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花好月圓照禪心

花好月圓禪心

賢宗法師上海企業家開示

杜柯整理

  一顆禪心處處禪

  禪究竟是什麼,很難用一句話去詮釋,甚至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一種狀態:有的人給你的氣息十分寧靜安詳,這,其實就是禪的境界。他身上洋溢著仁愛、慈祥、清凈喜樂自在等等,此種狀態即是禪境。再比如房子的布置,或清新雅緻,或溫馨爽潔,人置身其中非常舒適、愉悅,這也是禪。還有的畫作,意境優美,內涵豐富,人看了流連忘返沉浸其中,它也是禪。再如園林的綠化,精巧別緻又渾然天成,人進去後美不勝收,既可讀出自然之幽微,亦可見識山河之廣大,此也是禪。

  所以禪就在生活中,不是孤零零存在寺廟里。禪就在我身邊,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你有沒有一顆禪心,去解讀它。你有這樣一顆心,行住坐卧,吃飯睡覺,為人處事,都是禪。禪就在生活中,挑水砍柴,鋤地栽禾,甚至跟一個人聊天,都能夠充滿禪意,進入禪境。當我們擁有了一顆禪心自然擁有淡定的喜悅,輕安的笑容,從容不迫的內心就有一種碰到任何逆境皆能化解的功能

  實際上禪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當你把禪融入到生活中去,你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家罵你不起嗔恨心,別人贊你不生得意心,事情沒做成,也不會起糾結心,都能安然處之。而且每件事可以做到理想狀態,盡情發揮自己,——即便掃個地,因為你心無旁騖專註掃地,所以會把地掃得非常乾淨,就是五星級酒店領班來挑剔你,也找不出毛病。為什麼呢?因為你有心。有心,任何事都能做出最佳成績無心,稀里糊塗就過去了無心的人做事是機械的、應付的、被迫的,沒有注入感情。做事時注入情感效果完全不同,它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演員演戲時,他必須對這個角色注入情感,把角色當做他自己,這樣才能「入戲」,把人演活。作家寫小說也要注入情感,這樣作品才有感染力,打動讀者。無論是繪畫,建築,雕塑,設計等任何藝術品,只要能吸引你,震撼你,引起共鳴,這個作者肯定注入了極大的感情心力精神,這樣的藝術才有永久生命力。

  我們寺院在找人塑造佛像的時候,我從來沒有還過價,你要多少就是多少,但是有一點,必須做到我滿意的效果。為什麼這樣,因為藝術是無價的,只要是真正的藝術。從古至今,能留下來震撼我們心靈藝術,肯定是作者生命來譜寫。梵高的畫,為什麼那麼值錢,因為這幅畫把梵高整個一生濃縮在裡面,他的情感,他的生活他對世界的解讀,他對美的那種沉思,通過這個畫全部展現出來。上次一個亞洲學院的院長我這里來他是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鑒定人之一,名頭非常響,認識世界上許多奇行異士。他就跟我講了一個概念,說自己聽的《二泉映月》多了,這些人不管怎麼練,演奏得多麼熟練、高妙,可只有一次他在一個博物館聽到阿炳原聲錄音後,才知道他們的演奏是多麼差勁。阿炳永遠無法超越,因為那是生命在詮釋他的音樂,就這么長的幾段,後人再拉也沒那個效果。從某種角度講,《二泉映月》只能是阿炳的,也只有阿炳能演奏。

  這實際就是禪。因為阿炳在演奏時是用生命在泣訴,用靈魂在出竅,心無雜念,絕對我無,那個「我」已與他的琴聲而為一,所以找不到了,只剩下了琴音。

  萬緣放下,「真我自在

  所以禪就是感受當下,把握當下,活在當下。人,常常忽略了今天,總是想,我曾經如何如何,或者以後將怎樣怎樣,孰不知,那個曾經都是每個「當下」組成的,那個以後也是每個「現在」成就的。離開了今天、現在,一切未免空談。

