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百法明門論》講記

  我們春節講座以後,就有一些同學跟我商量,希望將《百法明門論》概略的講一遍,便利於初學的同學。這個構想是很好,也是必要的;但是佛法唯識一門,確實是相當繁瑣的。這一門學問在我中國之所以不能夠發揚光大,實在也有它的原因這一次我們印的經本,沒有拿到的向我這邊拿,這個本子可以贈送諸位。

  唐大圓居士在第一篇裡面就已經說明了,《唯識易簡》內有二樣東西,前面是三十頌,三十頌的白話批註,後面是百法明門的簡義,一共是二篇東西這一次印的,跟上一次的本子不一樣,上一次的本子後半部是八識規矩頌,若大家有以前的本子,再拿這個本子比較,這個本子我們是用原本影印的,所以字很清楚,我們看起來也非常的舒服。正如同唐大圓居士所說的,唯識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太契機,因為中國人的習性,都喜歡簡單明了。同樣是佛法達摩祖師傳來的禪,真是再簡單明了不過了,所以在中國能夠發揚光大,影響了一千多年。唯識傳來的時候,雖然在當時研究的風氣很盛,換句話說,在玄奘大師傳回來這個時候,一般人的根性都很利,智能很高,所以能夠接受。可是晚唐以後,唯識宗就漸漸沒落了,到明末的時候,雖然有四大師的提倡,可是畢竟不能夠振興,這個確實有它的原因。但是唯識教義,諸位要曉得,是通一切經,如果不懂唯識佛法甚深義理就沒有方法去體會,所以這一門東西,也非常的重要。雖然在中國,性宗的東西,是被大大的發揚光大,但是性宗這些大知識們,都通達唯識,不是說他們也疏忽了,不是的!他們都通達,而很少講這些東西就是我中國一般人不喜歡這樣的繁瑣;唐大圓居士也是為契合於中國人的根性,所以把這一門繁瑣的學問給簡化了。我們看到他這個書的標題叫「易簡」:很容易、很簡單。作為我們修學入門的第一堂課,這對於我們初學來說,確確實實是很理想,非常之難得。

  我們今天這個課程,就依據這個課本來跟諸位講解。當然在講解的時候,特別是心法,就是八識,因為唯識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八識。講八識的時候會給大家提出一點參考,有一些參考資料貢獻給諸位,更希望同學能夠認真的、好好的來研習,因為這是學佛的第一門課程,就是入佛的第一堂課,希望大家認真,是將來能夠在你們學社裡頭為同學們講解,這是我們今天上這一堂課殷切的期望。

  在沒有講到正文以前,先要給諸位談談佛法,我們學佛什麼叫做佛?什麼叫做法?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第一點我們要辨別的,佛教世俗宗教究竟是一還是二?特別是在你們年輕的大專同學們,這樣才不致於流入迷信這個問題,在過去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辨別得很清楚;再有歐陽竟無大師他有二篇講演,特別是「佛法宗教哲學」,我是一再提倡研讀,了解什麼是真正的佛法。所謂宗教至少它有三個特質:

  第一個,它奉有一個無上權威的神,這是宗教的特色。

  第二就是我們講人,生死榮辱,富貴窮通,好象都是這個神在作主宰一切都是被這個神之所支配,這樣大家才要崇拜祂,可見得這個崇拜不是甘心情願的,而是被祂控制著,沒有辦法,不得不巴結,所以這是第二個特質。

  第三濃厚的迷信色彩,依賴的意味。

  這是宗教的三大特色。那麼我們看看佛法是不是呢?佛法三種完全都沒有。佛裡面講「生佛平等」,你們想想看這句話味道眾生與佛平等,還要把眾生提在前面,提到佛的上面,不說佛生平等,說生佛平等,所以在佛法里頭,沒有一個崇高無上的神,沒有!這個東西不存在。我們對於菩薩尊敬,是對尊師重道,是這個意思,不是被祂所主宰,不得下去巴結祂,不是的!我們是尊師重道的敬。

  第二,佛法是自主的,是自立的;所謂是自作自受,不怨天、不尤人,這個命運是自己創造的,命運自己還可以改造。已經造了的,造了覺得不如意,還可以修正,還可以改造,這個權是在自己手上,不在任何人的手上,那些諸佛菩薩也無權來決定我們的命運,我們的命運是操之在自己,不是操之在祂,所以這個與世間宗教也不相同。

  那麼佛教裡面講是智,講理智,絕不講迷信,你佛法宗旨: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苦從那裡來的?苦從迷來的,樂從那裡得來的?樂是從覺悟得來的,所以佛法教學的宗旨,是破迷開悟。那麼從這裡看,佛教那裡是宗教呢?所以諸位學佛同學,你們是在家,如果把佛教成了宗教,是迷惑顛倒,對於佛法真是一無所知!出家人要把佛法看成宗教那他應該要下十八層地獄,自己連自己都不認識,都忘記了,這成什麼話呢?這是我們要明白的。

  今天世俗佛教看成宗教,那麼世俗學佛的人他是不是宗教?他是宗教,他那個宗教,簡直叫莫明其妙的宗教你說耶蘇,拜上帝吧,他上帝還有神呢,有權威。他把釋迦牟尼佛也當作神看待,這不是叫莫明其妙嗎?因為別人他那個宗教是真的!你把佛教看作宗教,是假的!你拜耶蘇、拜上帝上帝到時候還能夠救你;你拜佛,佛不能救你,結果落得一場空,實在是冤枉,所以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要搞清楚。

  「佛教」這兩個字,它的含義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佛」這個字的意思,在以往講《佛學概要》的時候,《佛學概要》里頭第一章就講得很清楚,在此地我們簡單的說。「佛」這個字是外來語,是印度話的音譯,它的意思是智能覺悟:智則不愚,覺則不迷。與宗教完全相反,它是智能為體,以覺悟為用,是大智大覺,這是「佛」的意思。教是教學,或者我們把它說成教育,也可以。

  佛教內容簡單的來分,可以用三點就全部都包括了,

  第一個是無量的智能。所以佛說法是以般若為主,說法四十九年,講般若經就佔了二十二年,幾乎是佔一半的時間它是智能為主。

  第二點是無量的慈悲。如果沒有慈悲,雖然它有無智能,它也不會幫助別人,所以有無量的慈悲慈悲是教化眾生的原動力在那裡推動。諸佛菩薩不疲不厭在教化眾生,你問祂為什麼呢?祂既不為名,又不為利,祂什麼都不圖,實在是大悲大悲

  第三點就是有教化的方法。我們今天講教學法,在佛法裡面講就是神通,所以諸位一聽神通,你就想到西遊記孫悟空七十二變,那叫神通,那錯了!神通什麼呢?是講能力,是講方法。所謂「神」就是它的方法太高妙,我們普通人想像不到,他都能想像到,神奇莫測。「通」是通達而沒有障礙,是這個意思。那麼在佛法裡面也叫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神通。所以用這三點,把「佛教」全部都包括了。而教學的宗旨,剛才說過,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八個字就是佛法教學的宗旨。在佛法教學當中,又分為二大系,就是中國所謂是宗門教下,這個是二大系,雖然在中國十大宗,大小乘十大宗,二大系全都包括了,宗門呢?當然是以禪宗代表,它的宗旨是以明心見性,就是修學成就了,達到明心見性了,我們一般叫它「宗通」。那麼教呢,就是講一切經論,依照著經典的理論與方法來修學,目的是大開圓解,達到大開圓解,這個時候我們叫「教通」。所以諸位將來註疏或者是語錄裡面看到「宗通、教通」,就是指這個意思。這是我們先要辨別佛教世俗宗教,絕對不相同。

