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八)~F 七正法

  七、七正法

  1、七種非法:無信、無慚、無愧、少聞、懈怠、多忘、無智。

  2、七種正法:有信、有慚、有愧、多聞精進、總持、多智。

  3、七識住(七種識的愛著安住之處):初識住(天、人)、第二識住(梵眾天)、第三識住(光音天)、第四識住(遍凈天)、空處住(住在空處)、識處住(住在識處)、不用處住(住在不用處)。

  4、七勤法:勤於戒行、勤於滅除貪欲、勤於破除邪見、勤於多聞、勤於精進、勤於正念、勤於禪定

  5、七想:不凈想、食不凈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6、七三昧具(成就禪定的七種具件):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7、七覺意(七菩提分):念覺意、擇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舍覺分)。

  八、八正法

  1、世間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2、八解脫(遠離三界貪愛的出世間定):

  ①色觀色——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於內身有色想之貪,為除此貪,而觀外之不凈之青瘀等之色,使貪不起;

  ②內無色想觀外色——於內身無色想之貪,雖已除了,而想使其更堅牢,而觀外之不凈之青瘀等之色,而使不起貪;

  ③凈解脫——色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觀凈色,使貪不起,名為凈解脫,將此凈解脫於身口證得具足圓滿,而住於定,就是身作證具足住,也就是解脫

  ④度色想,滅瞋患想,住空處解脫——空無邊處解脫

  ⑤度空處,而住於識處——識無邊處解脫

  ⑥度識處而住於不用處——無所有處解脫

  ⑦度不用處,而住於有想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⑧度有想無想處,而住於想知滅——滅受想定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此為滅盡定,是厭受想等之心,而永住於無心故名解脫

  3、八正道(四諦中的道諦):正見、正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4、八人(八種賢聖人,所謂四雙八輩):須陀洹向(入流向)、須陀洹(入流,初果)、斯陀含向(一來向)、斯陀含(一來,二果)、阿那含向(不還向)、阿那含(不還,三果)、阿羅漢向(無生向)、阿羅漢(無生,應供,四果)。

      九、九正法

  九眾生居:人天居、梵光音天居、光音天居、遍凈天居、無想天居、空處居、識處居、不用處居、有想無想處居。

  十、十正法

  十無學法:十無學法就是十種無學之道。自初果至於三果,均為佛法修行過程當中,還有學可學,故為有學,第四果的阿羅漢果為無學,為學道圓滿,更沒有甚麼可修學之故,故十種無學法就是阿羅漢道。十正法的具體內容為:無學的正見、無學的正思、無學的正語、無學的正業、無學的正命、無學的正念、無學的正方便、無學的正定、無學的正智、無學的正解脫

  以上是舍利弗代佛所說的從一至十種正法我在前面已經說了,如果把每個名詞細細加以分析,那麼實在過於繁複。再說,這些名相或者說術語,我們用現代語言把它們解釋清楚,應該沒有太多的難度,畢竟現在從事經典研究的人士何止萬千;但是,我們要知道,每一個術語後,裡面都蘊含著甚深的佛理,而佛教的主旨,是主張學修並進的方式也就是說,要想徹底地了知這些術語中所含真理,我們就得按照佛所說的去老實修習。在未修之前,或者說在未修好之前,我們都無法徹底了知它們到底講的是什麼。而修行對於我來說,卻是極其漫長的過程(我自知根機淺薄、業障深厚,非一世所能成就)。因此,我只能憑籍現有的一些資料(比如佛學辭典),再稍稍融進一些自己淺陋之見,算是敷衍應付了。即使如此,我也是誠惶誠恐,生怕錯領了上述的名相義旨。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舍利弗每說完一種正法就會重複一句話:「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為什麼要每每重複這段話呢?它可謂對每位比丘都要樹立一種責任感和危機意識:我們千萬不能重蹈耆那教的覆轍,欲要使正法久住,欲要使我清凈修為能夠永久地傳承下去,欲使我們都擁有一個祥和安寧的修持環境,就必須要把如來所說之法、之律加以撰集。這對佛教的發展乃至興衰與存亡,無疑關系重大。

  我們不妨看看當今世界所存的其他宗教(比如伊斯蘭教)對經典整理的一些情況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於公元632年歸真以後,由於他沒有子嗣,也沒有在生前指定繼承者,因此在他死後,就存在著誰繼續擔任哈里發(意為「繼承人」)的問題。雖然前後共推選出四大哈里發,但是教派由此分裂成許多派別,而且各派別對於教義也有不同的理解。第一任哈里發伯克爾等人從平息叛教的鬥爭中體會到,只有將安拉啟示的《古蘭經》保存下來,以它為思想旗幟,伊斯蘭事業才能得到繼續發展,因此,他就任命專人,開始搜集、整理經典工作;到了第三任哈里發即奧斯曼時期他就著手全面整理了《古蘭經》,全世界穆斯林至今都通用這個版本的《古蘭經》,被稱為「標准穆斯哈夫」,亦稱「奧斯曼定本」, 這成為奧斯曼在位時最大的歷史功績,也是他留給後世的最大的一筆精神財富。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出,經典的結集,或者對本教基本教義的整理和總結,所具有的非凡意義。從這部《眾集經》里,我們也更加欽佩佛陀所具有的遠見,他對佛法未來早已未雨綢繆,苦心經營。看來,正法久住,法運久長,全仗於佛陀及諸先賢呀!

  (2008年9月16日於普陀山佛教協會)

THE END