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四位高僧的祖蔭

妙觀法師,湖南省人,於江西雲居出家,後就讀於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研究天台教理、熟悉凈土教義,曾在湖南佛學院任教多年。本文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之續篇,記四位近現代佛教高僧的祖德事跡
    
  緣起(自序)
    
  我讀印光大師的文鈔,裡面有關於玉琳國師的評語,說世人只見玉林國師道德高邁,悟證淵深,而不知皆由其祖,與其父母,積德所致。所以我以虛雲老和尚,弘一大師,清定法師,凈如法師四位高僧的祖蔭為內容,新寫成此文
    
  四書五經之一的《尚書》,其中的「商書·仲虺之誥」裡面有這么一句話,「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後昆。」意思是說,以道義來處理事物,以禮節來修養心境。將福祉留給子孫後代。這和我們這個時代觀念是截然不同的,早在宋朝宰相司馬光,其在《家范》中就有獨到的見解,認為做人先祖的,沒有不考慮利益自己的子孫,然而真能利益子孫後代的,卻很少。
  
  廣積錢財留給子孫的,後人在奢侈遊盪的歲月中消散財富,不如象周朝的遠祖後稷那樣,以積德累功。將福祉留給子孫民國時期高僧印光大師思想,認為:「歷觀古今大聖大賢之生,皆其祖父積德所致。大富大貴亦然。」即使是如玉琳國師這樣的佛門高僧,也是「皆由其祖與其父母敦倫盡分,利濟人物。篤信佛法,自行化他中來」。世俗之人的常見,以為子孫後代能大富大貴,才是最好的,卻不知道。那樣僅僅只是能光耀門庭而已。
  
  如果子孫中出了一位真正的聖賢,能令祖先父母都得到很大的利益,比如釋迦牟尼母親,根據佛經上講。她逝後生在忉利天。又如虛雲和尚的母親。也是升往天國。我們佛教徒常讀的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提到地藏菩薩過去世做聖女時,將自己的母親超拔升天。往往天帝或是閻羅王,對聖賢祖先父母都是格外的敬重與愛護。
  
  所以有「一子得道,九祖升天」的說法。大凡世俗人,都希望子孫大富大貴,但是大智慧者或是天上的人,認為子孫出一位大聖大賢。才是最好的。因為聖者父母祖先能藉助功德得到升天或往生凈土的真福。以下我選取近現代的四位高僧,記錄他們各自的祖輩修身濟世的事跡。以此說明,聖賢之出生,也是源於積善之家
    
  1、虛雲禪師
    
  虛雲禪師(1840—1959),俗姓蕭,湖南湘鄉縣人。他自出家以來,戒律嚴謹,勤於定慧悟道之前,未赴應酬,一直堅持苦行,毅力超卓。得道之後。四處復興禪宗道場,領眾參禪,與印光法師、弘一法師等被譽為「民國四大高僧」。一九五九年圓寂於雲居山。壽一百二十歲,僧臘一百零一年。荼毗後,得五色舍利子百餘粒。以白色為多。晶瑩光潔。
  
  關於虛雲禪師的祖輩事跡。要追溯到南北朝時的梁武帝。依《虛雲和年譜》中的記錄,虛雲和尚曾自述,俗姓蕭。是梁武帝的後裔。祖上出自蘭陵。後來遷居湖南湘鄉。以虛雲禪師佛教界公認的高僧成就頗高,非是肉眼凡夫,其追根溯源的自述絕無妄語之可能。說起梁武帝,他名叫蕭衍,字叔達,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他是一位博學多才的皇帝
  
  因為梁武帝親近佛教,所以受到一些非佛教的嫉妒,因此多有對他過份之毀譽。事實上,根據唐朝人姚思廉的《梁書》(二十四史之一),裡面記載梁武帝勤於政務,冬天在凌晨三點就起床處理國事,拿筆時,手被凍得開裂。他在位期間多次對國中極貧困的人家,免於賦稅,對沒有田地的無業者,則賜與田地,如果老百姓有新生小孩的人家,從寬免除一些稅收。孤寡貧弱等無力生存的人。則給予救濟。
  
  中國曆代的皇帝,能夠不奢華享樂的,不多,能夠節儉樸素的,更是不多。梁武帝就是這「不多」中的一位,他每天只吃一餐飯,不吃鮮美的食物,僅吃一些粗糙的素食.如果事務繁忙,錯過了中午吃飯的時間,就嗽口不再吃.完全遵循佛教的「日中一食」.在穿著上,也十分儉省,只穿一般的布衣,頭上的冠帽及睡時的被褥很少換新.五十歲即斷夫妻之事,遠離女色.身邊的女眷也沒有奢華享樂的.不飲酒及享用樂聲.
  
