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現觀庄嚴論》講記六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現觀庄嚴智度竅訣論》。

  庚一、(道之自性——發心)可分為二:一、發心法相;二、發心之分類。

  辛一、(發心法相)可分為二:一、真實法相;二、法相佛經之關聯。

  壬一、(真實法相):

  今天開始廣講。

  前面簡略地講了八事、七十義,今天開始將廣泛、詳細闡述這些內容,今天是八事中的第一個——遍智。遍智是佛具備的智慧,也是究竟的智慧,究竟的果位。我們通過十種法相也可以以十種特徵來了解遍智。並不是直接講它的本體,而是通過講它的對境、因緣等來描述、了知它。

  第一個特徵就是發菩提心。

  這是道之自性很重要!如果你不發菩提心將無法進入大乘妙道;不走大乘妙道,就不能獲得遍智的果位。所以大乘之門是發菩提心,此處也是講這個。菩提心分兩種,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是一種超越的境界,通過修行而得;世俗菩提心是言思的范疇,通過儀軌可以受持。此處講的是世俗菩提心。

  發心為利他 求正等菩提

  這個偈頌講的是願行菩提心的特徵、法相。學因明的時候,我們知道一切事物都有三相:事相、法相、名相,以其法相把名相安立在事相上。

  這是一個具足三相的正確推理。事相是什麼?麥彭仁波切的講義里講:發心之事相:資糧道菩薩相續中具備嚮往的心,為眾生想獲得佛果的心。即表示大乘發心

  發心名相:是具備兩個法相條件之法。

  這裡講的事相、名相、法相因明裡有些區別。因明裡,比如能撐梁的柱子本體是事相,柱子的名稱是名相,能撐梁是法相。以法相,確定對面這個事物柱子,能撐梁之故這是正確的三相推理。資糧道菩薩相續中的嚮往之心世俗菩提心,具足兩個條件之故——上求佛果、下濟眾生

  發心法相具足兩個條件

  (一)為了擔負起無量一切他眾之利益的重任,而以大悲心緣於他利;這是自利和他利中的他利,是慈悲智慧中的慈悲。下濟眾生之心成佛是為了享受佛的待遇,而是為了眾生

  (二)與希求追尋目標——獲得真實圓滿正等菩提相應的殊勝之心這是二利中的自利慈悲智慧中的智慧。上求佛果心態願望

  為什麼要上求佛果?為了下濟眾生必須要具足兩個條件,可以說是自利和他利,可以說是慈悲智慧也可以說上求佛果、下濟眾生之心這就是世俗菩提心。作為大乘行人,最起碼應該具足這樣的心態

  菩提心這個心是心王還是心所呢?獅子賢論師、解脫部論師都是比較著名的論師。從《現觀庄嚴論》這個角度來講,二人都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他們的注釋都是公認的。他們認為,菩提心這個心應該是心王不是心所。

  而無菩薩世親論師兄弟二人則認為,菩提心不是心王,而是心所。無論上求佛果,還是下濟眾生都是慾望。希求的心也屬於慾望,故而是心所。佛經里講五十一心所,這當中有決定對境的五心所——欲樂、勝解、念、定、慧,都屬於心所,其中包含欲樂。

  佛經中明確它是一種心所,所以菩提心的心是心所,不是心王。在無著菩薩的《經觀庄嚴論》和世親論師的《境觀庄嚴釋》里,均安立為心所。

  如果僅僅是心所,並不合理,僅僅是心王也不合理。所以龍欽巴大士兩個觀點融合,以互不矛盾方式宣講。龍欽巴大士認為既是心王也是心所。發心王的同時發心所,心所把心王成了菩提心,也可以理解為同時變成了菩提心。雖然心王和心所是兩種法,但他們的對境是一致、統一的,二者一起發菩提心的時候,心王心所都是菩提心,二者同存。

  在此講義中,麥彭仁波切觀點獅子賢論師、解脫部論師兩位觀點是一致的,認為心王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此處所謂的「希求」(欲樂),是屬於五別境當中的心所,並且是以因法希求欲樂的名稱,來安立作為果法之發心(菩提心)的。

  這樣安立的原因是因為一旦具備了嚮往善法菩提本體——希求菩提之心,則可以生起作為果法的發心(菩提心);或者雖然生起的是心王,但卻是以助伴希求嚮往之名來命名受助者發心的。

  這樣取名有什麼必要?

