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四)~B 佛贊阿難

(二)佛贊阿難

  面對佛陀即將圓寂,各路比丘都陸續從四面八方連夜星馳趕來,他們都想在佛陀入滅之前,再次見上佛陀一面,以求聆聽佛陀最後的教導。弟子們面對佛陀,心裡都很難過。這些弟子們中最為割捨不下佛陀的,我想還是侍者阿難我在前面不止一次地說過,佛陀說法四十五年阿難佛陀侍者就達二十五年。從血緣關繫上講阿難算是佛陀堂弟,彼此隔的都很近;按出家關繫上講,他們是師徒關係。而且,二十五年的時光不算短暫,他們師徒之間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他們之間的關係遠遠超出了普通的兄弟關係與師徒關係。他們甚至情同父子(阿難佛陀可能要小二十多歲)。關於阿難事情,我們在後面的章節中將會進一步談到,這里不再詳說。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阿難修行步伐比較緩慢,一直到佛滅度前,他還是一介凡夫,沒有開悟這是件很糟糕的事情。所以經典是說他「在佛後立,撫床悲泣,不能自勝」。因為一旦開悟證得羅漢果位,就把涅槃看作是件並不難過的事情。當然,我們也看到許多證得羅漢果位的人都表現很難過的樣子,這又是什麼呢?因為他們並不是為佛陀的滅度而難過,而是為自己、為眾生從此失去了一位佛法的倚靠而難過,為世間從此失去明燈而難過。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白,不能誤會諸位聖人

  阿難一邊哭泣,一邊叨念:「佛陀啊,您為什麼這么快就要入度呢?你這一走,讓我們如何是好呢?」阿難的擔心也不道理佛陀一滅度,弄不好就沒有人教導他了,他也很可能就從此流於生死,無法獲得解脫了。後來所發生的一些針對阿難麻煩事情,也證實了阿難的擔心並非多餘。

  佛陀知道阿難在傷心落淚,但他還是故作不知地問:「阿難比丘現在哪裡?」佛陀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讓阿難上前說話

  在一旁的別的比丘就對佛陀說:「阿難在一旁傷心呢。」

  佛陀聽後,對阿難說:「阿難,你傷心什麼呢?你自從侍奉我以來,『身行有慈,無二無量』。你侍奉我的功德,難思難議。那些諸天天魔梵天沙門以及婆羅門供養我的功德都不能與你的功德相比。只要你好好下功夫,離成道日子也不遠啦!」

  在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佛陀真是了不起,他一眼就看穿了阿難的心思,而阿難所擔心的,也正是自己還沒悟道事情佛陀的話,如滴滴甘露,點點滋潤在阿難的心田裡佛陀為了進一步顯示阿難功德,就當著大眾的面,讚歎阿難說:

  「諸位比丘!過去諸佛身邊的給侍弟子,都和我的侍者阿難一樣。不僅如此,未來諸佛身邊侍者,都將跟阿難一樣。但是過去諸佛身邊的給侍弟子還是沒有辦法阿難相比。為什麼這么說呢?過去諸佛的給侍弟子,有了事情諸佛必須要講出來,他們才知道怎樣去做;而阿難呢?我只要抬眼看他一眼,他就能讀懂我的心思,他就知道我想這樣做我想那樣做。」

  從佛陀的這段話中,我們深切地領會到「舉目即知」的深刻內涵,也有力地佐證了我的推斷,那就佛陀阿難之間的關係已遠遠超出一般師徒關係。說實話,培養這樣一位得力的侍者很不容易,需要長時間的磨合才能達到。因此佛陀阿難關係,已經到了水乳交融、難以分割的地步了。佛陀不僅讚歎了阿難的這種功德,而且還號召大家都要向阿難學習。不僅如此,佛陀甚至還把阿難轉輪聖王作了一番對比:

  「轉輪聖王有四奇特末曾有法。何等四?聖王行時,舉國民庶皆來奉迎,見己歡喜,聞教亦喜,瞻仰亦喜,瞻仰威顏,無有厭足。轉輪聖王若住、若坐,及與卧時,國內臣民盡來王所,見王歡喜,聞教亦喜,瞻仰威顏,無有厭足,是為轉輪聖王四奇特法。」

  佛陀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阿難轉輪聖王一樣,也具有四種奇特之法。阿難即使默不作聲地到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當中去,大家對他都很歡喜,都喜歡聽他講法,都歡喜他的儀容,對他從不感到厭煩。從這段經文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阿難佛陀滅度之前,是位活躍份子,而且很討大家的喜歡,無論是出家在家,無論是男是女,對他都很是友好,很是歡迎。根據經典的記載,阿難長相不錯,「生來容姿端正,面如凈滿月,眼如青蓮華,其身光凈如明鏡」,是個帥小伙。他因為長得很帥,也遇到了一些感情上的煩惱,比如說不少婦女都變著法兒誘惑他,有一次還差點上了人家的賊船。這些與本文主題無甚關聯,就此不展開說了

