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五)~B 第104經(焰摩迦經)

  第一○四經(焰摩迦經):

  經中要義:焰摩迦比丘持有「漏盡的阿羅漢,身壞命終後,更無所有」的邪見舍利弗巧妙為其啟蒙,並說正義。

  本經所闡述的核心,便是有關「斷滅」或「斷見」的話題。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即使在原始佛教時期,哪怕是佛陀止於世間,對弟子們親身垂示,但並不表示所有的弟子均能保持正知正見。據巴利本的《梵網經》記載,佛陀時代,古印度思想界異常繁榮活躍,佛陀將它們共歸為六十二見。在《長阿含經》卷十四的《梵動經》中,佛陀對此六十二見,皆作了概要性的分析。此六十二見中,斷滅論即是其中之一。那麼什麼叫「斷滅論」呢?就是主張一切生物一旦死後,便一無所有,一切皆悉斷滅。像古代的一些樸素的唯物論者,便是屬於斷滅論的一種。斷滅論者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能獨立存在。一個人如果身體消亡了,意識(靈魂)亦自然消亡,所謂輪迴生死都是子虛烏有,不復存在。本經中的焰摩迦比丘,即持此觀點。他的觀點是:

  「如我解佛所說法,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

  他是阿羅漢為例證,認為當阿羅漢身壞命終(死)後,一切不復存在。而且,他將這種邪知惡見錯誤地歸結到佛陀身上,認為這種觀點,其實就是佛陀的一貫觀點

  大眾比丘看到焰摩迦比丘有此邪見,便前往加以規勸,說「勿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說,汝當盡舍此惡邪見」。眾比丘如是再三諫彼,這位焰摩迦比丘卻猶不舍惡邪見。後來大家實在沒有辦法,便找到了被譽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請求舍利弗出面,使焰摩迦比丘息舍此邪見

  下面舍利弗與焰摩迦之間的一段對話:

  舍利弗:我今問汝,色(受、想、行、識)為常耶?為非常耶?

  焰摩迦:無常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不?

  答言:是苦。

  復問: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復問:色(受、想、行、識)是如來耶?

  答言:不也。

  復問:色(受、想、行、識)中有如來耶?

  答言:不也。

  復問:異色(受、想、行、識)有如來耶?

  答言:不也。

  復問:色(受、想、行、識)中有如來也?

  答言:不也。

  復問:如來中有色(受、想、行、識)耶?

  答言:不也。

  復問:非色、受、想、行、識有如來耶?

  答言:不也。

  舍利弗:如是,焰摩迦!如來見法真實,如住無所得,無所施設。汝雲何言我解知世尊所說,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為是說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我先不解、無明故,作如是惡邪見說,聞尊者舍利所說已,不解、無明,一切悉斷。

  復問:若復問:比丘!如先惡邪見所說,今何所知見一切悉得遠離?汝當雲何答?

  答言:若有來問者,我當如是答:漏盡阿羅漢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寂靜清涼、永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上面的一段對話,就是本經的核心思想。焰摩迦比丘持斷滅論,舍利弗應機予以破斥。斷滅論的對立面(另一個極端),就是「常見」,主張一切有情世界都是永恆不變的;即使有變化,也只是現象的變化,物質生命的本質不會變化。像一些主張人死後靈魂不滅觀點,就是常見論之一。

  佛教既反對斷滅論,也反對常見論。佛法所主張的是生滅相續,非斷非常的中道之見。在上面的一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

  1、色等五陰無常、苦的,是變易之法——這個比較好理解,一般人皆能認識到這一層。

  2、既然是變易之法,那麼就沒有真實的「自我」的存在,即「無我」。「無我」的正確理解是:我非我,他物也不是我,我也不是他物我也是他與我的二者結合而成之我。推而廣之,在五受陰之中,並沒有實我的存在。

  3、色(五陰)非是如來如來非是色(五陰);異於色(五陰)無如來,色(五陰)之中亦無如來;離開色(五陰)無如來。這比較難以理解,通俗地講,我們看待任何問題時,不能以偏概全。例如,如果用色來概括如來自然不準確;如果用非色來概括如來,當然也不準確;如果我們執著於色來談如來自然不對;但如果我們離開了色來談如來,也並不正確。用《心經》中的一句話來闡解,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4、「如來見法真實,如住無所得,無所施設」,這句話比較難以理解。此句似乎可以理解為:只有如來可以如實地見法(即見到諸法實相),但對於諸法沒有任何執著,不會對諸法產生固定不變的概念與描述。但在南傳的經文中卻翻譯為「你在此生中不確知如來(指真我)為真實的、確實的」,似乎是指我們此生幾乎沒有希望達到如來的那種高妙境界。因此,我們根本沒有資格評說諸如「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這樣的話,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阿羅漢是怎麼回事兒。所謂未解脫人議論解脫人,豈不是畫餅充飢么?

  5、「漏盡阿羅漢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寂靜清涼、永沒」,這句話也比較難以理解。阿羅漢自然「漏盡」,漏盡者能觀察到五受陰為無常無我,為苦患;「苦者寂靜清涼、永沒」,似乎是在說能深刻觀察體悟到「苦」者,便不會沾染五受陰,不為五陰(內、外境)所轉,於是可以常住於「寂靜清涼」、煩惱「永沒」的定境之中。

  6、以上五點所述,其重點似乎落在了我們如何看待五受陰,以及通過五受陰而正確認識如來的話題。那麼,這些重點與舍利弗所批評的斷滅論,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關係?關於這個問題我也作了淺顯的思索。讓我們再回到「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這一主題之上。焰摩迦比丘聲稱阿羅漢在色身命終之後,一切歸於「無」,什麼都不存在了。我們似乎可以作這樣的理解,即從一開始,焰摩迦比丘知見,也僅僅停留於色受想行識五個方面來認識阿羅漢(解脫者)。他認為即使是解脫者,也是由五受陰所組成;當人死後五陰化解,然後歸於消滅。既然五陰消滅,阿羅漢生前所修證的境界自然歸於消滅。如果按照這種理論推演下去,就很可能會演變為「修行修行,其實都是回事兒」這種荒謬的結論,因為他為人死如燈滅,任何人都是變成骨灰一堆,無有差別也就是說,焰摩迦比丘主要側重於從物質層面來認識阿羅漢舍利弗就是針對焰摩迦的這種心理,有針對性地提出如來「住無所得」來加以駁斥。

  7、在經文的最後,舍利弗利用怨家惡人「詐來親附,為作仆從」而伺機殺長者子的譬喻,來說明我們對於五受陰要保持足夠的警惕,絕不能麻痹大意。也即是說,如果天真地認為「人死後什麼都不存在(無有果報)」來作為「作惡不修善」的借口那就大地錯了。五受陰雖然是無常的,無我的,是苦的,但是並不等於說我死後,五受陰就與我們無關了,從此就可以擺脫五受陰的糾纏了。因此,作為學佛人,一定要避免兩個極端,即恆常論與斷滅論。正如舍利弗在經末所言:

  「愚痴凡夫於五受陰作常想、安隱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於此五受陰保持護惜,終為此五受陰怨家所害。如彼長者,為詐親怨家所害而不覺知。焰摩迦!多聞弟子於此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不著不受不受不著不著自覺涅槃……」(2月3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