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其海教授:天台佛學 第二章 天台宗與其他佛教宗派關係研究 二、凈土思想對天台的影響

uploads/content/2022/may/47add4316abe54d4496528fbdbf76cbc.jpg">

二、凈土思想天台的影響  凈土思想,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對中國佛教各宗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宋代以後尤甚。當然,作為中國佛教一宗的天台宗,也不例外,從智凱、知禮到智旭,無不提倡凈土思想。  (一)凈土思想印度的產生和發展  說到凈土就會聯想到諸佛凈土,但這里所說凈土是指有關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思想這是由於自古以來信仰此佛的凈土比其他諸佛凈土更盛所致。這種凈土經典,通常被稱為「凈土三經」:《無量壽經》(《大經》)、《觀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小經》)。  印度凈土思想產生的年代,從文獻上看,它與《簿伽梵歌》在思想有並行關係至影響關係。《簿伽梵歌》產生於公元1世紀,因此,凈土經典也可看做成立於那個年代。  我們再來看看大乘經論,會發現很多的大乘經論言及凈土思想,如龍樹(約150—250)的《大智度論》和《十住毘娑婆論》都是言及凈土思想的重要論著,這樣可以推定凈土思想在他的時代以前已經產生,並且相當發達。《無量壽經》初斯形態的《大阿彌陀經》(三國吳支謙譯)比《法華經》、《華嚴經》古老。後漢支燈迦懺於公元187-189年間譯出的《般舟三昧經》中已說到彌陀佛,可知凈土思想產生於它之前。若把以上推定的年代加以綜合考慮,凈土經典產生的年代大致為公元100年左右。  印度凈土思想產生的地域,學者推定為印度的西北部,並流行於中亞一帶。理由是:第一,《無量壽經》的譯者,以及言及阿彌陀佛的諸經的譯者,他們大都出身於北印度西域。(一)[註:(一)矢吹慶輝《阿彌陀佛的研究》。]第二,調查凈土經典中屬於古譯和舊譯的諸本的音譯語,發現其原語為犍陀羅語或近乎它的語言。又如康僧鎧譯《無量壽經》的義譯語「了本原」、「正願」、「正語」等這種弟子名稱的譯語,也要證明與犍陀有關。又如出現於古譯《大阿彌陀經》的「須摩題」和出現於《無量清凈平等覺經》的「須摩提」、「須阿題」都是陀羅語的音譯語。(二)第三,《無量壽經梵文本詩句的語言,也顯示與犍陀羅語有共通性的語言現象。(三)[註:(二)(三)參見岩本裕的《極樂地獄》和滕田的《極樂凈土名義》。]犍陀羅語是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使用於印度西北部的語言。  如果按上面推定的時間、地域、在印度的歷史上,剛好是貴霜王朝統治時期。雖然,凈土經典中沒有直接有關貴霜王朝的人和事的記載,但間接還是有的。例如,貴霜王朝與羅馬、希臘之間貿易隆盛,西方流入大量黃金、寶石,這些反映在凈土經典中,用黃經、寶石等描述極樂凈土的華麗,並把豪商和資產家看做是有崇高地位的人。這些都可被視為當時社會實況的折射。  至於凈土思想系誰所立,傳播的對象為誰,和其他大乘經典一樣,是所謂「善男子」、「善女人」,包括出家人和在家人。因為凈經典言及「菩薩集團」,推測他們或許是形成與部派教團不同的集團,這種教團大概是以佛塔為據點而形成的。  凈土經典的中心思想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阿彌陀信仰。根據凈土經典,此佛現在住於西方極樂世界。那麼,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關係如何呢?原來,在印度彌陀佛是以「有無量壽者」和「有無光明者」來表達的,傳入中國後,都譯成「阿彌陀佛」。其實「無量壽」和「無量光」都不是指導於釋迦牟尼的佛,而是以不同於釋迦牟尼的語詞表達的。但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的佛陛觀是居於釋尊一佛的立場,不許釋尊以外還有其他現在佛存在的。