地一旦豁然開朗,頓見本性空寂,是乃自性自度,本來無此眾生妄心,曷得而滅度之。

  ﹝證﹞凈名經雲:一切眾生本性常滅,不復更滅。六祖壇經雲:自性自度,名為真度。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相,去聲。)

  ﹝注﹞相者,形跡也。執著形跡,心不虛空,滯而不化,謂之有也。

  ﹝論﹞此經自始至終,總以四相為張本,反覆言之。

  ﹝講﹞夫無有眾生得滅度者,此何以故也?蓋自性本空,無有我眾生壽者之形,方是無上菩提之心;若或有此四相,則前一切眾生妄心,安能滅度以至涅槃哉!決非菩薩地位中人矣。世間未有一人自愛其身者,終日營營,爭名奪利,為一身計,又為子孫計,皆是我相也。見人勢利,攀援不已;見人萎弱,嗔壓不已,嫉人之有,吝人之求,皆是人相也。色受想行,計其和合,貪嗔痴愛,汨沒靈源,此眾生相也。焚香禱祝,為求現在福田,煉葯燒丹,希覬長生不老,此壽者相也。

  ﹝證﹞圓覺經雲: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施音是。)

  ﹝注﹞復,還也。次,再也。還復再與須菩提言之。住,著也。

  ﹝論﹞世法上論布施,檀波羅蜜,為六度之首,是修行一大事。但此布施,乃談心要。如來於日用間,從自性中起用,廣布設施於外,不住著於有相,決非外人舍施之說也。

  ﹝講﹞佛再與須菩提說,菩薩於所行之事,當無所執著而為敷布設施,何以見之?眼之悅於色,耳之樂於聲,鼻之臭於香,舌之甘於味,身之觸於欲,心之校量分別於其法,皆有相之運用,與眾生何異?豈是我性中本有之福德哉!菩薩自性眾生,舍其所貪,歸於空寂,不於六根六塵上,有所繫纍拘執,但自性虛通,妙圓明凈,隨感而應,不住於相也。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講﹞所以然者如何?若有學道菩薩,不泥著色聲香味觸法之根塵以為運用,則是所有善根純熟圓滿,永得無上菩提之道,其福德量等虛空,豈人之心可得而測度忖量哉!非享福報之謂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凡問之不字,音否;凡答之不字,音弗。)

  ﹝注﹞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總謂之十方。虛空者,太虛之中,無有纖毫隔礙,盪然空朗,非心思可能度量。

  ﹝論﹞六根圓通,四虛無礙,東看皆西,南觀皆北,上府皆下,下仰皆上,不立中邊,有何四維?既無界畫,何可度量?無能施彼,無所施此,如如自在,湛若十方,空以無所住,住是太虛空,福德性,應如是住矣。

  ﹝講﹞佛問須菩提:於汝心中,自謂如何?如十方虛空可以心思度量不?須菩提答雲:不可思量,蓋大莫大於虛空,非人之所能測度。佛又明說: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如虛空不可以思量也。既而佛又呼其名而以告之,汝諸菩薩學道者,不必別處更求道之下落,但當依我所教於汝,無住相布施之理,便就此止應用之間,湛若十方空無所住而住可也。

  ﹝證﹞六祖曰:不住,是菩薩住處。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注﹞身相者,色身也。即孟子所謂形色也。非身相者,法身也。即孟子所謂大體也。此如來,吾真佛性也。

  ﹝論﹞吾之真性如來,湛然常住,本無生滅,無相之可見者也。若要見之,外不見有山河大地,內不見有見聞覺知,舌頭上無十字關,腳跟下無五色線,千聖喚不回頭,百鳥都無尋處,忽然豁開正眼,大地浩流(浩流亦作平沉),即見本來面目

  ﹝講﹞佛問須菩提曰:於汝之意,所雲維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須菩提其意,乃答之曰: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故不可以身相見之,蓋如來所說身相,不過形體之末,非真空無相之道,豈可指而謂之如來哉!即非身相也。

  ﹝證﹞莊子曰:不形之形。川曰:身在海中休覓水。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注﹞非字莫作無字解,非字活,無字呆,下同。

  ﹝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猶之吾儒不以形體聖人,而求吾心中聖人也。

  ﹝講﹞佛之心,欲人見自性佛,故告須菩提曰:世間凡有形相之可見者,皆是假合變幻,不是汝本有真實的理,雖有所見,亦妄見也。汝若凡見諸相,便識破非我真實本相,必無執相迷真之大,自能迴光返照,即見色身中有法身自性如來,隨處顯現矣,而如來豈可外求乎?