  感受當下,把握當下,活在當下,是為一種觀照。禪修,即是觀照。怎麼觀照呢,「獨一靜處,專精思維」——一個人靜下來專心致志地思慮,因此,禪修又叫靜慮。

  遇到什麼事舉一反三,找自己的問題,從自己身上入手。這,就是觀照。觀照是像鏡子一樣照自己而不是照別人。我們有人老是找別人的缺陷,找別人的污點,這就去了觀照的本意。

  如果每個人都在找別人的錯處,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那就成了互相攻擊,問題永遠解決不了。

  《論語》里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又說,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前者是叫我們從自身出發,反觀諸己,反求諸己。後者是讓我們棄惡從善,保持正念。每個人身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惡」,甚至很多惡是自己看不出來的,它隱藏在內心深處。我們在沒修行圓滿之前,人人皆有「惡」。把所有的惡去掉,就成佛了。所以佛身上全部是正能量那是真正的光明無礙。

  古代有個人叫王吉。他鄰居一顆很大棗樹,枝繁葉茂,有一半伸展在王吉家的院子里。有次王吉的老婆就把棗摘下來,遞給王吉吃。王吉見狀大怒,認為老婆的行為算偷盜,便把她休掉了鄰居知道後過意不去,覺得自己的棗樹害了人家,一氣之下要把棗樹砍掉。四周人知道後紛紛來勸,又強烈要求王吉把休掉的老婆請回來。後來王吉復了婚,當時的街坊就流傳一句話:東家有樹,王吉婦去;東家棗完,去婦復還。

  由此可見古人是多麼嚴於律己。今天的人也許覺得沒有必要,不就幾個棗嗎?簡直小題大做。但是真正的修行,正是如此,這正是進德修身必不可少的途徑,觀照自己的行為,就要從一毫一末做起。

  人這種動物,生來被自己的感官心理奴役,老子說,吾之大患,為吾有身。人有了身體就有了五欲,便會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染著六塵,從而活在自己的幻覺判斷里,走不出來。前段時間拍《舌尖上的中國》,裡面有好多名菜,有的價錢大得嚇死人,就是被人炒起來的。是我們人的舌根發揮了作用,滿足了許多人味覺,其實它的營養說不定還不如一個饅頭,但那麼大的價錢已經超過了它本來的價值這就是已經被舌頭迷惑顛倒。

  孔子講,人和動物的區別其實僅那麼一點點。那一點點是什麼呢?是人超越物質感官後的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人類如果都順著自己的感情生理,那就不是人,和一般動物沒區別了。所以當別人罵你是畜生沒必要生氣,我們人本來就是動物嘛,是在進化中提升起來的,提升後就叫文明。豬狗是不講文明的,它們只是吃,只是喝,只是生,只是死,沒有自己的文化。因此,當你在馬路上被一隻狗咬了時,再怎麼憤怒難道還去咬狗一口嗎?你咬它一口就和它成一個等級,也成了狗,狗咬狗,一嘴毛。同樣,當一個瘋子罵你一句的時候,你也回罵一句嗎?你和一個瘋子對罵到底你是瘋子還是他是瘋子?故而,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不可理喻之人,有必要生氣嗎?完全可以把他們和豬狗等同視之,對於這等比較低級的動物你還計較什麼,他們還需要進化。這么想你就能保持平和快樂內心不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擾

  人生無論快樂還是痛苦其實都是一種修行,但人的本能是,趨利避害、趨樂避苦。有時候,一個人讓你非常痛苦,甚至不能忍受,此時你要想他就是上天派下來修鍊我的,是我的逆增上緣。這不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事實上每個在我身邊出現的人都是累劫與我們有緣之人他不會無緣無故來到你身邊,他之所以如此對你,也一定有前世因緣。所以抱著此種心態你就不會產生抗拒心理,敢於接受各種逆境就能迅速成長起來。碰到任何問題要學會面對它,接受它,解決它,放下它。這樣的結果是,你會越來越強大。最後你就是一棵參天大樹,風吹不動,雨打不倒,屹然獨立,成為獨特的風景。