然而,阿彌陀佛是現在西方世界說法的佛,是站在與釋同是現在佛的立場的佛。所以,阿彌陀不完全根據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的立場說的。阿彌陀佛是以菩薩思想(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為依據的。大乘的求道菩薩基於救渡一切眾生慈悲利他精神,立下各種誓願並以實現這些誓願為實踐的目標。此實踐(行)的完成,意味著菩薩自利和他利兩方面的完全俱足,因此它就覺悟(菩提)的達成,就是成佛的意思。按這種立場,大乘教主張現在有許多菩薩同時以證悟為實踐(修行)的目標,因而同時有許多佛在他方世界出現。這種意趣,在《大智度論》卷九、《瑜伽師地論》卷三八、《攝大乘論釋》卷一五等,早已論及。根據《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在過去世界是法藏菩薩,立志證得無上菩提,發起救渡眾生誓願,長期不斷地修行,因而終於成就誓願,在離今十劫以前成佛,現在住於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可以說是在釋尊重新被視為大乘菩薩理想形象時出現的佛。  第二,本願思想。本願指阿彌陀佛在成佛以前為菩薩時所立的誓願,《無量壽經》說經四十八願。其中最重要的有「光明無量之願」、「壽命無量之願」、「念佛往生之願」。  第三,極樂凈土思想極樂凈土是指彌陀成就本願所建立的世界凈土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根據《阿彌陀經》所說,大致是這樣:極樂世界(凈土世界)在距現實世界幾千萬、幾十萬的佛國西方,阿彌陀佛現在住在那裡說法這個世界的房屋都七重欄楯,路上種著七重並排的多羅樹,都以金、銀、琉璃、水晶四邊種珍寶圍繞。水池用金、銀、琉璃、水晶、珊瑚、瑪瑙、琥珀七種珍寶砌成的,池水清涼甘美,池底鋪著金砂。池中有車輪大小的蓮花,青,黃,赤,白的蓮花放出相應顏色的光華蓮花晝夜開落三次,天樂演奏不絕。百鳥孔雀發出各種鳴叫,鳴叫的聲音在說明佛法極樂世界沒有地獄、畜牧、魔鬼等概念。這里有無限的佛弟子,證阿羅漢羅漢果者多到數不盡。不退菩薩和一生補處菩薩也無量之多,能往極樂世界者,無身心之若,只有快樂。  第四、往生念佛往生凈土(西方極樂世界)是凈土經典目標所在。因此。《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以種種方式描述這點。如阿彌陀佛的本願中,就有往生極樂世界必達到涅槃誓願(必至滅變之願)、這一生死下一世必成佛誓願(必至補處之願)。和佛一樣具有三十二殊勝身體特徵的誓願(三十二相之願)。根據經典的意思,願往生凈土是願「對此無上正等覺悟發心」(發菩提心)而往生;如果往生極樂世界,則「成不從此無上正等覺悟退墮者」(得不退轉)。那麼,怎樣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呢?關於這點,《無量壽經說到「三輩往生」,這是將願往生極樂凈土的人分成上、中、下三類,分類的根據是修行方法上輩指出家人,而中輩和下輩都是家人,前者是積聚布施持戒等善巧功德者,而後者指不能積聚這些功德的人。在修行方法中,念「阿彌陀佛」的通於三輩。只有念佛在三輩人中完全一樣,幾乎沒有區別。這表明凈經典已把念佛置於往生極樂凈土修行方法中心。  凈土三部經中,《觀無量壽經》比《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的成書要晚得多。它可以看成是前二經的展開,此經的內容首先說往生凈土三種福德(三福),接著詳說觀想彌陀佛及其極樂世界的十三種方法(十三觀)和往生世界的九種情形(九品往生)。三福是原始佛教布施持戒、修定三種福德內容(三福事業)的展開,九品往生是《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思想展開,十三觀是對《般舟三昧經》定中見佛思想的繼承。