  ﹝證﹞刊定記雲:執相迷真,對面千里虛心體物,天地一家。道川頌曰:有相有求俱是妄,無形無見隨偏枯,堂堂密密何曾間,一道寒光爍太虛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講﹞須菩提恐後之人,聞法不能信受,乃白佛曰世尊所說,皆大乘正宗之教,菩薩未有不信受而奉行之,苟末世凡夫眾生者,得聞如是真空無相之言,其言說中之章句,果能實信之否也。

  ﹝證﹞學道之人,不可無此信。孔子曰:篤信好學。玉樞經曰:道以誠而入。華嚴經曰:信為萬物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智度論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無量音無亮。)

  ﹝注﹞持戒者,諸惡莫作也。修福者,眾善奉行也。

  ﹝講﹞佛告須菩提,汝莫作生實信否之說。然此無相真空妙理,必有大根基善人,方能信任其道,豈同小可。設或佛滅後,到五百歲之時,有人持守戒律,而諸惡莫作,廣修福田,而眾善奉行,又能於此經中之一章一句,信之於心鑿鑿真實語,則此人善根,培植甚厚,豈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種此善根哉!當於無量千萬佛所中,發生得來,非止淺淺根底所得也。

  ﹝證﹞六祖曰:信般若波羅蜜,能除一切煩惱;信般若波羅蜜,能成就一切出世功德;信般若波羅蜜,能出生一切諸佛。刊定雲:根有生長義。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注﹞世間所享者,名福報;信此經者,名福德

  ﹝講﹞佛又告須菩提若有善根之人,聞得此經之章句,乃至一念之中,凈焉而心不亂,信焉而心不疑,生此凈信心者,我能盡知盡見此人,雖名為眾生,而持戒修福之德,善根受用不盡,其福德豈有限量哉!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法相。】

  ﹝論﹞佛先教學者,能生信心,以此為實。又恐學者,徒泥言說,不求心得,所以雲無法相。又恐學者執著無法,不去探討其言,以悟真理,故又雲無非法相。只此兩句有多少圓活妙理,此其所以為佛也。

  ﹝講﹞佛言是諸眾生何故得如此之福德,其實善根純熟,悟得真空無相之理,無復有我眾生壽者之四相,亦無執著此經之章句,實信其言說,落於有見而為法相亦無有一向沉空守寂,落於無見而為法相也。不著二邊,方是真空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注﹞我人眾生壽者,盡天地間,眾生所有之情狀,盡不出此四者之中。非法者,無法也。淪於頑空。

  ﹝講﹞前節眾生,既無有此四相,心中纖毫染著,所以信此經,而得福德矣。佛又反言之,此何以故也。是諸眾生苟或心不虛空,便落我人眾生壽者之形跡,此人之所易曉也。至於我說法相者,以吾真如本體,不在言語文字之間,汝若取法相,就是與執著四相者,其心一般。至於非法,則無法矣,我亦謂非法相者,又何故也?蓋法界之內,理與事,原不相礙。汝若取非法相謂之曰無記空,又謂之曰斷滅見,此心不化,與前著四相者,又何異焉!是故當以此兩頭見,直須截斷,不應執其有法而取以為有,亦不應執其非法而取以為無,則太虛之中,渾無偏倚,湛然形跡兩忘矣。以此之義,亦有原故,佛嘗謂汝學道等人,當知我與汝說此法者,因汝諸人,有此四相,不能了悟真空,超於彼岸我不過假此法門,令汝度脫生死苦海;汝既見自本性,證涅槃樂,則我之法,當棄之無所用矣。譬如編竹成牌,渡人過水,到岸則此筏亦舍之也。夫有法既舍矣,何況非法。又可執著於無,沉空守寂哉!能不著於無,則空而不空,自無非法相也。

  ﹝證﹞儒書曰:得意忘言,得心忘象。道書曰:得魚忘筌,得兔忘蹄,傅大士曰: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注﹞耶者,疑辭也。菩提之心,此是如來本性,亦人之所同具,當體即是,豈自外得,待言而求哉。