  順境,不要執著逆境,不要畏懼。痛苦,學會轉化,快樂也要放下負面東西放下,正面的也要放下快樂,愛,親情這些是人最難放下的。其實真正的修行是什麼都放下,如此生命才能解脫。你執著於愛,愛就成為你枷鎖,你執著親情親情就成為你的桎梏。什麼都要放下——嗔恨放下,愛戀放下痛苦放下快樂放下功名利祿,人我是非,全部放下,這樣方能進入自由無羈、純然展現生命真我」的大自在狀態

  活出你自己

  現在的父母怎麼教育孩子呢?——你以後長大了要當大官,要發大財,或者當大明星……這些,都是把別人的模板拿去讓他拷貝。有的父母以前有鋼琴夢沒有實現,就讓孩子拚命去彈鋼琴,有的父母自己對科學感興趣,便讓孩子去考科學院,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都是自己的夢想強制加在孩子頭上讓他代替自己實現沒有實現的夢想。但是,你讓他以後走仕途,他真適合嗎,他高興當官嗎?你讓他去踢足球,他喜歡踢嗎?——可我們都在抱著為了孩子的名義去抹殺孩子天性,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讓他活出他自己,找到他自己喜歡做的事,快樂地度過一生。有句話說:我們出生的時候都是原創,活著活著就成了盜版。盜版是什麼,不斷地模仿別人。我們沒有用心去體會孩子的感受,只隨著自己的主觀意志社會潮流安排孩子未來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開放的時間不同。當人家的花在春天開放,你不要著急,也許你的花在夏天開;如果到了秋天還沒開,也不要著急,說不定這是棵臘梅,到時候開得更動人。再說,各樣花有各樣花的美麗,牡丹富貴蘭花清雅,水仙靈動,何必去和別人比較呢,就是一株小草,也自有它的動人處。家長認識的高度,決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想給孩子什麼樣的人生,就看父母的心胸和智慧

  把那些外在評判的標准,左右我們的觀念,和壓制我們內心東西,統統打破,去審視自己的心靈,走自己獨特的路。我們寺院的萬手觀音也是如此,以前我見過各種各樣的觀音千手觀音,滴水觀音,送子觀音,但我們沒有簡單複製,而是建造了一個宏大無比的殿。為了能更好籌集資款,我們設置了萬手觀音,每隻手可以一人供奉,上面寫上他的名字一萬隻手,形成一個波瀾壯闊的海洋,那種場面,人一進來真的有很大視覺沖擊。我們是通過這樣的方法既籌集到了錢款,又在設計和塑造方面出了新。

  有人對我訴苦,說老公整夜不回來,他賭博,喝酒,幹嘛幹嘛。我說你為什麼把自己的生命寄託在別人身上呢?你不能活出自己嗎?你怎麼能被別人左右。生命是自主的。當你能活出自己,你的內心圓滿的。當你內心足夠圓滿時,生命是最完整的,沒有缺憾。

  你內心豐足時,別人理不理你,無所謂。別人跟你離婚,你還和以前一樣過,並沒有因此迷失自己。前幾天我們的讀書會分享了一本書,《好婚姻,靠修行》,裡面有一句話當你獨處的時候不感到孤獨,跟別人在一又不感到麻煩,這樣的人才適合結婚。你看自己是否適合結婚。所以婚姻僅僅是日子,也是一種修行。你們修行不好,就在一起天天吵架,對方不理你了,就覺得天昏地暗。當你把自己依附在對方身上,綁縛在婚姻上時,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你沒有自立,你靠在一樹上,沒有這棵樹你就倒了。

