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大乘無量壽經(第151-155集1998-2006年)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五一集)  2003/10/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51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四十四面第七行,經文第七行。這一段的科題是食自在,我們把經文念一段: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色力增長。而無便穢。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這一經文是講的飲食,西方極樂世界飲食,現在我們的社會都講文化飲食文化。我們看看西方極樂世界他們的飲食文化。開頭這一句非常重要,『若欲食時』,這個關鍵的字眼就在「欲」,也就是說你想吃的時候;你不想吃的時候就沒有這些事情。為什麼會想?在我們推測當中,一定是往生極樂世界時間還不長,咱們娑婆世界這些習氣還沒有忘掉,到那個地方過一段時期,「怎麼還沒有吃飯」這個念頭一動,這個境界就現前了。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是心想事成,一切都是變化所作

  『七寶缽器』,佛家稱為缽器,現在一社會稱餐具,我們要懂得這個裡面的變化,世出世間法常說的善巧變化,現在稱為餐具。我們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專指念阿彌陀佛的人都能往生你要這樣想法錯了,我們到底下念到「三輩往生往生正因」裡面會說到這個事實真相。遇到這個法門,修學凈宗的人,我們確實是念佛往生的。但是不是修凈宗法門的,修其他法門的,能不能往生?能。你看在後面「三輩往生」一共有四段經文,最後一段,慈舟大師判為一心三輩。那一段里講不是修凈宗的,在佛門裡面修學其他法門,把自己所修學的功德迴向求生凈土,是統統都能往生,這個法門才真叫廣大。

  不但是修佛門裡面其他的法門,我們真的懂得這個意思,觸類貫通,修學世間任何宗教你把你修學的功德臨終要希望想求往生的話,也統統得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多元文化,什麼樣的族群、什麼樣的宗教統統包含。往生真正的條件,諸位一定要記住,「心凈則佛土凈」。無論你修學哪一個宗教,修到心地清凈,你的條件具足了。臨命終時遇到朋友告訴你,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天堂不錯!天堂很多,這個天堂可以去看看,那他真的就去了。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這不僅是大乘大乘當中的大乘,這前面跟諸位介紹過,一乘當中的一乘,究竟圓滿哪有修學其他宗教法門不能往生哪有這種道理?通常在經上講八萬四千法門那是佛教的,講無量法門,那就把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的行門都包括在其中,無量法門你想想看包不包括其他宗教?這個道理要懂,你才真正懂得如來所說真實義,決不是局限片面的,它是圓滿的,它是廣博的,我們曉得這個道理七寶缽器當然你就會融通了。

  我們知道,不要說他方世界說我們這個地球,我們這個地球上居住的人(不談其他的,談人道),現在這世間將近七十億人。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們這個飲食文化千差萬別。現在走到大的都市,差不多五星級、六星級的旅館,裡面附設的餐廳就很多,各式各樣的餐廳;有西餐廳、有印度餐廳(我看過)、有日本餐廳、有韓國餐廳,很多餐廳,你進去的時候,他們東西都不一樣。在這地方只有一句七寶缽器」,統統都包括了。所以這裡面細說說不盡。

  『自然在前』,這個我們一定要通達,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有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只要你動個念頭,想吃,那麼你平常習慣用的餐具就都擺在面前。我們這個中餐還是非習慣,到一些餐廳裡面擺的這些刀叉我們就很不習慣,好在現在大的餐廳裡面,都有中國的餐具,都有筷子都有中國的這個調羹東西你要是要求他更換,他馬上來給你換。我們在此地就曉得,各個不同生活習慣的人,他一動念頭,都是他自己喜歡的、喜愛的,都擺在面前了。

  擺在面前,諸位要記住這個經文上有個字自然」,自然就是沒有造作,不需要人工,念頭才生,桌子上這個餐具、菜餚已經擺滿了。『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這又有一自然你想吃的東西全擺在面前。「百味」,有很多講法,如果從事上來講,這是富貴人家的飲食文化在我中國古時候,最富貴的是帝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帝王吃飯,每餐飯多少個菜?就是一百道菜。所以從事上講,我們可以稱百味飲食那是帝王福報,不是普通人的。在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福報都比帝王得多,所以「百味飲食在此是個形容,不是事實,因為你福報帝王大多了。

  古德註解有很多有很多種的講法,以百種來調味,也稱為百味。實際上「百」是一個形容,是個多,實際上超過,幾百種口味,現在我們知道那是平常事情。你要把世界各個族群他們的飲食統統集中在一起,哪止百味?我們概略估計上千種也不止!所以這個百味是個概數,不是一個定數自然盈滿。

  『雖有此食,實無食者』。這個念頭才想到「好久沒吃飯了」,立刻就現前,這一現前,想起來了,現在是在極樂世界,甚至於是菩薩不是眾生了。過去在娑婆世界是欲界眾生,所以有財色名食睡這五種欲,五欲。在娑婆世界時間太長,待了無量劫,所以這個習氣很重,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沒有忘掉,有時候這煩惱起現行。一起現行,這現相就現前,念頭才動,這形相就現前;這一現前,想起來了,現在已經在極樂世界,不在娑婆世界也不在欲界。這個念頭一動,這飲食就沒有了,全部就沒有了。所以實際上決定沒有在吃這些飲食的。這就是決定不是欲界眾生,所以他見到色相,聞到香味,叫『以意為食』,他就明了了,一看到,一聞到,他就知道、就省悟過來了,從迷這就又回過來了

  『色力增長,而無便穢』。這句是我們非常羨慕的,我們的精神體力飲食,一天不吃飯你就不工作,你力氣都沒有了。我們這個身體就像一部機器一樣,飲食給它加燃料;身體像一部汽車,飲食就像加油,油加足了,這個機器很靈活,沒有油了,它就不能動了。我們每個人身體,業報不一樣,我們的身體是業報身,這個要知道。業力不相同,於是有消耗能量的,有節省能源的。消耗能量特別大的,一天三餐他不行,一天去吃五餐,還要吃幾道點心,我們講他飯量大,一餐飯不吃的話,他就受不了。

  像修行人,真的就不一樣,他消耗能量少。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的僧團,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就夠了,他消耗能量很少。在我新加坡,許哲居士,上一次曾經到澳洲在我那裡住了三個月,她一天吃一餐,而且吃得很簡單,也吃得很少,一天一餐就夠了。這說明我們每個人業報不相同。為什麼有人要消耗那麼多,有人消耗得很少?我們對於那個消耗很少的也很羨慕,他省事。這一事情我也記得在講席裡面跟諸位同學報告了好幾次,但是每一堂課都有很多新來的同學,你們沒聽說過。

  早年我在台中跟李炳南居士學經教,李老師每天日中一食,他吃得很少,因為我是常常跟他在一起吃飯。他是山東人喜歡吃麵食,一餐兩個饅頭就夠了,一碗稀飯,菜也很簡單,頂多兩個菜。他告訴我,他一天吃一餐,那個時候吃了三十多年了,我認識他的時候。三十多年,他那個時候將近七十歲,我認識他的時候好像是六十八歲,他是三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日中一食。他的工作量差不多是我們一般人五倍,你要想跟他見一次面,一個月之前跟他約好,否則的話決定抽不出時間跟你見面,一個月之前登記,安排時間。一天吃一餐。

