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一刻寧靜 一片天空

  一刻寧靜 一片天空

  ——容大團隊香海禪修賢崇法師開示

  楊柳整理

  一、轉變思維,收藏慧心

  在來到寺院之前,大家一定都對寺院生活有過種種猜想。有些人想著寺院可能房屋老舊,木板踩著腳下會發出吱吱嘎嘎的響聲,空氣里洋溢著了朽木發霉的味道也可能到都是蟑螂蒼蠅滿目,老鼠橫行;更可能是物資缺乏,生活清苦,所以有人就帶了很多泡麵過來。我們聽過很多人頭腦當中設想的寺院,形形色色,充滿意趣。當你把情況假想得越糟,來到這里以後,可能會產生無限驚喜。這是生活中的一種情況。但是生活絕不僅僅如此,它並不常常能夠如你所願,並不能夠時時展現美好的結果。如果香海禪寺真的比你想像得還要破舊呢?你是不是就無法忍受了?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對於未來設想得越多恐懼、掛礙、忐忑的情緒也可能越強,因為你在今天,總是不能夠知道未來樣子。那個叫做未來東西,它住在明日的宅中,它的面貌往往是你費盡心思,也不能夠想見的。如果我們總是處在幻想未來狀態中,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煩惱,日日不得安寧,跟別人講話顯得心不在焉,不平靜情緒就會從四面八方彙集到我們身邊來。

  今天大家有緣來到香海禪寺,我希望帶給大家一種什麼樣的思考呢?我希望大家能夠思考安心法門。亦即我的身體在哪裡,我的心要在哪裡;我的心在哪裡,我就安住在哪裡。對於昨天,不要有留戀;對於明天,不要起貪念,心在哪裡,就住在哪裡,不生妄想,就是修行

  金山曇穎禪師,在十八歲時遊歷京師,寄住在李端願太尉的花園里。有一天,太尉問他道:「請問禪師,人們常說的地獄,畢竟是有呢?抑是無呢?」

  曇穎禪師回答道:「諸佛如來說法,向無中說有,如眼見空華,是有還無;太尉現在向有中覓無,手搘河水,是無中現有,實在堪笑。如人眼前見牢獄,為何不心內見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獄都在一念之間,善惡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無惑。」

  太尉:「心如何了?」

  曇穎:「善惡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後,心歸何所?」

  曇穎:「心歸無所,如《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禪師太尉了心之法,即是善惡都莫思量」。一顆心既然能夠見到地獄,當然也能夠見到天堂。如何見得?不生妄想,安住當下。如果這顆心連此時都收攝不住,反而思緒紛飛,身在萬有之中,而想參破無的真諦,這如何能夠做到呢?

  你們到寺院里來幹什麼?就是為了修我們的心啊。剛才照明法師給你們很多方法,實際上所有的方法都是圍繞著我們的心來講的。我們的人關係和諧事業不成功,家庭美滿,所有的問題都是從哪裡來的呢?不都是自己的心這方寸之地產生的嗎?本來,這個世界就沒有絕對的好壞,為什麼今天你賺了一百塊會覺得不滿足?那是因為你總是要和那每天賺一萬塊的人來生活。其實各有各的過法,何必要把心放到別人的身上呢?為什麼情人節的時候,你沒有收到鮮花就會不高興?那是因為你要跟那收到鮮花同事比。這本也就是件芝麻大的事情,但是你就可能要上升到老公是不是愛你的問題上,賭氣去和你的先生爭吵,天天吵,月月吵,家庭還能幸福嗎?這還是因為你把自己的放在了別人的身上,因而要去計較的緣故啊。

  我們碰到困擾、碰到局限、碰到自己不能面對的情況的時候,不要去指責別人,指責別人只會矛盾越來越極端化,只有當你向著內在去觀照自己、改變自己的時候,才會發現你的世界瞬間變得光風霽月、鳶飛魚躍。

