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禪,人間的一味解心妙藥

禪,人間的一味解心妙藥

——賢宗法師於瑜伽開示之二

杜柯整理

  一、生活是禪,平常心是道

  平常人之於禪,覺得高深莫測,神秘無比。其實,禪是非簡單的一個概念簡單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吃飯,就是睡覺,就是走路,就是工作。古德高僧曾說過:「運水劈柴是禪」,正如莊子所言,道在便溺里。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即大抵如是一個概念

  禪,在傳統思想里叫冥想。大家在練瑜伽的時候,就有過冥想,當我們身心宇宙萬物而為一的時候,它裡面會發生一種變化,這種狀態平時感覺不到,只有自己的心靈全部寧靜下來、沉澱下來,那種愉悅和輕安,那種平時無法想像的一種快樂,才從內心涌現,升起。它不是別人給的,只能自己去體會。所以禪,就是讓我們修這種「得意忘言」的境界,從而改變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個性、我們的思維、我們的生活……

  禪還有一種解釋叫靜慮。靜者,寧靜,慮者,過濾也。合起來就是寧靜地過濾。為什麼要過濾,因為我們的思想有雜質。人,只有靜下來後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這叫「水清猶明,何況精神」。人要「明」,要處於清明狀態,必須先安靜下來。當安靜下來後,你會發現,很多事情的處理,也許是欠妥的,很多東西是多此一舉,並不需要的。所以,我們安靜下來才能科學地、理智地過濾自己,去蕪存精,給自己靈魂一個凈化,給自己思想一個提純,給自己人生一個拋光。

  於是,「寧靜地過濾」,在現實生活中就顯得十分重要。當我們遭逢痛苦矛盾、糾結煩惱之時,要平靜下來,安靜下來寧靜下來,乃至寂靜下來。這時候好好想一想,我為什麼痛苦,為什麼糾結,為什麼忘乎所以,為什麼灰心喪氣?……找到事情的真正原因,最後,你會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這一切原來都是自己造成的。

  既然是自己造成的,改變,也只能從自己開始。

  也許,在我身邊許多人觀念里,賺很多錢才算成功,才是幸福,一揮千金,風光無限,縱情享樂,不枉此生。或者當上大官才是成功,人前顯貴,迎來往送,手執權杖,無所不能。事實真如此嗎?實際上,我們「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富貴富貴病,當官有鬧心病富貴的人身心不一定自在,現在社會貧富分化懸殊,仇富的人比比皆是,你整天懷揣一顆珠寶過鬧市就不怕別人搶劫嗎?當官的責任大,哪件事處理不好就可能烏紗帽落地,何況官場即戰場,你上我下,你死我活,兵不血刃,冷酷無情。有的高官落馬,死前對家人說:以後子孫切不可從政為官!由此遺言可見一斑。

  很多人不信這個,說你是吃不到葡萄葡萄酸。其實古往今來的聖賢之言一大堆,他偏不聽,非要風里火里自己走一趟,才肯承認的確如此。當然,這麼講也不是說富了一定不好窮才好,當官一定不好老百姓才好,而是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不好,只看你如何選擇,追求怎樣的人生。

  因而禪修就是讓我們不斷去覺醒,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你無欲無求知足常樂,那麼每天吃一碗白粥飯,也會舒服,可以樂呵呵上班,樂呵呵回家,晚上睡的香,時刻保持一種愉悅狀態。當時刻處於愉悅狀態時,做每件事就輕松自如,能力就可以超常發揮,超出自己的期許。

  我們在生活中,任何時候都要找到一種方法,讓自己回歸原點,回歸平靜,回歸處子之心。什麼是處子之心呢?——平和之心,無污染之心嬰兒看到的世界是無染的世界,因為他沒有是非分別之心,心清凈光明。禪修,便是達到這種境界的階梯。