  梁武帝蕭衍性情方正,處處守禮遵制.哪怕處在小殿暗室,也衣冠端正.夏天酷熱時,也不會袒露身體.容貌舉止不端正,絕不和人相見.即使是會見一般的小臣,也如同與貴賓相見。正史評價象梁武帝這樣重視禮節,既儉省且莊重,又藝能博學的,在歷代帝王中,也是非稀有的.以一位皇帝身份,卻堅持這樣的苦行.沒有聲色的放縱.就是在今天的時代,也是足以令人欽敬的.
  
  唐代的魏徵,在給梁武帝的評語中贊道:「布澤施仁,悅近來遠,開盪盪王道,革靡靡商欲,大修文學,盛飾禮容,鼓扇玄風,闡揚儒業,介胃仁義,折衝樽俎,聲振寰區,澤周遐裔,干戈載戢,凡數十年,濟濟焉,洋洋焉,魏晉以來,未有若斯之盛也。」《新唐書》則對武帝評價說:「梁蕭氏興江左,實有功在民,厥終無大惡,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後裔。」
  
  佛法方面,梁武帝誓斷酒肉,他撰寫一文如下:「弟子蕭衍,從今以後,決心斷除酒肉,假若再飲酒食葷,殺害生靈,願受一切鬼神制裁,將墮阿鼻地獄。」他還下詔禁止宗廟祭祀取用肉食,今天的佛教徒素食代活物做為祭祀的,即是武帝所提倡的。漢傳佛教大乘佛法慈悲發揚到極至的表現就是堅持素食,這也是從武帝時代開始的,為救度受大苦惱的六道眾生,梁武帝主持撰寫水陸大齋的儀文,三年才完成.
  
  一天晚上武帝跪在佛前,熄滅燈燭,手捧儀文,極盡虔誠地對佛稟白道:「如果弟子撰寫的儀文,符合聖理,則祈求佛陀慈光加被,當弟子拜起時,燭光自明;如果儀文未盡詳明,不符合聖理,則此燈燭依舊暗黑。」說罷投身一拜,蒙佛感應,燈燭皆亮,這種感應,就算在今天,也是極稀有的,若是沒有平時修身的嚴謹,精誠所致.那些平時不拘小節且修身鬆懈的人.豈能獲得如此感應.
  
  後人有毫無修持的人,常常以梁武帝達摩祖師會見的故事,來譏諷梁武帝,以達摩祖師的角度來看,梁武帝未達於無相境界,但對那些忽視有相,缺乏嚴謹修行糊塗人.卻應該聽聞了梁武帝的事跡而感到慚愧.人人都知道虛雲和尚是一生堅持苦行,是眾望所歸的禪宗泰斗,卻很少有人了解他的老祖先蕭衍就是一位修持苦行菩薩皇帝.若是梁武帝道德淺薄,他的後人又怎麼會出現一位近現代的高僧呢?
    
  2、弘一律師
    
  弘一律師(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字叔同,出生於天津。曾赴日本留學,1911年歸國,先後執教於天津高等工業學堂、浙江省立兩級師范學校南京高等師范學堂學校民國7年(1918年)遁入杭州虎跑寺削發為僧,皈依了悟法師法名演音,弘一律師的修學思想,是以華嚴為境,以四分律為行,導歸凈土為果,依此精進虔修。
  
  他研究律學,編撰整理了一些律學著作。潛心圈點校注唐道宣律祖之南山大部與宋元照律師之三大記。前者包括《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後者包括《四分律刪繁補關行事鈔資持記》、《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濟緣記》、《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因此被佛教界尊為重興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師。弘一律師創辦律學苑,弘揚律宗。創辦養正院,致力僧教。還於各地弘法,共紓國難。
  
