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傳佛教的本位探討密教的「即身成佛觀」(上)
第288期明覺 文:法忍法師
引言
《密宗道次第廣論》的第十四卷,在提及第三灌及第四灌時就有清楚描述到有關成佛的部份。
書中指出:「第三灌頂時自身現報身相,此後不離佛母」1,而到了第四灌時,「為父母互抱持相。於彼定中心住了達諸法真實之俱生智……最後自第成就相好庄嚴報身」2。由此可見,《密宗道次第廣論》指出在第三灌的時候,行者便能示現報身之相狀。而到了第四灌時,行者則具足圓滿庄嚴的報身。
另外,宗喀巴又在闡述第四灌時,清楚指出:「第四灌頂由師口授知者,如說彼圓滿諸義,由離分別垢濁,不異無上正知,諸能仁眾無量光明曼陀羅體,如如意珠,以自性語而為授與」3。這里指出在第四灌頂之時,因第一義諦/最高真理,非世俗語言能究盡,故行者得上師口授「自性語」,而得「圓滿諸義」之勝義諦/最高真理,這時行者就等同於「無上正知」的佛陀,亦如「諸能仁眾」4 無量光明曼陀羅體(即如來的色身),這時,行者就是「即彼慧智」5。所以,照《密宗道次第廣論》所說,行者在第四灌之後,就深入如來甚深智慧,並與諸佛之法身/清凈自性無異。
由此可見,在第三灌頂時,如行者處於定中,其心就已經可以安住「了達諸法真實之俱生智」,即其自性與如來之法身相應。而到了第四灌時,行者在與本尊相應時便可得圓滿之化身成報身,三身如來。
「成佛」的一般定義
佛為梵語 buddha 之音譯,意譯為覺者,具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意。是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者,凡夫無一具足,聲聞、緣覺二乘僅具自覺,菩薩具自覺、覺他6。
再者,據《佛光大辭典》之解釋,佛亦會有其所特有之殊勝德性,包括佛身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並具有十力、四無所畏及十八不共法等殊勝之能力。
因為本文要討論有關「即身成佛」問題,故在此亦應為「佛身」下一個定義。
佛是具足法、報、應化三身。三身即:「法身:為證顯實相真如之理體,無二無別,常住湛然,稱為法身。報身:酬報因行功德而顯現相好庄嚴之身。應化身,順應所化眾生之機性而顯現之身」7。
另外,佛的報身及應化身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即是佛的報身及應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如第十六相的「細薄皮相」,即「皮膚細薄、潤澤,一切塵垢不染。系以清凈之衣具、房舍、樓閣等施與眾生,遠離惡人,親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無垢,以大慈悲化益眾生之德。」8第十九的「上身如獅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廣大,行住坐卧威容端嚴,一如獅子王。是佛於無量世界中,未曾兩舌,教人善法、行仁和,遠離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貴、慈悲滿足之德。」9等。這三十二相是佛在未成佛之前行百善乃得之妙相,稱為「百福庄嚴」10。而八十種好即是佛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種好相,三十二相是顯著易見的,而八十種好則是微細隱密難見的,如「手足之指圓而纖長、柔軟」11及「指爪狹長,薄潤光潔」12等相。 由是而知,因為佛身的定義、應相極多,不能盡述,故在此以佛身應包含「三身」、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等特徵為其定義。
顯教對「成佛」所下的定義:
一般所指的成佛,就是修行成就之圓滿。而成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 但是,因為佛教的不同宗派對於界定成佛有一些微細的異見,故在此並不一一將其羅列,而只是概括地介紹顯教的成佛觀。
顯教的一般行者都會認為,成佛就是要「嚴持戒律、清凈宿世以來的業障,累積六度萬行、圓滿福慧功德資糧,歷經漫長的三大阿僧只劫」13才能證得圓滿的佛果。故稱為「隔世成佛」。
