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其海教授:天台佛學 第一章 天台佛學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 三、從西方的泛神論看天台宗湛然的「無情有性」說

uploads/content/2022/may/546305459b3ba8383fcb2a95d76e7f75.jpg">

三、從西方的泛神論天台宗湛然的「無情有性」說

  泛神論是流行於16世紀到18世紀的西歐的一種哲學觀點,這種觀點認為,神存在於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中,神即自然界。它的代表人物有義大利布魯諾荷蘭的斯賓諾沙等。前者認為,「自然界是萬物之神」;後者認為,「上帝就是自然」。而恩格斯則認為,泛神論本身是基督教的產物。恩格斯的這個結論只是對基督教盛行的歐洲情況的概括,因為在亞洲,泛神論也是佛教的產物,在佛教盛行的中國,唐代天台宗湛然的泛神論就是這樣。湛然提倡「無情有性」說,把秭稗、瓦壁、尿溺、虛空都說成是有佛性的。這與西方的泛神論主張「神存在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中」已無本質的區別,只在具體的某些說法上有所不同。  (一)布魯諾和斯賓諾莎的泛神論  布魯諾宇宙自然界與神等同起來。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及中世紀的經院哲學都認為物質(質料)是被動的、不定型的、否定的本原,物質自身不能形式化,必須藉助於上帝所創造的形式才可以使物質具有形式布魯諾反對這種觀點,認為物質是永恆存在的,而且自身在運動變化之中。他說,組成物質的是最普遍、最基本的實體「單子」。物質形式也是不可分的,如果沒有物質就沒有形式,一切的形式都在物質中產生和消滅。布魯諾把存在於物質之中的形式叫做「世界靈魂」,它是「普遍的物理的作用因」,是第一的能力。這種普遍的世界形式充滿一切,照耀整個世界,並知道自然產生萬物。它產生萬物就像人們的理智產生觀念一樣。這種普遍的世界形式(世界靈魂),「使物質受了所有的形狀、塑造並形成萬物,使萬物處於這么一種驚人的秩序中……」宇宙就是這樣在物質形式相互作用之下運動發展的,從宇宙形式作用物質發生變化來說,萬物都有靈魂都有生機這就布魯諾的「萬物有靈論」,亦即「生機論」。這種萬物有靈論表達了宇宙是它自身發展變化的結果,它並不需要藉助外力和外因布魯諾認為,普遍的形式作用物質既是內因,也是外因。因為宇宙這樣運動、發展、變化,所以宇宙是產生者,又是被產生者的宇宙與被產生者的宇宙是辨證的統一。布魯諾用了兩個經院哲學中的術語來表達他的這個辨證的宇宙觀,把產生者宇宙叫做「能生的自然」,把被產生的宇宙叫做「所生自然」。  從布魯諾物質(質料)和形式關係宇宙發生等解釋來看,他已經排除了神(上帝)對自然界的創造和支配,把神歸結於自然界本身,諸如「世界靈魂」、「萬物有靈」等,都是指自然界本身。  「實體」論是斯賓諾莎哲學的主要成分,他在實體論中保留了「神」這一名稱,甚至聲稱人也「參與神性」,使得自己的哲學具有泛神論色彩。  斯賓諾莎認為,「實體」是獨立自在的,不依賴他物而存在;「實體」下了定義之外,還對它作了四點具體說明:  第一,實體在數量上只有一個。因為,假如存在心靈物質兩個實體,那麼在給這兩個實體概念下定義時,就要分別藉助於另一個概念心靈不是物質物質不是心靈。但這樣做,與對實體所下的定義是相違背的。既然如此,就只能存在一實體而不存在多個實體。  第二,實體是「自因」。這就是說,「實體不能為任何的東西所產生」,其產生「必定是自因」。因為實體如果為別的東西所產生,那麼,它就不是存在於「自身內」,而是存在於他物內了。這同實體的定義也是相矛盾的。故實體產生和存在的原因,只能在自身,即「自因」。  第三,實體是無限的。因為有限就等於受別的東西限制,而這樣一來,就不是「在自身內」,而是在他物內,從而不再成為實體了。  第四,實體是永恆的,這也是自明的。因為實體既然不為別物所產生,其存在的原因在於自身,它的存在就不會有開端,就必然是永恆的。  斯賓諾莎在《倫理學》一書中,經常把實體稱為「神」(上帝),有時又稱為「自然」。在他的著作中,「神」和「自然兩個術語表達的是同一個概念都是表示作為萬物存在的原因實體。  人人必須承認,沒有神就沒有東西可以存在,也沒東西可以被理解,因為沒有人不承認,神不僅是萬物生成的原因,而且是人們所常說的萬物存在的原因。  斯賓諾莎雖然使用了「神」、「自然這兩個在通常意義對立的術語,但「神」這一術語在他這里並不具有傳統宗教神學上的意義,不是有人格、有意志、干涉人間精神性存在物;他恰恰極力反對這種傳統宗教意義上的神,而把神看承是自然界本身,主張神亦須遵照自然:「神根據必然性而認識自己,也根據同樣的必然性而動作。」  可見,斯賓諾莎雖然堅持唯物主義,但卻以泛神論形式出現。  (二)天台宗湛然的「無情有性」說  湛然思想最有特色的是無情有性」說,認為瓦石之類不能聞法、不能發心修行無情之物也有佛性。  佛性,本來就是個而不實的東西,但卻是佛教的中心問題,因為它是佛教信仰修行的前提目標。它要回答的是在這大千世界中,僅僅是有情的人佛性呢,還是任何無情事物都有佛性?在有情的人當中,是一部分人有佛性,還是人人都有佛性?  關於佛性印度佛經說法不一。大乘佛教以前,除了佛陀彌勒等外,不說有其他人成佛。