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了知空性,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佛海觀音修法傳承及空性開示|十五屆萬盞法會開示(四)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念傳承之前,給大家簡單講一講關於空性方面的一些內容、一些道理

  昨天我們也提到了空性,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出世,他宣講了緣起論,講的是空性。《心經》里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意思是眾生若要解除或擺脫一切煩惱痛苦,一定要了知空性。

  空性其實是不可言、不可喻、不可思、不可想的,不是我們言思的范疇。所以今天我們要宣講或抉擇真正的空性,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宣講或抉擇相似的,讓大家明白相似的,一個普通凡夫相續也可以對空性生起相似的定解。

  抉擇空性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們今天用簡單的,也是比較易懂的方式抉擇。

  首先,我們都知道一切法、一切事物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物質,一類是精神。首先講物質物質是有形狀的,所以可以通過方向——東南西北方向來分割。

  每個物質都可以做同樣的分析。比如這個摩尼寶可以分成東南西北四塊,不再是一個整體。每一塊也可以同樣進行分割,比如東邊的這塊可以再分割成東南西北四塊,其中的一塊,又可以分割成四塊……這樣一直往下分,都可以分,沒有不可以分的。

  但是如果無限的分割下去,是不合理的。因為就要承許這個摩尼寶的重量和這串念珠重量是等同的,這不可能,顯然是摩尼寶重、念珠輕。雖然它們都是細微微塵組成,但這兩個物體面積里微塵數目是不一樣的,如果說這兩個重量等同,是不合理的。

  但如果物質可以無限地分割下去,所有物質都一樣的了,所有物質重量都要等同,這是不合理的,有過失。所以物質不能無限分割下去。

  既然不能無限的分割下去,肯定就是有限的;若是有限的肯定有最後一個小得不能再分的微塵。但是有沒有這樣一個不能再分的微塵?沒有。微塵物質最小的單位,但這個最小的單位是沒有的。

  如果有,肯定有方向;有方向就可以分,如果沒有方向就相當於沒有了。這樣有限也是不應理、不合理的。經過這樣觀察分析,無限和有限都是不合理、不正確的,就是不成立的,最後都說不清楚了,這叫空,就是物質空了。物質是不是什麼也沒有?不是。還有,佛法里講因緣和合,因緣和合就產生、就有因緣和合怎麼有?那也說不清楚。說沒有,說不清楚;說有,也說不清楚,簡單的說這就是空性。

  這就是把物質抉擇為空,物質是空性的。也許有人想:這太簡單了!確實就是這么簡單。《大圓滿願文》里講「自心簡易難信之秘密」,本來就這么簡單,但是都不相信。佛法里講空不是什麼也沒有,而是「本體上無,顯現上有」的意思。

  顯現是什麼?就是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觸到的等。這些顯現或者說這些法都是什麼呢?可以說都是我們自己的心。什麼叫心?明了叫心。心沒有固定的位置,明明了了就是心。哪個不是明明了了?我們看東西時是明明了了,聽東西時也是明明了了,觸東西時也是明明了了,除了明明了了沒有其他的,所以一切顯現都抉擇為心,因為都有心的特徵。心的特徵就是明了。

  我們抉擇一切法都是空性時,可以不用把萬法抉擇為心這種方法就像剛才那樣抉擇也可以:自己在自己位置上,也是顯而無自性的。但也可以把萬法抉擇為心,因為一切法都有心的特徵,所以都是心。

  空性是不是唯心主義?不是。佛法里講心,一切都是心,但心也是空性的,都有心的特徵,都抉擇為心,都可以說是心。但是這個心不是實有的。

  這個心沒有形狀,所以不能以方向來分析。那如何分析呢?我們經常講時間、空間,以時間來分析心。比如一個意識、一個心識維持了一分鍾,這一分鍾可以分成六十秒,六十秒里的每一秒都同樣可以再分……這樣分下去,每一段時間都有前後。

  如果無限地分下去,就要承許一分鍾和一個小時、一剎那和一年都沒有長和短的區別了,這是不合理、不正確的。

  如果是有限的,肯定要承認最後有一個不可再分的剎那心。事實上沒有這樣一個剎那心。時間再短也有前後。比如,這里有一沓十張紙,拿刀用力紮下去,瞬間就穿透了,看似沒有過程;但時間再短、再快,也是有過程的。這十張紙是依次穿下去的,不可能穿透第一張紙的同時,也穿透了第十張紙。所以再短的時間是有前後的。最後一個剎那心也是可以分前後的,沒有不能分的。這樣有限的分不合理。