  其必要:是因為依靠助伴——希求、嚮往,就可以生起菩提心。無論是嚮往,還是慾望,心就可以發出來,這個心就可以變成菩提心。

  如果心所自己是菩提心,有什麼過患、損害呢?這種希求心、嚮往心是菩提心的因法,如果菩提心是希求欲樂的本體,則因果成為了一體,這就像承許木柴與火為一體一樣,有這樣的過患。這是麥彭仁波切觀點,和兩位論師是一致的,心王才是菩提心,心所是嚮往之心、希求之心,將心所的名字取給了心王。因的名稱取給了果,這是取名的一種方式。所以麥彭仁波切認為主要是心王,不是心所。

  菩提心的所依:具有該法相的(願)菩提心之所依:包括天、龍等等在內的,嚮往大乘並希求佛果眾生,都可以生起發心

  我們講別解脫戒的時候,講戒器,也就是解脫戒的所依。此處講的所依也是這個意思。

  什麼樣的眾生相續中才可以產生這種菩提心?與別解脫戒不同,別解脫戒的戒器必須是人,還必須是南瞻部洲、西牛貨洲、東勝身洲這三個洲的人。不要說其他眾生,甚至連北俱盧洲的人都不能成為別解脫戒的法器,在《三戒論》中我們講過。

  菩提心與其不同,不僅是人類,「天龍夜叉鳩槃荼」,所有的非人也可以成為菩薩戒的戒器,都可以發菩提心。地獄裡的眾生因緣具足也可以發菩提心。佛祖釋迦牟尼佛當時在地獄裡受苦的時候,對夥伴生起菩提心,瞬間就從地獄中獲得了解脫。很多佛書里講這是佛祖釋迦牟尼佛第一次發菩提心。

  餓鬼有發菩提心的,天人有經常來聽法,發菩提心的。當時佛祖傳法的時候,很多天界阿修羅界的眾生都來聽聞,最後都發了菩提心。由此可見,不僅是人類,其他非人也可以成為菩薩戒的戒器,可以發菩提心。

  此處需要說明的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所依不同,除了人類,其他道的眾生也可發願菩提心,但是行菩提心是不可以的。

  行菩提心之所依:雖然在印度論典《菩薩地論》以及《菩提道燈論》中認為,生起菩提心需要有解脫戒的基礎,但這是從殊勝所依的角度而言的。

  相關論典里尤其是菩提道燈論》里講得很清楚,如果要獲得菩薩戒體,就必須要有解脫戒的基礎,具備七種別解脫戒的其中一種即可,否則得不到菩薩戒的戒體。但是麥彭仁波切認為,這是殊勝所依,所以要有解脫戒中的一種為基礎

  如果是一般的所依,也並非必須有別解脫戒的基礎,因為其他道的眾生也可以發菩提心,欲界天人與具備上界身份眾生也具有菩提心的緣故。但是很多佛經論典里都講,一般情況下,發菩提心、受菩薩戒,要有解脫戒的基礎。《菩提道燈論》也是這麼講的。但是,此處麥彭仁波切這是殊勝所依,不是一般所依。其他道的眾生及非人也可以發菩提心,甚至可以得到菩薩戒的戒體。

  但是我認為,一般情況下應該是不可以的,除非是特殊的眾生,作為例外而存在。不要說天界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里也肯定有。天界眾生沒有人這樣的殊勝機緣人類的概率多,天界只是部分有特殊根基眾生才有這個福報,一般情況下,都要有別解脫戒的基礎才可以菩提心,得到菩薩戒的戒體。

  我們在《三戒論》中講過,有些論師認為廣行派和甚深派是不一樣的,甚深派認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以同一個儀軌受持。內心如果不立下誓言,沒有對治違品,那就僅僅是發心而不是受菩薩戒。如果不僅僅有發心,還有持戒的意樂,心裡也立下了誓言,有對治違品的作用,還是能得到菩薩戒體。發菩提心的同時可以受菩薩戒,但不一定都要先受菩薩戒,這是甚深派的觀點。廣行派有不同的觀點,認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分開的,以不同儀軌受持。先發願菩提心,再發行菩提心,受持菩提心的戒。

  還有一些論師持不同的觀點,認為發願菩提不需要儀軌,自己發就行了。即發心不用儀軌,如果想受菩薩戒,就需要儀軌。對此有很多不同的觀點說法

  甚深派是文殊菩薩傳給龍樹菩薩,這樣傳下來的;廣行派是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這樣傳下來的.這叫兩大傳承,也叫兩大車軌。

