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一)~A 第559經(迦摩經):本經為迦摩尊者與阿難尊者之間的問答語錄。

  漫說《雜阿含》(卷二十一)

  第559經(迦摩經):本經為迦摩尊者阿難尊者之間的問答語錄。本經的內容比較抽象,主要講雖有六根六境,初禪乃至所有入處具足而住者,則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如無相三昧;身作證具足住,就可以稱作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迦摩尊者阿難尊者說:「奇哉!尊者阿難!有眼有色、有耳有聲、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觸、有意有法,而有比丘有是等法,能不覺知。雲何尊者阿難!彼比丘為有想不覺知?為無想故不覺知?」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與意法,是六根六境的總稱。雖有六根,然而卻不能覺知六境(法的具體表現)。

  阿難對此的觀點是:「有想者亦不覺知,況復無想!」意思是說,縱然是有的人也不會覺會,何況是無想的人呢,自然不會覺知。

  那麼,「何等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阿難的回答是,從初禪起,至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具足住,「如是有比丘有法而不覺知」。那麼什麼叫「無想有法而不覺知」?阿難回答說是「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身作證具足住」。就是說,不光是四禪乃至無所有入者不覺知諸法,就是達到無想者(無想心三昧)也同樣不會覺知。從這裡可以看出,證得無想心三昧,並沒有獲得真正的解脫,但它已是禪定中的一種高級狀態。然而比丘如果於無想心三昧時「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做到不再退轉,則是「智果、智功德」。

  第560經(度量經):本經主要講「四道」,是阿難為諸比丘說。

  阿難對諸比丘說:「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善哉慰勞問訊,或求以四道。」何謂四道?即為初道、第二說道、第三說道與第四說道。

  第一說道:「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安定心):善住心、局住心(保持在一定範圍內),調伏心,一心等受分別,於法量度(思惟、觀察、體驗),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名說初道」;

  第二說道:「比丘比丘尼正坐思維,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平等受持),如是正向多住,得離諸使」;

  第三說道:「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

  第四說道:「比丘比丘止觀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則斷諸使」。

  簡而言之,所謂四道,就是阿難驗證諸比丘比丘修持境界四種方法四種層次。用禪宗的話講,也可以理解為「印可」——它是表達佛法真義的一種方式。第一說道是初級階段,需要從多方面克制自己;第二說道是「正坐思維」,此時已經做到「於法選擇」(擇法),開始具有分別善惡念的抉擇思維,此時已經運用禪定中的「止觀」,來對自己的諸念進行「調伏」;第三說道是進一步提到了比丘如何運用止觀,來對治調伏自己的一些「掉亂」,從而做到「正向多住」;最後,所謂熟練地運用止觀,做到止觀雙運,「和合俱行」。

  附帶說明一下,559經與560經的禪理思辨色彩濃厚,從字面上很難理解透徹,加之我本人沒有實際修持功夫,故而也只是囫圇吞棗,不解其中之味。(11月21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