  我到台中跟他老人家學教,在這個之前我一天吃兩餐,晚上不吃。這是我們佛門一般講持午,我那個時候大概有五年,有五、六年樣子。所以我到台中看到他的生活方式我就跟他學,我早晨那一餐也斷掉了,省事,少很多麻煩這一天一餐舒服。我吃到第八個月,我才告訴他,我說老師我現在日中一食。他說:多久了?我說:八個月了。他眼睛得很大:怎麼樣?覺得身體怎麼樣?我說:很正常!他桌子一拍:好,永遠這樣下去,一生不求人。人到無求品自高,生活簡單,不要求人。

  我在台中這個一餐我吃了五年我跟老師提出一個報告,請他老人家給我印證。我想的是飲食消耗,就是能量消耗,應當是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五這么大消耗量,消耗妄念上,你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所以你就需要大量的補充;人如果妄念沒有了,心地清凈了,這個消耗自然減少。所以修行人他心清凈工作沒有關係。李老師工作量很大,但是他清凈,他的工作都是大眾服務,沒有為自己的,決定沒有自私自利念頭,沒有自私自利就沒有得失世間人的煩惱大部患得患失,沒有的想得到,得到之後又怕丟掉,一天到晚提心吊膽,這個消耗量太大了。所以李老師他沒有這個消耗量。

  我是我這看法向他老人家請教,他說:對,一點都沒錯,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妄想上。所以你真正日常生活當中辦事,你所用的能量,這消耗也不過百分之五,頂多到百分之十,絕對不會超過這個數量。所以我們在經典上看到,阿羅漢是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出來托缽一次,吃一餐;辟支佛半個月出來托一次,吃一餐;修行位次愈高,心愈清凈,到菩薩不要飲食了。不要說到菩薩,我們就以世間法來講,你修行得到禪定,你得到初禪,要不要飲食?不要了,所以飲食在欲界。你得到初禪,你就色界天,色界天沒有飲食了,色界天人住的房子里頭沒有廚房,沒有爐灶,你說省多少事。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想到,那些修行證果的聖人無需要飲食。講阿羅漢、講辟支佛,還要半個月吃一餐、一個星期吃一餐,那是什麼?那叫有餘依涅盤。有餘是他肉身在,他還沒有能把這個身體舍掉,叫有餘依涅盤,他真的證到阿羅漢果,證到辟支佛果。如果是乘願再來那他飲食是示現的,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釋迦牟尼佛,當時這些諸大菩薩、諸大聲聞,每天都到舍衛大城去托缽那是示現的,那是表演給我們看的。我們要懂得那不是真的

  所以,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無論他是教學,他是從事於工作,日常生活點點滴滴都是教導我們,我們學佛要在這些地方去著眼,要在這些地方留意,用功認真的學習,才學得像,才學得成功。因此,飲食這一道不能勉強,勉強對身體決定有傷害。有些人不懂這個道理,好面子,自己妄想伏不住也學日中一食,學到第三天不行了,實在受不了了,我們看到很多。最常見的就是學持午,晚上一餐不吃,其實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沒有人的時候照樣吃。這我們都看到過的、都見過的,那不是真的這就是所謂好面子。這個用心已經錯了,已經有過失,何況這都是屬於欺騙的行為,是錯誤的。

  佛並不限制你日中一食,佛沒有限制,大小乘經論里頭都沒有這個限制。尤其在中國大乘佛教中國禪宗不主張持午,禪宗裡面每一天除三餐飯之外,還有兩道點心,為什麼?這非常有道理,特別是在末法時期,我們用功禪堂也好、念佛堂也好、講堂也好,都一樣,你要能夠保持「色力增長」,就是精神飽滿,要怎樣?要不飢不飽。你吃太飽了,昏沉,打瞌睡;餓了的時候,心裡發慌,你沒法子,你學不成,所以說吃東西的時候,讓你少吃多餐。這個方法正確,讓你能保持正常的精神體力,好用功這是講不但禪堂,念佛堂講堂都是如此。所以不能夠暴飲暴食,飲食要會調理,自己精神才能夠飽滿,才有這個體力。這些東西一定要懂得,我們是以辦道為第一,飲食那是其次,不是最主要的修學方法,所以不主張這些事情

  李老師有一次跟我們談到,也是在講經的時候說的,有些人不倒單,看到人晚上不要睡覺,盤腿坐一下休息就行了。這個人一般人對他很尊敬他也去學,學了怎麼樣?其實他坐在那裡睡覺睡著了。李老師就說:既然睡覺,坐著哪有躺著舒服,何必要叫自己受罪?這話都是真話。佛教導我們是離苦得樂,不是叫我們去受苦受罪;受苦受罪,我們不幹這個事情,我們學這個幹什麼?一定是要離苦得樂。了解它的道理,了解它的方法,了解它的受用,它這個果報上的受用,我們就能夠調整自己的生活起居,才真正能達到健康長壽

  色力增長,需要!而無便穢,這在我娑婆世界很難了,如果大小便不通,問題馬上就出來。你看無論是中醫西醫外國醫生替人看病,一定問你大小便通不通,如果要通,小病不是大病;如果大小便不通,問題就嚴重了。所以我們的全身經脈暢通無阻,這個人身體健康飲食是屬於生理,所以古人常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兩句話是箴言,我們佛門真言,確確實實是真言,是真理,時時刻刻都要想到、都要記住,決定不能夠疏忽。尤其是在年輕、任性的時候,往往合自己口味的,真的是暴飲暴食,種下了病根,中年之後就發作了,到晚就有受了

  我們只要細心觀察,現在這社會上,老年人的病很多,你細心去觀察,從哪裡來的?多半都是飲食不謹慎而得的。你再看看有很多窮人長壽,在中國村裡長壽的人很多,我們在澳洲這是鄉下農村偏僻地方,九十歲、一百歲的人很多,九十多歲還在工作還沒有休息,他為什麼健康長壽?他沒好東西吃,就這么個道理。所以他的生活非常簡單,愈簡單飲食是愈健康飲食。我曾經也說過多次,牛羊健康,只吃青草。我們看了之後,要好好想一想,愈是簡單飲食健康,所以素食決定有好處素食要吃一些人工的,現在講素料,那對你不好,愈少吃愈好。要吃什麼東西健康?青菜、蔬菜。蔬菜一定要吃這個節氣裡面所長的,這是健康的。

  中國古時候的人他懂得這個道理,《禮記・月令》裡面講到飲食起居,《呂氏春秋》裡面講得也很詳細。中國人把一年分做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氣,每半個月是一個節氣,哪一個節氣什麼東西,都跟你說清楚。而且吃的這個東西這是五穀雜糧、蔬菜、水果距離我住的這個地方十里之內;中國的三十里,就是現在十五公里,這個地區這一些生長的東西養活這個地方人,中國從前在飲食起居是如此的講究,現在人不懂這個道理要吃什麼?吃外國的,老遠坐飛機飛來的,根本就不是養這個地方人的,花那麼多冤枉錢,結果吃出了許許多多毛病出來,就這個道理

  飲食一門學問,尤其你要懂得,人,這個人身是個宇宙,外面是大宇宙,這個大宇宙跟小宇宙是一樣的復雜,完全相等。因此,你如果能夠隨順宇宙,那你一定健康長壽,百病不生;你要違背大宇宙,那麻煩來了。在飲食裡面最要注意的,冬天吃涼的,夏天吃熱的,現在人懂得這個道理的不多。你看冬天所生長的這些植物都是涼性的,大白菜,涼性的,蘿蔔,涼性的,冬天生長的,凡是夏天生長都是屬於熱性的。所以冬天吃涼性的,我們裡面跟外面相應,隨順;夏天吃熱的,外面熱,我裡面也熱,這個樣子才合乎健康,不能夠違背自然。冬天要吃熱的,夏天吃冰,他怎麼會不害病!