此經還加上了觀佛三昧思想,明說稱名念佛意趣,說即命名念佛意趣,說即使是極惡之人也能借稱名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對後世影響很大。被認為早於《觀無量壽經》的龍樹的《大智度論》和《十住毘娑婆論》也都有關於凈土思想尤其是後者的《易行品》,把大乘菩薩道分成兩種一是像陸路步行一樣艱難地精進勤行,一是像海路乘船一樣舒服地稱名念佛。繼龍樹之後,述說凈土思想的論著是無著(310-390)主要著作《攝大乘論》,該文對往生凈土採取「別時意」之說。所謂別時意是指佛為便怠惰的眾生努力修行,而把在遙遠將來的別時才能得到佛果說成即時可得,即佛的方便接引的說法。把凈土思想看成方便說,這是無著出於唯識立場劣視凈土思想。在無著之後,世親著有《凈土論》(亦稱《往生論》,菩提流支譯),它與《攝大乘論》的見解不同,是一部積極鼓吹凈土思想的論著,提出了往生凈土:一,以身拜阿彌陀佛(禮拜門),二,以口念贊佛名(贊嘆門);三,一心願往生極樂(作願門);四,靜心觀想凈土的情形體(觀察門);五,將因此而得的功德迴向眾生(迴向門)的五種實踐法(五念門)。世親的《凈土論》是印度唯一系統地闡明凈思想的論著。  (二)凈土思想天台宗的影響  中國凈土思想發生,當先有經典的翻譯。最早問世的是無量壽經》,後漢安世高於公元148年翻譯,(一)[註:(一)「無量壽經」有五存七缺十二譯,安世高譯本今已不存。]《觀天量壽經》是良耶舍(424-453)翻譯的,《阿彌陀經》為鳩摩羅什譯出。還有值得注意的是,支婁迦讖、竺佛朗二人公元178年譯出《般舟三昧經》,此經說的是見佛思想,即專心念阿彌陀佛可以見到佛的。這對後來慧遠組織白蓮念佛結社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到5世紀,《悲華經》(曇無讖譯)、《觀佛三昧海經》(覺賢譯)被譯出,又《十往生彌陀佛國經》及《藥師琉璃光經》等疑偽經典也相繼譯出,凈土思想也因此而得到了確定。  最早在理論上闡述凈土思想的是《阿彌陀經》的譯者鳩摩羅什,他認為《般舟三昧經》說的觀想彌陀佛是觀畢竟空,即大乘空觀的實踐;他說所見的佛其實是種種因緣所生,無有自性如夢幻。白蓮社的組織者慧遠實踐了凈土思想,他透過見佛,以去除見這種作用所具有的虛妄努力於真正見佛的《般舟三昧經》。將鳩摩羅什思想和慧遠實踐連結起來的是《般舟三昧經》的思想,這表示凈土思想還集留在過渡階段凈土思想到南北朝的曇鸞才開始完成。  曇鸞的思想基礎還鳩摩羅什的大乘空觀思想。把往生凈土意義理解為「生即無並」,並作了充分的發揮。曇鸞受到《往生論》的啟發,乃以《無量壽經》為中心,依據凈土三經,致力於凈土思想的確立。曇鸞正確地了解阿彌陀佛的本願及其性質,將念佛對象限定為阿彌陀佛一佛,以龍樹於《易行品》所說易行道為念佛的本道,重視《凈土論》所說的五個念佛方法(五念門),在修行方法上特別注意稱名念佛,顯然,他已留意到他力信仰的重點。這在凈土思想發展上,具有相當大的意義。  曇鸞以後,由於種種經論的譯出,中國佛教出現了許多新學派和新宗派,諸如毘曇宗、地論宗、俱舍宗、攝論宗、成實宗以及三論宗、天台宗等。但這些大都與曇鸞無關,因為他們雖然也重視菩提心,採取觀想和稱名,但都著重於自力。所以,也不把阿彌陀佛的凈土視為終極的開悟世界,而看做前一階段。從地論宗的慧遠、天台宗的智凱、三論宗的吉藏等,均可以窺出這些思想。他們都判定阿彌陀佛是法、報、應三身中的應身,天台宗的智凱和三論宗的吉藏都以為阿彌陀佛的凈土是愚夫(凡)和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者(聖)同居的凈土。]  唐代道綽尊曇鸞為師,道綽的《安樂集》被認為是注釋《觀無量壽經》的,大致得力於曇鸞的《往生論注》。可知,他繼承了野鸞大乘空觀的立場,但又有其獨特的地方:他主張念佛適合未法的時機。他又把借自力開悟之道稱為聖道門,把借阿彌陀之力得救之道稱為凈土門。他還把《往生論》的五個念頭方法匯集為「十念」的念佛,認為借這種念佛,即使是下下品的大逆不道之輩,也可往生彌陀佛的真實凈土(報土)。  善導把道綽的思想更往前推了一步,他糾正了道綽認為念佛以外之行也可往生凈土的妥協性以及思想稱名的雙修。