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西法師:《佛說盂蘭盆經》(一)-3

  怡西法師:《佛說盂蘭盆經》(一)-3

  這里竺法護法師翻譯沒有用「我聞」,為什麼不用「我」字?因為「我」其實根本不存在,所謂諸法無我阿難尊者雖然說是「我聞」,但是阿難尊者證得阿羅漢了,他已經了知這個我是假我,是個假名,不是真我,因為諸法無我。我們隨順這種教義,就只稱「聞」,不稱「我聞」。意思跟如是我聞一樣。當然這個語法掉過來,是先把聞提到前面說。

  「如是」是信成就

  「如是」是什麼意思?蕅益大師解釋「不異名如,無非曰是」。

  「不異」是沒有任何的不同,這叫「如」;「非」是過失,「無非」是沒有任何過失這叫「是」。

  「如是」的意思很深,蕅益大師這里點出來的話雖然很簡單,可是深意也都透出來了什麼叫如?「如」是講自性自性是不異的,也就是沒有差別的,一如,就是不二。自性宇宙本體,萬法一如,整個宇宙萬有都是自性所現,所現的叫「是」。「是」是就相上來講的,「如」是就性上來講的。

  好醜、貴賤、大小、方圓,種種無量的相,無非都是自性所變現的。「如是」,佛門來講就是「諸法實相」,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宇宙人生真相世尊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宇宙人生真相,用「如是」兩個字就已經可以代表了。

  「一時」是時成就

  「機感相扣,法席周圓,曰一時。」

  「一時」是講時間。所有的佛經都沒有具體時間,只講「一時」。真正明了教義,才覺得「一時」用得最妙。因為時間本身是假相,真的不會變,假的會變。

  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實,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兩個物體運動的相對速度。緩慢運動的物體,時間走得快;快速運動的物體,比如接近光速的物體,時間就非常緩慢,這就愛因斯坦所說的「時間蔓延」現象。所以時間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佛講的到底是什麼時間?機感相扣,法席周圓之時眾生有感,就像叩鍾一樣,叩鍾,鍾就響起來,鍾響就好比是佛應。叩它它才響,不叩它就不響。佛是不起心不動念的,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現在眾生機緣成熟,有感了,佛就有應。

  感應道交,師資道合之時,法席周圓,就說出這一大法來,這是「一時」。

  「佛」是主成就

  「一切智人,覺行圓滿,曰佛。」

  佛一切智圓滿,所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

  這里不用「住」,而用「在」,這是給我們示現沒有執著凡夫一般都會執著「住」,執著「家」,住在哪裡哪裡,哪個地方是家,一執著這個就產生貪戀,認為哪個地方是固定屬於我的,是我所有的。佛出家了,就沒有家,他只是隨著法緣在那裡弘法,法緣盡了就離開。他不住在哪兒,哪也不是他的家。

  「以四種住,應跡人間,示同起居,曰在。」

  佛以四種住來應化人間,示現跟人一起起居,但是絕沒有分別執著,稱為「在」。

  「四種住者,天住、梵住、聖住、佛住。」

  這是四種佛的教法。修上品五戒十善的心,就能生天,這是天住的因;「梵」是清凈的意思,因離欲而清凈,是色界無色界的因,這是梵住;聖住是講三乘聖果,以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為因;佛住,就是首楞嚴大定,十力無畏,十八不共,這是佛的自受用法,屬於佛住,佛是住在這里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他現什麼身應跡而為說法。說這部經的時候,他應跡在古印度,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

  「舍衛者,西域大國之名,此翻聞物,亦翻豐德。」

  舍衛國是古印度是一個大國,意思是「聞物」,聽聞的聞,物品的物。「聞」是講它的文化很發達,「物」是物產很豐富,說明這個地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很發達的一個地方佛法很興旺。舍衛國又翻譯為「豐德」,也是同樣的意思,「豐」是物質豐富,「德」是文化道德素養非常高。佛在這里講經說法,度化了很多人

  「祗樹給孤獨園」,「祗」代表祗陀太子,「給孤獨」是須達多長者名號兩個人一起建的道場,合力供養佛和弟子講經說法。這兩位居士大德可以說是護法的最好榜樣佛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護持講經弘法是最為重要的,建設道場講堂、印經、放生布施衣服醫葯飲食卧具,乃至用勞力來寺院來幫助做事,這些都是特別好的,使修行人安心辦道,護持師父是在家居士的責任,也是種福田機會

  眾成就是省略的,但由結尾的「四輩弟子歡喜奉行」這句,能知道當時一同聞法的有四眾弟子具足成就

  以上講了通序,接下來看別序。

  「別序」也叫發起序。每部經發起的因緣各不相同,所以叫別序。特別發起這部《盂蘭盆經》的緣由,就是本經的別序。別序是從「大目犍連始得六通」,一直到「化成火炭,遂不得食」這一經文