  講到靜慮,還有個解釋叫「獨一靜處,專精思維」。現在,社會上有很多開發潛能的客戶,把你百分之七十潛伏在下面的能量挖掘出來。那麼什麼狀態才能發揮我們的潛能呢?就要學會「獨一靜處」。舉個例子,有人問我,在興辦香海禪寺的過程中你是不是吃了很多苦?我說怎麼給「苦」下一個定義呢?什麼是苦?譬如說要吃飯了沒有吃飯,要睡覺了沒有睡覺,是不是把這種狀態叫做「苦」?也許,某些人認為它是苦,但另一些人未必這麼認為。有一次,我到南昌去講課。買的是那天最晚一個航班,從上海飛南昌,結果不知道登機口換了,延誤了登機。最後我只好給主辦方打電話,說能不能把我的課調到下午,明天上我不能按時到達了。他說不行啊,我們江西三百多個企業家老遠跑來就是為了聽你的課,你不來怎麼行?然後我只能打出租,找了好多輛都不願意去,最後終於找個願意去的,他又找了個司機兩人換著開,因為此去有900多公里,跨越三個省。當我到南昌現場的時候,離上課只有十分鐘了。我一晚上沒睡,早飯沒吃,還要上三個小時的課,這種情況你可以想像,一般人真的叫苦連天,但我覺得這不是叫苦的事情,你答應了人家就要做到。佛教講,世界是苦的,「苦」,無處不在。好比我們現在在這裡,如果沒有空調,大家一定熱的受不了,但如果一直這麼吹著就舒服嗎?時間長了你的身體會莫名其妙不舒服,因為你的五臟不能得到正常代謝。有汗不能出,所以毒就排不出來,時間長了便會生病你說那時苦嗎?到底什麼才是「苦」呢?

  有個作家說,生活怎麼創造我,我怎麼創造生活。所以,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用心把它做好,也許在這狀態你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當然,那種價值是一種短暫的體現,不能把它認為是一種永恆的佔有,因為世上,本無永恆的東西

  了解生命真相,把握事物的本質,就沒有什麼不能放下的,「看得開,放得下」,這樣的人才能灑脫自在。好比孩子不讀書,你也沒有必要煩惱,不讀書就一定不好嗎,怕也未必吧。實際上很多成功人士,書讀的很差。像劉邦,是個流氓,從來不讀書;朱元璋,是個乞丐一字不識喬布斯、比爾蓋斯這些人,都輟學了。成功的人生一定要讀很多書嗎?不敢這麼說。不要用一個固有的觀念把活性的精神框住,那就畫地為牢,人有無限的可能,人生也有無限可能,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狀態才是最好的狀態。所以什麼是宇宙真理,什麼是活著的真正意義,什麼是萬物法則,沒有一個絕對的標准。某人陞官了,發財了,我們很羨慕,但如果他的職位給你你也未必能夠勝任。你羨慕他,說不定他還羨慕你悠閑自在。所以,安下心來自己的角色自己的工作,用一顆喜樂之心做到理想狀態,這種狀態即是最佳的。

  禪修,就要找到自己的理想狀態,走自己的路,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但是芸芸眾生往往容易失迷自己,別人發財,我也要發財,別人當官,我也要當官,別人出國,我也要出國,別人找美女,我也要找美女,別人上奧數班,我也要上奧數班……就說找美女吧,有句話說,「不找美女傷心,找美女傷腎」。任何事物都有作用,我們何必只看一點,不及其餘呢?別人做什麼,當我們都一窩蜂湧去的時候,最後發現,其實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一個人活著的真正意義,便是要找自己能做的事,把自己的事做好。很多人對我說師父,你如果去做企業,可以把企業做到上市。我說企業我做不來,還是當和尚較好。我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也沒有這樣的訴求,我只做自己能做的事。因此,一個人活的明白很不容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不容易。

