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現觀莊嚴論》講記七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現觀庄嚴智度竅訣論》。

  庚二、(接受令發心清凈教授)可分為二:一、總說教授;二、別說難以通達之理。

  辛一、(總說教授)可分為四:一、開示修行自性教授;二、開示所緣境四諦教授;三、開示所依三寶教授;四、開示修行圓滿之因。

  壬一、(開示修行自性教授):

  前面講了道之自性——發心。雖然我們發了利他菩提心,但畢竟還是凡夫有很多不清凈,為了令菩提心清凈功德圓滿,就要親近大乘知識,接受大乘知識的教言(教授)。傳授開示上師即為接受教授真實對境。

  應該親近何種善知識?何種善知識才可以傳授教授?應當是從獲得大資糧道法流三摩地直至佛陀殊勝化身之間的教授者。「法流三摩地」是一種等持(禪定)。在修到大資糧道的時候,就可以具備這種禪定。具備這種禪定菩薩,一直到佛陀殊勝化身之間的教授者,這樣的善知識是我們應當親近的,因為他才可以傳授真實教授教授大乘修行方法

  這是比較殊勝教授者。而普通的教授者,則是從小資糧道開始。處於小資糧道和中資糧道的菩薩也可以傳授教授大乘的善知識都要具備菩提心相續中產生了世俗菩提心,即願行菩提心,就開始進入資糧道了。

  資糧道分三個階段:小資糧道,中資糧道,大資糧道。為什麼叫大資糧道?因為大資糧道可以具備禪定,即法流三摩地,具有這種禪定之人傳授的教義道理內容,他都能記下來,一般不會忘記,如同錄音筆一樣。其實小中資糧道也可以傳授教授,但是可能由於不具備這種禪定會有忘失、遺漏的情況。這裡講的是傳授教言者,同時接受者也具足禪定

  作為接受者,則應當是對教授之義具有意樂和希求之情眾生聽聞之因是什麼?除了不可思議佛陀之外,佛陀境界不可思議的,一般聖者聽聞之因:是能連續不斷地受持聖法詞義的法流三摩地——他要具備這種禪定凡夫聽聞之因,是具備正知正念

  教授兩種分類,一種是為了以前沒有聽聞的人能夠聽到而傳授,另一種是為了已經聽聞的人能夠更了知、增上而傳授。阿闍黎獅子賢認為,前者是教誡教授,後者是隨教教授。阿闍黎解脫軍的觀點恰好與此相反。

  以上講了三個內容:傳教授之人,接受教授之人教授的分類。接下來是教授本體教授不一定通過言辭傳授。比如,獨覺佛以表情來傳法,大乘里講的「持明表示傳」一般也是沒有語言的。傳達教授內容主要是傳達大乘的道,斷證功德圓滿方法。無論哪種傳達方法,只要教授者能傳達,接受者能明白就可以

  修行及……

  所聽聞教授可分為十法。

  第一、修行自性對於發心所學諸法,由於在名言中的如幻顯現不滅,如幻如夢般存在,顯現不滅,所以在世俗中存在;又因為在勝義中了可得,如果以智慧去觀察的話沒有自性,故而為空性」的道理無畏懼,以二諦雙運的方式傳授道之修行

  這裡講的是二諦雙運。傳授的內容主要是大乘道,通達究竟涅槃佛果方法、道路即二諦雙運。一切菩薩所學法,自性是空性。在《般若經》里講,照見五蘊皆空都是這樣說的,但也不是單空。

  在世俗諦中,如夢如幻般地存在,二轉法輪就是這樣講的,顯現不滅,但卻如夢如幻般地存在。「如幻如夢般」指自性是空性的,即現而無自性之意,並不是在世俗諦中不存在,在世俗諦上肯定存在。二轉法講現空二諦,二諦是雙運的。顯現不滅,但顯現自性是空的。

