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八識規矩頌

  《八識規矩頌》直解

  凈界法師

  第一卷

  【1】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

  【2】《八識規矩頌》它是就著心法來討論

  【3】《八識規矩頌直解》大綱

  【4】《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一)

  【5】《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二)

  【6】《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三)

  【7】《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四)

  第二卷

  【8】《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五)

  【9】《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六)

  【10】總釋《八識規矩頌》標題

  【11】什麼是前六識和第七識末那識?

  【12】什麼是第八識?

  【13】八識所相應的心所是什麼呢?

  【14】為什麼說前五識的功能微細?

  第三卷

  【15】我們內心境界接觸的第一種狀態,就是現量!

  【16】借相推度而知有故,名為比量!

  【17】我們凡夫多數都是在這個非量的境界!

  【18】佛法是呵斥非量,贊嘆現量、比量!

  【19】不能夠由分別心所現,這個就是性境!

  【20】謂心緣境時,夾帶本質,變起影像,名帶質境!

  【21】謂第六獨頭意識,不仗本質,自生影像,名獨影境!

  【22】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

  【23】轉八識成四智,由這個四智成就三身!

  第四卷

  【24】性境就是你不名言的時候第一念!

  【25】性境分二——無本質

  【26】性境分二——有本質

  【27】現量——任運了別,不帶名言

  【28】三性者,善、惡、無記也

  【29】前五識的了別跟造業是什麼呢?

  【30】五識的活動範圍是什麼呢?

  【31】什麼是欲界?

  【32】色界——離生喜樂

  【33】色界——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

  【34】色界——舍念清凈

  【35】不為八種法所干擾內心明靜不動,是為四禪

  【36】無色界

  【37】前五識唯獨在初禪以下活動

  第五卷

  【38】前五識相應的心所——遍行五心所

  【39】面對境界要注意你是一個什麼樣的想法!

  【40】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別境五心

  【41】這個欲決定我們的未來果報清凈還是雜染!

  【42】聖道樂與非聖道樂的差別(一)

  【43】聖道樂與非聖道樂的差別(二)

  【44】這個諸天是有三種苦惱的事情會出現!

  【45】聖道樂與非聖道樂的差別(三)

  【46】為什麼多數人不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第六卷

  【47】善十一之信、慚、愧

  【48】善十一之無貪、無嗔、無痴

  【49】善十一之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50】中二隨煩惱之無慚、無愧

  【51】大八隨煩惱

  【52】根本煩惱之貪、瞋、痴

  【53】不修我空觀、法空觀,恆審思量我相隨一定會現前!

  【54】初開始學佛,完全是仰賴信心慚愧心!

  【55】前五識要生起了別跟造業,必須要依止凈色根!

  第七卷

  【56】八識生起因緣以及它差別作用(一)

  【57】八識生起因緣以及它差別作用(二)

  【58】八識生起因緣以及它差別作用(三)

  【59】八識生起因緣以及它差別作用(四)

  【60】八識生起因緣以及它差別作用(五)

  【61】萬法唯識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62】合三離二觀塵世

  【63】愚者難分識與根(一)

  第八卷

  【64】愚者難分識與根(二)

  【65】愚者難分識與根(三)

  【66】浮塵根跟勝義根的差別是什麼?

  【67】六根門頭的作用是什麼?

  【68】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一)

  【69】般若波羅蜜分成三種智慧!

  【70】什麼是自性、隨念跟計度三種分別?

  第九卷

  【71】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二)

  【72】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一)

  【73】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二)

  【74】跟三寶結下善因緣非常的重要!

  【75】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一)

  【76】第六識的差別行相

  第十卷

  【77】什麼是現量?

  【78】什麼是比量?

  【79】什麼是非量?

  【80】我們要修四念處來破這四種顛倒!

  【81】什麼是帶質境?

  【82】什麼是獨影境?

  【83】第六意識最為明利,故能通緣三境!

  【84】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85】根本煩惱有六——慢

  【86】根本煩惱有六——疑、邪見

  第十一卷

  【87】隨煩惱——忿、恨、惱

  【88】遇到不如意境界,我們怎麼去處理呢?

  【89】因緣沒有成熟,我們就是選擇安忍!

  【90】修行人要忍辱以積大德!!!

  【91】隨煩惱——覆

  【92】隨煩惱——嫉

  【93】隨煩惱——慳、誑、諂

  【94】隨煩惱——憍

  【95】五十一心所不定有四

  【96】智者大師眾生的第六意識狀態分成四類

  【97】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一)

  第十二卷

  【98】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二)

  【99】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三)

  【100】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一)

  【101】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二)

  【102】什麼叫引業呢?

  【103】什麼是增長業和不增長業呢?(一)

  【104】什麼是增長業和不增長業呢?(二)

  【105】什麼是增長業和不增長業呢?(三)

  【106】第六意識很特別,造業的是它,承受果報也是它!

  【107】不把第六意識調好,這永遠是一個定時炸彈!

  第十三卷

  【108】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一)

  【109】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二)

  【110】唯識果位差別——資糧位(一)

  【111】唯識果位差別——資糧位(二)

  【112】唯識果位差別——資糧位(三)

  【113】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是什麼菩薩呢?

  【114】這四種力量使令我們資糧位菩薩不退轉(一)

  【115】這四種力量使令我們資糧位菩薩不退轉(二)

  【116】唯識果位差別——加行位

  【117】唯識果位差別——通達

  第十四卷

  【118】唯識果位差別——修習位

  【119】唯識果位差別——究竟位

  【120】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二)

  【121】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一)

  【122】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二)

  【123】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三)

  【124】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一)

  【125】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二)

  【126】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三)

  【127】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四)

  【128】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痴我見慢相隨

  【129】不能說文字就是真理,但文字也沒有離開真理

  第十五卷

  【130】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一)

  【131】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二)

  【132】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凈依(一)

  【133】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凈依(二)

  【134】什麼是我?

  【135】什麼叫分別我執呢?

  【136】什麼是即蘊計我呢?

  【137】什麼是離蘊計我呢?

  【138】怎麼樣伏斷分別我執?

  【139】什麼是俱生我執?

  【140】俱生我執的種類及伏斷方法

  【141】什麼是十二因緣呢?

  第十六卷

  【142】什麼是分別法執呢?

  【143】什麼是俱生法執呢?

  【144】大乘唯識思想,一切法都沒有自性!

  【145】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凈依(三)

  【146】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

  【147】一切法不生也不滅!

  【148】諸法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149】遍計本空所以一切法非有,依他如幻一切法也非空!

  【150】初學者要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151】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152】你剛開始修止修觀要在心平氣和的時候!

  第十七卷

  【153】性惟無覆五遍行,界地由他業力生(一)

  【154】性惟無覆五遍行,界地由他業力生(二)

  【155】一切法無生,那又是怎麼有的呢?

  【156】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爭

  【157】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158】第七意識不轉變,第八識是不能轉變的!

  【159】第七識跟第八識如何去區別?

  第十八卷

  【160】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161】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162】第八識的自相

  【163】能變現的識也是無自性的!

