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第一集)

  1983/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8-004-0001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這一在我觀音佛七當中,為了求得解行相應,所以在七天當中,每一天有四個小時講經,四個小時稱揚菩薩聖號。在講席當中,我們採取前清大義法師的《法華大成》,法會圓滿之後,這部經就贈送給諸位結緣。所以聽經的時候,諸位最好認定自己的經本,你們在這個本子上,如果有重要的地方,記錄下來都可以,將來自己把經本帶回去。

  在講經之初,我們還是必須要將經題給諸位做個簡單的介紹。經題在上冊,上、下兩冊都放在諸位的面前。為了講解方便起見,我先列了個大綱,這個大綱也發給諸位了。本經的經題在上冊第一百三十頁,諸位可以打開經本,一百三十頁第五行,《妙法蓮華經》。大義法師註解,在《法華經》註疏裡面是值得贊揚的,註解的名稱叫「大成」,意思就是集古注之大成。他注經的體例,不是遵循天台家風,而是採取華嚴「十門開啟」,我們在玄義裡面可以看到。這次我們不講玄義,因為我們的時間不多,講經只能有十二次,每一次兩個小時,所以玄義我們就把它省略了。但是題必須要介紹。

  題的解釋,諸位請看一百三十二面,翻開一百三十二面,最後一行,在當中有個「妙」字,「妙字是能贊之辭」。再看「法」這個字,法也是在這一面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句,第四個字,「法即十界十如權實之法」,這是法華經》裡面所討論的中心論題。十界就是十法界,十如就是十如是,全經所講不外乎十法界、十如是權實之法。再將這個法歸納起來,不外乎三種,這三種就是「眾生法佛法心法」。「如是三法,元是一心」,心法是體,佛法跟眾生法都是相、用,覺悟就叫佛法,迷了就叫做眾生法。我們在表解上面,這個表解他們寫的時候因為不懂教義,所以有許多線條都畫錯了心法,我們在表解裡面看,後面這個括弧它這線畫得太短了,應當要連接到心法這個地方,因為它是體。悟心法,這個心法就叫佛法,迷心法,這個心法就叫生法。可見得法原來是一,哪有二?所以三法原來是一心。括弧裡面說「此經為諸佛之心宗」,著重在心法上,所以才稱之為「經中之王,王於三藏」,意思就是在此地。

  為了講解方便起見,先解釋「法」字,然後再來說這些法是如何之妙。先說眾生法在一百三十三面第一行,「眾生法者,因迷有故」,眾生法從哪來的?就是迷了心法而來的,就是而有的。「以不了真如法一」,了是明了,由於我們不能夠明了真如法是一。你看,真正明了的人他懂得,《華嚴經》裡面講,法界是一,沒有二,唯有一才稱之為真,叫一真法界。二,二就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法界原本是一真。怎樣才能夠明了真如法一?這要從心地去做功夫,正是《彌陀經》裡面所提倡的一心不亂,一心是真心,一心所現的法界就叫做一真法界。所以,如果要想證得一真法界也就是說,入華嚴無礙境界必須要一心。由此可知,修行的重點就是在一不亂凡夫之迷就是迷失了一心,所以在一法界裡面才看出無量的法界

  底下講「妄受五蘊色心」,受是感受。五蘊,《心經》裡面常講,色、受、想、行、識,歸納起來不外乎色、心二法。色是講的物質,心,現在所講是精神你在物質精神上有種種的感受,這些感受都不真實的。「雖為垢衣所纏」,這意思就是講無量無邊的無明煩惱,「其性本來凈妙」,雖然我們被無明煩惱所纏縛,我們的真性並沒有失掉,還是那麼樣的清凈,還是像《法華經》裡面講的「本跡十妙」。佛在一大乘了義經典常常給我開示說我們的真心不生不滅的,說我們的境界也是清凈寂滅。我們聽了,有人相信、有人不信、有人是半信半疑,必得自己親證這個境界,才算是正信。佛教給我們的目的,也是希望我們能夠證得

  後面有幾句話,在這一頁的第四行,我們從第三個字看起。「眾生而不知」,就是不明了諸法實相,「如來出世,原為開示眾生本妙知見」,這就說明佛為什麼出現在世間。「知見一開」,這就是佛法里頭常講的正知正見、佛知佛見,《法華經》裡面所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知見一開,則一切色是佛色,一切聲是佛聲」,這兩句話與《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一樣的境界什麼時候我們能夠入這個境界?那就像觀世音菩薩所講的,斷六結,證三空,這個境界就現前了,也正是《心經》裡面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如果諸位要問,這在菩薩地位上究竟是何等地位?要依《華嚴》、依《法華》來說,這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要是依別教來說,則是初地菩薩的地位。但是,我們所依據的經典都是圓教一乘經典,所以我們應該以圓教來看,圓初住。而在念佛法門裡面講,理一心不亂就是圓初住的地位,一證得理一心就是證得圓初住。所以,一心不亂裡面,就是理一心,裡面的境界還有淺深不同,這是我們在大經裡面讀得很多。初住以後一直到如來地,還有四十一個位次,這四十一個位次都是理一心的境界。由此可知,理一心,就是同樣證得理一心,淺深差別很大。這是說初住菩薩所見到的諸法實相。

  說這些話,對我們初學人來講不是沒有作用的,有很大的作用。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就曉得我們自己修行目標在哪裡、方向在哪裡,我們自己修學應該要怎樣去用功,我們現前究竟是什麼樣的境界,我們為什麼不能夠悟入佛知佛見。佛知佛見就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我們要能常常提起這個疑問。再仔細去想想,原來我們犯了很大的毛病那就在一境界當中,無時無刻不在那裡心動念、分別執著。諸位想想,這樣怎麼能夠得一心?

  在一環境裡面禁不起考驗,心總是為境界所轉,這就叫眾生法。如果不能夠離開眾生法,怎麼能夠證得佛法?離開,不是說我們把眾生法界擺脫掉,為什麼?因為眾生法界跟佛法界是一法界,不是二法界你怎麼能擺脫得掉!如何擺脫?是從內心擺脫,那就是在生法裡面離一切分別執著,就是佛法。如果在眾生法裡面起分別執著佛法就變成了生法;離開一切分別執著,眾生法就是佛法

  我們再看底下,佛法裡面怎麼說的,這是諸位特別要知道,就是佛法跟眾生法是一法,不是二法。我們講迷、講悟,起心動就叫迷,在境界里頭不起心、不動就叫覺。這個事情,我們到入了經文的時候,還要跟諸位細細的來商量。因為「普門品」諸位是常常讀誦,有許多人都能夠背得,它最重要的就是在前面幾句;也就是說,我們與菩薩如何能夠求得感應,如何跟菩薩打成一片,然後才知道,觀音菩薩十二大願,願願都是真實不虛。

  此地說,「佛法者,佛乃大覺聖人,覺世出世法,本來寂滅」,不但說是出世法本來寂滅,世間法也本來寂滅。世間什麼法?就是我們現在這個生活環境,我們的身心、我們所處的人事環境、我們所處的物質環境,本來清凈寂滅。何以我們現在感覺煩惱重重、業障深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是你迷了。煩惱業障都不真實的,不但煩惱業障不是真實的,連果報也不真實的,就跟作夢一樣。因為你夢中你不覺,我再告訴你,夢中那個境界清凈的,是清凈寂滅的,你相不相信?你醒過來想一想,相信了,為什麼?夢全是虛妄的。正在作夢的時候,那個夢境怎麼不是清凈寂滅的?那個夢中境界是從無生有,有即是無。可是你在那個境界你不知道自己作夢你把那個夢境當作真事,所以你在那裡起分別、起執著,那你也是造業,也在里頭受苦,受報。等到醒來之後想,一場空,什麼也沒有,惑也沒有,業也沒有,果報也沒有。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他覺的是什麼?他曉得我們現前十法界依正庄嚴不過是一場夢境而已。所以,他在這個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住的是一真法界,他住的是不思解脫境界,就這么回事情。所以妙不可言!