  你要是細心留意古聖先賢的教誨,你才真正佩服古人智慧,他懂得生活,他知道營養,他知道攝生,知道健康長壽,現在人完全不懂!現在人迷信科學,實際講是一點都不科學,找了一些補品,那補品能吃嗎?你不吃沒事,一吃病都出來了,補出來的,本來你沒有病。再看這下面兩句

  『身心柔軟無所味著』,這兩句這是功夫,特別是「無所味著」,這個無所味著就是我們一般大乘法裡面講的不著相、不執著;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古大德曾經說過,什麼時候你在飲食裡面,這飲食是五味,酸甜苦辣咸這五味,什麼時候你在飲食裡面,這五味真正達到了一味,你就開悟了,你就明心見性了,這個話是真的。為什麼五味會變成一味?因為你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它就是一味。為什麼會有五味?五味是你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五味變成一味,那叫做甘露味。所以真正修行的人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在這地方鍛煉,怎樣把妄想分別執著淡化,然後漸漸到完全沒有了,真正一味現前了,你修學的功夫成熟了。

  「身心柔軟」,法身菩薩他真正能做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沒有自己的意見。這個意就是意識,他已經把意識轉變成妙觀察智,把意根轉變成平等性智,所以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沒有一絲毫意思夾雜在其中,這個人就法身菩薩十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都做不到,只是他用得正,他不會有邪思,不會有邪念,為什麼?他能隨順性德,他沒有見性。超越十法界證得一真法界這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八識成四智,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是世間或者是世間,絕對沒有意思在里頭。

  這一點,我們是凡夫,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八識做主,可是要覺悟要讓自己的意識隨順智慧,怎麼個隨順法?隨順經教,經論的教誨。你一定要有堅固信心,決定不能動搖,經典上字字句都是如來自性裡面流出來的智慧你要肯定這一點諸佛如來自性跟我自己的自性無二無別,所以我們隨順經典教誨,就是隨順自己的性德,這個信念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我們見性了,我們所說的決定跟諸佛如來一樣,沒有兩樣,所謂是佛佛道同,哪裡會有兩樣。法身菩薩們,縱然言語不一樣,說法不一樣,意思完全一樣,決定沒有過錯

  但是十法界裡面的凡夫沒有見性,沒有見性你還是以八識五十一心所做主,這個里頭就有善有不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一定要舍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要隨順經論的教誨。就像善導大師常說的:佛在經上教我們做的,我們依教奉行,我們認真去做;不許可我們做的,我們決定不違犯。這就是佛的好學生,你這樣修學,你這一生決定有成就

  凡是修行不能成就的,說個不好聽,都是陽奉陰違。古人得很好,真正的原因是在哪裡?真正原因信心生不起來,不相信佛的教誨。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還是用自己的煩惱習氣我覺得怎樣怎樣,這不行!毛病百出。這些事情,在日常生活當中,也不會有人提醒你,也不會有教你,為什麼?教你你不能接受,你嫌他人羅嗦,就結了冤讎了,誰願意跟你冤讎?各人因果各人承當。自古以來真正能夠勸你的,能夠說你的,古時候只有兩種人:一個是父母,一個是老師。現在沒有了,現在父母也不說你說你你會頂嘴,你不服!老師也不教你,這個麻煩大了你有過失沒有人提醒你,你看這個時候怎麼辦?所以說唯一的辦法那就是靠自己讀聖賢書,除這個辦法之外,找不到第二個人會幫助你。

  我們生在這時代,叫大不幸科技文明是天天在進步,倫理道德幾乎完全滅亡。人,像現在年輕人讀了大學、讀了研究所,拿到博士學位,會做事不會做人,你說有什麼法子?太難了!這個世界上教育還是像這樣發展下去,我們只有一條路,趕快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不能住了。你縱然好心好意對待他、幫助他,他還給你打多少問號,你有什麼目的你有什麼企圖,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在這狀況之下,不到極樂世界到哪裡去。

  現在人處處執著你看從小,這我們看到很傷心,從幼稚園就教競爭跟我中國古代教育完全不一樣。中國古代教育,諸位看《弟子規》就知道了,《弟子規》是教什麼人的?三、四歲的小朋友,這開始學習了。從小教禮讓,懂禮,知道讓別人。現在教的是競爭競爭再升級就鬥爭,鬥爭再升級就戰爭,必然是這樣的,所以這個教育思想是一條死路。

  今天社會動亂,說恐怖分子這么多,從哪來的?你教出來的!為什麼古時候、從前沒有,現在為什麼這么多?你教的。你自己不知道反省,升級,拚命升級,從競爭、鬥爭再升級就戰爭恐怖分子就是戰爭。所以是很正常的教育。到自己每天睡不穩,時時刻刻沒有安全感這是你教出來的,不是別的原因。所以你要想怎樣化解這個問題,真正把這個恐怖分子消除。從哪裡消除?從你自己內心消除,才真正能夠解決問題內心裡面還有對立,還要競爭,永遠不能消除,為什麼?那恐怖分子就是從你這競爭念頭上生出來的。所以要想世界和平要想社會安定要想大家都能美滿幸福生活,還是要回頭走老路,跟著古聖先賢來學習,我們才有救!