  佛教是教我們學佛,教我們作佛,宗教那是為神的奴隸,你也不能夠作神,你說你基督教,我的目的將來要作上帝,那不就造反了,那還得了,那它是在所不容的。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佛稀有就是佛法稀有,遇到了實實在在不容易,你不要看今天佛法台灣,好象到處都盛行,不是那麼一回事情,它盛行的到底是正法?還是邪法?是真法還是假的法?這個我們都要搞清楚,所以諸位真正有慧眼,你仔細一觀察,真正的佛法不多,假的佛法太多太多了,所以開經偈裡面講:「百千劫難遭遇」,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是說明了佛法稀有

  其次要告訴諸位的,從佛法教學目的上來說,所謂破迷啟悟,迷的是什麼呢?所迷的說不盡,如果是從枝枝葉葉上來解釋來說明,那實在是太繁瑣了,而唯識學呢?就是從枝枝葉葉上來給我們說明,所以是相當繁瑣的一門學問,宗門的東西它是從根本上來給我們解決,根本上解決就是情執,唯識是從枝葉到根本,所以古人說這一門學問,好比是入海算沙:你到大海里數沙子。這是形容它的難處,它的繁瑣。那麼就以百法明門來說,這「百法」是將宇宙一切法,歸納為一百類,稱之為百法。百法的目的是破迷。迷是什麼呢?人我執、法我執,這個是根本迷。我們也可以說「破迷」就是破這兩種迷執。因為你迷,才有執著;你要是悟了,就不會有執著了。所以我們如果省察省察我們自己,有沒有迷,有沒有開悟你就看自己有沒有執著。如果有執著,自己絕對是在迷;沒有執著了,沒有執著就是悟。悟的是什麼呢?宇宙人生真實相。所謂是真相大白,在佛法的術語也叫做實相,迷破了,你就不再為情執所系縛了,所以你才能夠離苦。

  由此可知,苦從哪裡來的?苦是從執著生的。樂是從那裡來的?樂是從智能裡面生的。對於一切萬法都了解,不再執著了,這時候身心得自在。所以說迷而不悟的時候,我們為情、為物所轉;換句話說,情與物它佔了主動,我們自己變成了被動,必須要隨它所轉,這是苦。覺而不迷,這時候就能轉物,自己主動,物情是被動,這時就得大自在,所以佛教唯一的目的,就是徹底解決人生苦痛

  但是人是宇宙的部分,所以我們要想解苦,必先明了宇宙之所以成立,怎麼來的?人生之所以存在,先要曉得這個大題。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恆古以來,這些宗教家、科學家哲學家,都在希求解決的大問題。可是一直到今天,有沒有個結論呢?沒有!各說各話,都不能叫人心悅誠服,這是目前這個現象宗教不能服人科學哲學也不使人信服,佛法雖然把這個道理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佛法在今天不能宏揚光大,反而被大家束諸高閣,擺在那裡供養對於佛法是一無所知你看看這可憐不可憐?解決這個問題,唯獨佛法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可是今天有人知道佛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實在不多,雖然他口裡講著佛法怎麼好,怎麼好,究竟好在哪裡?他不曉得,他自己依舊是迷惑顛倒;對於教理不明白,不能夠依教奉行,不能離苦得樂這就古人所謂的說食數寶,盲修瞎練之徒。那有什麼用處呢?不但不能興教,反而將佛法敗壞了,這是我們今天學佛普遍的惡現象

  佛法不但要了宇宙人生之所以成立與存在,更進一步的要曉得其中的關係宇宙與人生的關係,我們自己與人關係,自己與宇宙關係,這樣才能夠徹底解決,所以曉得這個道理,知道這些事情這是大智大聖、大仁、大勇。如其不然,那是作不到的,世間哲學家只有推論,沒有定論;佛法所說的理與事,都是菩薩親證的境界,換一句話說,它有結論,學佛的人依照這些理論,參考這些方法,無非是求證這個境界而已。

  說到修證,在基本上來說,首先要建立堅固信心,要修廣大的願行,大經大論裡面所說的:「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第一。信什麼呢?第一個就是要信自己,如果一個人對失去了信心,那什麼都不成就,要信自己能證,能成佛,能夠證得無上的智能要有這個信心

  第二個要信老師老師是佛,今天這些理論與方法都是釋迦牟尼佛流傳給我們的,我們對他要相信,老師決定不欺騙我們,我們對他要能夠生決定的信心,毫無懷疑。

  第三要信法。就是老師所講的這些理論與方法,換一句話說就是經典,我們要相信,所以說能夠信自己,自己是能證,老師是我們的增上緣,法是我們所證,我們要具足信心要像佛一樣的大願,我們將佛菩薩的大願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弘誓願,可以說把一切諸佛菩薩從因地到果地的大願,通通都包括在其中。第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有沒有這個悲願呢?一切眾生都在受苦受難,我們要發這個願,不但是要度自己,也要度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就是度自己,因為自他不二,起信論裡面會討論到這個大問題,在四弘誓願裡面這個是第一條,其次才是煩惱,斷煩惱成就自己,是使自己證得涅盤之因,第三個是修學無量的法門,是成就自己大菩提之因,就是大德大悟,不學法門不能夠大徹大悟證得菩提涅盤這就成佛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煩惱斷盡,法門圓滿,我們修學法門圓滿煩惱斷盡,這就成佛了,成佛為了什麼呢?為了度一切眾生,可見得修學大乘的人,從因至果,無不是以度一切眾生第一個目標,所以這個願要是沒有,與大乘法就不相應,大乘義就是佛來給你講解,你也不會懂的,為什麼呢?因為你本身有障礙,那麼什麼是大乘心呢?起信論裡面說得很清楚,大乘心就是一心,也就菩提心菩提心在起信論裡面講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是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心,在這個儒家所講的,智仁勇三達德,與我菩提心實在是同樣的意思,真心至誠這是智能大智;深心是大勇;大悲心、發願迴向心是大仁;佛勸我們三心圓發。所以修道、讀書目的都是在變化氣質,修道志在超凡入聖,成一切智,我們俗話講成佛作祖,讀書志在聖賢,所以世出世間的教學,都是慈悲濟世為終極的目標儒家救人是一世,佛法救人是三世,所以最極圓滿究竟,無過於佛法這是我應當要認識的。