  前面我們講了傳教授者,受教授者,教授本體,那麼具體教授內容是什麼?是二諦雙運,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以前我們學中觀的時候也講過,自宗的觀點:基是二諦雙運,道是二資雙運,果是二身雙運,基道果都不離雙運。此處所講也是如此,無論修行的對境,還是修行本體都是二諦雙運的。以二諦雙運的方式,傳授道之修行

  佛經里也如是而宣講。如以「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正成菩薩之際而實不見菩薩」的內容,來開示三輪不可得教授菩薩行持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三輪是空性,都是可得的。這裡講的也是二諦雙運。

  作為修行自性,因為是以六波羅蜜多之方便,並且是為了一切眾生之利而獲得所證法身的,所以比聲聞緣覺之修行更為超勝。這裡有六般若波羅蜜多,主要是有前行發心,為了三界如母眾生有這種利他的菩提心,所以這種修法,遠比聲聞緣覺殊勝

  此處所說的二諦分基:是無有自性,或非二諦之反體。這裡講的是二諦,先講二諦的分基。以麥彭仁波切的觀點,以無有自性作為二諦的分基,僅僅無自性是分基。有些論師認為,除了二諦之外沒有什麼分基;還有些論師認為,二諦的分基僅僅是所知

  還有非二諦之反體,除了二諦沒有他法。但「不是二諦之反體」以分別念可以假立,實際是不存在的。我們一般是以分別心安立分基的,非二諦的反體是二諦的分基,這樣安立也可以。但此處存在著辯論,可以參考其他資料。

  二諦的分類:可分為世俗諦與勝義諦兩種

  其中所謂的世俗,又可分為兩種:即以六根無害的外境現象之正世俗,六根無害,沒有損害的外境現象是正世俗;以及以六根有損害的而出現的混亂現象是倒世俗。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講,有量的害,所以不是正世俗諦。比如,眼翳者所見發縷等假相的倒世俗;患膽病的人,看白色海螺;有眼翳的人看空的容器有很多毛髮等。眼根有問題,從而導致所見有問題。

  從世俗諦角度來講,眼根無損之人看空的容器里沒有毛髮,但是有些患眼翳的人卻看見有毛髮,甚至能起到真實作用

  以前有個人得了這種眼病,每次吃飯時看見碗里都是毛髮,吃的時候也很難受,後來食道真的出了問題,堵塞了,最後死掉了。其實碗里沒有毛髮,但是他看見的都是毛髮,而且覺得自己吃的東西都是毛髮,結果也真起到了作用,因此而死掉了

  還有得了一種膽病之後,把白色的東西都看成是黃色的,比如看雪山、白色的海螺都是黃色的。實際雪山、海螺是不是黃色的?不是,是白色的,但是因為眼根出了問題,而看成是黃色的,從世俗諦來講,這都混亂現象都是不存在的,不符合實際的,所以是倒世俗

  而勝義也可分為兩種:即僅僅遮破生法等等的,尚未超離於無生戲論的相似勝義。我們講中觀的時候講過,勝義諦有相似和真實兩種,相似勝義諦是自續派暫時抉擇的空性——單空,只遮破了有邊,而沒有遮破無邊和有無邊、非有非無邊,所以是相似勝義諦。以及超離於生與無生諸邊戲的真實勝義。這是遠離八邊戲論的大空性——真實勝義諦。這是二諦的分類。

  二諦的法相法相事物的特徵,以特徵來認知事物。經不起真實正理辨析的尚未超離心境之法,即為世俗諦;沒有超離心境之法,是分別念的範圍,也可說是分別念的對境。這裡講的分別念和因明裡的分別念有所不同。除了超越的——入根本慧定、佛的境界其他的心識都屬於分別念,屬於分別念的對境。這些顯現,以勝義諦的觀察量都經不起觀察,一觀察都找不到自性這是世俗諦。

  遠離戲論、寂滅所緣、超離心境之法性,即為勝義諦。都是超越的,不是分別心的對境。也可以說,具有能取所取的一切境與有境之現象即為世俗諦;以聖者智慧來體悟二現泯滅之理的離戲真如即為勝義諦。這個是遠離能詮所取的離戲真如沒有任何以分別念假立的,本來的狀態——真如,為勝義諦。以聖者智慧來體悟——菩薩入定的時候,能體悟到;佛一直在那樣的境界中,其他人無法體悟。

