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現觀庄嚴論》講記八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壬三、(開示所依三寶教授):

  佛陀三寶

  《現觀庄嚴論》通過三智八事七十義來詮釋佛菩薩境界。三智中的遍智,是佛所具備的究竟智慧——照見一切法實相的現觀。講遍智時,是通過十種能表示它的法來宣講的。所以首先講發心,為了發心清凈圓滿,又講教授,從大乘的善知識那裡,要得到修行方法修行自性是二諦雙運,修行的所緣(對境)是要做取捨的四諦,今天講修行的所依——三寶,這些都是教授內容

  三寶是我們皈依的對境。一般來講,我們都是皈依三寶,同時踏進佛門然後再發心,比如《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就是這個次序。而此處,我們是先講發心,再講皈依

  皈依的對境是佛寶、法寶、僧寶。三寶外在的,也有內在的。此處主要講的是內在的——佛法僧具備的功德,或者說境界

  先講佛寶。佛是二利圓滿,同時也具足八種功德、特點。

  第一,無為法。遠離生住滅等一切有為法的法相。此處指的並不是有為法和無為法之間的無為法,而主要強調遠離生住滅的境界

  第二,任運自成,指遠離一切分別、勤作。比如我們要做一件事情,先要思維,但是佛度眾生不用思維。我們要特意、努力地做,但是佛利益眾生無需勤作。天上月亮沒有行為和思想,但由於江中有水,月亮自然就會浮現在水面。同樣,佛沒有這個思想和行為,但是眾生福報到了,佛就會顯現在眾生面前

  第三,不依他緣。佛的境界不是通過邏輯可以推理、通過語言可以闡述的,它遠離言思的,是一種超越的境界

  以上是自利方面的三種特點。

  第四,智慧,指盡所有智、如所有智,二智圓滿。佛照見一切法的時候,如如不動、了了分明,現分上不混亂,同時也是空性的。一般凡夫,顯現就是實有,空性就斷滅了什麼也沒有。

  佛不是這樣,在他的境界里,二諦是一體、一味。所以,他在顯現上都不混亂,了了分明,同時不會執著,如如不動不離空性的見解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如如不動,了了分明」。

  菩薩偶爾有這種狀態,但不可能在出定、入定任何時候都能保持。佛已經達到這種境界,永遠都是如如不動,了了分明。這種智慧能量,叫二智圓滿

  第五,悲。說慈悲也可以。為令廣大愚懵眾生了知如是境界而宣說佛法,為了眾生破迷開悟而宣講佛法這是大悲心的作用

  第六,力。由說法而令無量眾生煩惱業力解脫這是力——功德力、加持力。

  以上講三種功德智慧慈悲,力。力也可說是事業利益眾生事業這就是屬於他利的三種功德、特點。自利他利都是分基,加上這兩個分基,共有八種功德、特點,這就是真正的佛寶。佛寶具備這八種功德,這里講的皈依處是這八種功德的綜合,也可以說具足這八種功德佛陀是我們的皈依處。

  然後講法寶。法寶有道和滅兩個方面,滅是從所斷的角度講的,道是從能斷的角度講的。這里講的「滅」,不是完全究竟的寂滅,而是暫時的寂滅。所斷指已經斷了,沒有了。道是能斷,可以說是覺悟智慧。以此二者作分基,各分三種,再加上兩個分基本身,總共有八種功德、特點。

  第一,不可思議。遠離能取所取的一切執著,非為語言思維的對境。真正的法寶就是遠離能取所取。菩薩入根本慧定的時候就是如此,能取所取一味一體。

  第二,無二。意為遠離業和煩惱清凈無比。何謂清凈?沒有業力的牽引,沒有煩惱染污。我們經常講的「處處清凈,人人清凈」,這就是無比清凈

  第三,無分別。遠離常樂凈我一切顛倒的分別念。這與凡夫思想見解是截然相反的。普通凡夫將一切法視為恆常、快樂清凈有我,但是菩薩智慧照見的時候,一切法都是無常的、苦的,不凈的,無我的,所以是顛倒分別念。