  在以往,台中李老師舉辦大專佛學講座的時候,給同學們提出學佛的四個目標,告誡年輕人,第一個,我們是為求學問,第二是為求解脫,第三是為轉移風俗,轉移不良的風俗,第四個是為弘護正法,他給我們提出這四個目標。換句話說,求學問是為的看破,看得破是真正的學問為求解脫是放得下,放下是真正的解脫。轉移風俗、弘護正法這是提得起,所以看破是體,而放下是自受用,提起是以受用。這一方向,如果我們要是不清楚,不明了,菩提道就無從下手,這是我們學佛首先要明了的,我們是在真學還是在假學?諸位了解這個道理了,你也就能夠覺悟到,佛法與我們固有文化,是一不是二。我們今天講復興中華文化,復興大乘佛學,就是指的這樁事情世間稱這些修學成就的人謂之聖賢,在佛法裡面稱之為佛菩薩,只是稱謂上不同,他們所達到的境界,實在是沒有什麼不相同的。為什麼呢?都必須於人生宇宙,拿佛法的術語來說,就是有世間與器世間具足真實徹底的體認;而後心發無盡的悲願,以清凈三業:身語意三業之清凈。那麼怎麼樣才叫清凈呢?簡單的說,絕不為世間名聞利養恭敬,絕不為這個,這個三業就清凈。以清凈三業作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導師,作一切眾生的善友,平等周遍,不疲不厭普度眾生,這個是真知實學的無邊大用諸佛菩薩古聖前賢,所垂範所留下的樣子,就是這個樣子,我們今天要學習,就要以這個典型,以這個榜樣,作為我們修學的准則,這個是我們今天講唯識易簡,還沒有講到正文,前面我們必須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的認識,也是基本的修學態度下一次我們就可以入文了。

  第二卷

  我們從題目念起:『百法明門論簡義』。

  這個題目是唐大圓居士訂的,在大藏經裡面,原本的題目是「大乘百法明門論」,原本題目是這樣的,底下的人題是『天親菩薩造』,本論是天親菩薩造的,解釋是唐大圓居士大圓居士述。

  『題言百法明門者,謂通此百法,乃能入唯識之門也。天親菩薩造論簡要,古今解者雖多,或過深過繁,未能引起讀著興趣,今復作簡義以引之。』

  這一也可以說,唐大圓居士自己敘說他造這個簡義的因緣,這個格局我們在經論註疏裡面常常看到,總是第一段講這個教起因緣

  那麼他要作批註,為什麼要作批註呢?總得有個理由,這裡就說明了。在上一次也曾經給諸位,略略的介紹過,學佛目的以及「唯識」二個字的定義,前面給諸位講過,這一門學問能夠在大乘佛法成一個宗派,可見得它是有它的獨特性,在大乘佛法裡面,我們通常稱之為唯識宗或者稱它做法相宗,這二種名稱是最普遍的,除這二種之外,還有三種名稱是不太流行的,那就是講的中道宗,普為一切乘教宗,應理圓實宗,都是說的這一宗,凡是一個名稱,與它的內涵,一定是相應,我們稱它做法相宗,是就這一宗它的特色是辨析法相這一宗主要的經論所謂是六經十一論,法相是依解深密經法相品所建立的,法相宗這個名稱從那裡來的?是從解深密經法相品,解深密經在六經裡面,是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可以說是唯識宗的根本經典,六經裡面的根本經典,這十一論呢!瑜伽師地論是它的根本論,法相品裡面它是以抉擇,判斷一切法的體性相狀。法是指的萬法,所謂是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成為百法,所以諸位要記住,百法就是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把它歸納起來,歸納為一百個項,每一個項目展開都是無量無邊,絕不是一個很單純的,這個是我們學唯識,學百法首先要了解的。

  「相」是講的性相,所謂具有無量無邊的性相,在唯識裡面把它歸納為三性,所謂「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這個都是用歸納的方法來說,百法,每一法都具有三性,這個諸位要曉得,不能說某一法它是依他起的,依他起它就沒圓成實?它就沒遍計執?諸位曉得百法裡面每一法具足三性,百法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歸納,換一句話說,世出世間一切法,無論那一法都具有三性,這個是我們一聽一看就要覺悟,悟入這個道理了,你明了佛法真實義,才能夠見到宇宙人生的實相,諸法實相才能夠見到。

  佛法講到高水平的,給你說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怎麼一得起來呢?怎麼個不二呢?你了解一一法具足三性就不二,我們今天在一切法圓融不過來,就是不曉得一一法都具足了三性,我們初學的人往往把三性分開,圓成實不是依他起,依他起不是遍計執,把它分成三個獨立的,不知道每一個法里頭,一而三,三而一,從圓成實上來說,萬法一如,自他不二,那一法不是圓成實呢?在性宗的經論裡面講,我們見性的是色性,這個就是屬於圓成實的意思;我們用眼識見的是色塵,這個就是依他起的意思;如果生第六意識在一切色法裡面,起貪瞋痴慢,這就是遍計執的意思。你把這些道理想通了,然後讀一切經論你就發現這裡面句句都沒有矛盾的,他說空也好,說有也好,原來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橫說豎說都是正確的。如果要是不了解這個意思,我們乍聽之下,免不了要生許許多多的懷疑,如果我們用現代的名詞來說,稱法相宗可以說就現象論上來建立的名稱,要是稱唯識宗呢?在本經裡面講,它是就觀行上建立的,來源還是依解深密經,解深密經裡面分別瑜伽品所講,「諸識所緣。唯識所現。」是根據這個意思來建立的,稱作唯識宗,由此可知,它之所以稱為唯識宗呢?是就本體上建立的名稱,那麼它一共有五個名稱,我們只介紹二個,諸位如果要細細去研究,可以參考近代一些學者,像唐大圓居士、梅光羲的相宗綱要都說得很清楚,這個宗的意思我們了解了。

  唯識的承傳多少也要知道一點,唯識承傳在印度可以說最初的祖師,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出現在印度的時候,我們要是以公元來算,是公元二百七十年到三百五十年,彌勒菩薩出現在印度最初講瑜伽師地論,彌勒傳給無著;無著出現在印度是在公元三百年到三百八十年之門,我們有這個記載,就可以知道無著菩薩住世八十歲,他傳給他弟弟天親菩薩他在世的時候是公元三百二十年到四百年間,世親傳給陳那,陳那是四百年到四百八十之間,再傳給護法,這護法唯識宗裡面是非常著名的一位大師,因為玄奘大師譯成唯識論,就是以護法的批註為主,他認為護法才是唯識宗的主流,護法出現在公元五百十年到五百六十一年,他傳給戒賢,戒賢就是玄奘大師老師,他出現在公元五百二十年,到六百四十五年這是印度的承傳。戒賢以後可以說唯識就到中國來,他的傳人就玄奘大師玄奘大師公元六百年到六百六十四年,他住世壽命不算太長,玄奘大師是六十四歲過世的。玄奘大師的傳人主要是窺基大師唯識中國建立為一個大宗,是在窺基大師的手上,通常我們稱他做慈恩大師,因為他一生幾乎大多數的時間,都住在慈恩寺,我們為了尊稱他,不稱他的名號,稱他居住的寺院,稱為慈恩大師,所以唯識宗也稱為慈恩宗,慈恩宗的來源是那個寺院的名稱,就是慈恩寺的這個宗,這是它的來源,我們都要曉得。窺基傳給慧昭,慧昭傳給智周,這是中國的承傳。可是這一宗到了唐朝中葉以後就衰了,一直到明朝末年,明末大師再來提倡,雖然提倡還是沒有辦法這一宗的教義給振興起來。

