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六祖壇經》講記(全)

  凈土法門:《六祖壇經》講記(全)

  六祖壇經講記   (第一集)  1981    檔名:09-04-01

  ◎前言

  《六祖壇經》為六祖大師三十七年所說法要的總結,言簡義豐,電台廣播受時間限制未能細說,只做簡介。此次播講著重於經意的發明,為了節省時間,經中名相術語及人名地處不能詳述指明。各地佛經流通處皆有此經註解本,可自參考。我們播講此經目的,是希望社會大眾佛教有個正確的認識。而佛門四眾同修,由於六祖的開示,可以獲得修學綱要,成就無量功德

  ◎經題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這是本經經題全文。一般習慣略稱「六祖壇經」,或者「壇經」。這是中國佛教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教誡僧徒四眾語錄,後人尊稱為「壇經」。

  經題可分為五段來介紹。第一段,「祖師」。他的道德學問、行事,為後世所宗仰、師法者,才能稱為祖師;創立宗派、教誡一方者,也可以稱為祖師釋迦牟尼佛傳法給弟子摩訶迦葉,是為佛教禪宗初祖。傳到二十八代,菩提達摩達摩祖師來到中國,成為中國禪宗初祖。達摩傳慧可為二祖,慧可傳僧璨為三祖,僧璨傳道信為四祖,道信傳弘忍為五祖,弘忍傳惠能,是為第六代祖師通稱六祖。第二段,「大師」。《四教儀集注》雲:「大師者,群生楷范。」《瑜伽論》雲:「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曰:為摧滅邪穢外道、世出世間故名大師。」《資持記》雲:「大師者,即天人之師;佛十號之一。」從這些定義看,唯有佛能稱為大師。但是在後世禪宗凈土宗之僧徒,也尊稱其祖師大師。第三段,「法寶」。諸佛菩薩所說妙法,至理可尊,猶如世間財寶人所珍愛者,通稱法寶。第四段,「壇」。封土而高之,稱作壇。這個「壇」,原來是劉宋時代,求那跋陀羅三藏法師所建立,並且他立一個碑,碑上刻有預言,言後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梁武帝時代,智葯三藏在此壇旁邊種植一棵菩提樹,也預言一百七十年後,有肉身菩薩於此樹下開演上乘佛法,廣度無量眾生,是真正傳佛心印的法主。一百七十年之後,惠能大師果然在這個壇落髮,出家受戒。但是六祖說法也是隨緣,哪個地方有請,他就到哪裡去,不一定是在這個壇畔菩提樹下而說。然而,為了紀念這個壇的緣故,後人集祖師一生所說法語,總稱為《法寶壇經》。第五段,「經」字。「經」字有「貫攝常法」四個意思。言說文字,含載永恆不變真理法則,而能為九界眾生遵循,得以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者,就稱為經。合起來講,這一本就是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所說語錄,後人敬稱為《壇經》。這是經題大意

  六祖惠能大師,俗姓盧,父親名行韜,母親李氏。六祖生於唐朝貞觀十二年二月初八,廣東新興縣人。大師三歲父親過世,家境清寒,沒有機會讀書,是個不識的人。但他聽人讀誦,就能悟知其中義理,不但解悟且是實證,是聞、知、證同時;換言之,他同時具足三學、三慧,與世出世間先知先覺、大覺聖哲相契合。大師於三十七年教學中,實則是將世出世間的聖學發揚光大。聖學是真正自覺學問後世學者徒慕聖學,然不得其門而入。六祖的教學深入淺出,言簡義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量法門;一一法門具足無量妙義,一一妙義,發揮諸佛無量妙理。《華嚴經》雲:「即彌勒樓閣中,即普賢毛孔中,善入者即同善財,於一念間圓滿功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唯願讀誦受持者,共入華藏大圓覺海,續佛祖師慧命,負起普救眾生的大責大任。

  《壇經》開頓教之門,五宗之所自出,流通一千三百多年,遍及海外。是以版本很多,丁福保居士所見到的就有十多種,其中被後人所篡改處很多。我最初看的是丁福保箋注本,以後也曾經見過七種不同版本,其中以《普慧大藏經》曹溪原本最善。此次宣講,依曹溪本為主,並參考流通本及敦煌本。

  六祖二十四歲接受五祖忍大師衣缽,三十九歲出家受戒說法利生三十七年。六祖將示寂時,指示門人法海等,說:「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根據此段記載,「法寶壇經」四個字的經題為六祖自己所立。這部經確為六祖一生傳法,由門人所記錄的總結。

  ◎本經大意

  曹溪原本的章目次第,與正統本幾乎完全相同。正統本分全經為九章,曹溪本多一章「付囑流通第十」。十章大義,略介如次:

  『悟法傳衣第一』,流通本將此章前半改作「行由品第一」,後半改作「般若品第二」。這一章正是大師最初於大梵寺一日所說之完整記錄,說明悟入摩訶般若波羅蜜,教人「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無上法門,以及祖師自己得法、修學的經過,是乃三轉法輪之現身作證轉也。這一篇記錄非常珍貴難得,讀之如見六祖其人,又如親遇講席。此章末後無相頌十五首,成為頓教修學法要之心傳,應該記取。

  『釋功德凈土第二』,流通本改作「疑問品第三」,內容特別重要,尤其是今日佛門四眾同修來說。由於我們的社會繁榮,生活水準普遍提高,本省各地大小寺廟林立,無不富麗堂皇,競相鬥勝,自以為功德無比。六祖在這一開示功德的定義,並且指導我們要舍有為功德,修顯自性功德。關於凈土問答,蓮池大師解釋得很明白:六祖所接引的是上根利智之人所說的是上上一乘大法,直接教人取寂光實報凈土而舍方便同居,真是慈悲至極!此不是破凈土法門,千萬不可以錯會祖意。本經自此章以下,都是眾門人總結祖師三十七年教學法語,分類纂輯而成,並非一會所說

  『定慧一體第三』,流通本改作「定慧品第四」。這一章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心傳大本。大師眾說:「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一體正是不二法門,是本性頓教。

  『教授坐禪第四』,流通本改作「坐禪品第五」。這一章是宗門修行方法的總綱領,最高的指導原則。不但參禪要明了遵守,就是念佛人也應該記取,才能念到理一心不亂即是上上禪。一切法門欲入一真法界,無不以此為總綱領。