  要想達到這種境界,首先我們要改變自己的思想,改變自己的觀念,改變我們接人待物的方式最重要的,還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思維來自於你的人生使命,一個人沒有使命感就很難改變你的思維比方說經營一個企業,如果所有你制定的制度都是只面向職員而不制約你自身的,所有的企業文化都是糊弄人的,而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賺錢,這個使命會把你的企業帶向何方呢?這個人能幫我賺到錢,就跟他交往;那個人對我沒利,就不跟他交往,任何額外的付出你都不願意,幫人家一點點忙都滿心期待明天他會給我多少回報。如果是這樣,你們想想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即使你盈利了,即使你一夜暴富,生活還是會很辛苦、很勞累,一個知心朋友都沒有,因為你總是唯利是圖。那麼你所吸引的肯定也是這樣的一群人,和你一樣唯利是圖、錙銖必較,有利益我就跟你交換,沒有利益你就滾蛋。這樣的生活可能是快樂的嗎?你可能安心嗎?可能成為一個心靈自由的人嗎?

  造成以上這種情況原因什麼呢是因為你做事業缺乏基本的道德使命感,僅僅著眼於利益。而這個利慾熏心的世界對於人本有的靈性的破壞實在是太大了,它教你喪失清凈的根性。而靈性一旦喪失,生活只能是充滿了欺騙與詭詐的戲劇,這實在是太辛苦了。

  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付出而不計較回報,利他而不求自利他就能夠體會到幫助別人真的是很開心的事情。你們來到香海禪寺的時候,都會問我這個寺院這么大,是如何建起來的呢?我們寺院又沒有產品去出賣,那如何讓大家把錢捐到這里來呢?把這件事情做起來,唯一的要求就是不斷地付出,付出自己的服務,付出自己的智慧,付出自己的慈悲,讓來到這里的每一個人都能夠開心而回,幫助別人實現他的夢想

  我前段時間很喜歡送給所有的人一句話:「當你幫助別人得到他想要的,你就能得到一切你想要的。」回頭看看,你身邊的哪一個朋友這么多年時間一直跟你走在一起,哪一個客戶一直沒有離開你,哪一個同事跟你一直從創業走到今天而沒有拋棄你,這是什麼呢?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我們不斷地為對方付出,我們所付出的剛好又是他所需要的,所以他一直在我身邊,成為我們終生的朋友。反之,如果我們兩個眼睛一睜開就一直想著索取,你就發現,所有的事都不會按照我們心中期待效果那樣實現,基本上失望的概率比實現的可能大得多。一刻寧靜一片天空 - 賢宗 - 賢宗博客

  二、觀心體己,聆聽助人

  禪修中,我們總是強調要大家觀照自己。觀照什麼呢?坐在這里我是不是心不在焉?人雖在,而心如萬馬奔騰一般無法拘束。當你的心一直在外面的時候,你的心沒有辦法跟你身體在一起,那麼你坐在這里是一個屍體,沒有靈魂,沒有靈魂就得不到收獲。你甚至會感到心浮氣燥、坐立不寧。這樣的話,因為沒有椅子坐,一會兒你就會覺得腳酸了,一會兒又覺得肚子餓了。一想到肚子餓了,肚子就越來越餓,越餓就越坐不安寧,越來越抵觸,看到法師在講課就會心生憎恨,看每一個人都不順眼。當我們與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東西都產生對抗情緒的時候,煩躁心態就起來了。而當你產生這樣的心態時,跟誰講話都會像炮筒一樣,見到一個轟一個,那麼誰會願意跟你這樣的人來往呢?這樣容易浮躁不懂專註的人不但沒有朋友事業上的合作夥伴也很少,他就成為孤家寡人,也就很難去帶一個團隊很難去承擔一個項目,最終一事無成。所以他一生當中永遠都在抱怨,永遠認為自己對,別人都不對。這樣的人,誰願意跟他在一起呢?抱怨本身就是負面的,每次在抱怨的時候就像有人拿著一把刀在割我們的肉一樣,心裡總是感到非常難受,氣郁難抒。反之,如果你能夠一直展現出笑容,別人看到你就會很高興,就像冬天見到陽光一樣,非常舒服。見到這樣的人你就感到很親切,願意跟他交往,也願意成為好朋友,願意每天見到他,希望每天都能沐浴在陽光之中,自然而然的,這種人人緣就會越來越好。