  我們今天怎麼樣修行,說實在話,我們從無始劫以來就修到今天,還是修成這個樣子,沒入境界。為什麼不入境界?就是始終把這個境界真實在這個裡面虛妄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換句話說,無始劫以來修到今天,說的是佛法,其實統統修的眾生法什麼時候經學佛法?幾時你要學佛法了,那就迴光返照,一念就成佛了。由此可知,我們用分別執著、用意識心來大乘、一乘佛法,這個大乘、一乘還是世間法。清涼師說得明白,用意識心(意識心就是分別心、執著心)來修學佛法,它的結果就是增長邪見。如果離開了經典,以意識心來禪定禪定是行門的總綱,不管修學哪個法門都是修定,大師說,它的結果是增長無明。譬如我們這七天法會,如果我們不講經,也不講開示大家都在這里觀世音菩薩,結果恐怕大多數都是增長無明。每天給你講經,不念佛,天天在字里行間去思惟、去幻想,增長邪見我們現在兩種都有了,兩種都有要是搞得不好,就是又增長無明又增長邪見麻煩大了!所以一定要會,這個裡頭有善巧。如果你會了的話,你聽經增長智慧念佛是打斷無明,這個功德殊勝就不可思議了。這是講的佛法。我們把這幾句念下來。

  「性相常住,循業發現,十界差殊」,這里講十法界就是這么來的,這把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真實法裡面是性相常住,變現為十法界庄嚴那就是循業發現。這個道理,佛在《楞嚴經》裡面給我講得非常清楚,《楞嚴》過去我講過很多遍。底下兩句話非常重要,諸位一定要牢牢的記住,「九界皆權,佛界為實」。因此,九法界我們都不能分別執著,你才能夠佛法界。下面這個幾句對我們現前來講很重要,為什麼?我們畢竟還沒有能夠舍妄想執著,沒有能夠舍掉。沒有能夠舍掉就是凡夫,既是凡夫,必定是起惑、造業、輪迴,所以底下這幾句話就重要了

  「如造上品惡因,報在地獄」,地獄就是這么來的,本來沒有,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不是佛、菩薩閻羅王造一個地獄,你造了罪業,把你送到裡面去受罪,不是的,沒有,是你自己變現的。你要不信,我們可以做個比喻,譬如我們這個心有噁心,常常想害人,你就會做惡夢夢裡夢到惡人要害自己,不是你害別人就是人家害你自己你會惡夢你的心要是純善的心,你做的夢是好夢;你心是清凈心,你就不作夢。你既然曉得夢是自己心變現的,告訴你,十法界統統是自心變現的,地獄是自己變現的,惡鬼也是自己變現的,沒有一法不是你自己心變現的。所以修行最要緊的是修心!什麼叫上品惡?什麼叫中品惡?在此就不能給諸位詳細的講,註疏裡面大家自己好好的去看。「中品惡因,報在餓鬼下品惡因,報在畜生。修下品善因,感人趣。中品善因,感修羅趣」,趣就是我們講道,中品善因,感修羅趣,這是指天阿修羅。「上品善因」,這是生天。「說四諦法,證聲聞果。說因緣法,證辟支果」,辟支是緣覺。「說六度法,證菩薩果。此九皆權,不得雲妙」,這個妙,單指佛法界;換句話說,單指一真法界,這才是妙。所以底下有一句說,「唯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這才叫妙。

  再看心法在一百三十四面最後一行。「心法者,以十法界千差萬別,唯一心造。」佛在《華嚴》裡面告訴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心很難懂,所以禪家常講,「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成佛就是認識心、明了心了。心在哪裡?心是什麼樣子?這是很大的問題。《楞嚴經》一開端就提出這個問題,「七處徵心」,找不到心在哪裡。「十番顯見」,佛告訴我們,心就是六根的根性。六根的根性也不好懂,根性是盡虛空法界,不是說我見性見性在我眼睛裡面,那就錯了,怎麼樣你也無法體會。如果見性真的就在我眼睛裡面,我們眼睛瞎了,那見性也完了。你讀讀《楞嚴》看,眼根有生有滅,見性不生不滅。所以,阿難找不到心在哪裡。真心虛空法界,妄心也是盡虛空法界,那你要問了,妄心為什麼也盡虛空法界?因為真妄是一不是二,悟了就真,迷了就妄,迷了叫阿賴耶,悟了叫真如本性。只換名詞,絕沒有換其他的,只是換個名稱而已。

  「此心能相能性」,性是本體,相是能現相。像我們每天晚上作夢,做的夢都不一樣,你能作夢的心是一,所作的夢,你們哪一位做過夢曾經做過相同的夢?有幾個人做的完全相同的夢?這個很少有。它能夠現相,能現相的心是一個,所現的境界相,跟諸位說無量無邊,十法界依正庄嚴,全是自己心變現的境界。「能凡能聖」,你迷了現的是凡夫相,覺悟了現的是菩薩相,都是這一個心。「能善能惡」,一念慈悲,心就善,一念瞋恚,所謂是百萬障門開。「能佛能眾生」,能成佛也能成九界眾生。由此可知,我們自己這個心真是萬德萬能。萬德萬能的心,就看我們自己如何去運用。諸佛菩薩大用無方,所以才能夠隨類化身,像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你要問他為什麼有這么大能力?本能如是,經上常講「法爾如是」,法爾是本來就具足這個能力。佛很明白的告訴我們,並不是說這種能力只有他有,而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都有心,既有心,換句話說,哪一個人沒有這個能力!我們有這個能力會用,這才叫冤枉。為什麼不會用?第二行就說得很清楚,我們接著念下去。

  「故曰,心如畫師,作種種五蘊」,這兩句話是《華嚴經》裡面的。底下幾句話就重要了,「特人不自觀心」,這句話就是佛之所以成佛菩薩之所以成菩薩,就是他會觀心。觀音菩薩之所以能成為觀音菩薩你看楞嚴經》裡面講的修行方法他就是會觀心,所謂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反聞就是觀心。這個方法,我們在這一會當中要跟諸位同修細細的來討論,這是修行關鍵的所在。你要不懂,不管你怎麼苦修,剛才跟諸位說過了你還是修的眾生法,不會有成就。修的眾生法你是的人福報,你福報大了福報大了煩惱也多。不要說我沒有福報的人煩惱福報的人我看煩惱更多!這就是你沒有能夠擺脫眾生法