  二、活的明白,想的透徹

  什麼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例如我是個員工,首先就要把自己的崗位工作做好,這才稱得上「員工」。我掃地,就應該把地板掃乾淨,最好做到自己的極致,能做到,這就是人生中最圓滿狀態。但我們人往往是,拖地板,馬馬虎虎拖一遍或者說得過去就行了,什麼過道、玻璃牆壁全不關我的事,就是全乾自己分內的事,這當然沒有錯,但有的人就不一樣了,他會想,今天拖地板做什麼?——大家要在這裡聽課,所以就把座位排好。座位排好後發現在這裡舒服,那我能能把它定高一點?再想到,有的人年齡大了我能不能給他搬張椅子?……圍繞著這種思路不斷延伸出去,你把領導所關心的事情全都想到了。這種人其實就是人才領導需要這樣的人如果你真是人才,今天安排你掃地,你不認為掃地是件很容易或者很低賤的事,你會盡全力去做把它做到最好。當這種小事你都能做好的時候,領導就會慢慢把重要的事讓你去做,如果你同樣做得很好,職位就升起來了。因而,一個認真掃地的人,往往不會長久掃地的。想領導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這樣的員工任何公司都需要。你是這樣的人你就人才你是人才走到哪裡都吃香。

  諸如此類的想法,都是在靜慮的基礎上,保持清凈心產生的。心裏面越清凈,想的就越周全而高效。倘若沒有這些想法,勢必活得迷糊糊得過且過,每天做什麼被人趕著走,像一隻蒙著眼睛小毛驢,抽一鞭,邁一步。這樣一種工作狀態也沒有多少快樂可言,就是為了混一份工資,是一種被迫的做事狀態。有人講過,我們中國的航空小姐跟國外的最大區別在什麼地方?國內的小姐上來後,把工作程序一遍,把座位調好,把快餐、茶葉等等一收,然後就坐在那裡沒事了;而國外的空姐她做好這些外,會一直在艙中走來走去,尋找事情做,碰到有人睡覺了,會把它燈關掉,睡著了,就給他蓋一條毛毯……她永遠在找事情做。顯然,這二者的區別是,一個被動一個主動。在人生中,被動做事和主動做事,最終會形成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就說我自己,也有人對我不解,說你是一個和尚,一天到晚瞎折騰啥呢?我說這不是折騰,我在為我們這個年代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我覺得自己的能力能夠做到,做的事又可以利益大眾,那為什麼不呢?做和尚就是我職業,我怎樣把這個職業做得更好、更圓滿那是我應該考慮的事。

  所以人要活得明白,真是件不容易的事。什麼叫「明白」?在你這一期生命里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預想到終極結果。例如做生意,或者結婚,其實都是一筆風險投資,誠然,投資之前,每人心裡都想賺一筆的,可事實並非如此,有很多的虧本和敗北,正如有人的婚姻不幸事業是失敗的。所以在投資之前,你就要想明白。一個想明白的人,無論他處於人生的高峰還是低谷,都會坦然面對,世間任何事情都打擊不到他,功成名就、飛黃騰達,他不會忘乎所以狂妄自大,因為他知道這些東西終歸靠不住,早晚成過眼煙雲;屢受挫折、一敗如水,他也一笑置之,因為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總之一句話,成敗都不執著。但在開始行動前,他會有細緻周詳通透明白的考慮。

  我們這裡有很多山,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爬到高山之巔,去俯視大地,騁目遠遊,感受宇宙之浩大,生命之渺小。也可以找個黑暗地方,把自己關在裡面幾個小時,真正在黑暗中體驗自己的內心,臣服、駕馭自己的內心

  可這些,我們似乎都沒有做過,那麼,空閑時間我們又在做什麼呢?不斷玩手機,或者不斷換電視頻道,或者打開電腦看些無聊的八卦新聞,或者三五狐朋狗友去外面喝酒、搓麻將、跳舞……一方面,我們希望自己的壽命盡量延長,另一方面,每天又在浪費生命,覺得無聊時間無法排遣。如果你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飯、睡覺、拉屎這樣周而復始——我不提倡自殺——但是想一想,這樣活到100歲,又有什麼意義呢?既然沒有意義何必一定要長壽,如果哪天搓麻將暈倒了,我看也不用搶救,因為你明天活著,也無非是接著搓麻將,所以還不如早點休息好。如果大家每天都這麼活著,那活20歲與100歲,又有多大區別呢?