  無論你所從事的是否是服務業,你都應該學會傾聽。如果別人碰到什麼事情了,向你倒苦水,你要能夠很高興地聽,適時地給出肯定與建議。聆聽就是最大的認可,如果別人熱切地傾訴了半天,你卻面無表情,甚至還想自己的事情,那怎麼能夠在人際交往中達到和諧呢?特別是大家從事美容行業,一般到你們的美容店消費的人年齡都在30歲以上,在這樣的年齡段會遇到的問題很多,有時候是生活壓力,或是心理壓力家庭的不和諧等等,他們來你們的美容店消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想找到心靈的放鬆,找到一個傾聽者。所以面對你們的客戶最好的方式就是聆聽。

  我曾經聽過一個心理學家講過一個案例:一個男孩子帶著一個女孩子去逛街,那個女孩子把不小心把手機弄丟了,她又傷心又生氣。但是那個男孩子就使勁地抱怨對方:你怎麼這么不小心,你怎麼這么不注意,剛才叫你把包拉起來,你就是不聽。那個女孩子越聽越生氣,最後不理他就走了。另外一個男孩子也碰到這種情況他就說丟了一個沒關係的,抱著那個女孩子安慰她說不要哭不要哭,女孩子感覺到一種依靠感。這就是人類普遍具有的一種心理狀態:我們作為個體生活這個世界上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自己就像滄海一粟那樣的渺小,但是當有另一個人願意來聆聽你、安慰你,和你一起面對的時候,你就不會覺得自己那麼孤獨,甚至在瞬間覺得自己強大了起來。這就是為什麼《聖經》里說,女人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它的意思是男女之間、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應該相互扶持、相互鼓勵,共生共存的。當別人碰到問題的時候,你如果總是在不斷指責,這樣就很容易傷害對方;相反,聆聽、鼓勵與擁抱才是溫暖的,有力量的。嬰兒經常哭泣,肚子餓了會哭,情緒穩定會哭,外界稍一刺激也會哭,聰明媽媽就懂得把他抱在懷里,並輕拍著他給他溫暖,給他關懷,孩子很快就不哭了。我自己沒有孩子所以不確定,但是人家告訴我這事情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你們可以回去試試看對不對,給我反饋一下,我下次給別人講的時候就會更胸有成竹。

  我講這些思想實際上是為了告訴你們,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當你的心在哪裡,哪裡就會陽光,哪裡就會有收獲,哪裡就會燦爛。如果說我們在哪裡受到挫折,那我們首先要考察自己的行為,問問我們的心有沒有在那裡,心沒在的時候別人不跟我們合作,我們就會受挫。我們在這里坐著舒服,或者跟別人交往感覺自在,都是因為沒有用心

  所以我們就要注意訓練自己的心,用心體會生活中的每一個念頭動作。為什麼那些偉大的詩人能夠在自然面前觸目成詩?因為在那個興會自然的當下,他是絕對專註的。正是專註生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千古一嘆,產生了「近鄉情更怯,或恐是同鄉」的羞赧之心,產生了「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唯美體驗。當你隨時隨地感受生活的時候,你就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喜樂。反之,如果總是想著我要這么早起來要上班;客人來了,該吃飯的時候沒吃上飯,很晚才能回家。當我們不斷地在抱怨的時候,你身上痛苦就成倍數地增加,當你去接受的時候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你們僅僅在這里禪修,其實是很不夠的,還要把禪修的習慣帶回家。要記住兩點:第一,每天用10分鍾到20分鍾時間使身體放鬆、思想專註、調節呼吸、靜靜地坐著,把自己的心調整到非常愉悅的狀態,去感受心跟身體對接的過程這個時候你把手機調成靜音,任何東西都不要去想,就好好地跟自己的身體相處,跟自己的心靈對話。在跟自己相處的過程當中去感受自己的狀態你會一下子知道以前認為唱歌、喝酒,陪朋友聊天、旅遊人生當中最快樂的事情,其實還是不究竟的。當你的心真正靜下來身體去對接的時候,就能感覺此時此刻才是美好的。