  所以時間無限的分下去,是不合理、不正確的;有限的分下去也是不合理、不正確的。你們可以詳細分析。這樣無論怎樣承許都是不對的,怎麼都有問題,都不正確這就說明心也是空的,這就是講空性。這些是不是沒有?明明了了,是有。但如何有的卻說不清楚,因緣和合的時候就有了。我們通過觀察量去觀察,無論物質還是精神都不成立,這叫空。我們經常講超越時空也是這個意思。

  這些都是明明了了。一切顯現是怎樣產生的?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就是因緣和合。我們世間凡夫都搞不明白,但真相就是這樣。

  科學家幾百年來也在追尋生命真相,但至今尚未研究出來。比如這個世界是怎麼形成的?沒有說清楚,宇宙大爆炸只是其中一個觀點而已,是否完全正確?那是不一定。

  再比如人類是怎麼來的?由猿人進化而來,這也是一個說法而已。是否完全正確也是不一定的,有很多解釋不清楚的地方,存在很多問題、漏洞科學也在尋找、研究真相,但是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

  佛講一切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並無其他。這是不可思議的,通過語言無法說清楚,通過思維也無法弄清楚,因為這些不是言思的范疇。所以是不可言,不可喻、不可思、不可想,它是一種超越的境界

  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如果能說清楚,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就是言思的范疇了。但是並沒有,這叫超越言思,這是一種超越的境界。佛講要破我執放下自我,意思是我們的見解是有問題的、不可靠的。

  我們得到的信息是從眼、耳、鼻、舌、身這些根識而來。我們的感官傳來的信息都是不可靠的,所以別太相信。放下自我和破除我執都是這個意思,沒有其他的

  有人疑惑,怎麼會沒有「我」呢?有「我」啊——我在吃飯,我在學佛……不是這個意思。說「無我」並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指要破除我執放下自我觀點。我們的感官,即信息來源都是非常不可靠的,所以這些信息也是不可靠的。我們皈依佛就要相信佛智慧,這才是正確的。不可思議這就是空性的意思。

  也許有些人說:「空性這么簡單啊?」不簡單。剛才說了,空性是不可思、不可喻、不可言,如果只在嘴上說太簡單了;要真正了知、達到這樣的境界是非常難的,因為這是超越的。佛經常講此岸彼岸,空性不是此岸,屬於彼岸彼岸不是我們的世界,而是另一個世界。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了知空性,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一切煩惱痛苦自然煙消雲散了,這是真實不虛的。

  偉大的佛陀成道之後,想告訴我們他脫離一切痛苦恐懼方法。佛是真理發現者,不是創造者。佛發現了這個真理,斷除了一切煩惱痛苦,獲得了究竟的解脫果位。他說願意把這個方法告訴眾生,如果眾生按此方法去做也可以擺脫一切痛苦,斷除一切煩惱

  這不是虛假的,是佛自己在修行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是他親身的經歷,他自己證得智慧

  佛依次轉了三次法輪,宣講的都是他證悟的智慧。佛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按佛的要求、按佛的智慧去做,一樣可以成佛,一樣可以斷除一切痛苦,擺脫一切煩惱

  因為佛說每一個眾生都有如來藏,都有佛性。從佛性來講,凡夫與佛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差別在於,佛是已經覺悟的人眾生是未覺悟的佛。我們經常講,眾生無明,遮蔽了自性也可以說迷失了自性

  真正證悟空性之後,就如同《心經》里講的:「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如果證悟了空性,一切當圓滿,當下解脫

  眾生真正回歸自性的時候,現前了佛性,與佛無二無別。這點與其他宗教有本質上的不同,其他宗教神與信徒之間是主僕的關係信徒虔誠也不可能變成神。佛不一樣,佛引導眾生眾生也可以成為佛。如果眾生自身努力,可以達到與佛相同的境界

  也許有些人覺得不解:「證悟空與我生活工作有什麼關係啊?對我有什麼幫助啊?」關係大了,幫助就大了!證悟空性之後自然就能開了自然就能放下了。

  我們有一法語:「世上沒有完美,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上沒有完美隨緣了、放下了就是完美。」這就完美完美於心態。簡而言之,證悟空性之後,我們自然就不執著了。不執著就可以輕鬆、自在生活工作了。

  我們知道一切都無常的,但並非自然就會知道。(我擦一下汗,你們鼓一下掌)我們有時候也想無常,但是需要特意去想,非常勉強的想。證悟空性之後自然就明白了——原來一切都無常的。

  無常的意思是隨時都會變。當你內心覺悟了,在對境中自然就很淡定了。因為你知道變化是一種自然規律,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你就不會因此而著急上火,煩惱痛苦了。