  「若能修攝其心,觀一切法,本來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這個經上沒有句讀,諸位聽的時候可以把它圈起來,這個經是贈送給諸位的,將來你們自己帶回去,「無所有性,觀心無心,法不住法,當下了悟,當下解脫,如大圓鏡,普照十方,此心法何其妙哉」。這是把心的體、相、作用它的妙處都給我們點出來了,實在是妙,妙不可言!「佛無別法,即心是佛,心不自心,即眾生心。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所以,這個三法不可思議三法都稱之為妙。

  這個地方我們只說一個大概,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曉得心法的重要。我們今天所有的功夫都應當用在心法上,會用功的人就像清涼在《華嚴》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你要覺得處處還有障礙那是你不用心,會用心的人沒有障礙,不會用心的人處處有障礙。會用心的人,所有的境界都是自己「修攝其心」的增上緣,不會用心的人,所有的境界都變成障礙。不但逆境是你的障礙順境更是障礙,為什麼?順境裡面你起貪心,你起慳吝心,你捨不得放下,所以順境障礙逆境還要大!佛法的修學先從逆境裡面修,先學苦行,大迦葉尊者榜樣,修頭陀行。到逆境的時候沒有障礙心得清凈了,再修順境順境是以善財童子榜樣你看善財童子一出生,他家裡環境,連草木都長成金芽、銀芽,都現的七寶那是現的一片順境順境圓滿了,順境里不動心了,那就成佛了。

  可見得會修心的人,無論在什麼境界都是上緣,無論是什麼人善人惡人都是知識都是菩薩。不善修心的人,給諸位說,佛菩薩來了也是魔,也是障礙。譬如你念佛,你念得那個心剛剛清凈,要得一心了,忽然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現在你面前你的心歡喜,你的定完了,一心馬上沒有了。那個阿彌陀佛、那個觀音菩薩就是魔,把你一心破壞了,你的功夫就失掉,再也得不到了。所以《楞嚴經》裡面講,不管什麼境界現前,統統不要理會,見如不見,聞如不聞你要觀心,決定不能放棄你的功夫,這個觀心就是觀世音菩薩「入流亡所」,就是那個入流。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所用的功夫就是入流兩個字,入流就是向內觀照,不向外攀緣,向內觀照。一失掉了觀照的功夫,心就被外面境界走了這是用功的人大病

  下面有講,「本跡二門,皆具十妙」,這在一百三十五頁最後一行。在這個地方,我只跟諸位提示什麼叫本,什麼叫跡。本,是佛在果地上的境界,前面講十法界佛法界是本,其餘的九法界都叫跡,佛可以非常自在無礙的示現在九法界利益眾生。本跡皆具十妙,這個十是表法的意思,不是定數,是表無量無邊,無有一法不妙。無量無邊的法說不盡,歸納為十大綱領,略說而已。這個裡面,在一百三十六面我們看到,有「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感應妙」,這些經文註疏諸位自己去研究、去看,重要的地方我跟諸位提一提。

  境是講境界境界無量無邊。智是講的智慧佛法裡面所說的一切種智,這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也是我們真心(就是一心)本自具足這是智慧。起作用的時候就叫做道種智,也叫做後得智,或者叫做權智,是為他受用的。自受用的就是根本智,就是一切種智。自受用的是什麼樣子?《般若經》上常說「般若無知」,自受用的就是無知。對別人講,他受用是無所不知。也許諸位心裡面有疑惑,我們自己受用應該無所不知,他受用的時候,他無知,我無所不知。這就迷了,這就叫顛倒錯亂,這就迷了,無明就這么起來的。所以《楞嚴》上說得很好,富樓那尊者請教釋迦牟尼佛,我們這個無明從哪來的?什麼原因而有無明?佛講得很好,「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無明的根本就是這么來的。我有智慧,我樣樣都通,這就是無明的根本。佛與大菩薩,你問他,他一無所知。我們讀《六祖壇經》,人家請教六祖,六祖自己說他無知,他什麼都不會。自受用里頭是無知無能,他受用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要懂得這種甚深道理。我們要求的智慧求什麼?求無分別智,要求這個,這是智慧。所以佛法那些方法都是叫你求根本智,根本智怎麼求?根本智就是清凈心。所以,歸結到究竟,還是講的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裡面有無量無邊的智慧,但是這個智慧它不起作用,所以叫無分別智,它不起作用。別人來問,問什麼你就能答覆什麼,那叫後得智,為他受用,那真是無所不知。本身在清凈心、在定中,你問他,什麼能幹他也沒有,他要替別人服務、替大家做事,他表現的是無所不能。所以我們不能把他受用當作自受用,把自受用當作他受用,這就是顛倒錯亂。《彌陀經》裡面講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個意思很深很深。佛法智慧是從清凈心當中開發出來的、顯現出來的,修清凈心則必須要戒律,就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沒有說是沒有得定,智慧開了。無定的智慧佛法裡面講狂慧,是屬於世智辯聰,不是般若智慧

  第三講行,行是行為,行是造作。行一定要以智為基礎你這個行為是智慧的行為,智既然妙,行哪有不妙的!所以修行重要的是心行,心正了,我們身與口自然就正。特別是在中國禪宗,注重從根本修,從根本修就是從心地上修。最近我們館長啟請講《梵網菩薩心地》,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這部書只有兩卷,一個小冊子,將菩薩修行的,就是心、行、境界、理論、方法、總綱領完全提示出來。《梵網經》也是屬於一乘經典,一般古大德判教,判一乘經的只有三種,《華嚴》、《法華》、《梵網》,這三部經是一乘佛法。換句話說,我們要修華嚴境界、要修法華境界,離開了梵網菩薩心戒,那就不得其門而入。《華嚴經》有地位,雖然講四十一個階級,它又說「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所以它是圓教經典。《法華經》裡面更妙,它「不落階級」,就像永嘉大師對六祖所說的一樣,不落階級。這句話在一百三十七面第一行,它上面有一句,「今經圓位,不落階級」,確實屬於究竟一乘。

  再看第二行,第二行這一很重要,「三法妙」。「三法即三軌」,軌是軌則、軌道,換句話說,必須要遵循的,離開這個軌道,你就錯了。十妙里頭其餘的九條,你記得也好,不記得也沒關係這一條是一定要記住。為什麼?對你用功,它是一個重要的指導綱領。第一個真性軌」,這是修行第一個必須具備的條件真性就是真心,我們講菩提心裡面直心,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面講的至誠心。連世間人拜神也常說誠則靈,不誠就不靈,真性就是至誠心。不但在出世間這是第一個重要的修學綱領,世間人講學問、講修養把它擺在第一,儒家的教學所謂誠意正心,就是說的這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就是我們這個地方講的行妙,致知是我們講的智妙,誠意正心就是我們此地講的三法妙。儒家了不起!