  我們要做是在生活當中隨時隨地尋找一份自在。你們回去好好念念《心經》,那種境界是多麼的愉悅,多麼的自在。人活在這世界上就是短短的幾十年,你如果不好珍惜,每一個剎那一下子就會過去,要想時光倒流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一下子就奔五張了,真的感到時間飛逝,寸陰是競。以前在班裡讀書的時候,我是班裡最小的,那時候領導一來檢查,我們都躲到房間裡面去,因為按照規定不到18歲不能出家,所以我們就要藏起來。那時候真的好羨慕其他同修,20歲多好。他們身強力壯,他們可以輕易拎起一桶水。那時候我又瘦又小,老是成為被別人威脅的對象,那時很羨慕別人,現在發現走到哪裡都不是最小的了。當我們一邁上20歲,一年一年真的太好過了。很多二三十歲的青年,你們的老爸老媽可能總是催著要讓你們趕緊成家,成家以後趕緊生孩子,說什麼25歲以後就嫁不出去了,25歲以後就找不到男朋友了。他們就會在這些問題上糾結,我們這里好多女孩子父母跟她們的關係特別緊張父母之所以擔心,就是因為時間真的過得很快,所以我們要珍惜每天的過程

  昨天已經過去了,我們不能讓時光倒流;明天還沒有到,我們不可以提早進入明天。那什麼東西才是實實在在的呢?就是今天,就是當下。你想想看,我們之所以變成今天這種狀態,就是以前的每一個當下所做事情形成的結果。你的知識、你的能力、你的長相、你的健康、你的心情等等,都是過去各種經歷積累而成的。

  反過來講,你如果想未來變成什麼樣的狀態,那麼其實今天的每一個當下和過程就會造成你未來的果。這就是因果規律。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今天,千萬不要讓自己的時間隨意地浪費,千萬不要去交不想交的朋友生活當中我們每天都會見到各種各樣的人,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就會在你的周邊形成什麼樣一種氛圍不好的人以後會成為你人生的終結。人生是好是壞,很大程度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

  三、精進求是,謙退守常

  我經常跟大家講,人生當中要注意幾個方面:第一,隨時隨地要有學習力。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當我們健康的時候,當我們精力充沛的時候,總是覺得時間有一大把,覺得時間可以隨便浪費。但是真的就像《阿甘正傳》里說的:「時間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總是吃一顆一顆的。它走了,就永遠不會回來。人生又好像是你擁有一個漫長的假期,開始的時候就覺得放假的時間好長啊,但是很快就到了盡頭了,那個時候,心裡就會充滿悲傷。你現在浪費時間,以後一定會悔恨。這不是我現在在這里倚老賣老,我只是試圖讓你們明白一個道理:一個沒有規劃的人生無異於慢性自殺這就涉及到人生所要注意的第二個方面:要有一個可行的人生規劃,並為之付諸行動。

  一個永遠被事情推動著走的人,他永遠不會成為自己的主人。比如說父母為你安排了一個對象你看著差不多就嫁給了他,過了幾年發現這個人非常不好,就開始抱怨父母。這真是十分荒誕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在時間的流中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這既是權利,也是義務。所以我們要成為自己生活主人,要成為自己心靈主宰者,要以理智去規劃我們自己的人生

  雲居禪師曾經開示他的弟子說,人生十種後悔

  一、逢師不學去後悔

  二、遇賢不交別後悔

  三、事親不孝後悔

  四、對主不忠退後悔

  五、見義不為後悔

  六、見危不救陷後悔

  七、有財不施失後悔

  八、愛國不貞亡後悔

  九、因果不信後悔

  十、佛道不修死後悔;

