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99.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7b247808-bd83-4a1a-a7f0-edf33fda86fc" width="640" height="427" />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在大乘佛教中,有三部經被稱為經中之王,分別是《華嚴經》、《法華經》和《楞嚴經》。其中被推崇備至的就是《華嚴經》,《華嚴經》不僅被稱為經中之王,而且被稱為王中之王。《華嚴經》是佛悟道後宣說的第一部經典,經中直接彰顯了佛廣博無盡、圓融無礙的因行果德,堪稱經中之海無所不攝,展現出巍巍壯觀不可思議的境界。古德說,如果不讀《華嚴經》,就無從知道佛的富貴。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的最後一卷,唐朝的清涼國師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中,稱贊了《普賢行願品》的重要性。大師說:「而為華嚴關鍵,修行樞機,文約義豐,功高益廣,能簡能易,唯遠唯深,可贊可傳,可行可寶。」意思就是說,《普賢行願品》是整部《華嚴經》的扼要部分,是修行的中心要義,經文的文字少而義理豐富,功德高而利益廣。《普賢行願品》以簡略容易進入的法門,讓我們修學者能夠達到至深的境界。《華嚴經》中說:「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普賢行願品》對我們修學佛法非常的重要,很多出家人和在家的居士,都以此作為日常修行的功課。對我們凈土宗的學人來說,修持普賢行願也是非常重要。《普賢行願品》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凈土宗的大德把它列為凈土五經之一,印光大師贊嘆說:「凈土法門得華嚴一經,遂得如大海之橫吞萬川,如太虛之總攝萬象耳」。
今天我們有這樣殊勝的因緣來共同學習《普賢行願品》,希望大家能夠發起殷重心來學習,不要輕看這無上法寶,否則錯過了機緣實在是太可惜了。
《華嚴經》從印度傳到我們中國來,共有過三次翻譯,第一次是在東晉時,由三藏法師佛度跋陀羅翻譯的,他翻譯的《華嚴經》共六十卷,我們俗稱為《六十華嚴》;第二次是在唐朝的武則天稱帝的時代,武則天認為晉朝翻譯的華嚴經《六十華嚴》不夠完整,所以就派遣使者到於闐國去求取梵本,並且徵聘譯經的人,實叉難陀就是在這個時候,攜帶《華嚴經》的梵本來到中國。武則天把他迎請到洛陽太遍空寺,和菩提流支、義凈、復禮、法藏法師一起,歷時了五年譯出了《八十華嚴》。這個八十卷華嚴譯得非常成功,文辭通暢義理周詳,武則天親自為《華嚴經》作序,寫了一首開經偈,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開經偈就是在這種因緣下寫的。
前面的兩個譯本的結尾,都是在普賢菩薩稱贊佛功德之後就結束了,並沒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普賢行願品》。直到唐朝的貞元年間,南印度的烏荼國的國王,獻上自己親自手抄的《華嚴經》中的入法界品,這個時候唐德宗得到了這個梵本就非常的歡喜,下詔請般若三藏法師在長安崇福寺翻譯這個梵本,譯成四十卷,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也就是說,般若三藏法師譯的四十卷華嚴,都名為《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從內容上來說,前三十九卷就是《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只是內容比《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更為詳細,最後一卷則是前兩個譯本都沒有的,就是勸修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六十華嚴》和《八十華嚴》都沒有這個勸修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最後加上這一品,《華嚴經》至此方告圓滿。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普賢行願品》就是華嚴的最後一卷,這一卷補充在《八十華嚴》的後面,所以我們現在誦的《華嚴經》是八十一卷。為了便於大家領會和把握《普賢行願品》的甚深義理,在正釋經文之前,我們還是依照天台宗的五重玄義,從釋名、顯體、明宗、力用、判教,從這五個方面來為大家介紹。