  在歷史上我們曉得,隋唐的時候,日本學者中國留學的人很多,可以說日本派了大量的留學生中國來求學,而多數的都是學佛的,日本人確實有他的長處,當然他的缺點也不少,他的優點實在是值得我們學習,他把中國東西學去之後,一直到今天,還能夠原原本本的保持住,這個精神是可嘉的,不但是把中國佛法傳到日本,他都能夠完完整整的保存下來,連生活方式都還保持在今天,日本穿的衣服叫和服,也叫吳服,那是中國衣服日本人原來不會作衣服日本人住的房子那是唐朝以前的樣子宮殿建築這些型式,你到日本去看,就看到我們古老的中國,這些生活方式統統都保存到今天。而我們呢?古時候生活方式,可以說是完全沒有了,連痕跡找不到。我們今天讀《禮記》,有許許多多地方我們簡直莫明其妙。比如說我們今天宴客,入席,大家是圓桌方凳子,坐在那裡,那叫入席。席在那裡呢?席明明是鋪在地上的嘛!你到日本去,日本人宴客那就是入席了。地下鋪的榻榻米,榻榻米坐墊上那席小桌子那就是入席。對於客人尊重的,叫重席,就是二層墊子,這是恭敬的,所以到日本那裡一看,你拿中國禮記去念就是那個樣子在我們這裡是看不到。如果再看看月令,那生活方式,到日本還能看到,飲食起居他統統學我們中國人的,而他能夠保存到今天,日本人可是有心人。

  唯識是在那個時候是剛剛傳到中國來,他們一些學者對這個大概也很欣賞,於是乎把這個經卷總是偷偷摸摸的都給運回日本去了,特別是窺基大師著作,他們偷走了,偷走之後,在中國就失傳了,諸位曉得,在唐朝那個時候,還沒有印刷,連本刻的版本都沒有,木刻版本到宋朝時候才有,唐朝那個時候都是寫的,抄的手卷,諸位想想成唯識論,那麼大的一部書,那個東西要抄一遍要多時間,他一偷走,中國就失傳了。所以中國至唐朝末葉以後,研究唯識的人看不到窺基大師著作,主要的著作都被日本人偷去了,所以在中國就失傳了。明末大師,你們看看蕅益大師,蕅益大師是很不起的人他有一部成唯識論的批註,叫唯識心要,那個裡面因為蕅益大師沒有看到窺基大師著作,所以憑他自己想像來解釋唯識論,裡面有許許多多地方錯了,這個是在所不免的,就是祖師第一手的資料,沒有看到過。

  這個事情到清朝末年光緒年間的時候,楊仁山居士,那個時候,他被滿清政府派到日本,在大使館里當參事,他是個學佛的,於是在日本交結了許多佛教朋友,在日本經典裡面發現到我們中國所遺失的經典,全部都在日本,於是再從日本把它帶回來,自己辦了一個金陵刻經處,把這些遺失的典籍重新刻版印刷流通。所以民國初年那些學者,就比從前的人要幸運得多了,他們直接可以讀到唐人的註疏,就是讀到唯識第一手的資料。可是困難的問題來了,唐人的文字深,不像其它的經論,每一代都有註疏的人,比如說像《金剛經》、法華經有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代代都有人批註,對於我們初學的人來了很大的方便,如果要沒有代代承傳,假如說我們今天要來學《法華經》,直接讀智者大師註疏那就困難得很智者大師藏經里頭有,不容易理解,文字太深了。我們今天學《法華經》讀清朝人的註疏,就容易得多,它距離比我們近,《唯識》我們想讀近代人的東西,沒有了,只有直接去讀唐疏,所以在佛學、在國學沒有相當的修養,唐疏很難接受。

  諸位可以看看,就是《百法明門》的批註,你初學的人去讀,簡直跟讀天書一樣,看不懂,不知所雲,會有這個感覺。正因為如此,唐大圓居士在地申明了,說古今的批註雖多,確實有些注得太深,有一些注得太繁瑣了。太深太繁,對於初學的人都是障礙,提不起修學的興趣,大圓居士真是大慈大悲給我們初學的人,作了方便門,以深入淺出,來幫助我們入唯識之門,這確實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唯識研究,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唯識」這兩個字唯識這個學說與唯心、唯物以及其它的一切哲學是不相同的,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這個也就佛法世間法它不一樣的地方歐陽竟無大師他說佛教宗教哲學」,你要了解唯識個字的意思,你就曉得,佛法確確實實不是宗教也不哲學。為什麼呢?因為世間法,就是以一切哲學宗教來說它是相對的,有能有所,佛法不是相對,它不同的地方在此地,它是離開相對,但是諸位要曉得離開了相對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才真正的離開相對,禪宗裡面就直截了當運用這個方法,所以說「他心印心,不立文字」,它是直截了當,可是在教下要運用相對的方法,不用相對的方法,不能言說,可是它裡面所說內容,絕不是相對的。

  譬如佛法裡面講能所,它這個能所是一不是二。它不是對立的,能是所之能,所是能之所,能所是一它不是二,我們要體會這一層的深義,所以唯識,唯是唯獨,識是叫有識,識是能變,萬法是所變,縱然我們講到所變的萬法,依舊是能變的那個識,所以才經你講一切萬法,一一法都具足三性,道理就在正地,所以我們要曉得這一門學問是超越相對。換句話說,它分別,是自己分別自己,不是自己分別人,分別別人也是分別自己,為什麼呢?自他不二,宇宙萬有就是自己的心理現象自己的心理現象展開來,就是宇宙萬有,宇宙萬有與自己心理現象一樁事情,是一不是二,這個是唯識的深義,很難體會的,如果宇宙萬有跟自己是兩回事情,是對立的,這是世間學說,所以世間哲學宗教,永遠沒有辦法佛法比,這個基本的概念它不相同,不一樣。在佛法裡面看,整個宇宙人生是一個,是一體,在宗教學說裡面,都把它分類,它不認為是一體的,這個是不一樣的地方,所以此地「唯」是唯獨,換句話說,全是識,識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能力,由於識的功能、分別的幻象,不是它的本來面目這是講我們整個宇宙人生,是識的分別現象,不是本來面目,如果我們對於識分別變現這些幻象徹底明了了,這個問題就沒有了,為什麼呢?妄不礙真,真也不礙妄,換句話說你要曉得它,你不曉得就要受它的害,你曉得,沒事情、不礙事,在一切法裡面還是得大自在,所以佛法所重視的,是重視在覺悟開悟,悟就是對於一切事理真實相,都能夠徹底的明了而不迷惑。不但學唯識我們要注意這一層,就是研究一切經典,我們也要能夠掌握到這個綱領。