  藏傳佛教大乘佛法里以這兩大車軌為主,但各自都有不同的觀點。此處講的是所依。按麥彭仁波切觀點人類之外的眾生,如果有福報和機緣,都可以發菩提心、受菩薩戒;有些論典里講的是殊勝的所依,不是所有的所依,所以是不矛盾的。

  生起菩提心的因法:什麼樣的人才可以菩提心,獲得菩薩戒呢?因緣到了,有福報了,這是生起菩薩心的因法,包括現見佛陀之身。以前有很多這樣的情況,一見到佛陀善根成熟了,就發了菩提心。現在佛陀不在世間,已經進入了涅槃,但是還有佛身口意的所依,比如佛像佛經佛塔

  當年佛親口說過,這些都可以代表他。佛像代表佛身,佛經代表佛語佛塔代表佛意。有些人看見庄嚴佛像,就生起菩提心。

  有的人見聞諸佛菩薩威力,一聽到佛和菩薩威力這種不共的功德,就生起菩提心,這是特殊情況大部人是經常聽聞大乘佛法,自己去熏陶、串習大乘佛法教理,慢慢在自己的相續中就產生了菩提心。

  還有些眾生因眼見眾生之苦而難以忍受等等因素在內,而生起菩提心。比如我們前面講過的公案,無著菩薩當時看見下半身腐爛的狗,對狗生起了極大的慈悲心,同時也生起菩提心。看見了受苦的眾生,心裡難以忍受,生起菩提心,也有這樣的情況

  眾生因緣不同,福報也不一樣,所以會通過各種因素生起菩提心。但是大部分人,要經常聽聞大乘佛法,串習大乘教義,這樣容易生起菩提心,沒有其他的辦法

  那種一見佛陀生起菩提心,一見受難眾生生起菩提心,一聽到佛菩薩的不共功德生起菩提的人都是比較特殊的。有沒有這種人?也有,但是不能自欺欺人,你可能不是這種人,你需要經常聽聞大乘佛法,串習大乘教義,這樣慢慢在你的相續才會產生菩提心。

  下面講菩提心的分類。之前講加行的時候也講過菩提心的分類。

  僅僅從世俗菩提心的角度而講,有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兩種也可以分三種菩提心,戒定慧三學同存的菩提心,叫戒定慧三學菩提心。還可以分四種菩提心,勝解行菩提心、清凈意樂菩提心、異熟菩提心、斷證圓滿菩提心。這是以地道界限劃分的。

  資糧道和加行道菩提心是勝解行菩提心,一地到七地菩薩具足世俗菩提心,叫清凈意樂菩提心。大乘清凈道,八地九地十地具足世俗菩提心,是異熟菩提心。佛境界中的菩提心,是斷證圓滿菩提心。

  斷證功德圓滿菩提心,不一定是世俗菩提心,其他教派也承許這三個菩提心,但是他們認為這四種菩提心,不僅僅都是世俗菩提心,有這樣的區別。

  還可以分五種菩提心,以五道來分,有五種菩提心。可以分六種菩提心,以六波羅蜜可以分六種菩提心。在《現觀庄嚴論》里沒有做這些分類,只分了二十二種

  壬二、(法相佛經之關聯):

  彼彼如經中 略廣門宣說

  作為發心法相所求他利之彼法,與追尋佛果之彼法,也就是「上求佛果,下濟眾生」,並不是作者自己杜撰臆造而成的,而是符合如與《無盡慧經》和《華嚴經》的內容是一致的,廣中略般若經》中的提法的,因為經中也曾以廣略的方式就此而進行過宣說,本論是根據佛經含義宣講的。

  彌勒菩薩是佛,無著菩薩菩薩,他們為什麼這麼講呢?主要是讓我們這些後學者了知,不能以自己的分別念來宣講佛理,不能以自己的分別念來衡量佛經的密意,要依教證。尤其漢地的學佛要注意,講佛法時,絕對不可以摻雜自己的分別念,要依靠佛的教言而宣講。

  雖然此處論述發心之際結合佛經而進行了論述,但在講述其他內容時,並沒有這樣結合,因為發心第一個內容,所以跟佛經相結合而講。其他的內容以此類推,都是佛經中有明確宣說,都能找到,都有出處。我們應當了知,既然此處都這樣以經和論兩相對照而進行了講述,則其他所有的所詮內容,在佛經中都是有出處的。

  那麼,佛經中是如何就發心而進行宣說的呢?