他認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為往生凈土的增上緣,唯有稱念佛名,才能得到這本願力的加持,無論多麼愚痴眾生都能藉此稱名往生彌陀佛的真實凈土(報土)——凡夫入報,導致凈土思想的飛躍。與善導同為繼承道承道綽的還有迦才,他著有《凈土論》,將道場的理論加以概念性的整理。  善導的後斷者是懷感。他著有《釋凈土群疑論》,試圖從解釋學的角度闡述善導思想,但結果而模糊了善導的思想。繼承迦才的新羅元曉(618-686)的《游心安樂道》、新羅憬興(618前後)的《無量壽經連義文贊》、天台義寂(625-702)的《無量壽經述義記》等論著,都受懷感影響,其中很少說凡夫往生報土,對凈土也持拆衷看法。  凈土思想的這種頃向因慈愍三藏慧日(680-748)的出現而有所改變,在他的《往生義》中,可看出他對「般舟三味」的重視,並勸「見佛」。他對當時逐漸盛行的禪宗加以論難,提倡禪與念佛並修——禪凈雙修。他一方面反對禪者只重視《維摩經》所說心凈國土心態,另一方面又批判念佛願生凈土愚痴的行徑,提出念佛讀經一切凈土之行其實都是「禪」。慧日的思想天台的習錫(714-778)的《念佛三昧寶王論》所繼承,他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全部念是「天上深妙的禪門」。而慧日的法孫——法照(766-822)的《凈土五會念佛法事儀贊》卻主張念佛三昧才是「無上深妙的禪門」,又提出「以名號佛事」。法照還發明五音曲調的五會念佛。據說他所依據的是禪宗五祖統忍門下所行的引聲念佛等。這樣,心念、口稱、在靜心統一中期待「見佛」  慈愍以後,禪凈雙修被提出,念佛與禪結合。受此影響,唯心凈土思想——主張在心上了解佛與凈土,成為主流。如天台山家派的知禮(906-1028)注釋智凱的《觀無量壽經釋》,於《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簡稱《妙宗妙》)中,一面站在這種立場批判禪,一面提倡於心中觀佛的「約心觀佛」說。同門遵式(963-1032)著《往生凈土決疑行願二門》以批判禪宗,並倡導唯心凈土之說。律宗的元照(1048-1116)也著了《觀無量壽經疏》(簡稱《觀經疏》)、《阿彌陀經疏》等,接受天台思想,且從不同的立場批判禪宗,又對知禮之說加以論難。這些佛學觀雖在細節上有對立,但基本是禪凈一致、台凈一致的思想。元明佛教,大致繼承這種傾向。  凈土思想主要探討阿彌陀佛和凈土世界,因此,佛觀和凈土觀是凈土思想的重要部分。從曇鸞到道綽、善導,都把阿彌陀佛看做法身、報身、應身三身中的報身,凈土為超越三界的報土。而凈影寺的慧遠大《大乘義章·凈土義》內,說阿彌陀佛的凈土世間一般內夫於煩惱中發菩提心,借修行感得的世界,它可說是「事凈心」,也是佛借四十八願及其修行而實現的世界,因此是圓應土。他不認為凈土只有佛,認為也有凡夫,他把凈土分為事凈土、相凈土、真凈土三種。事凈土是內夫住的;相凈土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者住的;真凈土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乃至諸佛住的。他又把真凈土分成真土、應土二種,其中真土又分為法性土、實報土,應土又叫圓應土。法性土、實報土、圓應土與法身、應身、報身三身對應。所以阿彌陀佛是應身。  天台的智凱把這種思想再加以整理,認為有法、報、應三身和四凈土,而法身土是常寂光土,報身土是實報無障礙土,應身土是方便有餘土與凡聖同歸土。其中的凡聖同歸土又分為穢土凈土,而穢土娑婆世界凈土極樂世界。此二者皆是凡夫和三乘聖者同居的世界。與慧遠的事凈土以下三個大致對應。他也不認為阿彌陀壽命無量。(一)[註:見《妙法蓮華經文句》卷九,《維摩經略疏》卷一。]  從曇鸞到善導都認為佛的本願力即他力。《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中說到「十念」,《彌勒發問經》也說到「十念」,這二者的關係,可從天台宗義寂的著作中看到。《彌勒發問經》所說的十念,一是慈心,二是悲心,三是護法心。它列出十種各具內容的心的正確狀態,稱之為十念。義寂問:以這幾種心念佛不就是第十八願所說的十念嗎?其中並提出這種思想准備的問題,即抱怎樣的心念佛、求往生佛的凈土。