  這些事情不做以後都是會悔恨不已的。那麼怎麼才能不後悔呢?禪師給他弟子指了一條明路:「你只要把後悔中的『不』字改為『要』字就可以了,例如:『逢師要學,遇賢要交,事親要孝,對主要忠,見義要為,見危要救,得財要施,愛國要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這一字的葯,你好好服用!」這一開示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去體味。

  把「不」字改為「要」的葯方是教我們去實踐值得行動之事。那麼,落實到具體的方面,我們要怎麼樣做人生計劃呢?首先你要想一想,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可以在未來完成什麼,夢想當中希望做什麼樣的職業,用紙寫下你最想要的。第一是什麼,第二是什麼,第三是什麼,第四是什麼,不斷記錄、更新,在對比當中,把你認為不重要的事情排除掉,當還剩一到兩個的時候,目標就選定了,然後你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向著那個目標前進。這樣的人活著才是不會迷失方向的。他不會因為要上班而不願意起床,也不會因為人家叫他去哪裡玩他就去了,更不會因為一時的寵辱而改變自己的初衷。沒有計劃的人,永遠被別人所牽著走,無論他活到多大,都是渾渾噩噩的。

  大家從事美容行業,一定都看過《美容盛典》這本書。這本書是誰寫的?還不是人寫出來的。那麼為什麼人家能成為這方面的權威,我們就不行呢?還是因為我們對於自己的規劃不夠,或者是對於規劃的執行力不夠。當我們在學一樣東西的時候,首先是要認真地去聽,然後就要用你的行動去實踐你所學到的東西,通過不斷地實踐,在你的頭腦當中就會產生新的思考圖示,知道這樣的做法是好的,那樣是不可行的,你會找到一個最好的方法,然後就把這個最好的方法固定下來,把自己每天的心得記錄下來,當你每天這樣去做的時候,就會找到很多竅門

  想做好美容行業所要學習的事情的是很多。第一要了心理學,第二要了解人體結構學,第三要了營養學,只有當你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後,你才會知道怎麼樣去做才會得到很好效果,如果我們不學,時間就浪費了,那麼我們永遠都不在這行業里成為一個權威的專家。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很好的前程,但是往往在做的過程當中,不能堅持往好的方面去努力,因為精進過程總是伴隨著磨難痛苦的,它不總是面目可親。比如有一老師來講課,老闆讓大家過去,大家就一個個在那裡打呼嚕,感覺反正就是被逼去學習的。以前我們在學校裡面做學僧的時候,我們的老院長用拐杖把我們趕去練太極拳,我們都覺得幹什麼要學太極拳呢?那都是老頭子練的東西。所有的學生都被趕到那邊去排成隊,我們就裝模作樣地練,心不在焉的,所以沒有學到多少東西。現在我們想起來,真是覺得很後悔。如果當時好好學的話,身體肯定就強壯多了。可是現在即使想去學也找不到很好機會也沒時間了。有些東西過了,就真的無法彌補了。

  我自己經常到外面去學習,不管到哪裡去學習,我坐在底下聽課,都把自己當成一個學生,一個什麼都不懂學生。聽課就像吃東西一樣,大米、蘿卜、青菜,無論是什麼我們都要先吃進去,使它們在我們的胃裡面消化,消化之後,好的東西為我身上的營養,壞的東西我們就把它排除掉。學習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你學習的時候,要把好的東西吸收進來,以後它們就成為推動你人生前進的一股力量當我們不斷思考總結的時候,你所學到的東西最後就變成你自己的人生取決於你自己而不是取決於別人。

  四、修身正根,明心見性

  修行什麼呢?就是修自己內心當中最圓滿東西,我們叫它心性心性是怎麼樣修起來的呢?很多人都認為佛是高高在上的東西,或者說佛是一個圓滿,是我永遠達不到東西,佛的思想境界離我們很遠很遠,我們不可能去完成。其實並不是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修成一尊佛,修成什麼樣的佛?修成你自己理想生活狀態,就是你自己心目當中的那尊佛。比方說我要做個有智慧的人,那個對智慧期待就是你心中的佛;如果我要做一個能力,發大財,日進斗金的人,那個日進斗金,腰纏萬貫的狀態也是你心目當中的理想境界,也是你心目當中的一尊佛。你要達成那種境界,也要去修鍊。