  《中般若經》中雲:「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欲圓證一切法一切相之佛果,當學般若波羅蜜多。」從而略示了菩提;之前講了以廣說略說的方式進行過宣說。

  至於廣說,則如「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無住而住於般若布施之行布施者、受施者不可得故(講的是三輪體空),而以無舍之理成就布施波羅蜜多」等等內容,從而宣說了修學六波羅蜜多。

  另外,經中也略說了他利:「菩薩摩訶薩欲令十方剎土恆河沙世間界之所有眾生皆證無餘涅槃,為了這些眾生而修學般若波羅蜜多。」「於眾生慳吝者以布施令入……於智慧衰敗者以圓滿智慧令入」等等,吝嗇的人布施令入,其他般若波羅蜜也都如此,從而宣說了他利。

  佛經里講了自利和他利,發菩提心的時候對照講的。其他可以以此類推,佛經都有宣說,都有出處,並非自己杜撰臆造。

  下面是菩提心的分類。可以分兩種三種四種五種六種,但是在這裡是分二十二種

  辛二、(發心之分類):

  如地金月火 藏寶源大海

  第一講的是大地般的菩提心。

  一、在小資糧道階段,剛剛入大乘的是小資糧道。這個時候具足菩提心,與作為助伴的希求嚮往菩提大義相應的發心有法猶如大地,因為是一切白法之基礎緣故

  大地比喻比喻小資糧道的發心。助伴相應的心是嚮往菩提大義。他是剛進入大乘慾望心增強。有些人疑惑菩薩也有慾望啊?菩薩也可以有慾望的,這是眾生,上求佛果、下濟眾生。他肯定有慾望,因為他處於凡夫地,還是凡夫人,要經過資糧道、加行道修行,最後進入聖道。

  二、在中資糧道階段,與意樂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純金,因乃至菩提而不改變、不減損的緣故

  一般情況下,中資糧道的發心,直至成佛之間都不改變、不減損,不會被外在因素減損。但特殊情況下是不一定的。真正不退轉、不改變,要到加行道的忍位才可以

  三、在大資糧道階段,資糧道分三個階段:大資糧道、中資糧道、小資糧道,大資糧道是資糧道的末尾。再往下就進入加行道了。

  與增上意樂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新月,新月指初一的月亮,因能增上一切善法的緣故。善法越來越增長,如同初一到十五的月亮。新月是比喻,用來比喻增上意樂助伴相應之大乘資糧道的發心

  四、在加行道階段,加行道分四個階段,暖位、頂位、忍位、勝法位,但是發心只講了一個,即只有一發心

  加行道階段,與修習隨順二智加行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烈火,因依靠遍知一切之三智,即能燃燒三智違品障礙之柴火;雖然不是徹底,但是粗大的可以斷除。經過加行道之後就要進入見道了,要現證諸法的究竟實相,現證真如

  五、在見道初地,已經見道了。與布施相應之發心猶如寶藏,因能使一切眾生獲得滿足的緣故

  這個時候助伴是布施布施波羅蜜特別突出。所以。布施助伴之發心,猶如寶藏,以種種神通滿足眾生的種種需求

  六、在二地階段,與持戒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寶源,因為是一切功德珍寶之所依。

  七、在三地階段,與安忍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大海。三地菩薩安忍波羅蜜多比較突出,安忍做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大海。因遭遇一切逆緣皆不被動搖的緣故,到那個時候不會動搖的。

  金剛山藥友 如意寶日歌

  八、在四地階段,與精進相應之發心猶如金剛,因信念堅不可摧的緣故,所以叫金剛。四地菩薩精進波羅蜜比較突出。

  九、在五地階段,與靜慮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山王,因以散亂不能動搖諸所緣的緣故

  十、在六地階段,與般若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良藥,因為能徹底寂滅煩惱所知二障重疾的緣故

  十一、在七地階段,七地菩薩與方便善巧波羅蜜多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善友,因善根無窮或一切時分中不舍眾生之利的緣故,如親友一般。

  十二、在八地階段,與大願波羅蜜助伴多相應之發心猶如如意寶珠,因如願而成辦結果的緣故

  十三、在九地階段,九地菩薩具備的發心與大力波羅蜜多相應之發心猶如日輪,因能成熟所化相續之善法莊稼的緣故

  十四、在十地階段,與大智波羅蜜多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正法之歌聲,因闡說令所化諸眾欣悅正法之緣故。