  『傳香懺悔第五』,流通本改作「懺悔品第六」。這一章是講見性成佛內容有五段:第一段,傳授「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凈。第二段,教發四弘誓願。第三段,授無相三皈依戒。第四段,開示一體三身自性佛,令學者悟入。第五段,說無相頌五首,旨在滅除吾人多生多劫所造罪障,罪障消除即是見性成佛

  『參請機緣第六』,流通本改作「機緣品第七」。這一章列舉十三位門人請益機緣,來做一個教、學、修行榜樣。正如《華嚴經》善財參學,又如《楞嚴經》二十圓通,皆具足修學的示範作用,正是止於至善的教學,慈悲至極。在這一章中,亦見祖師被機點化、說法利生之大。如法達之於《法華經》,智通之於《楞伽經》,志道、志徹、無盡藏比丘尼之於《大涅盤經》,見祖師指導其大開圓解之妙悟,是依教讀誦的模範。又如青原之「不落階級」,南嶽之「修證不無,污染不得」,永嘉大師之「一宿覺」,由此可見祖師指點其悟入不二、親證無生之善巧,是真修行的典型。我們在這一章看到,古大德無論解門或是行門,莫不皆是以悟入為宗。

  『南頓北漸第七』,流通本改作「頓漸品第八」。這一章是對當時禪宗弘揚趨勢的記述,是史實。五祖忍大師傳出兩支,南方是六祖惠能大師,以「本來無一物」為宗,接上上根人,是名頓教;北方是神秀大師,以「時時勤拂拭」為宗,接引大乘人,是名漸教。神秀敬佩六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可惜的是,他的門下不服惠能大師傳衣得法。秀大師祖師獨得「無師智」曉諭其徒,亦見其師兄弟本無相忌,各依因緣弘化一方,也是我輩後人應當效法的。

  『唐朝徵詔第八』,流通本改作「宣詔品第九」,也有改作「護法品第九」。這一章記載當時朝廷帝王遣使引請供養、請益,師以老疾辭,及其對使者開示,誠能發人深省。祖師做出一個出家人遠離名聞利養、守出家本分事的好榜樣這一章是史實,也是身教。章題改作「護法」,別具深意,令人省悟。

  『法門對示第九』、『付囑流通第十』,流通本將此兩章合並,改為「付囑品第十」。這一章是六祖教授其門人說法不失本宗宗旨典範。以三科對十八界,以十八正除十八邪,三十六對天然佛法。但是大法不可以輕心、慢心求,必要至誠感通,因為此經不屬文字,乃是祖意佛心也。「師於太極元年壬子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這一句以下才是「付囑流通第十」。這一章是記載祖師付囑傳法的事情,很詳細,尤其以「真假動靜偈」八首,說出此宗乃是無諍法門。又為本經立名為《法寶壇經》。最重要的,末後說法指出:「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此乃一乘佛法修證之指南。大師一生示現,也就是一相、一行的修學榜樣。以下說師承,祖祖稟承,道統其來有自,用意很深。祖師最後留別八首偈,曰「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

  諸位同修學佛就是學覺、學悟,覺悟本性本性之中,妙湛圓寂,圓滿具足如來智慧德相。法界原是一真、一相、一行,奈何眾生自作聰明知見立知,不悟實相,染著五欲六塵,起無量迷障,沈淪六道生死流轉,實由於此。佛祖慈悲,西來之旨,教我們頓悟本性,自成佛道。是以迷關未破,萬劫苦修也不能超凡,普願大家有志同學

  六祖壇經講記   (第二集)  1981  台灣中廣  檔名:09-04-02

  ◎悟法傳衣第一

  此經第一章,是大師在大梵寺應韋刺史之請,為大眾一天演講的完整記錄,也是一部完整的經,非常寶貴。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師於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這一經文,和佛經上的序分相同。這是大師廣州法性寺,來到韶州曲江縣曹溪寶林寺時,其確實年代,依法海舊序推算,大約是唐高宗儀鳳二年,就是公元六百七十七年的春天。寶林寺就是現在的南華寺。當時的韶州刺史韋璩與他的部屬、幕僚多人,仰慕六祖的道學,特地來到寶林寺禮請大師,到韶州近郊的大梵寺(宋以後改名為報恩光孝寺),在該寺講堂大眾廣開佛法因緣,演說大乘佛法的精義妙法摩訶般若波羅蜜法。這八個字,就是當時六祖演講題目,這個題目也是當時大眾們所請求。敦煌本的經題:《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實際所指,當為今經首章。而此八字題目非常重要,因為六祖在黃梅,悟入摩訶般若波羅蜜,成為千古第一人。五祖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處,六祖言下大悟,悟入自性摩訶般若波羅蜜自性本來具足,與十方諸佛所悟得者無二無別。「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古印度語,中文意思是「圓滿究竟的大智慧」。佛法總以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成就圓滿究竟大智就是成佛。讀此章末後一句「何期嶺南有佛出世」,便是明證。

  六祖已悟入、已證得,今韋刺史、同參道友等輩,哪一個不希望能知六祖是如何開悟?更希望大師慈悲,也指點我們大家皆能開悟這是此次講演宗旨所在。而流行本竟將這麼重要的講題刪掉,實為不當。而只說「為眾開緣說法」,究竟說的什麼法?全然莫名其奧妙也。原本,即敦煌本,講題俱陳,令人一見便知大師所說宗旨,即時就可以抓到綱領,方是說聽無二。這樣的講題,的確很能吸引人。當六祖升座時,講堂中的聽眾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也有三十餘人,僧尼道士、在家居士們共一千餘人,同時向大師敬禮,希望能聽到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的精要,可見當時法會庄嚴殊勝

  「摩訶」譯作「大」;「般若」譯作「智慧」;「波羅蜜」譯作「到彼岸」,或譯「到家」,有圓滿究竟的意思;「法」是指法門,就是悟入摩訶般若波羅蜜精要的方法門徑。這個題目多麼動人!我們怎能輕易放棄這樣大好的機緣而不去聽法?