  末後兩句,『事已化去,時至復現』。這兩句話是說明這個現相的生滅當你念頭起來的時候,這個現相就現前;當你這念頭沒有了,這個現相就消失了。「時至復現」,這句話很有意思,因為習氣絕對不是一次、兩次就斷掉的,可能在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要一段時期這個習氣才完全斷掉。但是西方極樂世界習氣肯定快速,就是那個地方的緣殊勝。黃念祖老居士在這一段經文,他注得很多,引經據典非常難得。這個註解流通得非常廣泛,這個本子很容易拿到,希望諸位多看。你聽我講,多看,你就很容易體會到經裡面真正的義趣。再看第二段,第二段講「衣自在」:

  【復有眾寶妙衣。冠帶。瓔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西方世界無一不稱性,都是自性本具功德的顯現,所以是無量庄嚴,無比的庄嚴。我們看到佛菩薩造像,你看他的衣著,你看他的寶冠,身上帶著瓔珞』,手臂上手鐲,那個裝飾品很多。為什麼佛不準許我們戴這些東西?他都戴,為什麼不教我們戴?諸位要知道,實際上諸佛菩薩、修行人也沒有戴,他真的做了榜樣給我們看。什麼人看到他滿身戴這些瓔珞寶珠?天人。佛在天上講經說法,教化眾生,珠光寶氣,在我人間他決定不戴。在哪一個場合是哪一種打扮,不一樣!這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楞嚴經上講的「隨心應量」,就是這個意思。

  在我們這個地方為什麼不戴?我們這個地方的人貪心、有分別、有執著,所以佛統統不要這個,幫助我們去掉貪念、分別執著,是這個意思。到天上天人,他們有智慧他們的福報很大,雖然有這些東西,自自然然的,決定沒有貪心。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帶業往生的人,雖然有煩惱習氣在,但是他沒有緣,決定不會生起煩惱,所以他的示現是平等的。永遠記住,佛果德就是平等。如果我們這個世間富貴平等了,每個人都有這些珠寶,佛菩薩戴著珠寶了,平等!如果不平等,不平等就不要了,不要就平等,他要要的時候,那就不平等。示現色身的原則在此地。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身相、容貌、色身,生活環境,前面跟諸位說過,無非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威神加持,這個加持是緣,真的因是什麼?真的因是你自性本具無量的智慧光明、德能、相好,佛神力把你自己自性本具的顯示出來,是這么回事。你如果自性里沒有這個東西,那佛也沒有辦法。所以它是平等的,佛有,一切眾生都有,縱然是下下品往生的人他也具足,跟佛沒有兩樣,所以貪心起不來。

  只要稱性,煩惱就決定不會生。在我們這個世間迷失了自性,所以才生起煩惱,我們受煩惱的害受大了,這個太苦了。佛在這地方教我們斷煩惱,在西方極樂世界教我們恢復自性,所以這個目的完全不相同。斷煩惱有斷煩惱做法,恢復自性有恢復自性做法自性本具無量智慧、德能、相好,這個是屬於相好。但是這里頭『無量光明』,光明裡頭也是智慧,也帶著智慧

  在這一段裡面,我們要注意的就是『復有眾寶』,『衣』是眾寶,『冠』是帽子,『帶』、瓔珞都是眾寶所成。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西方世界七寶柔軟的,不像我們這個世間,我們世間金銀它是硬的,不能做衣服穿。西方極樂世界金銀是軟的,柔軟的,可以做布料,可以做衣服穿。而且它很薄,大概我們所看過的很薄的金箔,像我們塑造佛像貼金的金箔,很薄很薄,但是它很容易碎。西方世界的金比我們這個金箔還要薄,它不碎,它非常堅固給你做出這些衣裳,也不需要用針去縫,不需要裁縫,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裁縫店的,你想什麼樣的衣服,這衣服已經在身上了。不但西方極樂世界中國古人有所謂「天衣無縫」,天人福報比我們大,天人穿的衣服是化現的,也是變化所現的,沒有製作的。

  因為一切是眾寶所成,這個眾寶就是自己性德的流露,所以我曾經說過,極樂娑婆是一不是二,沒有兩樣!為什麼那個世界眾寶所成,我們這個地方盡是些泥沙、石塊?其實完全相同,唯識所變,我們把它變成這個樣子。原來的樣子極樂世界一樣,決定沒有兩樣,我們身體原來的樣子阿彌陀佛一樣,現在變成這樣,我們生活環境原來的樣子是跟極樂世界的依報庄嚴是一樣的。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唯識所變。「識」是什麼?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

  我們如果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徹底放下,知道這個東西不善。我們無量劫生生世世吃這個虧吃太大了,過去不知道,現在明白了。明白之後,那我就得放下我不再搞這個事情。我們才真正懂得古人有兩句話說: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無事。真正體會到這兩句話的意思。多事是什麼?造業!你把你自己如來果地上的依正庄嚴變成現在這樣子,還不覺悟嗎?還不後悔嗎?還不回頭嗎?

  不能夠覺悟、不能回頭的人,是對於事實真相了解得不夠透徹。夏蓮居老居士以前就說了在這狀況之下,只有一辦法,多讀書。這個讀書就是經書。只有這個辦法,你多讀,永遠不間斷的去讀,你會覺悟。夏老曾經說過,但是這個話我還沒有看到有人去試驗,他說真正修行,一部經、一句佛號其他的統統都放下,一心專註,三年不說話;秘訣在這地方,三年不說話,一定開悟!他這是念佛人。那我們曉得要是一心專註三年,不起一個妄念,真的會開悟他會得定,定起用就是開悟。看看我們同學哪個人發心去試驗一下,最重要的是信心堅固願心堅固放下萬緣,一心專註

  他另外有一句話說得好,他說利根的人,一年就成功,慢的三年,最慢九年。這個意思就是說,九年是肯定會成功的。也差不多,九年不說話是有相當功夫了;九年不說話,這心完全定下來了,得念佛三昧。古來的祖師大德不會欺騙人的,他所說的話都是真的,都是經驗之談。我們這個雜心閑話功夫都破壞掉了。所以我們這個用功,天天讀經念佛,天天雜心閑話,自己所修的功夫不多,結果全都破壞掉了,所以學了幾年、幾十年,還是老樣子都不知道原因在哪裡。祖師大德把這個原因告訴我們,就是你一面修一面在破壞,所以你不成就;你要會修,不破壞它,成功不難,快的是一年,慢的是三年,最慢的九年。

  經文百千妙色,悉皆具足』。「百千妙色」是隨心所欲。『自然在身』,黃念老引用《觀經》裡面的兩句話,「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佛經裡面講玻璃,不是我們現在玻璃,因為佛陀的那個時代還沒有玻璃玻璃是什麼?我們現在講的水晶,玻璃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水晶,七寶之一,跟我們現在玻璃不一樣的。這就說明西方世界色相、衣著、裝飾種種庄嚴,光色重重,無量無盡。「自然在身」,說明它不是造作的,是應念而成的,我們現在這個世間人常說的心想事成,他確確實實是心想他就成就。因此,這個世界的人沒有貪心,他用不著貪,想什麼東西都現前,還有什麼好貪的?也沒有瞋恚,也沒有嫉妒,因為大家都是一樣,你也不比我好,我也不比你差,嫉妒心就沒有了,那個世界平等法界,何況天天見佛。

  所以你們同學當中,我知道有很多中國大陸來的,從台灣來的,從美國、加拿大來的,還有從附近的印尼,從馬來西亞來的,要來看看我。我沒什麼好看,你們為什麼不想到極樂世界去看阿彌陀佛?這個要緊,我們要有這個願心,有這個念頭,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去看阿彌陀佛。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跟阿彌陀佛過同樣的生活,天天見佛,見無量無邊佛,不是見一尊佛。