  ﹝講﹞前章既說法相,非法相矣,佛恐須菩提尚未透徹,故又設此問,呼其名而告之曰:汝之意何如?以我如來無上菩提之法,果有所求而得之於己耶?抑以此法,諄諄然,有所說而教之人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解,去聲,音械。)

  ﹝注﹞解者,曉也。定者,泥於一處而不通也。

  ﹝講﹞須菩提雲:如我心中,悟佛所說之義理,則知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此吾本來真空,人人所具足者也。不過各自默契而已,未嘗指定一處,而標其名曰:這是菩提之法也。然佛所說,不過隨機設教,何嘗指定一法以教人,必如是而後修哉!如來不盡廢法,只無定法可名,如來不盡廢言,只無定法可說

  ﹝證﹞永曰: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何以故?如來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講﹞須菩提雲:如來之法無定名,亦無定說者,此其故何也?蓋如來所說者,無上菩提法也。可以心悟,而不可以色相中取,一有所取,心則馳於外求;可以心傳,而不可以言語中擬,一有言說,則泥於口耳,皆不可也。然是法也,若執為有法,而吾性虛靈莫測,果何言有,非有法也。若執為無法,而吾性隨感即應,果何言無,又非非法也。真空不空,其以是歟。

  ﹝證﹞川禪師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總不得。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差音雌。)

  ﹝注﹞賢者,若須陀洹,阿羅漢之類,聖者,佛也。無為法者,自然覺性,不假人為之法也。差者,參差不齊也。

  ﹝論﹞此無為法者,即是無上菩提即是涅槃即是如來即是無相即是無住,即是金剛般若波羅蜜也。有為法,世間法也。無為法,出世間法也。後學往往把無為兩字,認作空寂,一向灰心稿形,只說我即是佛,故今時無為道人極多,此真捕風捉影,頑愚不靈之人也。蓋人有做作,皆是勉強,若我真性之運用,皆自然而然,何曾有所作為哉。

  ﹝講﹞須菩提雲:我前所謂無可取,無可說者,何以見之,蓋無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覺性,無假人為,故一切聖賢,皆同此無為之法。但法本無為,悟有遲疾,賢人得道之淺者,或假言說而後自悟;聖人得道之深者,頓悟頓修,本來無說,故有差別不同等爾,及其成功,則一也。此如來之所說法無定在也。

  ﹝證﹞莊子曰:無為而無不為華嚴經疏曰:寂寥於萬化之域,動用於一虛之中。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福德,寧為多不?」】

  ﹝注﹞三千大千,形容其多也。世界者,世間之方位界限也。三千大千,統言一大世界也。這個布施,作舍施看,與前篇無相布施不同。七寶者,金銀琉璃,珊瑚瑪瑙,珍珠玻璃也。

  ﹝論﹞此段初言三千,不即恆河,自少至多也。

  ﹝講﹞佛將持經功德開示學人,故先設言呼須菩提而告之,設或有人,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用之以布施,此人所福德,多乎不多?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福德多。」】

  ﹝講﹞須菩提答雲:七寶布施,其福甚多,何以言之,蓋是福德,乃有相之施,於我性中真空無相妙法全不相關,必竟非福德性,故如來所言福德者,乃人天小果之因,此所以為多也。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注﹞復者,再也。信力曰受,受之不忘於心也。念力曰持,持之不厭其久也。受持者,承教不逆,結念不息也。經,指金剛義也。說謂廣說經義,令人普得聞知。

  ﹝論﹞古今以來解四句偈者紛紛不一,惟中峰謂經中凡言四句偈,必上有乃至字,下有等字,言於此經中受持一句,二句,乃至四句偈,此說最為穩當,要知經完一切有為法之四句者,竟是。

  ﹝講﹞佛言如再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四句偈等直下承受其理,又拳拳持守於心而不失,更為他人解說其義,則是自利利他,所獲之福,勝於彼之七寶布施者,多矣,蓋彼乃住相布施,縱得濁福,福盡隨(或作墮)落,此乃因經悟性,福等太虛,歷劫不壞,其福安得不勝彼哉。

  ﹝證﹞永嘉證道歌曰: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墮,招得來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非佛法,即前雲無為法,即後雲無法可說之意。

