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度極樂法會的第一天。我們極樂法會修持的儀軌,與喇榮的極樂法會修持的儀軌相同,只是修持時間不同。雖然阿彌陀佛修法的儀軌有很多種,但用這個儀軌是上師如意寶的意願。喇榮第一屆極樂法會,是上師如意寶親自舉辦的,所以,這個儀軌有著殊勝的緣起。我們做為上師如意寶的弟子,要跟他老人家相應。
當年上師如意寶為什麼要舉辦極樂法會?這是有特殊意義的。因為有很多授記表明,凡與法王結緣者,均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師如意寶也親口講過,誰能念誦四十萬遍的阿彌陀佛心咒,或念誦一百萬遍的「南無阿彌陀佛」聖號,誰就能得到他老人家的親自接引而往生極樂。上師如意寶是為了接引有緣眾生而舉辦了極樂法會。
也許有人想,念四十萬遍阿彌陀佛心咒太簡單了,不用一年,甚至幾個月就能輕而易舉念完。一百萬遍的阿彌陀佛名號也不難,幾個月也能念完。如果這樣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豈不太容易了!
上師如意寶是乘願再來的佛,他所言都是諦實語,不會有虛假欺惑。但對一個普通凡夫來說,要如理如法地圓滿四十萬遍阿彌陀佛心咒,或一百萬遍阿彌陀佛名號是很不容易的。
如理如法地念誦一遍阿彌陀佛名號或阿彌陀佛心咒,也要具備很多條件。往生極樂世界有很多的修持方法,一般來講至少要具備往生四因,具備了這四個因素,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要對上師如意寶或阿彌陀佛有信心,然後發揮我們的作用,竭盡全力去具足往生四因里的每個因。
第一個因是明觀福田。佛在《阿彌陀經》里講:「任何眾生若能再三觀想彼如來,」「彼如來」指阿彌陀佛,此處著重講的是明觀福田,即再三觀想阿彌陀佛及其眷屬、西方極樂世界。
第二個因是積資凈障。「積累諸多無量善根」,此處著重講的是通過修七支供,來積累資糧、凈除業障。
第三個因是發菩提心。即強調發利他菩提心。因為修持往生四因是大乘佛法宣講的,大乘佛法的根本是菩提心。之前講過,大乘和小乘的界線是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不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第四個因是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願往生彼國剎土」,「彼國剎土」指的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了創建西方極樂世界費盡了心血,參訪過無數佛國剎土。佛經里講,阿彌陀佛發此願時,已是八地菩薩了,後為此又修持了無量劫。不是一年、兩年,不是一百年、兩百年,也不是一千年、兩千年,而是無量劫!因為這個剎土太殊勝稀有了。最後修好的這個清凈剎土叫極樂世界,因為在西方,所以叫西方極樂世界。
「發願往生彼國剎土」,「發願」即自己要有想去的願望。既然如此,就不要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要當機立斷,放下世間的一切,腳踏兩隻船是不恭敬的,是不能往生的。
「則其臨命終時」,具備了四個因之後,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時,「善逝、出有壞、圓滿正等覺」,這些是佛的別號。「阿彌陀佛為數多比丘眾圍繞」,阿彌陀佛不是孤軍作戰,他有很多眷屬,由諸多大乘比丘眾圍繞。外表上看是身著袈裟的「比丘」,實際上都是菩薩,西方極樂世界的「比丘」是小阿羅漢無法比擬的。
「現於彼前,垂視而住」,「彼」指的是具足四個因素,跟阿彌陀佛有緣並相應的眾生。現見無量光佛之後,即以極其清凈之心死去,往生極樂世界。清凈之心,即無有掛念。有掛念的心不夠清凈,無法得見阿彌陀佛。
這段話主要講的是往生四因:明觀福田、積資凈障、發菩提心、發清凈願。若具足了這四個因,往生則勝券在握了。就像出國前需要辦簽證、買機票,當這些都辦理妥當了,就十分有把握了,乘上飛機只等起飛了。
今天為什麼要講往生四因?因為我們要反觀自心:自己是否具備這四個條件?若不具備,則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可能距你很遙遠。