  【164】第八識的因相跟果相

  【165】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166】第八識有種種的名稱(一)

  【167】第八識有種種的名稱(二)

  【168】佛陀為什麼還是有生老病死呢?

  【169】第八識有種種的名稱(三)

  【170】阿彌陀佛知不知道我在念他呢?

  【171】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八識規矩頌》直解

  凈界法師

  【1】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

  第一卷

  監學法師、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這次學人歡喜有這個因緣,來跟大家共同地學習《八識規矩頌》。

  我們在修學菩薩道的過程當中,我們第一個工作就是要發起菩提心。換句話說,我們在凡夫位的時候,內心當中就要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一種希望,一種願力。那麼我們內心當中希望能夠成就佛道,我們也希望一切眾生都能成就佛道,就是成就自利功德成就利他的功德

  但是我們在朝向這樣的一個目標的時候,我們會發覺,會有一種障礙就是我們一個凡夫位的菩薩內心中有很多的煩惱,有貪煩惱、瞋煩惱、高慢心、嫉妒心散亂心、放逸的心,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那麼這些煩惱遇到染污境界的時候,它就生起活動。那麼我們講煩惱障,當這些煩惱活動的時候,它就障礙我們上求佛道,也障礙我們去利益眾生。所以我們在一凡夫位的菩薩在一個有漏的境界,經常地學習佛法,經常地思惟佛法,來加強我們心中正念,來破除我們心中煩惱障,這件事情的確是很重要

  佛在世的時候,有四位比丘,這剛出家比丘出了家以後當然是修習戒定慧,但是有時候就會放逸,放逸的時候大家在一起談到過去那些得意風光的事情內心歡喜,就大笑。大笑的時候,佛陀天耳遙聞,就來到了這四個比丘地方佛陀就明知故問,說:你們剛剛在笑什麼呢?這比丘就如是如是地向佛陀報告佛陀就種種的呵責,呵責以後講了四句偈,說:

  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

  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佛陀在呵責我們一個凡夫境界內心是一個惑業苦——煩惱的火、業力的火、果報火。這個煩惱的火、業力的火、果報就像森林起火一樣,從東邊燒到西邊,從西邊燒到南邊,無量劫生死的火是不停止的,熱惱不安,常在燃燒中,加一個常,就是說這個火是不能停止下來的。我們內心中有惑業苦的這個火,這件事有什麼歡喜有什麼好笑的呢?這個火都還沒熄滅,你有什麼好高興、好得意的呢?

  那麼這個火是怎麼來的呢?它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自然而有的。幽暗之所蔽,是由於我們心中無明,一念的無明所創造出來。那麼怎麼去消滅這個無明呢?何不求光明?就是用清凈正法多聞熏習、如理思惟,來慢慢地、慢慢地消滅心中無明心中無明滅了內心光明顯現的時候,這些煩惱的火就停止下來,就是到了清涼涅槃彼岸。所以說我們加強心中正念,的確是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一個很重要工作

  【2】《八識規矩頌》它是就著心法來討論

  我們這學期的唯識課程是有兩個部分,上一個部分我們研究《百法明門論》,這一個部分是研究《八識規矩頌》。《八識規矩頌》是玄奘大師印度去取經回來以後,他根據印度十大論師編成了一部叫做《成唯識論》,就是以十大論師的這些教義。成,就是成立,成立唯識教義,《成唯識論》。《成唯識論》有十卷,玄奘大師編完以後覺得文繁義廣,不是一般人所能夠理解的,所以他編完《成唯識論》以後又造了《八識規矩頌》,來總持一部的《成唯識論》。

  那麼前面的《百法明門論》,它是廣泛地探討一切法的別相跟總相:

  何等一切法?雲何為無我?

  何等一切法就是包括了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跟無為法,這廣泛說了一切法的差別。雲何為我是這一切的差別當中都是補特伽羅無我,也都是無我都是跟我空、法空相應,換句話說,我空、法空是一切法的總相。

  那麼這個《百法》它是廣泛地探討諸法的總相、別相,但是《八識規矩頌》它是就著心法來討論,就是在心法當中,八識心王把它作一個深入的探討。因為在唯識教義當中,雖然廣泛地探討萬法,但是唯識強調萬法唯識也就是說,一切法的本性是畢竟空,那麼為什麼會有十法界的染凈因果呢?就是由於心識的流動。就是你的內心一動,就產生一種業力,這個業力可能是善業,也可能是惡業它也可能使令你墮落到不可樂果報,也可能墮落到可樂果報。

  所以在這唯識思想當中,認為心是一切法的創造的因果當中它是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所以我們這個課程等於是把前面的《百法》當中的心王八識心王把它特別拿出來加以深入的探討。這叫八識規矩頌》,就是講這個八識,從凡夫的有漏的八識講到聖人無漏的八識的一種轉變的過程。這個就是我們整個《八識規矩頌》的一個重要的地方

  【3】《八識規矩頌直解》大綱

  好,我們看講義。

  《八識規矩頌》直解,三藏法師玄奘著,蕅益沙門智旭解。

  那麼這個是玄奘大師所作的,唐朝的玄奘大師,蕅益大師作了直解。好,我們看大科說明,那麼我們分成四大科:

  甲一、作者略史;

  甲二、解釋題目;

  甲三、隨文釋義;

  甲四、結示勸修。

  那麼在甲一當中,我們先介紹作者,就是玄奘大師的一個簡略的歷史。

  那麼甲二是解釋本頌的題目,《八識規矩頌》,總共五個字

  甲三我們隨文釋義,我們隨著這個頌文解釋它的意義。那麼這個隨文釋義,這個《八識規矩頌》,它是玄奘大師把這個八識成了四類:前五識是一類,第六識是一類,第七識又一類,第八識又一類。每一類當中有三個偈頌,總共合起來是十二個偈頌。我們就隨順這個偈頌的本文,來解釋其中的義理

  最後甲四,結示勸修,我們跟大家作一個總結跟勸勉。

  【4】《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一)

  好,我們今初,先看甲一的作者略史。

  甲一、作者略史。

  《八識規矩頌》的作者玄奘大師,我們對於大師的歷史,我們主要是根據《大唐西域記》所介紹的,我們把它分成三大科來說明。第一大科是講到他去印度,他要去求法的一個因緣;第二大科是講他到印度求法情況;第三大科是講到他回國翻譯經典的一個情形。先看它第一大科:

  唐代高僧玄奘大師,幼年出家,初學律典,後習《俱舍論》,《成實論》,《攝大乘論》及《大般涅槃經》等諸經論,因嘆眾師所論不一,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可適從。嘗謂:去聖時遙,義類差舛,遂使雙林一味之旨,分成當現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兩道。紛紜爭論,凡數百年,率土懷疑,莫有匠決。乃誓游天竺,以問惑辨疑。

  那麼這一大科呢,是說大師他為什麼要到印度求法,說明他的一個因緣

  唐代高僧玄奘大師玄奘大師事實上是生在隋朝的末年,是在隋煬帝末年的時候,但是他年代多數屬於唐朝,所以我們就稱他是唐朝。那麼大師幼年出家,那麼這個幼年出家我們解釋一下,他的一個身世。

