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苦從哪裡來的?樂從哪裡來的?

  佛救眾生,救些什麼?「生老病死眾苦惱」。這是一切經里頭常常告訴我們的,三界六道三種苦,第一種叫苦苦,第二種叫壞苦,第三種叫行苦,這個苦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總而言之,不出這三大類。第一類就是說我們欲界,只要有慾望,有貪瞋痴慢,有五欲六塵,你就一定有這些苦。苦苦裡面又分作八條,就是「生、老、病、死」,此地說這個「生老病死」是本身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辦法避免;換句話說,三界之內的眾生無法避免。除此之外,有「求不得苦」,每一個眾生都有都有求,求不到他就苦了。還有一種是「愛別離苦」,無論你愛的人、愛的事、愛的物都不能長久,沒有辦法跟你長久在一起,一定要別離,別離就苦了。第七種叫「怨憎會」,這是冤家對頭,不願意見到的,偏偏在一起,離不開,這個事情麻煩怨家債主。這七種苦都是苦果。第八種是講苦因,這些苦從哪裡來的?「五陰熾盛」,五陰熾盛簡單講是煩惱,從自己煩惱帶來的。底下「眾苦惱」這三個字,包括了色界天的壞苦,無色界天的行苦。三界統苦,佛能救度我們。所以佛法教學的目的是教人離苦得樂,這些苦惱統統可以離開,你才能得到真正之快樂

  苦從哪裡來的?從迷來的;換句話說,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不明了,不了解事實真相,因此,我們把事情錯了、想錯了、也做錯了,這就來了苦果佛教給我們破迷開悟,破迷就不迷了,不迷就沒有苦,覺悟就有真正的樂了。

  樂從哪裡來的?樂從覺悟來的,宇宙人生真相徹底通達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就是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人生是講個人、是講自己,宇宙是我們生活環境;對自己、對生活環境真正明了,你就不做錯事了,你就會自在了。這是佛幫助我們真實不虛、所以然的道理,我們應當要相信。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波羅」,這兩句菩薩住世的行持,也就是他們心行的標準,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常」是永遠不能離開,應該常常學布施。「布施」的意思是放下這一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布施是舍、施捨;今天一般人講到布施就想到舍財,應不應該舍?應該要舍;你要不舍,你就被它害了。它怎麼害你呢?你的心裡有牽掛、有憂慮、有煩惱那就又胡思亂想,所以必須要把它舍掉。

  可是更重要的是舍心裡面的妄念。實在講,你的財富再多,你不舍真的沒有什麼關係,問題在哪裡?是你心裡頭起了妄念你有貪財念頭,那個念頭就壞了。如果你有財,並不貪財,這個財對你來講不發生任何關係;有,不喜歡它,丟了也無所謂,根本對於財富沒有得失觀念,財再多也不礙事。

  所以佛教給我們舍,要緊的是舍心裡面那些妄想、那些分別執著,是要舍這個。事相上為什麼也要你真的舍呢?它會影響你的心理。這個心境真正如如不動的時候,六波羅蜜統統都圓滿了,一樣也不必修,它就圓滿了。正因為我沒有辦法舍掉,所以從外面逐漸逐漸減少,這樣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漸漸的舍掉它,用意在此地,我們一定要知道。

  世間人往往學這個菩薩道,產生了很大的誤會,自己以為行菩薩道,天天到處去布施,到處去供養目的在哪裡?目的將來有回報,佛家常講「舍一得萬報」,利息很厚,是為這個來舍財的;舍財將來我得財富,舍法我得聰明智慧是為了有得,我才去做的,這就做錯了。這不是菩薩,完全是凡夫貪瞋痴慢的妄想在作祟,這哪裡是菩薩?菩薩要舍的,就是這些妄念;這些妄念統統都沒有了,性德就現前。自性裡面有無量的智慧、德能,有無量的財富,統統都現前了,哪裡要求!哪裡要修!不需要

  我們看《華嚴經》,看毗盧遮那佛,福報那麼大,你看他的依正庄嚴。你讀《彌陀經》,讀《無量壽經》,你看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福報多大。他那個福報從哪兒來的?不是修來的。修來的福報都有限,都用得盡;他那是性德,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像六祖開悟的時候所說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一樣也不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受用隨心所欲,隨念所生佛教給我們,是要恢復我們的性德,跟他一樣,這才是真實利益

  實在說,凡夫大病就是放不下,這才委曲婉轉,以種種方便來幫助我們漸漸放下。所以菩薩給我們作一個榜樣、作一個示範,教我們布施,就是教我們要舍,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統統要舍。不但這些要舍,煩惱要舍,憂慮要舍,牽掛要舍,統統布施掉,生死也要舍;你不願意舍,那你就生死輪迴;統統放下這就對了。我們所學的這些佛法佛法也要舍,也不能要,要它就壞了。《金剛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明白,「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就是佛法佛法也不執著;執著錯了

