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現觀庄嚴論》講記十三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現觀庄嚴智度竅訣論》。前面講了修行的所依、所緣、所為,今天講修行自體。

  辛四、(修行自體)可分為四:一、內心披戴鎧甲的披甲修行;二、以加行而趨入的趨入修行;三、能使趨入究竟的資糧修行;四、究竟的定生修行

  修行自體分四個:

  第一,披甲修行,主要是內心有準備,也就內心有覺性。比如我們要戰勝敵人,首先心裡要有決心「我一定要戰勝敵人」,並打算,如果想戰勝敵人,就要上戰場,要先自己身披鎧甲,手持武器等等。修行也是如此,修行如戰場,我們的我執煩惱、所斷就是敵人,我們要戰勝它們,就要通過修行大乘修行核心六波羅蜜。披甲修行內心裡「披戴盔甲」,心裡有計劃、有決心,內心勇猛

  第二,趨入加行,以加行而趨入的「趨入修行」。為了戰勝敵人蓄勢待發,真正上了戰場,這就是趨入加行。這主要是真正開始修持六度

  能真實趨入的資糧修行。我們為戰勝敵人到戰場與敵人爭斗,而且爭斗得很勇猛。我們修持六度,積累二種資糧,而且很精進這就真實趨入的資糧修行

  最後是究竟的定生修行。最後,我們戰勝了敵人,勝利了,這就修行的最終結果。

  以上是以四種不同的修行階段來命名的,但也不絕對。比如說披甲修行,是不是僅在心裡計劃或者下決心?不是,也要有行為,這都屬於修行,從大乘的小資糧道開始就要具足四種不同的階段修行,先是剛開始修行,然後進一步修行,最後再進一步修行,達到最後的結果。

  以四種修行階段來命名整個修行過程,即整個修行過程也可以分四個階段

  壬一、(內心披戴鎧甲的披甲修行):

  先講披甲修行,此處主要講六度大乘的一切學處,都可以歸納到六波羅蜜多里。六波羅蜜多每個都還要具足六個,以這樣的方式修行

  不貪著自己所擁有之物,並將其施予他眾的布施。自己不貪著,適當地、智慧布施給他眾,這就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幾種分類。但是這里沒有講。

  能如理行止諸取捨處。我們有很多所斷、所證等很多取捨處。對所有的取捨之處,如理行持、斷除,這是持戒度。若作分類,有斷惡行戒、行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而不違越其界線的持戒;以無論如何也不會煩亂的方式來承擔領受難行的忍辱;修行觀察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什麼樣的對境心裡都不煩亂,能心平氣和地接受,這叫安忍。安忍若作分類,有他人邪行之安忍、求法苦行之安忍、不畏甚深法義之安忍。

  以欣樂善法之方式勤奮修持精進精進度主要是心生歡喜,心裡有這種欣樂善法。了知解脫功德佛法功德等,而心裡特別歡喜修行的時候也是如此,法喜充滿,這就精進度。即使表面上再刻苦,再付出,如果內心裡沒有歡喜之心,沒有法喜,就不能稱為「精進」。精進可以分鎧甲精進,趨入精進,不滿精進

  一心一意專註於所緣的禪定;禪定主要是心專註於一境,不散亂這叫禪定禪定也有幾種分類,凡夫行靜慮、義分別靜慮和緣真如靜慮。

  善於區分辨別諸法智慧:有辨別的能力,辨別善惡、辨別是非,勝義和世俗,有這種區分、辨別的能力,叫智慧也有三種分類:聞慧、思慧和修慧。

  這里總結性地講了六波羅蜜多。每一個六波羅蜜都要具足四個特徵,即法相

  第一個特徵:捨棄上述諸法之違品——吝嗇等等。每一度都有自己的違品,比如布施的違品是吝嗇,持戒的違品是貪欲,安忍的違品是嗔恨、煩亂,精進的違品是懈怠禪定的違品是內心散亂智慧的違品是內心無明等。每一個波羅蜜多都有自己的違品,都要對治,甚至要斷除。