  ﹝論﹞一心泯合,非佛非法,為不住相布施也。

  ﹝講﹞佛言人能受持講說此經,其福勝彼者,此何以故也?蓋真空無相之理,是諸佛之本性,即無上菩提妙法也。從上以來,一切諸佛之多,並一大藏經之法,皆自此經流出。求其直指全體,未有若此之明且盡者,此外更無余經矣。又恐人泥於阿耨等為佛法又曰:所謂佛法者,本來無有,不過假此開悟眾生,使之言見性,乃虛名為佛法也。故曰:即非佛法

  ﹝證﹞老子曰:大道無名,強名曰道。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洹音丸。)

  ﹝注﹞梵語須陀洹,此雲入流,入聖人之流也。我者指須陀洹而言,非佛自謂也。

  ﹝論﹞四果者,皆是修行菩薩得道之淺深也。三乘根性,所悟所證隨異,此四果次第而修,則無上菩提可到,若萌有得之心,即著四相,自足而不上進矣。我佛恐四果菩薩,不知以無念為宗,故設四問。

  ﹝講﹞佛問須菩提曰:須陀洹,作此念頭,自謂我必要造到此地位,如樹之結果相似,有所得之心否?須菩提知其不然,乃曰:須陀洹不萌得果之心,何也?蓋彼已造入無相之門,得與聖人之流,但不能頓悟真空無所入於精微奧妙也。僅能強制其欲,不入六塵之境界耳,是名之為初果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注﹞梵語斯陀含,此雲一往來。

  ﹝論﹞斯陀含,在世法上說,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六祖曾說破雲:前念起妄,後念即止;前念有著,念後即離,名曰斯陀含。據理而言,人之妄念,往來於心中者,無一時能止。往即出乎妄念,時而妄念又或一來,本性未能寂滅故也。

  ﹝講﹞佛又問之曰:斯陀含動個念頭,自謂我必得乎此果否?須菩提即不然雲:斯陀含心已造(編者註:「造」疑是「達」)到至靜之地,但目睹諸境,此心有一生一滅,名一往來,而實無第二生滅,謂前念才著,後念即覺,故無往來,即謂斯陀含之所由名歟。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那含,俱平聲。)

  ﹝注﹞梵語阿那含,此雲不來,亦名出欲。

  ﹝講﹞佛又設問之曰:阿那含作此念頭,自謂我有得果之心否?須菩提即不之雲:阿那含,心空無我,已斷塵識思惑,外不見有可欲之境,名為不來矣,謂之曰:為不來,即此為字,諸法尚未空寂此心尚未融貫,其實無有不來之妙,未免強制也。此已造到佳境矣,非阿那含之謂乎。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注﹞梵語阿羅漢,此雲無諍,蓋有欲則有爭,此既離欲,何諍之有;又雲殺賊,殺去無明煩惱思惑;又雲不來,此必已證無為之體,諸漏已盡,自無生滅,道者得無相之理,非徒果也。梵語三昧,此雲正受,亦雲正見

  ﹝論﹞徐士英注曰:大易所謂窒慾,窒則未免費力;孟子所謂寡慾,寡則去猶未盡今世尊所謂離欲,則於人慾,灑然離脫矣,此言真有吃緊為人處。

  ﹝講﹞佛又問之曰:阿羅漢作個念頭,自謂我得這個道否?須菩提知其不然,而即否之曰:阿羅漢性本自空,實無一法可得也。設若阿羅漢作得道之念,是所得心猶未除,即著人我等四相矣。須菩提又拈出平日所得佛說而印證之曰:世尊,佛當日曾說我菩提,一念不生諸法無諍,得此之正見,於諸弟子中,許我為第一,必定是我,脫盡人慾,斷絕此念,方是許我為離欲阿羅漢也。

  ﹝證﹞若納禪師曰:無諍者,涅槃經雲:須菩提,住虛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移處,即此義也。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樂音要;行音恨。)

  ﹝注﹞樂者,愛也。即孔子曰:仁者樂山之謂梵語阿蘭那,此雲無諍,謂其無人我行也。萌之於心,曰念;見於修為,曰行。實無所行者,古注雲:本性空寂,雖隨緣赴感,而實無所行,此說得之。

  ﹝論﹞四果中皆有無字,乃無為之法,所謂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於此可證。徐士英注曰:佛之有四果,猶孔子之有四教。但佛所說四果,自有等級:第一雲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則是知欲境當避,此果之初生;第二雲一往來,則是蹈欲境不再,此果之方碩;第三雲不來,則是去欲境如遺,此果之已熟;第四雲離欲,則是脫然無纖欲可除,此果之既收。伊川謂釋氏有上達而無下學,以此觀之,亦是下學上達處,此言最當。然漸教所以如此,若是無上菩提頓悟真空,即此金剛般若波羅蜜,超入佛地也,又何四果之足雲!