  《金剛經》上那個法喻,比喻很好;佛法是什麼?佛法一艘船一樣,這是工具;你乘這個船過河之後,船還要不要?不要了。不能說過了河之後,再把船背著走,那就錯了,大錯特錯。達到目的,這個工具就要舍掉。佛法是幫助我們度過難關的,既然度過了佛法也不執著也要把它放下這就對了。

  「持戒」,這個戒,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守法。我們跟大眾相處,縱然自己覺悟了,別人沒覺悟;對沒有覺悟的人,一定要立一個法,讓大家都守法,這個社會才有秩序,才不會亂成一團。所以有禮、有法,儒家教學講求禮(禮節),佛法建立的是戒律佛家戒律儒家的禮樂,作用完全相同,都是幫助我們生活規律。所以這個持戒就是守法。

  佛給我們制定的戒律,那叫根本大法。實在講,佛給我們制定的戒律最根本的只有四條,「殺、盜、淫、妄」這四條。這四條決定有罪,不管你受不受戒你不受戒也有罪。佛講這四種叫性罪,它本身就是罪業,我們一定要遵守。

  五戒裡面有一條「不飲酒」,飲酒的本身沒有罪,所以它跟前面四種不一樣;前面四種本身就是罪,酒本身沒有罪。沒有罪,為什麼要把它定在重戒?酒醉之後亂性,犯前面四種罪。所以酒這條戒,它叫遮戒。這個遮戒的意思,用現代話就是防預(防範、預防),它是防預的性質,它本身沒有罪,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仔細觀察這個社會,我們從旁邊觀察犯這些重罪的人,與酒這個關係可以連在一起,絕大多數都是酒醉之後犯下重罪,所以世尊這一條列入重戒。

  其他的,我們要隨俗,要隨環境。譬如我們今天住在美國美國法律這是現前、是本地,我們要遵守;美國風俗人情,我們要懂得,我們也要遵守,在這個地區才能跟他和睦相處,這是持戒真正的意義

  「忍」,就是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無論對任何人,要有耐心。這些譯經的法師,把這個「忍」後面加個「辱」,因為古時候中國讀書人,士大夫階級,他們把辱看得很重,所謂「士可殺,不可辱」,殺頭沒有關係侮辱不能接受。所以這些譯經的法師們,看到中國對這個辱看得這么重,辱都能忍了,那還有什麼不能忍?沒有一樣不能忍了。所以這個忍辱是特別在中國翻的,在其他的國家,這個梵文原文的意思不是忍辱,就是忍耐的意思;這是特別對中國人,沒有一樣不能忍的。

  你要通達事實真相,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虛妄相當中,何必認真?能忍,就能夠心平氣和;能忍,功夫才能往前進。

  所以底下一個就是「精進」。如果不能忍,你修得再好,也止於這個境界,不可能再往前推進一步了。所以忍是真正的功夫,忍是禪定的前方便;不能忍,怎麼可能得定?

  「禪定」,在念佛法門裡面講,就是一心不亂,就是清凈心。凡是不能忍,他的心一定不清凈,一定不專一。所以忍辱,在菩薩行法裡面非常重要。你看一部《金剛經》,雖然講菩薩六度菩薩六個法門,它特別著重布施忍辱,這兩個法門講得最多、講得最詳細。實在講,這是修行關鍵,首先教你放下,然後教你有耐心,你就會成功。

  「慧」,是智慧。慧從哪裡來的?這個地方的慧,不是世間聰明智慧世間聰明智慧佛法裡面稱為「世智辯聰」,世間智慧辯才聰明。這些東西學佛是有妨礙的,佛法裡面講「八難」,這是遭了難,這是八種大障礙障礙學佛;這八難裡面就有世智辯聰。所以學佛的人不需要世智辯聰,學佛的人要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從哪兒來的?從清凈心來。所以這個慧不是求的,有定就有慧。

  六個法門,就是六波羅蜜,叫六度。前面五種是事修,依照這些事去修學,智慧自然開發的,所謂開悟智慧現前之後,表現在哪裡?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菩薩生活,就是這六個綱領,表現在布施裡面,所以叫「三輪體空」,天天修布施不著布施相,這就是智慧;著相智慧就沒有了。不著相,持戒也是三輪體空,微細戒條也不會觸犯。心裡面有沒有持戒念頭?沒有,自自然然就符合這個戒法的標準自然就合了,並沒有有心去持戒,有心要這么做,沒有這個念頭忍辱精進禪定統統如是,智慧表現在行事之中,這樣才真正離苦得樂

  佛給我們說布施果報,實在講六度不是凡夫能夠修的;凡夫所修的是前面五種事,從布施禪定是我們可以學的。為什麼不能叫度呢?因為沒有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這五條叫度。度什麼?度生死、度輪迴、度煩惱、度無明成佛道。

  前面法藏給我們顯示得很清楚,他修學是以智慧第一個目標,「智慧廣大深如海」;智慧從哪裡來的?「惑盡過亡三昧力」,三昧就是禪定。所以他是從這個地方修學的,是以般若波羅蜜為修學的目標

  無量壽經  (第二十四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2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