  這是用心,我們一定要用真誠之心,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要用真誠。不要說別人都欺騙我、用假心對我我還要用真心對待他?那你要問,別人甘心墮落生死輪迴你也甘心嗎?你要成佛、要成菩薩,你用的心跟他就不能一樣。成佛、成菩薩,了生死、脫輪迴,證一真法界,就一定要用真心這是不能不知道的。不管人家用什麼心來對我,我只用一個心待人,只用一個真誠,決定不變。這是學佛你有基礎,你具足一個最重要條件,在因緣裡面講這叫因緣這叫佛性種子

  第二個條件是「觀照軌」,這就是用功的要領。無論你修學什麼法門,一定要有觀照的功夫,沒有觀照功夫你這法門是白修了。為什麼?沒有觀照你不能得定、不能開慧。不能得定就不能斷煩惱障,不能開慧就不能破所知障,二障不破那是六道凡夫。所以,不能沒有觀照。古大德給我們講修行功夫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就是觀照,再升一級就是照住,再提升一級就是照見。這三個功夫用在佛法門上,觀照得功夫成片,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你念佛里頭沒有觀照,雖然念一輩子佛,還是不能往生。諸位要記住,我們不是這一學佛,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修念佛法門,都沒有能夠往生西方世界。什麼原因?就是念這一佛號里頭沒有觀照功夫。所以念了一生佛,生生世世念佛,那個佛號都變成福報,變成人天福報。我們這是覺悟。照住就是得念佛三昧,事一心不亂。照見就是理一心不亂,那個境界跟《心經》裡面所講的一樣,「照見五蘊皆空」,是圓教初住菩薩境界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諸位要深入研究這個道理要想明白這個方法你看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他說得很清楚,也說得很多。所以觀照我們一定要曉得。觀照還是用的意識心,到照住也是用的意識心,照見就不意識心了,用意識心不能照見。

  何謂觀照?觀照就是我們常常自己能提醒自己,就是觀照。譬如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起心動念了,起了貪心,馬上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一佛號就提醒我們觀照的功夫。我怎麼又迷了?怎麼又起心動念了?心又往外跑了?一提起佛號,把這個心就收回來了這是觀照功夫。心不往境界上跑,不向外去留意,把心收回來;外面境界還是一樣清楚,心不被境界所轉,這就是觀照的功夫。這個功夫淺,但是要做,要不斷的去做,為什麼?一失去觀照,心馬上就被外面境界跑了。所以古人講「不怕念起」,念是妄念,「只怕覺遲」,覺就是觀照。心裡一念不平、一念瞋恚,立刻想到「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就心平氣和,瞋恚自然就消除。所以它有這個功德在。

  佛菩薩名號,幫助你觀照的,經文重要的句子,幫助你觀照的,所以你要記得。我們在一境界里頭,放不下的時候、過分認真的時候,想到《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有什麼放不下的?想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還有什麼執著的?這一放下、一不執著了,你看看這個心多自在患得患失那個妄想立刻就消除,這就叫觀照。時時能夠提得起觀照,你看境界哪有自在的?前面跟你講的,什麼叫用心?會用心的就是常常提起觀照,會用心。不會用心的人,他這個觀照提不起來,不管他每天念多少部經,念多少萬聲佛,他里頭沒有觀照的功夫都不作用;不能斷煩惱,不能開智慧,不能成就功德

  底下講「資成軌」,資成就是所有的境界都資助我們、成就我們,了不起功德。諸位不要以為善緣是資成我們,逆緣的資成更大。本經「提婆達多品」,釋迦牟尼佛讚歎提婆達多,提婆達多是惡人,處心積慮要害釋迦牟尼佛,要把他害死,總是障礙,總是找麻煩釋迦牟尼佛說,如果沒有提婆達多善知識他不能圓成佛道,他之所以能夠成佛提婆達多資助成就他的。提婆達多墮地獄了,為什麼?障礙佛法,破佛。釋迦牟尼佛派了目犍連,幾個神通的大弟子地獄裡去問候他,看到他在地獄享受比天堂舒服。他謗佛毀法這是他的罪,墮地獄他有那麼大的福報在享受,他幫助釋迦牟尼佛成佛,這個功德多大,這個福報大了!所以一方面墮,是一方面又在享受,你看果報真是不可思議!

  他害那個人,結果那個人不但沒有害到,反而幫他成佛了。他害那個人的心墮地獄,幫助那個人成佛這個福,在地獄裡頭享福也比天堂舒服你看,不是眾生法妙嗎?假如那個惡人,譬如障礙佛,佛要是一念瞋恨心起來,你障礙我,我總得要報復你,好了提婆達多墮地獄受罪,釋迦牟尼佛也得地獄受罪。諸位曉得,你一個人成就,一切人都成就;你一個人墮落,大家統統墮落。你們想想看這個道理,合不合理?佛是講理的,不是不講的人。我們想想真有理!有理才有這個事,資成軌。

  所以,在「法師品」裡面,佛說,如果一個修行人能夠以三軌自持,守住這三個法則,再能夠修「安樂行品」裡面的四種安樂法,那你是在任何境界裡面都可以隨心所欲、得心應手,一切的障礙災難自然消除。可見得法法皆妙,唯在我們自己要通達這個道理要在境界當中會用心那就有一法不妙了。

  「感應妙」,我們留在「普門品」裡面講。「神通妙」,在一百三十八頁第四行。這里頭有兩句話,第四行當中,諸位看「七神通妙,神謂難測,通謂無礙」,諸位記住這兩句就好。因為有很多人神通都誤會了,錯解了意思,這是神通個字正確的解釋。神是什麼?超越我們的常識,所以說不可思議。通是通達無礙,是這個意思。「說法妙」,特別是讚歎這部經,佛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就是完全說真實話。在過去,有許多境界隨順眾生說的,法華會上完全是說佛自己親證的境界這是說法之妙,所以稱之為《妙法蓮華經》。

  「眷屬妙」里頭也提到提婆達多,在一百三十九面最後一行。看「應生眷屬好了,倒數第三行,第五這一小段,應生眷屬,應是應化。「華嚴雲,佛初托胎」,佛要到我們人間來,他也要來投胎,跟我們人一樣,沒有兩樣。「諸法身大士,侍衛下生」,所以說「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那些佛與大菩薩發心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來做他的眷屬,所以也都來下生了,「散降余胎」。有的人「作親中冤」,是釋迦牟尼佛的兄弟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兄弟,但是跟他做冤家。其實都是菩薩化身的,都不是真的哪有真正冤家!「引諸業者」,像弟子當中六群比丘,那真是惡人嗎?也是示現的。就好像大家來捧釋迦牟尼佛,你來唱個主角,我們都給你配角,把這一台戲唱得圓圓滿滿,表演得有聲有色,是這么來的。如凈飯王、摩夜夫人這是佛的父親母親,「乃千佛父母」。羅睺羅,「羅雲」,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千佛之子」。「調達」就是提婆達多,「是善知識」。「諸聲聞等內秘外現者是也。如是眷屬,前後圍繞」,這是講的眷屬妙。全都是教化我們的,佛在那裡教化我們,圍繞佛的大眾個個都是我們的善知識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在他表演當中,真正覺悟到宇宙人生道理。底下講「功德利益妙」,這個功德決定真實