  以上講三種功德為滅諦所攝。

  第四,清凈。遠離煩惱障。煩惱障主要障礙解脫

  第五,顯現。遠離所知障。所知障主要障礙成佛。遠離所知障,自然顯現清凈

  第六,對治。遠離貪嗔痴三毒,貪嗔痴是一切煩惱的根。

  以上講三種功德為道諦所攝。

  離果作為離貪之法的滅諦功德,離因作為能夠離貪之法的道諦功德這是滅諦和道諦兩個分基。具備這八種功德的,就是法寶

  最後是僧寶。這里指的僧寶,不是從身份、外表上來講,而是從菩薩相續中的功德來講的,主要是內在的功德,此功德也有八種。僧寶有覺悟解脫兩個分基,在其之上各分三個。

  第一,知如所有。知所有是通達一切萬法勝義中空性不二之義

  第二,知盡所有。知盡所有是通達一切萬法顯現中差別相。

  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是佛陀才有智慧。僧寶並不真正具足兩個智慧,只有相似的,所以是「知如所有」和「知盡所有」。

  第三,內智明處。內智明處是對內外所攝的一切法,無論是精神方面還是物質方面,都沒有貪著。

  第四,無貪,遠離煩惱障。

  第五,無礙,遠離所知障。

  第六,無劣,遠離聲聞緣覺低劣思維之障。

  第七,智功德,證分圓滿智慧覺悟是一個意思,證悟之分圓滿

  第八,解脫功德,斷分圓滿。斷證功德圓滿

  具足這樣八種功德的叫僧寶。

  共講了佛寶、法寶、僧寶。每一寶都有八種功德、八種特點,從這個角度來闡述了三寶。這些內容是在大乘論典《寶性論》里闡述的。

  皈依有因皈依、果皈依。因皈依就是佛寶、法寶、僧寶,佛寶為究竟的導師法寶為究竟的道路,僧寶為究竟的道友,以這種方式皈依

  要獲得三寶境界功德內心裡下決心,以這樣的方式皈依,叫果皈依。因皈依和果皈依中,果皈依是究竟的。佛寶,我們要獲得佛的果位,這是最最究竟的皈依處,也是最最究竟的皈依

  皈依的時候,此處在講大乘菩薩的道相。皈依三寶,對三寶不可以有耽著三寶之相。否則,這種皈依不可以成為大乘菩薩的道相,所以要斷除對三寶的耽著。世俗諦上我們可以皈依三寶,但勝義諦上都是一味一體。佛在《般若經》里講:「於色法而未與遍智相……」如果耽著三寶,就無法與遍智相應,也不菩薩的道相。

  此處所說的意思,就是為了遮遣在世俗中將佛、法、僧三寶分別當作本師、所修之道以及道友的耽著,而將「佛陀」詮釋為境與有境毫無關聯、了不可得平等性的究竟智慧;這是講的佛寶,並以「等」字,而將法[法寶]詮釋為三智之一切相無有自性;將菩薩聖眾詮釋為了不可得無生,從而滅除對三寶的耽執。

  不但佛經里這樣講,此處也如是說皈依三寶的同時,要斷除對三寶的耽著,才可以與遍智相應(遍智是究竟的菩提果位),才可以與究竟的菩提果相應,才可以成為大乘菩薩之道相。

  壬四、(開示修行圓滿之因)可分為四:一、開示斷除修行違品之因;二、開示修行不依他法而轉之因;三、開示修行功德圓滿之因;四、開示修行究竟之因。

  癸一、(開示斷除修行違品之因):