  【大師告曰:善知識!總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大師良久復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大師告訴大眾:「善知識!總而言之,此事須要以清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會場必定非常寧靜大眾都聚精會神的傾聽說法。實際上,大師已經將般若法要和盤托出,只是大眾不悟。於是,大師隔了很久又告訴大眾:「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四句話是解釋前一句,肯定前一句,教導我們「總凈心念」的法要。也可以說,在大梵寺開示,到此地已經將悟入的法要講完了。

  在此簡短開示里,最重要的就是「凈心念」。「凈心」就是無住,「念」就是生心。佛在金剛般若會上教誡須菩提尊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諸菩薩由此悟入,六祖也是由此悟入。六祖之所教所傳,無不由此門出,無不與此相應,真傳佛心印之法主也。「凈心」,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的心就是凈心,就是無住心,也就是自己不生不滅真心生滅心是妄想心、分別心、執著心。「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才是圓成總凈心念。「念」,不是分別,不是叫我們起心動念;而是一心正念,是大乘經常說的「一心正念真如」,就是真正圓滿智慧

  「菩提自性,本來清凈。」菩提意思是覺,自性就是本性。人人都有本性智慧覺性,本來是清凈的,從來也沒染污,就是禪家所說的「父母生前本來面目」。這個面目從未缺失,只可惜眾生日用而不覺,所謂迷失真性。佛與眾生差別,只在一心。一心是真,一心是正念,一心是真如,一心是實相,一心見真法界就叫做佛菩薩就叫做覺者。眾生一念不覺,三心二意,緣慮妄境,染著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妄想、分別、執著,心為境轉,這才無迷自迷,不見自性本來面目,不能證得自性如來智慧德相;愈轉愈遠,愈迷愈深,所謂可憐憫者,就叫凡夫就叫做迷。六祖大慈大悲,只教人認得真性,性德本凈,然後直指說:「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正是無上佛道,何其簡易!永明大師說:「至理一言,點凡成聖。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性凈心明本來是佛,正是這個意思。這一開示大師一生教學的總綱領,我們千萬不可輕易忽略。大眾願聞般若法要,大師於此總示法要。

  以下經文開示,是大師敘述自己求法得道的經過,對於後學極具啟示作用,是大師的身教,現身說法

  【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

  大師原籍是范陽,現在的河北省。大師先人作官,被降職流放到嶺南,嶺南就是五嶺之南,是現在的廣東省,新州即廣東新興縣,落籍為平民。大師童年遭遇非常不幸父親早亡,他與老母遷居到南海,家境非常清寒,靠賣柴度日。

  【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能一聞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客雲: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禮拜五祖。】

  有一天,有一位顧客要買柴,要我把柴送到客店。顧客將柴收下。我得了錢,退出門外時,見到一位客人在念經,聽到經中所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中豁然開悟。於是就問客人誦念什麼經?客人說:《金剛經》。我再問他:從哪裡來,怎麼得到這本經的?客人說:我從蘄州(湖北省)黃梅縣東禪寺來。東禪寺又稱蓮花寺,位於黃梅縣西南約一里的東山,是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主持教化的道場,參學門人有一千多人。我就在那個寺院禮拜祖師,聽受此經。五祖常勸出家、在家大眾們:「只要受持念誦金剛經》,就自然能見自本性直下了悟成佛。」我聽他說完之後,真是前世有緣,承蒙一位客人十兩銀子給我,做為老母衣食之用,叫我到黃梅去禮拜五祖。

  這一段文,在流通本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八個字。而這八個字卻非常重要,說明大師開悟機緣乃在偶然聞經。他在當時必定與那些客人議論經義,而為眾人衷心敬佩,才有人慷慨贈金,勸勉參學。不然,何以黃梅初見五祖,就顯出機鋒,超絕不凡?由此可知,黃梅八個月,乃是求印證此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明代蓮池大師解釋說:「應」是當也,應當無住而生心,不應當有住而生心也。無住而生者,是清凈心也。若以心本不生,不得言生。「應生無所住心」,又雲「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前言應,後言不應,正是反覆說明「無所住而生者,生即無生也」。

  六祖是不識之人,卻能一聞經句心即開悟,可見他的心平常就很清凈什麼事情都能放得下、都能看得開,雖然貧苦,卻不求富貴他對五祖說:「惠能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聽了這幾句話,可見悟達之人福慧本來具足,夫復何求?是一位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止於至善境界之人。他的為人也必然是和悅、誠信的達人,才能一聞便悟。這就是六祖大師現身說法教導我們。我們和大師一樣、和諸佛一樣,都具足福慧圓滿清凈心,何以我們不能證得?原因在「有住而生心」,住色生心、住聲生心,乃至住法生心,生分別心、生妄想心、生執著心,生貪心、瞋心、無明心,所以才有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清凈真心自然不能證得。如果我們真發心願意證得大師就是我最好的榜樣;換句話說,只要依此經理論和方法,持之以恆,便有悟入的機緣

  六祖壇經講記   (第三集)  1981  台灣中廣  檔名:09-04-03

  【能安置母畢,即便辭親,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大師開悟之後,接受諸客人的勸教,於是備足老母生活所需,一切都安置好,辭別了母親。還不到三十多天,就到達湖北黃梅縣東禪寺,禮拜五祖。

  【問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五祖問:「你是哪裡人?到我這裡來想求些什麼?」惠能答:「弟子是嶺南新州的平民百姓,遠道而來禮拜大師,只求作佛,不求其他。」這是兩位祖師初見面時第一番問對。只看他「遠來禮師,只求作佛」一句,能大師就活活潑潑的現在我面前,是何等的氣象!是何等的超脫、庄嚴、非凡!真是人中龍鳳。這是教我們學佛求道要向最上乘著眼,而槽廠踏碓正是最下處著手,這是修無住心、修無住行的真實樣子。因此,我們不可以輕易念過,這正是菩薩學處。反省自己,也曾經拜師、求戒、參學,欲求何物?是不是也求作佛?若求作佛,何以心行相違?如果參學不為作佛,而為名利五欲,此是修三惡道,而不菩薩道。此處一定要認識清楚,辨別明了,才不至求覺反迷、求升反墮。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如何能作佛?」嶺南是中國的邊疆,文化落後。獦獠,是未開化的蠻夷少數民族,通稱西南夷者。五祖此言看來平常,其實乃是對能大師的口試,也就是入學考試。而能大師答案佛性無分南北,佛性也不分文明人與野蠻人。佛經雲:「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成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的意思。《大涅盤經》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楞嚴經》雲:「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五苦章句經》雲:「一切壯無過心」,世出世間最為強壯有力的無過於心,「心是怨家,常欺誤人,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說明心造六道輪迴,「作形貌者,皆心所為」,這是講相隨心轉,「能伏心為道者,其力最多」,這兩句與《金剛經》「降伏其心」的意思相同,「吾與心斗,其劫無數。今乃得佛,獨步三界,皆心所為。」這幾句話說明,成佛也是心之所為,正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大師親證如是境界,於是,六祖口試的答案得到滿分。