  下面則講到本門」,本門裡面這個文也很長,我們只看後面的「本利益妙」,在一百四十三面第一行。「如今之成熟者,由於大通時覆講之益」,我只跟諸位說這一句,特別提醒諸位復講的利益這是釋迦牟尼佛本身的事情他在發心學佛的時候,那個時候,也是無量劫之前,有一尊佛叫大通如來他是王子,當時有十六個王子聽了佛講經之後,他們復講。所以佛門裡面這些法師他們的出身都是從復講而來的。復講並不是我們中國人所發明的、所提倡的,由來久遠大通如來那個時候就復講了,在我中國過去叢林裡面叫講小座。

  所以,佛門法師是這樣培養的,從前沒有什麼佛學院的。法師講經,選拔聽眾當中哪些人有這個天賦、有這個志願,他將來有這個志願出來做法師,弘法利生,講經說法。他要有這個志願的話,老法師一定就把他請出來,叫他復講。復講就是講小座,早晨我們講的這一經文,復講的人他很用心的聽,為什麼?到下午的時候,他要把這段經文重復講一遍,講給大家聽。不復講的人聽經,給諸位說大概只能聽個二成、三成,為什麼?不用心。復講的人大概可以聽到五、六成,為什麼?下午要我講,我不能不用心聽,用心就不一樣。我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我們學講經的這些人都坐在第一排,靠得最近。因為那個時候,擴音器是有了,沒有錄音機,靠得近聽得清楚,很用心的聽。為什麼?到第二天、第三天就要復講。是從復講當中出來的。在台灣這些講經的老法師們,他們的出身也是復講出來的。

  有一年演培法師回國,有一居士們帶他到烏來去玩,他也請了我一道,我跟他坐在一起,討論到佛學院的事情,他談到佛學院就搖頭。他說他的出身是在諦閑老法師座下講小座,就是復講,他的基礎在那個地方奠定的。那個時候他很年輕,他十幾歲出家,做沙彌的時候,他很聰明,諦閑法師很喜歡他。諦老圓寂之後,他就跟倓虛法師。所以,這些法師都是出身在復講。這種方法現在人是不屑學,認為這個方法太古老、太笨了,你要學方法,新方法出不了人才。復講這個方法大通如來一直到釋迦牟尼佛,從釋迦牟尼佛可以說一直到我們前幾代,都用這個辦法成就。今天佛學院辦的雖然多,佛學院出來幾位法師?台中李老師教學用復講的方法,兩年當中成就二十多個人,這二十多個人個個都能上台、都能講經。我還沒有看到哪一個佛學院,能夠說在兩年當中能成就這么多人。所以我們要重視復講,然後才能夠流通大法。「觀世音普門品」是弘法流通,這才是真正利益

  底下我們把它念下去,「然六百八十萬億恆沙之眾獲益,豈無先世之緣哉。若非有益,安得覆講而得度?當知今世之得益,又待後世成熟。況後世之得益,豈無成熟之得哉?如是諸佛三世益物」,物是指法界眾生,如果說人,人不能包括天,不能包括三惡道;說物,這一個字就把法界有情眾生統統包括在其中了,「化化不絕,是本利益妙」。所以,諸位真正發心,一定要學講,學講從復講開始,先學復講。

  下面是講「蓮華」,蓮華比喻,注子裡面說得很清楚,我們在此把它掉了。表解里頭簡單提示,皆以喻妙法蓮花因果同時,開花的時候當中就有蓮子,取「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取這個比喻、取這個意思,來喻這個妙法

  「經」之一字,「具」,具是具足,「貫攝常法」這四個意思。這四個字大乘裡面都有註解,諸位一看就能夠明了。到這里我們只是把經題給諸位簡單的介紹出來。

  底下有乘攝、教體、宗趣,這個地方應當是把線要拉到釋題這個地方來才對,他把這個當中斷掉了這是畫表的人不懂這個格式。這一段我希望諸位看,我們也不必講了。我跟諸位列的表是個綱領,你們把玄義里頭一對照就清楚了,這幾句都是玄義裡面摘錄出來的;換句話說,是玄義里頭最重要的句子。玄義記不住,把這幾句記住就好。今天晚上我再跟諸位介紹品題,就是入這部經了,以下冊「普門品」為中心,上冊就用不上了。

  (第二集)

  1983/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8-004-0002

  請看下冊七百九十八面第五行。

  【妙法蓮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在前面給諸位介紹過經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品題。大義法師在注子裡面註解得很詳細,我們讀這一註解,首先說明菩薩得名的由來,為什麼他叫觀世音菩薩

  「《悲華經》雲,過去散提嵐界,善持劫中,時有佛,名曰寶藏,有轉輪王,名無量凈。第一太子,三月供佛齋僧,發菩提心若有眾生,受三途等苦惱,凡能念我稱我名字為我天眼天耳聞見,不免苦者,我終不成菩提寶藏佛雲,汝觀一切眾生欲斷眾苦,故今字汝,為觀世音。」這是說明菩薩得名的來由,可見得,得名確實與菩薩成就之後大慈大悲的願力完全相應。這一段文裡面,都是敘說菩薩在過去世中因地的本事,最重要的,我們在這里看到發菩提心。後面這個願就是四弘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發的是這個願。

  菩提心是我們修學的根本,佛在大經上常常教我們,不發菩提心或者是忘失菩提心菩提心我們發了發了怎麼樣?發了掉了,這種情形可以說太多太多了,把菩提心掉了菩提心是覺心,我們在境界裡面一念迷,菩提心就忘掉了。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皆為魔所攝持,你們想想這個東西嚴重不嚴重?所以講到學佛,真難!有幾個人心是安住在佛道上、安住在菩薩道上?如果我們把心真正安住在菩薩道上,就是說不失菩提心,給諸位說,修行證果也只不過是三、五年之事這是一點都不假的。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心不在道,時時忘失菩提心

  對於菩提心,我們在此也得要做簡單的介紹。因為我們這個講堂,不僅僅是諸位在此地聽經,你們看到我們現場錄影,這個錄影帶馬上就要寄到國外去,在國外流通得很廣。所以我們會想像到,許許多多人要看這個錄影帶。

  我們再看底下一經文。「楞嚴」,這是引用《楞嚴經》上說的,「菩薩自陳雲」,這就是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在第六卷,《楞嚴經》的第六卷,「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成就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彼佛如來,嘆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這是說明菩薩得名第二個因緣是由於他供養親近觀世音佛,與觀世音佛同願同行,蒙佛授記,他叫觀世音菩薩。這段經文在圓瑛法師講義第八百七十九頁,如果諸位有圓瑛法師的講義,可以參考。大義法師註解「普門品」,引用《楞嚴經》的文很多,所以我們在黑板上將《楞嚴經》一段重要的經文特地寫出來,供給諸位做參考。下面這些話都是觀世音菩薩自己說的。