  不耽著不疲 周遍攝持道

  這里講了三種懈惰,也講了對治三種懈惰的三種精進

  第一,針對耽著惡事的懈惰,而宣說從乞食化緣、品嘗休味之因中產生的,耽著身、語、意三門之樂本體了不可得的不耽著精進

  同惡懈惰主要是障礙我們相續產生大乘道,歸根結底就是不讓我修行。很多學佛人最初都忙於世間瑣事,對衣食器具特別在乎,學佛以後,甚至出家了,還放不下世間的這些瑣事,今天買這個,明天添那個,屋子本來就不大,東西卻堆積如山。這叫同惡懈惰,是入道的障礙,而且直接障礙我們進入修行狀態。所以,萬緣放下,一切瑣事都要放下

  我們經常講知足少欲。何為知足少欲?就是有多大福報享受多大福報,心裡有一種滿足感。對於衣食住行,要求越高,越不滿足,慾望無限制地膨脹。也許有些人想:你不是也和我們一樣嗎?是,但我從來沒有特意求過這些,都是自然來的。來了不用特意拒絕,走了也不刻意強求,心裡毫無掛礙。

  我現在生活與以前在喇榮的時候相比,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衣食住行樣樣俱佳,但這都是自然來的,我從來沒有刻意求過,都是弟子們供養的,若我不接受,對方會不高興。但是不要刻意為了世間瑣事而浪費自己的生命,浪費自己珍貴難得的機會。為了這些而錯過修行機緣,忙來忙去把自己的生命搭進去,最終一無所有,這樣不值得。這是同惡懈惰。

  對治這種懈惰,要修無耽著精進。意思是不要耽著這些,都是緣來緣去,來了來了,不可能是永恆的,不要耽著;去了去了也不會是恆久的,都是無常來去自然,瞭然於心。明白了這個道理來了不喜,去了不悲,不會因此而煩惱。要修這種不耽著精進

  第二,怯懦懈惰。在清除了雖然成年累月地修持,卻始終沒有達到目的,便生起厭倦之情,從而放棄修行的怯懦懈惰之後,作為增上精進之因的,不顧忌眾多有情之邊際,於眾多劫數之長久時期而不疲勞的精進。也即對從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直至菩提之間的法都毫無顧忌的精進

  入道之後,怯懦懈惰障礙道業增長。當我們真正進入了狀態,在修行過程中它會障礙我們修行的提升和進步。學佛修行時間一長,開始懷疑自己的根基福報,而失去了道心。比如我們前面講過一個公案,無著菩薩在雞足山修彌勒菩薩的時候,共修了十二年,中途因絕望曾兩次下山。但是彌勒菩薩一直在攝受加持他。他在途中遇到的事情,看到的景象,實際上都是彌勒菩薩的化現,他由此而堅定信心、繼續修行,最後生起了無偽的慈悲心成就了。

  學佛修行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在此期間修行人生起厭倦心、怯懦心是正常的,還有很多可能會半途而廢。有些人學佛十多年了,在山上修行也有七八年了,但是遇到了一些事情,就輕易下山了;有的人認為修了這么多年也沒有任何驗相、境界和變化,就毅然下山了。這樣會前功盡棄,同時破壞了緣起,以後再想真正修行很難了。因為破壞了緣起,以後可能經常會遇到這種事情

  之前給大家講過,破壞緣起是最容易的,但是想要恢復緣起是最難的。只有真正修行自在的人才有恢復緣起能力,一般的凡夫都沒有這個能力,而任何人都會輕而易舉地破壞緣起。這也可說是一種懈惰。

  為了對治這種懈惰,要修持不疲勞精進。為了學佛修行,要不畏嚴寒酷暑、艱難困苦,即使修行時間再長,心裡也沒有任何怯懦。簡而言之,其實就是要調整心態

  我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修行過程中見了各種各樣的對境,即使再艱難,他都不放棄。我們作為他的追隨者,要學習他這種精神,無論遇到何種對境,都絕不退失道心。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入座時發願:「不證菩提,寧可粉身碎骨,終不起坐!」下了如此大的決心。由這句話我們可以了知,學佛修行過程是非常艱難的,但是一定不能失去信心,要堅持到底。