《涅磐經》上說,佛想給尼拘陀樹授記,但因它是無心之物,故不能授記。可見該經是主張植物礦物無情之物是沒有佛性的。除《法華經》外,其他的經典都認為聲聞不能成佛。《大般泥洹經》認為一闡提也不成佛。《入楞伽經》、《佛地經論》等法相宗所依據的經典,在成佛問題上,列出五種天性(五性),認為其中聲聞定性、緣覺定性的人雖能入涅磐,但沒有佛種,所以不能成佛,至於一闡提,則絕對不能成佛。  佛教傳入中國後,到南朝,佛性問題已成為一個爭論十分尖銳的問題。佛教新派竺道生孤發先鳴,提出了「一闡提人得成佛」的主張。他在《維摩經注》中提出了佛性本有」論,認為佛性內在地、先天地存在於每個人本性之中,所以一闡提同樣有佛性。到了隋代,三論宗的吉藏在他著述的《大乘玄論》中,把當時有關佛性的說法總結為十二家。他的同門慧均著述了《四論玄義》,該書認為當時關於佛性之說,根本之說三家,枝末之說十家,共計十三家。由此,可見當時中國佛性之爭的激烈程度。  到了中唐,法相華嚴、禪等諸宗名僧輩出,各闡宗風,相比之下,天台宗卻顯得很不景氣。湛然為了振興天台宗,在佛性問題上大膽地提出了無情有性」說。湛然在他問答體的《金剛鈚》中說:「客曰,……而雲佛性,非謂無情。仁者何獨言無情有性耶?余曰,古人尚雲一闡提無,……然教分大小,其言碩乖。」「無情有性」之說便是由問答而展開的。  湛然認為一切事物都是佛性的具體表現,佛性應包括一切的存在,虛空是一種存在,所以也不例外。他反問道:「虛空之言何所不該?安棄牆壁瓦石等耶?」這是說虛空牆壁、瓦石等都有佛性不應把它們排斥在有佛性的行列之外。他還借用水和波的關係比喻佛性萬事萬物關係:「是則無有無之水,未有不濕之波,在濕詎間於混澄,為波自分於清濁。雖有清有濁,而一性無殊。」佛性本身沒有差別相狀,但不能反過來說有差別相狀的事物沒有佛性佛性隨緣化為無情萬物無情萬物中都含有佛性。「一塵一心,即一切生佛之心性,何獨自心之無耶?」一草一木、一礫一塵、一纖一絲,每一客觀事物都是佛性的表現,是佛性的外化、自然化。既然佛性遍於萬事萬物之中,無所不在,不隔有情無情,「彼此無礙,彼彼各遍」,所以一切都成佛,連虛空也不例外。  湛然的「無情有性」說遭到了華嚴宗的非難。華嚴宗的法藏根據《大智度論》認為,真如在「無情」中但名「法性」,即無智慧性可言,在有情內方名「佛性」。指責湛然立論沒有根據。湛然反駁法藏這樣提問題是「迷名而不知義」,是站在「小宗」的立場上看問題,不懂得「大教」(大乘)的佛性就是真如異名。他認為:  是則無佛性之法性,容在小宗;即法性之佛性,方曰大教。故今問子:諸經論中法界,實際、實相、真性等,為同法性在無情中,為同真如分為兩派?……故《佛性論》第一雲:佛性者,即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當知真如佛性異名。  湛然的「無情有性」說,顯然是受《大乘起信論》思想的影響。他在《始終心要》里說:「含生本具,非造作得也。」認為一切眾生天然本具「真如佛性」。他在《金剛鈚》里說:「故子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子信無情佛性者,豈非萬法無真如耶?故萬法之稱,寧隔於纖塵;真如之體,何專於彼我。」就「真如緣起」論來說,無情有性是言有據、合乎邏輯的。既然真如遍變一切,生起萬事萬物無情萬事萬物當然也具佛性了。  湛然的「無情有性」說把佛性自然化,認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佛性,這種思想與西方的「神存在於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中」已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三)東西泛神論的區別  布魯諾、斯賓諾莎的泛神論與湛然的泛神論,除了質上的相同之外,還有許多不同之處。第一,從哲學上劃分,他們所屬的基本派別不同。從哲學形態看,泛神論屬於折衷主義,它的特點是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所以泛神論沒有唯物主泛神論和唯心主義泛神論之分,但對持泛神論觀點哲學家,可以是唯物主義的,也可以是唯心主義的。正因為如此,所以恩格斯把不同哲學基本派別的斯賓諾莎、謝林、黑格爾以及卡萊爾都歸為泛神論者。雖然布魯諾、斯賓諾莎、湛然都是泛神論者,但前二者屬於唯物主義,後者屬於唯心主義。  第二,立場、觀點不同。布魯諾、斯賓諾莎是站在物主義的立場,迫於當時的封建勢力,所以披上泛神論的外衣宣傳唯物主義。他們用自然界的萬事萬物(物質)去取代神(上帝),限制、排除神對物質世界作用和干預,所以在本質上他 們是無神論者。而湛然自覺站在佛教的立場上,是為了擴大天台宗的影響,為了使佛性具有普遍性、囊括宇宙、統貫天人,才提倡「無情有性」的。因此,湛然的泛神論是一種自覺思想,湛然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有神論者-僧侶。  第三,布魯諾、斯賓諾莎的泛神論,是西方基督文化背景的產物,他們指的「神」是創造世界、決定世界的全智全能的上帝。湛然的泛神論,是東方佛教文化背景的產物,他講的「佛性」,又叫「佛種」,不是指人格化的神,而是成佛的可能性,帶有一種「本性」、「種子」、「基因」的味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