  通常一般習慣用的方法學佛諸位要曉得,佛是覺,學佛就是覺悟,佛這一個字我想你們同學們大多數都理解,這是外來語,它的含義智能覺悟,究竟圓滿智能、徹底的覺悟這叫佛。學佛目的就是在此地,所以學佛不是迷信,那麼學佛第一個要求的,就是根本智,自古以來學佛,無論是那一宗那一派,那一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的是一個,就是求根本智,為什麼呢?沒有根本智,諸位想想,那有後得智?像一棵樹一樣,它沒有根沒有本,怎麼會長出枝葉花果呢?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捨棄了根本智,疏忽了根本智,那就不學佛的。根本智的修學最普通的方法,讀誦經文,還要曉得善巧觀照,單單熟讀經文,可以得定。我們講戒定慧,只是一味的熟讀經文,可以成就戒定,如果能夠在熟讀裡面,又能夠提得起觀照的功夫那就智能了,這個智能不是思惟分別,不是的,不須要思惟分別,一切都明了,恍然大悟這是根本智的現前,心經裡面所講的「照見」,那個照見是根本智起作用,我們今天對一切事情要想一想才懂得,去思惟去分別,這個不是智能。為什麼呢?因為你這智能是從意識裡面生的,這個不是智能,所以「般若」之所以不翻成智能個字,是怕我們發生誤會,般若是什麼?般苦是根木智,六度裡面的般若波羅密是根本智,再開出來,為方便波羅密、願波羅密、力波羅密、智波羅密,那是後得智,我們把六度展開為十度、十波羅密,十波羅密後面那四種是後得智,般若波羅密是根本智,也就是戒定慧的那個慧,而菩薩的三慧:聞慧、思慧、修慧,那是後得智的慧,沒有根本那有後得呢?那根本智從那裡生呢?給諸位說,從清凈心裡面生出來的。所以說因定開慧,心不清凈根本智就不能現前。

  我們再講唯識彌勒、天親給我們分別一切萬法的現象,其目的何在?目的是叫我們心清凈。因為我對於一切萬法的性相不明了,在這裡面胡思亂想,心定不下來,一切萬象你都統統明白了,你的心定下來了,所以天親菩薩造的百法論,是根據佛的經文佛經里頭只有一句:「一切法無我」。什麼叫一切法呢?這就說了百法,什麼叫無我呢?後面講人無我、法無我,換句話說,這一部百法論,就是解釋這一句:「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我」是佛說的,菩薩就是解釋這一句話這一部論,而這一部論又有許多批註,再來批註它,我們千萬不要給弄胡塗了,要曉得它這個論的宗旨所在,它是教我們明白一切法,而成無我,達到這個目的,絕對不是像世間學術,教你這樣也曉得,那樣也曉得,結果一樣也不曉得,實在說,這一部百法論歸根結底,也就是我們要拿《金剛經四句偈作它的總結,那是妙極了,《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都百法呢?前面九十四法是有為法,後面六種無為法,你要是曉得前面九十四種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你的心怎麼不定呢?不會再在一切法里攀緣了,你的心就定了,定了,智能用了、就現前了,可見得唯識的教學,跟一般宗教哲學學術的教學,確確實實不一樣,它的目的是教你達到人無我、法無我,教學的目標在這個宗旨教你開悟教你覺悟,悟的什麼?就是悟的一切有為法是依它起性,一切有為法的體性是圓成實性,現象作用是依它起性,我們只要在一切法里頭不起遍計執,功德圓滿

  在教學的方法上來講,佛法在整個教學,可以說不外乎歸納與演繹二種方法,歸納,這是講一部經的綱要之研究,便於受持譬如說像百法就是歸納法,百法是依據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六百六十法歸納成百法,瑜伽師地論裡面講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認為六百六十法對初學的人來講也是太繁了,所以把它歸納為百法,不但便於學,實在講便於修持古今這一大德註疏一講解,這是用演繹的方法這是一部經註疏的研究,所以我們研究經的時候,有綱領的研究,有註疏的研究,註疏的研究,幫助我們大開圓解,幫助我們理解,可是我們要得受用呢?那是要抓到綱領,這是一切經論在研究的方法上,我們要曉得我們主要的目的,是要求根本智,在方法第一個抓綱領,第二個是研究註疏,至於剛才給諸位所講的六經十一論,在經典方面,這六經我們中文本翻譯的只有四部,有二部沒有翻譯過來,第一部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是屬於唯識的根本經典。第二部是剛才跟大家講的解深密經。解深密經有四種譯本,《華嚴經有三種譯本。第三種就是《楞伽經》,《楞伽經》也是唯識重要的經典它也有三種譯本。還有一種叫厚嚴經,有人說就是大乘密嚴經,至於《如來出現功德庄嚴經及阿毗達摩經》,這二部經沒有譯到中國來,可能在今天失傳了,梵文本大概也找不到了,現在梵文本留傳到今天的,沒有我們中文譯本多,大部份都失掉了

  這十一論裡面以《瑜伽師地論》為根本論,所以叫一本十支,一個根本論,其餘十個是它的支流。在支流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成唯識論》。《百法論》可以說是唯識論裡面入門的一部書,就是初學入門的一部書,正是大圓居士在此地說的:「謂通此百法,乃能入唯識之門也。」可見得這百法要認真的研究。我們在此地給同學們講的本子這是概略的介紹,提起研究的興趣,我們目的在此地,認真的研究呢?還要研究古人註疏,唐大圓這個批註不夠的,為什麼呢?太淺了,深度上不夠的,這個是我們要明了,但是唐大圓居士批註裡面,著重在表解上,這裡面每一法都列有表解,表解裡面所注的文字,十之七八都是窺基大師的,這個就是以前這些人,他們作學問說話部負責任都有依據的,絕不是自己以自己的見解註疏他不會這麼作的,所注的東西統統是用古人文字古人文字深,頂多他把它變淺一點;繁,他把它簡化一點,儘可能的去用原文。原文實在太深了,那就辦法變通一點;還能看得懂的,都用原文,特別是把它畫成表解,使我們看起來更為醒目,這是一種方法。這個題目也要給諸位作一個介紹,原本的題目,上面有大乘個字。大是簡別它不是小乘這一部書是大乘入門,正如同起信論一樣,《大乘起信論》它不是小乘,《大乘起信論》也是大乘入門。百法也是大乘入門,所以都是大乘入門的教科書,而且是入門重要的教科書。

  「百」是數字,是把一切法歸納為一百條,這個是數字

  「法」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所以一切的理論,程序體性現象都叫法,用這一個字作為總代名詞。

  「明」是光明,指的就是智能,這個智能不是我們世間聰明智能,咱們世間聰明智能,在佛裡面叫有漏的智能什麼叫有漏呢?漏是煩惱的代名詞,譬如說我們這個茶碗,如果它這裡頭破了,我們裝了水就漏掉,所以佛法用這個字作代名詞用,凡是你的智能從心意識裡面生的,都叫有漏的,為什麼呢?不能斷煩惱你有再大的聰明智能你不能斷煩惱。像今天的科學家頭腦聰明,能夠發明精密的機械,可以能夠旅行太空,他不能斷煩惱,不能斷貪瞋痴慢,不能了生死三界,他心不能平靜,「明」是講無漏的智能,無漏的智能,就是剛才講的根本智,是清凈心裡面生的智能,這個叫明。

  「門」是門徑,這個在此地是比喻,是門徑,換句話說,大乘法裡面,這個一百法可以教你得無漏的智能,入大乘之門,我們學這部論,果然能夠達到這個目的,這個論學的就有成就了,如果這個論學了之後,智能不開,還是迷惑顛倒,甚至於又增加了這一百個法的分別執著那就糟糕了,那不叫明門叫黑門了,那不叫百法明門論,應該改做百法黑門論,所以這個我們要曉得的,一定要開智能