  「世尊」,這是佛問圓通觀世音菩薩對答釋迦牟尼佛,稱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世尊,「憶念我昔」,回想我在過去生中,這不是過去多少年、多少月,是在過去生中「無數恆河沙劫」。菩薩記憶力好了,我們過去一個月、兩個月事情都想不出來,他知道前生事情,不但知道前生,知道無數劫前生事情。我們想不想知道?當然很想。能不能知道?給諸位說能。如果你會用觀世音菩薩這個修行方法,你依照這個方法修,我剛才說過了,不要幾年就成功了。但是決定不能忘失菩提心這是關鍵的所在,要念念不忘,決定有成就。一天二十四小時菩提心才現幾個剎那、幾秒鍾,那有什麼用處?沒有用處。甚至於,不學佛人不談,我們講真正已經出了家,天天在受持聖號、受持經典,一天當中能有幾秒鍾發菩提心?我們不要論一分鐘,我們就問,你曾經有幾秒鍾你這個心是菩提心?那我們談什麼成就?念念都是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凈。這個修法,我看再修無量阿僧只劫之後,我們還是現前這個樣子,不會有進步的,這是我們要認真警覺的。我們把經文念下去。「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就是他親近這一尊佛,「我於彼佛發菩提心」。你看看,在此地又看到人家發菩提心,剛才在《悲華經》裡面我們念的這段經文上,第一句也是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經文到這里是一段。

  首先,我們要跟諸位談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發心。在前面,我們在經題裡面講到「法」這個字,「法」是世出世間無量無邊的法門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三大綱領,就是眾生法佛法心法。我們不必再重復的講。最重要的就是心法,心是一切萬法的本體,一切大乘了義經典都是說的心法。悟心法,這個心法就叫佛法,迷了心法,那個心法就叫生法三法原本就是一法。菩提心就是這個心覺悟,換句話說,就是佛法菩提心就是佛心這是修行證果的因地心學佛同修都聽說過,古人給我們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們無量劫修行到今天,現在得的是這個果報,什麼道理?應該懂得了,那就是因地不真,我們常常把菩提心給忘掉了

  菩提心在大經裡面,像《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第一個是直心,第二個是深心,第三個是大悲心。其實這個三心也是一心,以直心為本體,深心是自受用,就是自己的享受,大悲是他享受,他受用,就是我們待人的心。我們對待別人,對人、對事、對物是要用大悲心,對自己是要用深心。注子裡面注得很多,怕諸位愈看愈迷惑、愈看愈看不懂我用簡單的話來說,直心就是平等心。我們想一想我們有沒有?我們在一境界裡面,幾時平等過?都是不平。總是我比別人強一點,總是那些人都不如我,這是凡夫心,是分別、執著妄想那是迷,不是悟。覺悟了,萬法平等

  我們前面也說過,佛與大菩薩境界當中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唯有直心才能夠證得這個境界,才能入這個境界才能夠安住在這個境界當中。這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本心本心本來是平等的,無有高下,我們失掉了。佛勸我們要發,但是剛剛第一剎那發了,第二剎那就不平等,就失掉了菩提心是以這個為基礎,如果沒有直心,深心跟大悲心都沒有。諸位不要以為他雖然是對人不平等,但是他那個人還很慈悲。諸位要曉得那個慈悲是愛緣慈、眾生緣慈,不是大乘佛法裡面講的大慈悲心,因為大乘佛法的大慈悲是從直心裡面生的。或者說深心,我們也很清凈小乘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也相當清凈,見思煩惱都斷盡了,那難道不是深心嗎?給諸位說,不是。聲聞、緣覺根本沒有菩提心,所以在楞嚴會上說他們是外道阿羅漢跟辟支佛都是外道。這個外道叫門里外,佛門裡面的外道,不是佛教之外的,是佛教裡面的外道。為什麼叫外道?他沒有發菩提心;沒有發菩提心還是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可見得問題關鍵就在菩提心,我們要特別重視它,不是說天天念過就算了。我們無量劫以來,哪一生哪一世不念?念了有什麼用?從來就沒有認真發過。

  深心就是清凈心。所以我們自己受用,自己享受,享受什麼?心地清凈這是最高的享受。無論在什麼境界當中,如果心清凈這是一味的享受,這就正定,這種享受叫正受。這個享受,對一切境界來講就是一真法界。在天堂你沒有樂受,你心清凈,如果你有樂,你心不清凈,失掉清凈了;在地獄裡面,你覺得有苦,那你心不清凈。如果是清凈心,在天堂地獄平等的享受,他都不接受,這叫真正的享受。所以佛法裡面講三昧你看前面華德菩薩末後這句經文里講,「華德菩薩得法三昧」,三昧就是正受。我們現在所受的都不正常,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情五欲的享受不正常,那是凡夫的享受,虛妄不實的享受,不是正常的,不是真正的享受。幾個人能懂得這個境界?幾個人能夠認得這個好處?這是直心所起的作用

  所以你心平等,你的享受,自己享受一定是清凈,對待別人,待人待物待事必定是大慈大悲。所謂是「無緣大慈」,無緣是無條件的,「同體大悲」,同體的意思,經題里頭看出來了,一切萬法都是一心所變現的,它怎麼不同體?《華嚴》里頭說得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是哪個心?就是自己的真心十法界依正庄嚴都是自己一心變現出來的境界,如果你不迷,這一境界都是境界;你要迷了,才有十法界,才有無量無邊的法界這是菩提心簡單的解釋。

  不發心法子修,不發心,佛菩薩不能教你;換句話說,佛菩薩教你,你程度不夠,你的條件沒有具足。譬如我口渴了,我想問人家要一杯好茶,不但解渴,而且還可以享受一番,可是我們自己連個茶杯都沒有。人家有,怎麼辦?沒有法子給你,至少你自己要帶一個茶杯。所以佛法講法器,你自己要具備法器條件,什麼條件?就是發菩提心。真發菩提心諸佛菩薩常常就來找你,為什麼?你夠資格了,你可以大乘佛法了,而且你這一生當中必定成就諸佛菩薩哪有歡喜道理!生生世世勸你,你都沒有真發心,都沒有真回頭,這一下真發心、真回頭了,你們想想諸佛菩薩多高興!所以你不要為我都遇不到佛、遇不到菩薩,沒有這么好的因緣;佛菩薩時時刻刻環繞著你、照顧著你,幾時你回心轉意,他就現身了。你要是還是念念都是迷惑顛倒,他現身也沒有用處。不但沒有好處,還有壞處,為什麼?增長你的邪見,增長你造罪業的機會。諸位能夠從這個地方體會得到,才曉得佛菩薩真正慈悲

  底下一這就講到供養供養我們後面會講到供養兩種,一種是身供養,我們親近、承事,就是替他服務,這是一種供養。第二種最重要的,發心供養,就是發菩提心,依教奉行,這叫供養你看華嚴經》裡面講,讚歎供養功德,那真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華嚴經》裡面有一品專門讚歎發菩提心的,叫「初發心功德品」,這個經我們過去講過。有了因地心,佛菩薩來照顧你,就一定教給你修行方法講到修行方法這就是修三慧。「教我」,這是觀音菩薩說的,古觀音教他,「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我們初學的人,往往就把聞思修個字錯解了。聞,是不是我在這里跟諸位講,你們在那裡聽,這就叫聞?一面聽一面在那裡想,想這個道理,是不是叫思?給諸位說,那你就全都錯了你在那裡打妄想

