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空珍寶經》里,佛說:「內心分別沒有摧滅,就是散亂者,沒有閑暇。內心分別寂滅之後,自性安住,稱為閑暇。如此了知心的自性之後,心和真實義相應,稱為圓滿。」
大家都希求即生成就,即生成就的前提就是遠離無暇。什麼是無暇?眼耳等六識入在六塵境界里流盪,就是無暇。
上等人寂滅虛妄分別,自性安住,叫做「暇」。依止寂止之後,以勝觀智慧照見真實而證悟,叫做「滿」。以這個為所依,止觀雙運,就能即生得大成就。
唐代趙州禪師說:「老僧四十年不雜用心,除二時粥飯,是雜用心處。」覺明妙行菩薩說:「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中等人應當放下萬緣,念念緣在法上。
最下等也應當為了修道,戒掉上網、聊天、電話、電視、旅遊、串門、請客吃飯這些毫無實義的事情,盡可能地利用時間修法。如果連這個最起碼的要求都做不到,那就不是修道人了。因為你連修道的所依——暇滿都不具足,怎麼能修道呢?
光緒三十三年春天,我住在金山禪堂,發願以開悟為期,不悟不出禪堂,立行不倒單,不請病假、香假、縫補假、經行假、殿假,寧可死在禪堂,不死在外寮。單參「念佛是誰」,毫無其他妄念。
規矩熟悉後,就安心辦道。任何人見不到我的眼珠,聽不到我的音聲,沒見過我回一個頭。
一天洗澡回來,走到大殿門口,忽然抬眼往裡看了一下,就被方丈室的僧人呵斥說:「放逸!」我慚愧得無地自容,到開大靜後,自己打耳光七八下,痛責自己。
又一天,有人問我大殿里供的是什麼佛像?我回答不出。他又追問佛像有沒有鬍子,也不能回答。因為我從來沒有抬頭向上看過。
一天在齋堂里受供,工夫得力,舉起碗,一動不動,大約有五分鍾。被僧值打了一記耳光,碗和筷子全都掉地,衣袍沾滿湯水,碗碎成幾塊。還是工夫把住,不許打失。像這樣,從早到晚地用功,不論白天還是夜晚,都不虛度。
到光緒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號,晚上第六支香,開靜的木魚一敲,猛然豁落,就像千斤擔子頓時卸下,打失娘生鼻孔,大哭不止,悲嘆無盡,迷惑直到今天,沉沒輪迴,枉受種種苦楚。可哀可痛!可限悲思,無法言表。
這就是珍惜暇滿的上等之相。念念心在法上,六根絲毫不散亂,所以能速得成就。古人說:「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大家要努力向上等修行人看齊,即使暫時做不到像他那樣,也一定要做到他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