  我想,作為一個人,他存在的意義是因為自己的存在而對別人有益,可以對別人帶來方便,幫助。相反,如果你每天都給別人製造麻煩,讓別人很痛苦,那你就是一個社會的累贅,甚至是毒瘤我也時常在反思自己,你活著到底為了什麼?——這個問題就涉及到我們學生老師提出的一個基本問題:你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你以什麼樣的觀點來看待自己的一期生命?來看待這個世界,來解讀成功,解讀生命,解讀政治,解讀環保,解讀人物關係,解讀宇宙萬有……比如說,我的家庭幸福,那不幸福原因是什麼?我和同事關係和諧,不和諧原因在哪裡?我的孩子教育不成功,不成功是怎麼造成什麼?——如果我們沒有追根究底尋求答案精神就不在這過程中得到蛻變,生命也不會向更高一個層次進化,而是一直保持原狀,頑冥不化執迷不悟。

  故而,我們每個人都要修鍊自己的內心,找出生活中問題的所在,把它解決掉。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不斷地自我修行自我蛻變,自我成長,自我圓滿過程。最後,我送給大家幾句話

  三、明來暗謝,身心一如

  第一,要讓自己的心量像虛空一樣廣闊。我經常有一比喻當你的心像杯子一樣大的時候,一粒微塵扔進去都會激起漣漪,當的心胸像大海一樣浩瀚的時候,航空母艦丟進去都沒動靜,當它像虛空一樣無限的時候,地球扔進去,銀河系放進去,照樣運轉不息,毫無阻礙。如果一個人能夠讓你生氣讓你糾結,讓你不著覺,讓你咬牙切齒,說明你的心還像杯子一樣大小。古人說宰相肚子好撐船,將軍額上能跑馬,我們要讓自己的心裏面開個飛機才行

  想起了書上看到的一個笑話。說有父子兩個,性子都極倔,不肯容讓人。一日父親客人吃飯,讓兒子進城去買肉。兒子買肉後剛要出城門,正好碰上一個人對面走來,於是兩下各不相讓,就對立起來。過了半天,父親等不及,找到這裡,見狀大怒,對兒子說:「你把肉拿回家去,讓我他在這裡繼續對立到底!」

  這雖然是個笑話,明顯誇張,但現實也不乏這樣「一根筋」的狀元戶,而且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一個家庭家長是這樣不融通、不開的人物,子女會怎麼樣呢?孩子天然具有模仿能力,所謂「父不慈,則子不孝」,「上樑不正下樑歪」,幾乎是必然的。反過來,如果我們的家長能夠溫良恭儉讓,子女怎麼會不在這種氣氛中受到熏陶呢?

  所以,生活中我們遇到問題時,遇到痛苦煩惱時,要反思,要容忍,要接受,然後慢慢把你的心量撐大。常言道,量大福大,你的心量越大,煩惱糾結就越少,這不是福是什麼?因而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不是向佛菩薩求來的。

  第二,要學吃虧

  首先應該釐清一個概念吃虧,絕對不是懦弱,絕對不是腦殘,也絕對不是無能。吃虧什麼呢是一種大心量的表現,是宅心仁厚,是不與計較,是放下自己,成全別人。從某種角度講,一個人一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他能吃多大虧,「吃一虧,坐一堆」。在《聖經》裡面,耶穌對他的門徒數次說過這樣的話: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傭人這是什麼意思呢?——你要做一個團體領導者,就要服務大家,成為他們的傭人而不是高高在上,唯我獨尊,享受自己的特權和供奉。

  吃虧首先建立在心胸開闊之上,如果心放不下,即使吃虧也會念念不忘耿耿於懷,吃這樣的虧才真叫吃虧。正如我們布施,如果對布施念念不忘,那便不是布施,而是放債。所以,肯吃虧的人,他是在不斷利益別人。如果自己既吃了虧,又沒有利益別人,這樣的虧一定不要吃,你損人又不利己,何為呢?