  禪修的本質乃是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接受了禪修、佛法之後,人生就沒有困惑,你便可以活出自己,走自己的路。所以修行就要求我們不斷往這方面努力和提升,這種努力和提升決定了我們未來的高度、廣度和深度。

  既自我主宰,又破除我執

  釋迦牟尼佛出生時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個「唯我獨尊」,就是自我主宰。唯有這個自我主宰才是最珍貴、最偉大的。

  我們企業界現在提出一個口號,「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製造,可能僅僅是複製,而創造一定是自己的,是獨出機杼。這句話體現了一種民族自尊自立的精神,一種民族文化

  一個民族沒有自立起來,不可能創造燦爛文化,一個人沒有自立起來,不可能有成就。自立是什麼,就是自我主宰,就是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自己的鞋適合自己的腳,自己的腳又適合自己的路。

  佛教講,眾生發心修行成就圓滿佛果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時間。這中間有很多次第,一直到見道之前,都是起起伏伏,上下不定,日有所增,夜有所減,佛教有個專門的術語叫「退轉」。那麼什麼時候可以不退轉呢,「見道」之後。而見道的過程關鍵是破除我執

  佛教修行關鍵一個門檻就是要破掉我執

  你碰到的所有事情讓你煩惱、嗔恨、糾結、傷心、沮喪等等,都與我執有關。一個企業做不大,遇到瓶頸,是我執;你思維局限,突破不了,不能有更好地創造,也是我執你不善於交往,不能更好地面對自己,表現自己,還是我執。總之,碰到一切問題都能找到一把鑰匙,它常常是我執

  因為執著所以放不下。「放不下」是萬惡之源。我們放不下東西太多了,名利放不下身體放不下子女放不下父母放不下情愛放不下知識放不下學問放不下,成功放不下,失敗放不下……總之,整個世界放不下,所以人死時十有八九都是念念不忘,充滿遺憾,抱恨而終。所以人是生得痛苦,死得可憐,在這中間又被五欲六塵操縱,活得十分煎熬。

  然後我們又開始了下一生, 又欣欣然開始了一個新的循環:生得痛苦,死得可憐,這中間又活得煎熬。一直如此。

  所以為什麼要修行呢,修行就是要解脫自己,改變這種惡性循環。

  你放不下什麼,什麼就會造成你巨大的障礙。你好面子面子就制約你更大發展,最後你就在一個面具之下。企業突破不了瓶頸,也是放不下放不下就是我執,因為老闆太注重自己的利益,太放不下小我,太缺少大的胸襟和格局,太陷入僵化的思維,等等。

  台北故宮博物院里有一個翡翠白菜,才一點點大,怎麼看都像一個石頭,我看不出它有多大價值,好像在市場上5元就能買到。那個翡翠白菜給我都不要,有人會說,你吃不到葡萄葡萄酸。我不這么認為,我對葡萄感興趣。想一想,如果我拿回來太麻煩了,天天晚上不著覺,為什麼?既然是稀珍之物自然有人千方百計去偷、去搶、去盜,他們想盡辦法要得到這個東西。我從此坐立不安,不能坦然過日子,一天到晚老提防著。這時候你說我得它是幸呢還是不幸?好還是不好

  所以有人突然得到天外飛財,突然中了彩票,高興得不得了,結果呢,一段時間之後你去看,家敗人亡了。有了錢,要麼家庭為分錢你爭我斗,最後親人反目,要麼自己追求享受,買車買房,出了車禍,或者吃喝嫖賭,窮奢極欲,從此走上敗亡之路。這時候你再反過頭來看看,得這筆意外之財就一定是好事嗎?

