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四)~A 遊行經後

  (卷四)

遊行經後

  當我們讀至第四卷時,發現《遊行經》在事情的敘述方面帶有很大的連貫性,第四卷的故事也就是緊接著第三卷而展開。在第三卷中,佛陀的貼身弟子阿難,對佛陀涅槃地點選在了拘屍那揭羅的娑羅雙樹間,表示了不理解。他對佛陀說:「世尊請您要在這荒涼偏遠的地方滅度。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在諸如瞻婆、毗舍離、王舍城、婆祇、舍衛城、迦維羅衛、波羅奈等任何一個國家滅度,這些國家都會在佛滅度後,恭敬供養佛陀舍利。」佛陀駁斥了阿難的短視,說這個地方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荒蕪,這個地方曾經是大善見王(轉輪大王)住過的。然後佛陀就述說了大善見王的一些奉佛因緣,以及大善見王最終歸於涅槃的一些經過。我在這里就不說了

  佛陀臨滅度之前,就對阿難說:「阿難,你到拘屍那揭城去一趟,告訴城裡的末羅族們說:『諸位仁者,今天晚上後半夜,佛陀在在娑羅園的雙樹間涅槃,你們還有什麼疑問,應該及時到佛陀那裡去請教,及時聽從佛陀的教誡,以免以後為見不到佛陀後悔不迭。』」阿難不敢怠慢,就趕緊把這一消息告知了末羅族的人們。他們一聽,都深感意外,並悲傷不已。這些人也迅速來到佛的居所,聽離了佛陀教法佛陀他們的及時趕來表示感謝,並讚歎了他們的功德,並祝願他們將「壽命延長,無病無痛」。回去以後,這些信徒們就開始張羅著為佛陀辦理後事。這些都是一些細節故事,不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要范圍。我在這篇隨筆里主要談六件事。

  1、須跋長者皈依;2、佛讚歎阿難功德;3、阿難問佛三件事;4、佛陀滅度的過程;5、摩訶迦葉在佛滅度後所起的作用;6、有關八王分舍利故事

(一)須跋皈依

  須跋長者何許人也?須跋是簡稱,全稱叫須跋陀羅。這個老頭很有意思,很長壽,活了一百二十歲還不死他也聰明喜歡聽聞佛法上進好學。關於他的傳說有很多,當然,有關傳說的問題我在這里也是點到為止,不作深入了解。我在這里為什麼要專門點出這位須跋長者呢?原因是他佛陀弟子中所處的位置有些特殊,用現在的話叫,他是佛陀的關門弟子,而且很可能是佛陀弟子中年歲最長的一位——關於這一點,我未作認真考證,只能信口亂說,因為這並未涉及到原則性問題。這位須跋長者消息很靈通,聽說佛陀即將要滅度,他一下子慌了手腳,心想我年紀都這么大了,看樣子也沒幾年可以活頭。但是要命的是我還有好多問題還沒有搞清楚,惟有佛陀能夠解開我的疑團,因此我得趕快去請教佛陀,不然就再也來不及了。

  於是他趕快行動,於當天前半夜趕到佛陀的棲所。可能他也知道,佛陀這么大年歲了,身體不好,而且今夜就要入滅,貿然去打擾,那是十分唐突的。於是他就先找到了阿難,跟阿難商量,說明了要見佛陀的緣由。

  阿難一聽,連連擺手:「不行不行!佛陀身體不好你不要再去煩他老人家了。」

  可是這位須跋心有不甘,一個勁地纏著阿難不放非要鬧著見佛陀。到最後,他幾乎就要跟阿難鬧翻了。他說:「阿難老弟,你不知道啊,我聽說如來一出世,就好像優曇花千年才開一次花一樣,可謂千載難逢。你就行行好,哪怕讓我看一眼佛陀也行!」

  可是阿難死活也不答應。

  聽到外面的吵鬧聲,佛陀聽到了。佛陀已經知道外面發生的一切,就把阿難叫到跟著,對他說:「你不要去阻攔人家,人家心裡面有疑問,大老遠跑來討教,你怎麼能不讓他進來呢?快去,請須跋進來。」