  王庫及大路 車乘與泉水

  雅聲河流雲 分二十二種

  在極清凈地的五殊勝階段,則有五種發心。前面是資糧道一直到十地,一共是十二個。資糧道有三個,加行道有一個,十地十個,共十四個。

  十五、與神通相應之發心猶如國王,因依靠威力無礙而成就他利的緣故

  十六、與福德智慧二資糧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庫藏,因具足菩提必須具足福慧資糧的緣故

  十七、與三十七菩提也叫三十七平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大路,因一切聖者皆由此而前往或即將前往的緣故

  十八、與大悲及勝觀相應助伴之發心猶如車乘,因不墮於任何生死涅槃而輕易去往的緣故兩個車輪比喻輪回邊和涅槃邊。

  十九、與總持辯才相應之助伴發心猶如噴泉,因能受持已聞未聞之法而不窮盡緣故,這五個都在清凈地。

  最後三個菩提心,都是安立在佛地:

  二十、在佛地的加行階段,與欣然宣說四法印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雅聲,因向嚮往解脫之所調化眾生發出正法妙音的緣故

  二十一、在佛地的正行階段,與唯一道平等性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河流,因增上生(暫時的利益)與決定勝(究竟的利益)之他利任運自成、連綿不斷,且無有差異緣故

  二十二、在佛地的結行階段,與法身助伴相應之發心猶如祥雲,因能居於兜率天等而示現種種相的緣故

  其實佛地是沒有分別的,只是我們以分別念這樣區分。

  以上所說即為發心二十二種分類。這是麥彭仁波切觀點

  總而言之,從小資糧道直至佛地之間的這些遠離違障,並與作為助伴的希求欲樂等相應的,如同大地一般的諸等發心,是按照層層遞進、逐步上升的順序而安立的。此處所說的地道界限,為獅子賢阿闍黎的觀點也有其他論師將佛地所攝的最後三種發心判定為十地最後有際的加行、正行與結行。

  這裡是有辯論的,麥彭仁波切、宗喀巴,很多論師把最後三個菩提心安立在真正佛地的加行和正行、結行。還有自宗龍欽巴大師等很多論師認為,佛地不應該是真正的佛地。佛地不可能有加行正行結行這樣的分別。這是第一。第二,二十二種菩提心應該都是願行菩提心的分類,都是世俗菩提心。真正的佛地,不應該有世俗菩提心。

  他們把佛地解釋成十地末,佛經里經常把十地說成佛地,因為十地菩薩境界和佛地特別接近,因為什麼?十地菩薩即將要成佛了。十地也有很多時候叫佛地的。所以這裡的佛地不是真正的佛地,是十地。那三種菩提心都安立在十地的加行、正行、結行三個階段。龍欽巴大士也是持這個觀點。二十種分類的菩提心,都是菩薩階段,佛地沒有這些分類。

  在這裡,菩提心分二十二種菩提本體以及助伴、功德比喻三種結合的方式宣講的。其實菩提心分很多種,有勝義菩提心,也有世俗菩提心,也可以按照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二者總體分類。

  如果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還有菩薩的學處,這裡沒有仔細講。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要修練願菩提心的學處:自他交換,自他平等,自輕他重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學處,有修持波羅蜜等。

  受了菩薩也有根本戒、支分戒的內容,之前在戒律里講過,在《大圓滿前行》中也講過。我們講《入行論》的時候,第一品講的都是菩提心的功德當你相續生起菩提心的同時,所有業障都會消除,會成為人供養處等,講了很多菩提心的功德

  佛經中也這樣講過,發菩提心的功德,如果有個形狀,整個虛空也容納不了,是盡虛空法界的。講皈依的時候也這樣講,講菩提心的時候也這樣講,這是不可思議的意思。如果真正生起菩提心,它的功德,以我們的分別念無法衡量。但是恐怕我們的相續太差了,可能生不起來菩提心。

  發菩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世俗菩提心。通過修行才能獲得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通過儀軌受持的,通過學習也能獲得。所以要重視菩提心。

  《現觀庄嚴論》里,講八事或七十義的時候,首先講的就是發世俗菩提心。如果沒有這個功德,其他任何法都不可能成為大乘法,不可能成為成佛之因。現在有茶道香道等很多道。但如果沒有菩提心,沒有辦法走進大乘妙道;如果沒有進入大乘妙道,相續中不可能產生大乘道的道相,不可能產生大乘佛法里講的功德希望大家不要好高騖遠。先觀察自相續,有沒有生起世俗菩提心。

  菩提心獨有的特徵已經講完了,若以特徵衡量,我們才能了知世俗菩提心,才能知道自己相續中是否具足這種功德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師仁波切宣講於2018年6月6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