  因此,沒有極大福報、沒有深厚德土去承載的人,享受不了這個福報

  世間的一切財色名利都是劍,都是火,拿劍者必死於劍下,玩火者必被火灼傷,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東西,而我們只看到了它的好處,忽略了它的壞處。自古「伴君如伴虎」,在古代,那些智者凡被皇帝選進宮時都是哭著走的,只有那些傻瓜才喜氣洋洋,以為自己接近了權力的巔峰,富貴錦綉的人生從此開始,豈不知,真正險惡之旅也開始了。

  這裡面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一個有智慧的人,他的思維是通透的,可以輻射八面,無所不達,無所不暢。

  我們禪修,也是要養成這種觀照能力,時刻觀照自己,找到自己,不迷失自己。

  四錦句

  最後送給大家四句話:打開心量,放下自我,活在當下,奉獻真愛。

  第一句話,打開心量。人活在世上,某種程度上,活得幸福與否決定於自己的心量。你內心不開闊,不強大,不圓滿,就經常受到干擾,沖擊,便失去平衡。一個經常快樂的人,實際內心有強大的平衡力,別看他可能沒心沒肺樣子,這其實正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第二句,放下自我。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很多問題就會接踵而來,被深深纏繞。我們的第八識叫阿賴耶識,它有四個功能我見我愛,我慢,我痴。它錯誤地把第八識的見分當做相分——就是把一個不正確東西當做正確東西對待,從而產生了一系列錯誤結果。我們認為身體是永恆的,認為財產是永恆的,認為抓在手裡的東西都可以一直擁有,把一個無常東西當做常,拚命追求,從而顛倒迷惑,生死疲勞。

  生活中,時刻要用這種「無常」的思想來觀照自己,這樣,所有使你糾結的東西都會豁然放下你會有種質的蛻變。此時,人家恭維你,不以為喜,人家罵你,也不以為悲。寵辱不驚,從容自在

  然後,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就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現在上課好好聽,中午休息躺下就能睡著。你永遠能把握現在,把每一個現在做到最好,即是人生最佳的存在方式。但我們常常不在這狀態吃飯時想著工作工作時想著家庭在家裡想著外出,出去了又想回來。在這里想著那裡,在那裡想著這里,身心永遠是分離的,不能專註當下。有本書叫《當下的力量》,我們可以去看看。你把握了當下,就把握了未來

  禪修也是要我們活在當下,去感受我們的身體,感受我們的情緒,把握每一個狀態都不迷惑。

  最後,奉獻真愛。

  佛教修行要我們「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正而不邪就是保持正念,永守正道。所謂正道是指所做事情是為了自己,因為為了自己就有私心,就陷入我執之中不能自拔。當你做事不是為自己的時候,這裡面就沒有私心,沒有我執,沒有私心、沒有我執,你就可以把事情做到無限大。

  沒有自利,一定利他。每個人都能利他,這個世界就是美好和平世界,就是愛的世界,也是古代聖賢所期許的大同世界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世界,一個小宇宙,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道場,當這個場充滿正能量時,就可以不斷輻射開來。當你利益的人越來越多,你的人格魅力就越來越強。同氣相求,同頻共振,你擁有正念之時就會正念的人不斷吸引到身邊我們現在所講的公司文化公司品牌、公司定位,以及公司實力文化建設,這些一定來源於「正念」的統籌。只有不斷把優秀的人才吸引到身邊企業才會越來越興盛強大,並長而久保,否則,即便再風光,也終是過眼雲煙

  剛才李老師和我談過一件事,令我十分認同。他說自己每到一個企業講完課,都會建議他們成立一個基金會,老闆員工各投入一些錢,這些錢做什麼呢,如果哪個員工困難了,就把錢拿來幫助他。此是非常好的建議。我們在做慈善的時候,往往忽略了身邊的人,實際上我們身邊很多人也是需要幫助的,包括你的家人員工,親朋好友,他們也應該是我們利益對象

  把正念,把愛,傳導下去,不僅改變自己,還可以改變世界

  最後,請記住這四句話,實踐這四句話,這便是修行。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有巨大收獲的。謝謝各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