首先是釋名,這一卷的經文的全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整部經的名稱,是總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是這一卷的名稱,是別名,因為總名涵蓋別名,所以保持總名。
我們先來解釋總名再來解釋別名。《華嚴經》是略稱,全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經題在人法喻,我們經常聽經知道,立題有人 法喻,在這七種立題中,屬於人法喻俱全,人法喻立題。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清涼國師在《華嚴疏鈔》中說:「大方廣所證法也,佛華嚴能證人也。」下面我們就從所證和能證兩個方面,來解釋經題的含義。
第一是所證。大方廣,大是指佛所證的法身,也就是一切眾生本具的佛性,此性體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個大,它不是相對的大,比如說,大海相對於小河它是大,但是它相對於天空,那它就是小了,所以相對的大不是真大。天空相對於虛空、相對於宇宙它也是小,所以相對的大它不是真大。而性體的大是絕對的大,它遍一切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楞嚴經》中說,「真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真心是無所不在的。我們的心量本來無量無邊的大,可是我們現在大家返觀一下,我們的心量有多大呢?我們都是認假為真,我執嚴重,以我、以這個假身為真,最後把我們無量無邊的大給束縛起來了。不如自己意的事情,我們就產生厭惡的心,適合自己、自己滿意的我們就高興,甚至得意,一得意就容易忘形。這樣,我們的心就被我們這個有相的色身給束縛住了,我們的心量就變小了,真心就被這個無明給封固住了,不能遍一切處,只能遍我們的這個身體。真心轉為了妄心了,所以一切一切都變得渺小了,我們的心量同樣也變小了。就像流水一樣,本來水是流動無礙的,但是它一旦結成了冰,就不能流動了,凝固住了,只有冰化成了水才可以流動。
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要打破妄想執著,破我執,把無明破了之後,真心的封固就被打破了,就恢復了我們的真心,那麼我們的心就會盡虛空遍法界了。
我們這里講的大方廣的大,是指眾生本具的自性,這是從體性上來立名的,是從體來立名的,體性。大方廣的方,是從相上來立名的,方是法則,眾生的自性本具恆河沙數功德,無論是聖人凡夫還是蟲子、螞蟻一切的眾生無不全具,永遠不會損失和減少,我們經常說的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諦閑法師打過這樣的一個比喻,眾生修學佛法,最初都是因為善知識的教導,但是其知解是從覺性而生,就像水土滋潤谷麥,這個芽、谷麥的芽是從種子上生,而不是由水土中而生的。正如《華嚴經》中說:「凡夫無覺解,佛令住正法,諸法無所住,悟此見自身。」
下面我們再來解釋廣,大方廣的廣。廣,它是從用來立名,眾生的自性本有恆河沙之妙用,《圓覺經》中說:「圓覺凈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意思是說,四聖六凡、一切因果乃至一毛一塵,都是由眾生本具的自性所現,所以名為廣。由此可知,大方廣就是我們眾生自性的體、相、用,它是天然之德,天然之性德。當年唐憲宗請清涼國師入宮談法,他問華嚴所詮什麼是法界?清涼國師回答說:「法界者,一切眾生之身心本體也。」所以會讀經的人,能向這三個字中識取自心,那麼無上寶王不求自至;會觀心的人能向這一介爾心中識取妙理,那麼無邊法藏觸處洞明,觸是接觸的觸,觸處洞明。
大方廣是所證之理,佛華嚴是能證之人,接下來我們再來介紹佛華嚴。
佛是梵語佛陀,譯為中文就是覺,這個覺是三覺圓滿,三覺是什麼?第一是自覺,覺知一切法都是幻化,無論身心還是世間萬物,都是幻化相、虛妄生滅,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就像《金剛經》中說的「凡是有相皆是虛妄」。能夠覺悟人人都有不生不滅的佛性,這就是自覺。
講到這里,我想到上個星期我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個文章,就是美國現代的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他就講到了我們人死是一種幻相,不是真實的,他通過科學也證實了人的死它只是一種轉變,不是真實的。我們都是因緣和合的,但是我們的自性都是不生不滅的,這個就是自覺。
