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葉落彼岸,花開荼蘼

葉落彼岸,花開荼蘼

——賢宗法河南鄭州山友會開示

杜柯整理

  人是思維方式的產物

  長期以來,我經常提及一個話題:人的思維方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就是這個人靈魂的經緯,把他纏繞得緊緊的。因此,某種程度上,人都是思維方式的產物。

  誠然,偉人有偉人的思維,庸人有庸人的思維君子君子思維小人小人思維。我們熟悉的一些商業奇才,諸如馬雲、李嘉誠、喬布斯和比爾蓋茨等等,他們之所以獲大成功,當然與他們與眾不同、獨具一格的思維方式有關。

  事業上是如此,生活上更是如此。為什麼有的人一天總是樂呵呵的,可以達到那種無事生樂的狀態,而有的人卻整天愁眉苦臉,動輒長吁短嘆呢?難道僅僅是為他們的性格和境遇不同嗎?我看未必如此,還與他們的思維方式有關。

  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同,所以考慮問題的角度就不同,看問題的高度也不同,正如一句哲語說:樂觀者看到這個世界是綠燈,悲觀者看到這個世界是紅燈,而真正的智者,卻是個一個色盲。為什麼智者反而是色盲呢?因為這世界本來是不喜也不悲的,之所以被「樂觀」和「悲觀」,乃因為「觀」的不同,而真正的智者就相當於佛教里所講的「空觀」,本來無一物,故而是「色盲」。

  當然,多數人在生活中還未達到這種境界大家都執著於外相,一著相即不免受到染污,所以就不無色的了。人生中,有的人之所以能夠得心應手風生水起如魚得水,是因為他們處世行事的思維不同,好比有的人圓融,能通權達變,有的人則墨守成規,容易給自己和別人造成障礙。那麼前者當然更容易成功。

  再比如有領導講話,哼哼唧唧,不知所雲,或者雲里霧里,講了半天不得要領,不知道講些什麼,而有的領導則言簡意賅一語中的,或者感染力強,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語言體現了人的思維思維混亂的,那麼講話也是沒有條理的。

  不僅講話,做人和做事都是這樣。今天在座的各位,基本上都是企業的,我們全有一願望:把企業做大做強。那麼怎麼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呢?現在,大家都認同一個新觀點——企業的強大興盛,要靠企業背後的軟實力文化來支撐。那麼軟實力文化建設的背後是什麼?就是企業精神,就是你的思維方式

  禪修打開我們的思維

  想一想,一滴水放在哪裡才不至於乾枯呢?答案大海。為什麼大海可以,因為這是它唯一的家,進了大海就等於回了家,哪有回了家被親人消滅的。同樣,我們一個企業要想長盛不衰,就要融入社會這個大海之中。德魯克的管理思想60多年一直沒有被淘汰,被列為「管理學之父」,你知道他的精神是什麼嗎?他說社會就像一部大機器企業就是這個大機器裡面大齒輪的一個齒而已,你的存在,相對於這個社會的正常運轉,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如果你出了問題,這個齒缺了,輪子就轉不順暢了,積少成多,後面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我們這樣去看待自己的企業和個人,這樣解讀個人跟集體、國家關係,當有機地結合起來思考時,你就發現,自己不是孤立的。

  同理,如果你跟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就是把自己跟這個世界隔閡開來,你就有可能這個世界拋棄,變成一滴乾枯的水,最後蒸發掉。

  我們很多人經常抱怨企業不好員工留不住,市場打不開,但有沒有認真去思考一下原因什麼呢?我們從來沒想過員工為什麼到這裡來打工,他為什麼要永遠跟著我?你有什麼東西能讓你的客戶留住呢?我的客戶為什麼要買我的產品而不是買別人的?這些問題我們很少去想有一本書叫《經營的本質》,裡面就反覆問到一句話:你為什麼存在?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不斷問自己,我為什麼存在?這很像禪宗裡面的參話頭我是誰,我在哪裡,要往哪裡去?