如果具備了這四個條件,那麼大可放心,不用苦修,可以吃好、睡好、休息好,因為勝券在握了。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就要分秒必爭,不能再懈怠懶惰了,因為死亡不等人!當閻羅王派人接你時,你說:「往生四因這些條件我還沒具備,能否再寬限幾天?」可閻羅王鐵面無私,決不會網開一面、手下留情。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縱然權傾天下也無力回天,縱有傾城美貌亦於事無補,縱然富可敵國也無濟於事。我們已經聽聞了太多的故事,所以今天我們不能聽故事,而應反觀自心,看看自己是否具足這些條件。
第一,明觀福田。前面有個「明」。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及眷屬,能否浮現在你的心裡,令人懷疑。現在很多人想通過天文望遠鏡等儀器尋找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不可能實現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用我們的覺悟之心,用佛講的「法眼」才能看到。
阿彌陀佛不是孤單一人,而是有諸多比丘眾圍繞。我們只知道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這二位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左膀右臂,但還有很多跟他們差不多的菩薩,我們都不知道。那這些能不能隨時浮現在我們的心裡,真正做到明觀福田?如果我們心裡不夠清凈,那阿彌陀佛及眷屬、西方極樂世界,不可能浮現在心裡。心不清凈,心就無法平靜,我在此處講的「清凈」是這個意思。
就像一潭湖水,如果水面平靜,才能浮現出月亮的影子;如果水面不平靜,月亮的影子不可能浮現在水面上。同理,如果我們的心沒有平靜下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及眷屬就無法浮現在我們的心上。
我們的心為什麼無法平靜?因為外在的干擾太多、太大了!那該如何解決?如果你有轉變心態的能力,可以通過轉變心態,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就要遠離。
我經常講,少接觸紅塵,盡量遠離。有些人雖然出家了,還經常往山下、往家鄉跑。這樣心就會受干擾,散亂不已。既然出家了,就要遠離,因為你目前還沒有轉變心態的能力。如果你有轉變心態的能力,就不用遠離。能否靜心,能否斷除凡塵之事,能否接觸世人,能否不往山下跑,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我們不要說觀想整個西方極樂世界,觀想阿彌陀佛及眷屬,即使觀想一遍阿彌陀佛也很困難。頭觀想出來了,卻沒有身體的其他部位;等觀想出了身體的其他部位時,頭又不見了……明觀福田也不容易!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及眷屬,都是清凈的、圓滿的,若是你的心裡只裝清凈的、圓滿的,心自然就清凈了,也圓滿了。一提往生、臨終,很多人都覺得是以後的事;往生就是要離開這個世界、死去的意思。其實也對,也不對。
我們修臨終法、往生法,也是當下清凈、圓滿的一種方法,如果能明白並真正做到位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及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眷屬,時刻都能裝在心裡,你的心自然清凈、自然圓滿。心清凈了、圓滿了,自然就活在當下了。這都是方法。臨終法、往生法,其實就是當下清凈、圓滿的一種善巧方便,非常科學。
因為時間關係,明觀福田的詳細內容今天不講了,《無量壽經》《極樂願文》里講得很詳細。極樂法會期間,念的是《極樂願文》的譯文,大家都能看懂,所以就不在此重復了。
總之,明觀福田的要點在於心中無我,無世間的瑣事,只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如果西方極樂世界、主尊及眷屬太多,實在觀想不出來也沒關係,只要能觀想出阿彌陀佛即可,只需時時刻刻將阿彌陀佛裝在心裡。
第二,積資凈障。福田是所依,明觀福田之後,自然就會法喜充滿、精進修行。「積資」是積累資糧,這點非常重要。現在有很多人只想走捷徑,想一步登天,講加行不愛聽,講正行都很有興趣,這就是想走捷徑、想一步登天的表現。這種心態有問題。
不要說學佛,即使做一件世間事,也要有所付出。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世間事尚且如此,出世間的成就就更不用說了。我覺得,我們每個學佛人,都處在積累資糧階段,不應該熱衷於追求高深之法。我們之所以得不到佛法的功德和利益,就因為資糧積累得不夠!