用自己所覺之理幫助一切眾生覺悟,也就是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度有情界,稱之為覺他。無明覺盡、徹法源底、行滿果圓這就稱之為覺滿,自覺、覺他、覺滿,這三覺圓滿,萬德具足,才可以稱之為佛。佛也是由人修成的,佛陀降生、成道、說法、涅槃,八相示現,八相成道都是在人間。佛是我們所敬仰的,大家必須明白,佛是由過去的眾生修成的,我們現在是人身,只要用功修行,決定將來必定成佛,所以我們在座的菩薩們,只要用功修行將來決定能夠成佛,所以在座的就是未來佛。
唐朝的清涼國師在《華嚴疏鈔》中,以十種義來解釋佛,來解釋佛這個字、佛字。佛的十種含義,第一是法界佛,諸佛性德真常,周遍法界,十法界依正因果無不具足佛性,也就是說,法法皆佛。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野草閑花皆是般若,法界佛也就是法身佛。
第二是本性佛,這是智慧身,諸佛智慧廣大、光明普照,也就是眾生本覺智慧心性之佛,這是報身佛。
第三個是涅槃佛,這是佛的化身,諸佛證得法身,從體起用,化用自在,教化眾生完畢歸於寂靜,名為涅槃,所以稱為涅槃佛,也就是應身佛。
第四個是隨樂佛,這是佛的意生身,意生身不是假借父母因緣而生的,它是隨自己和眾生之意而化現的,意有所住身即隨到,就是所謂的有求必應無感不通,這是隨樂佛。
第五個是成正覺佛,這就是菩提身,佛因圓果滿,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成就菩提之身。
第七個是三昧佛,這是福德身,三昧就是正定,福,福報的福,福即是定,諸佛依大定積福圓滿。
第八個是業報佛,也就是庄嚴身,佛福德圓滿,報得相好,微妙難思,用以庄嚴法身,因為是由因感果,所以名為業報佛。
第九個是住持佛,就是力持身,佛安住覺道,攝持迷惑的眾生,福澤四生恩沾九界,成就力持身。
第十個就是心佛,即威勢身,諸佛一切法由心回轉,威勢儀容映奪,成就威勢身,名為心佛,這是佛的十種含義。
我們再來解釋華,《說文解義》裡面說,「華,榮也,」榮就是草的花;《爾雅•釋草》里說,「木謂之華,草謂之榮,」就是說木開花叫做華,草開花就叫做榮,這是我們從《說文解義》和《爾雅•釋草》裡面,對這個華做一個理解。大家都認為為什麼不用花用華,這個花字是在魏晉以後才出現的花,在魏晉以前它都用華。
我們再用佛法的實義來解釋華。華比喻佛在因地,修行十度來庄嚴佛果上的十身,也就是說,用華的十種含義來比喻成佛之因。第一它是含實義,以花含有果實之義,開花結果嘛,花含有果實之義,比喻法界含藏性德,這是十度中的般若度。
第二是光凈,以花的光潔明凈比喻智慧明凈無所不照,這是十度中的智度。
第三是微妙,花的色和香非常微妙,比喻一一行門具足萬行,微妙難思,這是方便度。
第四個是適悅,人們見到花心裡感覺的心情愉悅,比喻修持戒行清凈無染,度化眾生時令眾生心生歡喜,這是戒度,也就是持戒波羅蜜。
第五個是引果,比如蓮花,花落果成,比喻因行能結成正覺的果實,因行圓滿就能證得佛果來酬報因行,這是忍度。
第六個是端正,花端正庄嚴,比喻以無邊勝行無窮願力庄嚴法身,這是十度中的願度。
第七是無染,花清凈無垢,比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比喻我們在濁世中修行,能夠遠離一切染污,不失於定,這是禪度。
第八個就是巧成,花的作用很多,滿足人們生活的各種需要,比喻善巧成就利益眾生的德業,這是檀度。
第九個芬馥,花的香氣馥郁芬芳,比喻眾德住持流香彌遠,這是十度中的力度。
第十是開敷,鮮花盛開燦爛無比,比喻精進修種種德行,自然心開意解,也可以說心花開放,這是精進度。
這裡面我們講了華的十義,所以當我們供花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迴光返照,不是說你只供了花以後你就容顏美貌,就這么簡單的一點點的意義,這裡面十義講的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明白。如果我們供花的時候,如果能常回光我們的心性,引攝到這十義上面,那真的是功德無量。後面我們也會講到,《大方廣佛華嚴經》把這個經題講完,其實諸法的含義也已經掌握了一半了,就是說《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字要是正式的講,祖師大德們講,能講很久很久的,因為它包含了佛法的綱要綱領。
我們再看華嚴的嚴,它也含有十種含義。以上面講的十種華,我們講的十種華的含義或者說十度,以這十度來庄嚴一佛,我們現在講到嚴,以十度來講到前面的十華和十佛,以十度來庄嚴一佛,那麼這十華共同庄嚴第一是法界佛,這是嚴的第一種含義;以十華來共同庄嚴佛的第二個含義本性佛,這就是嚴的第二種含義;那以十華共同庄嚴涅槃佛,這是第三種含義;以十華來共同庄嚴隨樂佛,這就是第四種含義;我們依次類推,以十華來共同庄嚴十佛,這就是嚴的十種含義。大家細細地聽,回去以後好好地理解,意義非常的深,也非常的有味道,這是庄嚴的十種含義。