  玄奘大師他的俗姓姓陳,耳東陳,他的祖籍是在河南省緱氏縣,就是在在這少林寺的附近。他們家的歷代祖先是一個書香門第,就是讀書人。當然古時候萬般皆下貧,惟有讀書高,讀書人多數就做官,學而優則仕。那麼他的曾祖父、他的祖父、他的父親是在朝廷做官的。那麼到了他的父親的時候,已經到了隋煬帝晚年的時候了。他的父親是一個縣長做一個陵縣縣長

  那個時候,隋煬帝晚年的時候,整個朝廷是非常腐敗了,隋煬帝本身也是荒淫無道,下面就是貪官污吏。朝廷腐敗,他的父親這個人很正直,他發覺自己不能夠兼善天下,不能夠撥邪返正,只好就獨善其身,就辭官歸鄉閉門讀書。因為他父親的閉門讀書,也就等於是把整個心血就花在教育他四個兄弟玄奘大師是最小的,玄奘大師從小就得到他父親一些儒學的一些教育,《四書》、《五經》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從這個傳記來看,玄奘大師從小的時候,他雖然是老幺,最小,但是這個人個性很穩重,不喜歡講話也不喜歡跟人家嬉笑。對一切法的這些義理,各式各樣的事理,他歡喜深入地去思惟觀察。他是這種個性個性很沉默寡言,但是喜歡思惟個性也是一板一眼的,他就這種個性

  他在十二歲的時候,就跟他哥哥出家了,他哥哥出家他也出家了。出家以後是在洛陽凈土寺。那個時候的洛陽是一個文化很高的地方,各式各樣的法師文化文人都聚集在那個地方,所以他剛出家,他十二歲出家的時候,因緣很好他就洛陽凈土寺聽過幾個法師講一些經論,包括《俱舍論》,這個是小乘有部的阿毗達磨的一個很重要的論,天親菩薩造,《成實論》是屬於經部的。這個都是屬於有部的思想都是屬於小乘思想。《攝大乘論》跟《大般涅槃經》,這其中他對於《攝大乘論》有很大的歡喜心。在這個傳記上看,他那個時候十三歲聽了慧遠法師講《攝大乘論》了以後呢,聽了以後就全部融會貫通,慧遠法師就命令他復講,十三歲就復講《攝大乘論》。換句話說,我們從大師的傳記看,他老人家從十二歲到十七歲,這整個政局還算很穩定。雖然隋煬帝晚年政治腐敗,但是那個時候還算穩定,所以他那個時候得到很完整的教育。他到十七歲的時候,這政局就有了變化。

  說這個隋煬帝當太子的時候是一個晉王廣,李廣。他的父親文帝把南北朝統一以後,隋文帝這個皇帝是好皇帝,勤政愛民,自己很勤儉他自己生活用的很簡單,但是對老百姓生活照顧得很好

  剛開始文帝是立他的哥哥太子,但是這個晉王廣,李廣這個人心機很重,買通了隋文帝旁邊的大臣,就說他哥哥要叛亂,他的父親把他哥哥給廢掉,就立這個晉王廣。到了隋文帝晚年的時候生病,這個晉王廣就用毒葯把他父親給害死了,害死了就做皇帝了。

  做皇帝的時候,這個隋煬帝做太子的時候他多數還是有學佛的,他還智者大師受過菩薩戒的,但是人,就是這種境界富貴求道難,他當了皇帝以後就開始放逸了。放逸了以後,這當中他三次東征高麗都失敗,使令整個國庫都虧損很多。他又造了很大的一個運河,把整個國家中國南北把它疏通,自己的生活也是很放逸,所以到最後晚年的時候,老百姓生活就非常貧困了。

  老百姓生活貧困了,吃不到飯的時候就造反,這個時候各路的英雄好漢就集聚起來造反。造反的時候,至少他還在,皇帝還在還能夠維持一個局面。但是到最後隋煬帝實在是太過分了,被他手下的一個將軍給殺死了。所以這個世間上實在是因果,他把他父親給殺死了他也被他的部下殺死。殺死的時候就是在玄奘大師十七歲那一年,這個時候各路英雄好漢就開始要逐鹿中原了,因為那個皇帝掉了這個時候逐鹿中原洛陽是他們必爭之地,所以玄奘大師這個洛陽凈土寺就是非常不安定了,老百姓往外逃亡。當然這個時候也不能夠聽經,政治穩定。他們就聽說在各路英雄好漢當中,有一個叫李淵,就是後來的唐高祖李淵,他占據在四川的地方,這個人他統領的地方非常的安定,他跟他哥哥長捷法師就到了四川去了

  等到四川的時候也發覺也不對勁,後來就到處的流浪,所以他十七歲到他二十一歲這四年當中,從傳記看,他也沒有學習什麼多少經論,就是在流浪,東跑西跑。那個時候隋煬帝已經死掉了,整個政局不穩定。到了二十一歲這個時候受了大戒,受了大戒以後這就開始登座講經。

  【5】《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二)

  登座講經的時候就有一件事情發生了,我們看:

  因嘆眾師所論不一,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可適從。

  大師在早期聽經的時候,他是小乘的也聽,大乘唯識也聽,性宗的也聽,但是等到你講經的時候你就必須融匯貫通。當他要融匯貫通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問題,因嘆眾師所論不一,就是同樣一部論,同樣一部經,去看諸師的註解,那麼每一個人的註解不一樣。去看看經文,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這部經強調這個觀念,那部經強調那個觀念,莫可適從。這個適從,就是沒辦法遵循、依從,不曉得是誰對誰錯。他這種感嘆是在二十一歲正式登上法座以後,就發現了在學習經典中有這樣的矛盾存在。

  嘗謂:去聖時遙,義類差舛,遂使雙林一味之旨,分成當現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二道,紛紜爭論,凡數百年,率土懷疑,莫有匠決。

  那麼他就經常有這樣的感嘆,說去聖時遙,距離佛在世的時候實在是太久遠了,經典輾轉地流傳,使令這個義類,就是這些義理呀,有很多的偏差,舛就是乖違,跟原來的本意,佛的本意有一點乖違了。那麼怎麼乖違法呢?