  【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予曰:惠能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雲: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

  這一經文,我們又見到五祖充滿了不尋常的喜悅使我們想起《論語》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真是「知心人乍見話知心」。但是又恐別人嫉妒,只好差遣隨眾去做事務。「作務」,就是為大眾、為團體服務,這是為自己修福、為團體造福而令大眾享福,這是佛陀教育中真參實究、福慧雙修、三學等運的方便妙門,諸佛菩薩共行的大道。五祖也不例外,教六祖如是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當六祖聽到五祖差遣他隨眾作務時,他又說:「惠能和尚」,和尚印度話,意思是親教師,是學生老師的尊稱,「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就是福田。不知道和尚要我做什麼?」這幾句話,正是考試滿分之後,還格外要求加分,希有!希有!直叫五祖叫絕,欣然讚歎,也是印證,說道:「這獦獠根性太銳利了,你不必多言,到槽廠去吧!」

  在此番對話里,已經顯示六祖大師業已功圓果滿。破柴踏碓,正是慈悲示現身教,為後學榜樣。這裡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六祖這幾句話。「弟子自心常生智慧」,這是說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一境界中,皆現無量智慧、無量喜悅孔子在《論語中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學行圓滿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必於法喜充滿,始得見道;於一一法生無量喜悅,充滿盡法界時,是為菩薩初入歡喜地的境界。反觀我輩,於一一法中迷惑顛倒,生無邊塵勞煩惱,豈不愧對佛祖?這又是怎麼回事,何以落得如此模樣?參!

  六祖說:「不離自性即是福田。」這兩句話更不容易體會。自心常生智慧,是慧圓滿;無住生心,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是福圓滿。慧圓滿理事無礙,福圓滿是事事無礙,他已經具足菩薩學行。如是境界,我們在佛祖孔子、顏回生活言行中,得到消息、得到證明;方東美先生說「人生最高的享受」,這也正是佛陀教學的宗旨,真正的離苦得樂。現在的問題,要如何才能證得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我們也藉禪宗一句話說:參!

  【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能破柴踏碓。經八月余。】

  惠能大師於是接受五祖的教誡,退到後院槽廠。有一位行者,在寺院帶髮修行叫做行者,分派惠能一份破柴、踏碓舂米的工作,就這樣工作了八個多月。向下經文是五祖傳法。

  【祖一日見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知之否?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有一天五祖到後院,見到惠能,告訴他說:「我想你的見地可用,唯恐有壞人對你不利,所以不與你多說,知道嗎?」六祖出生在盛唐,中國佛教黃金時代佛門中就存有嫉賢妒能,障礙阻撓正法的弘傳。不僅於此,佛氏內有六群比丘提婆達多等為佛障緣;外有惡王、外道時加阻撓,可見正法的弘揚、承傳必有其時節因緣,尤其善巧方便。若雲一切順利而無逆緣,不可能也!須知大覺至善,順逆皆方便,原是不二法門。孔門教學亦有類似境緣。我們應該深省,忍辱、恆順、隨喜,完成自己的修學、弘傳、繼往開來神聖使命,才是真佛弟子。佛氏盛唐尚有惡人,何況末法今時?逆境、障難乃意中之事。能大師是一位大覺大悟者,豈會不知?他說:「弟子也知道師父的用意,不敢在法堂前行走,避免大眾生疑。」

  六祖大師初見五祖僅三番問對,說話不多。八個多月並未見面,至此相見,道出「汝之見地可用」,「見地」指入佛知見,「可用」是說一真法界真實受用。於此可見他們之間神交默契,心心相應,言語之間具足無盡法味。亦信此經不屬文字,乃祖意佛心也。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有一天,五祖將他的學生徒眾全召集來,說:「我對你們講,世人生死事大。」這是大苦,奈何覺悟此事者不多。佛經說此事最為明了,凡夫上至四空天,下至阿鼻地獄,雖然苦樂享受不同,總不免生死輪迴、流轉六道人生尤為苦短,古人說,「出息難期入息,今朝不保來朝」,「功名蓋世,無非大夢一場。富貴驚人,難免無常二字。爭人爭我,到底成空。誇能誇會,畢竟非實」。是又何苦廣造罪業,總落得世世酬償、冤冤相報無有盡期。是以真正覺悟此事者,無不急求出離,是為生死事大。

  「你們終日只曉得修福」。蓮池大師說:「今生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如果未能達到明心見性念佛求生凈土的信願微弱,這種人來世多投生在富貴人家,亦必然為富貴所迷,或至造業墮落者。」當時有一位老僧聽了此言不以為然!蓮池大師說:「不要講來生,眼前我曾經見到一個出家人,他在北峰山陰結茅篷清修。十年之後,由於信徒日多且敬仰道德為他另建道場,請他遷往那裡去當住持,於是漸漸染了習俗,以致墮落,往年十載清修功德到現在都失掉了。現世尚且如此,何況來生?」老僧問:「這個人是誰?」蓮池大師說:「那人正是老兄!」老僧聽了默然無語。所以,出家人要知道為眾生造福,廣結法緣,為當來普度眾生做資糧,萬萬不可以享福;一享福,總不免才覺又迷。

  「不求出生死苦海」。蓮池大師說:「醉生夢死,這句話真實話。世人大約分作貧賤、富貴兩類,貧賤的天天忙於衣食富貴的也天天忙著享受,二者受用雖不同,其忙則一。忙到老死而後已。身雖然死了,心忙還沒有止住,於是帶著這永無休止忙碌的心再投胎,再忙到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夢,縱然經歷百千大劫,也無了期。再看看諸佛菩薩,朗然獨醒,大丈夫應當如是。」

