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釋迦牟尼佛沒成佛以前,都跟這一位菩薩來學佛法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這一品叫「安樂行品」,「安樂行」就是「菩薩行」;「菩薩行」也就是安樂行」。安,就是安居到這個行上;樂,就是快樂;快樂安居,是菩薩所修的這個行門。這個安,是身也安、心也安,身心都安居在所行菩薩道的這種境界上。不但安居在這境界上,而且還快樂;怎麼會快樂呢?因為自己所歡喜歡喜行這種菩薩道。

  前面〈法師品〉、〈提婆達多品〉及〈勸持品〉都是很重要這一品更重要。怎麼會安樂呢?因為坐如來座、著如來衣、入如來室,修這種安樂的行,這是菩薩必須要經過的一條路,所以這叫做「安樂行品」,這是第十四。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雲何說是經?」

  「爾時」:當爾之時釋迦牟尼佛說完了〈勸持品〉,在這安樂行品〉一開始的時候。

  「文殊師利」:這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有的翻譯成「妙德」,有的又翻譯成「妙吉」;妙德、妙吉,意思都是一樣的。文殊師利菩薩出世的時候,有十種的祥瑞,與其他的菩薩不同的;這十種祥瑞,代表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十度波羅蜜十種祥瑞──光明滿室、甘露盈庭、地涌七珍、神開伏穴、雞生鳳凰、豬產龍兒、馬生麒麟、牛生白澤、倉變金栗、象具六牙。總而言之,這一菩薩境界不可思議的。

  這一菩薩菩薩行的時候,他不妄語也不殺生、不偷盜,謹守戒律。由什麼證明他守戒律而不偷盜呢?

  有一次他對其他的菩薩說:「我從一發心修行,就持不盜戒;所以現在我所有的東西就沒有人偷盜;不但沒有人偷盜,就是我把最值錢的東西放置在路上,也沒人會撿的!」有的菩薩不相信他講這話,說:「那我們現在來一個實地的試驗,你把最值錢的東西拿出來,放到城門前的路中間,因為那地方來往的人最多。經過三天的時間,如果沒有人拿取,這證明你所說的是實在的。」文殊師利菩薩說:「好!我們就試試看啰!」把他最值錢的一粒寶珠拿出來──菩薩都有寶珠有很多寶貝的;就放到城門的路中間了。人到城外去,或進城裡邊來,都必須要經過這城門;雖然這樣多的人,熙來攘往,絡繹不絕,可是經過三天,果然沒有人拿,寶珠還在原處。一般的菩薩才相信文殊師利菩薩守持這個「不盜戒」是真的。

  還有,這位文殊師利菩薩智慧最大,為什麼他智慧最大呢?他就是修般若行修的;從一開始修行菩薩道,他就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修這三般若,所以他智慧最大。

  釋迦牟尼佛沒成佛以前,都跟這一菩薩來學佛法──在《妙法蓮華經》前面,講到「妙光菩薩」,就是這位文殊師利菩薩。所以,我們現在修行受戒之後,一定要認真來守戒律;你現在不認真守戒律將來成道的時候也會真實。我們應該要學文殊師利菩薩這樣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法王子」:佛是法王──法中之王,是天中天、聖中聖。菩薩呢?就是法王之子,所以這叫文殊師利法王子

  「菩薩」:是半梵語具足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菩提薩埵,就是覺有情,善能覺悟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都得覺悟了。又,這位菩薩,他和我們這一眾生都一樣,不過他覺悟了,所以就是在有情之中的一個覺悟者。

  「摩訶薩」:摩訶是個大;薩,是菩薩,就是在菩薩之中,他又是一個大菩薩。大菩薩也就是個「老菩薩」,老菩薩就不是一個「小菩薩」。初發心菩薩,叫小菩薩。初發心菩薩,不一定就可以菩薩;為什麼?因為初發心菩薩有的發心一天、有的兩天、三天,就退菩提心,跑回來了!好像舍利弗行菩薩道,初發菩提心,遇到考驗就向後轉了。所以,在古人有這么幾句偈頌說得很好

  魚子奈摩羅,菩薩發心

  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

  「魚子」就是魚產的卵、fish egg。魚產卵產得很多,不一定個個都變成魚。「奈摩羅」這種果實只在印度有,其他地方很少的;它開了很多花,但不一定結一個果。「菩薩發心」,初發心菩薩很多,一聽說行菩薩道不錯,都發了菩提心;過了一個時期,遇到考驗了,覺得行菩薩道很不容易的,莫如不行!所以這初發心菩薩是很多,真正成了菩薩的,也是不太多。「三事因中多」,這魚子、奈摩羅果和初發心菩薩,這三種,在因地就是種的因很多;「及其結果少」,真能成就的,是很少的。

  所以這老菩薩都是受過煅煉來的;好像在水火里頭,火燒那麼痛苦水淹那麼難受,經過這么多不容易忍的魔考,煅煉成功了。所以文殊師利菩薩,不單是老菩薩又是菩薩又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大菩薩

  所以這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他對佛就講了,「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世尊!現在在佛面前來發大誓願的這些菩薩這是很難稀有的。

  「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他們是最恭敬佛了,所以就順承佛的心意而發大誓願,願意在這個五濁惡世中,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的這種苦行。在將來末法的時候,他們願意來保護這些受持經典的、讀誦經典的、解說經典的。這經典是什麼經典?就是這部妙法蓮華經》。

  我們現在講《妙法蓮華經》,這不知道有多少萬的菩薩聲聞、緣覺,在這兒護持道場。為什麼呢?因為這一菩薩過去都發過這個願,所以有《法華經》的法會,他們都一定要擁護這個法會;也就好像這位多寶如來,他發願有佛講《法華經》的地方他就要去現在其前,給做證明。

  「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雲何說是經」:世尊!所有想要弘揚《妙法蓮華經》的大菩薩,在將來末法,罪惡充滿的這個世界上。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人人好勇鬥狠、好作戰,人與人爭、家與家爭、國與國爭、世界世界爭。此世界想要征服他世界,他世界又想征服此世界;所以人類就想跑到月球里頭去,月球里頭人又想要跑到娑婆世界來;這就叫「於後惡世」,在這個罪惡充滿的末法時代。怎麼樣子才能講說這《妙法蓮華經》呢?文殊師利菩薩請問佛。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 淺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