  遂使雙林一味之旨,分成當現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兩道。

  這個雙林就是佛陀滅度的地方,這個雙林,佛陀是在棵樹的中間,比喻佛陀的大般涅槃是空有無礙的,也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佛陀的大般涅槃境界是同一個法味的,三世諸佛同一個法味的,但是分成了當現二常。大乘不二之宗,大乘宗旨空有不二,但是變成南北二道。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

  唐朝初期的時候,大乘佛法分成南道跟北道,南道的觀念是講真如緣起,北道的觀念是講阿賴耶緣起。強調南道的是講現常,阿賴耶緣起是講當常。

  這句話意思是說,一切法的生起是依真如受熏,就是真如清凈本然,受這個染凈法的熏習,變現十法界差別因果,這樣的觀念就是現常。

  就是說,既然一切法是真如所現,那麼凡夫的惑業苦現在就是真常,你在這惑業苦的無明當中,現在就是清凈,那麼這個就是現常,不必等到把煩惱去掉,當下就清凈。那麼從阿賴耶的觀念不是這樣,阿賴耶,阿賴耶是會生滅的,它會剎那剎那生滅,那麼它受了前七轉識的業力的熏習,它會變成善也會變成惡。那麼阿賴耶本身不是常住,是當常,當來常住,就是說你現前這一無明的心,現在不是真如,但是你慢慢慢慢用戒定慧來熏習它,它就能夠慢慢慢慢將來能夠轉成真如這是當常。

  那麼這兩種思想,在當時就是分成南道跟北道,這兩種思想玄奘大師內心當中產生很大的激蕩。那麼這樣的紛紜爭論呢,凡數百年,這個不是現在才有是從北魏文帝呀,一直到貞觀年間呢,這個幾百年的時間,率土懷疑。這個率就是廣大的意思,就是不是某一個地區是這樣懷疑,全部的中國佛教都有這樣的懷疑。

  莫有匠決,沒有一個人能做一個正確的判斷抉擇。可能那個時候大師是沒看過智者大師五時八教,智者大師的意思,這個當常和現常是可以融通的呀。

  智者大師他根據《涅槃經》的思想,《涅槃經》的思想佛陀講一個譬喻:說一個人有這個乳,乳酪的乳,他沒有醍醐,但是你問他有沒有醍醐,他可以作兩種回答,他也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你問他:你家裡有沒有醍醐呢?他說沒有也可以,因為他有乳,不是醍醐。那麼他要回答有也可以,為什麼?因為他這個乳慢慢煉就能成就醍醐,當來有醍醐。那麼對望著當來來說呢,他說有醍醐也對,他說沒醍醐也對。因為對望著今現在來說,它的本質是乳,不是醍醐,但是乳跟醍醐是一味的,它慢慢慢慢地煉,它就能成就醍醐。

  所以說,這個阿賴耶,其實它的本質就是真如,那麼它一念迷就變成阿賴耶了,你慢慢慢慢用這個清凈正法,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慢慢地熏修,阿賴耶就能夠轉成真如,所以這兩個思想是可以一致的。

  但是在當時的時候呢,率土懷疑,莫有匠決。大師是一個志向的人他有這樣的懷疑,他也不能夠隨便地放棄,乃誓游天竺,以問惑辨疑。他就是因為這樣的因緣,要到印度,就是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把心中疑惑跟疑情好好地辨別清楚。

  所以這個人的志向很重要有些人學經論有問題他無所謂,一天過一天;有些人有問題他不可以,一定要處理。所以這個玄奘大師乃誓游天竺,以問惑辨疑。他到印度去呀,不是去觀光欣賞風景,主要的是要解決心中到底是當常還是現常的一個疑惑

  那麼這一大科等於是把大師的整個他過去修習經論的情況,以及他發生的各式各樣的障礙,立志要求法這一段是講這個大意

  【6】《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三)

  我們再看第二段,正式講他到印度求學的情況

  師於貞觀元年西行,孤身經歷八百多里沙河之艱難,越過新疆,進入印度,於摩竭陀國那爛陀寺,戒賢論師門下,學《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等,凡經五年,其後遍游五天竺,歷謁名賢,叩詢請益,兼通大乘空有二宗及小乘法要,共十二年。時戒日王,於曲女城舉辦法義辯論大會,邀請佛教小乘僧及婆羅門學者共七千多人,推大師為論主,師先闡揚大乘法義,並立《真唯識量》,十八日中竟無人能發言難之。會後戒日王及十八國國王,皆奉師為國師,並頒與大乘天之尊號。

  那麼這一講到大師印度求學的情況

  師於貞觀元年西行大師是在二十一年開始升座講經,二十一年,他總共在中國講了五年的經,講到二十六歲。二十六歲他實在是覺得應該要去把這個心中的疑情給它弄清楚了。就是貞觀元年,那個時候是二十六歲的時候,他就孤身經歷了八百多里的沙河的艱難。

  因為那個時候唐太宗,貞觀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剛即位的時候國家還不太穩定,唐太宗下令,人民不能夠隨便外出的。那麼剛開始大師要到印度取經,在佛教很多人都知道,也本來很多人要跟去,但是因為幾次的失敗以後,都被抓回來,又被抓到洛陽去了,所以他下定決心孤身前往,一個人去,避免這些各式各樣的障礙。隊伍太龐大了目標太明顯,所以他只好孤身一個人,那他騎了一匹馬,帶了一些乾糧跟水,經過了八百多里的沙河

  這個沙河其實就是沙,不是河,就是那個沙漠,非常的廣大無際,你往前面看是沙漠,往後面看也是沙漠,所以把它形容作河,廣大無邊的意思。這個沙河,它的情況是說草木不生水源枯竭,那個地方是沒有水,完全沒有水,表面上沒有水,地底下也沒水,草木不生,乃至於天上的這些鳥類也很少。那麼這個時候大師,他只能夠依據這個地上那些枯骨,人死了,這個倒在地上的方向,來辨別他要去方向。這當中呢,到了晚上的時候,有很多妖魔鬼怪出現,這沙漠當中,這個時候大師就是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還有誦《般若心經》。

  當他經過八百多里的沙河的時候,到了最後一半段的時候,他的水就全部用完了,用完了得不到補充,這個時候他五天五夜沒有喝水。沒有喝水的時候,全身就像火燒一樣,周身如焚,兩個眼睛就發黑,到最後就倒在沙河上了。倒在沙河上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人有願力的時候護法龍天是不會放棄你的,就出現一個數丈高的金剛力士,這個金剛力士大聲地呵斥,說:你這不是要到印度去取經嗎?怎麼躺在這個沙漠上呢?突然間他就醒過來,醒過來的時候精神就好一點了。好一點以後呢,這只馬突然間有一點變化,它就一直往前跑。跑了十多公里,就在完全是一個沙漠當中,就出現了一個綠洲,很多的草,上面有很多水。他就自己喝飽了,那個馬也喝飽了水,把這個皮囊也裝了很多的水。這樣的一個情況,他才通過了八百多里的沙河。當然從歷史的考據,這個綠洲怎麼能夠出現呢?這也是一個很大的一個奇蹟了。

  總之他就是經歷了八百多里的沙河的艱難,越過了新疆,進入到印度去了。那麼我們看大師的整個過程,這個八百多里是他最大的障礙,到後面的話呢,就不是一個多大的障礙。最大的障礙在這地方,八百多里的的沙河

  最後到達印度的時候,在摩竭陀國那爛陀寺,戒賢論師門下學《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等,凡經五年。那麼到了印度的時候,他是到那個那爛陀寺,是印度最大的寺廟,這全國的高僧都在那個地方,那麼在這個戒賢論師,首座和尚戒賢論師的門下。他到了寺門的門前的時候,用長跪的方式,長跪合掌的方式他是以長跪的方式前進的,就匍匐前進到戒賢論師的座下,表示求法恭敬。他在這個當中主要是學《瑜伽師地論》一百卷。戒賢論師在五年當中為玄奘大師講了三遍的《瑜伽師地論》,講了三遍

