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候,你就有智慧又有神通,什麼地方都可以去(宣化上人)

在這個時候,

就有智慧又有神通

什麼地方都可以去。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由你心地,把心地平了,就有一種智慧。你心和你的這種智慧都非常明了——前邊那種種住、種種心都明了。「游履十方,得無留礙」:在這個時候,你就有神通;有智慧又有神通,能以游十方沒有擱留和障礙,任運而行,什麼地方都可以去。


「名修行住」:這第三住就是「修行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在這第四住的菩薩就叫「生貴住」。怎麼叫「生貴住」?就是生到法王家了——生在佛的家庭里頭,佛的家庭是最尊貴的。

「行與佛同」:這第四住的菩薩,他所行所做都是和佛一樣的。「受佛氣分」:「受」,就是接受佛這個氣分。接受佛的氣分也就是學著佛這種的行為,就是和佛的態度是一樣。「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這時候就好像中陰身自己去找他的父親母親。中陰身,以前講過,就是我們投胎做人的這個靈魂是在五陰已滅,後五陰未成,這時候叫「中陰身」。

中陰身,他看這個大地如墨,沒有光明。雖然有日月,但是在日月的時候,他不敢睜眼睛,是看不見光明。沒有日月星的時候,他看大地如墨,就黑洞洞的。那麼他和某一個父母有緣,無論相隔千里萬里,這個父母淫慾的時候,他就看見有一點螢光。他在千里萬里應念而至,很快就到這個地方就好像吸鐵石吸鐵,有一種吸引力,一吸就吸上了;吸上了,這個中陰身,一到這兒就托生了,托生這時候就成胎了。所以現在這第四住這個菩薩,生在佛家裡也就好像這個樣子。但是,這都是比方,不是一定這樣子這是比喻好像這么樣有吸引力,就生到法王家了

「陰信冥通,入如來種」:也就是無論隔著千里萬里,就好有個信互相通著。第四住這個菩薩,就成就如來的種子了。


「名生貴住」:這個名字就叫生在尊貴家裡去了尊貴家,就是生在佛的家裡邊。佛還有家嗎?佛是出家的,那麼這佛怎麼就又有家呢?就是「出家」那個「家」,就是佛住著的地方這都是比方。

「既游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既游道胎」:既然遊歷到佛的家裡,好像生了一個道胎似的。「親奉覺胤」:親自受覺悟的這個胤;「胤」,就是承繼。「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就好像這個胎已成就了,眼睛鼻子、耳朵,這個人的相也不缺了。現在這是菩薩相,這個佛相也不缺了。


「名方便具足住」:這第五住的名字就叫「方便具足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這時候,第六住這個菩薩,他的容貌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的心和佛心也是一樣了。「名正心住」:這第六住的名字就叫正心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身心合成」:身和心都和佛是一樣了,但是這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沒有長成大人;就是這個菩薩,他還沒有這么大智慧這就比方像個小孩子「日益增長」:他的智慧一天比一天增加,就和佛相離不遠。「名不退住」:那麼勇猛精進這就叫「不退住」,到第七住,就不再向後退了,只是向前進。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這時候,有十種靈相的身,同時就能現十身;這十身,就可以每一身又現十身,這就百身;百身,每一個身又可以現十身,這就現千身、萬身——具足這么大神通「名童真住」:這個叫什麼呢就叫「童真住」這個名字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第九,是「法王子住」。前邊,他那個十身靈相能變化無窮了,但是還沒有真正做法王子,好像還沒有出胎。現在「形成出胎,親為佛子」:這個大丈夫相已經成就也就是這個佛相、佛身成就了。就比方在母腹出胎一個樣,親自做佛的兒子了。「名法王子住」:這第九住的菩薩,叫「法王子」。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表以成人」:「表」,是儀錶;也就是他形相已經成人了。


「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好像某一個國家大王——這大王,就是講轉輪聖王;轉輪聖王要傳王位太子的時候,把這個國家政事分別委託交給太子


「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那個轉輪聖王他這個太子大了,要繼王位的時候,轉輪聖王要取四大海水給太子灌頂,灌完了之後,就授王位,令他繼承王位這叫「灌頂」。現在這個菩薩也是,既然做菩薩了,可以做得王子,佛也給他灌頂,授菩薩的職位。


「名灌頂住」:這叫「灌頂住」。

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