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四)~G 349經(聖處經):此處的「聖處」,一般是指解脫...

  349經(聖處經):此處的「聖處」,一般是指解脫,所謂「善出家、善得己利,曠世時時得生聖處,諸根具足,不愚不痴,不須手語,好說、惡說堪能解義」。這里講到修持方法修持後的境界。所謂方法,即「善出家、善得己利」,出家要善始善終,不能虎頭蛇尾;同時,在修持上自己首先要弄明白,弄徹底,這樣才能「得生聖處」。而「聖處」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即「不須手語」——用語言文字是無法表達出來的,只能通過心意領會的辦法用心去體悟修證。

  350經(聖弟子經):「聖弟子」不是隨意而稱,即便是在佛陀親自教導下修習,也未必就能稱得上為「聖弟子」。其條件並不複雜,按照經文提示,符合「聖弟子」的首要標準,便是要了解和修習「緣起法」。關於緣起法,經文中已反覆有所說明,此處不再贅述。

  第351經(茂師羅經):

  本經為比丘尊者之間(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的相互問答語錄,探討的問題是:知見緣起法,是否就會獲證阿羅漢果位?

  本經發生是在舍衛國的象耳池側。從經中可以看出此時可謂高僧雲集,像尊者阿難尊者那羅(降龍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等,都居止於該處。提問的一方是那龍尊者,回答的一方是茂師羅尊者

  那羅尊者問:「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這里的「異信」(不同的信仰)、「異欲」(不同的願望)、「異行覺想」(不同的思惟方式)、「異見審諦忍」(對於不同的見解,總是要經過縝密審查後方可接納)。這句話大意是:那些不同教派信仰者,是否也可以覺知到「有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的緣起道理

  那麼,「有異信乃至異忍(不同的信仰),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寂滅、涅槃。」大意是,具有不同信仰的人,是否可以證得涅槃?茂師羅尊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如果說持不同信仰者,也同樣可以證得涅槃,那麼是否就可以說:信奉異教者,在其不改變信仰的前提下,也同樣可以證得羅漢果位?

  那羅尊者繼問:「尊者茂師羅!有滅則寂滅、涅槃,說者汝今便是阿羅漢,諸漏盡耶?」

  「有滅則寂滅、涅槃」,這里的「有」,特指生命流轉的存在形式。如果生命停止流轉,是不是就等於說已證得寂滅、涅槃?顯然這句話似乎有未完善之處。如果「有」滅則寂滅涅槃,以此推論,「有」未滅,是不是說就無法證得寂滅涅槃呢?這是由十二因緣緣起法,自然推導出的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

  對此,茂師羅尊者「默然不答」,看樣子是回答不上來。

  此時另一位尊者殊勝前來解圍,他對茂師羅說:「汝今且止,我當為汝答尊者那羅。」對於剛才那句問題,殊勝尊者的回答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非漏盡阿羅漢也。」

  這種回答顯然不能令那羅尊者滿意,他指出殊勝尊者的回答是「所說不同,前後相違」。為什麼相違?因為「有滅則寂滅、涅槃」與「非漏盡阿羅漢」前後不相一致。

  此時殊勝尊者作一譬:「如曠野路邊有井,無繩無罐,得取其水。時,有行人,熱渴所逼,繞井求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根據這個譬喻再去領會「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這句話,便好理解了。通過這個譬喻,使我們得知,對於信仰者而言,他們通過對緣起法的理解,也可以領悟到「有滅則寂滅、涅槃」這層道理,卻無法證得羅漢的果位(「非漏盡阿羅漢」)。什麼原因?因為這些人對於緣起法,僅僅停留在「認知層面,根本達不到實際修證的階段,至於所謂無常我這核心的命題,他們並不認同。就好像一個人飢渴難耐而遇甘泉,他們看著甘冽的泉水一個勁地空想發獃,卻從未想著法子使自己能夠喝到泉水。即便是老死終生,也終不能解渴,而只僅僅停留在「諦觀井水」而已。緣起法也是這樣,我們不能僅僅停留於「知解」,更重要的在於我們的實證實修。同時,「證」與「修」還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如果一個勁地圍著井繞圈,「繞井求覓」,最終還是「熱渴」不已。(7月30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