  我們為什麼強調修正?也就是向「正」修行。因為這個世間凡是成功的事物都是跟正向的規律之運行相吻合的,但凡不成功的也都是跟正向的規律不吻合的。我們要想達成理想境界,就要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行為、言語,甚至眼神,一切的一切都必須要去修正。你不修正,就發現事情做起來非常難;而當你發心修正,則會感到左右逢源,事事水到渠成。

  我們求佛,或者禪修,怎麼樣才能把自己的心修成圓滿呢?那就要靠我們不斷去觀照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如果我們原來的知識儲備不夠,就要觀照如何去學習,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的語言表達不流暢,那就要觀照如何去訓練論辯、言辭。禪修不僅僅是行跏趺坐時進入禪定的那個瞬間狀態,而更應該時時刻刻都存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融貫於生活,時時體證,處處修行,方是正道

  以前,我在廈門讀書的時候,廈門大學在我學校的隔壁,裡面的很多學生老師與我成為了很要好的朋友。那些中文系的老師,他們講到一些哲人的時候,我發現自己不怎麼懂,於是回來就使勁去啃哲學書籍;講到西方文學作品的時候我不懂,回來又埋頭去看,比如《紅與黑》、《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茶花女》等等,都是那個時候讀的。當自己覺察到某個方面欠缺,我就去補充,那麼我這方面的能力就能不斷地增強,這就是一種修行

  生活當中隨時隨地修行是諸多修行中最為緊要的。人家罵你,你能做到不生氣那就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人經常干類似這樣的傻事:走在馬路上被狗咬一口,很多人就要把狗咬回來,不要笑,我們還真是經常干這種事情。如果說撞到桌子時要打回桌子的人還只是少數的話,那麼人家罵你一句你就要打他一頓,人家打你一頓,你就約了一大堆人,到他家門口把他揍得半死不活,這樣的情況太多了。其實這跟你被狗咬一口,你再咬狗一口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為什麼總是放不下那一剎那面子放不下那一剎那的仇恨心呢?實際上就是因為心的格局太小了,這時你就會在很多小事情上跟人家去斤斤計較。心量格局的人,無論人家在他面前再怎麼折騰他,他從來只是一笑而過,因為他們在心靈層面上相差得太遠了,他根本不屑跟別人去計較這些東西

  當別人罵我們,我們生氣,其實正說明別人罵對了,別人的言語觸及到了你心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才會大動肝火。那麼,對治嗔火最有效的方法就莫過於把你的心修行很強大,很自在,很柔軟,像水一樣,任何堅硬、促狹的語言你這都能消解於無形,這時,你就不會生氣了。相反的,如果一個人總是很容易就被別人的言行所左右,那麼他只是這個世界上泯然眾人的傀儡之一,能有多大的成就呢?他整天都在給別人看,他之本身沒有意義,他只有軀殼,而沒有實在的心靈

  我們要修的就是使自己豐足的那一面:你的思想境界人格魅力,人生定位等等,要從這些方面去升華自己。我們來到這里禪修,正是為了訓練我們的覺察力,覺察我們的心,覺察到我們碰到外境的時候心是如何改變的。

  當然了,我們不可能只用嘴巴說一說,用耳朵聽一聽,修行兩天,一下子就能達到圓滿人生境界。我們需要有長期的定力堅定意志,不斷地踐行,才可能做到。生活中你所遇到的每一次困難,每一個逆境,就是禪修的最佳導師