  有人說,我的家庭不幸福,一天到晚鬧得雞飛狗跳,婆媳關係不好孩子關係不好夫妻關係不好……為什麼,想一想我們的家庭為什麼要存在?當我們連這個最根本的問題都沒搞清的時候,就活得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時候我們便像無頭蒼蠅四處瞎撞。

  我們的企業為什麼做不好是因為我們從沒想過這個社會對我需求是什麼。當我們這個問題不斷深入的時候,每個人就能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就能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就知道自己該幹嘛,知道自己該幹嘛你的人生目標就會非常清晰明確,你就不會陷入盲動和迷思之中。

  得到這種狀態就叫活明白了。要達到「明白」的這種狀態你必須沉澱下來。那怎樣才能沉澱下來呢?我告訴你一門獨技:禪修。現在就說到正題上來了,不過你別擔心,我不是搞推銷的。如果說我是搞推銷的也正確,因為我推銷的是世間最有利世道人心的一種活法和思維方式

  禪修,是讓自己靜下來,在清明狀態迴光返照,去反省自己,面對自己,審查自己。從而不斷地蛻變自己,超越自己,實現羽化成蝶的飛翔。

  以上是比較詩意的說法在我佛教中,禪定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所以禪是離不開定的,無定不成禪。禪定是指「心一境性」,就是讓混亂的思緒平靜下來,外禪內定,專注一境。正因為能夠定下來,才有能力進行反觀自照,看清自我

  我認識一個老闆,以前是做霓虹燈管的,生意很好,在國內也很有影響。但做到今年還抓著原來的產品不放,不知道更新換代,結果就被淘汰了。你能不能在霓虹燈生意還好的時候,就想到led燈或者是一些更新的燈具,先把自己淘汰掉?當你不斷把自己淘汰的時候別人永遠淘汰不了你。我們固有的思維方式,往往在開始階段是新的,但隨著時過境遷,終歸要被拋進歷史的垃圾箱。聰明者永遠站在更前面看待問題,所以他會自己親手把它送進垃圾箱,而不是被迫下架。

  我們知道,戰國時代最後一個思想家叫荀子。他當時到稷下讀書的時候,是一個窮小子,相貌也不怎麼待人見,老師不願意提他,同學不願和他玩。他就憋著氣埋下頭來一門心思讀書,這個課堂聽一聽,那個課堂聽一聽,幾年下來,某次辯論他竟然力挫群雄獨佔鰲頭,這時老師同學都拉攏他、稱頌他、巴結他,他不為所動。這個最不起眼的人最後成了一代大儒,自立一個門戶,他既是儒家又是法家,又是墨家,他是三合一,又誰都不是,你說他是哪一派?——所以他真正地立起了自己,輝古耀今。

  所以一個真正有思想的人,不會把自己固定在某一個狀態裡面,他會思想不斷打開,只要是對自己有益的,就像海綿一樣吸收,就像我們每天吃飯一樣,青菜、蘿卜、米飯、饅頭全部吃進去,然後通過我們的胃把好的營養吸收,壞的渣滓排掉。我們如果用這種態度生活,你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在更新。一棵樹在成長的過程中,上面要吸收陽光,下面的根要扎得很深,吸收水分,這樣樹才能不斷成長;如果一棵樹快要枯死的時候,上面的葉子就不能吸收陽光,下面的根會乾枯腐爛,所以就停止了生長。

  人也是這樣,當你不能吸收的時候等於就停止了,停止了你就衰敗了,衰敗了你就離淘汰、離死亡不遠了。我曾經看到一個故事,柯林頓當美國總統的時候,有一次去拜訪一位大法官美國法官是終身制的,不會因為年齡大而淘汰。那個法官八十多歲,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晚上,柯林頓到他家去做客,發現他還戴著眼鏡拿一本書很認真地閱讀,就吃驚地問他:「這麼晚了,你還在讀什麼呢?」,法官說:「我在學習拉丁語。」眾所周知,那個法官已經懂十幾門語言了,在他八十多歲還在一門新的語言,其狀可想而知。「朝文道,夕死可矣」,學無止境,這種境界,真令人佩服。