  聞慧,這個三慧難得,為什麼難得?因為你沒有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只給你講什麼?講戒定慧,講三學,你可以修學的,我們初學的人可以修學;三慧沒有資格。你想想看,聞思修叫三慧,我們連定都沒有,哪來的慧?這個定不是普通的定,連聲聞緣覺的定都不行,是菩薩所修的大定,定當中開慧。其實,小乘人到四果羅漢,九次第定成就了,可惜的是他住在定中,他不願意把定的境界舍棄,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他果然發心不住定境,再要向上提升,這就叫發菩提心。所以說回小向大,這個時候他有慧,往上一提升就是慧,而這個慧裡面佛菩薩一定來教他,這個慧里頭有聞慧、有思慧、有修慧。可見得慧的層次,我們講樓房,那是第三層,第一層是學戒,第二層是修定,第三層是開慧,而後才有聞慧、思慧、修慧。這是一種修學的綱領,是大乘佛法裡面修學的總綱領。小乘修學的總綱領是三學,戒定慧大乘修學的總綱領就是聞思修小乘目標證得偏真涅盤大乘目標是入三摩地。三摩地是什麼?在《楞嚴經》裡面講就是楞嚴大定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講,就是理一心不亂。名稱不一樣,它是一樁事情,在每一個法門里頭說的名稱不相同,同樣一個境界

  觀音菩薩楞嚴會上所示現的,這是講他過去,他依照觀音佛教給他這個方法、這個綱領修學,證得楞嚴大定。在菩薩地位上,《法華》與《華嚴都是圓教,他是在什麼位次菩薩?《楞嚴經》裡面所說的,他是初入三摩地,換句話說,他是圓教初住菩薩。在《華嚴經》裡面我們所看到的,那就不是初住,境界已經提升了。在「普門品」裡面所看到的,菩薩沒說他的修行,只說他度眾生的大願大用,當然他已經成就了,他自己要沒有成就,怎麼能夠從體起用?說他自己已經入三摩地,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了,他還沒能教化眾生還沒能發揮他的作用,他證入的境界還淺;如果說他普度眾生了,那他證的位次必定甚深甚深。所以這三經合看,才能對於觀世音菩薩有真正的了解、有相當的認識,才能夠建立我們自己的信心,如何跟觀世音菩薩打打交道。所以,對於教理絕不能夠疏忽,一定要認真去研究。

  既然講到聞慧,聞是什麼?是講耳根當中的聞性,是以聞性聞如如之理,也就的是真理。這個方法立刻就起始覺的妙智,像《起信論》裡面給我們講本覺、始覺。這個始覺,跟諸位說是正覺,就是經上常常念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始覺之現前,就是正等正覺開始顯現出來了。聞是說這個意思。

  什麼叫思慧?思慧就是你正覺的觀察,絕對不是意識心。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教導我們舍識用根,識是什麼?心意識。禪家參禪叫離心意識參,禪家那個手段多半是從意根,就是意根的根性,也有用都攝六根,用這個方法觀音菩薩他是從聞性上下手。凡是用六根根性必定成就你要用六識,用意識、用末那識,那就糟糕了,不管你修的哪個法門,都叫凡夫行,眾生法,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這是我們要記住的。

  用凡夫心,就是用心意識,只有一辦法還有救葯,那就是念佛法門,帶業往生。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因為所有大小乘經論都沒有這個說法哪有帶業的?只有這個法門。但是這個法門也要理路搞清楚,不要自己誤會了。為什麼?我們在過去生中跟菩薩一樣,他修了無量劫,我們也修了無量劫,他已經成佛了,我們還在生死凡夫原因在哪裡?他曾經回頭過,我們是從來沒有回過頭。不但沒有回過頭,我們就是念佛也沒有念好,也是盲修瞎練,生生世世都盲修瞎練。如果你要是不盲修瞎練,你早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尊稱你為諸上善人了,你已經成了菩薩你怎麼還會跟我們坐在一起?可見得你那個佛沒念得好,就是說功夫成片都沒有念到,沒能夠往生這一生我們又遇到佛法假如還是盲修瞎練一通,這一生又空過了,像過去生中一樣。來生的境遇可能還不如今生,這個事情麻煩大了,所以不認真怎麼行?

  要認真,先要把理論搞通,我們費這么多的時間、費這么多的精神來研討《彌陀經疏鈔》,目的何在?無非是想把這個道理方法境界搞清楚,我們這一生決定往生,不要空過了。《疏鈔》講一遍四年,我們現在這個錄音帶,一次錄一個卡式錄音帶一個半小時,現在這個帶子已經有三百二十五個了,經還沒講完。所以要曉得我們目標之所在。可見得這個念佛法也不想像那麼樣容易,說它是行道、說它容易,是比其他一切法門容易,那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為什麼?其他的法門成就,必定是戒定慧聞思修、入三摩地,你必走這個路子,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不能違背這個原則的,這里頭沒有帶業的。這個路入三摩地,剛才講了,就是理一心不亂凈土之易,易在哪裡?易有帶業往生,有凡聖同居土。前面也跟諸位說過,那得要有觀照的功夫佛號念得才能得力。

  說到我們,觀音菩薩有求必應,念觀音菩薩聖號,也要念到一心不亂。那個一心不亂,跟《彌陀經》裡面講的是一樣的,有事一心、有理一心、有功夫成片。與菩薩感應道交、有求必應,最低限度要念到功夫成片,到這個時候有求必應了。那我們要問了,你求什麼?到這個時候你有資格跟他交上朋友、打上交道,「觀音菩薩我現在有一事情麻煩你,你得幫助幫助我」,他一定答應。這個時候你要是求世間功名富貴名聞利養,行,都求得到,他都會幫助你。那就太小兒科了!求什麼?求成佛、求成菩薩不求則已,要求求大的,不求小的。諸位果然在這個地方要明白這個道理信心發了你這一次觀音佛七就沒有白打了。對你這一生的修行,這是個關鍵的時刻,應當要好好的把握住。所以思慧簡單的說就是正知正見,正等正覺是正知正見,也是《法華經》裡面所講的佛之知見

  參禪要離心意識,教下也要心意識,不離心意識不能夠大開圓解。念佛也要心意識,不離心意識不能得理一心不亂,但是可以得事一心、可以功夫成片,所以念佛就好在這里。禪與教如果不離心意識不能了生死,沒有辦法超越輪迴。由此可知這個法門殊勝我在美國講經,我不其所好,他們喜歡禪、喜歡密,我禪的東西也講了不少,密的東西拿來我也能冒充行家,我不講,我專講凈土法門。為什麼?去一次機緣不容易,不去則已,去就說真實法。有沒有人接受?有很多人接受,原來學禪、學密的,聽了我講幾次他們的心都動搖了,都要修凈土了,你看這是現象。可見得真實法必定有人接受,有諸佛菩薩冥冥當中加持

  什麼叫修慧?修慧就是這個地方所講的,「聞熏聞修」。菩薩在《楞嚴》上,聞熏聞修上還加了個幻字,「授我如幻」。幻這一字就是三輪體空,這非常重要,要「即相離相」,決定不能住相。為什麼?一有住著,那就不叫反聞、不叫做內照,心又跑到外面境界去了。這個功夫非常的細密,念念要迴光返照。《楞嚴上講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所以你要懂得反聞,這是功夫訣竅。可是剛才說過了,那個條件是在菩提心你沒菩提心,反個什麼聞?反過頭來還是妄想分別執著;你往外攀緣妄想分別執著,往裡面攀緣還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歸根結柢菩提心太重要了!菩提心真心,不是妄心,真心平等心,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要在這個裡面去修。

