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C 第90經(優婆迦經)

  第九十經(優婆迦經):

  本經所述內容,與八十九經基本一致,即關於清凈祭祀方為種良田,可以視為同一部經的兩次分說。其偈頌為:

  無為無諸難,邪盛時清凈如法隨順行,攝護諸梵行

  馨香歸世界,超過諸凡鄙,佛於邪盛善,稱嘆此邪盛。

  惠施修供養,邪盛隨所應,凈信平等施,梵行福田

  彼作如是施,是施羅漢田,如是廣大施,諸天所稱嘆。

  自行恭敬請,自手而供養,等攝自他故,邪盛得大果。

  慧者如是施,凈信心解脫,於無罪世界智者往生彼。

  現在試著將上面的偈頌,以白話形式加以譯釋:

  對於祭祀法會若不是刻意而作,

  且沒有造成災難的話,也同樣是清凈的大會。

  所謂如法而行,隨順眾生

  就能夠攝護眾多梵行,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馨香所歸的世界啊,乃是超過心鄙的;

  對於祭祀大會,如果方法得當,不去殺生,我也會倍加稱嘆的。

  在舉行祭祀法會之時,祭師們都要恭敬敬,躬身親為,

  只有這樣做能做平等而收攝自他,才能獲得極大的善報。

  有智慧的人都要像這樣去行惠施,以這樣的清凈心獲得解脫

  如果一切如法祭祀,那麼有智慧的人,在命終之後,

  都會往生到一個沒有罪業的世界

  ——這個「無罪世界」是極樂世界么?我又開始胡思亂想了……

  第九十一經(郁闍迦經):

  本經主要敘述居家之士,於現在與當來之世,能得利樂之法。

  首先說幾句與本經內容關係並不那麼密切的話,算是題外之話吧。

  前幾天早晨上殿,突然動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很想看看《法華經》。當然,我對法華經》並不陌生,但是很想再看一遍。為什麼突然想起來要看一遍法華經》呢?因為我突發奇想,很想寫一篇文章名字就叫《試談「法華經」中的管理學理念》。下殿之後,為了貪圖方便,我就從網上下載了《法華經》的doc版本,然後躺在床上認真地翻閱著——需要聲明,我這躺在上看佛經態度,是極其不嚴肅的,如果按照佛教信徒標準來看,我算是一種道德上的犯罪了。

  如果不從一個信仰者,而是從一個研究者的立場坦率地說,《法華經》的核心思想,就是講述三乘與一乘的關係問題。所謂三乘是權(方便),一乘是實(究竟)。我們大家都不要以三乘中的任何一乘為究竟,而是直指佛乘,速成佛道。為了說明這個問題,經中還列舉了兩例,一是提婆達多生時壞事做絕,死後墮入地獄,但是佛仍然為他授記;其次以龍女即身成佛例子,來說明即便是女人,也同樣可以成就佛道。關於這些問題,我們不必去細說,研究這方面的文章可謂汗牛充棟。但是從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法華經》,可能就不是很多了。那麼《法華經》中到底有沒有管理學理念呢?有是肯定的,比如說管理學中的「目標明確」、「循循善誘」、「發揮工作能動性與主動性」、「樹立信心」以及善於做政治思想員工作等等方面,在《法華經》中都得到了有力的體現。但總體而言,由於法華經在反覆講三乘與一乘的關係,使得我有些暈頭轉向。最使我頭暈的就是法華經中的偈頌,實在是太多太多也就是說佛陀在用古白話把需要闡釋的義理講完畢後,接著又用偈頌的形式,再次重申一下前面所講的內容。而且這種現象法華經中可謂比比皆是。造成這種現象原因我想一方面是法華經的翻譯工作獲得了文學家們的大力潤色,使得整部經典文筆流暢,生動優美;另一方面這種文學形式,應該是屬於變文的範疇。而在《雜阿含經》卷四中,我們可以看到偈頌卻明顯地多起來了,與前三卷的風格大不相同。從這里我們似乎可以推斷,前三卷的說法時間應該是較為早期,因為經中多多少少閃爍著「變文」的影子

  這部《郁闍迦經》內容比較豐富。故事大約是這樣的:有一位年青的婆羅門,名叫郁闍迦。有一天他向佛陀道請教兩個問題。

  問題一:「世尊!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安及現法樂?」意思是說,居家信士需要怎樣做,才能獲得快樂的、無憂無慮的完滿人生

  問題二:「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意思在說,在家人怎樣做,才能獲得死後不墮惡趣,而永遠享受快樂呢?