  作為宣講者以音聲開示,以及聽聞者所聞思之對境的二諦,只是在觀待有境心的情況下,才可以分別安立為二諦。如果觀待聖者的根本慧定的真實勝義諦而言,則二者都成了世俗諦,對於這一點,我們應當詳加分析。

  我們安立二諦,都是言思的範疇。其實言思的範疇都不是真正的勝義諦,但是觀待我們的有境分別心時,可以安立二諦。真正的勝義諦是菩薩入根本慧定的狀態。如果觀待聖者的根本慧定——真實勝義諦而言,這都世俗諦。菩薩的入根本慧定才是真實的、遠離言思的,無法以邏輯推理,也無法抉擇的,只有通過修行,以禪定力量才能體會到。

  麥彭仁波切在講中觀的時候,對這些觀點很重視,也分析的特別多。這些都很重要。其實我們心裡很多疑惑,並沒有真正搞清楚,所以是這樣的。

  下面針對二諦一體異體的問題分別進行推斷:

  二諦是一體還是異體?有些人認為,二諦在勝義當中是異體的。這是不合理的。麥彭仁波在這裡講,如果二諦在勝義諦當中為異體,是兩個不同的事物,則應成如下過失

  一、勝義不是現象之法性。勝義諦是法之自性、法性,但是如果世俗諦和勝義諦是他體,此勝義諦就不是該世俗諦這些緣法的自性了,這是不應理的。比如說柱子柱子自性,二者是法和法性的關係,實際也是這樣的關係。但如果二者是他體,就不能成為法和法性的關係了。

  二、即使證悟勝義,也不能斷除對現象的實執增益。證悟勝義諦的時候,應該能夠斷除對顯現的增益。照見無實有之空性,就可以斷除對顯現的實執增益。但是按你的觀點,如果是他體,就無法斷除對顯現的實執增益。

  三、以世俗正理可得真如法性並非勝義。世俗的顯現,通過正理可得,這種真如法性應該是勝義諦,但是如果按照你們的觀點,二者是他體,就不是勝義諦了。

  四、雜染與清凈二者在同一時刻位於同一個補特伽羅相續情形也可以成立。因為二者是他體的,是互不相違的,這樣二者可以同時存在、成立。因此,二諦在勝義中不可能為異體。

  如果二諦在世俗中為一體,則應成如下過失

  一、以現見世俗即可以現見勝義諦。比如我們看見柱子的同時,也能看見柱子的空性。如此一來,普通凡夫也現證了空性真諦

  二、如同緣於世俗即可以增上煩惱雜染一般,緣於勝義也可以令煩惱雜染增上。緣這些顯現,比如看見美色,同時貪心就增長;同樣,見勝義諦也令煩惱雜染增上。

  三、在世俗之外不能找到勝義。

  四、如同世俗諦具有種種戲論分別一般,勝義諦也具有種種戲論分別。

  由此可見,在勝義中,包括二諦一體異體的所有戲論之相都不可承許;在勝義中不能說一體,也不能說他體;在名言當中,之前講了勝義諦有相似的和真實的。從相似勝義角度而言,二諦之間則為一本體、異反體的關係。意指一個本體兩個反體。實際沒有兩個,但是以分別心可以安立為兩個

  二諦無論在哪方面都沒有差別,所以實際上並不存在異體的關係。如果從勝義諦的角度來講,只是觀待有境心,才像以有境心而將無為法虛空分成東方與西方等不同方向一樣,而將二諦分成了異體之法。以我們的分別念來安立,可以把虛空分為東南西北,但虛空是什麼也不存在的狀態,怎麼分呢?以我們的分別念可以分。觀待我們的有境、心識,可以安立二諦。講這種一體,而且多體也不是真正的多體。因為不是一個,故而安立了多的名稱。

