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煩惱皆因心動

星雲大師寬心:萬般煩惱皆因心動

  唐朝馬祖道一禪師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從句話而契入悟機,徹悟後隱居大梅山。有一天,馬祖侍者去試探法常,對他說:“法常,你領悟了老師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師最近又說‘非心非佛’呢!”法常聽了不為所動:“別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馬祖禪師聽了侍者報告,欣然頷首道:“梅子成熟了!”

  古時的有道高僧說“竹影掃階塵不動”,法常既悟了“即心即佛”的道理,就穩坐泰山,即便老師真的一百八十度地改成“非心非佛”,對他來也不過是階前的竹影因風搖曳,掃不動一點塵埃

  心一動,世間萬物跟著生起,紛紛攘攘,無時或了;心一靜,浮盪人生復歸平靜,紛爭遁形,塵勞消跡。心的動態千差萬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心的靜態是“涅槃寂靜”。所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世間不管如何差別動亂,在悟道的人看起來,千差萬別仍然歸於平等動亂顛倒終亦歸於寂靜

  佛教中常用“明珠在掌”比喻佛心般若並不在高遠之處,而是人人可握之物。然而,“石中之火,不打不發”,石頭雖可發火,不經敲打,火不出來;雖然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但若不修不證,就如同懷中雖有巨寶而不知取用一樣枉然。

  日本鈴木大拙在歐洲弘揚禪宗時,有人問他:“釋迦牟尼佛對眾生最後的希望是什麼?”鈴木大拙答道:“釋迦牟尼佛對眾生最後的希望就是:拋棄依賴的心。”人的心常依賴別人,自己不能做主,又常受外界牽引,自己無法把持,這就是萬般煩惱的根源。如何來穩定我們的心,求得恆久的平靜呢?

  我們心中常有妄想心、是非心、惡念心、自私心……所有這些妄動的心,要用正動的心去對治它。比方說我要有慚愧心、懺悔心,時時反省自己,要求自己;要有歡喜心,對別人的一切都歡喜心來包容。我們在生活中如果能常常抱存歡喜心,便可以接觸到佛心要有感恩心、知足心,要常想“我能給別人什麼”,不能自私自利,只計念“別人能給我什麼”。那些危言聳聽、挑撥離間的言論,或訛言詆毀、言不由衷的人,實在是“別有用心”。

  先有慈悲心,後能進入靜心。什麼是靜心呢?平等心是靜心,廣大心是靜心,菩提心是靜心,寂靜心是靜心。

  其一,靜心就是對感情不執不舍。人是有情眾生,要放棄感情不可能,但若過分執著也不好,所以我們要用理智來引導感情要用慈悲來凈化感情感情太淡就冷冰冰,感情太濃就熱烘烘,冷冰冰、熱烘烘都不大好受,最好用中道智能來處理。中道智能可以升華我們的感情,可以使我們趨近於靜態的心。

  其二,靜心就是對五欲不拒不貪。五欲是指財、色、名、食、睡。有人對五欲貪得無厭,有人卻懼之若洪水猛獸。其實五欲並不可怕,“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可怕的是我們的心不知如何去化導五欲。若在慾海中打滾沉浮,當然會被吞噬,然而人在世間卻應該有正當的五欲生活吃得過多就太脹,睡得過多就太昏沉,但不吃不睡則力氣無從生起精進無從做起。所以,我們對正當的五欲生活要不拒不貪

  其三,靜心就是對世間不厭不求。有人對世間所要求,有了女兒就想要有兒子,有了洋房就想要有汽車,希求愈多慾望愈大,幻滅的可能就愈大,就如小兒吹五彩泡沫,愈吹愈大愈美,同時也就愈危險。又有過分厭世,離群索居,棄名唾利,一談到跟名有關就說:“我不要名,就替我寫個無名氏吧!”其實“無名之名”也是一種名。所以,我們對這世間要能不厭亦不求,而以平常心安然處之。平常心就是靜態而又活潑的心。

  其四,靜心就是對生死不懼不迷。生者死,死者生,生生死死猶如旋火輪,哀莫大於心死。迷於生死,懼於生死,則有生死心;有生死心,則有輪迴不絕的生死事。人們經常為生死所迷,對生死懼怕。其實生死何足迷?生死何足畏?我們看現在的年輕人,常有效法俠義小說中的勇莽氣魄:“要殺便殺,有啥好怕?反正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然而,這隻是匹夫之勇,沒有真正的意義正覺的人生觀對生死看法應是既不沉迷也不恐懼。死亡並不是結束一切,而是像搬家一樣,這房子倒塌了,就想辦法到另一個家。

  總之,我們在這世間感情要不執不舍,對五欲要不拒不貪,對世間要不厭不求,對生死要不迷不懼,如此就可在靜心中過著美滿生活

  佛光菜根譚

  心中要有根,才能開花結果;

  心中要有願,才能成就事業

  心中要有理,才能走遍天下

  心中要有主,才能立處皆真;

  心中要有德,才能涵容萬物

  心中要有道,才能擁有一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