  ﹝講﹞須菩提大眾不知去所得心,故又詳言曰:我若是作此思念,而必欲得阿羅漢道,則又生一妄想,安得六欲頓空,佛即不於諸大弟子中,說我菩提,是好樂寂靜之人,有是無諍之行也。何以見之?以我須菩提,外雖所行,心中無一可得無我無人,其實無此樂阿蘭之行,方才名我須菩提為樂阿蘭那行也。

莊嚴凈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注﹞然燈佛,即定光佛也。乃釋迦授記之師。

  ﹝論﹞佛自謂成佛實無所得,證前四果之無所得,夫無相之理,乃我自有之真性,其成佛,皆由我心之自悟而得也,豈假師授言傳而後成哉!

  ﹝講﹞佛恐諸菩薩所得心未除,執著住於有法,不生清凈心,故設是問。告須菩提曰:我當初於然燈佛處,得成無上菩提之道,果然得本師之法不?須菩提即解其意曰:不也。世尊如來雖在本師處聽法,不過因師開導,實乃自悟自修,本來無有,何曾有法可得,以是得之於心傳也。

  ﹝證﹞寒山詩曰:常聞釋迦佛,先受然燈記,然燈與釋迦,祗論前後智,前後體非殊,異中無一異,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講﹞世間所謂莊嚴者,造寺作塔,行種種善事是有莊嚴也。佛恐人認做這樣莊嚴,故呼須菩提謂之曰:菩薩於佛土之中,果作善緣福業,還莊嚴不?須菩提據理以答之:不也,世尊!何以故也。佛所謂莊嚴者,即非外貌相好莊嚴,必其心地明潔,如太虛中,萬行俱足,此所以名為莊嚴也。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注﹞應者,當也。諸菩薩,指大修行人而言也。無所住,不住著在一處,凝滯不化也。蓋此心神明莫測,變化無窮,是真凈土也。不清凈,則逐境遷移,放逸莫檢,便著六塵,而多能所矣。

  ﹝論﹞心若有住,則為有物,所以佛說應無所住,正欲人不住色聲香味等六塵,惟應無所住而生清凈心也。心無所住,則絲毫不掛,萬境澄徹,即清凈也。譬若百花林里過,一葉不沾身;又若一鏡當空,無所不照,何等清凈!如先著一物,則空明遮蔽,焉能照物?黃梅夜授至此,六祖言下大悟

  ﹝講﹞佛告須菩提曰:菩薩莊嚴,既不在於外飾,則當反而求之於心,使泰宇之中,湛然常虛,無一毫染濁;靈台之內,寂然常定,無一絲擾亂,當如是生清凈心。不當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生心,便為六塵所縛,妄念旋起,鮮能清凈矣!爾當知此清凈心,妙湛圓寂,不泥方所,本無所住也。於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明鏡當前,物來悉照,物去即空,自然十分清凈。是凈土莊嚴,孰甚焉。

  ﹝證﹞六祖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大悟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搖動,五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大人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注﹞須彌山,高廣三百三十六萬里,為眾山之王,以此喻人身之大,不過假設其詞,如七寶滿三千大千之類。

  ﹝論﹞徐士英曰:此分凡四段,純是釋氏說心處,第一段,謂本心之善,能自覺悟,不是從他人處得來;第二段,謂涵養此心,須用持敬;第三段,謂打破敬字,全是人慾,須當清凈此心,莫使一毫人慾染著;第四段,生出一件譬喻,言此心之大,包括宇宙,萬化皆從此出,雖須彌山王,不足以喻其大,此說極當。