  以上內容是從所抉擇的角度宣說了二諦。

  為什麼講二諦?因為傳授的道是二諦雙運的。我們總是講要親近知識,因為善知識傳授的內容是道。這個道是大乘之道,是成佛方法通達究竟涅槃之道,即本體是二諦雙運。

  壬二、(開示所緣境四諦教授):

  諸諦

  這是偈頌的後半部分。從取捨角度而開示四諦教授如下:剛才從抉擇的角度講,現在從取捨的角度講。從抉擇的角度講的是二諦——空即是現,現即是空。現空不二的真諦。從取捨的角度講是四諦

  為什麼這樣定數呢?

  四諦數量之確定:以希求解脫為準繩,從取捨的角度而確定出四諦之數量。一個修行人,要超脫輪迴獲得究竟的涅槃,是要做取捨的。對輪迴涅槃做取捨,所以是四諦四諦小乘四諦大乘四諦,這裡講的一般都是大乘四諦

  第一,想遠離輪迴,先要了輪迴之苦。第二,要了輪迴之根,輪迴從何而來。去除了輪迴的根,就可以超脫輪迴。第三,要獲得究竟涅槃,就要了何為涅槃之因。第四,通過修持涅槃之因,進而獲得涅槃之果。所以四諦的數量是決定的。

  四諦之次第:如果與現證道之次第相應,則如同病人依止醫生治療疾病的四個過程一樣,而有所知苦諦、所斷集諦、所獲滅諦與相續所依之道諦四者。

  一個病先要感覺到痛苦感覺到生病這是所知苦諦。然後找一個明醫,經過診斷把病源找出來,是哪出了問題,是肺還是膽?找到了根,找到痛苦原因這是所斷集諦。醫生給他開藥、治療,他接受治療,按時服葯,這是所修道諦。通過服葯,最後病痊癒了了,這是所獲滅諦。這樣的過程就是四諦的次第。

  同樣,我們先要知道六道輪迴中只有苦沒有樂,這是所知苦諦,這是真實不虛的。很多學佛人,不了知苦諦,沒有真正明白什麼是苦,沒有真正了知輪迴皆苦的真諦

  我們講輪迴過患時講輪迴充滿了痛苦,但簡單講,輪迴業力牽引之意。如果有業力牽引就無法獲得自在,這樣也無辦法掌握命運這就是輪迴苦。

  何謂輪迴?即處於無明狀態,沒有明了諸法的究竟實相。我們就像盲人,心裡的恐懼無法消除,所以輪迴皆苦。

  希望大家先從所知是苦諦入手。我們講輪迴皆苦時,講地獄有何痛苦餓鬼有何痛苦。但是因為見過地獄也不知道什麼叫餓鬼,都不相信,包括學佛人都不相信。很多學佛都是凡夫,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所見,別的都不相信說是信佛實際沒有信佛,信的是自己,所以也沒有真正學佛

  集諦。即找到病根。同樣,我們為什麼輪迴,為什麼這么痛苦?要找到這個根。根即集諦,集諦即業和煩惱痛苦是從業和煩惱中產生的。業和煩惱在,痛苦肯定在,肯定要輪迴,無法超脫輪迴

  我們知道,一切禍根是業和煩惱,那怎樣解除業和煩惱?怎樣去除根?業和煩惱是從我執中產生的,是要對症下藥的。然後就是道諦。道諦即無我空性的見解。以這種修行,把無我空性——無我智慧,空性見,弄明白了,不斷地修鍊,最後可以破除我執放下我見我執我見沒有了,業和煩惱就消除了;業和煩惱沒有了,痛苦就消失了,輪迴沒有了,顯現的就是寂滅,解脫狀態

  這就是苦集滅道,它們的次序也是這樣的。

  四諦之釋詞:為什麼叫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諦呢?因為是諸佛所宣說的無常真諦之教言,又因為諸大聖者能如是現見,所以稱之為「諦」。佛宣說的,佛語無欺,佛無有欺惑,所以佛說的是「諦」,即真實之意。