  有一個人再婚人士對我說,他現在的太太非常漂亮,但是他發現兩個人性格不符,這時候他覺察到其實還是以前的那個太太好。當時他之所以選現在的太太,就是因為相貌好、身材苗條,帶出去別人都會羨慕。這就是因為追求外在東西,而忽視了內在的東西了。他發覺現在這漂亮太太特別貪婪,心不安定,每個月給她三萬塊生活費,她還是不滿足,她要求丈夫一次性拿30萬給她開店,但她又沒有能力生意,什麼都依附在她丈夫身上。漸漸的,那個丈夫發現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就來對我訴苦。我就安慰他說,當一個女孩子決定跟你結婚,並且為你孩子,就等於把一生都交給你了,這時她已經進入另外一種狀態了,所以你一定要包容,一定要接受,不能因為她的一點小脾氣跟她吵架,甚至還想到離婚,現在她這種狀態是在修鍊你。很多人看到別人的生活,總是認為別人好,自己身邊的人不好,經過了很多事情以後,發現原來在你身邊那個人其實是最適合你的,雖然他身上可能很多毛病。所以我們不要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心裡總是不滿足。

  實際上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世間有哪一樣東西經得起你無數倍地放大?經得起你永遠參看呢?你總會產生疲憊感、不新鮮感,即使是再好的東西只要重複在你面前出現,漸漸也就感覺了,那就要我們提升自己內在的境界你可以去學音樂,學文學,學插花,練瑜珈,學美容,從生活的各個方面去提升自己。兩個人相處久了真的就是親人了,親人就當作一個人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對象去面對,不要老是去圖新鮮、貌美、瀟灑、浪漫,這都是很虛的東西當我們自己的境界不斷得到提升的時候,他的生活樂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得到。好好珍惜我們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珍惜我們自己的健康珍惜我現在朋友珍惜我的父母珍惜我的這份工作當你好好心安下心來去接受,你的人生夢想就能夠不斷實現。

  今天到寺院裡面來,有這么好的機會來學習,從佛法的角度來講,那是你們無量劫以來所修行功德果報,所以要好好珍惜,不要認為來到這里是被老闆逼的。我們來到這里就是來到了無盡華藏面前,到處都充滿著金銀財寶,大家一定要撿一點回去。我們所能給你的不是有相的金銀財寶,而是人生內在的富有,當你內心思想境界豐足之時,你回到生活當中處處都可以撿到寶貝。

  所以生活就是一念之間的轉變,當你轉變成正面時,陽光喜樂、富足就會跟著來,當你轉換成負面時,抱怨、恐懼、掛礙就來了人生就是這樣的一種選擇。寧心修持天堂在目;馳騁心狂,地獄洞開。

  今天的課程就到這里,下面的時間留給大家提問,阿彌陀佛。

  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學員師父,剛才有個老師父開示我們痛苦快樂的區別,那麼痛苦快樂修到源頭,修到他不知道痛苦也不知道快樂的時候,那是一個什麼狀態呢?

  賢崇法師那是木頭狀態

  學員:這個狀態是痴愚的,還是智慧的呢?

  賢崇法師痛苦快樂都沒有,哪裡來的痴愚與智慧的分別?那是一個「天地與我並生,萬物我為一」的狀態那是最最寧靜狀態

  學員我想問一下,在世人的眼裡,覺悟人就是佛,那要如何斷某個人是覺悟的人呢?

  賢崇法師:有的人從理論上覺悟,有的人從行為上覺悟,真正要成佛還是要從行為上覺悟,最後達到圓滿境界。但是,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各不相同的理想境界很難用某一種思想概括所有的人每個人都在修自己內心當中的那個圓滿當你不斷升華,一碰到痛苦就能很快把它轉變過來,一碰到問題也能很快從局限裡面解脫出來,這一那就是佛的境界

  學員師父我想問一下,如果遇到一個假善,一個很虛偽的人該怎麼辦?

  賢崇法師:遇到虛偽的人,惡的人就不理他。佛陀在世的時候,他的弟子問他,他說我碰到一個很壞的人怎麼辦呢?他說「以默摒置之」,見到他就當作空氣一樣。

  學員師父和尚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賢崇法師和尚的最高境界就是出家。身出家,心出家皈依佛,身心不二。

  學員:那麼和尚的最高追求又是什麼呢

  賢崇法師和尚最高境界就是成佛了。這是我們一生當中所做事情

  學員:好的,謝謝師父開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