  而我們中國人常常怎樣呢,還沒退休,五十多歲,就說自己老了,要含飴弄孫了,把打麻將、喝酒、聊談等等消遣當做人生的主題,他們覺得再學習沒有用,再提追求不合時宜,那是年輕人的事。事實真如此嗎?實際上,但凡那些成就傑出的人,多是活到老學到老的。

  其實,人的輪回決定了你學過的全有用,有人不信這個,但是想一想,為什麼有的人非常聰明,學什麼一看就懂,有的人十遍二十遍學不會呢?就因為他以前沒有學過,沒有積累。什麼是天才?天才只是重復的過程,因為他以前早就學過,那個種子印象還在阿賴耶識裡面,隨緣而現行。

  「空」是一種巨大的能量

  因此,學習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即使今生不上,也為來生準備著。我們學習,就是學習前人的思維方式智慧,把他們的經驗借鑒過來,融會貫通,你就可能超過他。所謂「學我者死,似我者生」,乃指那些死讀書的人,把自己讀死了,因為他們刻舟求劍般照搬,膠柱鼓瑟般模仿,最後作繭自縛,用別人的繩子捆住了自己。而「似我者生」這個「似」就是學習,就是部分地學習、汲取,最後加工創造。此時,便是突破思維過程

  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幾本書,覺得無論作為一個企業家還求知者,都應該去讀。一本老子的《道德經》,一本是《孫子兵法》。當然,如果有閑的時候再讀讀《金剛經》,因為《金剛經》的思想太高深,一般沒有《道德經》做鋪墊很難能理解它的空性思想

  作為一個企業家,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各種思維局限打破,打破你的執著,你的佔有,你的不舍。前面楊老師講了「捨得」,實際上「捨得」兩個字記住一個就行了,舍。無盡地舍,沒有任何條件地舍。《金剛經》裡面講到「三輪體空」,其實就是要你沒有任何期待布施,把世間所有的名聞利養都忘掉,因為有這些東西的時候,它就給你造成各種各樣的制約。

  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好是因為自己期待太多,亦即有很多我執」在裡面障礙自己。當我們的心是無盡的虛空時,會發生其本來「能生萬法」的效用,這時候是以萬變應一變,怎麼會不成功呢?

  禪宗有一個笑話,說一個賣豆腐的人,早上挑擔豆腐送到廟里,送了後沒有事,發現師父都到禪堂打坐他就跟著坐到後面。一柱香下來,他跑出來跟師父講:這個打坐好啊,我把十幾年前某人欠我的五文錢都想起來了

  打坐為什麼有這樣的效能,因為打坐就是使我們的心靜下來。當一杯水靜下來,才能看清裡面,人也一樣,當人成一杯清水的時候,腦子是清楚的,思維十分銳利、靈活、通透。

  日本武士道在比賽之前,不會搞熱身之類的,而是盤腿坐在那裡,讓自己的心空下來。你一旦有了想法就會表現出來,對方就有了對治之法,只有當自己無招的時候,別人出招就能很快應對,這叫「無招勝有招」,——有人可能覺得這個說法是瞎編的,是金庸小說看多了,其實不是這樣。

  大家禪修打坐的時候,必須先由入靜開始,達到後來的「寂靜」,此時已經是忘我境界,從「身空」、「心空」而進入到虛空法界。當你把自己完全空掉的時候,才算契入禪坐三昧。此時,身心絕然無礙,自由如風,因為你已經忘掉了身心,沒有了身心

  大家觀察一下,孔令輝發球的時候是怎麼發的?把球扔上去,乒乓球拍就這樣過去,就是給你一個無招的方式,接下來會有無數的方式給對方一個錯手不及,這即是以「無」勝「有」的思想。「有」怎麼能斗得過「無」呢?「有」就是從「無」來的。

  《金剛經》「空」的思想就是這樣,他要求我們時刻把內心所有的執著妄念去掉。我們經常進寺院會看到一個胖胖的彌勒佛,旁邊有副對聯——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這副對聯實際上說了兩個字,「笑、容」,能容的人就能笑起來,能笑的人,肯定能包容,不是嗎?