  「論」就是教科書,就是簡擇性相,教誡學生,是這個意思,拿今天來講就是教科書。

  剛才講的釋經論,在大論裡面,譬如《大智度論》就是屬於釋經論。它是摩訶般若波羅密經的註解,是按照經文一句一句,一個段落一個段落來註解。第二類就是像本論這種性質,叫宗經論。它是宗一切經義而造的論,簡別不是解釋某一部經,不是按照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來解釋,它是完全把經文擺脫掉了,來討論經裡面的意趣這一類的論,我們就叫它叫宗經論。《瑜伽師地論》是宗經論,本論是宗經論,我們研究的《大乘起信論》也是宗經論。宗就是宗依,就是要有依靠,它依靠什麼呢?一定是依靠佛的經典來造的,不是憑空而說的。所以這個地方講,「依聖言量而造論」,聖是指的佛,依據佛所說的話,佛所說的話怕我們後學人不懂,再加以詳細的給我們解釋。

  底下括弧的原文,這就是百法論裡面的原文。「論曰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雲何無我。」那麼諸位在此地特別要注意到的,就是論文裡面所講的這一句話「一切法無我」,整個的百法論,就是解釋這一句。所以下面這先說這是叫征釋,假設的這個問答。「何等一切法」你說的一切法,是指的什麼?指的那些呢?無我又是什麼意思呢?那麼下面百法就是解釋一切法無我,所以本論前面講百法,就是解釋一切法。後面講無我,本論末後解釋人無我與法無我,說明了一切法無我。由此可知,百法論就是世尊這個一句話個字註解世尊說法簡單明了,諸佛要把這一句話給我們說清楚,你看看費這麼多事情要把這個事情你說清楚。

  諸位想一想,上根利智的人,一聽佛說一切法無我他就覺悟,真是大開圓解,悟入這個境界。我們俗話說「看破放下」,一聽他就明白,就能夠看到諸法實相。那麼我們聽了這一句,似懂非懂。聽了好象懂,一切法無我,其實不懂。你問什麼叫一切法?我們也說不出來。什麼叫無我?也說不出來。所以中下根性的人聽了似懂非懂。似懂非懂,問題就相當的復雜。換一句話說,我們得不到佛法真實受用。在前面給諸位說過,本論的宗旨是說明萬法為識。如果你要不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沒有辦法大乘之門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如果我們今天從哲學的角度上來看,百法可以說是唯識哲學的提綱。第三、百法論如果說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它是理學的簡要說明。本論的方便,這一很重要是在於一切法無我,說明一切唯識道理。他的大主意是在我執,破法執,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不明了它的旨趣,要是再從百法裡面執著這一百條的法相那就錯了它是執著的,而不是叫我們增長執著。那麼也許諸位要問了,既然是破執著,我們何必又要把這些法相名詞記清楚呢?剛才我跟大家講過,法相名詞記清楚,便利在生活當中提起觀照的功夫。沒有觀照,怎麼能破執著呢?佛法裡面常說,以文字般若,這個經論是文字般若,依這個起觀照般若。可見得我們是用這個來起觀照般若波羅蜜,而不執著它,不是死記它。換一句話說,我們要活用它。活用,記不住,那你就不能活用。而唯識修觀的方法,唐大圓居士說得很明白。他有一部書,在我台灣流通的很廣「唯識心□□□□」,你們去看看,他所提出來的,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修習唯識方法,是可取的。經論裡面所說的,未免太深了,我們不曉得如何下手,看看唐大圓居士所說那就很容易去做

  上一次我們將這一段表解,給諸位介紹過。將這個有為、有為法這個部分。是不是已經講到這個心不相應行法?那麼今天接著我們看無為法。那麼「問」在佛經裡面講有五種,第一種「不解」。譬如說佛說這一句話的意思,我們不能夠理解,這是應當要問的。什麼叫一切法?什麼叫無我?這個要問。第二種愚痴。佛雖然講得很清楚,我們沒聽清楚。或者是我們聽了,還聽不懂,那麼這個也要問。這兩種都是本份上的問,在教學場合當中,學生應當發問。所以學問學問,就是要學著發問。不問,怎麼能夠成就你的學業呢?你看看孔老夫子教學,學生夫子這一問一答。夫子給我們講解,宇宙人生道理學生當中聽不懂的,他就發問。這有問有答,這是教學。

  佛門裡面,你們諸位去看一切經典,豈不都是一問一答嗎?《楞嚴經》從頭至尾就是問答,反覆的辯論。一切諸論,那更不必說了菩薩菩薩之間的反覆辯論。所以這個問不容易,凡夫他之所以不問,不問就是兩種人,一種是什麼呢?明了了,他不問。像孔老夫子讚歎顏回,顏回聽師父東西,很少提出問題出來,所以表面上看到他很愚痴,可是背後師父聽聽他的言論,回也□□,他真聽懂了。一聽就懂了,他問什麼?還有這根本就不懂,馬馬虎虎、糊裡糊塗的過去了他不懂,這就是屬於愚人。所以一個是上等智慧他不問。一個是下愚,他不問。中等程度以上的,必定是意見多多。那麼這樣才有進步,所以我們今年暑假,我們辦一個大專講座,我們就採取這麼方式不像以往我們這個經論,都提出來講演,一句一句給大家講,大家聽,聽也沒有問題。你問這句懂不懂?今年暑假的講座,我們講堂專門討論,你們要沒有問題,就下課了,沒問題就下課,有問題就提出來辯論。大概我們範圍是兩部經,一部是這個,都是過了,一部是《圓覺經》,另外一部是《普賢行願品》。那麼這個兩部都講過了希望大家把這個兩部經仔細去研究,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我們這個課堂就很熱鬧。你們同學同學之間辯論,所以這個講座與以往的講座,是不相同的,不一樣。對於這個同學們的學習、心得,一定有增長,一定有所增長。那麼這兩種問,是一定要解答,這是本份問,是應當要解答。

  還有兩種問,可以不必答。一種就是試驗,就是考老師的,挑毛病的,找麻煩的,沒有誠意。所以這試驗試驗,看你不懂。這不是尊師重道,這輕慢師長,可以不答。可答,可不答。還有一種,這隨隨便便問的,很輕率的問,沒有恭敬心,沒有誠意隨便問的,這個也可以不答。第五一種那就經典裡面常常講的,利樂有情問,不是他不懂,他完全都懂得了,看看什麼?看看在座的人,這麼重要的問題沒有人提出來。這是大家疏忽不曉得這個問題的重要,於是這些菩薩們代替這些眾生出來發問,向佛請教,表現的至誠恭敬做一個學問榜樣給我們看。我們在一切經裡面,看到這個諸佛菩薩弟子們向佛請教問題,那都是做出榜樣給我們看的,教給我們如何做學問。所以問,有這個五種。那麼在經論裡面,我們所看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屬於利樂有情問。

  那麼此地「何等一切法。雲何無我。」這就出了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都是依據佛所說這一句話,「一切法無我」。那麼這一句話,佛在經典裡面講得很多,這一切大小乘經典,我們幾乎都能看得到。那麼在這一句裡面所包含的意思,此地大圓居士有一簡單的解釋,我們先把它一遍。「因世人皆執一切法有我。故不信唯識所變。今欲說明一切法皆唯識所變。故先引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以證之。」這就是本論的依據。那麼這一條說明天菩薩造論,依據的本源,他是有根據而造論的,不是他隨便說出來的。世間人確確實實是這樣的,這個執著就是大病