  五祖說:「自性若迷,雖有大福報也不能救生死輪迴無盡的大苦。」這句話我們要切記!五祖說:「你們各自回去,看看自己的智慧,看取自家本心般若之性。」「智」,照有,明了萬象;「慧」,觀空,洞徹理體;「般若」是圓滿永恆真智大覺,這裡指親證諸法實相的般若智慧。五祖又說:「每一個人各作一首偈,呈上來給我看看,如果能悟得大意我就將衣法傳給你,做為禪宗第六代祖師。火急快去作偈,不得延遲逗留,一落到分別思量就錯了就不中用。」這裡所說的衣法,「衣」,指佛陀袈裟,代代相傳,表示師承的憑證;「法」,唯說一心,唯傳一法,就是不可說之法,也就本來無一物清凈心。一切眾生真心本體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也沒有漸次,無無明,也無無明盡。入此宗門,切須在意。如此見得,就叫做「法」。傳法是印證宗門的佛心宗旨

  五祖說:「見性之人,言下須見。」禪宗的特色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見性就是徹底見到自心的覺性,生佛平等、萬法一如、無所不覺的真如本性見性必須是言下就見,見性就是大徹大悟。悟了以後,無求無得,大用無方,超凡超聖,以凡聖不二,得失同一耳。五祖又舉比喻說:「這樣的人,就是正當揮刀上陣作戰的緊急關頭,也能言下立刻見得。」這是比喻根性大利的人。下面一段是神秀禪師書偈,也就是神秀應試的經過。

  六祖壇經講記   (第四集)  1981  台北中廣電台  檔名:09-04-04

  【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這一經文記載當時大眾對五祖欲傳衣缽態度,亦見神秀禪師已是眾望所歸。大眾聽了五祖吩咐之後,退下來互相討論著說:「我們這些人不需要盡心用意的作偈呈送給和尚看,有什麼用處?神秀上座現在是我們的教授師,不用說了,一定是他得的。我們如果輕率冒昧的作偈,可以說是枉費心力。」眾人聽了這些話以後,都止息了作偈的念頭,說:「我們以後就依止神秀禪師好了,又何必煩心去作偈?」大眾對於傳法、傳衣缽的事,都已經表明態度。且看神秀禪師如何應試。

  【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神秀心裡想著:「大家放棄了作偈的念頭而無人呈偈給和尚,這都是為了我是他們的教授師。因此,我必須作偈呈送給和尚看。我要是不呈偈,和尚怎麼知道我心見解的深淺?我呈偈的用意,是求老師我作印證、傳法就好。如果意思要是在爭取第六代祖師的地位,那就錯了!豈不是和一般貪心凡夫奪五祖的祖師地位,又有什麼差別?假使不呈偈請和尚印證,終究不能得法這事情太難了!」這一節是敘說秀師當時欲呈偈求師印證的心情。下面再講秀師呈偈的經過。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體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雲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

  五祖法堂前有三間走廊,原來打算請供奉盧珍居士來畫楞伽經變相及禪宗五代祖師承傳的血脈圖,這是屬於壁畫,流傳今後啟發人心,令人感悟;即對眾生做法布施的意思。神秀做好偈頌,曾經幾度想呈送給五祖,但每次走到堂前,總是感覺心中恍惚,全身汗流,想呈又不敢冒昧。這樣前後經過四天,共有十三次進退,仍沒有把握,不敢呈送。神秀思惟:「不如把偈頌寫在堂前走廊牆壁,由和尚自己看見。若和尚忽然讚歎說好,我就出來禮拜說是我神秀所作;如說不堪,只怪自己枉來此山數年受人恭敬禮拜,還修的什麼道?」於是,在夜晚三更時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提著燈把偈頌書寫在南廊牆壁,以呈露心中見解

  【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四句偈頌皆是比喻之詞。『身是菩提樹』,菩提樹就是印度人稱的畢缽羅樹,往昔釋迦牟尼佛示現於此樹下成道,因此稱為菩提樹。秀師以此來比喻身。『心如鏡台』,這是將鏡比喻作心。蓮池大師說:「鏡能照物,而物未來時,鏡不攀緣;物方對鏡,照物了了分明而無分別;物既去時,鏡中不留痕跡聖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際空寂,照之前、照正中或者照之後俱空俱寂,故喻如鏡。」比喻只是略似而已,畢竟鏡子無知之物,而心是靈明覺知妙覺明體。這兩句比喻理體,下兩句比喻修行功夫。『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比喻鏡上若有塵土,必須時時勤加拂拭保持清潔,不使惹塵埃。這個道理非常淺顯易知。我們的心境亦然,心境若染著五欲六塵,便失其廣大智覺照用。「拂拭」便是斷五欲、離六塵,一絲不掛;塵盡明現,則朗然大覺,無所不照。神秀此偈,雖然句句著相坐實,心地未明,塵埃未盡,緣慮未了,未悟大意,但對中下根器漸修初學者來說,未嘗不是很好的指導原則

  【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我們可以看出,神秀大師寫完偈頌後的神情是如何的不安。神秀寫好偈頌後就回自己的房間寺里大眾都不知道這樁事。神秀反覆思惟:「五祖明日看見偈頌歡喜的話,即我與法有緣;若是說不堪,自然是自己迷惑不悟,過去世的業障習氣深重,所以不應得法聖人的意旨難測!」神秀在房中思前想後,心緒不寧,坐卧不安,直至五更天明。下面一段經文是說五祖看見走廊壁上偈子,給神秀作的評斷。

  【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不用畫,勞爾遠來。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嘆善哉!】