  現在,我們反思一下:你的人關係和諧嗎?如果長期不和諧,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你是個自私自利的人。——對症下藥,這時候你如果能夠學會吃虧,學會幫助別人,就會發現,原來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至於做生意,我們更要學吃虧,一代大商李嘉誠,就曾這樣教育他兩個兒子。如果說「商經」,這就是他的商經。一個能吃虧的人,往往心態好,身體好,人際關係和諧,這已經是福了。相反,如果一個人心胸狹窄,動輒生氣生氣很難受,久而久之,他的身體肯定不好,一天到晚老是晚病怏怏的,這便是殃了。所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今天在座有的老師就是學中醫出身,我想這方面他最有發言權和說服力,最能明白心理生理之間的關係人類疾病外在病毒可以消除,內在的病毒怎麼消除呢?心病必須心藥醫,什麼是「心藥」?——吃虧寬容慈悲放下,等等,這些都是

  第三,要有一顆光明心。

  出家師父最愛說的一句話是「阿彌陀佛」,大家知道它的含義嗎?他的意思是祝你無量光壽!——也就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壽,大家都明白,就是長生不老,無量光呢,即是光明之心。什麼是光明心?顧名思義,便是內心沒有黑暗內心光明的,快樂就存在了,快樂存在了,痛苦就沒有了。清凈喜樂一旦主宰你的心身體就能健康長壽。你健康長壽就活的很幸福,——福報就這樣來了

  因此,我們要時刻讓自己的內心處於一種光明狀態光明來則黑暗去,此叫「明來暗謝」。光明是電,如果電力飽和、能量大,陰翳怎麼產生呢?如果你內心電力微弱,如同一隻15瓦的燈泡,很昏暗,就有很多陰影產生,這些陰影就是負面情緒

  當別人罵你一句笨蛋,你急著跟人家爭論自己不是笨蛋,別人罵你一句白痴,你非要證明自己不是白痴,這有必要嗎?好比路上一條瘋狗咬你一口,你也要咬它一口才行嗎?人之所以是人,就因為他不是「狗眼看人低」,而是往高處看的。如果一個人還能使你生氣痛苦,正說明你和他在同一層次上,因為只有在同一頻道才能發生共振,不是嗎?

  這也是因為你的內心光明不足。

  事實上,歷史上那些建功立業的偉人志士,往往都是具足光明的人

  宋朝有個著名的宰相,叫韓琦,他當知府時,有一位下屬呈上公文,最後竟然忘記署名。這在當時要治罪。韓琦看完之後,用袖子蓋住文件,抬頭和他談話。講完從容地把文件還給他。這位下屬下來之後,才發現自己犯了不小錯誤,一面慚愧不已,一面感嘆說:韓公真是天下盛德之人

  還有一次,韓琦宴請官員,一位小官不小心碰倒了桌子,把兩隻玉杯摔碎了。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這位小官嚇得跪倒在地,韓琦卻神色不變,笑著對大家說:「什麼事的成壞都有一定數。」又對小官說:「你也不是故意的。」在場的人無不感恩佩服。

  韓琦還在山東做統帥的時候,有天晚上寫信,叫一個士兵蠟燭在一邊照明。這位士兵是個馬大哈,偶而向其它地方張望,結果蠟燭燒了韓琦的鬍子。韓琦只是用袖子拂了一下胡須,照樣寫下去。

  過了不久,韓琦回頭一看,已經換了掌燈人。他擔心主管的官員會鞭打那位士兵,就急忙把他叫回來,而且對管事的說:「不必要換人,他現在懂得怎麼拿蠟燭了。」

  寬容是人和人之間必不可少的潤滑劑。它和誠實、勤奮、樂觀價值指標一樣,是一個人氣質涵養、道德水準的自然流露。

  韓琦為什麼能這麼「不拘小節」呢?因為他寬容,為什麼能夠寬容?因為他具有一顆光明的心,這顆心輕易不會被陰翳遮蔽,它充盈著天地宇宙之間的正能量

  所以,什麼是光明心,就是一切正面的情緒寬容慈悲喜樂清凈智慧忘我隨緣平等放下……這些,都是能量。正能量來了,負能量自然退場,因為佛魔不同道,冰炭不同器,光明永駐,陰邪不侵。

  縱觀古今,一個人要真正明白地活著,雖然不一定出家,但他的心一定是出世間的。只有他的心出世間,身才能超脫出來。身超脫出來,做事才能游刃有餘,舉輕若重,張弛有度。

  身心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明明白白我的心,自自在在我的身」,身心一如,不受束縛,身隨心轉,即便困於牢籠之內,也是活潑曼妙、優裕自在的。這樣的生活狀態值得追求,這樣的人境界必須修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