  四諦自性

  一、苦諦:不清凈的器情世間,也即由業與煩惱之力而產生的一切有漏之果的部分。屬於世間的緣法、有漏法分為果法和因法,它是果法的部分。

  輪迴苦是真實的,一切的痛苦是從業和煩惱中產生的,這也真實的。要解除業和煩惱,要靠無我空性見解,這還是真實的。最後一定能獲得寂滅,可以獲得永恆的安樂這都是諦,即真實之意。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都是真實的,因為是佛所宣說。還有因為諸大聖者如實現見的,親自體會的,也可說是教證,但是我們通過理證也可以說明它是「諦」,是真實的。

  苦諦有四種行相:痛苦、空性、無常以及無我。一般凡夫將屬於苦諦的一切法執著為常有、快樂、實有、有我;但這都是顛倒的。諸佛菩薩親見的是何種狀態?何種自性?即無常剎那遷變,痛苦的。

  1、痛苦。有漏皆苦,三有輪迴中的一切都不離痛苦的。有情眾生無明煩惱,由煩惱而造業,受業力牽引而流轉輪迴,為各種顯現束縛,這一切都不離痛苦逼迫的本性

  2、空性。以智慧觀察,諸法找不到自性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實有之法一無可得

  3、無常因緣剎那生滅諸法無有剎那停留。

  4、無我諸法看似有實有的顯現,但都找不到本體,無一實體得以安立。

  二、集諦:這些有漏輪迴的諸蘊,並非由無因,或者非因的他法而生,而是由作為因法的業與煩惱而產生的。有漏法有因法和果法,它是有漏的因法部分,也具足四個行相:產生輪迴之因、集、生、緣。業和煩惱為因,產生這些不清凈的器情世間。能產生業和煩惱的就是集諦。

  此處也有四種顛倒。有的宗派認為輪迴之因是通過身體所造。數論外道承許諸法自性恆常,以這種形式存在。也有宗派認為,輪迴是由唯一的造物主所造等等。集諦有四種行相:因,集,生,緣。

  1、因。業和煩惱輪迴之根,因為有業和煩惱所以產生輪迴

  2、集。業和煩惱也是痛苦的源泉,令諸般痛苦顯現。

  3、生。使痛苦相續不斷,繼而產生輪迴

  4、緣。也是輪迴的增上緣

  三、滅諦:以作為因法的道諦之力而產生的真如果位,也即輪迴因果永不再生的、相續阻斷的恆常、殊勝之果位——具足四個行相有滅、靜、妙、離四種形相涅槃;

  1、滅。即息滅一切痛苦

  2、靜。即遠離一切痛苦,無煩惱擾亂。

  3、妙。獲得恆常的善妙安樂

  4、離。獲得解脫不退轉,遠離一切災害。

  四、道諦:即通過道而現前所證、所見五道。具有道、如、行、出四種形相

  1、道。獲得涅槃方法、道路。

  2、如。契入正理

  3、行。趨入涅槃

  4、出。永遠超離生死輪迴

  這裡講的是四諦每一諦都有四種形相四諦共有十六種行相。

  關於諸等四諦十六形相,在佛經中也曾宣說的。這也不彌勒菩薩的杜撰臆造,佛經中也宣講了:「若精勤於色法空性……」並同樣以「宣示色法無有生滅,空性不生不滅,依與不依,雜染與清凈,自身精勤與非精勤於布施……」而開示了色法等外境。這都是佛在般若經里講的,很多都略了,因為很多都講完了,佛經也有記載之意。而開示了色法等外境以及般若有境無別的道理,因此,我們應當儘力遮破對世俗當中的四諦——所知苦諦、所斷集諦、所獲滅諦與所依道諦的耽著。

  佛經里講了四諦,而且講了要斷除對四諦的耽著。前面我們也講了四諦,要斷除對四諦的耽著之意;這裡是從取捨的角度而講的四諦教授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師仁波切宣講於2018年6月7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