還有一種庄嚴的十種含義呢,就是這十種華依次來庄嚴十佛。就如第一種華的含實義的般若度,來庄嚴第一佛的法界佛,第二種光凈義的智度來庄嚴本性佛,第三種微妙義的方便度庄嚴涅槃佛,這樣每一種花依次相對應的庄嚴一佛,所以嚴又有十種含義。所以這里華為能嚴、佛為所嚴,佛和華是別相,嚴是總相。到這里,所證之法大方廣、能證之人佛華嚴我們就介紹完了,下面我們再來解釋經。
經是通題,佛金口宣說的一切經典通名為經,經,我們也用十義來解釋。第一湧泉義,經所詮釋的義理無窮,如泉水一樣滔滔不絕。第二是出生義,經文能出生妙義,從一生十,越來越多。第三是顯示義,經能顯示事相和理體。第四是繩墨義,繩墨就是木匠畫直線用的墨斗,為了鋸木頭鋸的直,要用墨斗,佛講的經能讓人心隨順正教、遠離邪見,直心。第五個貫穿義,經能貫穿佛所說的性相、事理、因果等義不會散失。第六是攝持義,經能攝持所教化的眾生,令眾生返本還源,不去攀緣六塵生死輪迴。這就是師父經常給大家講的,好多居士來問我,「師父,我笨我心散亂,我怎麼辦?」我就回答他說,多讀經,因為讀經有智慧,讀經能令我們返本還源,不去攀緣六塵。所以不要去心外去找,你只管靜下心來,一心去讀經。所謂的一心,不要攀緣任何的境界,我就是把心安住在經文裡面,用口念用耳朵去靜靜地聽,這樣你自然智慧增長,世間出世間一切的理、一切的智慧佛法為第一。再一個,我們讀經,讓我們能夠攝持住我們散亂的心,讓我們的心凈下來,心清凈下來,心凈,定能生慧,而且能夠不去生死輪迴,攝持義。第七就是常義,佛所說法都是稱性極談,理真義實。我經常給大家說,佛所講的法都是定中宣說,不是用的妄心,是清凈本性的流露,稱性極談,不是我們說話是用思惟,是用思惟、是用心是用意識心、是用經驗去談,而佛是稱性極談,這樣理真義實、萬古常規、歷久不變,真理是亘古不變的。第八是法義,經中所詮釋的妙法,十法界共仰同遵。第九是典義,妙理圓正、沒有偏邪。第十是經義,經是眾生出離生死的途徑。所以師父的座右銘給大家說,學佛就是現在的光明未來的希望,希望就是什麼?我們出離生死苦海,不再六道輪迴,不再有一個幻化的生滅,是出生死輪迴了。
我們引用清涼國師的開示,來總結一下《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極虛空之可度,體無邊涯,大也。竭滄溟之可飲,法門無盡,方也。碎塵剎而可數,用無能測,廣也。離覺所覺,朗萬法之幽邃,佛也。芬敷萬行,榮耀眾德,華也。圓茲行德,飾彼十身,嚴也。貫攝玄妙,以成真光之彩,經也。總斯七字,為一部之宏綱,則無盡法門,思過半矣」。剛才我們已經簡略地說了《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經題的立意,無盡法門思過半矣。
下面我們來解釋品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的全稱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品名大略有三部分,第一是不思議解脫境界,這是所入,第二個是普賢行願,這是能入,第三個入就是證的意思,入這個字,貫通所入和能入。我們先來解釋所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就是心不能思、口不能議,我們經常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下面我們注意聽,圭峰大師說:「口欲談而詞喪,心將緣而慮息」,那麼什麼是不可思不可議呢?就是這個解脫的境界,解脫的境界之所以被稱為不可思議,是因為它具含四義,第一義是事相不可思議,解脫的境界從事相上來說事相繁多,也就是說,這種解脫的境界相廣大無邊不可思議,解脫的境界廣大無邊不可思議。第二個是理性不可思議,理性是沒有相狀的,其境界的高深,它沒有相界,它的境界高深那就不可思議。第三個事理無礙不可思議,事相和理性二者圓融無礙,因為一切事法都空無自性,所以不可以當做事法來思惟,怎麼理解?就是一切的事法、我們一切的現象它都空無自性的,所以你不可以當做,這種現象的這種事法來思惟,又因為諸法空性,而一切的因緣法得以生起,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真空生妙有,所以你又不可以當做理來想,諸法性空而緣起,緣起而性空,理和事圓融無礙,所以這個又不可思議。第四個是解脫境界以性融相、性相互融、重重無盡、不可思議。