  民國31年10月13日,弘一律師圓寂於泉州。留下的主要遺著有《南山律在家備覽》、《四分律戒相表記》。弘一法師父親李世珍,字筱樓,進士出身,曾做過吏部主事。效學明代的王守仁(王陽明),兼習禪宗。李世珍為人樂善好施,設義學供貧苦子弟讀書。常年出資資助「施饃廠」救濟難民。後來更親自主持「施饃廠」事務。另有一慈善機構名「備濟社」,也是李世珍為了撫恤孤寡救濟貧民,於光緒二年而創設。有專項「恤整」救濟金,冬季施捨棉衣、玉米面;遇有喪亡無力裝殮的,並施捨棺木。
  
  李世珍終生行善事,濟貧甚多,受人感戴,為津人稱頌,有「河東李善人」的讚譽。不僅樂善好施,李世珍在克己修身上也是十分的嚴謹。飲食起居,皆以《論語》的鄉黨篇為準則,沒有違背之處。他的重視禮制影響了家人。弘一法師母親就深受感染,在諸多禮節上對兒子要求甚嚴。
  
  一次開飯之際,桌椅擺放的稍有不整,王氏就嚴厲地訓誡:「子曰:席不正不坐。叔同,你忘了?」叔同於是擺放整齊,才開始吃飯。弘一法師父親,是一位既有慈悲濟世之行又有克己修身之德的長者,所以其子才會成為受世人景仰的賢僧。因果如形影,決定相隨。智者當思之。
    
  3、清定上師
    
  清定上師(1902-1999),俗名鄭全山。浙江三門人,1925年,鄭全山畢業於廣州大學哲學系,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步兵科。畢業後進入國民黨中央正訓研究班學習。後又考入陸軍大學。1937年以後,擔任國民黨第四戰區黨政軍訓練團上校訓育處長、政治部上校主任。1939年,鄭全山擔任國民黨中央高級黨政軍訓練團少將政訓主任
  
  1941年鄭全山在重慶慈雲寺依澄一法師剃度出家法名「清定」。同年冬在昭覺寺受具足戒。清定法師受戒後,靜住昭覺寺藏經樓,每日研習佛法,後又拜在能海上師門下。潛心學修藏傳佛教,得阿黎位。深得能海上師賞識。此後於重慶、上海等地弘法,1955年,清定上師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二十年如一日,修行不舍晝夜,得到成就,1986年起在昭覺寺出任第十七代方丈,培育僧才,廣演經教。直至1999年4月圓寂。
  
  他是一位受佛教界尊崇的高僧。清定上師出生於浙江省三門縣高梘鄉。他的祖父是有名的「鄭善人」。見鄉里哪個地方的橋斷了就去搭橋,哪個地方的路壞了就填補壞路。並常對兒孫輩說:「為人作事無論如何要給兒孫積些陰德,我們鄭家人,多少輩子沒有和別人打過架。」他的祖父還在家訓中教誡子孫不許閒遊放蕩。清定上師父親母親都是虔誠佛教居士。其父從不飲酒、行為端正,口業清凈,長期吃素,以祖傳針灸為業。
  
  並且,他的父親也立有家規:一、戒遊盪;二、戒賭博;三、戒爭訟;四、戒攘(偷)竊;五、戒符法;六、戒酗酒。清定上師母親甚為有德,有一年秋天,其家的稻穀黃了,請農民去割稻。有一其母見賊割稻子,不聲不響地避開回到了家。鄉親們覺得很奇怪。後來其母解釋說:「都是因為天災人禍,窮得無法活,才到我家田裡稻子,應該寬容。」
  
  後來作賊的人被感動得革面洗心,親友們稱其母為活觀音菩薩,清定上師父母自用儉省,卻以救濟無衣無食的窮人為急務,鄉村鄰里有因喪事無法殮葬的,他的父母就施棺木,有的兄弟分財不均而爭訴的,其父母就出錢補助不足的一方,以致感動他們兄弟慚愧而互相推讓。對有的兒女不供養父母,清定上師父母就恭請年老無力老人到自家吃飲度日。直到把不供養父母兒媳感動得從其家接回老人
  
