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D 第92經(驕慢經)

  第九十二經(驕慢經):

  本經主要講一位十分驕慢年輕婆羅門,後來如何被佛陀教化,而成為正信的比丘

  本經的核心義理,依我個人愚見應該是放在驕慢婆羅門佛陀請教的幾個問題。當然,佛陀以像頌的形式作了回答。先把經中故事情節作一簡述:

  有一年輕婆羅門,十分自大,幾乎到了目空一切的地步。首先,他出身好,「父母種姓俱凈,無瑕點能說者,七世相承悉皆清凈」。而他本人也是學識超群,「為婆羅門師,言論通達,諸論記典悉了萬名,解法優劣,分別諸字悉知萬事久遠本末因緣,句句記說」。而且,他在外貌方面出是出類拔萃,所謂「容貌端正」。從個人性秉性上講,其可謂心高氣傲;從家庭條件上講,可謂衣食無缺,奴僕成群。

  如果按常理上講,這位年輕婆羅門有這么好的出身、這么好的家庭條件,以及為人師表的學識風範,肯定是一位文質彬彬、舉止得體、很有教養年輕人,堪為楷模。可是實情情形卻未必如此。如果說一個人生傲慢也不足為怪,可是他竟然到了「不敬父母、諸尊、師長」的地步,這就僅僅是個人學養不到位那麼簡單,而是典型的不孝子,甚至是逆子

  有一天,這位婆羅門聽說佛陀此時正在拘薩羅國的祇園精舍說法,便產生了想與佛陀辯論的念頭:「我當往彼沙門瞿曇所,若有所說我當共論;無所說者,默而而還」。可是他正准備駕車出發,他的心中所想所念,已經被佛陀的他心通給「捕獲」了。

  佛陀此時正與為大眾說法。他見到婆羅門步進園內,便對其說了一偈:

  「驕慢既來此,不善更增慢;向以義故來,應轉增其義。」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驕慢婆羅門你來到佛所,肯定是為了釋解心中疑惑,因此你應該理應心平氣和才是;現如今你不僅沒有增加善念,相反卻變本加厲地更加傲慢,實在是太不應該啦!既然你來了,總要學東西吧?

  其實,一個人是傲慢,光憑其個性表現是很難判斷的。比如說日本人一見到別人,總是會點頭哈腰,諸如「請多多關照」、「打擾了,我深表歉意」、「謝罪」之類的話語不絕於耳。我們能不能據此就說日本是一個很講禮貌、很有教養、十分謙虛的國度呢?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兒。在更多的時候,日本人是傲慢的,尤其是對發展中國的人民更是如此。當然,對於歐美這些發達國家日本人有時的確是十分謙卑的,甚至連正眼都不敢瞧你一下。要想讓日本人變得如此謙卑,其實很簡單你在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諸方面,遠遠領先於日本。所謂「弱國無外交」,道理就源於此。當然,有些人外表很強傲慢內心卻很謙遜好學,十分願意交朋友,只是表現得比較古怪罷了。這些是社會學研究的范疇,此不贅述。

  言歸正傳。這位年輕婆羅門世尊如此一說,便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此時他再也不傲慢了,因為他哪怕是動了一個小小的念頭,都逃不過世尊法眼。面對這樣的高人,他還傲慢的資本么?於是他「欲修敬禮」,也就是准備下拜,向佛陀頂禮

  佛陀說:「止!止!不須作禮,心凈已足。」意思是說,你別向我禮拜了,你有這份心意,就足夠了。從這時起,這位傲慢婆羅門真正開始變得謙虛了。

  見世尊如此,他便請教世尊四個問題:

  「雲何不起慢?雲起恭敬雲何善慰諭?雲何供養?」

  婆羅門所謂的四個問題可歸納為:

  1、對於什麼人,不可以生起驕慢心?對於什麼人,要生起恭敬心?對於什麼人要寬慰開導他?

  2、對於什麼人,要善於供養他?

  對於婆羅門所提的問題,佛陀同樣以偈的形式,予以作答:

  父母長兄和尚師長

  及諸尊重者,所不應生慢。

  應當善恭敬,謙下而問訊。

  盡心而奉事,兼設諸供養

  離貪恚痴心,漏盡阿羅漢

  正智善解脫,伏諸驕慢心。

  於此賢聖等,合掌稽首禮。

  佛陀的回答是:

  1、對於你母、兄長和尚(親教師)、師長,以及品德兼優的善知識,是不可以生起驕慢之心的。不僅如此,還要以謙卑之心,去親近、事奉他們。他們心情要是不愉快,就要耐心地安慰開導他們,使他心情舒暢。不僅如此,還要隨時向他們請安,要至誠供養他們,不可懈怠

  2、對於離開貪嗔痴已證得漏盡阿羅漢聖賢,應該要合掌問訊,並稽首禮拜

  本經的結尾部分,自然以大團圓結束。這位驕慢婆羅門請求於佛前出家,得到允准後,成為一名精進修道的沙門比丘。至於經中所隱含的其他深意,暫不作過多討論。

  (元月二十三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