那麼也許有人就會問了,我們現在藉助語言文字來引導我們,來引導我們來明理,眾生都很難趣入這個解脫的境界,那這里說不思議對眾生有什麼利益呢?這是因為,諸法體性是離思議之境,如果要讓我們去用心去衡量、用心去想、用口去說,那永遠都不能趣入法性的。這里用不思議,就是為了讓眾生忘失言語、斷絕思慮,自然趣入法性。所以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行住坐卧純一直心」。好多的居士來找我談這個問題,不思善不思惡,那我們還有什麼作用?其實是讓我們去純一直心。打個比喻,就是我們念佛、我們念佛的時候,就一心在這一句佛號上,任何的事情不關我們的事情,任何的事情和我們沒有關係,我們用口念用耳朵聽,師父好說用心聽,這個心就是直心,就是至心,用耳朵至心地聽,就聽這一句佛號,這是持名念佛,這個就是忘失言語斷絕思慮。我們不要一邊念著佛、一邊想著佛像、一邊想著蓮花,這樣心就分散了,這樣就是著相了,沒有斷思慮、沒有忘失言語,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想著阿彌陀佛,這個時候想著語言想著思慮,那這樣就不會契入清凈心了。我們應該用口念用耳就在這句佛號上面,這樣才能和阿彌陀佛相應,念到功夫純熟,沒有妄念、斷絕思慮了,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說的純一直心,我們說的一心不亂,這才和我們的自性相應,大家體會一下下了課。
解脫有兩種含義,入不思議解脫,解脫有兩種含義,一是作用解脫,作用任運自在,不受任何的妨礙,這是作用解脫。第二是離障解脫,由於具足如理智和如量智這兩種智慧,就能夠脫離事和理的障礙。如理智是能照諸法本性不一不異、不生不滅,這是如理智,有如理智你就不會被事相所障礙,也就是不執著有;如量智就是能照眾生千差萬別的事相,有如量智就不會被理性所障礙,也就是不執著空。這是離障解脫。由於內心脫離障礙,所以外在的作用就能夠任運自在不受妨礙,所以作用解脫和離障解脫是相成相輔,總括的名稱就是解脫。其實一切的諸法本來就是圓融無礙的,只是由於我們內心的情執,歷劫以來纏綿不斷,所以就感得這些妄相的阻礙。
我們做個比喻,就像大家躺在平坦廣大的床上,我們在床上睡著了以後,我們夢到的卻是種種的惡境、險山惡水,我們心裡就會出現恐怖害怕,那其實阻礙我們的並不是我們睡的這個床,那這個險山惡水是怎麼來的呢?就是我們內心的執著,如果內心能夠脫離事和理的障礙,這種執著就能夠於萬境之中作用自在。作用自在,就像有些愚痴的人想要去求神通,但是他卻不明白,你除去妄心才能作用自在,作用自在就是神通,你不去除卻妄心,那你怎麼能得到神通?所以我們佛法是平常,佛法就是平常心,不要讓你的心去作怪。我們現在看都把這個神通妖魔鬼化了,都是這種神乎其神的,其實它就是你只要讓我們的心能夠清凈下來,除去這些妄相、除去這些分別,你就能自自在在的通達了,作用自在了,大家一定要明白,不要被現在社會上的這種怪相所妖化了。現在學佛都是求神通,其實這些都是很平常的,非常的自自然然的,佛法本自然,不要把它當作怪想的。尤其現在這些文學作品當中,都把這些開悟了、神通了都是藝術加工了,其實我們只要除卻妄心,只要除卻這種障礙,那個神通很自自然然的。
好,我們再來看境界,入不思議境界。境界也分兩種,一是分齊境,就像國家的領土,各有各的區域,各有各的劃分的,我們凡夫的煩惱重,那我們的境界、我們的區域就是狹窄的,二乘以及十地之前的菩薩的境界,要比我們凡夫大得多,但是也不能和佛和普賢菩薩相比,佛及普賢所具的功德妙用是無有邊際的,這是分齊境,它是無有邊際的。第二個是所知境,理性之理深遠,事相之境無邊,這種境界唯佛與普賢菩薩方能究竟。這兩種境界也是相成的關係,正是由於證悟所知的無邊境界,而成無邊功德的妙用。品題中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總結一下,就是指普賢菩薩智慧所顯現毗盧遮那佛的境界,所以稱為不思議解脫境界。
明白了所入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再來介紹能入。能入之人就是普賢菩薩,行願是能入之法,普賢是能入之人。普賢菩薩是《華嚴》的長子,在華嚴會上,佛是法王,聽法的人中,以普賢為長子,長子就是要將來繼承法王的王位,普賢菩薩不僅輔佐釋迦牟尼佛來弘揚佛道,而且遍身十方,常為諸佛座下的弟子,座下的法王子。《華嚴經》中說:「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經中又說:「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他不但輔佐釋迦如來弘揚道場,而且常為諸佛座下的法王子。清涼國師在《華嚴疏鈔》中講了普的十種含義,你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它是王中之王,所以我們在介紹主要的細節的地方,我們都用十種含義來圓滿地介紹。