  那無量無邊佛,我每天怎麼見?化身去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自己就有分身術,佛有無量無邊,我的身變出無量無邊身,每一個佛那裡都有我的身。我在那裡拜佛供養佛、聽佛講經說法。聽完之後,所有那個身又回來變成一個身。你看看你每一天修多少福報供佛是修福,聽經開智慧。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一天,我們這個世界億億劫都不能比,你才曉得西方世界為什麼會不退轉,你就明白了。

  每一天能夠見無量無邊的佛,《彌陀經》上講供養十萬億佛」,那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說,為什麼不說多、不說少,單說十萬億?是因為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距離西方極樂世界十萬億佛國土,這個意思就告訴你,你到極樂世界每天都可以回到這家裡來看看,就這么個意思。其實神通廣大,不止如是,這個我們要懂。釋迦牟尼佛曉得我們這個世間人情執很重,總想回到家鄉看看,行,天天都可以回去,時時刻刻都可以回去。不但你的家鄉父老(現在的)你知道得很清楚,過去生中的以及未來的,你統統都能看見。跟自己有緣的,你一定會幫助他,會去度他,他也會樂意接受聽你的教誨,這叫有緣人。所以這結法緣就非常重要,廣結法緣。再看底下一段:

  【所居舍宅。稱其形色。寶網彌覆。懸諸寶鈴。奇妙珍異。周遍校飾。】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是講居住的環境。想想我們現前,地球不大,人口愈來愈多了,居住的空間愈來愈窄小。尤其是大都市,人口密集,居住環境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香港我去的次數很多,很熟悉,香港人居住確實是非困難,普通一家,現在都是家庭夫妻兩個有一小孩,居住的環境多大?很多香港告訴我,大概兩百五十尺,英尺,兩百五十平方英尺。真的,他們居住的公寓都是三十層以上,一家一家的,就像蜜蜂蜂窩一樣。我實在是很想不通,為什麼要住那個地方?這理由是為生活,我不以為然。你要到個鄉村裡面去,你保險餓不死,沒聽說是哪兒餓死人的,何必去跟人競爭!

  這個世間人口雖然多,確實還有很多偏僻,一般人不想去的地方澳洲是個例子澳洲人口少,土地面積很大,土地的是不值錢。我是兩年前去的,現在房地產漲了一倍,兩年漲一倍,但是偏僻一點的地方還是很便宜。所以這居住環境影響我們的身心,影響情緒,影響健康新加坡這個地方,居住也很困難土地面積太小了,往空中發展。我在新加坡就住公寓,土地沒有。我在澳洲,我住在鄉下,我們的凈宗學院是在城市裡面,我住在鄉下,距離城市十二公里,小鎮,我那個小鎮只有三千人。每一戶人家(這是政府劃定的)土地面積十個acre,要合我們這個地方算,這算平方英尺,四十萬,每一家的院子四十萬平方英尺,你去想多大,每一個單位,家家都是這樣的,很便宜。我到那個地方去,我買了三個單位,三個單位就蓋一個房子,所以我的院子比別人大,總共是二十八個acre,所以人住在那裡舒暢!

  我住的這個地方山上,海拔七百米,常常可以看到很美的景觀。雲彩落在地上,鋪在地上,你看樹木都在雲彩上,房子也在雲彩上。你能常常看到這個景觀,確實詩情畫意,樹木多。我們現在還大量的種水果樹,種果樹。所以像這些地方新加坡的人香港人去,真享福。為什麼?你那個小房子賣掉之後,到那裡可以買兩、三棟,銀行還有存的錢,拿利息過生活,什麼事都不要干,你說舒服,真正去享福去了這就要有智慧,要聰明,真正過人的生活,再提升那就過佛菩薩生活是說居住環境。西方居住環境那就殊勝了,他居住的房子可以在地面,可以在空中,隨心所欲。

  『稱其形色』,「形」是講居住房舍的大小,「色」是講顏色。這個「稱」,也可以說房舍跟顏色能夠調配得非常柔和這是稱。第二個意思是稱自己的心意,真的講是稱心如意。色彩的變化也是隨自己意思,想什麼樣的形狀,這個房子就變成什麼樣的形狀,想什麼樣的光彩,它就放什麼樣的光彩,房子都會放光這是眾寶所成。而且這個房子可以在空中飛行,所以到極樂世界,到哪裡去旅遊不要坐飛機,你房子會飛,而且速度非常快,我們現在飛機沒有辦法跟它相比,所以它的房屋可以飛行。今天在我們這個世間富貴人家,家家有車這很普遍的,家家有飛機很難,到極樂世界是人人都有,不是家家有,人人都有你說自在

  『寶網彌覆』,「網」是羅網,是一種裝飾品,在古時候宮殿裡面常常用這個羅網,現在在日本寺廟裡面,我們還是能夠看見,稱為羅網,用銅絲做的。它的用意是保護建築物,古時候宮殿的建築是藝術,雕梁畫棟,它這是彩畫,雕梁畫棟,是一種高度的藝術品,可以提供你欣賞。外面用銅網,銅絲做的網把它包起來,主要是怕鳥到裡面去做窩,防止鳥雀做窩,也防止不小心會把它破壞,這是它的作用它也非常的美觀。西方極樂世界寶網就太多太多了。住的房子、舍宅裡面你能看到,我們在經上看到,樹木能看到,樹木也有羅網,所以它變成一種裝飾品,就像我們人穿的服飾一樣,我們穿衣服的時候還要綴著許多裝飾品。

  『懸諸寶鈴』,這個在東西方一般人都非常喜愛,尤其中國喜歡風鈴,現在外國人,我看很多外國房子里頭也懸掛著中國的風鈴,風一吹的時候自然音樂。『奇妙珍異,周遍校飾』,這是形容住宅的折曲,珍奇美妙,珍貴希有,這些都是贊嘆網、鈴當中諸寶的殊勝。「周遍」,遍是普遍,到處都能看見;「校飾」,校是相交的、交互的庄嚴佛經在這地方講的庄嚴,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講的裝飾,房舍宮殿的裝飾,無論是外觀或者是內部的裝飾,自然的美妙無與倫比。這些也不是人工設計的,也不是人工建造的,都是自己的心念變現出來的。

  這個地方有一句話我們要記住,性德的流露。為什麼?性德,它有德、它有能,我們的自性有德有能,德是秩序,它一點都不亂,而且變現出來的就是最完美的。這個話要怎樣我們才能夠體會?我們舉一個很簡單例子,我們人的身體父母生下來就是非圓滿,非常完備,一點缺陷都沒有。絕對不是父母天天在想要怎麼製造,沒有,父母沒有這個念頭,這個就是性德。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一切受用完全是性德自然的變現流露,一絲毫缺陷都沒有。

  我們今天到這個世間來,每個人身體並不一樣,這是什麼原因?確實是性德流露,但是這個性德已經被扭曲了。什麼東西扭曲了?這個性德里頭夾雜著妄想。西方世界唯心所現,沒有唯識所變,我們這個地方夾雜著唯識所變,就把所現的把它扭曲了,不是十全十美,缺陷很多。西方極樂世界只有唯心所現,沒有唯識所變,因為識已經轉識成智了,轉八識成四智了。所以決定沒有唯識所變,絲毫沒有扭曲,最完美的,最善的。真的是古人止於至善,你的正報至善,你的依報也是至善,決定沒有絲毫缺陷,這是西方世界