  乙二、別序六

  別序這一大段又分成六個小段:

  丙一、目連道滿

  丙二、知恩欲酬

  丙三、攀慕遍尋

  丙四、得見所在

  丙五、悲哀往救

  丙六、惡習難轉

  我們從丙一開始學習。

  丙-、目連道滿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

  所謂[始得],剛剛開始得到的時候。當時正是大目犍連初證聖果,獲得六神通的時候。

  目犍連名為「尼拘律陀」,是印度一種樹的名字。因為父母向此樹祈禱而生下了他,所以就以此樹的名字取名。

  「大」,梵語稱為「摩訶」,包含大、多、勝三個意思。他證得阿羅漢果,大家都恭敬他,三界之中稱為「大」;他能對於世出世間之事通達明了,稱為「多」;當時印度宗教之國,有九十六種外道,他的神通、道力、智慧超出九十五種外道,稱為「勝」。所以梵語摩訶」,含有大、多、勝三個意思,簡單用「大」字來代表

  「目犍連」是尊者的姓,這是貴族的姓,因為姓氏尊貴,所以人們都用姓來稱呼他,不稱他的名字他在十大弟子神通第一,稱「摩訶目犍連」。

  他原先是外道神通廣大,後來被佛度化。尊者最初聽到因緣甚深之義,就破了見惑,證得初果。不久,他來見佛,佛說「善來」而得戒。他再按照前面所見的法義重複觀察,得到了解脫無漏。前所未得的開始得到了,所以是[始得]。

  「六通」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通」是無障礙義。

  「天眼,徹見障內外色」,天眼能夠見到粗、細的色法,山河、房屋不能阻礙。

  「天耳,具聞人非人聲」,天耳能聞無論遠、近的人和非人的聲音

  「他心,了知眾心差別」,他心通能了知別人的起心動念。

  「宿命,憶識往昔劫時」,宿命通可以觀察自己和六道眾生前生後世之事

  普通阿羅漢宿命有一定局限,只能知道過去五百世未來百世。但是大阿羅漢不一樣,大阿羅漢法身大士示現的,比如目犍連尊者,他真實身分是古佛再來的,所以他的宿命通遠遠強於普通阿羅漢

  「神足,示現種種變化」,神足通是指神通變化。孫悟空能七十二變,不算什麼,阿羅漢可以示現種種變化,菩薩的變化、佛的變化就更不得了,這叫神足。

  「漏盡,實知苦集滅道」,如實了知苦集滅道。「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漏盡」就是煩惱斷盡。這種煩惱具體是指見思煩惱,「見」是知見見解,「思」是思想也就是錯誤見解錯誤思想統統都沒有了,這叫斷盡見思煩惱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就出了六道輪迴對於六道的苦集滅道四諦,知道得清清楚楚,沒有迷惑,沒有迷惑也就沒有煩惱

  「漏盡通」只有阿羅漢才有三界六道裡面的其他眾生沒有漏盡通。前面五通,天人會有,鬼道有些眾生也有,盡管他們的「五通」很陋劣,遠不及阿羅漢這是報得的神通,稱為「報通」,但是沒有「漏盡通」,因為他具足煩惱。目犍連證得阿羅漢了,得到六通現前。

  佛的弟子中,目連尊者神通第一,神通也做為度化眾生的一種手段。他曾經用神通征服外道,使外道看到佛弟子的大威德而願意歸依三寶,向佛學習。

  這里提到「始得六通」,蕅益大師註解說:「言始得者,六通之性,雖皆本具,迷不現前,須假修顯。今尊者舍利弗,初聞因緣深義,頓破見惑,證須陀洹,尋來見佛,善來得戒。即如先所見,重複觀察,便於有漏心,得解脫無漏。解脫智生,先所未得而今得之,故名始得。」

  六通是本具的,人人都具足六通的功能,因煩惱所障蔽,六通不能顯揚,必須藉修來顯通。「始得」講的是始覺之智,始覺的智慧。「本具六通」講的是本覺之理。本覺之理是無始無終的,始覺之智是有始無終的。被煩惱障、所知障所纏縛,不得六通就是「不覺」,不覺是無始有終的。故六通雖然本具,必加修德而顯,乘性而起修,才能得六通妙用

  關於什麼叫做「始覺」,《起信論》說: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本覺」就是眾生本有的覺性。「不覺」就是不覺悟。始覺的意義是這樣的:因為有本覺,所以才有了不覺,因為有不覺,所以說才有始覺。

  下面具體解釋什麼叫做依本覺而有不覺:

  [依本覺有不覺者,謂即此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也。]

  依靠本覺有不覺的情形就是我們此真心的理體,隨著無明煩惱的染緣,就開始動作妄念心性本來是如如不動的,但是一念不覺,就開始有無明了,稱為「無明業相」,無明業相就開始有了「動相」,本來如如不動,現在開始動了,叫做「動作妄念」,這一妄動,就「不覺」了,所以說「依本覺而有不覺」。

  接下來再具體解釋什麼叫做依不覺而有始覺:

  [依不覺有始覺者,本覺內心內熏力故,漸有微覺厭求,乃至究竟,還同本覺。]

  依不覺有始覺的情形,是本覺內熏力量緣故。「本覺」是眾生本有的覺性,在本有覺性內熏力量作用下,有了始覺,也就是有了開始的覺悟。為什麼呢?