普也有十種含義,第一是所求普,就是上求佛道,願證諸佛所證,也就是四弘誓願中的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今天修學佛法,千萬不要因為我們的文化低,認為自己根機差、腦子笨、悟性低而看輕自己,其實我們的佛性和佛說真的等無差別,一模一樣的,同具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佛性,只要我們能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心心念念不間斷,就能恢復我們本具的智慧德相,就能夠成就佛道,這是所求普。
所化普,這是第二個了,就是教化無盡的眾生。《金剛經》中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們對於四生九類的一切眾生,無論是什麼樣的種類,都要發願盡未來際恆常救度,這也就是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第三是所斷普,無邊煩惱,能斷一切斷,這也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
第四是事行普,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無不行持。
第五理行普,所有事相上的修行都能完全契入真如法性之理,也就是理門離相行。
第六無礙行普,事法的修行遍徹於理,理性的修行遍徹於事,事和理這兩種法門的修行,互相交徹,圓融無礙。
第七融通行普,也就是事事無礙行,因為隨修一行必攝法性,所以此一行就如同法性一樣,普遍收攝一切行,所以說一行中具足一切行。比如念佛法門,蓮池大師說:「舉其名兮,兼眾德以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這是印祖說的所以我們在這里就說明了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我們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萬行了。
第八所起大用普,上面的事行、理行、事理無礙行、事事無礙行,所起的大用都是周遍法界的。
第九所行處普,所行處就是修行處,修行之處周遍無邊微塵國土,就像《華嚴經》中所說,「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第十是修行時普,就是修行的時間窮盡三世,念念圓融,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華嚴經》所詮釋的修行方法是稱性而修,心與道合,古今渾為一體,法界無生也無滅,本沒有時間的存在,最短之一念可以入於最長的一劫,最長的一劫也可以入於最短的一念,念劫圓融長短無礙。就像下面經文中說的「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這就是修行時普。
此菩薩修因證果,無論斷智、行用、事理、時處,所行普皆賢善 無不皆普,因此名為普賢,這是從人的方面來解釋普賢,也就是指普賢菩薩的道行弘願遍一切處,純一妙善,這是從人來說。
如果從法上來解釋普賢,有兩種含義,第一從體上來說,普賢是指一切眾生本具的真如自性,恆常周遍,清凈本然,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所以以其妙體周遍名為普,隨緣成德名為賢;第二從用上來說,一即一切名為普,一切即一名為賢。
我們再來看經題的行願,行願,行就是身行,願就是心願,身行和心願就像鳥的兩個翅膀,都具備了才能翱翔於空中,就像車的兩個輪子,都具足了才能走得很遠。沒有行,那願就成了虛願;沒有願,行就沒有了方向,所以行和願這二者是相資相成。行中有願、願中有行,所以名為行願,經題中的行願,是指普賢菩薩的道行弘願,也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這十大願王大家都很熟悉,天天做功課的時候大家都要誦,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這十種廣大行願是願中之王,所以也稱為十大願王。
品就是類的意思,就是把同一類聚成一段稱為品,普賢行願品,就是講以這十種廣大行願,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庄嚴佛果毗盧性海,所以此品名為《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里我們就把總名以及品名給大家介紹完了,因為《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種名和別名我們要是掌握明白了,對我們的修學會有很大的幫助,下一節課呢,我們再繼續講五重玄義的四個部分。
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