  那麼先說什麼叫做「我」呢?我、就是主宰的意思,就是有一主體我還有一個意思,他有一個自在的意思。我們世間人誤會一切法有個主體,好象自己能夠支配自己,自己能夠支配環境。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見解。可以說那是妄想,是執著假如我們真正自己能做得了主的話,我想諸位一定不希望衰老,自己要能做主,我們十七、八歲很好,我們永遠停在十七、八歲。可不可以呢?你要說能自己做得主宰那是應當可以的。做不了主,還是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衰老下去。可見得自己何嘗能做得了自己的主呢?在我們這個身心裡面,找不到主宰,更沒有自在。所以執著一切法有我這是很大的誤會。

  那麼一切法,從那裡來的呢?唯識所變。世間人不相信唯識所變,就是因為執著。信唯識所變,這才能入大乘之門。那麼換句話說,不信唯識所變,就不入門而為什麼不信呢?因為有執著。那麼由此可知,這個關鍵是在執著破了執著你就相信,信就入門。那麼這是本論教學的目的,就在此地。其次,世尊說法之主,一切法是世尊所說之法,而說無我,這個里頭意思很深,就是說明了,說而無說。如果一切法真有我,那世尊所說,一切法無我,說即無說。所以佛在經論里頭常講,「佛本無法可說亦無實法予人。」這是我們學佛的人必須要明白的,佛沒有法給我們,佛也沒可說。那佛所說、所教的是什麼呢?但破眾生情執而已。這一種教學,與世間教學不相同。歐陽師說佛教宗教、非哲學,也是這個意思。因為宗教沒有破情執,只有增長情執,沒破。哲學也是增長情執,沒有破情執。而佛法叫你執著,換句話說,哲學宗教都是增長人我執、法我執都是增長我執。而佛法是反其道,破我執,破法執。因此他有根本上不相同的地方,如果我們對於這個根本不相同的地方,要是一無所知,那我們這個學佛就不能達到佛法預期的效果

  那麼第三、凡夫執著的是那些呢?凡夫虛妄執著五蘊身心,這個東西是假的、假相,他認為是我。你們諸位仔細想想,那一個人不執著,這個假相是我呢?就是我們自己也不例行,我們也執著這個假相是我,不曉得這個假相,之所以然,不明了假相的究竟,堅固執著這是一切障礙的根本,煩惱障、所知障都從這個地方起。這個外道有些很聰明,我們講宗教,比我們一般凡夫高明一些,有一些高級的宗教他不執著這個身心是我,他曉得這個臭皮囊,不是自己。什麼是自己呢?俗話說靈魂是自己,知道這個身,是假的。到六道裡面去投胎,捨身受生,有一靈魂,那個東西是真的,他認為那是真的。在六道里頭,那一道去投胎捨身受生,這是真的。身不是自己,這個身好象衣服一樣。我們人好象靈魂一樣,今天穿這一衣服明天穿那一件衣服六道身體就像衣服一樣,可以常常在那裡換。但是不換的,是這個神識不換。他們覺悟這一點,比我們凡夫就高明。於是乎他執著那個神識,當作我。佛法裡面講神識,印度外道叫□□,我們中國人叫它做靈魂。孔夫子□□大傳裡面,遊魂,孔老夫子沒有叫靈魂,叫遊魂。就是印度那些外道所講的神識。執著這個是我,外道錯誤

  小乘人比外道聰明一些,又高明一些,他曉得他也不執著神□是我,可是小乘是有執著,他所執著的就是所證的偏真涅盤,認為那個是我。顧然佛在經裡面說,涅盤境界裡面有常樂我凈,雖有常樂我凈,決定沒有執著他有執著,就錯了。但是小乘人有執著,那麼菩薩有沒有呢?菩薩見了性的菩薩,就是人我執破了大乘菩薩,這才□□。權教菩薩是有執著,他執著的有眾生可度,有佛道可成,□□□□有修有證有得,那麼菩薩有沒有忘我呢?沒有忘我菩薩是有我執,這就是我們所講的權教菩薩

  由此可知,這個我執是遍九法界這是我們的根本大病。幾時我們才能夠覺悟我是假的,我是可得的。所以天親、彌勒給我們說明了心法有許許多多種,色法也有許多種。我們眼前身心世界的幻相,是這一些眾多的色心諸法緣聚而有,緣散而滅。這裡面求其主宰,了不可得這就是教我們破我執。所以本論的旨趣,就是為了破除我們無始以來堅固我執,人我執與法我執這是這一部論的教學宗旨,也是本論的綱領。那麼第四、一切法本來空,我們在了義大乘經典裡面都聽到,佛這樣的教誡我們。可是眾生不知道一切法本來空,妄執以為是有。佛但說無,這個無,是破有的工具,有要破了,無也沒有了。所以我們真正通達無我的實義,與大乘法門,可以說□□□□,這才能入得了大乘法門

  那麼再看底下原文,這個解釋了,前面提的問題,什麼叫一切法?此地給我們解答,「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五大類。「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這是五類,一切法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五大類。下面說「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那麼這是百法論的原文,意思我們在底下這個表裡面,跟諸位細說,我們再把底下這個兩行念下去,這是解釋。「雖聞佛言一切法無我。尚未能明其何謂一切法。如何謂無我。今造此論。即說明其所以然。先說一切法。」一切法可以分為有為、無為兩大類。「次就有為法」裡面,「分為四位。」就是四類,一共有九十四種。無為里頭,有一位、一類,分為六種,合起來是百法。那麼底下這個表,使我們一目瞭然。那麼一切法,就是百法,百法就是一切法。展開來說一切法,歸納起來□□。

  什麼叫有為呢?有為是有造作,有生滅的,就叫做有為。無為是非造作,不生滅的,就叫做無為,這個是可以分為這個兩大類。有為法裡面,有四種心法一共有八種,心所有法它有五十一種,色法有十一種,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合起來一共是九十四種,都叫做有為法。這九十四法,是有生滅的,有造作的。下面我念一念有兩個錯字,大家改一改,意思我們要到下一才能夠講。「一切最勝」這是說的心法,「與此相應」這心所法,「二所現影」這是顯示。這個文裡面,照文改過來就行了。前面就是九十六面倒數第二行,你看是有二所現影,三位差別,四所顯示。他這個地方錯了,是現影,二所現影。現是出現的現,就是現在的現;影就是電影的影,大家把它改動,這兩個字改過來。那麼無為法四所顯示,這個顯示它是對的。這個意思,我們留到下一節,再給諸位細說。

  四十七面百法在此地,可以算是正式的開端。表裡面所列的,看起來是很簡單。實際上這就是百法的總綱,前面跟諸位說過,百法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歸納。所以說百法就是講的一切法,一切法如果我們不能夠正確徹底的明了通達,那會對我們造成許許多多的障礙。在出世法來講,它障礙了我們正見正解正行。在世間法來說,它障礙了我們許許多多的善業,使我失去了人天果報。因此這個一切法就是本身以及我們生活環境,這個環境是說整個的宇宙也就人生宇宙我們所必須要明了。表裡面先給我們分成兩大類,就是一個是有為,一個是無為。有為裡面又分為四大類,心法有八類,心所有法有五十一類,色法有十一類,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類。無為法裡面,有六類。底下這個長行有一行,解釋「一切有為造作生滅無常之法。名有為法。其不生滅無造作之法。名無為法。」這是簡單的來說明什麼叫有為法?什麼叫無為法?可見得有為與無為,那是相對建立的。