  初兩句,是講五祖於平日觀察神秀,早已知道他沒有入門、沒有見性。天明以後,五祖請盧供奉來,準備去南邊走廊牆壁繪畫壁畫,即楞伽法會圖及五代祖師承傳的圖像。此時忽然看到神秀寫在牆壁的偈頌,於是五祖就對盧供奉說:「供奉!壁畫不用畫了,勞累你遠道而來。《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牆壁這首偈頌,留下來給眾人誦念受持。依照這首偈頌修行,可以免除墮落三惡道;依照這首偈頌修行,有很大的利益。」於是,五祖教門人焚香禮拜,都來誦念此偈,就可見性。門人受教誦念,都讚歎道:「好極了!」其實,依秀師偈修,可以得事一心,能享人天福報這是實話。「即得見性」這一句,是五祖權巧接眾的言詞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從這一經文中,我們見到五祖對門人的慈悲愛護、懇切開示和殷切的期望,這些都是教學的師範,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大意是講,五祖於當天晚上三更時分,在法堂召見神秀,問道:「那首偈是不是你作的?」神秀答:「實是弟子神秀所作,不敢妄求祖位,惟願和尚慈悲,看看弟子有沒有智慧?」五祖說:「你作的這首偈還是未見本性,只到門外,尚未入門。這樣的見解,覓求無上菩提,終不可得。」《傳心法要》雲:「何處是菩提?師雲:菩提無是處。佛亦不菩提眾生亦不菩提菩提本性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又問:如何發菩提心?師雲:菩提所得。你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黃檗禪師這幾句話,其實就是《金剛經》說的「無住生心」註解;無住生心就是無上菩提心現前。

  五祖又說:「無上菩提,必須在一言之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傳心法要》雲:「達摩祖師初來中國,只有慧可大師一人具足自信心,一言之下就體會得即心是佛。徹了幻身妄心本來空寂,是名大道大道本來平等,所以深信一切眾生同一真性心性不異,即性即心。心不異性,名之為祖。所以雲: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心和性,迷時說二,悟時是一。「心」是講八識與心所;「性」是指真如本性學道之人,應如黃檗禪師所說:「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為第一。諸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但學無求無著。無求就是妄心不生,無著就是真性不滅不生不滅便是佛,就是大道。」這些話,又何嘗不是「無住生心」的注腳?真心無形無相,體遍虛空,用周沙界,一切大乘經典,無非發明此事。真心不來不去,不染不凈;生時性也不來,死時性也不去,凈宗所謂「生則決定生,往生西方彌陀凈土;去則實不去真如本性真無去來」,也是講的此事。湛然圓寂,心境一如。

  五祖說:「見性之人在一切時中都能念念自見自性」。《楞嚴經》雲:「見性是心非眼。」禪家說是自性見」。正因為自性本來清凈,湛然空寂,即於空寂體中能生此見;就像明鏡潔凈,鏡中雖無像而能現一切像。修道之人心如明鏡無所染著,妄心不生我所心滅,自然清凈。因心地清凈故,真知真見就自然現前。然後才恍然大悟,一切時中,念念自見,原來如此,如是如是。

  「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此三句是講悟後的境界。六祖說:「心無所住,隨處解脫。若一切無心,即無所住也。」萬法無礙,念念見性者,則於一切法皆離虛妄,故說一真一切真。真心對境,不起念、不分別,離一切相,生佛平等,萬法如如,這正是《華嚴經所說的一真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這種如如的心,就是離絕煩惱所知、我法二執,而顯現的真實性。要是這樣見得,就是無上菩提自性

  五祖對神秀大師懇切開示,指點他見性的道路。然後告訴他:「你再回去思惟一、兩天,再作一首偈給我看。如果你的偈頌能入得門,我就把衣法傳授給你,為第六代祖。」神秀聽了老師開示之後,作禮退出。這樣經過幾天,還是作偈不成。這些天當中,情緒不能安寧,坐卧不安。在這一段中,我們能看到神秀大師應試因緣前後之事。下面一段是說惠能作偈因緣

  六祖壇經講記   (第五集)  1981  台北中廣電台  檔名:09-04-05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房過,唱誦其偈。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言: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此偈,依此偈修,免墮惡道。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個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禮。能曰: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能聞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能啟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過了兩天,一位童子從碓房經過,口裡唱誦著神秀的偈頌:「身是菩提樹,心如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說:「我一聽,就曉得這首偈沒有見得本性。雖然我來黃梅八個多月,未曾蒙和尚指導教授,但卻早已明白佛法大意。」於是就問童子:「你誦的是什麼偈?」童子說:「你這獦獠不曉得,五祖說世人生死事大,要想傳付衣法,所以命徒眾、門人作偈呈大師看,如果悟得大意,就傳衣法為第六代祖師。神秀上座在南廊牆壁寫了這首無相偈,五祖叫大眾都誦持此偈,說依此偈修,可免墮惡道。」惠能說:「我也要誦持此偈,結來生法緣,同生佛地。上人!我來到此處,破柴踏碓有八個多月,從來沒有到過法堂,希望上人能引導我到堂前偈頌處去禮拜。」童子就引導惠能到堂前廊下,惠能說:「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我讀誦一遍。」這時,有一位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他就高聲朗誦。惠能聽了以後,就對張別駕說:「我也有一首偈,希望別駕代為書寫。」張別駕說:「獦獠,你也會作偈,這真是一件希有的事。」惠能對張別駕說:「要想修學無上菩提,不得輕視初學。下下人也會有上上智慧,而上上人會有沒意智的時候(沒意智的意思是智慧埋沒而不能現前)。如果隨便輕視人,就會有無量無邊的罪過。」

  《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雲:「過去世有威音王如來,在佛的像法時期,增上慢比丘大勢力。同一個時期有一位菩薩比丘,他見到出家或者在家的男女四眾,都一律禮拜讚歎說:我不敢輕慢你們,你們都應當作佛。菩薩這麼做,甚至於被人笑罵侮辱,他也不在乎,我行我素,於是人們都稱他作:常不輕菩薩。」由童子也稱他「獦獠」一詞就可以想到,六祖在黃梅八個月被人輕視。這正是孟子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金剛經》雲:「善男子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祖於此期間乃是真參實學,他稱呼童子為「上人」,是常不輕菩薩無異。能受眾人輕賤而無改其平等慈悲清凈心,正是實踐受持《金剛般若》,消業障、證菩提的身教示範。由此可見佛祖真慈,教化善巧,止於至善。看經,須於此等文句中體會,才確知三寶恩重。

  【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雲:亦未見性。眾人疑息。】

  張別駕說:「你只要把偈子念出來,我替你寫上。你如果得法,必須先度我,別忘了我這句話。」惠能的偈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張別駕將偈寫好以後,五祖門下弟子們都覺得十分驚奇,無不讚歎!驚訝的互相傳說著:「真奇怪,不能以相貌來看人!怎麼沒有多久,確使他成就肉身菩薩?」五祖看到大眾這樣大驚小怪,恐怕有人傷害惠能,於是用鞋子擦掉這首偈,說:「也沒見性。」眾人的疑怪才平息。