佛在《廣大游舞經》中講:「具有福德者,亦成諸所願」。具有福德之人,才能圓滿諸願。若是沒有福德,發願亦無用,只是空願而已。雖然每個人都有諸多心願,有諸多想達成的目標,有諸多想得到的東西,但是都要靠福德才能實現。所以說積累資糧非常重要,每個學佛人都應該先從積累資糧入手,積微成著。
積累資糧的方法就是佛經里講的七支供,這是七種傳統的、專有的積累資糧的方法,但今天不講。其實我覺得,積累資糧很簡單,如果我們非常重視,那麼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等,都可以用來積累資糧。比如我們吃東西前若是以恭敬心和感恩心先做供養,就是資糧;沒有恭敬心和感恩心的供養,就不叫資糧。因為我們積累的是成佛的資糧,必須要有善念、正念。
恭敬心來自於,佛菩薩有諸多無漏的功德值得我們學習;懺悔心來自於,自己跟佛菩薩相比,有種種的過失、雜念、煩惱;感恩心來自於,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無論吃、穿、住、用,都是佛菩薩的賜予。我們能擁有這些,是善根成熟的結果,而之所以能種下這些善根,是源於佛菩薩的攝受。我們始終活在佛菩薩的恩惠中,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的。以這樣的心態做供養才如法。這些恭敬心、懺悔心、感恩心才是資糧。
如果沒有恭敬心、感恩心,我們吃東西是消耗福報,吃的越多、越好,消耗的福報越多、越狠。如果以恭敬心、感恩心如法的做供養,在享受福報的同時又種下了新的善根。
我給大家講過,我們要在順境中積福,在逆境中消業。否則,福報總有一天會窮盡。這點很重要。
還有我們穿的、用的、住的,都可以這樣轉為道用,變成積累資糧。城市裡的高樓大廈、璀璨華燈,山上的藍天白雲、一花一草……一切美好的景緻、悅意的物品等,都可以做實物供養或意幻供養。時時、處處都可以積累資糧,主要是看自己有沒有這個心。
還有,我們隨時都能見到很多可憐的眾生,他們都是我們宿世的父母,無論有錢沒錢,都是愚痴的、顛倒的,都像無頭的蒼蠅,在輪迴中掙扎。我們可以把他們作為對境,發慈悲之心。我們之所以沒想到,是因為我們太自私,有強烈的我執,所以忽視了這些。
其實任何世間與出世間的成就,都是用心血和汗水凝結的。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培養感恩心、恭敬心、懺悔心、慈悲心,這些心就是成佛的資糧。
我們可以依此類推。大家都是聰明人,都應該明白,在這里點一下大家,剩下的自己去領悟吧!
凈除業障也是如此,要從每天的生活起居做起。我們每天都要刷牙、洗臉、洗澡等,這些水及剩的飯菜,都可以做布施。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的無形眾生。現代科學也講,存在著三維、四維空間,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眾生與我們在同個空間生存,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我們能不能想著他們,給他們做些布施?大家都聽過嘎達亞那尊者的故事,裡面說,發了慈悲心吐口痰,都能利益眾生。
我們每天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對境,遇到各種不愉快的事情,這都是自己前世造的業,今天成熟了。應該心甘情願地接受,以覺悟的心態面對,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再結惡緣,否則冤冤相報,即是輪迴。
所以我們要了緣了債了生死。要知道一切皆非無緣無故——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以種種因,生種種果。因為有各種各樣的業因果,所以產生了形式各異的輪迴。解鈴還須系鈴人,解脫要靠自己,即把一切對境轉為道用,不再執迷不悟,不再犯相同的錯誤。不結惡緣,化解矛盾和怨恨,才是解決的究竟辦法,才是解脫的唯一途徑。
我們時時、處處都可以凈除業障,我們每天坐在那裡念百字明,念的時候,不是外散就是內收,有各種障礙,效果很差;晚課一個小時,無絲毫法喜,然後嘆口氣,愁眉苦臉的出了經堂。這樣修除障法沒有意義。