  我經常對大家講,我們已經了有正確目標方向方法,只要堅持就行,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在此過程中,無論遇到何種對境,都盡量去調整心態,遇到魔力即不愉快的事情時,要轉為道用:這都是佛的化現,也是上師的化現,是在讓我認知自己、超越對境。若能這樣想,就會輕鬆地戰勝魔力,也可以從對境中解脫

  第三,自輕凌懈惰。它障礙道業圓滿障礙我們的修行最終達到究竟。自輕凌懈惰是對自己沒有信心,一聽到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就害怕:三大阿僧祇劫是什麼概念啊?我一個末法時期眾生怎麼能成就呢?聽到菩薩為了要滿足眾生的希求而布施自己的血肉,心裡就害怕,對自己沒有信心

  其實,雖然說是三大阿僧祇劫,但是我們遇到了大乘佛法,尤其遇到了密乘,

  是有福報的人今生就能獲得成就,獲得佛果。再者,菩薩為了滿足眾生需求布施自己的血肉,這需要有一定境界,即一地以上的菩薩才可以做。我們現在暫時做不到,到時候就能做到了。所以,自己要鼓勵自己,要有勇氣。

  能夠棄除輕凌懈惰的,於十方諸佛前,哪怕為了聽聞其所說的一句法義,都必須以一跏趺坐安住上劫之久,也毫無畏懼、滿心歡喜的周遍攝持道之精進,也即宣說修學證達諸法原本無生之理的精進。一切道業要修行圓滿,就要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

  很多學佛還沒有達到那種境界層次。真正學佛修行達到一定的境界層次時,就會生起這樣不好的心。但是要對治,要鼓起勇氣,堅強地面對這種對境。

  我們平時修行要多親近知識、善友,他們也會鼓勵我們,給我們打氣,這樣就能戰勝這些障礙。但是現在有些人心特別壞,遇到這種人時,不但不鼓勵,甚至還打擊他,這樣會讓對方更沒有信心這是非常不好的。

  以上講三種懈惰,也是三種不好心態習氣。同時也講了三種精進,以三種精進來對治這三種懈惰。此處強調學佛修行的時候,尤其是最初階段瑣事不能多,要放下一切瑣事,用一切精力來學佛修行。當真正入道了,進入修行狀態之後,不能有厭倦心。要歷經艱難困苦、嚴寒酷暑等磨難,於一切對境中精進,調整好心態,無有疲倦地精進修行

  最後,要如前面講過的公案一樣,比如說修出離心,四外加行反覆修了三遍、四遍、五遍,還是沒生起出離心,不能有「這個出離心是不是修不出來,我是不是沒有修行福報」這樣的想法;再比如修本尊,每天要念百字明消業,同時觀想金剛薩垛佛,這么多年來,雖然每天都用心觀,但無論如何也觀不出來,連金剛薩垛佛的一個手指也觀不出來,然後就失去了信心:「是不是我觀不出來,是不是我和金剛薩垛佛沒有緣分……」不能這么想。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能著急,都取決於心態當你心態真正放下的時候,金剛薩垛佛一下子就會浮現在心裡;當你心態真正放下的時候,出離心一下子就會相續生起。所以要盡量調整心態修行過程中不急不躁,安穩學佛修行,總有一天一定會產生功德、會超越自我的。這點很重要

  自輕凌懈惰主要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很多人一聽說學修大乘佛法,就懷疑「我有這種善根根基嗎?」一聽說修大圓滿,就懷疑「我是那種上上根基的人嗎?」不能總是懷疑自己。否則,說明你不是那種根基的人。對自己不懷疑,才說明你就是密法的法器!對自己有信心,說明你就大乘種姓的人!

  有些人對自己沒有信心,我到漢地遇見過很多這樣的人,說:「修密乘我肯定不行,修大圓滿我肯定沒有這個根基我還是做點善事,念佛號吧!」這種人其實對佛法沒有真正生起信心,還是對佛法不夠了解。

  解脫成佛是多大事情啊!在此生中就能解脫成佛!如果是一個真正了解佛法的人,真正懂得解脫成佛重要性的人這是多好、多令人喜悅的消息啊!但是有的人,對他說今生可以解脫今生可以成佛就像在狗的面前青草一樣,沒有任何反應,這種人真可憐!