(三)阿難問佛三事

  既然佛陀在公眾場合盛讚阿難功德,趁著佛陀此時精神還好,因此阿難就請教佛陀三件事。這三件事是佛教史上,具有很重要意義

  第一件事,阿難世尊稟告說:「世尊,現在那些由四方而來沙門們,他們都是耆舊多智,明解經律,都是德清高行之眾。現在他們都在這里,都來朝覲您,我也可以藉機當面向他們請教一些問題。如果世尊您滅度以後,他們就再也無法面對面地瞻禮您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阿難所提的第一個問題,比較具有針對性。佛陀在世的時候,我們大夥都千方百計地以求當面瞻禮佛陀佛陀一旦滅度了,我們大家應該到哪裡去瞻禮呢?佛陀的回答便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佛陀阿難說,這件事你放心,不要牽掛。有四個地方,作為佛子的應該「憶念不忘,生戀慕心」。哪四個地方呢?第一是佛的誕生處。佛的誕生處是哪兒呢?也就是當年摩耶夫人生下悉達多太子的藍毗尼園,就是位於今天的尼泊爾魯潘德希縣境內,位置在印度的西南方向,距加德滿都大約280公里;第二個地方佛陀成道處,也就是摩揭陀國菩提伽耶的尼連禪河畔,畢波羅樹下這個地方就位於現在的印度比哈爾省境內;第三個地方就是佛初轉*輪處,就是鹿野苑,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以北約10公里處;第四個地方即是佛陀涅槃之地即是拘屍那城外的娑羅樹林,位於印度北部哥拉浦東邊52公里處。這四個地方,被稱為四大佛聖地,朝覲它們禮拜他們,將是許多出家比丘與居家信眾一生中頗值自豪與榮耀的壯舉。對此佛陀說:「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在這里佛陀講了一件很重要事情,就是有關新要求出家者有關試住期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由來,可能是緣於須跋的出家請求。當時佛陀告訴須達說要出家可以,但要在僧團內先觀察四個月,待各方面都符合條件後,再予以剃除鬚髮。但是佛陀在臨滅度前,改變了這一慣例。他說,無論是原來是信奉的居家眾,還是原來信仰他教的外道眾,只要他們願意出家就可以為他們剃度,並給他們具足戒,不要再試住四個月了。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佛陀相信,只要發心出家,即使原先對佛教沒有好感沒有生起信仰,但隨著他們了解佛法的逐步深入,他們就一定會放棄固有的成見,從而對佛法產生很深的信念

  阿難請教佛陀的第二個問題是有關不聽話的比丘該如何處置的問題。阿難是這么說的:「闡怒比丘虜扈自用,佛滅度後,當如之何?」

  這個闡怒是誰呢?「闡怒」是巴利文channa的音譯,而根據梵文,一般譯作車匿(chandaka)。說起這個車匿,讀過佛陀傳記的人一般都比較熟知。他原來是凈飯王的僕役,悉達多太子想當年逾城出家時,是他太子車夫,一直護送太子出城,應該說對太子成就道業,是有功德的。釋尊成道後,車匿就隨佛陀出家他是他這個人有很多毛病,當然除了貢高我慢之外,最大的毛病就是惡口,也就是張口就罵人,因此被稱為「惡口車匿」。車匿的這種毛病,雖然被佛陀喝斥過幾次,但仍是積習難改。因為佛陀在世,車匿有所顧忌,不敢亂來。一旦佛陀滅度了,車匿若變本加厲地惡口罵人,我們該怎麼辦呢?

  佛陀這個問題的答覆是:「我滅度後,若彼闡怒不順威儀不受教誡,汝等當共行梵檀罰,敕諸比丘不得與語,亦勿往返教授從事。」

  佛陀在回答阿難這個提問的的關鍵詞,是「梵檀罰」。什麼叫梵檀呢?就是默擯,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發動大家,不要跟他說話都不理他,也不給他安排任何事情他做,一切任由他瞎搞。我覺得佛陀用這兩個字,具有超高的智慧,真是非了不起。把「默擯」二字拆開來,「默」就是沉默,不說話;「擯」就是排斥、隔離。二字組合起來,就是「沉默的排斥」,這裡面有著很大的學問啊!你再怎麼折騰,大家都不理你,你自然無處立足。就好像一個小孩子無理取鬧,提些沒有道理的非份要求,當家長自然不會給他。於是小孩子就又哭又鬧。此時,如果大人們去安撫他,勸導他,弄不好他會變本加厲地哭鬧。如果此時大家都不理他,讓他去哭鬧好了,他哭鬧了一會兒,覺得沒趣,自然也就老實了。不要說在僧團里,就是在社會上任何一個機關、團體企業里,如果一個人一旦被大家孤立了,沒有一個人願意理他,沒有一個人願意跟他說一句話,那麼你想後果會是什麼?弄到最後,他不跳樓不跳海也就是萬幸了。所以「默擯」這一招確實厲害,車匿自從佛陀滅度以後,就受到了默擯法的懲治。他從此下定決心,痛改前非,一門心思跟著阿難後面學道(有的記載說阿難教他《那陀迦旃延經》),終於證得羅漢果位。