對此,義寂說第十八願的念佛是:一遍一遍念佛,不必個別以慈心等為條件也不必把慈心等計算到十。他認為:這樣做,則隨所稱念一遍,也都能往生凈土。但是,他另外又說第十八願的念佛不可不以彌勒發問經》的十念之心而念。欲尋求二者之間的關係,可從憬興的《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中得知。  關於進入凈土修行問題,智凱在《摩訶止觀》卷二上,說常行二昧為四種三昧之一,依據《般舟三昧經》和稱、念阿彌陀佛,開創九十日內在一定的殿堂中,一面繞行於阿彌陀佛的四周,一面口稱阿彌陀之名念佛方法。智凱這個方法得自於廬山慧遠白蓮社所行的依「般舟三昧」而見佛的方法。其觀想是從觀想三十二相的事觀,進而達到觀天台教理的中心——即空即假即中——的理論,但主張觀稱並修。他的這種念佛方法後來影響到善導的《般舟贊》,為慧日和法照等所繼承。  禪宗為徹底凝視自己內心,不說於自己內心求佛與凈土。他們一般的傾向是否定佛與凈土,但延壽(904-975)一面接受凈土教的立場,一面重新研考凈土與佛的問題。他只想依照凈土之說,謀求禪與凈土的融和。他認為:能力殊勝持戒習禪,而能力差的中位以下之輩修行諸善,同時高聲念佛。禪家的這種「禪凈雙修」,宋代後影響到天台宗和律示,而嘗試與凈土一致融和,特別關於觀想佛,天台山家派和禮提出約心觀佛之說。知禮認為,一切本來具備於心,離心無別物,因此對佛的觀想也是假託觀想而觀自己的心,主要在於明心的本性。知禮的這種說法不是把佛全部收進心中觀想也不是把心全部放入佛內觀想。或者說,不是只觀想心,也不是只觀想佛,而是在心上(約心)觀佛。但律宗的元照,一面站在與知禮相同的唯心凈土的立場上,一面批判知禮的約心觀佛,他在《觀經疏》中說,《觀無量壽經》中講的觀想,不是以觀心為正意,而是觀阿彌陀佛,觀佛而悟對象與心一體時,佛就是心,但不是透過自己的心觀佛,而是親自觀西方極樂之佛。他們二人都說觀佛,但卻有微妙差異。當時天台山家派草庵道因,見元照《觀經疏》中有排斥知禮的「約佛觀心」之說,作《輔正解》一卷破之。隨後,元照的弟子戒度(號拙庵,居四明龍山東省)因此作《觀經扶新論》一卷反破,大張元照之說。  另外,知禮在《妙宗鈔》中說彌陀佛的八萬四千相是報身的尊特相,不料半生支持師說的仁岳,這時卻不服此說,與其師知禮論難多次。這就是所謂的「生身尊特」之爭。佛身觀有三身說,即真如法性等佛教之理是法身;應眾生能力性格而示現於世界的佛的現身是應身;具有修行所得功德,且為法身人格表現的是報身。但在天台久遠往昔成佛以來,至未來之劫繼續說《法華經》的久遠實成的釋迦牟尼,是法、報、應三身相即的報身,不是以修行之因成佛的,而是本來自然、不假任任何造作的元來佛,這叫做「無作三身」。知禮以為,具有藏教、通教的能力性格的人看做生身(應身)之相;以尊特身為對象的是別教、圓教之人。尊特又分為二種一是修成尊特,這是別教之意;二是性具尊特,法性本具之妙相,這是圓教之意。性具之尊特為上品。《華嚴經》之微塵相好為修成,故是下品,《法華經》之微妙法身為性具,故是上品。《觀無量壽經》是圓頓經,所以被觀的是奧妙的三身。若《法華經》主釋迦牟尼的三十二相是生身,只是即法身而不具尊特,則失去法華圓教的意義。連泥塑木雕佛像教本具三身,因此,三十二相當然是本性具有的尊特相。《妙宗鈔》以觀經的阿彌陀佛的相為主題,但成為問題的是:《法華經》主釋迦牟尼的三十二相與《華嚴經》主毘盧舍那佛的十蓮花藏海微塵數的相好的優劣。隨著仁岳等爭論的演進,此問題逐漸表面化。知禮的主張如這個比喻——「以垢衣內身實是瓔珞長者,的示開權絕待體故」,所說若解作昔服瓔珞今著弊衣,則不過是相待的開會。即縱使是華嚴佛,也不是藏塵相,升須彌山頂品的身相是應身佛的相好。就別教圓教而言,應身相就是尊特相。《法華經》主的三十二相,對能觀得法身相的圓教之人來說,也是尊特相。最後,他說:「須知八萬相好光明雖是尊特,乃是同居凈土之身,以有觀音補處故也。彼華嚴中,藏塵相身,亦是同居穢士之身,以有迦葉佛滅,釋迦嗣興,滅後彌勒補處也。「(一)[註:(一)知禮《解謗書》。]將尊特身置於天台所說四種凈土中最低的凡聖同居士,把《華嚴經》主置於同居土中的惡穢土,以示天台優於華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