  比如世間人對感情執著都特彆強,當感情生了變化(感情是會變的,沒有不變的感情),如果沒有證悟空性,心裡肯定會有很多的擔憂、憤怒痛苦煩惱;如果證悟了空性,這件事對你說是一種自然規律,很正常,你的心境不會受到影響。

  我們不能逃避對境,也逃避不掉。但是我們可以在對境中如如不動不受對境影響。解鈴還須系鈴人,解脫了,自然就不會因此而煩惱痛苦了。

  一般人都是這樣,別人的一個眼神、臉色,也會牽動我們的心。若是對方面帶笑容、很有禮貌,我們的心在動——高興;如果對方愁眉苦臉,或很不禮貌,我們的心就動了,「咯噔」一下,也會不舒服這就受了影響。如果證悟了空性,這種情況就沒有了。你知道這也是無常的,人不可能24小時都面帶笑容,有情緒的變化也是正常的。若是不明真相就會因此而煩惱

  無論是臉色的變化,感情的變化等一切變化,都能得很淡,不受影響,如如不動就能自在了。因為心不會再隨境轉了,這就自在了。不可思議啊!證悟了空性就是這樣,一切都你的心轉。

  平時接觸過佛法的人也知道,但是因為沒有證悟,沒有真正達到空性的境界,所以還是時好時壞。有時候提前有點准備,對境來了就把握住了;有時候沒有提前准備,對境突然降臨,就陷進去了,然後就煩惱痛苦了,把握不住。當真正身臨其境般,親身體會到空性,自然就息滅了一切煩惱,否則只是說說罷了,煩惱沒有息滅。雖然道理都懂,這些分別念、煩惱還是很強烈。

  還有一個,如果真正證悟了空性,就懂得了這個道理——一切都是觀待的。比如,好與壞、美與丑,都是互相觀待而安立的,因為是觀待的,所以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比如說,a對你說是好人,但是對b來說不一定是好人。又比如,美和丑不是事實存在的,也是觀待的,沒有絕對的美,也沒有絕對的丑。

  以前在英國有人專門做過一個實驗。他們讓一隻公的大猩猩和一隻母的大猩猩習慣人類生活有一天,把公的大猩猩帶到一群美女面前讓她們跳舞、表演,大秀美色。然而大猩猩無動於衷,沒有什麼反應。可是把母的大猩猩帶到它面前時,它馬上就有感覺、有反應了。

  美女,對人類,尤其對有慾望人來說是美的;但是對其他動物,甚至是人類中沒有慾望的人,並不覺得美。所以美醜也是觀待的。

  我們經常講包容。包容是: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都有自己的觀點,不能以自己的觀點要求他人。我們有共業,比如我們都做人,今天都在朗措瑪寺,在一個講經堂里聞法,這是共業。但是也有很多個業。比如大家都在這里聽法,但是接收到的信息不一樣,有的人內心喜悅有的人心裡很反感,有的人歡喜也不反感……都不一樣,這個是個業。

  家庭也是一樣。組成了一個家庭在一個屋檐下生活,這有共業也有個業。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所以不能以自己的觀點要求他人、要求身邊的人這是錯誤的。

  (上師擦汗:這么多汗,從哪裡出來的。我們在講不生不滅,但是也生也滅。汗冒出來我一擦就沒有了,也生也滅。但其實也是不生不滅。是這么個理。)

  聽起來有點矛盾都是矛盾體。心經里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看似矛盾體。當你感覺這些矛盾體不矛盾的時候,你就見性了,道理徹底弄明白了,現在我們覺得都是矛盾體。當我們通過不斷的修行有一天真正證悟了之後會發現,原來並不矛盾。原來諸法的究竟實相就是這樣的,茅塞頓開。這時你就見性了,之前你沒有真正見性。

  我們經常講要淡定。想在一切對境中淡定、不失自性,不證悟空性做不到,做到也是勉強的,不是真正做到的。我們也知道要包容,都會說要包容,但是,也要在證悟空性、真正見性之後。

  眾生根基、意樂是不一樣的,所以佛應機說法,講了八萬四千法門。不同的業,有不同的眾生;不同的業,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業,有不同的世界。但是我們現在我執我愛特別嚴重,無論是在生活中、工作中,還是在學佛時,都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以自己的分別念來判斷別人。「他是好人,因為對我好。」對你也不一定是好人,可能對你說是好人,但是對別人來說不一定是好人