  我們談談六祖這首偈頌。其實,六祖何嘗作偈?只不過是將神秀的偈子改正過來而已,替神秀指出一條出路,為末後開示法門對示」一章的章本;也是六祖一生應機開導眾生,無所說、說無說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章本。《金剛經》雲:「如來有所說法不?如來所說」,也正是此意。如果要問:「六祖此時究竟有沒有見性?」此事前面我們已經談過,何況下一段還有經文明證,可知五祖所說「亦未見性」用意之所在。

  六祖偈中「本來無一物一句也就成了而後開東山法門接上上根人的頓教宗旨;這一句的確是大乘了義圓頓教的總綱領。佛法於「本來無一物」上,建立四諦菩提般若六度諸法,是四諦菩提諸法本來無一物」也,於是諸法中執取便錯了世間法又何嘗不是於本來無一物上,建立生死流轉、六道輪迴、一切因果,是生死六道等法「本來無一物」也。悟本來無一物就叫做佛菩薩;迷本來無一物就叫凡夫。其實,佛菩薩凡夫也是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哪裡還有什麼叫佛、叫菩薩、叫眾生的!本來無一物究竟是什麼樣子?人生宇宙的體、相、作用真實相,就是所謂諸法實相,「本來無一物」。怎麼證得?佛教人不住塵境而生清凈心便是。下面一段經文,說明五祖傳法、六祖得法的經過情形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即問曰:米熟也未?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第二天,五祖不讓別人見到,一個人潛到碓房來,看見惠能腰上綁著石頭正在舂米。五祖說:「求道的人,為法忘軀,應當是這樣的。」隨即問道:「米熟了沒有?」惠能答道:「米早已熟,只欠一篩。」這一番問對原是一個謎,意在言外。五祖是問他:見性了沒有,覺悟了沒有?惠能答說:「早就見性,覺了、悟了,只欠和尚為作印證而已。」於是,五祖以手杖在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惠能當下就領會五祖的意思,於夜晚三更時進入五祖的方丈室。五祖用袈裟遮圍著窗戶,不讓別人看見,為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於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真理

  六祖《金剛經注》雲:眾生的心本無所住,因外境與根身相接觸,於是隨境生心動念。而不知根身觸境是本來空,誤以為世間諸法是實境,便於境界上住心;起分別、生執著、牽腸掛肚,就是住心的相,就像猿猴捉月,病眼見花」一樣。應當明了,一切萬法皆從心生。如果悟明真性,心即無所住。無所住心就是真智慧,決定不起煩惱。譬如虛空,無有罣礙。心有所住,就是妄念,六塵競起,像浮雲似的飄盪不定。《維摩經》雲:「欲得凈土,但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離卻有無一切諸法,此心如日月臨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豈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時,一念不生,覺性現前,就是行諸佛行,如同諸佛無所不覺,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師此時破無始之迷妄,開真實知見大徹大悟,徹見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故能息心達本源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於是他向五祖說:「沒有想到自性本來清凈,沒有想到自性本來是不生不滅,沒有想到自性本來具足一切,沒有想到自性本無動搖,沒有想到自性能生萬法。」這五句,才是惠能大師向五祖陳述悟後的見解,可見前面請張別駕所寫的,確實是改正神秀之作。六祖此處所陳,與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開示阿難尊者「十番顯見」之經義、旨趣全同。佛陀指示阿難:「見性是見真心,就是自性。此性本來不動、本來不滅不失、無還、不雜、無礙、不分、超情識、離妄見。」又雲:「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又雲:「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經上又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無漏真凈,雲何是中更容他物?」這幾句經文,皆可作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及「何期」五句入佛知見的印證。

  【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五祖聽了惠能所說,知道他已經悟見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流通本經文在「祖知悟本性」下,有「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這二十個字曹溪原本沒有。「丈夫」,就是佛陀十種通號之一的「調御丈夫」,佛能善調善御一切眾生六道之中,諸天及人無不以為師,故又稱「天人師」。黃檗禪師說: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此是真如佛。學道人只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佛。學道之人要想成佛,一切佛法總不可用心意識來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為的是對治八萬四千煩惱,只是教化接引的方便門徑。其實,本無一切法,離即是法,息即是法,放下即是法;知道離,知道息,知道放下,就是佛。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心法衣缽,雲: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惠能大師三更接受五祖傳法,寺內大眾皆不知。五祖傳授他頓教心法衣缽二物,對能大師說:「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五祖這四句話實在是語重心長,自度度他成敗關鍵就在能不能善自護念。何謂頓教?《修心訣》雲:「頓悟者,凡夫迷時,四大為身,妄想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不知自己靈知是真佛。更向心外覓佛,勞苦參學,萬里尋師。忽被善知識,指點入路,一念回光,見自本性。而此性地,原無煩惱。無漏智慧,本來具足,與十方三世諸佛分毫不差。故雲頓悟也。」到底要如何護念、流布?五祖又為能大師說偈:

  【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第一句,一切有情眾生此種成佛種子。第二句,由因地菩提種子佛果還從此而生。後兩句是離相,與《金剛經所說的「即非、是名」同屬一類的格式。即相離相,離即同時;雙照雙遮,遮照不二。《楞嚴經》雲「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也就是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無一物中,不礙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也。此偈前兩句是有為,後兩句是無為;前兩句慈悲普度,後兩句清凈平等。正如佛在般若會上教須菩提:「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正是無住生心的樣子,是我們應當記取修學的。

  六祖壇經講記   (第六集)  1981  台北中廣電台  檔名:09-04-06

  【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五祖又說:「過去初祖達摩大師初到中國傳教,而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特別注重師承,如果沒有信物,誰能相信?傳此衣缽表信,代代相傳,續佛慧命。法門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什麼是法?《血脈論》雲:「三界興起,同歸一心。」《楞嚴經》雲:「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華嚴經》雲:「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血脈論》雲:「前佛後佛,以心傳心,不立文字。」黃檗禪師說:不得一法,名為傳心。如果真的徹底了悟真心,就是無心無法。既然是說無心無法,怎麼能傳?怎麼叫做傳?禪師說,你聽說以心傳心這句話,就以為真有可得,可以得到嗎?祖師說: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古德說:「有法無主是謂無法,無法無主是謂無心。如我解佛亦無神通,但能以無心通達一切法耳。」是以悟須自悟,解要自解。要知道,記問之學原來是人家的知見,不是自家悟解。

