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當注意:你應當如何正確拜佛?

經常拜佛,可以讓你心得清凈,增長智慧,增加福德。--慈悲柳枝水  1.為什麼拜佛時要輕微低頭?
2023-03-26
127

方海權主講:這才是福德具足的人

若心不能深解如來之所要義,只一味追求福報,而不追求悟道,即修很久都難以成就。  佛祖教我們應如何
2023-03-26
117

人心的九個結

從前,印度有一位叫無著的菩薩,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也是大哲學家。他在《大乘阿毗達磨集論》
2023-03-26
120

哪怕有功德,也不要去爭功

人有功德要藏起來,而且要把功德給別人,千萬不要去爭功。哪怕有功德,也要藏起來。不是你的功德,偏偏
2023-03-26
105

人生何需太多行李

人生何需太多行李,不是指人生無所事事、沒有責任,只是行李愈少,愈能仔細體會旅程中的快樂與辛酸。人
2023-03-26
117

怎麼成功戒除邪YIN

在這個物慾縱橫,道德底線下降的時代,戒除邪淫必須如履薄冰,如芒刺在背,否則,一旦大意,就會前功盡
2023-03-26
141

獨尊湛現:修行中必須要注意程序,這就是捷徑

諸位同學,大家好。修學期間有幾個步驟,希望大家要警惕:  第一,對善知識必須要有明確的選擇性。這
2023-03-26
137

獨尊湛現:懺悔的目的,就是檢驗自己的不足

大家好,轉眼間又是一個輪回即將開始。  無論是在修行哪個法門,儒家,還是佛門,還是其他的,都有懺
2023-03-26
151

選擇素食,放過生命,等於放生積德

千百年來,主張素食的人,總受到非常多的誤解、嘲諷、和提出疑問刁難。從今起,就讓我們吹起「平反」的
2023-03-26
124

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0295

學佛感悟詞……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  295:他心莊嚴願  空前絕後驚天願,檀波羅蜜盈
2023-03-26
117

佛教啟示:如何「了生死」

生與死,歷來就是一個廣泛深入的話題,尤其在中國,自古便講究「生死乃人生大事」。其實,不同的地域、
2023-03-26
128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二十章)03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二十章忍教哀樂作主翁  大權示現大作小  又若執經論無益,翻成諸聖虛功,則西
2023-03-26
122

念佛解除離婚違緣

我宿來嗔心極重,脾氣特別大,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發展到為了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甚至歇斯底里。過後
2023-03-26
169

《安士全書》:千里赴約

本文2:千里赴約  史林 卓恕。還會稽。辭太傅諸葛恪。恪問何日復來。恕言某日。至日。恪宴客。停不
2023-03-26
137

老法師開示邪YIN果報

佛給我們說,「淫慾」這個念頭裡面是愚痴心,六道眾生要想出離六道輪回,就一定要斷淫。  在家信眾,
2023-03-26
122

達摩的門牙和神光的手臂

梁武帝跟達摩祖師機緣不契以後,達摩祖師就一葦過江,踩著一片蘆葦葉子渡過長江,一路北上到了開
2023-03-26
113

修行好不好,要從三方面去看誰能過此難關,誰就了脫生死!

修行好不好,要從三方面去看 誰能過此難關,誰就了脫生死!  na mo a mi tuo fo
2023-03-26
122

心中有佛,處處是佛

一位令人尊敬的拉比去世了,他所有的信徒都渴望得到他的一件遺物,留作紀念,其中一個學生
2023-03-26
125

恨誰就把誰供養起來

人們常常開玩笑說,別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然而我們還是很在意。我們會對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實這種恨
2023-03-26
130

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296

學佛感悟詞……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  296:教誡莊嚴願  空前絕後驚天願,檀波羅蜜盈
2023-03-26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