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H 第552經~555經(訶梨經)

  第552經~555經(訶梨經):

  552經與553經大略相同,是訶梨長者以佛告帝釋之語而請教迦旃延:「若沙門婆羅門無上愛盡解脫,心正善解脫,究竟邊際,究竟無垢,究竟梵行,畢竟清凈」。迦旃延對此回答是:「謂眼、眼識、眼所識色相依生喜,彼若盡、無欲、滅、息、沒,於此法、律究竟邊際,究竟無垢,究竟梵行,畢竟清凈;耳、鼻、舌、身、意、意識意識所識法相依生喜,彼若盡、滅、息、沒,比丘此法、律究竟無垢,究竟梵行,畢竟清凈。」其回答與551經大體相同。

  在554經、555經中,講述四不壞凈與六念處。訶梨長者身遭病苦,迦旃延尊者前去探望。訶梨長者尊者前來探視,就「從座欲起」。迦旃延尊者忙說「長者莫起!幸有餘座,我自可坐於余座」。這裡的「座」,是既可坐也卧的那種,與中國古代的「胡床」大體相同,而與今天「床」之含義略有差異

  迦旃延尊者坐定後,就開始詢問訶梨長者身體情況——好像長者此次病得不輕,「我病難忍,身諸苦痛轉增無損」。迦旃延尊者佛法之義予以寬慰開導:「是故,汝當修佛不壞凈、法不壞凈、僧不壞凈、聖戒成就,當如是學!」此處所說的就是「四不壞凈法」,也就是對佛、法、僧、戒,樹立起堅固信心信念。其中的「僧」,是指證得四雙八輩果位的聖僧,並非指普通的僧人。不僅如此,還要常存於六念處,即佛、法、僧、戒、施、天。佛,自然是指佛陀;法,是指所說正法、律,「於世尊正法、律現法離諸熱惱,非時通達,緣自覺悟」;僧,是指四雙八士,他們皆「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供養恭敬、尊重之處」,以僧為念,可以「堪為世間無上福田」;戒是指佛制戒律布施目的是對治慳貪;天之功德在於居家人士,命終之後可以「生彼天中」,不再遭受人世間的種種苦難

  第556經~558經(無相三昧經):此三經主要是講述何謂無相三昧

  何謂「無相三昧」?眾比丘尼不太明白,請教了佛陀,又請教了阿難尊者。結果令大眾有些驚訝,原因阿難尊者的回答與佛陀的回答竟是出奇地一致,所謂「同句、同味、同義」。從字面上理解,無相三昧就是以離一切相(不著於相的涅槃)為專註對象(所緣)所成就禪定

  諸比丘尼分別請教佛陀阿難道:「若無相三昧(不被一切相所執的定),不涌(不浮動)、不沒(不沉睡),解脫已住,此無相三昧世尊說是何果、何功德?」

  佛陀對此的回答是:「若無相三昧,不涌(不躁動)、不沒(不昏沉),解脫已住,住已解脫,此無相三昧智果、智功德。」

  阿難對此回答是:「若無相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是智果、智功德。」

  從阿難的回答可以看出,他的回答未必是他自己親身參悟所得出的結論,有可能是聞佛所說也就是佛陀曾經回答過類似的問題,阿難在一聽聞默記。因為阿難在佛涅槃之前,並未獲得徹底的解脫他不可能知道「無相三昧」會是「何果何功德」,這是一種「記說」,已經達到了「第一句義」的高度,故而阿難不可能知道得這么徹底。不過阿難十分坦誠,他的回答是「世尊說是智果、智功德」,明確說這是世尊說的,不是他本人的發明。

  第558經稍有差異,有異比丘請教無相三昧何果何功德阿難反道:「汝得無相三昧耶?」該比丘回答說「我未曾有」。當時阿難沒有回答這位異比丘的問題,但是異比丘又很想知道答案,怎麼辦呢,於是「彼比丘即隨尊者阿難,經六年中」,目的是想假如其他人以相同的問題請教阿難阿難尊者一旦回答,這位異比丘不就是可以不費力氣聽聞得法了嗎?可是結果卻令他很失望——六年之中,竟「無有餘人問此義」。不得已,他只好又再次請教道:「若比丘無相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此是何果、何功德?」阿難又一次反問道:「比丘!汝得此三昧?」一句話問得這位比丘啞口無言。為什麼?該比丘壓根就沒有證得無相三昧。沒有證得境界,問之何益?就好我們現在凡夫,卻一個勁地追問「佛境是何境界」一樣,根本是不得要領,弄不好還會落下謗佛謗法的罪業。不過最後阿難還是回答了該問題,即「世尊說此是智果、智功德」。

  最後淺說一下無相三昧

  有的人說原始經典中的無相三昧,與大乘佛教的「空」觀思想十分接近。我本人比較贊同這種觀點,但是二者還是有所區別。作為一種修持法門,它總有一個對治的對象,比說空是對治有,苦是對治樂,等等。相既是實在物(山水自然景觀人物),也可以是虛幻之物(念頭夢想意識)。我們平常喜歡「取相」,結果我們的腦海中,為各種各樣的「相」所充斥。「相」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可是執迷於相,就會麻煩。如此時間久了,我們的思想就變得復雜了,種種煩憂就此而生起,故而「相」便成「相患」,以相為患。

  取相是想蘊認知一切事物作用,而這個相,又往往是顛倒的,不真實的,因而《金剛經》中的破四相(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對治我們的種種不凈之想,以清凈想來取代不凈之想、染雜之想。無相三昧,便是建立在破四相基礎之上的一種修禪對治法門修行禪定法門,其次第大致分為八個,即村邑想、同修梵行想、森林獨處想、大地想、空無邊處想、識無邊處想、無所有處想、非想非非想處想。每一個次第都是後一想取代前一想,一個一個地見味、見患、見離。不僅如此,還要觀照一切法唯是名言,無有實性(假名無實故)。如此一來,即於法不起所緣想,進而能緣心想也不可得,能所空性無所對立見性絕對,由此而入無相三昧。(11月17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