  【7】《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四)

  這個瑜伽,我們也說過,瑜伽就是翻成相應。就是說呢,它這裡面的教法講到三乘的境、行、果。它的境、行、果都是相應於涅槃的。這個境、行、果我們解釋一下了。

  這個《瑜伽師地論》的根本就是在第一分本地分,有五十卷。五十卷古德分成唯識境、唯識行跟唯識果。

  這個唯識境呢,是講什麼事情呢?講這個凡夫這個雜染的境界講到這個三界九地,這凡夫的這些惑業苦的境界,這個就是唯識境,都是阿賴耶所變現。那麼唯識果呢,就講佛陀這個清凈功德,有餘依涅槃、無余依涅槃。那麼唯識行呢,就是從前面的唯識境要轉變成唯識果的一個修行方法

  這當中主要是提到兩件事:一個是講禪定,就是三摩多地跟非三摩多地、有心地無心地,總共有四科,講到禪定

  其次就講智慧,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聞思修,講智慧。就是從前面的凡夫的雜染的境界,要轉成清凈涅槃,要修習兩種功德,一個是禪定功德,第二個是智慧功德

  所以這個《瑜伽師地論》,就講到這三件事:唯識境、唯識行、唯識果。那麼這個是彌勒菩薩所造的。

  那麼《顯揚聖教論》呢,是無著菩薩是在論述《瑜伽師地論》的要義,來造了這個論,事實上也是在講《瑜伽師地論》的內容

  那這當中,他在那爛陀寺待了五年。這五年當中,從傳記上來看,大師五年也可以說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時候,他把整個唯識教法可以說完全弄通了,把心中疑惑完全解開了,奠定他未來自行化他的基礎了。這五年對他太重要了,這五年的這個戒賢論師的座下的學習呀,那麼打下他一個未來菩提道的一個基礎這個時候他是已經到了三十二歲。二十六歲西行二十七歲到印度,那麼到三十二歲這個時候他學習了《瑜伽師地論》。

  其後遍游五天竺,歷謁名賢,叩詢請益,兼通大乘空有二宗及小乘法要,共十二年

  那麼他在那爛陀寺五年以後,他並沒有馬上歸國。他就告辭了戒賢論師,就遍游五印度

  那個時候印度佛教還是很興盛,不過這當中佛教大乘佛教也有小乘佛教,他都一一地跟各界善知識好好的學習,歷謁名賢,叩詢請益。他那個時候非常的謙虛。

  歷,就是相續地去參見每一個宗派的善知識,幹什麼呢?叩詢請益。這個叩就是很誠懇,內心很誠懇地向這些善知識教法義。他就慢慢慢慢地以《瑜伽師地論》作根本,就兼通了大乘空有二宗。

  空宗當然就是講中觀了,有宗是講瑜伽,乃至於小乘阿毗達磨的這些各式各樣的法要,總共是十二年。那麼這十二年當中,他不但是親近知識他也參訪佛教很多很著名的聖地,地理的那種聖人的這些教化的事跡,這當中我們也可以提出一點來講一下。

  就是他有一天呢,到一個小國。這個印度當時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有十八個大國,又有各式各樣的小國。在這個小國當中有一個叫僧伽羅國,僧伽就是出家人的僧伽,羅是四維羅,僧伽羅國。僧伽羅國根據考據就是現在的錫蘭。那麼這個僧伽羅國,這個錫蘭呢,有一佛牙精舍,這個精舍裡面供著佛陀的牙齒的舍利

  那麼這當中呢,這個國王是相信佛法的,造了一個純金打造的佛的金像,跟人一樣高。在這個金的佛的頭頂上放了一個很價值寶珠在上面。有一天,有一個賊他就跑到這個佛牙精舍,要偷這個佛陀頭頂上的寶珠。那麼他一開始當然拿不到,蠻高的,他就拿一個椅子,就爬上去。爬上去當他要去佛陀的這個寶珠的時候,佛陀身體就不斷地升高,升高他就把椅子換掉,換一個樓梯去拿,他佛陀的頭也是升高。那麼他一次一次得去換這種高的東西,總是拿不到。

  這個賊也是學習過佛法,他想,他說:哎呀,佛陀過去生行菩薩道的時候難舍能舍,舍這個頭目手足,原來這件事情是假的。我跟佛陀拿一個寶珠佛陀不給呀!佛陀菩薩這件事是假的。那麼他動這個念頭以後,佛陀的頭就開始往下垂了,就垂到他的手上,這個頭就低著,那麼他就把這個寶珠拿起來,就拿走了

  拿走以後他就拿去賣掉,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這個是佛陀頭頂上的珠子嘛,買到以後就報告國王,就把他給抓住了。抓住就說:你為什麼偷佛陀頭頂上的寶珠呢?這個賊說:我沒有偷,是佛陀給我的呀。這怎麼說是佛陀給我的?他說佛陀當初是真正是把它給我的,我們可以去現場看。

  國王就領著大臣到這個佛牙精捨去。果然那個佛像相貌,頭是低著的,頭是低下來。這個時候國王都感動佛陀大悲心,顯靈。從此以後,這個賊也深受感動,國王就更加地護持正法。所以這個僧伽羅國當時,是很特殊一個國家在一般的國度裡面都還夾雜一些外道的一些婆羅門外道,但僧伽羅國是純粹全部都是佛教,跟這個佛像的顯靈有關係的。

  當然這個是其中一點,這當中有很多的聖跡,大家看《大唐西域記》,這十二年當中大師參訪很多的聖跡。

  到了十二年的時候呢,等於是他已經在印度待了十七年,那個時候大師就准備要歸國了,因為他覺得他的此行的目的也達到了,把這個《瑜伽師地論》學完了,把心中疑惑也解開了,也參訪各式各樣的善知識,也參訪、一一地禮拜佛陀那些聖弟子的聖跡,這個時候准備要歸國。但是當時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往下看:

  時戒日王,於曲女城舉辦法義辯論大會,邀請佛教小乘僧及婆羅門學者共七千多人,推大師為論主。師先闡揚大乘法義,並立《真唯識量》,十八日中竟無人能發言難之。會後戒日王及十八國國王皆奉師為國師,並頒以大乘天之尊號。

  好,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明。

  【8】《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五)

  第二卷

  請打開講義第二面,倒數第三行的下面:

  時戒日王,於曲女城舉辦法義辯論大會。

  那麼大師印度總共是參學了十七年,那麼正當他要歸國的時候呢,這當中印度發生了一件事。說這個曲女城,這個曲女城事實是一個國家的名稱,是一個印度的大國。為什麼叫曲女城呢?說是在久遠劫之前呢,這個國家裡面的深山有一個修道的仙人,這個仙人他在修習禪定,從最初的散亂心,經過了欲界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禪,得到禪定以後那他的色身就不壞,因為他在禪定中有殊勝三昧樂,這種三昧樂的加持,他的壽命已經到了幾萬年,他的色身不敗壞,但是他的色身已經像枯木一樣。那麼因為他經常是在大樹打坐,就是偶爾到下面去散步了,吃一些水果,所以大家就稱他作大樹仙人