  我們不能犯這種錯誤解脫成佛是頭等大事,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沒有比這個更珍貴的機緣。如果我們真能今生解脫成佛,即使用一切精力去修持這些法門也是值得,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對自己不能失去信心

  你遇到了大乘佛法,說明你就大乘種姓者;你遇到了密乘,說明你就是這種根基的人;你現在大圓滿法生起信心你就是這種上上根基的人。不要懷疑自己,否則是成就最大的障礙。我們要成就世間利益要有自信,要成辦成佛解脫的大事,更要有自信,沒有自信不可能成功。

  上面講了三種懈惰,也講了對治法三種精進

  癸二、(開示修行不依他法而轉之因):

  五眼

  五眼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一、肉眼。這里講的肉眼不是普通的肉眼,而是前世修來的,是一種清凈的眼根,有點神通的。肉眼,一般能看到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事物,可以看到一百由旬甚至一千由旬之內的粗大、細微事物距離也是不確定的,有的能看見一百由旬,有的能看見一千由旬,甚至更遠。

  二、天眼。以前世修習禪定之異熟業,而於今生無勤所生,不是今生生的,無勤所生的得見生死天眼。得見生死天眼是,知道某些眾生從哪來,某些眾生往哪去,這些都能看見,都能清楚,這種神通天眼通。天眼天眼通之間的差別,僅在於是否由今生禪定之行中產生。今生修的禪定功夫到了,自然就會產生天眼通,而天眼前世修過禪定的異熟業。這是它們之間的差別

  三、慧眼:現見真諦或者不分別於諸相的十地入定之智慧一地到十地的入定智慧是慧眼。此處講的慧眼與勝義菩提心是同一個意思(麥彭仁波切觀點)。

  四、法眼:即能夠度測教法與證法,以及鈍根與利根等相續法眼。他了知證法、教法,了知所化眾生根基,哪個是鈍根者,哪個是利根者。

  法眼與他心通之間的差別,在於對境不同:法眼僅僅指對聖者相續的通曉,看聖者境界,不是其他普通的心;而他心通,則是指對所有他相續對境的了達;知道他人心裡的狀態這是他心通。

  法眼是知道聖者相續聖者境界。比如說跟你同等的,同一個級別的,互相能看到;比自己境界低、級別低的能看到;比自己境界的人菩薩們的入定狀態,那種智慧無法衡量。

  現在有些人神通,還說某某上師怎麼怎麼樣……這說明他的境界已經超越了那位上師境界,了不得了。現在很多上師已經達到了佛的境界,他可能比佛還佛,比佛還厲害。這都是不經過大腦的胡說。

  說什麼前世來世他能看到嗎?一般人是看不到的,這都是修行有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具足神通。連屬於欲界的心一境性禪定都沒有,還說神通,絕無可能。

  有些人以盲引盲,另一些人就相信這些人瞎說:你的前世是什麼,我的前世是什麼,我們兩個夫妻你是真的看到了嗎?即使是夫妻又怎麼了,六道輪迴過程中眾生都互相做過夫妻,沒什麼!但是聽者就感覺這個人很神奇、很厲害,繼而就相信。

  相信所謂的神通是最傻、最愚蠢的行為,一定要仔細觀察。現在說神通都是胡說,即使有神通也不是自己本有的,是身上的附體說的。真正有神通的人很少,要麼是前世帶來的。前世帶來的,小時就會說。如果你時就知道,可能就是真的,因為小孩天真,沒有心機,也沒其他的目的

  如果不是前世帶來的,就是通過禪定修來的,有禪定功夫,即初步的禪定上座入定的時候,眼耳鼻舌身都暫時息滅了,聽不見也看不見,用針扎都感覺不到。而我們現在狀態是,不用拿針扎,稍微有點聲音,馬上就有反應,根本不能入定。不能入定哪有禪定功夫?沒有禪定功夫哪來的神通?不可能的事兒。