  先說有為法,我們先把這個名詞定義,給諸位介紹出來。然後再說明它這個次序,為什麼是這樣排列的?這個表的下面「一切最勝」、「與此相應」、「二所現影」,這個地方上一次請大家改過來,這是現影,而不是顯示,這個要把它改過來。「三位差別」、「四所顯示」那麼這個就是它排列順序的理由,我們也要把它分別清楚。第一個我們說心,心法唯識裡面,它有六個意思。第一個集起叫做心,集就是集合的集,集合的集;起、是現起。集是什麼呢?就是集種子,集種子。起、就是種子起現行。這些話,都是唯識的專門術語。如果拿我們現在的術語來說,種子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印象,所謂的印象。這個集,它就有收藏的意思。譬如說我昨天做的事情,如果這個印象要沒有一地方收藏,那麼它一定消失,我們怎麼想,也不會想起來,它有一個收藏的所在。但是這個種子印象,它沒有形相,雖沒有形相,它不會消失。有印象深的,我們在童年時候的事情,還是記得很清楚,印象深刻的,那就種子有力,有這個力量,不會消失。

  有人常常說,我們這個作夢,會作成奇奇怪怪的,從來也沒有想到過事情,會作這奇奇怪怪的夢。夢中有獨頭意識起現行,如果你沒印象你這夢中境界,不會現行。夢中往往關於前世印象,多生多劫前的印象。所以我們自己不曉得,不曉得。因為什麼?前生事情,你也不去想它,所以在平常不會起現行,在夢中時候,不知不覺的時候,因緣觸發的時候,它起現行。所以一定有個收藏的地方,這個地方。那麼這個在唯識裡面,就是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藏識,藏就是收藏的意思,就好是個倉庫一樣。它能夠收藏種子,同時這個種子遇到緣了,它又會重現,重現就是起現行。譬如說我們過去曾經見過面,見過面的時候,這個印象就落在藏識裡面去了,倉庫里頭。今天我們又見了面,又見了面會認識,為什麼會認識呢?因為藏識里頭有印象,一見面,藏識裡面那個印象,一對照,不錯,你是某人,我們曾經在什麼時候見過的,它會排對。這個速度比這個電子還來的快,我們這裡講電腦電腦怎麼樣靈巧,沒有我們這個頭腦靈巧。這個天然的電腦,比人造的高明的太多,高明的太多。所以心有這個意思。但是我們從具體上來講,雖然八個識,都能有集起的意思。可是在阿賴耶識集起特別的偏重,就是這一功能特別的殊勝。其餘七個識,要比起阿賴耶識,在這一方面講,那真是望塵莫及。那這第一個意思,我們叫做心法

  第二個意思聚集,聚是集聚。那麼這個也是心法,換句話說,收集、攢集、聚集,它有這個意思。當然八個識也都有這個意思,可是從這一個意思來說,偏重在前七識,就是末那、意識以及前五識,它都有這個作用。這個就是講我們唯識裡面講遍行,它有一種功能,熏集一切法成了種子。拿我們今天來講,它就是能收集印象。眼見色,耳聞聲,六根在境界上一接觸,它就把他收集起來了。收集起來好象是個轉運站,眼根各收集各的,這個□□□,各人收集各人的。你譬如眼,那就是了別,它把這個印象送進去,這個印象送進去,它里頭並沒有分別。可是第六意識,它把這個印象分別,分別有善惡好醜。那麼它也把這個概念、這個印象,又送進去。第七識執著,第七識產生了我愛我見,產生了這些。所謂是取捨得失都是第六意識力量很強。所以說是前七轉識,把這些印象收集起來,送到倉庫,就收藏了,送到阿賴耶識。所以從這一方面講,前七轉識有這種功能

  第三個意思「緣慮」,緣是攀緣,慮是思慮,這也是心的作用在這方面講,現代的心理學偏重在這一條的說法。它能夠思惟,能夠想像,能夠判斷,能夠推理,我們把這個認為是心。但是這個心的時候,有這個功能,實際上心的功用很大,並不只這一功能。第四個意思,也叫做識,識就是認識。識的意思,是從了別來說的,就是能夠辨別,能夠明了。我們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你樣樣都能夠明了,樣樣都能夠識別,這是心的作用。所以它有這個意思。這個意思,也是八個識都有。雖然八個識都有,偏重在第六意識也就是說分別功能最大的、最廣泛的是第六意識玄奘大師在《八識規矩頌》裡面給我們說的非常的明了。第五個意思,也叫做意。意的定義是怎麼說呢?意是講不間斷。所以說意思,意思是不間斷。不間斷的思,就叫意識。間斷的這個思,通常叫想,叫想。因為什麼呢?它間斷,這個印象就會比較薄一點。如果不間斷的去想,這個印象就深了,這個印象就深了,就會產生很大的力量。所以有很短、等無間的意思。等是平等,就是他一樁事情他不會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那間斷。專門想一樁事情不間斷,這個就是意。那麼八個識,也都有這個意思。可是第六識特別偏重,第六識恆審思量,他特別偏重。

  那麼第六識很單純,它想的是什麼呢?它想的就是我。所以一切眾生這個私心很重,那是道理的。就是第六意識,念念不忘我。無論在什麼時候,他什麼事情都可以做,想東西他會間斷,我他不會間斷。所以說人我執、法我執,那麼都是第七識造成的。那麼第六個意思,也叫做心。八個都叫做心,這個第六點可以把它分開來說。八個都可以稱作心,所以我們常講八心王。但是如果就前面所講的這些定義,個個殊勝方面來說,我們可以說第八識心的意識,比較上多一點。所以我們也把第八叫做心,把第七叫做意,第七叫做意,將第六叫做識。所以我們對於前面六種,前六識,末那我們叫做意,阿賴耶叫做心。所以合起來講,都講得通,八個都可以叫心,都可以叫意,都可以叫識。分開來的意思,那更明顯了。心法概略的就說到此地。那麼心法八種,我們必須要曉得它,它的性質,一切眾生造惡造善,五趣輪回,乃至於成佛作祖都是這個心,都是這個心。所以在一切有為法裡面,它的作用最大,最為殊勝。那麼其次再講,這是心法一共有八個,到底下的時候,是一段一段的來給諸位詳細的講解。

  第二是「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種。什麼叫心所有?那麼這個心,就是指前面的心法,八個心王。說它做心所有,就是說這一類的法,它是前面八個心法所有的。唯識裡面講,它有三個定義。第一個它必定要依心王才能夠起來。前面八個我們稱它作心王它是附屬於它的。沒有心王就不會有心所,所以它是附屬於心王。它要起作用,一定要跟著心王,它才能夠起得了作用。如果不跟著心王,它不能夠獨立的起作用,所以它是心王附帶的。我們也可以這樣說,這五十一類法,就是心法作用。前面八種是講心法的體,此地五十一種就是心法作用,我們可以這樣的看法。那麼這樣的比較更容易明了了,它是心的作用

  第二個意思,它起作用,一定是與心相應的。那麼什麼叫做相應?相應這個名詞,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