  在十方世界裡面,一切諸佛剎土,只有實報庄嚴土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樣!但是同居土跟方便土那就跟我們這個世界一樣,缺陷就很多了。可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跟實報庄嚴土完全相同,這是不可思議境界這是經上所講的難信之法。我們修凈土,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最殊勝的就是這一點。再看底下這兩句

  【光色晃曜。盡極嚴麗。】

  『光』是光明,『色』是色相,『晃』是光輝,『曜』是照的意思。光中有色,色中有光,互相映飾,所以說「光色晃曜」。『嚴』是庄嚴,『麗』是美好庄嚴美好無比。再看下文:

  【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凈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想想我們在這世間生活不能說不艱難困苦古人得很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難得有稱心如意的時候,這是說明人生在世苦多樂少。苦多樂少,那你就要懂得,你能有一點樂,那叫苦中作樂,它不是真樂。你的時間短促,你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不成比例。然後回過頭來看看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樣樣圓滿,而且垂手可得,不是不可得到的,人人都有分。為什麼是人人都有分?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說是「唯心凈土自性彌陀」。

  既然是我心性變現出來的這個世界,變現出來的阿彌陀佛,我怎麼會沒有分?自自然然有分。所以這個你一定要相信。就好比現在的商場一樣,西方極樂世界我有股份,大家都有股份,既然有股份就是股東,哪有不能去的道理?問題就是你願不願意去,想不想去。你要真的到那裡去,一切都是現成的。所以經上講的這些話,都是講的我們自己自家的居住生活環境,這個話不是空話。

  世間你享的榮華富貴,實在跟你講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榮華富貴你能保持多久?我們冷靜的觀察,讀史書、看古人你看看現在這生活上大富大貴的,他能保持多久?有很多人,中年發達了,晚年衰敗;有人還算不錯,能夠享受到一生,下一代沒有了,太多太多了!所以中國古德常講富貴保不了三代,從前!現在自身都保不住,我們看得太多太多了。尤其是這做官的,做大官的,到晚年的時候自己生活很可憐。當權在位的時候,這是我過去見過家裡傭人幾個,一呼百應,到年老的時候、衰敗的時候,自己提個籃子上菜市場買菜。在我想他從前作夢也沒有想到,他落到這種地步,太多太多了。這什麼原因?過去生中修積的福報很有限,自己享福的時候不知道修福,享福造業,把自己的福報折損了,所以很快就過去了晚年在我佛法講,花報!晚年不好你就曉得他來生就不好,你從這里能看到他來生

  我們學佛的人就不一樣了,學佛的人知道三世因果,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努力清凈心、修善心,所以這兩年我們特別提出「純凈純善」。過去很多年我們提出來的是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現在我們更往上提升,要把真誠清凈平等慈悲」提升到「純凈純善」,我們取西方極樂世界有把握了。經上講的是我的老家,講的是我們自己家裡,我們自己家的生活狀況。所以現在我們不要跟這些人爭,跟這些人爭,我們家就去不了了,就回不去了;不要跟他爭,統統放下,你們要的全拿去,我都不要了。我們的家在極樂世界跟他爭幹什麼,我們得大自在,現在這日子得多舒服,過得多自在。所以一切隨緣攀緣

  『樓觀欄楯』,這是我們很容易懂的。『堂宇房閣』,「堂」是殿堂,也是大眾聚會的場所,像我們現在這個講堂,這屬於堂宇。房、閣是自己私人居住的房舍,這不是對外的,私人居住的。「閣」是樓閣,兩層以上的稱之為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完全是自在的,都是隨自己念成就的,我想房子大一點它就大了,想小一點它就小了。

  在我們現前這個生活環境當中,我們也要懂得住的房子這是世間人講風水什麼叫風水?環境影響到我們生活情緒什麼叫風水好?你住在這地方很開心、很舒服,覺得樣樣都很好,對你來講這風水就好。如果住在這感覺得很彆扭,感覺得很不舒服,它對你就不好,不必去看那個風水先生,我們自己很容易感受得到。但是中國人講的,這是很有道理,有幾千年的經驗在當中,房子一定要方正。你蓋房子也好,你買房子選擇要懂得,或者是正方形的,或者是長方形的,這個房子住起來舒服。不要搞奇奇怪怪的,那個角很多確實不好,角太多了,你住在那個房子里頭會胡思亂想。

  我在布里斯本,我去的時候,在凈宗學會(在山下有凈宗學會,也是我們的)隔壁一個房子他要賣,我就看了我一去看,它這個房子里頭卧房,沒有一卧房是正方形的,它都是角形、六角形的。我看了之後,我就問他這個主人我說:你家裡還有哪些人?他說夫妻兩個,三個女兒我說:你們那些女兒一天到晚是不是胡思亂想?他說:是的。他說你怎麼知道的?我就告訴他,這樣的卧房,人在裡面住滿一百天就會胡思亂想。所以他要賣給我我不要。這個房子,因為改起來很麻煩,改起來等於像重建一樣,很麻煩我就沒有要它的,確實如此。

  所以我們看到外國房子都是尖尖角角的,為什麼?他都住不長,他住幾年他就家了,就插牌子到處賣了,有道理!他不懂這個。所以我們中國人講老家、老宅,這個房子建下來都是幾百年的,傳多少代的,他很有道理。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四合院,非常有道理,所以這是不能不懂。另外卧房要小,你看慈禧太後,皇宮很大,慈禧太後卧房不大很小,聚氣。卧房太大,你的精神、氣完全都散掉了,不能聚集,對身體健康決定有問題,所以卧房要小。你的廳堂可以大一點,書房可以大一點,卧房不要太大。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里。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五二集)  2003/10/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52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四十五面,經文第五行。我們把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凈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這一經文是講的居處,也是屬於依報。讀了這段經文這是世尊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一切眾生生活的狀況。這幾天我也見了一些同學,多數都是從中國、從外地來的,彼此深深感到業習很重,生活得非常辛苦,無論是修道或者是世間事業,障緣很多,這是什麼原因?今天上午,我們在凈宗學會講了一個小時時間雖然不長,所說的話很重要這一小時的重點,無非是勉勵我們同學要有智慧,要懂得轉變,正是《楞嚴經》上所說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這個地方所講的如來,不一定是講究竟的佛果,《般若經》上凡是講佛,是從相上說的,講如來都從性上說的。我們懂得這個意思,「則同如來」就是同明心見性的人,明心見性的人都可以稱之為如來

  我們曉得在《華嚴經》裡面,圓教初住以上都可以稱為如來,這樣標準就不太高。雖然不太高,見思煩惱要斷,塵沙煩惱要斷,無明最少要破一品;換句話說,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他們能轉境界不為境界所轉。這個話初學佛的人不太好懂,我們換句話講大家就容易懂,凡是能轉變的人,他不受環境的影響,就是不為環境所轉,他能環境;也就是說他會影響環境,而不被環境影響,這個人就等於如來