  假若一個人每天斤斤計較,肯定很糾結,每天糾結肯定很痛苦痛苦的人能笑出來嗎?當你的心像無盡的虛空那般開闊的時候,什麼都能包容下,什麼都可以在裡面生長。看看我們這個世界,有參天大樹,有小小灌木,有荊棘叢生,有漫漫荒草,有草長鶯飛,有蟲爬魚躍……形成了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自然界。我們人是自然之子,應該像大自然學習,那種闊達仁厚的精神,天無不覆,地無不載。

  回到企業上,如果我們要把企業做到無限大,就要容納不同的人在裡面做事,就要有不同的人才加盟,如果這個人有一缺點錯誤就一腳把他踢走,那企業勢必成為流水線,留不住人,看起來人來人往,卻扎不住根。這對企業是致命的損失,因為一個出色的企業一定讓員工有以企為家的感覺讓他不願意離開,這樣的企業才有核心競爭力——說到底,所有的競爭最後都是人才競爭,沒有人才,其它的俱是泡沫。

  再壞的人也有優點,只要把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就能發揮作用。從前有個村子,裡面有個無賴,可謂無賴透頂,只要村裡發生任何壞事,都少不了他的一份。但是村長聰明就把無賴利用起來。原來他們村裡難解的是計劃生育問題,每次上級派人來檢查,村長都很頭大。於是他和這個無賴交易:上級領導來了你想辦法纏住他,我給你什麼好處。後來果然一切如願,很少到這邊來了無賴干正事不行,干壞事可是歪點子多多,這正是物盡其用的辦法

  戰國時代的孟嘗君,手下就有很多雞鳴狗盜之徒給他辦了大事。由此可見,這世上並無不可用之人,正如我們常說,天下有一個不可教的學生,只是老師錯了方法。故此,當你還沒找到最佳方案去對治一個人的時候,唯一可做的,就是包容。這是挽留人才的根本方法。你越能包容,人才越多你不拘一格地包容,就有不拘一格的人才。當然,我們在用人的時候,最好考慮到德才兼備。

  人間「正信」不滄桑

  「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常十之八九」,作為凡夫,此是我們與世界關係所做的註腳。

  須知,這個世界不是為我每個人量身定做的,它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恆常不變,一如既往。所以,關鍵在於我們用一顆什麼樣的心去解剖它,以什麼樣的思想態度去面對它,接受它。故而,改變世界先要從改變自己開始,你的心變了,世界才會變。 「心為法王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心通則法通」。你的心「通」了,「法」,也就是你看世界的眼光、態度方法才能通達。你的眼光、態度方法通達了,這個世界也就通了,達了——無處不通,無所不達。——那時候你就成了世間如來

  關於心禪宗裡面有三個最為經典故事,可以說百聽不厭,現在,我也就「不厭其煩」地跟大家再分享一下:

  第一個慧能大師,他為了躲避追殺,在獵人堆里混了十幾年,最後覺得差不多了,就離開那裡來到廣州的光孝寺。當時寺里有個師父正在講《涅槃經》,中場休息的時候,兩個僧人看到院外經幡被風吹的沙沙響,於是一個說,這是幡動, 另一個說,不,是風動。兩人相持不下爭論不休,此時,身邊一個不起眼的同修對他們說:「不是幡動,也不風動,而是仁者心動。」,當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並且有如靈光乍泄,心開意解。這個不起眼的人,便是隱藏已久的慧能