  我們都是把包容掛在嘴上,實際上在生活工作中並沒有做到包容。因為有我我愛,把自己關在小小的籠子里。

  有一個寓言故事,講的是一隻井蛙遇到了一隻大海來的海蛙,

  於是就問它:「你是從哪裡來的?」

  「我是大海里來的。」

  「你的大海有多大啊?」

  「特別大。」

  「有我的井的四分一大嗎?」

  「不止不止。」

  「有我的井的一半大嗎?」

  「不止不止。」

  「有我這個井這么大嗎?」

  「不止不止,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帶你去看看。」

  海蛙帶著井蛙去看大海,一見到大海井蛙就被嚇死了

  我們就是井底之蛙,躲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們每天的修法里,有很多觀想內容,這也是為了要打破思維界限,我們不能總在這里轉。虛空很大,打破小小的籠子才可以自由的飛翔。

  我們為了解脫,想盡了一切辦法,但是收效甚微。所以一定要打開小籠子,一定要把真相弄明白。我們要超越、打破自己思維界限

  諸法的究竟實相就是這樣的。如《心經所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都是空,但空也是有,有也是空,就是矛盾體。昨天有個人說「沒有我」,你找到了就是我你沒有找到我就不對了。沒有找到「我」,也找了「我」。這個「我」也有也沒有。聽起來好像很矛盾,但實際就是這樣,覺得矛盾就對了。

  今天講的空性,在我們的思維范疇里是個矛盾體。能理解這個矛盾,我們才能真正弄明白這個道理,今天能對空性真正生起定解的人肯定不多,但是能生起疑惑也可以,我今天就沒有白講,也有意義了。

  古人講「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先有疑惑,然後去觀察,這個疑惑消除了,智慧就產生了。所以我們不能迷信——糊裡糊塗、盲目的信;也不能糊裡糊塗學佛。剛才講空性,你們肯定有很多疑惑這是正常的,有疑惑就好。然後通過觀察去尋找答案

  佛法是不怕觀察的,主要是怕不觀察。當你智慧觀察,真正消除疑惑的時候,智慧就產生了。所以講大疑大悟疑惑智慧就大;小疑小悟,疑惑智慧就小,但是也會產生智慧;不疑不悟,如果一點疑惑都沒有,不可能產生智慧。這幾天,我們每天都在答疑解惑,但是大家都有什麼問題。如果大家今天若能對空性產生疑惑,這也是開始,下一步就是開悟。大家開悟了、見性了,就好了。自然就happy了,very happy,大happy。不是假裝的happy。

  證悟空性的途徑只有兩個,大家要記住,不是一說空就能證悟的。第一個途徑,是剛才我講的最簡單、最易懂的方法。其他還有很多,比如唯識宗、中觀有很多邏輯,通過邏輯推理,在相續中能對空性產生相似的定解,然後通過禪定打坐,在相續生起真實的定解,這時就一地菩薩了,然後再修,成佛就快了。如果連相似的定解都沒有產生,再靜坐打坐也沒意義。如果打坐時間長了,也能入定;如果方法得當,也能成就四禪八定這些世間的禪,但是跟解脫沒有關係

  比如,修成四禪八定,來世可以投生到色界無色界,但這不是解脫,因為三界都屬於輪迴。所以一定要有相似的定解後再修禪定

  顯宗證悟的方法一般是這樣,只有禪宗是特殊的法門,這個就不說了這是第一種證悟的途徑。

  (大家可以鼓掌,鼓掌也不花錢。這么長時間一動不動坐著,還不如鼓掌活動一下,你自己舒服我也高興。)

  第二種證悟的方法,是修加行。通過除障法消業,凈除罪障;通過曼茶羅積累福德資糧。當業障消得差不多,資糧積累得差不多時,通過上師的竅訣就能見性開悟這是最簡單最快捷徑,有信心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通過這個途徑證悟空性。

  如果信心不足,就要通過邏輯推理去弄個明白。人和人不一樣,有些人信心足,有的信心不足。信心不足的人,想「我必須弄個明白」,那你就去弄明白。先通過邏輯推理獲得相似的定解,然後通過禪定產生真實的定解。信心比較大的人,處處凈除罪障、積累福德資糧,積累到了一定層次,通過上師的竅訣或加持,一下子就會明白。

  今天就講這么多。下面念傳承。

  (我這汗也太多了,可能最近有點感冒,有關係,沒事。)

  今天是傳授佛海觀音的傳承。作者不動金剛是藏區公認的伏藏大師,也是蓮師授記的伏藏大師,他的伏藏特別多。寧瑪派尤其是白玉派的每個寺院都修他的伏藏法。這個儀軌是他的伏藏法,非常殊勝。這也叫紅觀音修法儀軌,通過這個儀軌可以做超度

  傳承念完了。佛海觀音也叫紅觀音(紅色的觀音),通過這個儀軌可以做超度平時大家也可以修,如果是平時修,後面超度部分不用念,只念前面部分。如果是做超拔、超度,後邊的超度部分也要念。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師仁波切宣講於2019年7月20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