  這個大樹仙人,他偶爾在入定,但是有時候也出定,他到深山裡面去采一些水果吃。有一天呢,他到樹下來采這個水果的時候,這個時候國王帶著他的女兒,一百個女兒,遊山玩水。這個仙人看到這個女兒以後,就動了凡夫的這些欲。

  那麼動了欲以後,他就跑到國王那個地方去,希望國王把他的這個女兒給他。那麼這個國王愛著這個女兒緣故,就一一地詢問他的一百個女兒,哪一個人願意嫁給這個仙人呢?每一個女兒不願意,因為他這個看起來又是又是丑的。那麼最後這個最小的女兒,很孝順,就說:我們今天要不嫁給他,這個仙人禪定力量,他一入禪定的時候會把我國家給破壞掉的呀。那麼小女兒就願意犧牲,就嫁給這個仙人

  那麼這個仙人的意思是要他的大女兒,但是來了一個小女兒,就很不高興,就找國王理論。國王說:我沒辦法我當初也問過她們呢,他們都覺得你是太丑了,太老了,不願意嫁給你。那麼這個仙人一氣之下,入了定以後,所以這個世間,這個禪定如石壓草,那麼遇到惡因緣的時候,他起了一念的嗔心就咒願,把他九十九個其他的這些女兒都把她變成了駝背了,這個脊椎骨就挺不起來,變成駝背了,只有他的小女兒沒有駝背。那麼從此以後,這個國家就叫曲女城,就是這樣來的。就是這些駝背的女眾太多了,叫曲女城。

  那麼這個曲女城傳了幾代以後,傳到了戒日王,這個人是德行的人,有道德的人。這個戒日王在當時五印度是個盟主,雖然這個印度不是統一,但是他是共同的盟主,他不但武功高強,而且他這個人有德行

  這個戒日王,他從傳記看,他有兩個殊勝功德第一個,他這個人很有慈悲心,戒殺,命令他的曲女城的國度裡面呢,除了必要以外,不能隨便殺生,或者定期都要吃素,定期的,有固定的日期,都要全素的,這第一個

  第二個,他對這個布施,這個布施波羅蜜呀,他也修得很不錯的。他每隔五年要舉辦一個布施的無遮大會,把他所有的東西,他所受用的珍寶,乃至於他的衣服杯子把他所有的東西全部拿出來,面對與會的大眾你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布施到最後他全部的東西布施出去,連衣服布施出去,他只能夠拿一塊布把自己的身體遮住。

  布施了以後呢,所以這個人的福德也不得了,五年以後其他的小國又供養他很多東西,他又很富有。五年以後又開始做無遮大會,把所有東西全都布施出去,施捨到最後只剩一塊布。那麼他每五年舉辦一次無遮大會,舉辦的第六次的時候——三十年,他在位三十年,那個時候他已經晚年了——第六次的時候,他知道他這是最後一次辦無遮大會了,所以他非常慎重。他辦無遮大會之前他又蓋了一個大廟,使令出家人能在這個廟中安身辦道。

  但是這個時候,這個無遮大會第六次的時候,他因為這個時候晚年已經完全學佛了。他早期的時候不完學佛,戒日王,至少他遇到玄奘大師之前呢,還不完學佛。他後來遇到玄奘大師以後,跟玄奘大師佛法,就完全地皈依佛法,那個時候戒日王是晚年的時候。

  所以這次的布施無遮大會,他對出家人又特別恭敬婆羅門就很不高興,說:以前,你們辦無遮大會的時候,我們婆羅門也是站在佛教僧眾平等的地位,現在的大王,偏袒佛教徒。那麼婆羅門的主就派了一個人,把他所蓋的寺廟把它燒起來。這個時候,整個寺廟那個是完全燒得很厲害,用水救是沒辦法了。

  這個時候戒日王這個屬下報告說:哎呀,大王,我們剛剛蓋的這個寺廟燒起來了,本來是應該是在這個無遮大會的時候正式啟用,讓出家人安身辦道,現在燒起來了。戒日王帶著隨從到了寺廟以後,他就咒願,他說:願我生生世世所修的福德一時現前,假設我的福德真實的話,世界真實福德的話,我跳到火裡面,這個火要馬上消滅。如果我修的福德真實,那麼就讓我跟這個寺廟共同的犧牲。

  那麼他咒願以後他這身體跳到大火去了跳到大火以後那個火突然間就熄滅了。這個人的福報力,這種境界把他多生多劫的福報一時現前咒願在這地方,那個力量很大的。

  你看他每五年辦一次無遮大會,全部的都布施去了,一點都沒有剩呢,剩下一塊布而已。所以這個人的福報也是,真的,這個時候就把這個熄滅了。熄滅以後呢,他這次,他想,他這次是這一生當中最後一次的無遮大會了,所以他也就辦了一個法義的辯論大會。

  因為當時的印度思想非常的復雜,有大乘大乘裡面又有空宗、有宗,又有小乘的部派,也有婆羅門教派這個時候他想要抉擇,到底什麼樣的教法是合乎諸法真實相,是最圓滿說法,是真實能夠解釋宇宙人生真相的。

  所以這個時候他就在這個每五年的一個無遮大會當中,在曲女城,就是他國家裡面,舉辦了法義辯論大會。這個大會當中,邀請了佛教小乘僧跟婆羅門學者共七千多人。

  這個時候,從傳記看,當初所有印度裡面重要的人物都被他邀請了。那麼這個時候呢,他就大師作論主,因為大師印度待了十七年,他前面的五年還不是很出名,但是他這後來參學那十二年,因為他德行學問印度也是相當有名的。那麼這個時候戒日王就以大師作論主,那麼作論主就是先要立一個宗旨,大家就就著這個宗旨來破,破它的缺點

  那麼大師就先闡揚大乘法義,他立了一個宗旨叫《真唯識量》。這個《真唯識量》我們解釋一下。

  這個先講這個唯識。那麼這個唯識就是萬法唯識,就是這個大師所立的宗旨大師的意思就是說這一切萬法不是大梵天所創造,也不自然而有,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

  那麼這個心識所變現分成兩類:第一個是第八識的一個業力所變的一個因緣變,就是變現出這各式各樣的客觀的環境。其次就是前七轉識的分別,你的那個分別心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依止你的心情的好壞、善惡,又變現了另外一個境界,叫分別變,就是一個主觀的環境。就是包括了第八識因緣變跟前七轉識的分別變,那麼就使令這個萬法出現了。