  第二個故事是,有師兄二人下山,剛下過一場雨,河水漫漲,他們剛走到河邊的時候,看到一個漂亮姑娘也要過河,但她不願意脫鞋子,就央求兩個師父把他背過去。師弟在旁邊猶豫不決,師哥卻毫不介意,抱起女孩子就過了河。他們再趕路時,師弟就很不滿意,對師哥說,「我們是出家人戒律里有明文規定,不許近女色你怎麼去背她呢?」,師兄一笑置之,並不理他。到晚上要睡覺的時候,他還在那裡嘮叨,師兄實在忍不住了,就對師弟說:「小姑娘我早就放下了,師弟你怎麼還抱著不放呢!」師弟聽了後十分慚愧

  第三個故事宋代大學士蘇東坡,他和一個叫佛印的禪師朋友有一次兩人禪堂打坐,佛印一向節儉,穿的衣服破爛敝舊,蘇東坡看後笑著說:「禪師你知道在我眼裡你是什麼嗎?」 佛印問:「什麼呢?」蘇東坡說:「在我眼裡你像一堆狗屎。」 佛印回問他:「蘇學士,你知道在我眼裡你是什麼嗎?」蘇東坡問什麼,他說:「一尊佛。」 蘇東坡很高興,因為他經常和佛印有機鋒之辯,但是常佔下風,這次總算勝了他。於是回去得意地對妹妹說,我今天終於佔了便宜!妹妹問怎麼回事他說了來龍去脈,妹妹聽後說:「哎呀,你又敗了。我聽說心中有佛的人看到別人就是佛,相反,心中狗屎的人看到別人才是狗屎哥哥,不是你佔了佛印的便宜,而是佛印佔了你的便宜!」

  這三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心是改變這個世界的樞紐,是契入世界的總閥門,你只有從這裡摁,所有的程序才能改變。舉個例子,做企業想覓攬人才,你首先要有個善於發現人才眼睛,你要有這樣的眼睛,就需要有一顆人才、愛這個世界的心,如果你處處都是自私自利,你的接納便很狹隘很有限。你有多大的心量,就有多大的人材跟著你。當你有雙善於發現人才眼睛時,你會發現到處都是可用之才,他們有不同的大小、尺寸性能,可以放置不同的地方。當你的心圓滿的時候,看到的世界也是圓滿的,你的心是殘缺的,看到的世界就是殘缺的。所以,禪修就是要修我們圓滿的心,把缺陷去掉,化短為長,把不圓滿修到圓滿

  昨天我在圖書館里講過中西文化差異,其中重要一點,就是西方講究優勝劣汰,所以西方的績效模式很好,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能動性,但是它也容易激起人無止境的貪欲。一旦物質財富慾望無限膨脹,就會形成金錢至上主義,把金錢當做成功,把成功當做人生的追求。我們中國現在呢,很多的管理方式觀念是從西方引進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鑒,但相應的價值就不一定全盤吸收了。

  其實,如果做企業中國人也自有他的優勢,春秋時期范蠡是一個典範,他被後世生意人奉為財神。因為他曾經「三聚三散」,三次經商成為巨富,又三次散盡家財。他的智慧德行都是後人效法的對象。如果我們能把立功、立言、立德結合起來,時刻把修身的觀念貫徹到經商和生活中,有「為天下致富,為眾生牟利」的思想精神這就彷彿把根先扎的很深,然後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根立起來之後,就能經得起大風大雨。它還不斷地蔓延,深入,牢牢和大地結合在一起,下抱地母,上擁青天,這就獨立天地之間的一株百年不倒大樹,可以灑蔭涼,改氣候,造風景,這樣的樹,這樣的企業,就是人間正氣人間正道人間正品的一個標本

  所以,我們企業領導人以什麼樣的精神,什麼樣的價值觀念,什麼樣的視野和氣魄,完成什麼樣的人生,做出什麼樣的事情,就來源於你的思維方式來源你的一顆心。心改變了你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改變了你的行為方式,行為方式,又改變了你的世界

  最後,你擁有這樣一顆心,就叫信仰,而且叫正信。一個擁有正信的人,一個擁有正信的企業才是根本的長生之道,長盛之泉。至於智慧福報人才等等,都不成問題,因為,一個擁有正信的人,才算真正的智慧才是長久的福報才有源源不斷的人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