  第二個特徵:並以助伴——無分別之智慧來加以攝持。每一個波羅蜜多必須有智慧的攝持,無分別智慧的攝持。否則,都不可能稱為「度」,也都不可能成為波羅蜜多,這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個特徵是:通過這些方便來徹底圓滿對境——眾生願望。每一個波羅蜜多都有滿足眾生願望作用眾生需求,以此滿足眾生所求

  第四個特徵:能成熟眾生大乘道。讓眾生相續成熟成熟即在眾生相續中也產生波羅蜜多——空性的智慧

  行持六度,每一個波羅蜜多都要具足這四個特徵。第一,斷除違品;第二,有空性見的攝持;第三,滿足眾生願望;第四,讓眾生相成熟。自己將來成佛的時候,要有所化眾生尤其是第一批弟子,第一時間見性,這些都是在因地要做工作修行過程中要完成的任務。

  前面簡單概括性地講了六度,接著講了六波羅蜜多,每一個波羅蜜多都要具足的四個特徵,即法相。接下來要講真正的披甲修行本體

  由彼等別別 皆攝施等六

  故披甲修行 六六如經說

  作為廣大修行布施等披甲修行,由於每一種都分別含攝了布施布施等六六三十六種波羅蜜多來進行修持。披甲修行主要是六度。每一個波羅蜜多都具備六波羅蜜多,以這種方式修行

  所以,作為廣大意樂(菩薩都是這種心理狀態)的僅為他利的披甲修行,都如同經教所說,是以六六三十六種來分類的。如經雲:「菩薩摩訶薩如是行持布施波羅蜜多,悉以六度而攝,是故名為『披大鎧甲』。」每一種波羅蜜多都具備六波羅蜜多的披甲修持方法,就構成了時間方向(空間)所難以測度不可思議的三十六種披甲修行。經常講六度萬行,就是這個意思。

  菩薩的學處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法門無邊誓願學,法門無邊菩薩都要學的,菩薩的學處無量無邊,但都歸納到六波羅蜜多里。菩薩修行的時候每一個波羅蜜多都具足六個波羅蜜多,以這個方式行持。這是披甲修行

  哪怕一星半點的布施也要遠離自利小乘作意以及追求名聲念頭。斷除這些違品,不好心態。比如說為了自我解脫,為了求回報,這樣做布施,不是菩薩修行這樣做不是菩薩菩薩不可以這樣。其功德之邊際,是以時間方向而難以估量的。現在很多人做善事是為了自己能獲得解脫,有的求世間福報,比如到廟里燒高香是為了自己發財、事業順利、家庭平安這都是求回報的。漢地還有這種說法叫還願,就像生意一樣。你能讓我滿願,我就來報答你。這都是交換,真的太世間了。

  修行人不能有世間人的心態尤其是大乘修行不可以求回報。我們做善事都是求回報的,如果達不到要求,得不到回報,心裡就生煩惱。為什麼我們做善事無法善始善終呢?主要是我們的心態,當初的發心有問題,是求回報的。

  有些人是為了自我解脫往生而做一些善事,上供下施,這都自私這都不可以的,要斷除這些念頭,諸如持戒、安忍等都是這樣。安忍就是要忍,要放下自我。如果沒有了自我,哪還有什麼能接受或不能接受?本來就沒有自我

  其功德之邊際,是以時間方向而難以估量的。

  這里講六種波羅蜜。按麥彭仁波切的講義,每一個波羅蜜都具足六個波羅蜜,以這種方式行持。比如布施波羅蜜,也具足六種波羅蜜。還有的觀點認為,每個波羅蜜都具足另外五個。這兩種觀點也不矛盾

  布施布施

  對於布施六度,自作、教他人作,並將善根迴向眾生即為布施六度布施。有布施布施也有持戒布施

  捨棄聲聞之意樂,即為布施六度持戒。行持六度的時候,不可以有求自我解脫心理。從大乘觀點來講,比如布施持戒,為眾生都是理所應當的。因為眾生都是我們宿世的父母,這樣我們才可以獲得究竟的果位。不是為了得到什麼,也不是為了解脫。不能有聲聞的意樂,即不能有自私自利,不能為了解脫或一些利益而行持這些。持戒是要清凈的。