  阿難問佛的第三件事是:「佛滅度後,諸女人輩未受誨者,當如之何?」

  在這里兩個疑問,第一個疑問是,「諸女人輩未受誨者」中的「未」字,在宋明元版本中作「來」字,雖一字之差,意思卻截然相反。如用「未」,那麼可以這樣理解,就是那些女人不信佛法,卻經常來騷擾出家比丘,該怎麼辦?如果用「來」,意思就完全變了味,就是若女人來請教佛法,我們該如何處置呢?聯繫上下經文的意思,我還是採納第一種,即用「未」比較合適。若用「來」字,那麼問題複雜了,我們的廣大女同胞們可就遭殃了。第二個問題是,「諸女人輩」,這裡麵包括不包括出家比丘尼?嚴格來講,出家比丘尼也是女人啊。但是權衡一下,還是不包括得好,這里主要指的是那些居家的女子

  佛陀對於這個問題是怎麼解答的呢?佛陀說:「莫與相見。」對於那些蓄意來找比丘們尋開心的女人們,乾脆就連面也不要見,那是自然是最好了

  但阿難緊接著請教佛陀:「假如一旦見面了,該怎麼辦呢?」

  佛陀這個問題的回答是:「那就不要同她們說話。」

  阿難進一步說:「假如女子們既見面了,又說話了,那該怎麼辦呢?」

  佛陀此時的回答斬釘截鐵:「當自撿心。」什麼叫撿心呢?撿心也就是攝心,就是把自己的一些妄思妄念都收拾干凈,不要讓它們都跑出來。通俗地說,就不是不胡思亂想,心搖意盪,對方未亂,自己先倒亂了陣腳,那樣是十分要命的。其實佛陀知道阿難問這些話的意思:「阿難!汝謂佛滅度後,無復覆護,失所持耶?勿造斯觀,我成佛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是汝所持。」在這里佛陀把話講得很清楚了,你阿難擔心什麼呢?不就是擔心佛陀滅度以後,從此就沒有佛陀的庇佑了嗎?佛陀在這里講了一個很重要原則那就是佛不世間,我們就要以佛陀所說的經戒,作為我們護身攝念的法寶。因此有些人就曾經把這段話進一步演化為「以戒為師」,以戒為師是對的,但不完整,佛陀在這里明確地講,我們不僅要以戒為師,還要以經為師。我們不能偏倚「戒」而輕視「經」的作用

  談到出家人不見女人,倒讓我想起一件事情來。記得1989年我在華山佛學院上學的時候,老師曾經講授《緇門崇行錄》,裡面有一文章叫《不面女人》,我對印象頗為深刻。全文如下:

  唐道琳,同州郃陽人,年三十五齣家,入太白山深岩隱居。敕令住大興國寺;頃之,逃於梁山之陽。從生至終,儉約為務。以女人生之本,一生不親面,不為說法,不從受食,不令入房。臨終之際,有來問疾者,隔障潛知,遙止之,不令面對焉。

  贊曰:「律中亦許為女人說法,但不得見齒,不得多語,而此老絕不說法,似矯枉過正。然末法澆漓,不憂其不為女人說法也,惟憂其說法而成染耳。如此老者,良足為後進程式。」

  看來,這位道琳大師看過《長阿含經》,並對經中奧義有著深刻的洞察。

  佛陀為了讓阿難分明自己的一些苦心,於是就進一步對阿難教導道:「阿難,自今日始,聽諸比丘舍小小戒。上下相呼,當順禮度,斯則出家敬順之法。」

  經文到此沒有記載阿難的進一步細問,這就為後來的佛教爭議留下了懸念。「比丘舍小小戒」,什麼叫「小小戒」,它具體指的是哪些戒?要命的是阿難此時可能過於傷心,也有可能是一時疏忽,忘記問了。在巴利文中這句話表述為:「阿難!有意欲者,在我亡後,僧團允許除去微細學處。」這里沒有談「小小戒」,而是說是「微細學處」,表述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樣的。小小戒也就是細微戒,就是指那些無關緊要的不至於造成惡劣影響的戒條後世不談小小戒,就把它稱之為「遮戒」,是相對於「性戒」而言。所謂性戒就是根本戒條,是不允許違犯的戒律。而遮戒則在一條件下,可以方便。打個比方來說,出家人不允許飲酒,但是有時候患病,需要以酒作為葯引,是可以適當飲酒的。但是這個「度」(界線)很難把握。以苦行第一而著稱的摩訶迦葉阿難深表不滿,他就曾毫不留情地責怪阿難當時沒有問清楚。按照摩訶迦葉觀點,戒是世尊親口制定,凡是世尊所訂的戒,就需要統統遵守,不存在什麼遮止的問題。當阿難佛陀曾說可以舍棄小小戒的時候,摩訶迦葉反問阿難說,既然你說佛說的,那麼你說說哪些是屬於小小戒的范圍?阿難一下子就答不上來了。關於摩訶迦葉阿難之間的一些枝節,我在後面的文字還會提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