  五、佛眼:即現證一切萬法的證悟境界。從七地開始具備佛眼,一地到十地的菩薩具備法眼和慧眼,資糧道和加行道菩薩開始具備一般的肉眼天眼

  以上所述,即為五眼的定義。為了不依賴他法而最終成就菩提,「不依賴他法」指如果有神通,他的修行會更自在、更輕鬆、更方便一些。為了利益或調伏眾生,暫時作為成辦他利的方便,有時候會適當使用一下,平時會用。但五眼也要觀空的,不能耽著。如果耽著大乘菩薩之道相,無法跟究竟的菩提果相應。所以這里講,勝義諦當中五眼的境與有境都是一味一體、了不可得。在世俗上講都是如幻如夢般的存在。

  癸三、(開示修行功德圓滿之因):

  六通德

  一、天眼通。依靠修習禪定之力中產生的,為靜慮地所攝。天眼通屬於禪定清凈眼,能了知遠近粗細色法,無論是遠的、近的、粗的、細的色法,以及有情生死。諸有情生從何來,死往何處,都能了知。

  二、天耳通。禪定所攝的這種清凈耳根,而能感知遠近一切聲響。也一樣是依靠修習禪定之力中產生。

  三、他心通。依靠修行禪定之力中產生而能如實知曉他眾之心。具備這個神通的時候,才知道他人的內心。雖然能知道他心,但是不一定能衡量他人的境界境界和心是不一樣的。

  四、宿命通。依靠禪定之力中產生的,而能通曉所有自他諸眾先世生於何處,感受何種苦樂等等。也叫住隨念智證通。

  五、神境通。依靠禪定之力中產生,而能示現變多為一、變一為多等種種相的神境通;大的變成小的,小的變成大的;粗的變細的,細的變粗的,神通無礙、神變無礙。

  六、漏盡神。斷盡煩惱障與所知障。

  以上所述,即為神通功德。也是為了攝受眾生,為了自己的道業圓滿修的,不是特意修的。禪定功夫到了,神通自然會產生。如果沒有禪定功夫不可能有神通。如果沒有禪定功夫卻有神通,肯定是附體。雖然前世帶來的也有五眼和六神通,但很少。

  不能耽著六神通,要斷除對六神通的耽著,觀為空性。在勝義中都是無有自性的,在世俗都是如夢般地存在,這種見解很重要的。如果沒有這種見地都不能成為菩薩之相,所以要具備這種智慧覺悟

  我之前也講過,具備五眼、六神通無可厚非,但如果沒有見性,沒有覺悟智慧就不可以修這些神通,也不可以具備這些。否則一定會耽著、玩弄神通,甚至用神通造業。

  現在社會也有這樣的人,一有錢就學壞。以前是很好的人,突然發財了,就徹底變了,什麼壞事都做。同樣的道理,突然有神通了,肯定會玩神通的。因為慈悲心不夠,甚至會拿神通來禍害眾生、造業,是很危險的。所以不可以修,也不可以神通

  真正的學佛人,修行到位的人,真正有了禪定之後,神通自然就會產生。現在的人特別懈惰,很難修出神通。如果想騙人就會瞎編,也能忽悠一些人。真正修出神通,是要下功夫的。現在的人真正很像樣上座一個小時都很費勁。那還能修出神通嗎?還能達到禪定狀態嗎?這是不可能的事。

  學佛修行是很嚴厲,也是很危險的事情。最初剛到紅塵,接觸漢人,我都擔心有人會神通,但現在越來越放心了,不會存在這情況,人都很懈惰,想修出神通難於上青天,這么多年也沒有出現過意外的事情。而有些神神叨叨的人,要麼是有附體,要麼是神經有問題,那就要依賴醫學了,我們也無能為力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師仁波切宣講於2018年6月8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