  其實這個問題倒是蠻現實的,現在我們很多法師在宣揚人間佛教時,所宣講的內容,不外是與完美人生有關的話題。如果信奉大乘經典法師們能從阿含經中汲取點營養,我想法師們在今後的弘法道路上,肯定是如虎添翼,表現非同一般。

  對於一個問題佛陀是如何回答這位郁闍迦婆羅門的呢?佛陀說,他有四法,可以令居家人在俗世生活中獲得「現法安」與「現法樂」。哪四法呢?所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下面分別對四個具足進行介紹:

  1、方便具足

  「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2、守護具足

  「謂善男子所有錢穀,方便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令失,不善守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輒取,及諸災患所壞,是名善男子善守護。」

  3、善知識具足

  「若有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如是知識能善安慰,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子知識具足。」

  4、正命具足

  「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圓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缽果(優曇樹三千年開一次花,喻稀有),無有種子愚痴貪欲,不顧其後。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令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餓死狗。如是,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對於佛陀有關如何獲得現世安、現世樂的回答,其實對古文學稍有涉獵者,均能看得懂是什麼意思。對於第一具足(方便具足),其側重點主要落在「正業」上,即從事任何職業,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差別——無論你是當官的還是平頭百姓,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但是無論我們從事任何職業都要踏踏實實,不可投機鑽營、懶惰成性,更不可坑蒙拐騙、壞事做絕。因此佛陀教導我們做事情要「精勤修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對於佛教徒來說,就要把五戒十善落到實處,不要講一套做一套、對人一套對己一套,那樣就不好了。

  關於第二具足(守護具足),佛陀的話可謂語重心長。俗話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秦始皇夢想他的子孫能夠傳至千秋萬代,可是他暴病而死後,秦朝江山沒過幾年就完蛋了。一是秦朝過於倚重「法治」,嚴刑峻法弄得百姓只得「道路以目」;其次是他們漠視民意,視人民如敵寇;最主要的便是他子孫狂妄自大,對於得之不易的江山不知道珍惜,整天胡作非為,以至於鬧出「以鹿為馬」的歷史笑話。因此佛陀對居家弟子們說,你們所有的錢穀,都是你們辛辛苦苦掙來的,不容易啊!你們要善於守護,不為那些壞蛋所算計。談到這里,我倒想起了名噪一時的紅頂商人胡雪岩。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胡家富可敵國,可是在死後沒多久,所有家產均被變賣、典押出去了,令人深思——此為題外話,此處不多說。

  第三具足是善知識具足,即我們在交友方面要慎之又慎。多與善知識打交道,所謂「近朱者赤」,即是此理。何謂善知識?就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人,無論是金錢道義上,還是文化修學上,對自己都是多有助益。對於那些牌友酒友,乃至狐朋狗友,便是惡知識了。

  第四是正命具足。這里所講的對象,應該是古印度所謂的「居士」階層,即吠舍經商者。佛陀在這里教導經商者要公平,既不能昧良心也不能自己賠本,所謂君子賺錢,取之有道。對於財富,我們既不能做守財奴,也不能揮霍無度,入不敷出。要量入而出,好鋼用在刀刃上。作為居家人,要力所能及地做些幫貧濟困的善事,這樣才能稱之為「正命」。

  對於第二個問題,即怎樣做才能「令後世安、後世樂」的問題,佛陀也作了回答:「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1、信具足

  「謂善男子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子具足。」

  2、戒具足

  「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

  3、施具足

  「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具足。」

  4、慧具足

  「謂善男子苦聖諦如實知,集、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善男子具足。」

  在上面四具足中,所謂信具足是指信仰佛陀佛法,這個與三皈依的「皈依佛」是同一個意思;所謂戒具足,就是指居士五戒內容;所謂施具足是指居士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多施予修行比丘們(主要指出家比丘,當然也包括布施給窮困人們)衣食等日常必須品,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心修行環境。最後一個慧具足中的「慧」,主要是指修習四聖諦

  而在後世具足中,我們需要留意的是具足對於布施主體,欲達到「如法布施」,就必須滿足幾個條件:第一,要「離慳垢心」;第二,要「常自手與」,如果因緣具足的話,最好自己親自去布施,盡量不要讓別人代勞;第三,要「等心行施」,這點很要緊,不能存有居高臨下的「救世主」心理,要以恭敬心、平等心、慈悲心布施

  最後,對本經進行簡略總結:

  現世安樂四法:方便、守護、善知識、正命。

  後世安樂四法:信佛持戒布施、修慧。

  二者合起來,稱作「居家八法」。(界定,2010年1月22日,於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