  阿難佛陀如此,也不便多說什麼,就把須跋從外面請到佛陀跟前來。

  須跋恭恭敬敬地走進來,向佛陀問訊後,說:「佛陀我對有些問題還搞不清楚,能佔用您一點寶貴時間嗎?」

  佛陀說:「你有什麼疑問,盡管提出來好了。」

  須跋說:「佛陀,為什麼有好多修行者,他們都自稱為師呢?比如不蘭迦葉、末伽梨驕舍梨、阿浮陀翅舍金披羅、波浮迦旃、薩若毗耶梨弗、尼犍子等人。這些人與佛陀見解很不相同,但都有一套邪門異術。佛陀,你對這些邪說都了如指掌嗎?」

  佛陀一聽,就打斷了須跋的話,說:「你不要再說下去了。這些人的事情你也不要再提了。我當然知道他們的所修之法,但我所說的法,比起他們的法,要高明百倍。你要認真聽講,並要勤加思考。」

  佛陀為須跋講了些什麼法呢?主要講的是羅漢的四層果位,初果預流,二果為一來,三果為不來,四果為阿羅漢。但是這四層果位,是建立在八正道基礎上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八正道在作指引,那麼這些果位都是不徹底不究竟的,也無法取得真正的解脫,也無所謂是真正的修行人。

  佛陀為了強調他的說法,還說了偈頌。在這個偈頌中,我們要注意的事項上。在佛陀出家問題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十九歲出家,一種說是二十九歲出家在這首偈中,佛陀明確說他「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道」。二十九歲出家,經過六年苦修,三十五歲成道,八十歲涅槃。這樣算起來,佛陀說法時間應是四十五年,這與有的經典上說的說法四十九年有些差異。而二十九歲出家的說法,在梵文以及巴利文中,都有一致的記載,說明這種說法還是可信的。

  在世人看來,成就道業獲得解脫,幾乎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佛陀對此的觀點是:「若諸比丘皆能自攝者,則此世間羅漢不空」。這話說得很到位。如果我們大家都能打理好自己的身體,管好我們的嘴巴,約束我們的心念,那麼解脫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攝心」了,那麼說不定我們舉目一望,滿大街都是羅漢菩薩凡夫俗子倒是十分稀少。可是我們這個世間能夠做到「舉目皆聖人」嗎?不可能啊!因為我們有著太多的俗想與俗念,有著太多慾望與奢求,有著太多煩惱無明。生逢佛世,為什麼難得?因為佛陀稀少嘛,從古至今,雖說有許多佛應世,但是到目前為止,有據可考的也就是我們和世尊釋迦牟尼一人而已。佛滅度已經兩千五百多年了。對於歷史長河來說,或者用佛教的專用術數「劫」來說,二千多年就好像一袋煙的功夫。但是這兩千多年來,我們有沒有見到佛的應世呢?或許這些佛曾經來過,見到與我世間沒有緣份,扭頭就走了,到別的世界裡去教化了。但是到目前為止,除了有我們的世尊以外,沒有任何一部史書曾經有過關於佛陀應世的記載。

  這個須跋,經典上說他是「耆舊多智」,看來一點不假。他見到佛陀所說的法真的比那些外道所說道理高明百倍,於是就動了想出家念頭,想搭由佛陀親自駕駛的最後一班車。於是他就對佛陀說:「佛陀啊,您就讓我出家皈依您的門下吧。」

  佛陀聽了以後就說:「如果先前事外道的人在我這里出家修行,也是允許的,但這里有個前提,就是要試住四個月,我們要對他進行觀察一段時間,這樣才能確定他是否適合出家為僧。」並且佛陀對須跋說:「事在人為,那要看你的表現如何了。」

  須跋聽了以後,很樂意地接受了佛陀的試用條件,說:「佛陀,您要不說考察我四個月,就是考察我四年我也願意啊!」

  佛陀聽後,深表贊許。他說:「規定是規定,主要還是要看你做得怎麼樣。」

  於是,佛陀格外開恩,當天夜裡就允許須跋在他的座下出家具足戒,成為一名出家比丘。不僅如此,須跋在極短的時間里,就證得了阿羅漢果位,成為佛陀滅度前最後一位弟子。這位須跋真是不簡單,他和那位建築師周那(也有的稱他為木匠)一樣,不忍心看到佛陀的入滅,因此經過佛的許可,在佛陀滅度之前,選擇了入滅。對於一位一百二十歲的老人家,至生命的最後時光能夠獲得開悟,並且能夠先佛而去,實在是值得讚歎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