因為時間關係,積資凈障方面,只是簡略地講。凈除業障很重要,如果不清凈業障,被業障遮蔽了,極樂世界就不可能現前。其實很多無漏的功德都是我們本具的。
佛在經中講:「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因為業障的遮蔽,無法現見如來。所以凈除業障很重要。十年前曾給大家講過,凈除業障就是知錯改錯。
積累資糧也很重要,有福德之人才能成功。在學佛的道路上,有福德之人,所願才能實現。大家在世間有自己的理想,在出世間有自己的願望,但是要實現這些,靠的是福德。我們發菩提心,想成佛普度眾生,也要靠福德。我們要竭盡全力地積累福德,不要浪費福報。
積累資糧,不是一定要拿很多財物做供養,如果有這個條件也可以這樣做,但是心要清凈。
以前講過一個公案,古印度有個薩迦國王,福報很大,他邀請佛及佛的弟子幾千人,到他的宮裡結夏安居三個月,吃穿住全部由他供養。有個乞丐看到後,隨喜了薩迦國王的福德。他想:「這個國王前世種了善根,今世就當上了國王,供養佛及眾弟子幾千人三個月的吃穿住。他原來就有很大的福報,今生又種下了如此大的福報,以後生生世世都有福報。」這個乞丐心裡一隨喜,佛就知道了。佛對國王說:「今天的善根是迴向給你,還是迴向給福德比你還大的人?」國王懷疑說:「這里有比我福報還大的人嗎?如果有,我同意迴向給他。」佛就念了乞丐的名字迴向,而且持續了幾天。佛為什麼這樣做?此處強調隨喜的功德,因為乞丐隨喜的福德,遠遠超過了國王的善根。
所以積累資糧靠的是心不是物。我經常給大家講,佛法是交心,不是交易。世間是交易:你給我拿多少東西,我給你拿多少錢……但佛法與你拿多少財物沒有關係,主要在於心。積累資糧不是必須靠財物。也許很多出家人會想:在家修行人才有條件積累資糧,我們一無所有怎麼辦?其實都一樣,無論在家出家,如果有這個心都可以積累資糧。積資凈障很重要,這是第二個因。
第三,發菩提心。自私自利無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裡沒有你的座位。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座,不是人皆有之的,需要提前預定,而預定是有條件的。若是沒有蓮花座就不能去西方極樂世界,而發菩提心就有你的蓮花座,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
發菩提心是去掉自私自利,我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要乘願再來,普度眾生。以後千萬不能說,連想都不能想:「我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再也不回來了;我要留在觀音媽媽身邊,再也不回來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雖然對阿彌陀佛、觀音菩薩有很深的感情,但是也不能留戀,否則,這個功德就不是無漏的,而是有漏的;那裡就不是西方極樂世界,而是變成了自己的小家。
發菩提心很重要。我們心胸狹隘,所以無法產生功德。因為功德大,心量小,二者無法相應。所以要把心量打開,把一切眾生都裝進來。
現在社會都講愛,這沒有錯,但是這種愛範圍太小,只愛一兩個人,所以人們的痛苦多,快樂少,甚至有些人根本感覺不到快樂。佛法也講愛,但佛法講的是大愛——愛一切眾生。因為眾生是無量無邊的,所以快樂也是無量無邊的,無論在哪裡都快樂。
心量很重要,要把心量打開,否則就無法到西方極樂世界。發菩提心很重要,我們今天修往生四因也是為了普度眾生。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為我們建立了美好庄嚴的極樂世界、清凈剎土,阿彌陀佛說:若你願意來,我必接引你。
我們應該跟阿彌陀佛約定,發願到阿彌陀佛的清凈剎土,然後精勤地積資凈障。到西方極樂世界後,我們可以獲得阿彌陀佛的授記,快速成就。因為普度眾生之事刻不容緩,所以借阿彌陀佛的願力,快速圓滿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迅速成佛,乘願再來度化眾生。
第四,發清凈願。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要清凈,此處的「清凈」二字是一種強調,即斷除對世間的貪戀。腳踏兩隻船不僅危險,且難成功。若想到達彼岸,必須放下此岸。