  ﹝講﹞佛恐須菩提,錯認色身為大,不知心為大。又為之辨論,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可以言大否?須菩提深悟佛意,乃以甚大對之,何以見之,色身雖大如須彌山王,為有生滅,必竟不名大身;佛說非身,才是我之清凈本心,乃真法身也。此心包廓太虛,周藏沙界,無相無住,頓入圓明,豈須彌山所能比量哉!是名為大身也。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注﹞西土有河,名曰恆河,河從阿耨池東流出,周回四十里,沙細如面,佛多在此說法,故取以為喻。西土只有一恆河,焉有許多恆河,亦是假說之言,如須彌山王之說。

  ﹝講﹞佛以眾人之所易見者,先反詰之,恆河多沙固多矣,設或不止一恆河,數其如沙之多恆河,是諸恆河沙,多乎不多?須菩提答言:甚多,但諸恆河,且多而無數,何況河中之沙乎!言多而又多也。佛設此喻,以為較量福德多寡張本。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講﹞佛謂須菩提,我今以朴實言語告汝,若有善男善女,以七寶等物,滿爾所謂恆河沙數,盡三千大千世界布施與人所得之福,多乎不多?須菩提即以甚多答之。佛又再呼而告之曰:若有善男善女,於此經中乃至四句偈等,信而受之於心,會其妙義,而毫無所疑;堅而持之於心,存其精蘊,而毫無所失,必見自己真如菩提三智,朗然備矣;又能以此真空妙義,為人解說,使人聽聞之下,心地開通,明了自性,可以脫離輪回,永超生死則是人已兼成自他俱利,此其福即無為福也。所獲利益之多,豈恆沙布施者可同日語哉!

  ﹝證﹞華嚴經雲: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此喻菩提妙道,非佛法不至,又喻佛法,非參悟不明。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注﹞隨者,隨其所之處也。當知此處者,謂此心也。天者,四天之類;人者,世間之人阿修羅有三種,一屬天趣,一屬人趣,一屬畜生趣,大概如人爾,唯嗔恨心重,故托生於此。六道中,不言地獄餓鬼畜生者,以三等之蠢昧不知其理故也。

  ﹝講﹞佛再謂須菩提雲:若或有人,隨其所在,便能演說此經之言,乃至四句偈等之妙,令諸聽者,除迷妄心,則一卷真經,當知在此處身中矣,自然感得天人阿修羅等,皆來恭敬,如佛之塔廟,殷勤瞻禮。可見此經此偈,最上希有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注﹞受持注,見前。對文曰讀,背文曰誦,讀誦者,口熟其文,心解其義也。

  ﹝講﹞夫講說經中之義,尚能感天龍八部供養如此,何況有人,盡能以此全經,受持而體驗於心,讀誦而研窮其義,則此無相無住之理,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法,真最上而無以加也,第一而無可比也,又絕無而僅有也。定知此人,以一心而成就之,得其全體矣。何以見此法成就也?蓋所在之處,常修佛行,即自心是佛,不從外得,經在是則佛在是,而弟子之所尊崇,而敬重者,亦在是,宛然佛法僧,三寶共居焉,安得而不成就之也。

  ﹝證﹞六祖曰:摩訶般菩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

  ﹝論﹞此分大意,全在人受持上,然受此法易,持此法難,所以首段未說著受,先講一個持字。後言細而微塵,大而世界,妙而佛之色身,皆為虛妄,但有名而已。至於捨命布施,俱是不實。惟我此經,乃真空本性,獲福無量也。

  ﹝講﹞須菩提聞前所說成就最上之法,深有歆慕,但未知受持之道何如,故白佛雲:此經當以何義命名?我等當以何道奉持?佛答:是經名金剛般若波羅蜜,乃無上菩提妙心,無相無住,直至諸佛彼岸,此為最上希有之法,汝當奉行而持守也。其故惟何,然我所般若波羅蜜,即非徒取其名,正以妙明本性,湛若太虛,體既尚無,何名之有,如來人生斷滅見,不得已而強名金剛般若波羅蜜也。

  ﹝證﹞三昧經曰:心無心相,不取虛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蜜,真妙理也。傅大士曰:恐人生斷見,權且立虛名。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說。」】

  ﹝講﹞般若之法,心法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何所形其擬議,若有所說,即謗佛也。故佛問有所說法否?須菩提答雲:如來所說自性自悟,直下何容開口處,所以無得無說矣。

  ﹝證﹞世尊臨入涅槃文殊請佛再轉*輪,世尊咄雲:吾住世四十九年,未嘗說著一字,汝請再轉*輪,是吾曾轉*輪耶?又佛偈曰:始從成道後,終至跋提河,於是二間中,未嘗說一字