  忍受詈罵等痛苦即為布施六度忍辱。行持六度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違緣,比如持戒修行過程中,會遇到各種艱難困苦、嚴寒酷暑等異常困難的對境時也不放棄,心不煩亂,這就布施六度之安忍。遇到對境,有一些艱難都是正常的。我們就是要練這顆心,練心是需要對境的,如果沒有對境怎麼練?若不能調伏心,不可能成就菩提果,所以有對境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好事

  對真正的修行人來說,艱難的對境是非常珍貴難得的,不應該躲在山洞或自己的小屋裡。現在有很多這樣的學佛人,這都不應理的。對境越多,練心的機會越多。「遇到一個煩惱,可以親見一分菩提」,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懂得了這些道理自然就安忍了。為什麼我們心裡有那麼多煩惱壓力?就是因為明理,還是處於無明狀態

  渴求嚮往大乘善法,即為布施六度精進。方便和智慧不二的修持方法,就是大乘道。我們以這種道,即方法才可以達到究竟的菩提果。入定的時候是無緣的狀態,遠離能取所取,此時顯現的是法性空性。出定的時候,保持這種狀態,如幻如夢般地利益眾生,心永不退轉、永不厭煩。但是我們做不到,經常心生厭煩、煩惱

  一心專註於一切種智,即為布施六度禪定。前面講修行所為的時候,講了三大,這都是佛的境界。此處一切種智者也佛陀智慧,是究竟的境界。行持六波羅蜜多就是為了獲得究竟的菩提果,獲得菩提果的目的是為了度化眾生。若能獲得一切種智者智慧才有法輪能力,轉法輪才可以普度眾生

  以三輪無有分別而迴向即為(布施六度)之智慧

  即三輪體空之意。行持每一個波羅蜜多時,都要觀三輪體空,即要有空性智慧的攝持,最後站在三輪體空的角度做迴向和歸納。

  我們應當通曉以上以六法所表示的披甲修行方式。在麥彭仁波切的講義中,講了五種法相,這五種法相實際都是六種波羅蜜。六種波羅蜜的每一個波羅蜜,比如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都具備此處宣講的六種波羅蜜多,共三十六種波羅蜜多。這就是披甲修行

  披甲修行就是起初以心裡的計劃、決心為主,下決定也就內心勇猛不怯懦,絲毫不畏懼:我一能做好,一定能修成,一定能圓滿!這種心態就是披甲修行

  壬二、以加行而趨入的趨入修行

  靜慮無色定 施等道慈等

  成就無所得 三輪善清凈

  作為披甲修行的趨入對境,其中屬於道的有八種,屬於果的有一種,共有九種。其中前八個屬於大乘之道,最後一個是大乘之果。

  (一)內心因弛散於各種妙欲,從而無法獲得任何功德的人,為了穩固所緣,便出入於道之所依基礎或者四靜慮與四無色定之禪定(四禪八定),其間尚且是以具備六波羅蜜多的方式而進行修持的。

  此處講的是修持四禪八定。為什麼要修持四禪八定?現在很多修行人都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科技發達了,物質豐富了,很多時候心散亂於各種妙欲上——吃、住、用等。吃的、穿的、住的不但多,而且還要用好的。手機電腦,一般的不行,要蘋果牌的……所以,修行不可能成功、圓滿。為了對治這些內在的散亂,為了不貪世間福報,而修四禪八定,這點很重要

  但只修四禪色無定也不行,還要有六波羅蜜多的基礎。反之,若是要修六波羅蜜多,也要有四禪色無定的心作為基礎。比如四禪、色界、色無色的心。在這禪定基礎上,再行持六波羅蜜多,這樣心才不會散亂、貪戀,修行功德才能順利圓滿。只修色界無色界的心,如果不行持六波羅蜜也不行,即得到了這些境界,也無法超脫輪迴,更不可能獲得究竟的菩提果,所以,必須要具足六波羅蜜多的行持。