《極樂願文》里也講如何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怎樣發這種清凈願,即不留戀、不貪戀世間,隨時做好准備。死亡是無常的,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既然無法改變,就要做好准備,隨時等待阿彌陀佛的接引。但是阿彌陀佛以何種形像接引,並無定數。但無論阿彌陀佛以何種形象接引,都要接受。如果自己的業障不是很深重,他會以清凈的形像來接引;如果自己的業障深重,肯定以不清凈的形像來接引,比如地震、海嘯、絕症等。
不要對此產生畏懼,不要拒絕這種方式,心凈則一切凈。你看到的不清凈的,也是你自己的心,因為你的心不清凈,所以才會看到這些不清凈的阿彌陀佛顯現;如果你的心清凈,那肯定是一個清凈的形像來接引你,但無論如何都是來接引你的,所以不要產生恐懼,若是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你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點很重要。第一不留戀,第二對死亡沒有恐懼。
我偶爾會有些好奇,不是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想面見阿彌陀佛嗎?為什麼還怕這個怕那個?怕地震、怕絕症、怕傳染、怕死亡……既然想往生還怕什麼?想面見阿彌陀佛還有何捨不得的?我們的心裡都有很多捨不得,捨不得兒女、財產、各種瑣事等等,這都是無常的。
我經常強調大家要修無常,對無常產生定解。對無常真正產生定解的人來說,死亡何時來都是自然的。但對無常沒有產生定解的人來說,死亡何時來都是突然的,即使到了八十多歲、九十多歲、一百多歲死,也是如此。儘管自己也清楚,已經八十多歲、九十多歲、一百多歲了,時日不多了,該離開這個世界了,也不能接受今天、現在離開,還盼著兒子回來,還想跟女兒見一面,還想吃一頓好飯。所以對無常沒有產生定解的人來說,死亡何時降臨都是突然襲擊,心能不慌嗎?心一慌,則大勢已去,全亂了。
我經常講無常很重要,在所有的修行中無常是最殊勝的,就是這個意思。反觀我們自己,現在對無常、對死亡產生定解了嗎?隨時隨地做好准備了嗎?沒有吧!所以在這里說要發清凈願,不要貪戀世間,一切都放下,真心實意地嚮往西方極樂世界,時時做好准備,等待阿彌陀佛來接引,這就是發清凈願。
《極樂願文》里也是這樣講的,以何種方式引導我們發清凈願呢?第一,思維西方極樂世界的功德;第二,思維輪迴的過患,以輪番交替的方式思維這兩點,才能產生真正的出離心或菩提心,這就是清凈願。
不修還想獲得成就,實屬白日做夢!即使嘴上在念偈頌,把《極樂願文》念得很流利,唱得很好聽,但是心裡妄念紛飛,沒有思維它的內容,也於事無補!想西方極樂世界的功德了嗎?想輪迴的過患了嗎?應該每天都要念《極樂願文》,同時反覆想輪迴的過患和極樂世界的功德,心是要靠練的,這樣慢慢就能產生清凈願。
對輪迴不貪戀了,才能真心嚮往西方極樂世界,這叫清凈願。否則,即使阿彌陀佛真的來接引你了,還是心不甘情不願的,還跟阿彌陀佛討價還價:再等幾天吧,還有些事情沒處理好呢;再等幾天吧,兒子出差還沒回來呢;再等幾天吧,女兒在外地還沒有趕回來呢……還沒有做好准備呢!
你不是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嗎?為什麼還牽掛兒女,還惦記世間的瑣事?這說明你的心不夠誠。佛法就是講心,而且講的是誠心,蓮花生大士也講過,有誠心才能成就。誠心是沒有懷疑、無有顧慮的,而我們卻有很多顧慮和懷疑。
對於山下的居士,我經常跟大家講,要麼不信,要信就好好信,認真對待自己的信仰。對於山上的出家人而言,要麼不學,乾脆下山搞輪迴,要麼就表裡如一地修,修出個樣子來。頭發已經剃了,袈裟也披上了,還放不下世間的瑣事,還想搞輪迴,這不是出爾反爾嗎?能不能不這樣啊?想出家的人,希望都能深思熟慮,不要盲目衝動、言而無信,過後又後悔,這樣一切功德都失毀了。
今天在這里給大家講往生四因,這些非常重要,能不能對照自己,從今天開始認真學佛修行?
今天是極樂法會的第一天,只是簡略地講了一下往生四因,雖然沒有講太多內容,但我覺得這里有很多殊勝的竅訣,希望大家能牢記在心,認真落實到行動中。
好,今天就講到這。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