但是,顯教的華嚴宗依勝身、見聞、一時、一念、無念等,而有五種疾得成佛之說。「依勝身,即依輪王之子或兜率天子等之勝身,而於現身成佛;依見聞,即見聞妙法,諦信決定,證得佛之十力而得菩提;依一時,即如善財童子於善知識處,一時獲得普賢法;依一念,即依俗諦之念,於一念中契證普賢法;依無念,即解了一切法不生不滅而見真佛。又有約位(入十解之位即成佛)、約行(不依位之順序,而於每一行完成即成佛)、約理(由理而言,眾生本來即佛)等三種成佛之說,及見聞生(見聞教法之信位)、解行生(得智慧而修行之階位)、證入生(得最高佛果之位)等三生成佛之說。」 。顯教行人認為華嚴宗這個說法,只是在理論上可以說通的「即身成佛」。
另外,凈土宗亦有往生成佛論。因為在凈土的思想之中,因阿彌陀佛之願力,故凡是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眾生,就會有等同於阿彌陀佛的身相,而且亦不會退轉。因此,因為得生極樂凈土可得阿彌陀佛無異之身相,故稱之為往生成佛。
當然,在顯教之中亦有提出與「即身成佛」相類的成佛論。這就是禪宗的「即心即佛」論或稱「見性成佛」論。這就是以般若智慧,覺知自性,便可達到目的之一種修行教義。即當下沖破煩惱生死之疑團迷雲,獨露一己本來面目,悟得覺體圓明之本源。禪宗將佛性與智慧均視為人心所固有,因而不以讀經、坐禪、禮佛、戒律等修習形式為重,而提倡修心為成佛之行。
以上,已略述顯教的成佛論,當中亦有與密教「即身成佛」的思想有相類似的地方,其中禪宗的「即心即佛」論最相似。於本文下篇之中,我將會對兩者的成佛論作一簡單比較。
_________
1. 宗喀巴著:《密宗道次第廣論》(台北:大千出版社,1999年),頁319。
2. 同上書,頁319。。
3. 同上書,頁316。
4. 「能仁」即「佛」
5. 同上。
6. 參考《佛光大辭典》「佛」一條。
7. 同上。
8. 同上。
9. 參考《佛光大辭典》「三十二相」一條。
10. 同上。
11. 參考《佛光大辭典》「八十種好」一條。
12. 同上。
13. 李開濟著:《瑜伽、神修、禪觀》(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頁229。
密教十分強調「即身成佛」。密教認為以現世父母所生雖為煩惱、垢穢之身,亦可以「即身成佛」,無須經歷三大阿僧只劫之修行。
《佛光大辭典》指出因為密教認為構成宇宙之物、心要素之六大(地、水、火、風、空、識),為法界之體性。佛、眾生以及其所住之環境悉由六大所造,互不障礙而能融和相入,均具足四種曼荼羅之相。密教認為佛有身、語、意三密,如果眾生能以手結印,口誦真言,心住三摩地,即可與大日如來相應。這時,佛與眾生則完全成為一體,故在眾生肉身上,即可證眾生本來具有之佛之法身而成佛,這是密教的「即身成佛」,所指的應該是與「法身」相應。
而日本真言宗對於以上的「即身成佛」論有具體的闡述,當中大可以分為三類:「1. 理具成佛,由理而言,一切眾生均由五大(地水火風空)構成,屬胎藏界;心為識大,屬金剛界,身心與大日如來無別,本來即具足法身。2. 加持成佛,由三密加持,而在自身顯出本來具有之佛。此指修行之過程。3. 顯得成佛,完成修行時,可得圓滿菩提,顯現佛性圓滿,達於最高修行目的。此系指果位。」1本文對此三類的「即身成佛」論加以解釋如下。
1) 理具成佛:
顧名思義,這是「理」之具足而成。因為上文已經指出,眾生的身為五大所成,證入胎藏界之理體;心為識大,證入金剛界之智體。當理智圓融,除去地、水、火、風、色、受、想、行、識等污染之後,清凈的自性就會顯現。亦因為眾生本來具有清凈的佛性,與如來的佛性無異,如行者在當下體悟自性本來清凈,並與諸佛無異之時,這就是「理具成佛」,這可以說是行者與清凈的自性、本體相應。
這就是指眾生在修行之時,以手結手印、口誦真言、心作觀想,而與本尊(或如來)之三密相應而得其加持,而行者當下因與本尊相應而與本尊同體、能成辦一切佛事,故可依加持之因緣而成佛。
3) 顯得成佛:
當行者修行三密而與本尊(或如來)之三密相應,並具有圓滿的成就時,就會顯現出法性(自性)之千萬功德,是為「顯得成佛」。