  那麼這樣的萬法唯識道理,不是我們凡夫所能夠見聞覺知的,這個義理非常的深妙,所以它是一個量,是一個比量,不是現量是一個比量。

  那麼這種比量,這個萬法唯識的比量,為什麼加一個真呢?表示這個道理真實不虛的,不是大師所捏造,是真實不虛的,不是一般的外道,一般的小乘學者所能夠破壞的,所以加一個真,就是真實不虛的道理。那麼什麼是真實不虛的道理呢?唯識量,萬法唯識的比量。

  那麼大師立了這個宗旨以後,在十八日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發言難之,這七千多人的大小乘僧跟婆羅門學者,沒有一個人能夠發言難之。那麼最後戒日王還有來參加的十八個國王都奉大師國師,並頒以大乘天的尊號。這個天就是至高無上在這大乘學者當中,玄奘大師是最至高無上的,他能真實地弘揚大乘教法

  那麼這個是大師他在臨離開印度之前,他所參加的一個法義的辯論大會,這個時候對整個印度佛教有很大的貢獻,特別對大乘佛法有很大的貢獻

  那麼這以上是說印度求法情況

  【9】《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六)

  再看第三段,他回國的情況

  其後歸國,為太宗及高宗之所欽重,賜號三藏法師

  太宗曾兩度勸其棄道輔政,師均以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教而固辭之,帝唯從其志,於長安建譯經院,並下詔翻譯經論,歷十九年,譯出《大般若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及《大毗婆沙論》等七十五部,其中盛弘法相唯識之法義,後人尊為唯識中土之初祖。

  那麼大師印度待了十七年,就在貞觀大致上是十九年,有些地方說十八年,在貞觀十九年的時候歸國,那個時候大師已經四十四歲了。那麼那個時候他歸國以後就蒙唐太宗的召見,為唐太宗跟他兒子唐高宗之所欽重,賜號為三藏法師

  那麼大師回國的時候,唐太宗那個時候剛好是要集合軍隊要去東征高麗,那個時候剛好是在籌劃這件事情,軍務非常繁忙,但是大師回來以後,他馬上召見大師,就跟大師一談,從白天不知不覺就談到晚上,還好是旁邊的宰相房玄齡的提醒,那麼說國王現在很多事情要處理,等你處理。這個時候皇帝就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太宗曾兩度勸其棄道輔政。

  那麼談得很高興,唐太宗很欣賞大師德行學問,就勸他還俗來幫他處理他國家的大事,總共兩度。剛開始回來的時候跟他談完了以後,第一次勸他,到太宗晚年的時候,他又勸他一次,但是大師都拒絕了。他怎麼拒絕呢?

  他提出一個理由:師均以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教而固辭之。大師的意思,希望能夠守戒緇門,闡揚遺教。希望能夠在出家僧團裡面好好地持戒。為什麼好好持戒呢?為什麼不還俗呢?為了要闡揚遺教。因為大師的本願是要弘揚佛陀的聖教,就是他還俗以後不能專心的弘揚聖教了。

  所以這個人的願力是很重要的。

  我們看這個大師的一生,從最小的十二歲出家,立志學道以後,乃至於他到印度求法,乃至於在印度當中很多國王都要把他留下來的,用很好的利祿來留他,但是他都不為所動。

  當然我們不知道大師境界,但是我們可以知道那個是都是他的願力在支持他,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教。如果大師那個時候還俗,那我們中國佛教就糟糕了,整個般若系,整個唯識的經論都得不到翻譯了,對整個大乘佛教未來中國佛教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後來尊玄奘大師中國佛教之寶,因為他翻譯的經典對我中國佛教影響太大,特別是唯識宗這個宗派,所以大師的願力真的是救了中國佛教

  所以說這個世間上的事情,雖然講末法時代,但是事在人為,我們有這樣的願力,就能夠改變局勢的。那麼大師有這樣的一種堅定的願力,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教,而放棄了這樣的一種榮華富貴,那麼唐太宗也只好尊從他的志向,就在這長安建了一個譯經院。

  這個時候太宗准備要東征高麗,他就宰相房玄齡叫來,叫房玄齡要完全配合大師長安建這些譯經院的一切事宜。那麼這個時候就召集了全國五百多位高僧,經過十道的手續,從最初的翻譯乃至於最後的潤飾,那麼就是次第地翻譯經典,那麼最後再交給唐太宗下聖旨來頒布流通,總共經歷了十九年的時間

  那麼譯出的經典有《大品般若經》六百卷、《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及《大毗婆沙論》等七十五部。

  那麼這個大師譯經的情況他是分成三大階段的,第一次他所譯出的經典是屬於瑜伽唯識瑜伽思想這個時候以《瑜伽師地論》為主,那麼包括了《顯揚聖教論》跟《攝大乘論》等等,這個當中所花了五年時間,來譯出瑜伽思想

  因為大師思想是以瑜伽為主,所以他先翻譯瑜伽思想,當然主要是以《瑜伽師地論》一百卷為主。

  第二個他翻譯的是《阿毗達磨》的思想,就是《俱舍論》和《大毗婆沙論》,那麼這當中花了十年的時間翻譯,因為《大毗婆沙論》兩百卷,花了十年的時間翻譯《阿毗達磨》。

  那麼第三個階段就翻譯《大般若經》的思想,就翻這個六百卷的《大般若經》,總共花了四年五年——十年——四年,總共十九年,那麼翻出了有七十五部經典,那麼對中國佛教貢獻太大了。

  其中盛弘法相唯識之法義,後人尊為唯識中土之初祖。

  這當中以《瑜伽師地論》為主,對唯識的弘傳有很大的影響,後人尊為唯識宗在中國當中的初祖。

  大師在臨命終的時候,有一事情我們也提一下,就是到晚年的時候,這個時候太宗已經往生了,他的兒子唐高宗即位,唐高宗也繼續護持他翻譯經典。不過這個大師在翻這個《大般若經》的時候,到最後的時候身體出了毛病,他生病,生一種冷病,這個冷病一發作的時候,全身都顫抖,不能呼吸呼吸困難就像氣喘一樣。那麼這個時候他是很苦惱,因為他知道他的日子不多了,生這個病就使令他翻譯經典經常要中斷。那麼這個時候他就求佛菩薩加被,晚上做一個夢,夢到兩個菩薩坐這個大蓮華乘空而來

  菩薩說:你這個翻譯經典功德太大了,那麼你今生往生凈土了,那麼但是你過去,所有一切損惱眾生惡業,必須以現在小小的毛病把它給消滅掉。你再忍耐一下,你要把你過去所有損惱有情的這些罪業把它消完以後,你就能夠往生凈土了。

  那麼這個夢以後,他就得到很大的加持,原來是重報輕受。所以他就後來就把《大品般若經》翻完以後,他沒多久,就念那個南無彌勒菩薩,就往生兜率天了,那個時候是年歲六十三歲。他四十四歲歸國,六十三歲往生,那麼總共是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有十九年是翻譯經典