  四靜慮是指四禪——一、二、三、四禪,這些都屬於色界天,色無色是指無色界的空無邊、識無邊等色無色界的心。

  (二)依照上述方式已令內心穩固者,為了能通過積累二資,繼而獲得自利之證悟,而以三輪清凈方式趨入布施六波羅蜜多。

  有禪定基礎內心就會穩固、不散亂不貪世間。二資是指智慧資糧和福德資糧,也是修持六波羅蜜多,但此時內心已經穩固了,想要獲得證悟,以三輪清凈方式,三輪體空的境界,行持六波羅蜜多。

  (三)為了能獲得斷之功德,而趨入大乘的見道與修道所屬的菩提分法之道。前面我們講了四種分別念,此處也有煩惱障、所知障。為了能斷除所斷(煩惱障、所知障),行持大乘的見道和修道,這些也離不開六波羅蜜多。大乘的見道和修道才有斷除障礙作用力量,其他都沒有。

  很多人學佛很多年了,煩惱障、所知障絲毫未減少,心裡很鬱悶。那是當然了,沒有那麼容易斷的,只有真正修到大乘的見道時,才能斷除煩惱障,而且斷的是遍計煩惱,很多俱生煩惱還斷不了。

  一地到十地屬於修道。關於修道,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是認為二地到十地都是修道,此時會斷煩惱障、所知障。到七地時會徹底斷除煩惱障,包括俱生煩惱也會徹底斷除。接著才會斷除很多所知障,後面的所知障和最後的習氣障,是次第要斷除的所斷。

  (四)趨入成就他利之方便——慈等四無量心。其實,大乘菩薩修行的時候,四無量心是願行菩提心前提的修行。但是大乘菩薩為了能圓滿他利,還是不停地修持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之所以叫無量,是因為對境無量、功德無量等。

  (五)因為行持他利的束縛,便是耽執之心,為了能利益他眾,而趨入於在入定與勝觀中,一切萬法都可以成立為成就無有所得境界

  菩薩特別執著利他,但過度利他也是一種耽著。為了對治這種心態菩薩也要入定,這是為了更好地利益眾生。過度耽著利益眾生也是不好的,尤其是菩薩聖者,更不能有這種心態,所以要入定於勝觀——智慧當中,即遠離能取所取,也叫菩薩入根本慧定。這時顯現的是真如沒有任何分別念,一切萬法都可以成立為無有所得境界

  (六)在大乘道後得之際,以三輪善為清凈如同幻化士夫的方式而趨入。趨入是行持之意。只入定於勝觀中也不行,出定、後得之際,三輪善為清凈如夢如幻般地行持一切善法、利益無邊眾生

  所為及六通 於一切相智

  能趣入正行 當知升大乘

  (七)以一切善根是為了成就三大之所為目標而趨入。三大即大心、大斷、大證,即佛果

  (八)依靠迅速圓滿二資之力而趨入六神通。前面講過六種神通。此處為了能迅速圓滿二資糧-——智慧資糧和福德資糧而行持六種神通。真正有見解的時候,為了迅速圓滿二資糧,修神通、有神通是一種成就的助緣是可以的。如果一個凡夫過於追求六種神通,就是一種偏墮,這種人最終只能成為神,或者魔,不可能成為菩薩、佛。

  (九)緣於果法所知一切種智(一切相智)之相併趨入行持。這是最終的境界,也是佛的智慧。我們應當知道,以這樣的修行,便能安置並升遷於大乘之道

  這是九種趨入加行的一個總結詞。

  以上所述的九種對境,即為大乘的趨入之境

  順便介紹一下,所謂四靜慮與四無色定,就是分別以七種作意來修持入定等至。這些在學《俱舍論》時會詳細學到。

  無論是色界的還是無色界的心、境界都要通過七種作意來行持。七種作意包括:

  (一)了知作意:在看到欲界等諸眾越往下過失越多粗重,初禪等諸眾越往上上越與前者相反。即過失越少,內心的分別念也越細微。而憑借聞思之智來了法相的作意。

  第一種作意,了知越往下下,過失越來越多內心的分別念越來越粗重。越往上上過失越少,內心的分別念也越細微。了知這些功過後,對上上境界產生信心

  (二)勝解作意:以修所生慧來修持禪定,從而生起的勝解作意;上上的心,知道是哪個心,哪個境界,也了知這些法相,而生起勝解作意。

  (三)遠離作意[最極寂靜作意]:斷除現行欲惑(欲界的煩惱)等由極其寂靜而產生的作意;這個時候已經斷了一些煩惱,要斷欲界的煩惱才可以獲得上上的境界

  (四)攝樂作意:斷除中品欲惑等等的攝集歡喜作意。

  (五)觀察作意:即為了觀察煩惱(觀察內心)是否產生的觀察作意;觀察作意,是為了觀察煩惱是否產生。

  (六)加行作意:斷除下品欲惑使其更加薄弱等等的加行究竟作意。

  (七)加行究竟果作意:即體悟一切道之修持結果的加行究竟果作意。

  上述七種作意,便是從初禪直至有頂之間的修持方法

  有是三有輪迴,有頂之間是非想非非想天。通過行持七種作意來修行圓滿

  開始的了知作意、勝解作意屬於各道之加行道;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與加行作意三者,則屬於無間道;正是對治違品,斷違品的過程,斷所斷的時候叫無間道。他們是世間的道,但是也可以分類為無間道和解脫道。觀察作意,屬於殊勝道;而加行究竟果作意,又屬於解脫道。已經斷了所斷,這個狀態解脫道。

  初禪的對治支包括尋與伺,每一禪都有自己的分支。初禪的對治支,指的是尋與伺,功德支包括喜與輕安樂,安住或者所依支為心一境性定,初禪一共有五支。

  二禪的對治支為使初禪對治支中所有心與心所極為清凈,對自他極為生信之殊勝定,功德支包括喜與樂二者,安住支為心一境性定,一共有四支。

  三禪的對治支為平等舍、正念與正知,功德支為輕安樂,所依支是什麼?心遍住自性定[心一境性定],一共有五支。

  四禪的對治支為清凈念、清凈行舍,功德支為受舍,所依支為徹底清凈禪定[心一境性定],一共有四支。

  四無色定包括:

  (一)空無邊處定:遠離了對色法的貪執,消滅了色法之想的無色,連部分色法之想也不存在,唯以「僅為虛空、無有邊際」,整個都是虛空,沒有色法,斷除對色法的耽著。而入定的空無邊處定;只有一虛空,沒有色法。有些論師認為,無色也有色法,但是非細微,所以說是無色法。

  (二)識無邊處定:滅除了虛空(無有邊際)之想,整個只有虛空沒有色法,斷除了對色法的耽著,而入定了空無邊處定,再修行就是識無邊處。滅除了虛空無邊之相。而僅剩識無邊想的識無邊處定。

  (三)無所有處定:滅除了識無邊處想,而安住於一切皆無所有之想的狀。

  (四)非想非非想定:滅除了一切皆無所有之想,而僅僅安住於非有非無[非想非非想]的有頂定。這是三界里最高、最頂層的境界。沒有粗大的想,僅有細微的。

  四種禪定,這里是簡單的講,《俱舍論》里會詳細講。《般若講義》里有展開講的,也有不展開講的。四種禪定無色定等,都屬於修行的一些助緣,也可說是一些所依。我們通過修行、勝觀,要斷除所斷二障,是要靠禪定的。比如說初禪、二禪要靠這些禪定的心。最後成阿羅漢成佛,要靠四禪的心,才可以斷除最後細微障礙。按顯宗的教理,必須要有禪定

  大家也經常說這種話:戒生定,定生慧。有禪定才會產生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心。因為必須要息滅分別念,所依要穩定,才能真正成就密宗也有慧中修定,但跟此處不太一樣。最後要覺性圓滿也要禪定。最初見性可能不需要禪定,覺性圓滿成佛要靠禪定,不依靠禪定不可能成佛。但修禪也要如理如法,否則會走火入魔。這也是修行要注意的。共講了九種修行都是趨入加行,也是修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師仁波切宣講於2018年6月15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