  我們學佛要學這個本事,從什麼地方學起?不能從外面,從外面你永遠不會有成就,要從自己的內心,這里頭的道理一定要懂。因為宇宙,連虛空都是心變現的、心造的,《華嚴經上有兩句偈「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兩句話的威神不可思議,能破地獄你說這個威力多大。什麼人念這兩句話能破地獄?我們念行不行?不行,我們念破不了地獄,有人念的時候行,真能地獄,什麼人?入境界的人這一點學佛同學不能不知道。

  什麼叫境界?做到!說到做到他就行說到做不到沒有用。這部經展開,你懂得多少?你為什麼不懂?理由很簡單你沒做到。果然做到了,這個經里頭意思就通達了,就明了了,一經通一切經通,這不可思議!所以世尊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你們學的(入門的),我們講小部經,《十善道經》。十善業道是佛門,無論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共同科目,都是從這個地方開始的,也都從這部經上圓滿的。換句話說,諸佛菩薩始終不離十善業道,始是初發心,我們今天開始初發心學佛,終是達到如來究竟的果位,這個時間無量劫,沒有一天離開十善業道。不但說沒有一天,再跟你說真話,沒有一念離開十善業道。

  所以我們看到佛的造像、畫像,塑的像沒有把這個表法做出來,畫的像有。我們看到很多畫像,佛頭上有一圓光,我們下面那一尊有,有個圓光,但是圓光上面有三個字他沒做出來。畫的佛像我們能看到那三個字,有梵文寫的,也有藏文寫的,也有用中文寫的,那都沒有關係,它的音完全相同,「唵、阿、吽」。這三個字什麼意思?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善護三業。「唵」是身業,「阿」是口業,「吽」是意業,就是十善業道,身三、口四、意三。

  身真正做到「不殺生」,連傷害眾生念頭都沒有,你才真的做到。「不偷盜」,決定沒有一絲毫想占別人的便宜,有一念想占別人便宜,這是盜心,你偷盜的心沒斷。「不淫慾」,這是身業。口業是「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綺語,不惡口」。意業是「不貪,不瞋,不痴」,你得做到。你果然做到了,那個《十善道經》到你面前你來宣講,就跟一切諸佛來講沒有兩樣。我們今天怎麼講也不像,什麼原因?沒做到!沒有做到,你怎麼會懂?真正懂是做到。《十善道經》如是,一切經無一不如是。

  《無量壽經》,我們有沒有得無量壽三昧?能不能契入這個經教?入這個經教,那你這個經就活了,為什麼?自己的境界彌陀境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的境界我現在身雖然沒有到極樂世界,心已經契入了,心心相應,所以才能夠體會得到,能體會得到,你當然就能說得出來這個世界苦。你現在能體會到苦,這個很難得,這個不容易。知道這個世界苦,你讀往生經,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經論,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五經一論」,五經一論總稱叫往生經,我相信你能夠體會得到西方極樂世界樂。

  我們今天所感受一切苦,西方極樂世界統統都沒有。活在這地方,現前應該怎麼做?應該把這個世間放下了,不要再執著了。苦從哪裡來的?苦從妄想分別執著里頭來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不但苦樂可得,連生死都不可得,所以一定要放下放下之後,一心一意依靠經論,依靠阿彌陀佛,依靠四十八願,決定求生凈土。經上所說的,都是我們來日生活環境

  這末後一段『或在虛空,或在平地』。這是講你居住的房舍,你喜歡在空中就空中,喜歡在平地就平地,真的是心如意,隨念變化;都是自然然的,沒有一絲毫造作,也沒有一絲毫作為。黃念祖居士在註解裡面引用五經,就是《無量壽經五種譯本裡面的經文,諸位都可以看看,都可以做一個參考。讓我們了解西方極樂世界那邊居住眾生,他們生活自在,沒有一樣不是隨念而生宮殿大小,隨心所欲;宮殿多寡,也是隨心所欲。

  可是這個世間偏偏有一等人,我在香港講經,就有一個老同學學了少年了,有人問他要不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他說不去你說為什麼?西方世界太多了,比香港還多。這十方世界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西方世界擠不下,沒有空間了。因為他在香港居住,知道香港居住環境困難,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多人,居住地方一定都很小。這是什麼?這是自己妄想分別執著在用事。他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我們今天居住的這個世界法相土。

  法相土跟法性土有沒有分別?跟你說真的,沒有分別。但是說假的就有分別了,分別從哪裡?分別是你自己妄想分別執著里頭生的。只要一有妄想分別執著就不能變化,就受業主宰;離妄想分別執著,說老實話,法性土也能夠隨意變化。隨意變化裡面你就要知道,法性沒有大小,法性沒有先後,法性沒有遠近,所以叫一真法界他不懂這個道理,沒有念過《華嚴經》。

  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佛說微塵,這個微塵大乘教裡面所講的「極微之微」,沒有比這個更小的。極微之微也叫「鄰虛塵」,就是它不能分,它分就沒有了,跟空做了鄰居了,這是形容不能再小了。我們今天科學家所發現原子電子粒子,是不是佛經講的微塵?還不一定。那麼小的一個微塵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並沒有縮小,微塵沒有放大,每一粒微塵里頭都有世界有什麼世界?有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華嚴經》所講的這個大世界。在哪裡?在微塵裡面,每一粒微塵里頭都有這個世界不可思議

  誰能入那裡面去?普賢菩薩能入。這就不止像通常所講的「芥子須彌須彌芥子」,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我們見過,大概像芝麻那麼大的樣子,那個裡面有須彌山,須彌山很大,須彌山沒有縮小,芥菜子也沒有放大,可是須彌山真的就在芥菜子里頭,這個我們已經覺得不可思議了,現在佛跟我們講的更不可思議。為什麼?世界微塵裡面,微塵比芥菜子小得太多太多了,芥菜子肉眼可以看到,微塵肉眼看不見。佛這個說法很難懂,像神話一樣,但是現代的科學家,把佛說這一句話證明了,這是真難得,我們聽到之後無量的歡喜

  在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鍾茂森居士他在網路上看美國太空總署的一些研究人員的新發現,他把這一東西節錄下來送給我看,一共有三個發現第一個發現時間跟空間不是真的這是以往科學家都認為時間、空間是不會改變的,現在新發現時間空間不是真的他說在某一種狀況之下,時間跟空間等於零。時間跟空間等於零是個什麼樣子?空間等於零就沒有遠近。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在哪裡?就在面前,沒有距離!有距離是有空間,沒有距離,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統統在面前時間要等於零,就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過去無量劫就在眼前,未來無量劫也在眼前。