  修慧所生功德不可思議那就智慧現前;智慧現前,對內就是《楞嚴經》講的解六結、破三空,這樣自己才能夠證得楞嚴大定才能夠入三摩地。所謂三摩地就是定慧一體。六祖大師你看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坐禪、修定,他那個坐禪咱們得要搞清楚,那個坐禪不是在那裡盤腿打坐,叫坐禪。六祖講的禪,六祖是從金剛經》上開悟的,所以他所講的東西都離不開金剛經》,在《金剛經》上都找到依據。什麼叫禪?「不取於相」就是禪。什麼叫定?「如如不動就叫定。坐禪,行住坐卧只要你心不向外面攀緣在一境界如如不動,都叫坐禪。不是說在那裡,坐是什麼?坐是最穩當不動,它取這個意思。是我們心在一境界裡面都如如不動這就叫坐禪。

  六祖這個說法,固然是在金剛經》上找到理論依據,六祖之前,我們在經典里能不能找到這個修行法?給諸位說,有。《四十華嚴》裡面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參訪鬻香長者他是禪定的。我們在經文裡面看到了,他禪定到哪裡修?到市廛,古時候的市廛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市場、百貨公司,最熱鬧的場所。他不是到那個地方去盤腿面壁,坐著給人看,不是的,他去逛街,看看,這樣也看看,那樣也看看,這叫禪定這叫坐禪。百貨公司常常去看看,曉得什麼?曉得科技的進步,現在有哪些東西新產品,這是智慧。你問起我,我樣樣都知道。可是我絕對沒有那個心,看了這個稀奇我也想買,動心了,動心,定沒有了,禪也沒有了。樣樣都清楚,是智慧,法法里頭皆如如不動這叫禪定。所以,普通人到百貨公司看,那個誘惑力太大了,新的稀奇東西心裡都動心了,那是凡夫。一個修行人也跟普通人一樣去看,這個點頭、那個也很好他不動心,那叫修禪定。所以坐禪在那個地方去坐,不是去找一個人跡不到的地方,到那裡去面壁,不是的。那是小乘人修禪定菩薩禪定不如是,哪個地方熱鬧到哪兒去。這叫修,修什麼?修我們的妄想,修我們的分別,修我們的執著。我們在一境界裡面起心動念了那就是病,要把它修正過來,在一境界里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修慧。

  念佛這一佛號是在你自己守不住的時候,心被境界所轉,就是在境界里頭起心動念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提醒自己,怎麼又迷了?這個佛號的意思,「南無」是皈依,皈是回頭,我被境界迷了,在境界里起心動念了,從迷里頭趕快回過頭來。依,依什麼?依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覺,「阿」翻成無,「彌陀」翻成量,「佛」翻成覺。無量是一切法這個境界無量無邊,無量無邊境界裡面我們都要而不迷,你懂得這個意思,這句佛號就是觀照。所以它是喚醒我們的迷惑、喚醒我們的顛倒。不是一昧念這句佛號把它當作神明來看待,「你就保佑我,你看我天天念你,我對你這么好,我有難你應當來救我」。你這么搞法就錯了那就迷信了,那變成宗教。告訴諸位,佛教不是宗教宗教都是感情的,宗教都是迷信的,宗教都是要靠他的,自己無可奈何,要求他來幫忙。佛法不是的,佛法叫你靠自己,叫你自己覺悟。自己果然覺悟了,連各宗教教主要來你做老師,為什麼?他的問題還解決不了,他必定要來求你。所以,我們得認清楚佛法本來面目它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學。

  對內有這么大好處這是自利佛法自利,解六結,越三空,破五蘊,超五濁,全憑三慧。這個三慧,它的總名稱就叫做根本智,你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的,又叫做無分別智,三慧都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對內的,對外那是叫大慈大悲,是後得智,是為他受用的。我們現在顛倒錯亂,把他受用的當作自受用,自受用的沒得了,這才變成生死凡夫,才變成可憐憫者。

  下面有一經文這是聞思修三慧,你看他是怎麼個學法,他入三摩地,請看經文。「初於聞中」,這一句四個字就是三慧裡面的聞慧,聞慧只有一句。我這里有三個段落,就是三慧。從「入流亡所」到「空所空滅」,這一段是思慧、修慧都包括在其中。「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是境界這就是入三摩地。所以我們自己要曉得,境界一定要知道,自己達到這個境界,曉得。好像我們走路一樣,我們先研究地圖,搞清楚了,到達那個地方,我知道我現在到什麼地方。寂滅現前這個境界你是念佛人,是用念佛功夫達到的,你自己很清楚,你已經證得理一心不亂。自己證得境界不需要去問別人,特別是在末法時期,佛在《楞嚴經》上說得很好,「邪師說法恆河沙」,你要去請教別人,別人把你的路指錯了你不叫冤枉嗎!本來你走的是一條正路,你自己不相信去請教別人,他指一條邪路讓你去走,那就壞了。所以自己一定要曉得境界那就是多多的讀誦大乘經典佛教給我們,佛滅度之後,我們「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我們一定要依照經典裡面的理論與方法經典當中所給我們講的境界

  說到功夫就在「入流」這兩個字。「聞中」,前面講過了這是聞慧。決定不能錯用了心,不要把六識裡面的耳識當作聞慧,那就錯了。不能把第六意識那個善於分別、思惟想像的,把它當作聞慧,那也錯了那就變成「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它不是耳識,也不意識,而是耳根的根性,就是六根根性。聞性,佛在《楞嚴經》上雖然沒有講,但是他講過見性,有很長的一段經文,「十番顯見」。你懂得見性了,你就懂得聞性,因為性是一個,「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所以,六根的根性只要舉一種說明就夠了,其餘的觸類旁通。功夫就是思修,思修就是入流,入流就是返照,觀音菩薩所講的反聞,「反聞聞自性」,入是返,向內,不向外。向內,完全是以智慧基礎,觀智它是能入,耳門是所入;換句話說,他用的功夫,我們在此做一個簡略的說明。因為這是講原理,這個原理懂得了,不管你用什麼功夫用得上,都能幫得上忙。

  耳根它的對象音聲當你聽到音聲,怎麼個反聞法?開頭,說實在話還是要用分別心,為什麼?你要不用分別執著,那你跟觀音菩薩同一儔類,你不凡夫,你的成就,三年就可以證到三摩地的果位,你不凡人。所以我們還是要從觀照、照住到照見,要走這個路。觀照、照住都是意識心,這是交光大師跟長水他們註解楞嚴經》,所謂新舊兩派,那個不同的地方在此地。舊注都是依據天台思想天台止觀,因為天台止觀修行方法是用意識心。而交光大師完全用《楞嚴經》本身所講的方法,就是說的奢摩他、三摩、禪那,舍識用根,那是一乘的修行法。用意識心,一般講是三乘的修行法、大乘修行法。我們在中國禪宗也能看得出來,六祖大師他這個方法,就是從達摩祖師傳下來的這個派別,是舍識用根,所以他接引的根性是上上乘人。神秀大師當時在北方,接引的大眾大乘人。可見得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