  【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本體是指宇宙人生萬有的本體、理體,佛法稱為自性本性。從上祖師代代承傳,唯傳一心,別無二法。一心就是本體真心。指心是佛,頓超等妙二覺之表。決定不流至第二念,才是禪門宗旨

  【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能曰:向甚處去?祖雲:逢懷則止,遇會則藏。】

  五祖說:「衣缽乃是爭奪的禍端,傳到你手中為止,不可再傳。倘若再傳衣缽,必定會由此引起殺身之禍。你必須趕快離開這裡,恐怕有人要傷害你。」惠能問:「我要向什麼地方去?」五祖說:「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懷」是指廣西懷集縣,「會」是指廣東四會縣。這兩句話,是指惠能大師修養道、隱藏的處所。下面一段是講六祖依教南隱潛修之事

  【惠能三更領得衣缽,雲:能本是南中人,久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驛邊有一隻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櫓自搖。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櫓。五祖雲:合是吾渡汝。能雲: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雲: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惠能在三更接受衣缽後,說:「能本是嶺南中人,來此雖久,卻不知此地山路,如何能走得出去而到達江口?」五祖說:「你不憂慮,我親自送你去。」五祖一直送惠能到九江驛邊,已經預備好的船隻,五祖叫惠能上船,五祖自己把櫓來搖。惠能說:「請和尚坐下,弟子應該搖櫓。」五祖說:「應該是我渡你。」惠能道:「迷時要靠師父度,悟了以後就要自度;度的名詞雖然一樣,但是它的用處是不一樣的。惠能生長在邊方,說話的語音不正確,承蒙師父傳授心法,今已得悟入,應該自性自度。」五祖說:「如是!如是!以後的佛法,由於你的弘揚,將來大行於世。你去後三年,我方逝世。你現在好好的去吧!努力向南方去,也不宜早出來說法,因為弘揚佛法機緣很難興起的。」

  「自性自度」這句話很重要。我們學佛未悟,依善師,只能得生人天善果;如果想了生死、超越三界六道證得無上菩提,必須自性自度。古德說:「如果佛能度眾生,過去諸佛數目超過恆河沙,一切眾生早該度盡,為何我們到現今還流轉生死,還未成佛?」是故當知:諸佛菩薩只能誘導我們見性自度的方法,正如指點我們方向途徑,方向還是要自己明辨,路還是要自己走。所以說,眾生自度,佛不能度。六祖悟後,知道度生自度的道理,五祖這才讚歎他說:如是如是!其次是五祖的入滅,自知時至他說:「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五祖傳法付衣之後,又過了四年,上元二年他老人家去世,世壽七十四歲。古今修道之人臨終自知時至不勝枚舉,此乃常事,並無奇特。其實,前面五祖指點惠能「逢懷則止,遇會則藏」,已經顯示他預知未來之事

  【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詣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問誰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情粗糙,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於能。能擲下衣缽於石上,雲: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於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雲: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雲:望行者為我說法。能雲: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良久謂明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惠能辭別五祖,放開腳步往南行,走了兩個多月,到了大庾嶺。再說五祖回到東禪寺之後,好多天都沒有上堂說法大眾心中疑惑,問五祖說:「和尚少病少惱嗎?是不是身體舒服?」五祖說:「病倒是沒有,衣法卻已經到南方去。」大眾問:「是什麼人傳授去的?」五祖說:「能者得之。」大眾這才知道惠能得衣法已經走了。於是眾中有數百人分道追逐,企圖奪回衣缽。其中有一位出家人,俗姓陳,名字叫惠明,在家的時候曾經當過四品將軍性情粗魯,積極的參加追尋,走在別人的前面。惠能大師被他追上,於是惠能衣缽扔在石頭上,說:「這衣缽只是表信之物,祖祖承傳,豈可用暴力爭得!」惠能於是躲藏在茅草叢中。惠明趕到之後,看見衣缽在石頭上,就上來提取,但是他卻拿不動,於是他就叫著說:「行者!行者!我是求法而來,不是為爭奪衣缽而來的,請你出來吧!」於是惠能茅草中走出來,盤坐在石頭上。惠明先行禮,然後說:「希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說:「你既然是為求法而來,可以屏息諸緣,放下一切,勿生一念,我為你說。」這樣靜默許久,六祖告訴惠明:「不思善,不思惡,正在此時,哪個是惠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惠明本來是為奪回衣缽而來,他雖然在黃梅多日,並未悟明心地,這才興奮的參加大眾追逐惠能奪回衣缽的任務。果然被他追到,卻提不動衣缽,反激發其過去的善根真誠下學求法,終於在言下大悟。這是他的善緣成熟,也是了不起成就。試問:他是怎麼悟入的?原來是在他真正放下萬緣,止息念慮,良久時,被六祖一句話點醒了無始迷夢,大徹大悟。其實,六祖所用之法並無奇特,五祖又何嘗不是這樣天天提醒大眾?就是我學佛,也常聽到老和尚、善友們,掛在頭上的「放下萬緣,提起正念」。問題是在我們自己把它當作口頭禪,從來沒有認真體會過,何況奉行?我們曾幾何時放下過境緣,放下妄念?這就是不能悟入、不能言下大悟原因。惠明為我們做示範、做榜樣他在黃梅時日,由於未能放下,所以不悟。今日於此處發真實心,依六祖教,果然親見自家不思善、不思惡、離開一切善惡境緣後的空寂靈知之心,原來就是自己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真正、真實自我,是永恆存在、不生不滅真我。此處六祖對惠明的指授,只是在教他直接證取無住六塵緣影的真心這就是見自本性,頓教頓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往昔達摩祖師初居少林寺九年,為二祖說:「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慧海禪師說:「萬緣具絕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心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六根對境永無妄想起動,就是無念。黃檗禪師說:「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華果,即心便是靈智。」《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