  《起信論》下文說到

  [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盤等。]

  因為有真如法的緣故,能夠熏習無明,因為熏習的緣故,就使令我們的虛妄之心開始厭惡生死之苦,而好樂追求涅盤不生不滅寂靜境界等等。本覺內熏力量緣故,所以逐漸就有微少的覺悟厭惡生死之苦,乃至到達究竟,就還同於本覺。

  [而實無有始覺之異,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而實在講並沒有始覺的差異,是本來平等的,都是同一覺性的緣故覺悟到究竟,就始本合一了,始本合一就還同本覺了。

  接下來我們繼續講別序第二小科。

  丙二、知恩欲酬

  請看經文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目連最初證得聖果,最先想到報答父母恩德。蕅益大師註解說:

  「父生母鞠,恩重無量,取要而言,且雲乳哺。不念報恩,便非人類,不令度脫,非真報恩。然始雖念念知恩,欲報無力。今已得道,必須先度其親。」

  蕅益大師把這句經文的意思開解得非常好,「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懷胎,三年乳哺 」,父母生育的恩德比山高、比海深。母親懷胎十月,嚴格地約束著自己的行為,為了不使胎兒受傷,飲食、起居、身體的活動都非常小心。分娩時,遭受巨大的產難,像被百千把利刀割截身體疼痛難忍。當見到孩子平安生下來時母親好像得到了如意寶。聽到了孩子聲音就像聽妙音一樣喜悅

  嬰兒在頭三年靠吃母親的奶長大。由於嬰兒隨時都要吃奶,母親常常一整夜都不能好好休息。孩子尿床時,母親總把孩子推到干處,自己睡在尿濕的地方孩子一身屎尿,母親也沒有半點嫌棄,頻繁洗換,不辭辛苦。這就是[乳哺之恩]。父母恩德重如泰山不念報恩,就談不上是個人了。不令父母脫離生死就不是真正的報恩。

  然而目犍連尊者雖然當初念念知恩,卻欲報無力,現在得了聖果,最先就想到要救度自己的父母

  我們前面講過的七因果菩提心修法,目連尊者這里所示現的就是知母,報恩。這一點,藕益大師註解里體現的也是這樣的意思。

  既然他想要報母親的恩,母親已經不在世,當然要先尋找母親去處,他已經有能力尋找母親去處了。《地藏經》中,婆羅門女、光目女她們也想知道母親去處,但是她們當時沒有神通,沒有能力知道,所以悲哀的向佛祈禱或是請已經證得六通的羅漢幫助尋找。本經中的目連尊者已經證了聖果,他自己能力以即以道眼觀視世間來尋找母親

  請看下面的內容,科判屬於丙三。

  丙三、攀慕遍尋

  請看經文

  [即以道眼觀視世間]

  「道眼」指天眼,因為是由證道而獲得的,所以叫「道眼」。「世間」指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包括器世間有情世間

  蕅益大師解釋說:

  「聖果初成,即觀父母所生之處,酬本願而急先務也。天眼從證道得,故名道眼。世間者,三界為器世間六道四生為眾生世間也。」

  這給我們經文的這些關鍵詞都解釋得很清楚。

  目犍連尊者在得道的此時,迫切想知道父母現在轉生何處,他立即以天眼觀察三界,尋找父母的生處。目犍連尊者證得阿羅漢他有能力觀察父母所生地方,處在六道裡面哪一道。他過去發願要孝養父母、度脫父母,過去沒有證道,沒有能力,現在終於有能力了,就趕緊去落實,叫做「酬本願」。報恩是當務之急,叫做「急先務」。

  他用天眼觀察世間世間有「器世間」、有「眾生世間」。「器世間」是講環境物質世界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叫器世間三界裡面有六道六道四生的這些有情生命稱為「眾生世間」。尊者證道之後第一件急務就是看看父母到底在哪一道,是哪一類的眾生

  他這一看的結果是怎麼樣的呢?真的找到了已經亡故母親去處,而且清楚地看到了母親狀況。那麼她的母親情形怎麼樣呢?

  接下來丙四這一科,就是講他看到的情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