  【「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論﹞世界微塵即依報也。傅大士頌雲:積塵成世界,析界作微塵。言此者,正見纖毫塵垢世間境界,皆幻妄不實。佛與眾生,同處此塵世中,但心有迷悟不同。佛之心清凈心也,即成清凈世界眾生之心污濁心也,即成污濁世界。在人之自修何如耳。

  ﹝講﹞佛告須菩提雲: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細微塵埃,果為名(編者註:「名」疑是「多」)否?須菩提以為世界固多,而微塵不勝其多。佛又呼而告之,如來說諸微塵者,原是幻妄之物,雖有色聲香味觸法之多,紛紛亂起,而虛靈之府,太空澄徹,豈有纖毫塵垢之所點污,故言不是微塵,乃假名微塵也。如來所說世界者,蓋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原不是我心中本有的,只因妄想安立故也。人於世界中,識得不是世界,則心地廓然,凈無瑕穢,便是出世間法,非世界之所能囿,是名為世界也。

  ﹝證﹞圓覺經雲:幻心滅故,幻塵亦滅。世尊文殊曰:在世離世,在塵離塵,是為究竟法。正此意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論﹞三十二相,如眼耳鼻舌等類,此乃色聲佛也。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者也

  ﹝講﹞佛問須菩提,可以此三十二相如來不?須菩提言,如來之相,雖勝妙殊絕,不宜以形色求之,何以故?蓋如來所說相者,非真相也。妙體如如,湛然常寂,乃諸佛本心者也。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論﹞前借舍財以明勝,此借捨身以辨多。

  ﹝講﹞佛又曰世間所重者,莫過於身命,若有人以恆河沙之多,比此身命布施,如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其所獲之福,視寶施之福,尤有加焉。但不明本性,特頑福而已。若以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而講說之,自利利他,其獲福無量,較彼捨身者,不甚多乎!此金剛般若波羅蜜法,汝當受持可也。

○離相寂如分第十四

  【爾時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注﹞深解者,心中大悟也。義趣者,義理旨趣也。慧眼者,聖人之心有七竅,一聞千悟,此智慧眼也。

  ﹝講﹞須菩提一聞佛言,心中便悟理趣,自傷得聞此經之晚,乃涕淚悲泣,而白佛言:世間之少有,我世尊也。說此金剛經,深奧典章,雖我昔來,有此慧眼,善能聆悟者,未曾得聞此之經之精奧。昔所未聞,而今聞之,其且悲且喜,當何如哉!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論﹞人能信實相者,即是非相;若有少相,即非實相,故以無相為實相。如來說此,而人能信,豈非第一希有。言生實相者,此是無生生也。信心清凈者,信本來心,無法可得,不起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凈也。了悟萬法,由此凈心建立,是名實相。經以福兼德者屢矣,此獨變福言功,謂功成果滿之時,其福不足道也。

  ﹝講﹞須菩提言,我既聞是經矣,已悟自性清凈中,本來有此真實相矣,但恐悟之者之少也。若再有人得聞是經,一念發篤信之心其心純是天真,毫無欲塵所累,便得清凈般若慧光,如露柱燈籠,而真實不虛之相從此生矣,即是我心功德也。當知是人,成就諸佛第一希有功德,莫能出乎其右矣。

  ﹝證﹞圓覺經雲:一切實相,性清凈故。六祖雲:從清凈體中,流出般若波羅蜜多。又雲功德法身中,非在於福,即此義。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論﹞則是非相者,實相無相,故言為非,不是無實相;如龜毛兔角,只說龜無毛、兔無角,不是說無龜無兔。正猶達磨所謂水中鹽味,色里膠青雲耳。世儒不思細細根究,一味班駁佛是虛無寂滅,妄矣。

  ﹝講﹞須菩提世尊而言,我所謂實相者,謂實理也。般若實相,如太虛空,本然未有形跡。若悟實相,不可執著為實相,此如來所名實相者也

  ﹝證﹞傅大士雲:彼岸更求離。趙州雲:佛之一字,吾不忍聞。此說得之。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注﹞信解者,心無所疑,而瞭然悟也。受持者,心既領納而守之堅也。

  ﹝講﹞須菩提言,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