  有一年,三門縣受旱災,鬧饑荒,很多鄉人無法生活。他的父母又拿出家中儲存的稻穀,一部分分給家裡老人小孩、斷炊的窮人家,一部分借給窮人。到了第二年,連受旱災,歉收,以致上年借谷的人都無法償還,清定上師父母並不向他們催債,還招待他們在家中吃飯。當眾把鄉民借的債券燒成灰燼。對他們說:「我家中節存的稻穀本來是預備受災時救濟大家患難之用的,並不是想囤積圖利。現在我把你們欠的債務了結,希望你們不要再放在心上。」
  
  某年,高梘鄉又遇了大饑荒,清定上師父母盡了大量的家產,辦理大規模的施粥,饑民賴以存活的,不下千人。第二年春天,其父母又施出大批的糧種,分贈給貧窮農民。清定上師就是生長於這樣一個積善循禮的人家。若不是父祖的栽培,子孫焉能出賢善之輩。因果之事,宜善思忖。
    
  4、凈如法
    
  凈如法師(1905-1991),俗名李子揚,出家法名凈如,號乘來,山西省應城縣寨子村人。幼年常隨祖父寺廟中,使他出家生活十分嚮往。小時侯在村子裡的私塾讀書,由啟蒙的《三字經》、《百家姓》,讀到論語》、《孟子》。年長之後,隨同父兄下田耕作,但心中時有出家之想。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他到上海法藏寺,禮機緣老和尚為師,剃度出家。在寶華山具足戒。繼而到寧波四明觀宗寺,入弘化學社,學習天台教觀。
  
  民國二十年,他到福州鼓山湧泉寺,參謁虛雲老和尚。在慈舟法師辦的法界學院受學,並於五台山親近能海上師民國三十六年,凈如法師任五台山廣濟茅篷住持。文革期間,佛教被迫中止,直到1980年,他又重回五台山。重新擔任廣濟茅篷住持,被選為五台山佛教協會名譽會長。1985年,他傳法於弟子靈空,退居靜養。不久他到包頭,駐錫華嚴精舍,每日念佛修持,並誦《華嚴經》。1986年初,他到精舍之時嘗對弟子說:「我八十六歲就要走。」
  
  弟子們不明白他這話的意思。到了一九九一年,正是他進入八十六歲之際,正月十七日下午,安詳逝世。世壽八十六歲,僧臘六十三年。荼毗後得五色舍利子逾千粒,由此可見他一生的修持。關於凈如法師的家世。他的祖父李清升,信仰佛教,樂善好施,是家鄉寺院護法居士。每年農田耕作的收入,半數以上布施寺廟中。凈如法師的父親李景城也信佛教,祖父父親兩代人都是循規蹈矩的本份人。且有大舍心。此應是前人厚道有德。方能感染後人戒行嚴凈,成一代之高僧
    
  我以前讀聖賢故事,隱約感受到,大凡聖賢的出生,其祖先父母,往往是克己修身或五戒嚴凈的修行人,或是節操無染,循規蹈矩的本份人。比如西方基督教,以為聖母瑪麗婭終身童貞、肉身升天。但觀察世間,往往一些人家,兒孫浮躁放浪,沉迷於玩樂而不讀書,及至長大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究其根源,其祖上父母或有風流放縱,或有敗德的劣跡。倘若做人安分守己,沒有隱惡。其子孫即便未能成大器也不致於放蕩不羈,一事無成。不僅世間如此,即在佛法門中,也無例外。
  
  印光大師曾說世人只知玉林國師道德高邁,悟證淵深。而不知皆由其祖,與其父母,積德所致。試看虛雲禪師的遠祖和弘一法師父母。重視佛法戒律及禮制細節。處處循規蹈矩,安於本份。所以其子孫能處處修行嚴謹,不違佛法。終成受人天欽敬的高僧。願以此經驗與人同分享。期舉世皆知修身。以收「垂裕後昆」及佛法興隆之豐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