禪宗指出佛經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它們之沒有差別是在於「心」,這個「心」即是心性、自性、佛性、真如、本體等,這種心(心性)是人人都本來具有的,而且,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2,故佛教說「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又如五祖說:「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故眾生本有如來清凈的自性,只是在迷之時,這個自性沒有顯露出來,而在悟之時就清清楚楚地體現清凈之自性。如果從密教的角度去看,禪宗的「見性成佛」就是行者與大日如來相應,亦是與清凈的法身相應。但是,只要行者一出定,行者(不論是學禪或是學密的修行人)與清凈的自性便會分離、不互融,而要到行者再入定境,才能再與清凈的本體(自性)相融。故我們可以把禪宗的「見性成佛」、「即心成佛」與密教的「理具成佛」看作同一類。就是行者與佛的法身之相應,甚至可以說是行者(在定境之中或與本尊相應之時)證得佛之法身。
密教的「加持成佛」(參上文)是行者當下因與本尊相應而與本尊同體、能成辦一切佛事,故可依加持之因緣而成佛。那麼,當行者暫不與本尊相應,他便不能成辦一切佛事,亦有異於本尊。而禪宗的修行人如以念佛、觀佛的方法入定,這時他們亦可以與所念、所觀的如來相應、相融。但是,當出定以後,相應及相融的境界並不復再。所以,密教的「加持成佛」與禪宗的修行境界有相似之處,因為禪宗行者出定便不能再與佛之法身相應,而密教行者不手結手印、口誦真言、心作觀想就不能與如來相應。故兩者同為暫時性的成佛,是有限制的。
最後,密教的「顯得成佛」(參上文),即是行者的三業與如來之三密相應,在此時才可以算作成佛。 而一般顯教行人認為之「隔世成佛」乃指――「要嚴持戒律、清凈宿世以來的業障,累積六度萬行、圓滿福慧功德資糧,歷經漫長的三大阿僧只劫」3才能證得的圓滿佛果。故此,密教的「顯得成佛」可謂短期的成佛,而顯教的「隔世成佛」則是最圓滿而恆久的成佛。
評論密教的「即身成佛」論:
上文討論了密教「即身成佛」的三種論說,但都是單以「成佛」(修行的境界)作為立論點,如果以「身」作為討論的開端,則似乎只有第三種「顯得成佛」才能真真正正稱為「即身成佛 」。
在上篇已經指出,「成佛」是指成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而成為這樣的覺者之同時,其身亦會具足「三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特徵。
但是,要成為具足這條件的如來,並不可能成就於現身――非以凡夫之有漏色身所能證成的。如三十二相是佛在未成佛之前,行百善乃得之妙相;又如要有三十二相中的第十九相――「上身如獅子相」,需要「於無量世界中,未曾兩舌,教人善法、行和,遠離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貴、慈悲滿足之德。」4那麼,凡夫在人生百年之中,如何可以速證三十二相?更遑論要證得具足法、報、化三身與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如來。故在要證得圓滿佛身,並恆久擁有這些圓滿之佛相為前提之下,密教「即身成就佛果」的言論恐怕就不成立了。
但是,如果單從與清凈之自性,或與本尊之三密相應的角度出發,密教的「即身成佛」論亦算是成立的,因行者在與本尊相應時,的確是具足這些身相;但是,一但停止相應,則會失去這些身相。故此,「即身成佛」說在某程度下雖然仍可成立,但比一般的「隔世成佛」理論而言,則不夠圓滿了。
結語
首先,由上文可見,禪宗的「見性成佛」與密教的「即身成佛」十分相似。其次,如果我們將成佛的定義,設定為一個「成就具足三身、永不退轉,並具萬德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三身如來」的話,那麼,密宗三種「即身成佛」之中只有「顯得成佛」才算成佛,而且,在一生之中是難以修到圓滿的。再者,莫說是以成佛論來比較各宗之教理和修行方法,就算是集中討論有關 「即身成佛」的問題,都必須先要有一個清晰的定義,才可以進行,因為在不同的定義之下,都會出現不同的討論結果。
_________
1. 參考《佛光大辭典》「即身成佛」一條
2. 參考《三時繫念佛事》,《卍續藏》第128冊,頁56上。
3. 李開濟著:《瑜伽、神修、禪觀》(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頁229。
4. 參考《佛光大辭典》「三十二相」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