  科學家從數學裡頭推演得到這個結論,但是現在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能夠讓這個境界在我面前他說在某一種條件之下,實際上這某一種條件佛門里頭早就具足了,什麼條件?禪定!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小禪定,小的時空沒有了,譬如在地球上,中國美國距離沒有了,你能夠看到美國人的活動就在眼前;小的時間破了,幾個月的,大概三個月到六個月的,三個月到六個月以前的事情他就看到了,三個月跟六個月以後的事情未來事情他也看到了。我們講的神通,小通,他的能力也還不超過一年。佛的禪定功夫能知道無量劫。我們在古人筆記小說裡面看到的,有不少修道的人學佛的、學道的,今天中國人所講的特異功能真有,這不是假的。距離我們幾千里一萬里這么樣的距離,那個地方發生戰爭,你在這地方看得清清楚楚,空間沒有了。我們曉得那是用什麼條件

  第二個發現是有,有從哪裡來的?這個宇宙從哪裡來的?這些萬物從哪裡來的?科學家也是在數學裡頭推論出來的,有是從中來的,無中生有,有還歸無,所以空有是一不是二。這個發現在我佛教徒講一點都不希奇,為什麼?我們天天念《心經》,《心經》就是講的這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不就是講這個事情嗎?我們天天在念,他現在發現了,空有確實是一不是二。我們講空,空是講性,性空;講有,有是講相,相從哪裡來?相是性變現出來的。性相一如,性相不二,這大乘經上佛常說的。

  第三個發現宇宙緣起這是古今中外多少科學宗教都在探討宇宙的起源,怎麼個起源?從前說這是神造的,現在沒有人相信了。現在人相信科學家講的大爆炸,因為在天文望遠鏡裡面發現宇宙不斷的在膨脹,現在還是在膨脹,所以很多人相信宇宙是從爆炸出來的。現在就問了:爆炸,什麼東西爆炸的?爆炸一定有個東西爆炸出來,就找那個爆炸的點,這個點被他們算出來了,找是找不到的,他說這個點太小太小了。

  我記得上一次我也跟諸位報告過,小到什麼程度?這一頭發,把頭發切斷,切斷這頭發里頭的平面,好比我們把頭發放得這么粗這么大,把這頭發從這里切斷,這就是一個平面。這個平面有個直徑,直徑上排這個宇宙原點他說排多少個?一百萬億億億。就是一根頭發的直徑,排一百萬億億億個宇宙原點這是跟我們說明一樁什麼事情?整個宇宙濃縮成為這個,這個不就是佛家講的微塵!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不大,微塵不小,不就是說這樁事情。所以我們聽到之後,跟《華嚴經》一對比,通了!

  然後我就問鍾教授我說:是幾時爆炸的?他就不出來了他就不出來幾時爆炸的。我告訴他: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我真知道,不是假知道,《楞嚴經上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什麼時候爆炸的?就是現在爆炸的。這個他還是聽不懂,然後我就舉放映機,放電影的放映機,那個鏡頭開關比喻給他聽,他懂了。那個一爆炸就等於說電影放映機的鏡頭一打開,那個底片放在銀幕上,影像一下就出來,馬上關起來不就滅掉了嗎?這爆炸。第二次打開的時候,第二個點爆炸,所以它是相續相,它不是真的速度之快沒有法子想像

  《仁王經》上講的「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是我說得很多,我跟大家講這是佛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我講這一經文經文只有兩句,好像我是講了八個小時,講這個剎那生滅,那個時候我還沒有看到西方科學家的報告你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才真正懂得《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就明白了。《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般若經》上講的「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畢竟空,一切法無所有」,你就完全明了了,然後你就受用自在了。

  一切法可以享受,可以受用,可以欣賞,決定不能佔有,決定不能有個意思去控制;你動了這個念頭你就迷惑,你就六道輪迴你有受了你真正了解這個事相的時候,得大自在在一切法里頭絕對不會有一個念頭起來「我佔有它」,沒有這個念頭自私自利念頭沒有了,我的念頭沒有了,無我了。所以「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想這樣的生活過得是多麼幸福。真的是究竟圓滿幸福,在什麼時候?就在當下。誰能把這個念頭轉過來,誰就過如來生活就在現前,這個地方絕對不亞於西方極樂世界,絕對不亞於華藏世界

  中峰禪師在《三時繫念》裡面講得好,「此界即西方,西方就是此界」,哪裡有差別?差別都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生。所以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沒有差別宇宙是一不是二,宇宙當中沒有大小。沒有大小,當然你就願意往生了,一心裡有想大小,「想到香港這么擠,西方極樂世界香港還要擠,去幹什麼?」那就錯了。所以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了。我們今天還有執著,還不能放下,什麼原因?了解得沒有透徹。真正了解透徹了,哪裡還要人勸你放下自然就沒有了,連放下念頭都沒有了。

  所以佛法知難行易,這一點都不假。這是當年章嘉大師跟我講的,五十二年前的事情,他老人家告訴我佛法是知難行易。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世尊示現在這世間為我們每天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知難!行、轉境界,一念之間,一念覺就成佛了,哪裡要什麼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這個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是對轉不過境界的人給他說的。真正轉境界的時候,哪裡有距離時空都沒有了,這是事實真相。我們讀經,常常讀經,常常作如是觀這就是宗門裡面講的「疑情」,常常作如是觀,總有一豁然大悟你就境界了。

  所以參禪,疑情很不容易提起來,這是夏老常講的,念佛人的信心不容易,信願提不起來,你說的信、你說的願都不是真的。為什麼?這個世間雜事情一現前的話,你的信願都沒有了,你的信願是假的。現在你在此地聽講經,如果有個人來通知你,你家裡房子失火了,你還要不要聽經?趕快就跑掉了,信願就沒有了。真的有信有願,家裡房子失火了,就像沒有聽到一樣,那就叫真的有信有願。所以禁不起考驗!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

  黃念祖居士在註解里做了個總結,「諸受用物,圓具萬德」,他這一句話寫得相當好,你所受用的一切,無論用的什麼東西都是圓滿具足萬德,「無欠無餘,故曰無不具足」。我們今天現前所受用的一切物品,具不具足萬德?還是具足。決定不能說佛菩薩用的毛巾、用的茶杯具足萬德,我們這個就不具足,沒這個道理。他們具足他們知道,我們具足不知道,就這么回事情。他們具足知道,他能隨心所欲起變化,我們不知道就沒有辦法了;不知道完全受業力控制,不能隨心所欲。真正了解事實真相,不再受業力了,業力就沒有了,化解了。所以萬事萬物能隨心所欲,得真正的自在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再看下面一品:

  「德風華雨第二十」。風,也是「圓明具德」,所以稱之為「德風」;「華雨」,妙華從空中降下來,經典上常常講的雨花,這是空中的庄嚴。空中有花,像《華嚴經》講的「雜華庄嚴」,有沒有妨礙?沒有妨礙。落到地上就沒有了,絕對不會染污地面,落下來就沒有了;在空中也能看到,非常之美,所以它沒有妨礙。這個花有色、有香,它沒有質,也能夠隨眾生的意思,你想看什麼樣的花它就變現什麼樣的花;想要這個花變成一個什麼樣的圖案它就自然變成圖案,美不勝收,所以不可思議。請看經文

  【其佛國土。每於食時。自然德風徐起。吹諸羅網。及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