  我們看這個玄奘大師的傳記,很有感覺,就是大師從十二歲出家的求學,乃至於到印度取經,乃至於參訪善知識,歸國的翻譯經典,他似乎沒有什麼多少的信徒,沒有聽過他有什麼重大的信徒護持他。他在譯經院的時候,除了唐太宗召見以外,他什麼人都不見,他一生當中就是整理教典。從他十二歲出家到六十三歲往生,游心法海五十年,五十年的時間法海當中自受用、他受用,影響著中國佛教是非常的深遠,所以這件事情值得我們的注意。當然他今天會有這樣的行為,跟他的願力有關,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教,這個可以看的出來大師心中的願力。

  那麼這以上是講到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

  【10】總釋《八識規矩頌》標題

  我們看甲二解釋題目。那麼解釋題目我們分成兩科:乙一,總釋標題;乙二,別明八識。先看第一段,對這個題目作一個攏總的解釋。

  甲二、解釋題目。

  乙一、總釋標題。

  那麼《八識規矩頌》,那麼前面的是一個別題,這個頌是一個通題,先解釋別題。那麼八識規矩,分成兩部分,八識是個法,規矩是一個喻,是一個譬喻。

  這個八識,我們講萬法唯識,一切萬法是由我們的心識所創造,為什麼這個人到地獄去了呢?是心識的引導,使令他到地獄去的。為什麼這個人到極樂世界去了呢?也是由心識的引導到極樂世界去的。所以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這一切法是由心識作引導,心識所創造。那麼這個心識開展出來就八個識,叫八識事實上合起來就是現前一念的心識,那這個是個法,當然這個法是指心法

  規矩,這個規就是畫圓的儀器叫規,我們要畫一個圓,要有這個圓規才畫得圓。這個矩是畫方的儀器,畫正方形的儀器叫矩。

  那麼這是一個譬喻,譬喻說我們這個心識的造作有一定的軌范,就好像我們根據這個圓規,根據這個矩,這個矩是什麼呢?這個矩就是l型的曲尺,木工做的l型的那個曲尺,叫矩。那麼這表示一種軌范,就是說我們這個心識,這個心識的規矩

  我們看這個頌文當中明顯有兩類:第一類是講到凡夫有漏的雜染識,這是第一類,這個有漏的情況的心識的變化。其次呢,講到聖人無漏的清凈識。所以這當中的八識規矩,包括了凡夫的心識,包括聖人的心識的一些情況,都叫作八識規矩。那麼這個是個別題。

  再看這個頌。這個頌是印度的一種文體,很類似我們中國的詩詞,它有一定字句有一定的押韻,叫作頌。這個頌有孤起頌,還有重頌,這個是屬於孤起頌。那麼這個頌,它能夠總持一切的法義,使令我們容易背誦,所以這個頌也有它的好處

  那麼合起來就是八識規矩頌,這是先攏總地解釋標題。

  【11】什麼是前六識和第七識末那識?

  好,我們再看乙二別明八識,那麼我們就著八識把它作一個個別的說明。

  乙二、別明八識

  一、解釋名義。

  那麼《八識規矩頌》當然主要是講八識情況。那麼第一個我們先解釋名義。那麼八識,這個它所安立的名稱以及它的意義,我們分成三段,前六識是一段,第七識是一段,第八識是一段。我們先看前六識。

  那麼前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那麼當然這個前六識的活動是以第六意識為主,第六識是夾帶前五識,前五是一個輔助者,第六識是一個造業者。

  那麼這個前六識的立名是依根立名,就是它所依的根來安立它的名稱。換句話說,這個眼識它依止眼根攀緣色塵,那麼它所依的根是眼根,所以安立作眼識,乃至於意識它依止這個意根,所以安立作意識,它依止這個根來立名。

  那麼這當中《成唯識論》提出一個問答,說為什麼這個識不以它所緣的塵來立名呢?因為識的活動要有依止的根,也有它所緣的境界

  比如說眼識它依止眼根攀緣色塵,那為什麼不安立為色識?乃至於聲識、香識、味識、觸識,乃至於法識?為什麼不依這個所緣的塵境來立名呢?要依根來立名呢?

  《成唯識論》就回答說,因為在凡夫的有漏位,一個根它能夠發動一個識而攀緣一個境界,比如說眼識依止眼根,它只能夠攀緣色塵,乃至於意識依止意根攀緣法塵,這當然是不會混濫。但是到了聖人無漏位的時候,一個根能夠發動一個識,而這個識能夠普遍地攀緣六塵,換句話說,六根互用。

  比如說眼睛它依止眼根它能夠見色,也能夠聽到聲,也能夠聞香,就是這個聖人的六根,它所發動這個六識,他能夠六根互用,他一個識能夠廣泛地攀緣六塵。那麼這個時候依塵境來安立就有混濫的過失了,因為這個聖人的識,能夠攀緣六塵,那麼這個時候以這個所緣的境界來立名就有過失,那依止根來立名就沒有過失。所以這個是前六識的立名是依止根。

  那麼再看第七識末那識。末那識是屬於相應立號,這個在《阿含經》乃至於《大智度論》,並沒有明顯講到第七、第八識,只講到前六識,那麼要到了這個《解深密經》、《華嚴經》乃至於這一切的唯識的經論,才提到有第七跟第八識的存在,因為這個第七、第八識非常微細,活動非常微細不像前六識是比較粗顯的。

  那麼第七識翻成中文叫末那,那麼這個末那翻成中文叫意,意思的意。那麼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相應立號。

  就是說,因為這個第七意識什麼叫末那呢?

  因為這個意就是有恆審思量的功能,恆審思量勝余識故,它的這個恆審思量的功能超過前面的所有的識。因為前六識它雖然能夠思惟度量,但是他不能夠恆常現行,第八識能夠恆常現行,但是不能夠思惟度量,只有第七意識能夠恆又能夠審。它能夠恆常相續地去思維觀察它所攀緣境界,所以安立作意,這個意就是有恆審思量的意思,這叫相應立號。

  不過當然這個意有染污意,有清凈意。在凡夫的有漏位,那麼在第七意識攀緣我——以恆審思量我相隨。那麼在一清凈的無漏位,它這個意,是攀緣二空平等之理,這兩點不一樣。

  【12】什麼是第八識?

  我們再看第八識。第八識是屬於阿賴耶識、異熟識跟種子識,是功能受稱。那麼第八識它的名稱以它的功能來受稱,那麼第八識要有三個功能

  第一個是阿賴耶識。阿賴耶翻成中文叫藏,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不過這個地方主要指我愛執藏。因為第八識的行相非常的微細,那麼被這個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的功能所誤會,以為它是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叫我愛執藏。那麼依止這樣的我執,第七意識對它產生誤會,產生我執,安立了第八識叫阿賴耶,因為它被誤會了,這叫阿賴耶識。

  那麼第二個異熟識。這個異熟翻成中文叫果報,就是說它能夠受熏,因為第八識能夠受前七轉識的熏習。你前七識造了善業,第八識就把這個善業的功能給保存下來;前七識造了惡業,第八識也能夠受熏,把你的惡業功能保存下來。那麼換句話說,它對望著前七識的業來說它是一個果,前七識是一個因,因為前七識造了善惡業,第八識會有變化,它對望著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